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積齋集 > 積齋集 卷三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積齋集卷三      元 程端學 撰
  序
   送帥府經歴白君詩序
國朝統四海界諸道間置宣慰使以馭險要東南雄藩
又兼都元帥以鎮之淛東轄郡惟七東北際海南接甌
閩海外島夷舟㠶來賔撫綏得道一方敉寧比他道其
責尤重凡膺此任者皆朝廷重臣其參佐僚屬必選才
[003-1b]
望兼濟之士以充之貴清白侯由省掾史知名執政來
領都事事上馭下撫軍治民調和處置咸得其宜元戎
有所倚頼守令有所奉承名聞于上暨終更復升經歴
務稔事専厥績尤著秩復滿代者弗至衆方幸之適丁
母夫人憂將扶喪北歸大夫士謂匪歌詩無以鋪繹萬
一或曰當斬然衰絰之中豈侯所樂聞哉曰詩所以詠
歌人之得失三百五篇歌頌譏刺非為斯人喜懼也發
乎情之不得已為來者勸也侯之澤不可遂冺詩之作
[003-2a]
其亦人之寓于言者乎于是咸執其母之紼于西門之
外而詩之以俟夫觀民風者取焉
   送李晉仲下第南歸序
昔之舉士選于州今之舉士選于省省領州數十而登
名者不當一州之數是一州不一人于是有連數州不
舉者焉昔之治一經者惟意是適不必依經立義而宏
辭别為一科今也必明奥㫖必守儒先成說而所謂經
義者又出人意外研賾明㣲以求聖賢指歸古賦詔誥
[003-2b]
章表即昔之所謂宏辭者而今也兼之不持片幅悉由
記臆士之得與是選者厥惟難哉然才有所長命有所
遇其得之又若易然夫士之所尚知義命而安之耳知
義命而安之則窮通得失不以動其心宜若易然而實
難其人何者進士百取其一歴試諸難而得選于省奔
走數千里㑹試京師又三取其一而二不偶苟非持養
于平日不但為科舉學者孰免計較之私哉由是觀之
與選者雖難而易得不動心雖易而實難能易其所難
[003-3a]
者予于晉仲李君見之晉仲靜慎人也家建康教諭上
饒舉進士于江淛省浮彭蠡絶大江遡黄河之險經乎
魯趙之郊五千里來京師而不得志于有司其儕或戚
戚至感泣而晉仲不一變其色且曰吾學未充命未偶
耳君子求其在我者自外至者非所論也非養之有素
而不但為科舉之學者能若是哉余安得不為晉仲喜
也余兄敬叔先得交晉仲為余道晉仲美不絶口今以
同年會京師從遊三月聆其言察其中盡得其美之實
[003-3b]
至是晉仲辭余南歸故余書其得于晉仲者以贈之且
志余兄不妄與人云
   送蔣逺靜山長序
人固有同出于儒而異其設施者未可執此以議彼也
昔程不識李廣為邊太守不識正部曲行伍吏治簿書
人不得自便廣行無部曲行陣人人自便幕府省文書
二人者不相為謀然皆為漢名將儒之設教或範其程
規使讀必熟索必精劬勞困苦而後得或誘掖漸摩感
[003-4a]
發志意使自為力雖各因其才然其成功一也故程伯
子和氣冲融而學者自化叔子嚴厲剛方而門人敬憚
亦若異道而世之為師者舍二程無以法果可執此議
彼哉泰定初江淛行省銓教官議者言百里之師所在
當擇建康臺憲在焉尤當得人以副宣明于是執政周
謐宻訪有望之士以充之其郡有豈巖王君創江東書
院請于公得設山長而逺靜蔣君承之韓君及余兄敬
叔與是選敬叔首設講為人敦厚謹畏終日危坐與諸
[003-4b]
生相對必使熟讀精思真知實踐本之晦庵西山教人
之意酌以今日取士之法為書一編以行于世守其轍
者往往有成韓君則余未識其人蔣君乃余兄之友也
四明文獻之家惟蔣氏最逺而克世其家如蔣君者百
不一二然蔣君之性疎通曠逺博覽强記為文章而尤
長于詩今其往而接余兄之武余恐受業者未安其教
也故先為道其質之所近意之所安與其並行而不相
悖者俾無間然于其初雖然蔣君升堂進諸生而見摳
[003-5a]
