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待制集 > 柳待制文集 13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待制集卷十三      元 栁貫 撰
  銘
   豫

章樓銘有序/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龍興而龍興古揚域豫章其郡
名也乃泰定四年秋八月甲子重作南樓于城上實備
雉門之制題其榜曰豫章以為治格章明則民胥悦豫
有以靈承上恩名從其舊具新義焉日既南至大合讌
[013-1b]
張樂以落之相臣臨席賔寮列爼酒酣歡洽咸謂新兹
傑觀増壯南服宜有銘詩昭示永久則以其辭命貫貫
不敢讓為之銘曰
維皇有野維地有區九土三條辨方制隅揚域入斗
禹所敷春秋戰國撦裂紛如中江而西爰闢邑郛畫兹
豫章曵楚引呉漢因秦郡建侯以居提封所既海澨嶺
砠洪始名州廢郡之餘雖則分疆百雉維都觀察節度
幢纛麾符作鎮開籓列城受呼守牧之良若史有譽宋
[013-2a]
制遵唐謀師選儒迨更府號考義則疎以年而命稽實
本虛神元應天統御方輿既定南紀旋安里閭時哉裕
宗正位皇儲錫是分地襟江帶湖世祖有詔雷行電舒
曰惟龍興由夫澤菹其潛其躍乾道與俱異指同音革
之廼孚遂簡宰臣建行中書以張國威以宣廟謨亦訓
亦齊無劉無孥課則民庸賦則兵車謹修侯度職貢乃
輸富而教之俗恬以愉其北柴桑其南番禺萬里行涉
不煩戒徒凡四星終若閱朝晡治理之成一軌無渝肆
[013-2b]
今省署堂昔雌塗府舍潭潭孰啟新模據勢雄尊象乎
紫樞兩觀之間有列闉闍疏為修閎逹及交衢扇燼揚
埃忽不須臾宰臣曰噫責其在余余有兵民企瞻所於
譬諸服𠂻袂則有裾函書驛聞報發官帑大寮部役令
丞具需陶埴斬材工來于于層構勃興鵬鶱蜃嘘翼翼
闌楯隆隆棟桴其崇五仭其廣百膚上冝綴筵下可建
旟雲宿藻井霞飄綺櫨西山晴翠時落堦除如慿廣莫
如挹方諸湖渌右汎江瀾左紆千帆輻集萬屋鱗鋪警
[013-3a]
夜嚴昕有鼓錞釪有節干掫有栖漏壺坐息徙倚有亭
有廬亦有遊氛不攘而袪宰臣來登税駕踟蹰曰今高
朗維昔溢洿匪増匪埤匪剔匪刳度不在奢名不在誣
即榜豫章在志古初豈惟志古亦民不迂爾卜牲釁爾
謀燕胥我有嘉賓爾肅以趨上公維宰元衮繡襦色笑
娯賔其虚其徐殽胾既升醪漿載𣂏呉絲蜀桐趙玉燕
姝碭極之戲角觝之夫次舉交陳卒徼虞虞講禮有容
流風四徂以我豆邊易彼斨殳聖人設險有不可踰域
[013-3b]
山界谿猶迹之麄治在郡縣謂若蒲盧古然今否問牧
棄芻宰臣維垣志範其驅大閑克正小體自紓繄此江
粤夥民曠虚八夫四耦三嵗一畬畝有遺秉野無逋租
由宰臣賢仁涵義濡麟遊鳯鳴可坐以須載瞻臺隍飛
閣渠渠臨兹治城如承盤盂由頴陰侯爰始插捄厯數
千年考荂應圖洪惟寳命天降神扶赫赫宗支一本而
夸前星次焉麗于南弧熒光所被川媚壤腴封建之福
在徳不孤宰臣作樓非以聚酺固國藩墉有隆無汙民
[013-4a]
之戴之豈樂以訏陋儒屬辭實繁且蕪請命劖工託諸
碔砆
   拱北樓銘有序/
杭為江浙行省治所門雉之制宜壯且麗葢呉山横截
治城中如龍鸞翔集不崩不騫舊即東垂築為門闕而
交衢達于其下比嵗大徳已亥始因宋朝天門遺址闢
隘埤高冠以飛樓為其楹户之北向也扁名拱北示尊
君親上之誠也閱三十一年天厯己巳十月樓燬省具
[013-4b]
聞中書以為樓直省東南兵民號令胥此焉出宜先百
