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滋溪文稿 > 滋溪文稿 卷二十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滋溪文稿卷二十
            元 蘇天爵 撰
 碑誌
  皇元贈通議大夫翰林直學士上輕車都尉榮陽
   郡侯鄭公神道碑銘并/序
至正六年三月某甲子朝列大夫冀州戸騎都尉榮陽
郡伯鄭公進封通議大夫翰林直學士上輕車都尉榮
[020-1b]
陽郡侯其子既焚黄告祀家廟又將勒銘表諸幽阡於
以發公潜徳彰朝廷之寵光覆被子孫於無斁乃屬天
爵爲之辭維鄭氏真定冀州棗强人家世以才武著顯
我國家初入中原命太師國王招集豪傑戡定未下城
邑公世父儀帥其鄉人來歸累官龍虎衛上將軍元州
兵馬都元帥公之考甫亦以戰功遷同知冀州節度使
事兼管民萬戸昆弟子孫爲統軍元帥萬夫長者十餘
人千夫百夫長者又十餘人宣尉使御史郎官守令者
[020-2a]
二十餘人門閥之貴推次甲乙近代所未有也公諱澧
爲同知節度之第十七子惟節度使有子十九人公性
髙潔雅不樂仕曰俱仕固榮矣祖宗墳墓其誰與守乃
營别墅棗强之永川里務躬行實履絶去世俗華靡之
習課家人治耕桑蕃畜牧伏獵以供祀事衣食既有餘
饒推之以周宗親次及鄉鄰之貧者鄭氏族大且盛或
貧乏鬻其世分田者公贖而還其人不責我償也飢者
分粟以活之男女未室者給資粧以嫁之死不能殮者
[020-2b]
槥之蓋以恤災解紛爲心未嘗懈也每思祖考俱有勞
烈於國樹立豐碑紀述成績慮有風雨剝裂之憂構華
屋以覆之又築室於先墓之側以待展省之至者焉其
居家也恒以孝友睦其昆弟春秋浸髙衣冠尊肅動履
康寧一話一言皆可爲法嵗時子孫來謁車騎之盛朱
紫之華列拜庭下公雖以家世崇髙爲榮復以富貴滿
盈爲懼戒子孫以先世驍勇發身忠義報國汝宜奮勵
勿墮先訓邑有孔子廟公兄元帥宣靖公渤所建嵗久
[020-3a]
傾圮公一新之俾士有所受業事母至孝㫖甘克盡其
養事兄能順田園悉推讓之及卒室無餘財惟祭器圖
書而已宗族鄰里之人始而愛久而化既没而猶思焉
公享年七十有八至順二年八月十有八日卒九月十
有八日𦵏棗强之南留馬原元配劉氏事舅姑以恭相
夫子無違徳享年八十有六後至元三年八月某日卒
合祔公墓累封榮陽郡夫人子男三人曰䣍曰郛曰郊
女二人適張氏王氏孫男十人敦復至臨由頤素履撝
[020-3b]
謙允升其四人幼䣍以世家子宿衛内廷出官從仕郎
開城路總管府判官厯陜西行省管勾鄜州同知武衛
經厯進朝列大夫知同州入提舉備用庫出知慶陽府陜
西行省理問遷奉元路總管積階通議大夫國家之制
凡由宿衛官某方者始終不離其地惟闗輔聴中書注
擬他省則三嵗一遣官調之䣍官闗中既久臺憲屢表
亷能蓋其慈祥愷悌之政皆公孝弟忠信所由化也故
推恩之典上賁於公孫諸皆入成均爲胄子敦復以侍
[020-4a]
儀舍人擢山東憲掾今官從仕郎太常太祝嗚呼公躬
行於家而人化於里非有過人之才克若是乎使公登
用於時其官勲必與昆季相埒無疑也公既弗欲顯聞
奈何使之湮晦而無所傳乎是宜有銘以著於世銘曰