趨之翼翼考其業而見其華實之班班將如蕭規而曹隨
則余不能知之矣
   贈潘氏二子序
三代興教化行風俗美鄉國閭巷莫不有學其教莫非
窮理修己之實是故師友之間相率以從事者莫不以
窮理修己為務至于有司選舉亦莫不論徳藝以為優
劣人之生于其間鄉閭以是教之師友以是率之有司
以是選舉之于是時能循循自飭弗荒弗替此衆人之
[003-5b]
所易者也三代衰學校廢師友所從事者不一技而選
士亦無常法然猶能宗三代之學者此君子之所易及
者也及世愈弊而有司選士往往取對偶俳優之詞以
為工于是師友率以趨時為務遂至于浮靡之風起而
實學廢間有一二好古者從事于其實則師友相聚而
笑之鄉閭以是致侮有司不以是見擢于此時能傑然
特出卓然不惑獨其心欲追古人而從之者蓋君子猶
有所難矣孟子謂待文王而興者為凡民無文王而興
[003-6a]
者豪傑是也大德庚子余來桐川潘氏二子就余問焉
余告之曰古之學窮理修己是已今之學俳優是已將
焉從二子喟然曰學至于古而後可以為學也自是相
與辨詰問難窮其源究其歸絶其外反之于内或以非
世之所趨者告之則二子笑而不答嗚呼其亦有傑然
特出卓然不惑之意歟今余且歸二子曰先生何以留
我哉余嘉其欲行君子之所難也書以贈之二子長曰
謙次曰貴和從兄弟也
[003-6b]
   贈國學生巴延歸覲序
古之學者誦詩讀書習禮樂之節射御書數之文然後
有以斂束其情薰陶其性以成其材故禮有經禮曲禮
至于三百三千必動容周旋無不中是而後可以言禮
樂有五聲六律八音必訓習審察使無奪倫而後可以
言樂至于射必内正外直進退適宜然後中正鵠御必
範其馳驅調其疾徐然後免覆轍雖書數之㣲亦研覃
源委不差毫釐然後有實用而謂之通六藝焉吁何其
[003-7a]
煩且難哉然養其外有素則在其中者益堅故其成材
也易今之學者當六藝盡廢之餘兀坐終日誦四書五
經宜若簡且易而造其㣲者難其人蓋六藝之事少而
肄之以至于壯即其事可以明其理故人樂為其學而
易為力四書五經聖賢之藴誦而不得其意則其心困
以怠怠則終棄之而難為功自然之理也然則今之學
者終無成乎亦在乎不已而已夫禮缺樂壊射御書數
相繼而廢非一朝一夕矣不可得而學也苟能即四書
[003-7b]
五經而専之詳其句讀審其訓詁涵泳從容以求其意
不已則熟熟則浹洽而樂生焉學而至于樂雖㣲六藝
之具而六藝之本在我矣意既得知既至而行有不得
者吾未之信也國學生伯顔從子遊學勇而専困而不
怠遊國學三年將歸覲其親乞言于予予嘉其専于學
而懼其畏成材之難也書其所以易者以勉之
   送吳友雲序
甬東道士吳友雲不問生産作業酒一壺詩一篇而已
[003-8a]
其言曰方外之士以其餐霞茹芝騎麟翳鳯尋竒索怪
為人所難為之事乎非也玩物適情樂其自然以養其
生斯已矣故凡東南山水之勝未嘗不躡屩擔簦以嬉
又以為不足將北遊燕趙之墟觀光上國極臨眺之樂
一日來辭曰先生何以朂我哉予應之曰子既自得子
之道矣子何朂予行天下久矣蓋倦遊者也方弛擔息
肩晦明養拙日從鄉曲父老問桑麻消息教子孫為村
學究燕趙之士多予故人有問予者煩以是告之
[003-8b]
   送陳子敬序
武林陳子敬由淛漕掾升閩淛帥掾秩滿當改授且行
大夫士樂其志之有成也而詩之來請于余曰先生何
以行肅哉因朂之曰夫人之以吏胥進而膺一命之寵
難矣哉其始也籍其名于有司率數年始食于上三考
始一升又三考得改授其間官長之喜怒庶物之埤益
錢榖之虧盈功過毁譽之相尋利害禍福之所倚置身
僥倖之地而後能豫蓋有皓首而不遂者焉子敬亦由
[003-9a]
是進而獨異乎彼者子敬美風姿談論舉止放乎儒字
畫吟咏出乎其類信乎僚友而獲乎上未弱冠不家食
未强仕即改授所歴無有阻抑摧挫之勞若輕舟遇順
風瞬息千里使世皆然由吏胥而仕者亦無難矣然君
子處已不敢自易而常難之故能斤斤儆戒飭懼求寡
過之地以成光大之業在易所謂安不忘危者余之所