役新兹崇構以竦視瞻不踰時報可乃以圖畀府使揆
材庀工梁棟惟良畚築惟堅樓成而枅栱鶱飛堊塗昭
煥加于舊矣起至順庚午七月明年九月訖工凡役工
一萬六千六百八十六縻鈔以錠計一千七百九十有
七米以石計二百九十其崇闕/   天縱廣闕/
 尺視其役者杭府達嚕噶齊達爾瑪實迪涖其成者
行省平章政事伊實棟阿公而左右司都事鄧巨川實
[013-5a]
佐經畫又三年為嵗癸酉始礲石請文用著成績文曰
皇有九有洽于大同基命定命憲天惟聰保邦制治建
侯樹公提封四海其旅甡甡堯舜博濟猶病乎仁井牧
分疆維以範民睠兹越呉實古南服闢省命相江閩併
屬界之嶺海繚以溪谷粟米麻絲盬鹽茶荈服器之貢
充牣航輦嵗實王府有式有典東南大籓曰維錢塘前
臨潮波四周臺隍呉山中亘距奮翼張有截崔嵬有崇
闉闍兩觀之間有閣渠渠闌楹北嚮實拱皇都乃嵗己
[013-5b]
巳守者弗格融風晝揚焚巢釁作曽是岧嶤化為㝠漠
宰臣曰吁天工予代是心魏闕無乎不在一樓之興民
所瞻對予圖厥新維時是因乃度土功乃發官緡相彼
基構益之廣輪其材儲杉其飾髹丹雕櫨繡栭露拱雲
欒□爵騰拏如濤湧山望氣占氛亦承亦序壺氏縣壺
鼓人擊鼓以警昕昏以戒廬旅商出于塗賈藏于市夷
有奉琛使有結軌塵海憧憧覿是美來游來登稅于
髙層風清星貫玉繩江湖兩漚日升月恒昔在李
[013-6a]
唐武勝名軍揚益次杭章章有聞錢氏建國百年四君
宋初籍土爰擇牧守涵育既優民訖于富貨資化居工
尚文鏤燕遊以時惟豐故豫築臺構亭刳巖治圃騷人
墨客興言能賦豈若斯樓䧺據高明不專序賔不主觀
兵引首北顧咫尺神京神京嚴嚴民環拱之如轂斯運
我約其軧如網斯張我挈其維庶民惟星師尹惟日其
分雖殊其誠克一左陟右降如承宥宻斗牛之墟方半
萬里太微分光周是四履宅揆良哉民胥樂只上公惟
[013-6b]
宰宰士惟僚寤寐先憂罔不夙宵金穰嵗兆玉燭時調
諸侯之門曰應曰皋有攅畫㦸有建騂旄威行令施無
淫無慆星河在上民物在下樓觀巍巍有截中夏侯度
克脩純錫天嘏嘏吾敢私為天子夀化自北南實饗實
右勒辭山石敬拜稽首
   養正堂銘有序/
大興君耶律公作堂于信都私第北參政江淛行省日
翰林學士承㫖趙公為大書養正堂揭之楹間朝夕觀
[013-7a]
省有擴充而無懈怠所養所存顧何嘗不在于斯哉貫
為之銘曰
肖形兩間莫直匪人顱圓趾方載以一身爾心之大理
勝故純爾氣之積志壹故神承之葆之在識厥初勿亢
以極勿淪以汚勿舎其車賁趾而徒勿腊其毒噬肉及
膚曽是幾㣲一動一静有順無違曰此成性涵之在中
則莫吾病惟敬則存惟怠則騁敬怠之分間不容黍乃
相先民示爾繩矩維克端蒙廓大其宇不雕以完心焉
[013-7b]
童羖以之應物泊無迎將以之制變反於眞常繄信都
公含和蓄剛其發不抑徳盛流光其光既流内美溢充
謂美伊何養正於中亦施諸人弗耀而躬顧瞻堂楣名
昭義豐我徴其訓正以受美反正為非得正為是終日
射侯維鵠斯視君子求仁侯鵠實似神聖製字乏與正
對目所擊者道無不在是心經綸昭晰勿昩我銘公堂
以諗諸内
   蒼劍石銘有序/
[013-8a]
越府照磨官林君叔大蓄竒石修勁秀特植置官署庭
下嫓貞肖剛石猶人也予過山陰見而愛之乃為石製
號作蒼劍石銘銘曰
誰為龜枿興雲吐霧誰為底柱截波東注誰戮防風骨
骸撑拄有植之修非簨非敔不銖而廉不窽而窳如英
瑶如玉櫑具既庭既直亦峻亦武字之蒼劍以配寳
璐使鎮郊筵百神爾主明徳惟馨式榖是與
  辭
[013-8b]
   陳貞命字祝辭
