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滋溪文稿 > 滋溪文稿 卷二十九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滋溪文稿卷二十九
            元 蘇天爵 撰
 題跋
  題補正水經後
補正水經者金禮部郎中蔡公珪所述也蔡氏世家真
定父祖皆仕於金公生長富貴雅好著述予自蚤嵗訪
公遺書得其文集五十五卷晉陽志十二卷燕王墓辨
[029-1b]
一卷補正水經三卷其他補南北史志六十卷古器類
編三十卷續歐陽公金石遺文六十卷并跋尾十卷皆
已不存而文集乃高丞相文礪模本晉陽志墓辨水經
皆寫本也至順三年春予為江南行臺御史槖水經將
板行之適奉詔録囚湖北七月歸至岳陽與郡教授于
欽止覽觀山川欽止言洞庭西北為華容而縣尹楊舟
方校水經念其文多訛闕予因以補正示之今所刻者
是也夫以蔡公問學之博考索之精著述文字之富兵
[029-2a]
難以來散失無幾予酷好訪求前代古文遺字而僅得
此則知世之君子善言懿行冺沒而無聞者多矣可勝
惜哉予與公同居鄉郡潭西故宅已為釋氏所廬丘隴
在滹沱之西太保莊者翁仲石獸猶存昔嘗過之有懐賢
不勝之感公之行事則具秘書少監郭長倩所述墓誌云
  跋趙子昻鮮于伯機與朱總管手書
至元五年己卯予被命使憲淮東訪問故家遺俗郡人
皆言總管朱侯族世之懿侯本泰安著姓當江淮内附
[029-2b]
之初以材能擢守維揚有惠愛於民民不忍其去因留
家焉厯典六郡其治猶維揚也侯既違世子孫皆讀書
修行為士大夫家所與婚姻亦皆一時名流碩輔夫淮
南之俗喜負販以牟市利雖公卿大族猶或然也而朱
氏獨以清白文雅表儀一方不亦甚可重歟余忝官於
此以肅清風化為任夙夜惕焉惟恐得罪於巨室朱侯
之孫道定方為憲史以趙公鮮于公手書示予且曰先
公在時圖史甚富向因回禄之災僅存此帖庶見先世
[029-3a]
交㳺之盛予嘉其意書其後而歸之俾觀者不徒玩其
翰墨而已
  題伊喇氏家藏軍需故牘後
右伊喇武毅公國初為都元帥時所署軍需故牘數幅
其曾孫平江總管蹈中寶藏於家按是嵗龍集丁丑金
人已遜於汴河朔擾攘未定黎民瘡痍未復而太師國
王方以兵平遼霫軍需為急故命史公行六部尚書以
總其事觀其儲㣥輸載之方出納折閲之禁養兵之實
[029-3b]
恤民之誠見於一時文移者周詳惻怛隠然中國承平
官府之舊昔孔子為委吏㑹計當而已矣況取天下者
而無道揆法守其能為治乎愚嘗閲史公墓碑述其佐
國王定東土悉心餽運軍中未嘗乏絶觀此益信其言
矣武毅公之後為將為郡守名聲著聞而史氏亦再世
輔相夫古之君子盡忠所事不苟簡以狥禄不矯激以
干名宜其子孫蕃衍盛大如此覽者勿以吏牘故迹忽
之也
[029-4a]
  書羅夫人傳後
向余貳南宫時有司以羅夫人貞節來上同列恐忤權
貴欲不以聞余力言之事始克達及旌異命下同列者
愧焉嗚呼當天厯初一時公卿將相崇官厚禄涵煦累
聖承平之澤知盡忠所事葢亦鮮矣而羅夫人者獨能
操守節義至於殺身而不悔兹烈丈夫有所弗及也嗚
呼貞哉
  書黄提學贈孔世川序後
[029-4b]
天爵讀黄提學贈孔君世川之文而有感焉昔者國家
初定中國而孔子五十一世孫金奉常襲封衍聖公抱
禮樂之器來歸文治由是興焉奉常既老有冐孔氏以
承其祀者族人訟之有司誣被刑苦乃復訴之於朝始
