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滋溪文稿 > 滋溪文稿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滋溪文稿卷四
            元 蘇天爵 撰
 記
  燕南鄉貢進士題名記
官署之有題名重職守以謹遷次推名氏以稽美惡為
後來者勸也進士始貢于鄉未有設施而亦載名于石
蓋以觀文運之升降考人材之崇卑則於朝廷得賢敷
[004-1b]
治之盛益有徵焉古之有國者儲才以為世用非事至
而後圖之也故盡攬天下之才共成天下之務否則世
弗克濟者多矣我國家混一之初取才宋金之遺不乏
用也治平既久耆舊日亡開設貢舉網羅賢能登崇治功
其為後世慮不亦大歟昔者皇慶之時肇定鄉試之所
由兩都十一行省河山之東二宣慰司及真定東平共
十有七貢士之制三年大比度郡縣之逺近騐戸版之
多寡凡國士諸國士漢士南士各七十五合三百人㧞
[004-2a]
其文學之尤者取百人焉其試於真定者河間保定順
徳廣平大名彰徳衞輝懷慶九路取合格者二十有一
國士各五漢士十一其始也或闔郡不薦一人今則應
書之士幾六百人是可尚矣然則諸君子盍亦深思國
家設科之本歟非第求其文辭之工惟願得人以為治
也故詢于所居之鄉則欲知其孝弟信義之行問其所
治之經則欲考其道徳性命之學試之以應用之文則
可見其才華之美策之以當時之務則可察其治世所
[004-2b]
長他日立於朝廷仕于縣郡大則謀王體斷國論次則
治民事决獄訟夫如是何患人才之不足天下之不治
乎或者竊聞時政之所尚掇拾貢舉之緒餘鑿經傳以
傅世好刺邪説以阿主司豈國家取賢斂才備治具之
意耶且昔之為文者命于氣立于志成于學者也覽者
獨不可以知其人之所存乎宋嘉祐中歐陽文忠公典
貢舉所取之士文章如蘇曽道德如程張皆于是舉得
之一時所尚詭異之辭痛裁抑之然則士之不可趨時
[004-3a]
好也明矣今燕南諸郡列居中土皆古聖賢過化之地
禮樂政教所由出也賢才所由以生四方以為則效者
也當漢唐宋金之世文武將相之儲經術詞章之粹皆
于斯而取焉矧今國家治化涵濡之久山川清明之藴
庠序教養之隆則賢能之興又豈近代所可及歟故自
延祐以來燕南賓興之士廷對賜及第者三人省試擢
置倫魁者三人亦可謂之盛矣雖然無所待而興者豪
傑之士也其餘則亦不能無所勸焉兹題名記所由立
[004-3b]
也真定郡教授郭鵬摶學正録趙應辰李時中考求累
舉鄉貢姓名載之于石屬予記之間嘗伏讀科舉初詔
有曰經明行脩庶得真儒之用風移俗易益臻至治之
隆夫士不至於真儒治不本於學術則先王發政施仁
之實何以及于天下乎嗚呼士之懷材抱藝出應有司
之選當窮經脩身施於有政弗專事於空言庶不負朝
廷求才圖治之美及郡學官表名樹石之意哉
  羅山縣三皇廟記
[004-4a]
羅山三皇廟嵗久將壓縣尹田侯實撤而新之棟宇完
美丹艧輝華像設既嚴祀享孔敇醫知起敬民賴以康
礱石廟廷將勒文以示永久至正壬午之冬子官鄂省
道出邑中聞民頌侯之美又明年春予改西臺復過其
邑侯已代去檢校官馬君以民之意乞予文其廟石夫
江淮之間郡縣十餘羅山獨當孔道候迎殷劇田侯風
紀起家擢掾兵曹由集賢選令是縣其律身以亷撫民
以慈馭吏以肅治事以勤于是百廢脩舉縣日以治既
[004-4b]
新三皇祠宇復輯孔子廟堂興秀民于學而驛舎道途
悉加繕治侯皆捐俸以倡未始有取于民是年時雨愆
期飛蝗將至侯齋沐祈禱雨隨霑足蝗亦不入州符縣
覈實荒田以増賦税侯以非朝廷命不敢擾民江西茶
司設局大勝闗下雖征課千餘貫吏因縁騷動鄉邑侯
請均課與民除去蠧吏囚有罪當杖怨家賄獄卒誣以