維古名族徳澤深長才子賢孫奕世蕃昌生長食息不
離典訓在家在邦允著令聞冀有鄭氏聿爲名門昆季
衆多其盛如雲桓桓將軍侃侃御史郎官守令冠蓋盈
里公生其間獨樂靜嘉持身孔嚴悃愊無華夙夜奉親
[020-4b]
㫖甘畢具顧瞻邱隴雖老猶慕家有餘饒惠我宗親匪
惟宗親施及鄉鄰孝友恂恂是亦爲政尚燾爾後克嗣
其慶我銘公墓匪表其私吁嗟里人過者是思
  皇元封奉議大夫鉛山知州驍騎尉涇陽縣子張
   府君墓碑
至中甲申余遷官西臺覽河山之髙深省風土之敦厚
意其必有豪傑之才髙尚之節可以爲世模範而士農
之衆亦必有孝友信義可以興起俗化者焉未幾南臺
[020-5a]
御史張侯以先世遺事來請曰儆之祖父以好義聞蓋
上承曾祖之志下燾我後人以化其鄉閭者也今將樹
碑墓道願爲文以表之昔余佐中臺幕府侯方爲掾繼
遷掌故蓋交㳺良善考其先世遺事曾祖墓碣集學士蕭
公所作祖父埋銘太子賛善同公述也二公皆昭代碩
儒闗輔髙士顧余敢附其後乎已而赴召入朝侯亦持
節按行四川六詔及予參預江浙省政侯又適長幕府
復以墓碑爲請乃爲之文曰奉元路之北若干里龍橋
[020-5b]
鎮者張氏家焉其地本屬耀州之三原縣職方氏以三
原邑小不足以域民龍橋市井繁衍故遷縣治居焉君
諱徳明字彦明賦性淳質其爲人亷靖忠厚少學詩書
言動悉遵軌度篤於養親未嘗暫離左右或勸之仕則
曰富貴非不欲也若舍吾親逺遊甘㫖將誰致乎初張
氏在金以醫爲業至若考則曰醫人命所繫蓋重事也
吾以中人之資豈可易爲之哉當國家戡定之初原野
方闢加以雍土肥沃乃帥家人治農務嵗連大穰家用
[020-6a]
饒裕遂大振施於人久之以孝義名一方蕭徴君所以
表其墓也及君代理家政尤輕財好義曰此吾親宿昔
之志吾朝夕恒懼不克繼之有張澤者因屢婚嫁假貸
於君積負甚夥君憐其貧一不責償取其劵焚之邑人
李和雲陽李仁皆爲𨽻於人其家欲得錢縱之爲民聞
君尚義輒往請焉君哀矜其人以私錢數千緡畀之仍
爲經紀其家是其書於同公埋銘者特一二事其他不
及書者尚多有之推君之心蓋本乎惻隠濟之以惠利
[020-6b]
非期欲人之知亦非覬人之見徳也君嘗曰今海宇承
平年糓豐足若鄉校不修則無以興治化師道不崇則
無由識禮義乃倡縣侯買地建夫子廟及學舍門廡而
締構像設之費出於君所施者居十之五逺近觀感爭
遣弟子就學讀書習禮以變其俗君教子孫極嚴必擇
賢師良友與之游處使知古人爲己之學故修身涖政
肅然有法蓋君之治家勤以中節儉而合禮祭祀盡孝
燕享致豐誠以接人敬以持己鄉邦無賢愚悉推爲君
[020-7a]
子長者君春秋既髙以子貴封奉議大夫鈆山知州驍
騎尉涇陽縣子是日宗族閭里咸來致賀子孫以次奉
觴獻壽逺近觀者以爲榮享年七十有九以至治二年
二月二十七日終於所居正寢配李氏先十二年卒贈
涇陽縣君柔順恭恪克修内事是嵗五月十有七日合
縣君之喪𦵏於縣之常平鄉悌友村先兆君祖諱順考
諱貴祖妣馬氏妣孟氏楊氏白氏君白氏出也子男世
英同知鐵州軍民事世昌敦武校尉脱思麻路新附軍
[020-7b]
上千戸佩金符累贈中順大夫兵部侍郎上騎都尉清
河郡伯世傑承務郎同知松潘客疊威茂等處軍民安
撫事佩金虎符終奉議大夫同知河州路總管府事世
榮承務郎僉海北廣東道肅政亷訪司事終繕工司丞