予友陳君子仁之子貞冠而筮賔字曰履元亦既協於
名矣夫元即善也履之而行仁智兼用成已成物之功
不其至哉貞來問義乃辭而祝之其辭曰
乾有四徳繫天而行自元以始歸復於貞上戴下履亦
順而承陰陽之際闔闢降升剛柔相交出入相乘不梏
夫氣不囿夫形方其既翕已張其紘及其遂舒愈韜其
英春必有夏久必有徴使冬不春沍陰以凝變而適正
[013-9a]
化道乃成體天者人粤惟心亨仁首四端與生俱生生
以顯仁智以藏精瘁焉枯枿灼尔春榮不斂其實曷鬯
其萌不挹其冲曷就其盈體驗擴充一本于誠悦親信
友已分既明推之事物豈有餘贏陳生甫冠進學烝烝
幼名冠字字則依名貞字履元維以訓程新新不已善
與元并植本既固履善無傾去爾幼志爾毋矯輕習爾
幼儀爾毋近刑允兹學功聖猷是經吾豈蜩蟬啁啾自
鳴其以予言質諸禮庭
[013-9b]
   鄭泳冠字祝辭
吾里義門鄭氏之老順卿者吾友也筮得穆日始用三
加之禮冠其諸孫泳而責之以成人之道焉不鄙戒賔
過采衰陋夫既席開酌醴字實予責予惟泳以潛行為
義潛行乎大川而涉其津涯有從容暇豫之意無造次
急遽之容古人每以適道譬之有自來矣而順卿又方
敦泳以學予聞諸易範潛之為用不既大哉乃為製其
字曰仲潛復申其義為辭祝之既以承順卿閑家之美
[013-10a]
而又以觀泳之績于其成者固在乎此辭曰
古人重冠維以責成其成謂何反身而誠忠君信友事
親從兄由乎仁義至于踐形三加有禮禮不虚行筮賔
命字為敬其名爾生鄭泳早嘗受經未離幼志已及弱
齡設筵弁首古訓是程吾觀于水析義甚精水圓以折
流而不盈自夫發坎逹于四溟瀹而為漯瀦而為滎刳
舟任載僅若浮罌員羽不勝由弱故傾柔而能剛孰與
水争知其性者不將不迎潛泳其間維順之承過涉必
[013-10b]
滅浚恒匪貞譬如學功蓄能致亨自强不息宵寐夙興
雖泳于涯實游于明弗心之潛則㝠于升咨爾生泳學
維烝烝辰哉不競逝波日驚晦用遵飬魄將載營潛之
昭之泰道之征徴諸易範本之性情字爾仲潛戒爾驕
輕非伏于潛欲抵其平滄浪之歌有濯斯纓爾慎持之
如承佩珩爾世孝義視爾門旌黍稷維㣲神歆徳馨由
㣲至著有聞無聲棄爾孩孺揚爾翹英式祗訓辭以無
忝所生
[013-11a]
  贊
   姚文公畫象贊祐治之間三宗繼體公如景星光于五緯燕許常楊時
乎並世藻火人文咸韶帝制廟社巍巍風清日麗上方
倚公公則歸矣被髪騎麟視世糠秕陟降洋洋繄公不
死有肅容儀瞻者敬止
   王叔能㕘政畫像贊
身廊廟而心山林學孔顔而志皋益生色維仁義之形
[013-11b]
充體皆盛大之積此所以為命世之寳龜陳序之𢎞璧

   王繼學畫像贊粹然氷玉之英展也皇鳯之瑞用則盛之鸞臺鳯閣不
用則置之朱崖儋耳老智慮于多艱觀夷險于一致固
將挾玉局之飛仙以游夫鴻濛溟涬之際所謂瑯瑘之
宗魯公之子而盛徳之世者也
   韓明善畫像贊
[013-12a]
融液粹和渟涵清淑繫道而道日以光藝仁而仁至於
熟乃所謂晝錦之旂常有衍宗支蓬萊之雲氣舒為篇
目宜其表盛徳之流滋集斯文之胡福我觀之人式如
金玉
   自贊畫像
好學而莫或致之望道而未之見也壯而漫仕初何與
乎尊榮老而歸休亦焉往而不得乎貧賤也若乃企卒
嵗之優游服終身之静儉則拄笏而看山飲水而著書
[013-12b]
尚庶幾可以傲兀夫無窮之世變也
  箴
   思學齋箴有序/
清河張翼受經于高陽先生得其端緒而能益致思勉
之功可謂善學者矣予以思學名其講肄之齋而箴以
發之其辭曰
心外無學學原于思思而有得乃驗於為仁陽義陰理