病因欲殺之侯親察視囚得不死嗚呼侯之事神治民
可謂備矣其著之金石固宜蓋嘗聞之古之為治者當
[004-5a]
世難方解不可復以煩苛嚴急御之必寛大簡易以息
其民及天下既定則建久安之業成長治之規正紀綱
以脩憲度興禮樂以施教化蓋承平日久則人情安肆
法制浸弛豈惟一邑一州之為然歟自非剛明果斷之
材不足以振起其俗作新其政故天子任宰相任百官
選公卿以治其内擇守令以治其外内外相維庶功成
矣今海宇清晏朝廷屢下德音訪求民瘼守令選之蓋
尤重焉然或千里相接而無一賢守百里相環而無一
[004-5b]
賢令豈人材不足以及于昔歟抑亦奬勵之方有未至
歟觀田君之為政若此世亦何嘗無人哉雖然天下之
事或慎厥始而怠厥終謹于微而忽于著田侯位日以
髙名日以起尚思祗慎其軄與古之良吏並稱于世不
亦宜乎
  志學齋記
古稱燕趙多感慨悲歌之士蓋周衰戰國一時習俗所
尚非人性之本然也夫以中國風氣之髙厚朝廷政治
[004-6a]
之深淳人生其間鼓舞變化又豈無所自乎昔者國初
丞相史忠武王之治真定教行俗美時和嵗登四方遺
老咸徃依焉若滹南王公遺山元公敬齋李公頤齋張
公西庵楊公條山張公學問文章之富言論風采之肅
豈惟時政有所禆益而縉紳儒者皆仰賴其聲光模範
以成其德焉當是時為郡學官者則有侍其先生乘之
呉先生藎臣硯先生伯固張先生世昌授徒于家者則
有安氏祖孫馬氏父子仕于中朝若翰林學士李公參
[004-6b]
知政事王公宣慰使周公御史中丞于公皆其人也是
則百年以來公侯大夫之所表帥父兄師友之所教養
衣冠人物相繼而作者其盛矣乎蓋非儀刑之正不足
以興其化非見聞之富不足以動其心故居于家庭則
能愛親而敬長行于閭里則知尊老而慈幼其流風善
政淑艾于後人者既久而不衰也予生十年從親入京
比者來歸故家遺俗淪落無㡬李生子充惠然見訪愛
其動作之雍容文藝之清雅間以志學名齋徵予為記
[004-7a]
子充世本晉人愛吾風土來家于斯故以鄉郡文獻淵
懿告之然士志于學則亦始于讀書而已夫易詩書春
秋禮記大學論語中庸孟子之書皆聖賢之言也其所
載者皆聖賢之道也子充能沈潛以求其義敦篤以踐
其實不惑于異端之説不安于凡近之俗則心之所存
學之所至將日趨于聖賢之域豈第一鄉之所慕而已
耶孔子曰徳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憂也今予年日以邁學日以退聞先生長者之
[004-7b]
行凛乎不能企也思鄉閭風範之舊邈乎不及見也是
則所可憂者不亦甚乎故願與子充共勉之也
  新城縣廟學記
新城孔子廟者國初李侯天祐為尹時所作也時河朔
新去兵難侯芟荆棘以立官舎久之田野皆闢乃建儒
宫俾邑人知向學焉前至元時尹劉恭増修兩廡大徳
初監縣帖里海涯繪十哲及七十二賢像泰定四年監
縣那海尹劉定安以講堂土階勿稱用甓易之復廣西
[004-8a]
齋以居師生正兖郕沂鄒四公配食之位又以禮殿漫
漶兩廡欹傾遂一新之於是文學掾耿世榮來請曰國
家治平百載邑之廟學始完將刻石以告來者俾嗣葺
之又曰甚矣世俗之難喻也今學者僅能執筆曉書數
其父兄已命習為吏矣願為記以惠教之天爵曰豈獨
新城為然是則天下之通患也夫國家建庠序于郡邑
延儒士以為之師蠲徭役以復其家蓋曰敷教以化民
育材以輔世列聖臨御屢下詔書罔不以是為意為守
[004-8b]
令者奉行其可不至乎昔蜀郡守文翁以蜀地僻陋選
郡縣小吏開敏者詣京師受業業成還歸文翁以為右
軄又起學宫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宫弟子
為除更徭每出行縣從諸生明經飭行者與居縣民榮