孫男曰信曰儶世英子也信中政院管民提領曰儼曰
儆世昌子也儆由奉政大夫嶺北湖南道肅政亷訪使
副司遷江浙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曰佁曰佶曰侃世
傑子也曰佖世榮子也習進士業貢於鄉信之子履陜
[020-8a]
西行臺掾嚴之子晉儆之子恒升曰王諒朱安仁女之
夫也曰叚珪李温李安仁黎思恭楊敏王炳叚永貞宋
徳新孫女之夫也嗚呼古之君子施而不求其報三原
張氏自孝義君樂分施而恥積藏至奉議君克紹先志
惠及鄉邑子孫昆季列官風紀遂爲搢紳望族然則感
應之理益可徴乎銘曰
闗輔之右風土髙厚惟人之生克孝而友有美張氏世
以義聞施與其親惠及鄉鄰釐身於家康寧豈弟施于
[020-8b]
孫子益大以侈總戎邊閫執法憲臺輝光日新福祿鼎
來世有鄙夫多藏厚積遺及後人鮮有弗失積而能散
其心孔仁已弗求報天福善人鄉有碩儒埋碑燁燁揭文
豐碑永示來葉
  元故兩浙運司浦東塲鹽司丞楊君墓誌銘
君諱居義字子宜姓楊氏故中書參知政事居寛從兄
弟也其先由華隂徙汴宋宣和間有諱綯者司易州儀
曹事城陷死之贈朝請大夫其子邦基擢金天眷二年
[020-9a]
進士第以文藝擅名官秘書監既老拜通奉大夫永定
軍節度使生奉直大夫郊社署令皓皓生監嵩州酒庭
直庭直至淵是爲君考國初爲百夫長卒官鐵冶提舉
君少負竒氣南㳺江淮當路者以故家子薦之然所司
者不過米鹽之細巡邏之勞君念母孫夫人年髙急於
祿養在官皆舉其職未嘗以爲卑也及佐定海始得治
民而監尹皆缺嵗仍大飢民多徙死君撫諭有方又值
倭人作亂火城市殺吏民帥府命君供儲峙事集而民
[020-9b]
不擾賊平衆皆推公才大可用而君老矣君素貧事母
至孝嘗承省檄當如京師徬徨不忍去母曰汝既委身
從仕勿以吾爲念也君不得已北行比還母以天年卒
君終身以爲痛焉君貌魁梧美鬚髯清白亷靖蓋家法
也晚嵗刻意讀史厯考古今治亂得失談説如在目前
嘗曰吾少罹多故今勉强問學甯戚所謂老而學者不
猶愈於坐致怠惰乎君初娶李氏燕中士族繼室沈氏
子男曰昱卒於福建道亷訪使書吏曰旭由中臺察院
[020-10a]
掾爲浙西道憲司照磨其曰晟曰曇者他姬出也女四
汴人吳鐸王某莘縣徐某宛平張文魯其婿也孫男某
某君初起家常州酒使厯鎮江圌山巡檢嘉興海鹽尉
㑹陞海鹽爲州改建徳淳安尉慶元路務副官進義副
尉主定海簿遷進義校尉兩浙運司浦東塲鹽司丞享
年六十有五延祐元年八月朔日卒權殯丹徒汝山原
楊氏自秘監始家燕嵩州府君占籍東昌莘縣别兆邑
之西亷原旭將卜以至正某年某月某日𦵏君莘之先塋
[020-10b]
銘曰
華隂之楊繇漢涉唐族姓蕃昌宋金百年時屢變遷世載
衣冠君多子孫益大其系惟徳之自歸𦵏於莘土厚俗
敦銘詩不泯
  大元贈朝列大夫秘書少監董府君墓碑銘
朝列大夫御史臺都事董之用拜江北淮西道肅政亷
訪副使將行來請曰先君少負竒氣思自奮拔喜讀孫
吳兵法習騎射昔至元中丞相淮安忠武王總兵伐宋
[020-11a]
收攬豪傑分任將佐或以先君名薦丞相與語竒之乃
命將兵從行攻城野戰躬冒矢石立功居多所過郡邑
惟務輯綏未嘗妄殺一人賴以生者無慮萬計宋平北