望于子敬也然則子敬之仕也孰禦焉余既重其請故
不以頌而以規
[003-9b]
   送周以韶序
余教成均時遇鄞人問鄉之賢者得三人焉㢘潔下士
稱宣慰副使姜公元位安詳治劇稱鄞尹阮君申之明
簡集事稱鄞尉周君一䕫余雖雅敬三君而未識也次
年南還皆得交焉既余官史院三年而歸田姜阮二君
猶未代去周君亦辟為淛東帥府掾在鄞往來無間因
悉三君之為人而尤愛周君之才蓋古之仕者位大為
難小為易今之仕者小為難大為易古人道不行于時
[003-10a]
則辭尊居卑辭富居貧禄養以求乎其無愧今禄薄而
務益繁事細而責益重斯小者難也尉為九品而職詰
盗鄞又並海為劇縣私鹺巨姦竊發相繼一不獲即受
謫于州若府尉率不終其任自君之來發摘攟摭舉有
方畧一無所隠而人服其明連引者一無所問而人受
其簡故犯者常少以其餘力創公宇受他委連帥恱而
見辟佐府事又以能稱迨終更不一齟齬今其秩當得
邑令其效當不止于尉以君之風流儒雅益以道自勵
[003-10b]
雖為一郡理一藩當無媿古循吏鈎鉅求情豈其心哉
余又以能其所難者卜其所易者也夫樂道人之善而
不諛君子所與也余既為阮君紀績於石而姜公之去
亦序其行今其徃大夫士咸詩之雖欲已于言安得而
已乎
   送江聲伯序
士有可用之才而不見用于世然後人惜之有可進之
機而不自進其身然後人信之其或非所用而不用無
[003-11a]
所進而不進勢窮力屈而止者碌碌之徒耳句容江君
聲伯學博而通識者咸曰可以出而仕矣而未或遇也
一日躡屩擔簦來京師識者又曰其必有合也其少試
已乎既而集賢大學士趙公雅敬江君之為人將薦諸
省部而爵之君咈然曰吾楚産也觀光京國以廣吾見
壯吾氣而已出而求禄豈士之守哉長揖而去于是中
朝大夫士咸信其守而惜其去也詩以送之子亦樂道
其善為書于詩卷首
[003-11b]
   送應景茂序
明郡之東百里曰昌國明之屬州也其州刋山為城環
海為郛平衍豐腴可耕可居州人道郡者必梯山航海
而來若與世相懸絶者故民淳而事簡仙佛所鍾而怪
異錯出蓋地靈然也予嘗謂其地所産非仙物怪事所
能獨當必有人焉領其秀者惜乎險阻跋涉未得與接
也至治癸亥予計偕京師見昌國景茂應君于旅舍氣
清而和學多而才又世家子喜而與之同居情至渥也
[003-12a]
明年予及第助教國子而應君亦以善國語授學正建
昌將奉檄歸榮其親請曰先生何以行我哉子告之曰
孟子曰士尚志夫仕以行義而非以榮身與親也子筮
仕之初盍前定所趨哉所趨定而榮身與親在是矣世
之營營于其身者若知所趨乎則是榮其身適所以辱
其親也夫秦之與越相去逺矣出門而東西其轅不頃
步而秦越之路分子知秦越之路决于頃步則轍環天
下皆榮身與親之道也夫然昌國之秀非子領之而誰
[003-12b]
歟予與應君家同郡出同居又平日願見于百里内不
可得而今得于數千里外敢辭一言
   送趙仲玉序
内剛外柔君子也外剛内柔小人也内剛外柔非矯也
君子之道然也和而不同内剛也非君子歟外剛内柔
謂非矯誣也色厲内荏聖人比之穿窬之盗非小人歟
然具内剛之質者必成于學學與質相資然後宏衍光
明而物欲不得引吾内故老而彌堅是謂義理之剛衆
[003-13a]
人能用其剛于壯嵗及其老而變焉者血氣之剛隨人
盛衰者也永嘉仲玉趙君為淛東帥府從事嘗訪余于
甬東精舍望其容謙以約聆其言理以暢訊其行事方
而不害其内剛外柔之君子歟其質之美歟抑學之力
歟故余因其所近樂與論剛柔之道及其受代而行也
書以贈之
   送道士卓無為住虚白觀序
孟子謂古人修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人修天爵以要人
[003-13b]
爵當戰國時風俗雖薄未若後世之甚也而其言已有
古今之異况乎後世要人爵者宜甚衆也然而猶有敦