正其事是則世川之曾大父大父也邇年復有謬欲奪
襲封者天爵適居中臺幕府帥諸御史力言其事未㡬
忝貳春官具事始未白於廟堂丞相以聞制可其請孔
氏宗法卒歸於正焉當西漢時梅福上書曰賢者子孫
[029-5a]
宜有土況聖人乎今仲尼之廟不出闕里孔氏子孫不
免編户誠能據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孫則國家必獲
其福觀福斯言由漢以來尊崇夫子未有若今日之盛
者也天爵列官京師與同僉太常疑道左司員外郎用
道有同朝之好今又知世川父祖之賢能也世川由明
道書院文學擢掾湖北憲府清慎文雅方將入官尚思
朝廷尊崇聖人之道而無負其家學也哉趙郡蘇天爵

[029-5b]
  題諸公贈歐陽徳器詩後
歐陽文忠公家本廬陵中年居潁宦逰南北屢有思潁
之作或者疑之謂無瀧岡松楸之思也天爵間嘗誦公
吉州學記有云他日歸榮故鄉謁於學門將見吉之士
皆道徳明秀可為公卿入其里閭而長幼相孝慈於其
家行其道途而少者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於路然後
樂學之道成文忠公之望於鄉人者不亦厚乎今海宇
為一朝廷方由貢舉求賢吉之士賓興於鄉者常千餘
[029-6a]
人中選者居頟之半誠不負公之所望矣公既家於潁
葬於鄭其居廬陵者皆族人也然則徳器其族孫歟傳
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理或然也近世衣冠故家其子
孫往往㣲弱弗克振顯或者妄引右族名賢以自附㑹
徒貽識者之譏徳器世家廬陵又藏崇公以上封誥是
則信而有徴矣
  書周益公答孫季昭帖
右宋少傅周益公答解元孫季昭帖其曰六一全集鄉
[029-6b]
邦合有善本適數士友留意斯文遂藉其力校讐裒次
今廬陵模本蓋公所校定者初歐陽公得昌黎韓子之
書於漢東李氏壁間脱畧顛倒乞歸讀之愛其深厚雄
博其後三十年間聞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歐陽
公於韓子之文用功若此至朱文公考異出讀者始無
遺憾甚矣校書之不易也歐陽公之文非若韓子重經
五季兵難闕誤之多也然而公之為文始書屋壁時加
修改一篇之成凡數脱稿故其文多異同益公悉購得
[029-7a]
之既刋其一餘則附見焉夫二公之文必待名公校讐
而後備則六籍之言遭秦焚滅今所存者經或脱簡傳
或間編尚可一二言哉故漢置校書之官必求劉向揚
雄之徒才任其選所以重其事也
  題孫季昭上周益公請改修三國志書稿
宋鄉貢進士廬陵孫季昭三上書益國周公請改修三
國史志以正漢統益公時已年老遜謝而止夫綱常名
義天地之大經昔昭烈以漢室之胄上承統緒間闗巴
[029-7b]
蜀興復帝業諸葛忠武侯輔之名義既正規模斯張其
言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三代以下凛然王者之佐陳夀以其父獲罪於蜀故史
以魏為正榮陽太守習鑿齒作漢晉春秋以正其失宋
氏南渡執政大臣忘讐忍辱竊禄苟安一時儒者忠義
感激痛憤怨疾既不果用思見於言此蜀漢統緒所由
正也大則紀於册書次則表於論著季昭之陳三書亦
以是歟益公既不遑作廬陵蕭常第為紀表四篇而已
[029-8a]