歸優㳺里社卒不言功於時先祖先伯父皆已卒祖母
年髙甘㫖滫瀡克盡孝養祖母既終築廬墓傍啜粥飲
水哭泣三年猶初喪也聞者嘉其孝卒喪事寡嫂有禮
撫諸姪盡恩義衣服飲食不先己子田廬所入悉以歸
嫂嫂卒諸姪求分財異居凡屋之華好田之肥美者悉
[020-11b]
令諸姪取之乃前之用等曰吾地雖磽瘠屋雖敝漏我
自安之汝兄弟輯睦有立勿憂家不肥也久之貲用益
饒宗族朋友之貧者周之有差於是郡守邑宰咸髙其
行事多咨焉里閈李氏子或誣殺人獄具先君爲辯其
誣李氏子得不死殺人者亦獲此先君行事之用得於
家庭見聞不誣者也夫善積於躬不享其報委祉於後
而獲顯榮宜表墓石昭示永久予嘗同官其爲之銘按
董氏河南洛陽人世有隠徳君諱清字伯源昆弟三人
[020-12a]
曰深曰溥君於次爲第三曽大父洪業家洛之北邙山
墾田千畝積粟萬鐘遇㐫嵗輒施粟以賑鄉鄰大父裕
父厯名有才畧省府交辟辭不應深居自樂以終其身
母葛氏娶牛氏子男三人大用之用君用女四人嬉適
張誠婉適王課嬪適辛泰妤適楊享孫男某某之用初
擢南行臺掾厯蜀憲幕爲樞宻院都事遷中書右司由
工部郎中拜監察御史初贈君承事郎同知陜州事進
奉直大夫禮部郎中飛騎尉洛陽縣男加贈朝列大夫
[020-12b]
秘書少監騎都尉隴西郡伯牛氏累贈至隴西郡君君
享年八十有三泰定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卒牛氏年五
十八大徳元年九月初三日卒合𦵏洛陽金谷鄉杜村
原銘曰
積厚者家流澤必廣天道昭昭報施不爽偉歟董君早
嵗從戎活人止殺卒不言功有行有年又多孫子寵命
載揚華爾桑梓維洛北邙古墓實多豐功盛烈樂石不
磨我述是詩式表潜徳尚配昔人垂示無極
[020-13a]
  莘縣楊氏先塋碣銘
東昌莘縣楊氏其族有二故中書參知政事居寛今江
南湖北道肅政亷訪司知事景皆著姓也天爵昔官六
察景爲之佐愛其清慎而端雅今焉參預鄂省景居憲
幕蓋有斯文之好焉間來請曰景之上世譜軼於兵曾
祖迨今凡六傳矣遭時承平朝野治安居者樂嵗時之
豐登仕者列官曹之清要又承寵命追榮考妣而塋兆
封樹之固願求一言以爲之表庶俾子孫永久而弗忘
[020-13b]
也按景之曾祖諱善祐慈祥樂易不與物忤時以長者
稱之配某氏祖諱寳初以勇果應募爲兵久之擢楊州
管軍彈壓佩銀符英毅多謀身率士卒均其勞苦故部
伍嚴整而不敢犯帥府推其才謂有古節士風配趙氏
晚嵗始生一子乃曰吾家有舊田廬先人之所遺也吾
嗣守之不敢失墜今託先人遺體幸有一子苟無以教
誨之他日何以能保先人遺業乎幸吾子有成則報國
有曰矣遂棄官歸以勤苦律其身以孝義行於家豈惟
[020-14a]
子孫化之而鄉人亦皆矜式焉其所生子景之考也諱
徳早承父母之訓長則身任其家務周旋内外克慎以
和胷次洞達與人交無宿怨值父母喪能致哀毁自奉
淡泊惟務儉約有餘輒賑救其宗族閭里之貧者焉大徳
某年某月某日卒享年八十有四贈從仕郎邱縣尹配
叚氏至大某年某月卒享年七十有三追封宜人子男
六人長敬趙州提控按牘致仕莘縣尉次清次平俱以
孝義力田稱次文應鄉貢進士舉次政仁虞總管府鷹
[020-14b]
房提領次景厯山東淮東憲史貢中臺察院授將仕佐