篤不外慕之士何哉蓋仁義忠信之在人自生民以來
至于今也故雖時有變遷俗有厚薄而本心未始與之
亡此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聖人者焉余于卓君無為
益信無為本儒家子其父鄮山翁問學謙恭偉然為鄉
先生無為雖離世為黄冠士而其愿慤勤厚有迺翁之
風晏然若無所慕于世者于是主者與其徒愛之薦之
[003-14a]
兩教所俾主奉化之虚白觀無為亦不喜色夫道家者
流雖異乎吾儒之學然其心同一天爵也雖無公卿大
夫之榮然受檄以領一方之衆亦人爵也其無求而得
之豈非人爵從之之謂哉且佛氏以寂滅為樂老氏以
清淨為宗而其徒爭相為長者接迹于世甚則毆擊鬭
訟紛紛不已若無為者亦可為其徒勸也今果有人焉
修其忠信仁義充類以究其餘至乎有造豈無自然之
效哉患在持之不力耳余于是乎有感于其行大夫士
[003-14b]
咸詩之無為余祖黨外親也亦書其所得者于卷首至
順三年六月既望序
   潘伯勉名字序
名出于父字出于友出于友字無不善出于父名有善
不善何則人之生父命之名或因其材或即其事殷之
君以甲子名孔子以丘名孟子名軻鄭伯名寤生古之
于名曷容其心故有善不善至于字則始于冠焉古人
重成人之始而為之冠禮召賔友而字之夫賔友字之
[003-15a]
所以覬其成徳也覬其成徳而為之字惡得而不善予
嘗曰徳者名與字之實也名與字徳之符也善其徳而
不善其名與字可也善其名與字而不善其徳可乎嗚
呼冠禮既廢人慈其子于襁褓而加之字矣及其長妄
易其父所名者有矣是以傑然其名字而不有其徳者
接迹于世而兼名字與徳者蓋間世罕見焉建平潘氏
子以貴勤名其父能復古冠禮召賔友因其名字之曰
伯勉夫勤者天地聖人之徳也日月星辰之所以運風
[003-15b]
霆霜雪之所以交天之勤于生物也江河之所以流鳥
獸草木之所以蕃地之勤于成物也二帝三王之所以
相因相繼孔孟之所以皇皇奔走聖人之勤于育物也
可以人而受形天地具聖人徳而獨異乎哉故孜孜矻
矻未至于聖而不已焉者君子之勤于修己也易不云
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然則勤其名而勉其字豈
不兼善已乎雖然名出于父也字出于友也而修其徳
以符其實則惟伯勉之所自力伯勉才清喜修余何以
[003-16a]
勗余特病夫世之贈言者以譽而不以規也故告之以

   王氏女貞節詩序
子讀孟子至由是則生而有不用由是則可以避患而
有不為未嘗不廢書而嘆也夫有可生之道而不用有
可避之勢而不為豈其懵乎利害禍福之間哉心有所
主而欲惡有甚于生死云耳蓋吾知行吾義而已行吾
義至死生不足動其心况榮枯得失之小哉故忠臣不
[003-16b]
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良有以也清風張君榮祖之母
王氏年十九嫁不一嵗而孀姙子才五月男女未可知
也王氏誓不改生子得男長而教教而成以至于登仕
版于是郡縣上其事春官旌其門嗚呼方其夫死而誓
不改豈知見其子之仕與其旌異之榮哉蓋吾知行吾
義而榮枯得失之自外至者舉無足論而天之報施若
合符節是則可矣于是士大夫詠歌其事而予書其所
以得兹榮者于詩卷首
[003-17a]
   鮮于必仁割股後序
鮮于必仁年十七割股起母病士友詠歌其事者曰母
者身之自愛其母忘其身非孝歟或曰身者母之遺愛
其母虧其身非孝也其師薛景文叙其事出其詩示余
曰予亦有言乎予謂聖人之道如正鵠學者如射過焉
不及焉中者難其人故曰中庸不可能也聖人設教抑
揚進退俾中焉止已子夏三年喪畢援琴而樂曰先王
制禮不敢不及閔子三年喪畢援琴而哀曰先生制禮
[003-17b]
不敢過也孔子皆曰君子門人以疑孔子曰三年之喪