至我國朝翰林侍講學士郝公經使宋羈留儀真始作
帝紀二卷年表一卷列傳七十九傳録八卷曰續後漢
書所以正統緒表忠賢其有功於世教蓋甚大也夫由
漢昭烈至於國朝蓋千餘年始則一習鑿齒次則宋南
渡諸公卒至郝公始克成之則知天理之在人心萬世
不可冺也然則後之修史者義例之嚴正閏之辨其可
不慎之哉季昭五世孫義方藏其書稿於家覽者尚及
識季昭之心已夫前史官趙郡蘇天爵書
[029-8b]
  題國子司業硯公遺墨
昔者國家滅金之初王師狥地漢上悉俘其人以歸故
江漢先生趙公鄖城先生硯公皆相繼至北方于是趙
公居燕出其槖中伊洛諸書傳授學徒而中原名公鉅
儒亦始得因其説以求聖賢之學鄖城先生流落雲中
久之始達真定而居焉亦以經術為訓郡人翕然從之
往往以儒著名世祖皇帝勤於求治廣於求材先生由
布衣起家教授真定及建成均即遣使賜五品俸徴拜
[029-9a]
司業而趙公不幸已卒矣嗚呼宋之季年東南文習益
弊士氣益卑襄漢之間人多朴茂篤行崇尚經訓觀趙
公硯公之所存豈不益可信歟其他老死山林而不獲
用者又豈少歟宋執政大臣方以耳目所及呉越之士
而信任之反視襄漢為樸學不足取不思文習之弊士
氣之卑國勢削弱不復能有為矣然則先生遭遇明時
擢置清貫庸非天乎先生之文質實暢達不繪不彫其
家多無存稿曽孫黄陂主簿惟仁始得遺墨藏之天爵
[029-9b]
生晚不及拜先生屢前少則聞先郡公該道先生徳業
之盛長則與先生之孫宜興使君㳺故於主簿昆弟有
世契之好焉因觀遺墨畧序兩先生出處如此俾多士
庶有觀省而況硯氏子孫乎至正癸未五月壬申後學
蘇天爵書
  跋張魏公與劉和州手帖
張魏公世家西蜀薨葬衡山之麓愚官鄂省訪問故家
遺俗則喬木無存不勝懐賢之感廬陵劉氏藏魏公與
[029-10a]
其先世手帖五幅其憂念民社彊塲隠然著見於辭向
聞諸老言南軒先生侍魏公督軍江淮忽報邊騎且至
魏公以兵少為憂先生進曰當率城中軍民戮力一戰
不得已則臣為君死子為父死嗚呼臣子忠孝如是宋
室焉得而不中興乎
  題晝錦堂詩遺墨
韓魏王初以武康之節來知相州其後罷相再鎮鄉邦
乃建晝錦之堂作詩以遺相人其意以嵗時存問父老
[029-10b]
繕完先壠為喜以重禄安閑不稱方面為懼以忠義大
節誓死不變為心以私任愛惡快已恩仇為戒讀之令
人悚然起敬王勤於吏職親覽簿書或言王位重年艾
賜守鄉郡本以安養無治細事王曰己憚煩勞吏民當
有受弊者且俸日萬錢不事事吾何安乎此王忠誠愛
民所當法者夫古之公卿大臣皆得牧守鄉郡蓋習其
土風則為治也易殆懸車請老鄉人師其徳誼殁則祭
於其社後世仕者既以嫌疑不得典邦鄉及其老也或
[029-11a]
持吏短長武斷鄉曲皆王之罪人也讀王之詩寧不有
感於𠂻歟初堂之成歐陽文忠公為之記至今人喜誦
之而王之詩人知誦之者寡王子孫多散處江南武昌
儒學教授敬王十世孫今居台州係出丞相文定房家
藏王親書是詩墨本予故表而出之以為天下後世勸
  題咸淳四年進士題名
右宋咸淳四年進士題名石刻一卷兩淮鄉㑹題名附
湖廣省掾姬洪甫所藏也按是榜取士共六百六十五
[029-11b]
人其第五甲第七十四人是為洪甫之考伯陽先生其
年嵗次戊辰皇元至元之五年也明年大兵圍襄又七
年宋亡天下始定於一嗚呼宋以垂亡之國而猶設科
取士若此則承平文物之盛可知矣我國家初定中原
嵗次丁酉詔遣斷事官术虎乃宣差山西東路徴收課
税所長官劉中遍詣諸路收金遺士程試所學以復其