之争欲為學宫弟子由是蜀郡大化比齊魯焉新城燕
督亢之地也土沃而俗美北去京師不二百里非若蜀
地之僻陋也邑中又多名鄉碩輔在金時有若宣政殿
學士髙漢回中書令時立愛故家遺俗猶有存者聖朝
[004-9a]
以來則有丞相東平王御史大夫髙昌王賜田封戸在
焉而故治書侍御史崔公思義燕南亷訪使趙公晸皆
家于斯嵗時冠盖不絶者亦足以儀刑觀感矣為父兄
師帥者可不知所以風厲之歟蓋化民成俗必由乎學
詩書禮樂之教治天下之本也刀筆筐篋之習趨一時
之急也學者誠能舎其近者小者而圖其大者逺者焉
則方聞之士充于朝廷孝弟之風行于鄉邑庶㡬列聖
興學作士之意乎天爵少游成均及其入官忝列公卿
[004-9b]
之後故知祖宗右文崇化之盛敢以是為邑人告是役
也慰張節史鏞典史楊中皆左右之克相其成世榮學
行純謹訓授多方將見邑人有所興起矣六月庚辰三
月甲子謹記
  新城縣學田記
新城燕督亢之地也古稱土壤肥饒溉以西山紫泉諸
水故凡植物豐暢茂遂邑方百里北去京師僅二百里
士卒屯列其左右公卿分地交于前後而官府民庶公
[004-10a]
私之田及朝廷頒賜釋老以為永業者又不與也夫一
邑之中其地如是之美居者如是之多欲無侵漁争奪
之患蓋亦難矣邑有學田百八十畝㪚在四鄉之野嵗
入租粟五十餘槀千餘束教官張節慮為豪强侵奪疆
界之不明也伐石志之屬天爵為之記嗚呼井田學校
王政之本也後世經界之法既壊明倫育材尚賴庠序
存焉然而教養之法在乎師表之嚴敦勸之方責諸承
宣之寄而聖賢之祀享弟子之膳羞是皆學田所出可
[004-10b]
不正其疆界乎夫世之學田徃徃湮沒者何也蓋今之
校官無刑罰可施則人不知所懼無圖籍可考則吏易
以為姦故必大書深刻斯能彰示永久焉雖然長民者
所以專其政也為師者所以司其教也若夫治化洽而
禮讓興風俗淳而民庶化豈獨耕者讓畔于野是則政
教有成庶㡬隆古之治乎
  文水王氏増脩塋兆記
正議大夫晉寧路總管王侯國器既承寵命褒贈其父
[004-11a]
祖請於翰林學士承㫖歐陽公銘其隠徳遺善于碑又
刻宗人世系于碣又各題石表識其墓及陳祭石于前
乃謂天爵曰先世塋兆翁仲石儀已具封樹祭田家人
所居皆次第成之子其書于碑隂俾後人守之庶㡬永
久而勿墜也按王氏先墓在太原文水縣云周里東距
汾河數里之近比年河流填淤夏秋之交水衍溢於墓
域侯築土四圍髙十有五尺濶八尺水害遂息樹松柏
榆栁凡八百章欝然暢茂墓域舊惟三畝王氏族大且
[004-11b]
盛塟不能容侯買地五十畝以二十畝為塟地餘為祭
田三畝為宅作室四楹令家人居之鑿井及泉以資溉
蓋所以致謹于先兆者周密深逺是亦人所難能者
哉天爵曩讀周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其五曰宗
以族得民説者謂百夫無長則亂一族無宗則疎古人
因族以立宗敬宗以尊祖吉㓙有以相及有無得以相
通尊卑有分而不紊親疎有别而不二族墳墓以塟之
合廟祀以享之後世廟制既亡而族塟之禮猶在士之
[004-12a]
有志于古者尚可得而稽焉故既設冡人之官祭于墓
則有尸是聖人制禮出于人情之所不忍以廣其孝思
之誠者亦不得而廢也然則冡墓封樹之崇又可不致
敬乎近世士大夫家爵秩以華其身賜禄以畜其妻子
或值親䘮嵗久弗塟者有之或仕逺方子孫不知其先
墓者有之聞侯之風不亦甚可愧歟夫河東之俗本于
儉嗇侯起家試吏仕至良二千石亷以律己儉以養身
俸稍所入以嵗時奉先嚴事宅兆為篤先儒有言謹家
[004-12b]
諜而心不忘乎先塋者孝之大也侯其孝矣乎侯曰國
器之少也後世父拜于墓下有術者言此地當出官人
今承祖考之訓列官三品吾何能有哉皆先世之澤也