郎江東道亷訪知事進從仕郎轉官湖北孫男十七人
敬之子伯元清之子伯亨平之子伯榮伯顯文之子伯
英伯傑伯貞伯安伯永政之子伯恭伯敬伯讓伯倫伯
宜伯直景之子伯仁曾孫若干人伯元之子二長曰遵
古國子伴讀次曰遵禮楊氏塋兆在縣之第五鄉太傅
保楊家里天爵既序其事復爲之銘銘曰
惟莘之郊九河所㵼河既南流是爲沃野楊氏來居有
[020-15a]
田有廬勤爾耕鋤樂爾詩書詩書業成賛畫風紀寵命
在門賁及桑梓疇昔楊氏顯於闗西四世三公孰盛與
夷浮陽清明時有消長表石於阡尚企其往
  洛陽劉氏阡表
參議樞宻院事王君來請曰洛陽多衣冠世家典型文
獻有足徴者外舅劉氏亦令族也子孫欲述族世遺事
表諸先墓吾嘗與之同官幸爲之文無讓按劉氏有仕
金爲管軍教練使者譜逸於兵諱亡夫人魏氏生子慶
[020-15b]
昌皇有中夏爲深州管民總管時兵戈甫定法制寛簡
凡爲郡十餘年而不他遷以故得盡設施無所牽制民
獲受其賜焉嵗乙夘三月卒年若干夫人馬氏遼中書
令翼之裔孫其家以清白著故服用質素不喜華靡有
田百畝命家人耕稼以供伏臘中統三年九月卒年七
十九子男曰英曰堅女適中奉大夫陜西行省參知政
事趙彦澤堅字彦實性警敏讀書有立稍長不樂進取
然其志嘗欲濟人急難見鄉鄰貧者疾病不能致藥餌
[020-16a]
惕然傷之乃從名醫張仲文學久之傳其業疾者當病
授藥而不責其報賴以生全者衆至元十三年三月卒
年三十七以子貴贈奉訓大夫河南行中書省左右司
郎中飛騎尉閿鄉縣男其配閿鄉縣君謝氏年方盛也
貞靜自守躬爲蠶織以給衣食窮苦益久而無變志事
孀姑備孝養勵諸子以學諸子亦能以藝自奮初縣君
考卒無子爲具棺椁𦵏之母喪明無所歸迎養於家卒
祔其考之墓鄉閭以孝稱焉延祐元年七月卒年七十
[020-16b]
三子男徳泉將仕郎濟南等處管民副提舉在官以亷
慎聞居家則温然馴行君子也次徳淵御史薦其才擢
河南山南憲史言南士浮薄不宜任風紀郡縣水旱宜
蠲公田賦入以裕民江陵築隄防有司旁緣爲利可罷
其工荆湖宣慰使恃貴馳狗馬蹂田稼可禁其獵廷議
善其言多施行之進掾甘肅四川行省累遷奉訓大夫
知陜州事次徳源掾江陵宣慰司卒女適儒士王慤徳
泉娶李氏繼賀氏一子曰藹女適王敬方參議君也封
[020-17a]
洛陽郡君次適鄭彦舉徳淵娶王氏閿鄉縣君二子曰
蕙卒曰藴官永寧尉女適李季璋次適李彦禎徳源娶
張氏繼趙氏二子曰芳曰蔚劉氏初爲順徳人𦵏邢臺
東小張村原蓋以貲雄其鄉金之季年教練使始家於
洛卒𦵏北邙上金谷之陽子孫以其次爲兆𦵏焉天爵
居京師三十餘年四方之士仕於朝者蓋及識之洛陽
多儒先名公流風遺俗猶有存者郡人漸被其化才賢
輩出若參議君則尤知名於時者也故因請表劉氏先
[020-17b]
墓推本其鄉郡之懿而爲之銘銘曰
維洛自昔多巨族衣冠接武振遺俗隆隆劉宗世業篤
教練有子司郡牧郎中活人慎擇術積行累善榮以祿
諸孫孝亷閫則肅𦵏有吉壤邙山麓表石著銘來世告
  元故承務郎真定等路諸色人匠府總管闗君墓
   碑銘
君諱徳聚字敬夫姓闗氏世爲真定新樂人户版𨽻髙
唐王府王進封趙户仍𨽻之君貌魁梧性倜儻負其才
[020-18a]
能欲顯於時數侍趙王往來漠北王念其勞命同知真
定等路諸色人匠總管府事凡王之貢賦出納戸數登