賢者之所輕不肖者之所勉故聖門無棄人必仁之為
其孝之過于愛者乎然余有覬焉夫孝者仁之發而先
見乎其初發而得宜為義中節為禮禮與義成人備焉
必仁童子也誠懇惻怛已足以敦澆漓醒頑㝠矧學之
未艾安知異日不從容禮義中正鵠也哉其並藏詠歌
之辭觀必仁于成人之日何如
  書
[003-18a]
   與單良能論學書
昨奉談論竟日甚樂也格言奥㫖謹已服膺其間一二
疑義敢質之左右僕聞孔子之教人也仁而已當時惟
顔子為庶幾故其問仁直告之克己復禮及請其目直
答之四勿而已其次告以為仁之方為仁之方敬恕是
也敬所以存仁也恕所以推仁也故其語仲弓曰出門
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其告
諸子雖因其質之髙下淺深而藥之大概不出乎敬恕
[003-18b]
之間故其語樊遲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語子貢曰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
也已雖其設教多端不過使人復其本心焉耳及觀其
為仁之具則又不過詩書禮樂而已射御書數其末也
故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禮曰十三學樂誦詩雖其
學樂于童子之時而乃所以為終身成仁之地而詩禮
固其始事也故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故曰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不特孔子也成周亦然禮曰樂正
[003-19a]
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
樂冬夏教以詩書又曰春誦夏絃秋學禮冬讀書一壊
于秦火再壊于漢儒訓詁三壊于老佛異說四壊于文
章記誦詩書雖存而其用泯矣然幸而孔子之書存乎
世幸而曽子子思孟子之徒誦而述之幸而程朱之徒
理其湮究其賾而其言已明今學者苟能因程朱以求
孔孟之說因孔孟以求詩書之用庶乎有以知堯舜禹
湯文武周公之所以相傳者如此孔子之所以教人者
[003-19b]
如此權衡丈尺秩然在我又以身體而力行之敬以存
之恕以推之接物之際合聖人之法為之非聖人之法
改之積力既久自至一貫之地則禮雖廢樂雖壊為仁
之具雖缺而為仁之方尚有頼也至于不勉不思從容
自得者乃生知之事學者之極功非一舉而可得者也
故曰先難後獲近世學者好簡厭煩喜上達而厭下學
樂升髙而忘自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003-20a]
心所欲進徳豈無漸乎謝顯道謂朱子曰天下何思何
慮程子曰是則是賢却發得太早然則程朱教人與孔
子不相悖也此天下所熟聞而僕之所陳為贅者也今
足下曰吾服孔子而已曽子子思孟子程朱皆秋殺之
氣得其一體者也禮廢矣樂壊矣譬之十間之屋壊其
九矣得其一者謂十為一可乎且云朱子許曽子子思孟
子傳道過也此僕所未喻也夫聖賢有不同者化之守
之之謂也其曠然大公不以私意累其本心則一也故
[003-20b]
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
之或利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得一體者可以語子貢
宰我㳺夏之徒若夫曽子子思孟子則具體而微者也
傳所載曽子子思之事有過焉者其中年事也晚年所
造蓋不終于此也且曽子傳道之說其亦有自孔子弟