公已私克復往來敬義夾持權之有要心實制之堯舜
[013-13a]
與人同此秉彛勿謂凡民雖聖可希而况學者執復有
機是故君子學如恐違方其未思戒爾外馳如止水源
不波不隨及其既思毋惑多岐必端其趨必底于夷若
執權量以計毫厘若引圭臬以奠方維克審夫是勿置
爾疑思學之功本末相資學而不思如御舍綏思而不
學如行無齎明善擇善真致其知進徳修業行見于施
下學上達在爾孳孳思誠而誠夫何逺而悦親信友讀
書誦詩涵養擴充罔或弗祇繅以藉玉絅以襲衣緝是
[013-13b]
内美暢于四支維敬之輿維徳之儀彼暴棄者志遁神
離以其邪思果于自欺弗踐其形禽獸紳緌五三載籍
典訓具貽後儒翼傳秒忽無遺精義妙道日曜月輝思
之而至主善為師吾黨張氏嗜善如飴學于高陽涉其
津涯亦既勤止牧之愈卑日引月長晝思夕維爰闢齋
居以燕以頥榜曰思學名言在兹若工有箴予為之辭
學思自彊庶幾緝熈
  傳
[013-14a]
   劉節婦傳
劉節婦徐小字柔嘉婺蘭溪人家為大姓世有顯者節
婦生二十七年歸同郡金華劉似之似之六世從祖諱
渭宋嘉定庚辰對䇿集英殿賜進士第一在州里尤為
望家節婦歸閱再期孕而未育似之遘疾死及産男也
節婦泣誓曰幸哉劉氏之宗弗墜已吾有二心何以見
君地下言訖復哽咽於是劉氏家益落節婦惡笄疏服
常如初䘮而所以承祭祀修饋餉與出賦租以保門户
[013-14b]
者悉身自任之不使有違節愆度字其子潛自始學至
于成人為之聘舅女而女焉生二子一女而潛得年二
十六亦竟卒姑婦相向哭期以死守全劉氏家雙行寒
儉一燈夜績臥起相依攻苦彌厲然取其紡織之贏以
供鹽醯亦常若有裕久之潛所遺二子滋薿薿有立而
女已有從姑能以節義自持易奢為儉而婦又以順正
率禮成敎劉氏之穪為望家者兹可以自靖于其先矣
節婦今年七十一居且四十三年而婦寡亦十又七
[013-15a]
年予與節婦居異縣不相聞有友葉君謹翁故與似之
交而潛及其二子珹衆又嘗從之問學知節婦凡行尤
稔數衆為予言之葢歎世有旌復之典而人無自鬻之
心若節婦之遭變罹憂鞠窮艱苦斯已甚矣不惟飭諸
其躬而已信又能使一介弱婦毅然相從于茹荼食蓼之中比之再造其家功豈少哉嗟乎節婦之名人固不
樂得之而世固偏予之者閔之深而美之至也今予所
彌劉節婦行未采于風人名未登于筞牘予獨予之以
[013-15b]
是名而不疑者稽之里黨之論而㫁以史氏之法壹是
人心天理之公而何私之有然則世鑒雖或不明而人
心之昭灼俙而未昩彼詫節梲之麗而侈閈閎之崇以
為節婦之得傳顓顓藉是亦惑之甚矣予竊卑之作劉
節婦傳
   傅節婦傳
節婦陳東陽縣路西里宋鄉貢進士師道女適同縣泉
村傅賀生一女而賀亡節婦時年二十四賀世儒家素
[013-16a]
貧節婦居䘮盡禮晝夜自力于紡績字其女至成人而
飬其姑甚謹已雖簞食弗給而甘㫖柔毳之養必使常
過于厚又三年而姑亡治棺具斂無違禮哀瘁毁瘠人
或弗能堪内外婣憐其無子而貧咸勸之改適節婦以
死矢于衆曰吾寧餓死無寧幸生乃益劬躬殫志節衣
縮口而累凡枲纊穀菽之贏則别為之儲□五年始克
舉其舅姑與賀之喪域而窆之哭告于廟以其從子似
嗣敎之學而尤不廢于耕㑹高陽許先生栖隠八華山
[013-16b]
中去傅氏不十里節婦雅敬先生遣以束書從之學似
既聞其講說而知夫義理之宗緒遂能承節婦之志以
終植其家節婦今年六十有一而似既有子矣賀之得
祀與傅氏之宗藉以不墜節婦力也里之𦒿耋方上節
婦之志行于縣于大府請從近制加之旌復雖未報下
而節婦之志亦少伸矣貫之先人泗洲府君嘗與賀之