耗皆司之君勤於職守居數月以父喪去官奉母甚篤
甘㫖無所缺鄉鄰共稱其孝久之趙王復薦君於朝中
書以聞天子乃降璽書陞爲其府總管階官承務郎君
益修職弗懈嵗餘以養母辭歸晨昏定省得母之歡心
享年四十以至正二年九月二日卒闗氏世𦵏新樂長
壽鄉西明村之原不知幾昭穆矣由君之祖别卜塋兆
[020-18b]
於先墓西南一里君從𦵏焉曾祖通妣武氏祖珍妣李
氏父政妣孟氏田氏三世積善於鄉有田數千畝嵗收
萬鍾儉於自奉裕於濟人比嵗螟蝗水旱五糓不登民
有飢色朝廷聞而憐之輒出楮幣遣使者分行賑救民
猶不足又命有司勸大家富民出所有以佐之而闗氏
施粟者數矣環君所居百里之内民乏食者相帥有所
假貸君不務取厚利惟以活人爲心故人人咸懐其惠
聞君之亡多傷悼焉君娶賈氏繼張氏劉氏張氏子男
[020-19a]
曰博亦以趙王命同知其府事卓然有立女長適王某
次許適劉某李某初新樂闗氏宗族甚盛其後散居真
定靈壽行唐曲陽之境有諱山者幼爲金人所俘襲爲
謀克謀克者世掌軍旅之官有諱碧者國初以百夫長
戍穎州其孫曰玉終稾城尹曾孫思義從太保劉公起
朝儀擢侍儀引進使累僉江東建康道肅政亷訪司事
曲陽之族也獨君父祖世守墳墓不去至君始以才能
入官既𦵏之八年博偕君之表弟河東憲掾范思誠求
[020-19b]
銘墓碑予以鄉黨之故爲之銘曰
自昔居官多惠愛奚間中朝與流外偉歟闗君志慷慨
屢發蓋藏佐賑貸嵗值㐫荒人有賴豈弟君子神所賚
慶澤淵淵當未艾石著銘章示方來
  易州李氏角山阡表
承徳郎僉河北河南道肅政亷訪司事李英當泰定丁
夘春二月某甲子𦵏其先世十餘喪於易州易縣碧玉
鄉角山之陽又十有五年爲至正辛巳英來請曰維李
[020-20a]
氏陳州商水人嵗壬辰天兵克汴詔徙河南之民實河
北郡縣先曾祖挈其家僑易州嵗乙未始占驛傳户版
時國家設都河林中外之事由驛傳以達而號令傳布
遽於星火曾祖遂遷於涿以趨事焉既終稾殯於涿之
野吾祖以材幹充驛官卒亦殯於涿而曾祖妣祖妣伯
父叔母諸弟之喪或在易州或在固安弗克族𦵏英時
雖少念之輒痛心疾首少長試吏憲府求升斗祿以養
親及調河東先考妣相繼卒憲長憐其貧爲賻鈔若干
[020-20b]
緡始克載其喪歸買地爲兆定昭穆之次自曾祖以下
爲之具衣衾棺椁而𦵏周以垣墉樹之松柏庶幾祖考
體魄安於斯歟英承先世遺澤忝列風紀考之令甲得
立石表於其阡執事幸賜之銘俾子孫知李氏遷徙之
所由兆域之所始也天爵向官西曹英掾丞相府見其
進退雍容器識深逺其行周其操亷及拜御史又見其
言事切直不避權貴心愛重之故因其請而不辭按英
之曾祖諱誠幼長兵間艱苦百至卒年若干配楊氏執
[020-21a]
夫之喪哭泣喪明卒年八十二次馮氏性嚴謹事楊氏
如姑卒年七十生二子長仲義次仲信義即英之祖也
字敬之讀書有政事材而不克顯其爲驛官御衆有法
涿當西南孔道使者絡繹供帳輿馬調發倉卒皆具卒
時年未四十人咸惜之先娶涿郡王氏既生子榮則卒
繼室固安范氏年三十而寡家貧姑老紡績織絍以供
衣食嵗時祀享其嚴撫育三子榮徳祿輝恩愛均一人
或不知爲異母也卒年五十七徳祿字受甫爲人忠厚
[020-21b]
慈祥事母甚孝母疾湯藥嘗而後進起居扶持夙夜無