家至世祖至元十一年始頒貢舉條例是時賢才衆多
治平方臻故弗果行及仁皇臨御嘆人才之不足乃出
[029-12a]
獨斷行之既而權臣請罷其事皇上尋詔復之而八舉
取士六百餘人成均試貢弗與也洪甫又藏登科所録
及報榜帖備見一時科塲遺制昔皇慶初朝廷講求貢
舉舊法而故宋進士之在者則有姚君登孫熊君明來
牟君應龍惜乎伯陽先生已物故矣夫天之生材非學
校教養不足以致其美非有司程試不足以知其能此
漢唐以來賢良方正詞賦經義諸科所由設也不然士
將倀倀然無所依歸羣然雜進賢不肖混淆有國家者
[029-12b]
何以精别能否而用之乎伯陽釋褐為京山簿尋用薦
者選長夀令歸附後居荆南與栁城姚公洛陽暢公為
文字友隠然一代老成耆宿洪甫亦清謹克世其家云
至正三年嵗次癸未秋七月戊寅中奉大夫湖廣等處
行中書省㕘知政事趙郡蘇天爵書
  題劉光逺文稿後
至順三年予忝官六察奉詔録囚湖北四月至漢陽拜
謁儒宫校官進説經義引月令孟夏斷薄刑決小罪出
[029-13a]
輕繫之文反覆葢千餘言敷腴粹正慈祥哀矜予惻然
為之動詢之其人瀏陽劉光逺也是後厯掾洪鄂兩省
佐理問幕凡十二年持其文稿復見予于鄂省旬宣堂
余讀其文體正而氣完辭潔而義密夫湖湘之南山水
峻清而人之生得其秀麗精英之氣者居多故竒材異
人往往間出若今翰林歐陽公潁然拔萃者也光逺與
翰林同里又相繼應鄉貢進士舉獨淹留沈滯于小官
簿領之中二十餘年無所芥蔕嗚呼士有抱負異材終
[029-13b]
老山林弗能振耀於世者多矣獨光逺乎方今朝廷撰
述前代遺史徴車四馳收召文學才識之士惟恐有遺
若光逺者文華之富叙述之工絶出倫輩惜予逺在外
藩弗克薦達也然而至寶潛乎山川之幽其光氣輝然
特見於外者孰得而掩之哉至正三年冬十月庚子趙
郡蘇天爵題
  題司馬温公人物記
宋元祐初司馬温公當國一時人物咸聚於朝是編所
[029-14a]
記二百餘人或一人屢見若王同老謝卿材韓宗道是
也或止記其父兄師友或盛稱其問學才能曰某人云
然若欲再三詢問之者葢求賢任官固宰相之職而聴
言觀行亦君子之所當慎也矧温公以誠實之資方更
化之始人材毁譽宜詳察之或疑蔡京亦與於是當是
時温公議復舊制初改雇役為差役京知開封府事五
日之内盡命畿縣變之温公喜曰人人如是何患法之
不行嗚呼使居相位者皆如温公則京在下列其材亦
[029-14b]
稱任使置之髙位則不可也是編之中有龍㳺令王斐
者投春秋以王正月為建寅有慶州機宜韓川者王吕
用事無所向背有知邕州和斌者在嶺南三十年喪十
八口觀此則温公之於人材或解經之著新説或居官
不事請求或逺宦之罹哀苦皆一一訪求而得之甚矣
用心之至也聞者孰不有所感而興起乎至正癸未冬
十有二月丙午趙郡蘇天爵斂袵書
  題孔氏家藏宋勑牒後
[029-15a]
宋東都時孔氏顯者則有曲阜道輔父子臨江三仲弟
兄皆聖人之裔也建炎南渡衍聖公亦徙三衢今孔氏
居江南者多祖曲阜然惟臨江三衢文獻信而有徴嘗
聞故老云宋社既墟廷議以襲封之爵當歸三衢彼固
辭曰吾既不能守林廟墳墓其敢受是封乎嗚呼孔氏
居江南者皆當以斯言為念也因觀學文所藏七世祖
毅甫郎中元祐五年赴闕勑感而為之書
  題杜君墓表
[029-15b]
盱眙縣侯納□不花既遷宋僉書寧海軍節度判官㕔
公事杜公墓於慶仙山請於晉寧張翥為文表之其用
心良厚矣世之守令大抵多武夫俗吏于民之生者猶