諸父同治毛氏詩故相善也于是貫作而言曰婦人處
于閨門之内有三從之義而無四術之教苟能因其所
[013-17a]
性之善而遂其所履之正則變愈極守愈堅雖當患難
流離之中而貞女烈婦之事史常不失于書然究而觀
之則其薰染漸漬必非一日之故有自來哉昔者朱吕
並世東南理學極盛之時吾鄉有傅同叔先生學䆳于
經而尤有考于天文地理井田封建樂律兵制之書㑹
粹其說曰群書百考傳于學者學者尊之曰杏溪先生
而不敢字其學必由夫近小以馴致于逺大謂制度文為之粗有廣大精微之妙故承其講肄者皆體驗切實
[013-17b]
可以措諸其用而自程其子姓於學益嚴而有節晚乃
分其兄子定逺之建安受業文公之門今文公集中有
與傅敬子書即其人也賀葢先生之𤣥孫也仁義之澤
蓄厚而流滋不得之于禄仕之優而獨發之于閨閫之
懿然則熈朝旌復之典一舉而得夫傅氏之婦以顯異
之他日獨行有傳尚足以表吾儒先之徳之行不獨信
于其躬而信于其鄉至于其家婦人女子之被其成化
者亦章章可穪如是豈非吾鄉奥學確行之明効大驗
[013-18a]
也歟貫是以論而著之無使其無傳焉
   韓節婦傳韓節婦劉姓絳州正平縣小吏韓筠妻也韓劉同里閈
居節婦十八嵗歸為筠婦劉視韓族稍大節婦知重其
宗抑首促氣供婦職至元二年筠父子仁病筠從醫者
求方注善藥治之其藥雜草石等法當屑為劑筠自運
機碾縋軸石墮誤傷足數日風中其瘡死明年子仁亦
死筠有弟節婦即去居鄰姆旁舍晝夜撫一子一女以
[013-18b]
哭曰吾未亡人使吾夫家不墜姓踣氏是其責已葢訖
喪屏簪珥益治枲絲理生業輯輯有條緒及子有室女
有從則又哭曰吾與娣姒合異而同庶其優遊以老乎
節婦始寡家甚㣲今浸浸昌裕過其門者識與不識皆
畱目嗟異以為是於鄉俗有助大徳二年里耆李彦狀
節婦義行白縣令長令長為按實上州若府府具上中
書禮部又明年下旌復如令筠死時節婦年二十七嫠
居實六十年云嗚呼禮慝樂淫乃見節義盛衰損益之
[013-19a]
間君子葢深悲之而猶喜其章章者如是也新故絳在
晉之虚憂深思逺邈有遺緒若節婦所自樹立豈教使
然亦其土風哉予客京師見郡國所上孝義交章累牘
喜其厚倫叙典之化洽于古昔徴于書作韓節婦傳
   寗節婦傳
寗武宣公河内人材勇善騎射至元中從平江南有功
起偏禆為將帥鎮呉而即居之子孫食其保境安民之
徳尚數世益滋武宣第三子諱居贇為樞宻院㫁事官
[013-19b]
者娶通吉氏通吉氏揚州路總管禮之女也延祐三年
㫁事官卒京師通吉氏纔三十三其長子十七仲子未
再周而諸女皆㓜通吉氏自京師扶其䘮水陸數千里
還塟河内先塋挾其孤幼廬于墓下三年將還呉哭踊
自誓曰吾為寗家婦不得與其夫偕老吾力猶能使子
有立而女有從舍是吾無所事于世矣即捐去簪珥盛
餙服御取其儉素而益以禮自治其身推之以及其家
内外僮指逾千待之各有恩意未嘗示之以威而步跬
[013-20a]
不敢越節愆度樹其家規自祖禰薦祭宗婣慶弔門户
租繇外凡賔客之饗燕時節之觀遊靡㬅之色淫哇之
聲不使接于耳而動于心間嵗長子九思卒撫其孫欲
其成人而進其仲子九齡于學女皆擇所宜歸總管公
踰八秩猶夀康迎來致養惟謹其所以經紀家事者有
學士大夫所未講而能安以行之固天性之善哉里耆
嘉其貞節為上其行于郡郡移廉訪使者按實上之行
省以次達于中書于是禮部議旌表蠲復如令事下有
[013-20b]
司為大書貞節通吉氏之門亦表其坊貞節坊云嗟乎
節以乘剛處險慎守不變為節義而致亨惟其正焉通