又嘗誡族人曰比見世人或因窮乏斬伐丘木賣以為
薪吾子孫有若此者族中長者當痛責之以懲其衆庶
其人差愧自悔起敬起孝又况國制明有厲禁人豈可
被不孝之名蹈兹刑憲以辱父母之遺軆乎是則侯之
望于後人者至矣昔者侯掾秋官先公適主幕府及拜
[004-13a]
御史又與天爵同日被命是以侯交吾家最舊故因其
請遂為之記以表其孝行來者尚嗣葺之而無壊也至
正五年秋九月朔旦通奉大夫山東東西道肅政亷訪
使蘇某記
  金進士蓋公墓記
故金進士蓋公之墓在真定路真定縣新市鄉新城鎮
之北原墓前列石翁仲四按登科記大定二十二年三
月二十日集英殿放進士七十六人第一甲三人第二
[004-13b]
甲七人第三甲六十七人其第一甲第一人遼陽張甫
第三甲第四人則蓋公也諱侁字子威不知剔歴何官
今里人第呼為縣令豈治民有聲故流傳於後世歟新
城本漢奴之南天平城以其隔滋派二水置縣立市交
易故名新市初𨽻中山晉氏南遷遂廢唐初五代嘗一
復之其後义廢至宋始改新城蓋氏不知其所由徙兵
後子孫流落他邦墓皆荒廢不治予先世墳墓在新城
南一里至正八年天爵奉敕為先參政郡公樹碑乃帥
[004-14a]
里中父老趙某龎某劉某張某亦為蓋公侯治其墓仍
建石以表之夫自三代鄉舉里選之法廢隋唐皆設科
目以詞賦取士名卿碩輔徃徃由是途出金之制度大
抵多襲遼舊得人之多寡致治之汙隆係乎法制教養
有疎宻小大之不同焉是嵗考士之法以天地無私覆
載為賦發倉賑乏餒為詩正心以正朝廷為論中選之
士若武簡如趙渢周昂趙文昌蕭武都貢孟奎孫椿年
楊庭秀路元皆有名蓋公昂椿年俱真定人也昂尤知
[004-14b]
名嘗為監察御史戸部郎官其父伯禄大定五年進士
卒刑部郎官墓在真定縣南仰陵原事具中都轉運使
王寂所述墓銘可考然在朝者姓名顯而彰居郡縣者
事迹多無所見方大定之世中國富康年榖豐衍民至
以小堯舜誦其君則一時治效可覩矣其為守令者豈
僥倖苟且之徒所能得哉觀夫世宗初年守循良者陞
之貪汙者誅之詢試詳宻賞罰嚴明其致治之盛感民
之深豈偶然歟蓋公之歿今一百五十餘年而里人猶
[004-15a]
以縣令稱之則當時能官可知矣又案泰和令諸塟儀
一品官石人四事石虎石羊石柱各二事二品三品减
石人二事四品五品又减石柱二事今以蓋公石儀攷
之則暮年遷官不止縣令而已嗚呼秦漢以降中原兵
難相尋雖以聖賢陵寢將相王公丘墓湮沒弗治者多
矣可勝嘆乎然予惓惓于蓋公之墓者以鄉先生故也
父老相傳有石某者與蓋公同試省闈被黜夫數家之
里一嵗被薦者二人可見承平文教之盛也予嘗讀金
[004-15b]
野史世宗時近侍有請廢科舉者上召太史張浩問曰
自古人君有不用文士者乎曰有曰何人也曰秦始皇
世宗怫然怒曰豈可使朕效秦始皇為人乎由是科舉
得不廢蓋世宗之明張浩敷陳之力也且古者國家建
置官儀施設號令必得賢才乃能奉行然人才之生何
世何地無之是以設為鄉校貢舉教養選取使人人讀
書脩身習為孝弟忠信之行興起禮樂亷恥之俗其于
治化誠非小補或者必欲廢之何哉因記蓋公之墓感
[004-16a]
而為之書
  皇元贈儀同三司太保趙襄穆公神道碑隂記
蔚州飛狐趙氏國初有勲勞之臣諱瑨累官昭毅大將
軍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以至元甲申薨肇塋中山
堯坊原又五年戊子公之元子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
夫知太醫院侍儀使秉温請于翰林侍讀學士李謙述
公碑銘中書參知政事商挺書太史校官郎楊桓篆額
未幾昭文卒昆弟宦遊南北碑不果立又二十四年為