不知恤況死者乎侯以進士入官深知愛民之道于一
士之枯骨尚不忍其暴露則於民生惠養當何如也夫
江淮之間父子兄弟死則棄之中野棺椁骸骨縱横見
者恬不為異甚矣禮俗之壊也予始至淮憲即移文諭
民瘞之今觀杜君之葬則縣侯之能化民表俗不亦賢
[029-16a]
乎侯之為縣亷以律身寛以治民廣修學宫以興政化
其施為具有本末詩所謂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者侯庶
幾焉
  書吴子高詩稿後
呉子高屏居鄂渚蕭然一貧妻子食或不充口維哦詩
為樂未嘗一事干人人愛重之夫江湖之上士多挾詭
譎以事請謁而子高制行清慎若此其果異於人乎故
太禧使阿榮存初少與子高㳺嘗薦為奎章僚屬秩滿
[029-16b]
南歸詩益日工余知子高非第能詩而已至於近代公
侯大家衣冠族姓之世系勛勞門閥之等差皆能探其
原委而詳陳之彼居著作之廷者或有所未及也夫詩
莫盛於唐莫逾於杜甫氏其序事核實風諭深逺後世
號稱詩史傳曰詩可以觀豈空言云乎哉子高之詩蓋
有所本矣我國家平定中國士踵金宋餘習文辭率麤
豪衰苶涿郡盧公始以清新飄逸為之倡延祐以來則
有蜀郡虞公浚儀馬公以雅正之音鳴於時士皆轉相
[029-17a]
效慕而文章之習今獨為盛焉子髙自大徳末已以詩
名湖湘間惜乎沈淪小官而弗克顯嗚呼自古詩人少
達而多窮其信然耶其信然耶至正四年正月乙酉趙
郡蘇天爵題
  書冦隠君傳後
長安冦隠君業儒而醫遯世弗仕詩書教子孝弟力田
問望冠於一時中朝諸老若左轄許文正公姚文獻公
太史令楊文康公悉與之友嵗時書問不絶今皆藏於
[029-17b]
家文正之言則以别後所接所聞無非僥倖憶昔相從
講説皆力本務實者也文獻則以名犢田園為託及言
春秋植桑條桑之法其利甚博文康則以救療其子為
感維昔世廟初受分地於闗中即命文正教載多士文
獻勸治農桑而先王為政之本已基於斯時矣及其即
位文獻由大司農入居相府文正辭免中書猶命領成
均為胄子師則世廟之聖謀神算蓋深逺矣夫王者之
治天下其樂育英才教養民生孰有急於此者乎故當
[029-18a]
時公卿皆為有用之學以濟斯世如農圃醫藥卜筮星
厯亦古人所不廢者也其後文康以治厯明時受知於
朝獨隠君深藏逺引不及召用而終然古之君子有徳
而不食其報者當在其子孫今隠君之孫靖以明經舉
進士為乾州判官是尚能振其家聲也哉隠君諱士謙
字子益既卒郭集賢傳其行趙郡蘇天爵讀之有感為
記其後至正四年六月旦
  題石珏畫
[029-18b]
御史張侯家藏石珏千里秋晴圖一卷峯巒渾厚烟林
清曠臺閣古雅人物幽閑畫者工其一已稱至藝今欲
萃衆工人之所藏誠不易也珏家青社父祖並能界畫
珏兼畫山水意欲步趨古人或傳是圖運思嵗久方成
昔宋宣和時購求古畫置畫學珏亦畫學生也金人取
汴悉輦而北大定明昌文治極盛一時詞人若楊秘監
邦基任鹽使詢耶律右丞履王翰林庭筠皆欲以絶藝
名世蓋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逺豈特書畫然哉曩余授
[029-19a]
經禁中凡秘府所藏闗同范寛董源竒迹亦嘗獲見及
官江南縱觀鍾阜匡廬之高厚洞庭彭蠡之幽深而江
鄉山館竹樹隂蔚風雨雪月千彚萬狀思得良工摹寫
其彷彿而世無工畫者今覽是圖恍如昔時所見于是
留玩月餘題其後而歸之
  題諸公寄贈馬尚書尺牘後