吉氏一弱婦人中嵗喪其所天非有禮義之激昻詩書
之化𨗳能率徳厲行自其躬以及其家興信厚之風
振衰末之俗雖鄒魯習禮之士猶退讓莫與之齒易曰
安節吉往有尚然則說以行險安而能亨固觀于其世
而可知矣九齡嘗從予學治經故予為繫次其事如右  書
[013-21a]
   答臨川危太樸手書
去冬歸自錢塘從元性所得前簡入春偶為親舊牽連
畱旁近邑再閱月而歸五月初始聞元性將遣人西還
因奉數字為答今又被四月十日所惠翰情辭繾綣風
誼激昻可見學古之志不凡近如此苐三月中附書至
蘭溪者却不曽收亦不知付之何人也所需查君碣銘
豈即廣居耶去夏别時見其瘡發頭面間似是浮陽上
攻病在脾腎嘗勉其急服補㵼之劑後不知遂服與否
[013-21b]
果若此則其徴兆已見彼矣比數十年學者大抵有自
利之心而志日益卑道日益逺夫其自利之心根着于
中則未得謂得未至謂至自高者恥于問自多者恥于
求而若剽掠纎碎緣餙淺末已足以雄夸於制作之林
而為獵取名爵之資矣無惑乎頺敗委靡而莫之振起
也獨吾友捐棄俗學一意古初謂不肖頗嘗涉迹于是
乃肯過相推予將以質其所疑證其所聞而為求端用
力之地此在不肖固當竭其單智鼓其盛氣以進吾友
[013-22a]
於光明博大之域而環顧其中不無瓶罄罍恥之患甚
自恧焉葢學以致夫道羣聖人載道之言具于經可見
已古之人所以底至于道者亦曰尊聞行知而不敢以
吾一已之私係累于其間耳區區愚慮比見鍾陵時已
畧陳之今信道如吾友篤志如吾友願一求之羣聖人
之經以端其本而㕘之以孟荀揚韓之書以博其趣
翼之以周程張邵朱陸諸儒先之論以要其歸涵飬益
宻識察益精則發之文章自然極夫義理之眞形之歌
[013-22b]
詠自然適夫性情之正矣切不可就彼今人以日淪于
洿下而莫之救也顧不肖日勉之而未至輙復進之吾
友吾友以為何如貫潛伏空山安貧味道畏影收聲西
遊之期渺其未卜而吾友又方匏繫人門未能以足赴
目相望甚逺暑溽萬萬自厚
   答宋景濂書
承問尺法老嬾不能多記姑即其所省以答來意葢自
宋徽廟製大晟樂時禮官用大禹聲律身度之說請以
[013-23a]
天子中指為寸於是所製器服悉取之以為長短廣袤
之節當時固有非之者矣然紫陽文公編類家禮于深
衣製度條明言度用指尺復注云中指中節為寸而秦
溪楊氏又引說文云周製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為法
似亦凖之指尺矣至于造木主條謂身高尺二寸博三
寸厚寸二分釋者即援文公之說曰周尺當省尺七寸
五分弱程集與書儀誤註五寸五分弱温公圖所謂三
司布帛尺即省尺程沙隨尺即布帛尺今以周尺較布
[013-23b]
帛尺正是七寸五分弱即是二說同出一書已不能歸
一况諸家互有同異者乎不肖往在禮院時因更造時
饗祭器嘗與議斯事而及于尺法院之老吏云庫中有
前代玉尺下庫檢索得之其製作極工然校之周尺省
尺又復㣲有强弱廷議以為玉尺歴代襲傳葢久尤有
據依遂凖用玉尺定下其議乃若淮尺浙尺隨方所用
似難凖以為法然是尺法非有聲律高下之差不若且
從文公之説周尺七寸五分弱者庶有據依吾友以為
[013-24a]
何如抑吾黨之學體驗擴充其事固不止是願益自察
識以進于光大之域此則拙者區區之望也
 
 
 
 
 
 
[013-24b]
 
 
 
 
 
 
 
 待制集卷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