少懈也居家治生一錢不以自私待昆弟尤篤兄嘗醉
怒云云跪而聴之弗離也弟或酗酒亦不與校愈加敬
愛久之昆季雍睦里閈舉以爲法焉嘗訓英曰我幼喪
親失學汝當劬書自勵於是貸錢買書以遺其子子亦
卓然有立其後就養河東卒年六十遺命勿作佛事初贈
承直郎禮部員外郎再贈奉議大夫太常禮儀院判官
驍騎尉追封易縣子配陳氏卒年五十八追封易縣君
[020-22a]
子男英也榮無子輝一子閏早卒仲信娶王氏三子徳秀徳
裕徳孚徳裕之子質也英由丞相掾爲戸部主事調宣
政院都事改南行臺御史未行就遷經厯擢户部員外
郎遂拜御史初英遭親喪獨䕶靈車北還厯太行之險
涉滹沱淵氷之危而皆無虞卒能改卜宅兆以終大事
君子賢之銘曰
維昔先王保民多方生有所養死有所藏曰墓大夫職
其禁令邱封地域咸位於正古制既㣲或薄其親棄捐
[020-22b]
中野心焉弗忘孝哉李氏𦵏克以禮角山之阡有穹無

  元贈中順大夫中山知府郭府君墓表
君諱聚姓郭氏世爲汴之陽武人早喪父不克推本其
世母陳氏年方少艾誓守節義雖父母不能奪其志居
貧自力於衣食君既成人河南兵亂已不能家乃負母
逃難嘗遇兵士憐其志而遣之轉客河北因占籍於中
山無極龍泉里時中州新去兵難君治生養其母甘㫖
[020-23a]
無闕供里人共推其孝唐山縣尹程公以女妻君裝送
資賄甚盛程氏賣之買田宅君曰治田疇程氏勤於蠶
績風雨寒暑無少懈也久之遂以貲雄里中君喜施與
嵗飢鄰里或乏食不能自存輒出粟以周之或婚喪有
所假貸亦與之其人或不能償見君有愧色君以好言
撫之嵗久悉焚其劵鄉人皆曰郭氏其有隂徳矣初君
命諸子習技藝既而悔曰是豈所以立身揚名者歟乃
延鄉先生於家塾教誨諸子以及鄉人願學者季子明
[020-23b]
徳給事樞府將從軍征日本道過其家里人危之來語
君曰是役必乗舟浮海前嵗軍士能生還者幾人君盍
止之君召明徳曰爲人親者皆欲子之侍膝下顧汝有
諸兄以事我汝能委身報國是吾志也君母陳氏卒年
九十有七君自陽武遷其父柩合𦵏龍泉之新塋君於
至元三十一年年八十四而卒遂從𦵏焉以程氏祔鄉
人赴者千餘人皆有戚容程氏先君六年年六十九而
卒三子曰成曰潤曰明徳潤安肅州税務使明徳少中
[020-24a]
大夫同僉樞宻院事二女適黎某張某孫男七人𢎞毅
𢎞剛擇善擇仁擇義元珪元璋女五人適某某曾孫男
女十五人元珪累官亞中大夫廣平路總管推恩贈君
中順大夫中山知府上輕車都尉追封太原郡伯程氏
贈太原郡君將伐石表君之墓乃以文來請嗚呼古者
之民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其親
睦之情爲何如哉後世井田之法既廢不幸民罹水旱
之災而常平之粟猶或足以爲養國初海内治平法制
[020-24b]
未備其鰥寡孤獨㐫荒飢饉之人獨賴一時好義之家
發其蓋藏以惠活之若郭君者宜其子孫盛大光顯之
若此也然自君之沒五十餘年無極之長老有識君者
與其里人嘗賴君以爲生者往往念之不能忘也嵗月
既久壯者日老老者漸亡幼者或不能知其詳故爲之
表以告其後人焉
 
 滋溪文稿卷二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