予觀諸公寄贈尚書馬公尺牘一卷嘆國家人材之盛
致治之不苟也馬公以經濟長材際朝廷有為之日職
[029-19b]
専邦之大計世皇任之而不疑斯所以克盡施設世獲
其濟也歟當是時中原始定江南未歸民尚瘡痍事多
草創而川蜀用兵江淮屯守芻糧鎧仗舟楫之用飛輓
調度征戍之勞羽檄交馳急於星火馬公始則任轉運
於闗中繼而總金穀於民部終則督餽餉於河南蓋終
始不離煩劇皆從容談笑而辦未嘗務聚斂以擾人亦
未嘗進羡餘以希寵國用既足民力亦紓故時人以劉
晏方之于時分符典部於外者若故都督史公樞治東
[029-20a]
平平章牛公顯治南京宣慰使陳公祐治河南或以民
罹災異請寛其租賦或以㳂邊供㣥請定其方畧備見
於尺牘之中大抵為國為民而非一己之私計也若故
吏部侍郎高公逸民被命出捕飛蝗以不克盡絶為憂
此皆至元初年之事世皇方厲精圖治而天之降災若
此惟其有節用愛民之實故治化亦如是之盛也國初
嵗在庚子有貴臣總天下財賦惟掊克是務以真定課
最諸道脅為公具増辦手實公慨然曰夫利猶水也源
[029-20b]
深則流長民實其源可竭之乎嗚呼今方内連年水旱
茶鹽田賦之入亦云極矣而財用益屈經費日益不足
安得如馬公者與之共探其本以究其弊乎昔漢之為
吏居官者長子孫蓋其謹於奉法亷於守身故能久於
其職若于定國為廷尉鄭當時為大農令皆厯十餘年
不遷然則馬公之總邦計至終其身則子孫之昌大蕃
衍有以也夫至正四年甲申秋九月甲午中奉大夫陜
西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趙郡蘇天爵題
[029-21a]
  題馬氏蘭蕙同芳圖
江左好事者慕馬氏昆季之賢繪蘭蕙同芳圖以貺之
館閣名流復為詩以美之傳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馬氏本維古族自鳯翔兵馬府
君始以官名為氏尚書忠懿侯當中統初轉漕給邊餉
有功請令編民通一經者復其家以詩書禮義訓其子
孫卒贈推忠宣力翊運功臣三傳至中丞文貞公以文
學政事致位光顯初尚書有子十一人孫二十人曾孫
[029-21b]
三十餘人或執業成均擢進士第皆清謹文雅不隕其
家聲遂為海内衣冠聞族天爵辱荷中丞深知又與元
博共事憲府故知其族世之懿嘗讀中丞述尚書墓銘
有曰世多王公亦多華靡惟不革俗而忽其圯繩繩子
孫思馬有氏咸宜習禮以續廟祀嗚呼世之有官君子
可不思正家法以傳其後乎
  書容城李節婦詩後
予讀容城劉文靖公王孝女旌門銘及西山翟節婦詩
[029-22a]
愛其詞嚴誼正切於世教凛然使人有所興起也昔金
之亡一時節義之士不可勝紀當國家草昧之始而婦
人女子猶能若此甚矣中州風俗之美也夫君子所過
者化而劉公言論風節天下猶當思之況居其鄉者乎
然則李氏之貞一有所本矣朝廷旌異之者所以勸善
也彼不學無術之徒弗知風化所由返謂豪民求蠲徭
役誠如樞判韓公之所嘆已夫
  跋三笑圖
[029-22b]
往年行過彭澤慨想陶公高風不可企及西望廬山林
壑深䆳是宜隠者之所居焉陶公世為晉臣值宋革命
高蹈深隠其所與游蓋必志同道合者也自昔士生不
辰逢世多難往往晦迹浮屠老子法中然則惠逺修靜
抑亦避世之流歟
 
 
 滋溪文稿卷二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