[004-16b]
皇慶壬子天子推恩褒封勲舊制贈公儀同三司太保
上柱國追封定國公諡襄穆公昭文亦贈金紫光禄大
夫大司徒追封定國公諡文昭又三十九年為至正庚
寅公之第六子少中大夫江西湖東道肅政亷訪使贈
嘉議大夫禮部尚書追封天水部侯諡忠敏秉政有子
曰儼始克買石作碑表公墓道仍議刻李商楊三君子
銘辭書篆蓋所以追述先志光昭先徳其誠孝何如也
命其子鄉貢進士時泰屬趙郡蘇天爵記諸碑隂夫自
[004-17a]
古帝王之興曷常不賴輔弼勞烈之臣以共成大業者
乎我國家興王之初一時忠勇貔虎之士戰伐攻取料
敵制勝及中國既寧握符持節敷政宣化赫然勃然揚
聲名於宇宙著功業於冊書不知㡬何人矣考其一身
之富貴子孫之昌榮則不妄殺人之效澤被生民之功
斯可徴焉伏讀襄穆之碑未嘗不再三嘆慕之也公從
征三十年善撫循士卒臨戰未嘗妄殺每以活人為心
及荐更民政慈祥豈弟人不忍欺其為監司務持大體
[004-17b]
不事苛細所至吏畏而民愛之嗚呼當至元大徳之間
功成治定朝多偉人文物制作比隆前古李公銘章敘
事典實商公正書端嚴有法楊公篆籕考䆒精詳蓋自
漢魏以來孝子慈孫欲圖不朽其親多求碩儒為銘能
書篆者副焉故唐人銘其先者必得三服斯謂之孝今
襄穆之碑既具三君子之制作其傳于後無疑也昔歐
陽文公塟其父于吉之瀧岡閲六十年乃表其阡曰非
敢緩也蓋有待也夫君子之徳藴諸身信知其有後乎
[004-18a]
襄穆之殁㡬七十年子孫六世傳百餘人冠冕相繼蔚
為海内名家雖曰襄穆德澤之所覆燾亦惟昭文忠敏
諸公承宗睦族詩書忠孝之訓有以啟迪之也故本深
者枝葉多茂盛徳厚者傳緒常氷逺理固可信而不可
誣者哉儼由中堂掾為南行臺炤磨就遷御史改僉湖
北亷訪司事㑹有詔遷守令擢泰州尹考績有成召入
待制翰林兼國史院編脩官進拜監察御史方嚴亷正
君子稱之乃推本祖宗之懿傳諸不朽其用心仁厚者
[004-18b]
歟雖然朝廷之制凡國初効節之臣有司聴建祠宇嵗
時致享襄穆公屢典名郡遺澤在人其守牧必有援制
為之請者麗牲有碑尚當執筆書之
  真定奉恩寺買田修殿記
真定實河朔上郡山川之雄城郭之固官署民廬之所
浮屠老子之宫瑰偉壯麗甲于他邦奉恩寺居城之中
作于北齊之天保唐元和時成徳軍節度使王承宗又
増構焉金季燬于兵元有中夏丞相史忠武王開府真
[004-19a]
定公私所居釋老之舎燦然一始于時祖師道琳實主
是寺再傳曰政公安公克守其舊今宗主勝始慨然曰
寺興㡬千年國初迨今又百年矣屋日以弊乃竭贏餘
并出已有以興繕為任久之始完寺舊有邸舎百餘間
無極西門里田二百八十畝勝増買三百四十畝又買
真定常山里田一百六十畝原頭里墓田三十畝建居
屋八十間浴室二區酒肆一區嵗收其租月取其直於
是諸僧處有安居廪有餘粟而無風雨饑寒之憂矣先
[004-19b]
是奎章閣大學士呼公請于朝勅賜金字佛經若干卷
勝具其事來請文以志諸石予里人也不克終辭夫自
昔有國者養民之方咸備蓋井九區之田而教之耕分
五畝之宅以為之居民無有無職事而食者自佛教之
入中國穹宫以奉其身良田以食其衆優養可謂至矣
學佛之徒可不清㓗其躬扶植其教朝夕掲䖍頌禱思
圖報其萬一乎余官禮曹每見朝廷崇奉釋氏興建梵
宫嵗新月異又割江南腴田賦其租入以貢供祝髪今
[004-20a]
勝不資官帑不勞民力能完其居以庇其徒非其材有
以動人能若是歟嗚呼世之有官者使皆有其材能則
天下之事何患其不治乎勝闡教乘一鄉傾信而大歴
資福諸僧咸請主其寺云
 
 
 
 
[004-20b]
 
 
 
 
 
 
 
 滋溪文稿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