子顔子蚤死一貫之㫖獨告曽子觀其易簀之言曰得
正而斃焉非朝聞夕死之謂乎韓子亦曰諸子之學皆
出于聖人其後愈逺而愈失其真獨曽子得其宗又曰
[003-21a]
孟子醇乎醇者也軻之死不得其傳故大學中庸孟子
者三子憂後世之心也傳述之以輔翼聖人者也今因
其言以求其心其有悖于孔子者幾希雖當禮廢樂壊
之餘而聖賢修己治人之大經大法固因之而有在也
何得遂謂無傳乎至于程朱之言則又其遺意也史果
齋有言程朱之徒述孔孟之意而不敢毫髪損益于其間
者得其心矣且屋雖有壊堂室苟存可遂不理乎遂不
居乎遂不遺子孫乎夫自禮樂廢于千載之上程朱之
[003-21b]
徒盡力于淪没破碎之餘剖析于毫釐得失之際求聖
賢之心而以身體之鞠躬至死其亦勤矣雖其立論辨
析馳騁不如孔子之渾然簡易其不得已而救弊之辭
故曰衰世之志也昔者孔子當三代盛時春秋亦不作
也韓子曰孟子功不在禹下僕于程朱亦云足下又謂
聖人復起果止此乎僕謂聖人復起亦不失其本心而
已如其得位必將損益古今制禮樂正人心然六籍之
大法不易也如不得位則亦如孔子之補殘缺存聖軌
[003-22a]
裁後學詔來世而已曽子子思孟子程朱之言有所不
廢也故曰雖有其徳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足下又
謂聖人復起必不拘拘先大學次論孟次中庸次五經
之誦讀而已僕謂聖人復起必用孔子教人之法必不
置大學于一隅而别為法也必不先五經而後四書也
必不先春秋而後詩書也必不先行而後知也故曰述
而不作信而好古傅說亦曰事不師古匪說攸聞且就
致知論之讀書亦無序乎譬之人生孩提而童童而
[003-22b]
冠冠而娶娶而仕自然之勢也孩提而冠則非禮童而
娶則夭矣故子夏曰孰先傳焉孰後倦焉焉可誣也足
下謂讀書者學者之一事斯言是也僕謂讀書者致知
中之一事致知己不止此况致知為力行之地乎程子
論此備矣然致知之始舍讀書又將焉務今禮樂壊矣
射御書數又無其法處今之世者惟有循序讀書以明
其理理明而後有以辨古人之得失察事物之是非而
後可由敬恕以養本心也况禮樂既壊本心有不壊者
[003-23a]
乎大學所以先致知而後誠意者正以此也未有所知
而欲行猶不知南而遊越不知北而遊燕也大學者指
燕越之路者也若必待聖人復起制禮作樂而後學焉
吾恐死而有不及也足下論朱陸之爭往往多陸少朱
謂陸氏之徒躬行者衆朱子之徒辨論過多僕謂人當
觀其理不當觀其迹傳曰尊徳性而道問學夫尊徳性
誠意正心也道問學致知格物也就大學論之致知格
物先也誠意正心後也道問學以為尊徳性之地也陸
[003-23b]
氏之學舍問學而尊徳性者也朱子之學尊徳性而道
問學者也生之者謂之自誠明學之者謂之自明誠陸
氏之學欲自誠而明以聖自居而實不易至者也朱子
之學自明而誠由學而至人所可及者也佛氏之說一
悟即了儒者之說勞而後通也朱陸門人大畧如此足
下又謂周子太極無極之說端自佛老通書之語淺近
甚多朱子釋太極强為斡旋僕謂此事可以心體難以
口辯以心體當自得之以口辯則朱陸辯之詳矣不在
[003-24a]
畫蛇添足也足下謂程朱者時之所尚故吾之教人不
得不然尤所未安也王安石曰時然而然衆人也已然
而然君子也足下苟知程朱之謬當自為一法以教人
可也教人者本諸心見諸體貎形諸議論懇懇而導之
猶懼其不能諭况非其本心而姑從其說僕恐受業者
疑其所從也僕與足下同此心者也足下好義樂善非
好勝已者昔者之論其有激乎世之人上孔孟下程朱
給談鋒衍辭藻如陸氏之為者尚少故也僕恐聞足下
[003-24b]
之言者將謂曽子子思孟子程朱不足學孔子生知又
不易進徳者終不得其門也鄙見如此足下幸終教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