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集 > 文獻集 卷九上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集卷九上
             元 黄溍 撰
  墓誌銘
   慈溪黄君墓誌銘
慈溪黄君卒于嘉興之寓舍其孤玠將返柩以葬來諗
於某曰葬宜有銘敢以為請往者屬子銘吾母而子久
未及為幸牽聯書之某之曽祖户部公與君之大父宗
[009-1b]
卿府君同仕宋季夙有雅故而玠又與某託文字交誼
不得辭君諱正孫字長孺姓黄氏世為明之慈溪縣人
曽大父諱一鶚以子貴贈奉議郎大父諱震擢寶祐丙
辰進士第厯知撫州提舉江西浙東常平茶鹽其在江
西又嘗提㸃刑獄終於宗正少卿積階朝奉大夫父諱
祖勉䕃補將仕郎母林氏君生有美質雅志恬靜年十
二而宋亡即絶意于仕進父歿事母盡孝與仲父季父
患難相從不異貲産逮今雍睦罄已槖嫁孤妹三人皇
[009-2a]
慶癸丑出遊西州玠負笈以從嘉興縣東魏塘之上有
義士吳君聞君父子名遣幣馬迎致之君欣然弗拒遂
止居焉君履行端粹為學者所尊慕雅不喜記誦辭章
之習文成無留藁晚自號尚絅翁以見其志云至正乙
酉正月七日以疾卒享年八十有一屬纊之夕戒其二
子曰吾祖一部州符三持使節枲麻葛越之衣菜茹魚
鮭之食澹素終身日抄等書今方盛行遺風餘祚彌久
弗墜汝等善繼承之無忝為清白吏子孫言畢而逝玠
[009-2b]
奉柩東還卜以某月某日葬定海縣靈緒鄉澤山之阜
從先塋也君夫人陳氏諱潤字汝玉同郡奉化人父著
宗卿府君同年進士由太學博士知台州公年二十出
為贅婿居十有七年乃歸夫人于夫婦之間相成以道
執箕帚侍巾櫛無違禮治絲繭縫衣裳無廢事主饋食
共祭祀無曠典而又不憚劬勩致養于姑得其歡心詩
書語孟及女誡女則等篇皆能成誦玠方幼口授以書
程督嚴于外傅尤喜觀易所占多騐間作小詩亦有思
[009-3a]
致嘗為二子賦詩若干韻有關於倫紀可裨於治化學
士大夫咸稱誦之君居魏塘之明年玠即奉夫人來就
養以泰定丁卯十二月十日卒年六十有三天厯戊辰
九月某日歸葬奉化州剡源之三石子男二人長即玠
次瑋女一今適戴幼儒故婺州路儒學敎授帥初先生
之子也孫男二人曽紹孫女一人曽孫男一俊民惟宗
卿府君以直道為時名臣而其學一本於躬行所著書
不為空言以相髙公親傳家學不自表襮而敎其子玠
[009-3b]
克有成立遂以文名於一時世顧罕有能知君者銘不
可以無作也銘曰
汲黯之直侃侃宗卿義方之訓聞孫是承戰兢自持以
孝謹稱如萬石君不言躬行學以為己善不近名逮爾
嗣人復用文鳴發潛闡幽式鴻其聲惟石可久薦以兹

   化州路儒學教授王君墓誌銘
化州路儒學教授王君諱勲字仲昭生十嵗而孤能以
[009-4a]
禮持其身以信義交於人貲産寘弗問而䕶視先塋惟
謹冠昏喪祭必考諸古之遺制而不苟同流俗文字之
外無它嗜好宗族朋友稱焉仕未顯輒止而以夀終其
賢乎人亦多矣君嘗敎授肇慶逺郡事多率略學有田
而無籍嵗所入為租四百石而已君始至諭佃人令自
實稻増其額為六百石廪食有餘而俗習鄙陋士氣弗
張使者行部君請擇其知學而有文者試以經術辭藝
得七人焉上其名于宣閫悉補儒學官由是諸生莫不
[009-4b]
知勸暨取士之令下廣海數十郡不薦一人而肇慶首
以陳祖義充賦有司遂與中州之士並進於春官人皆
以為君作興之效也君初以江山教諭遷慈湖山長年
已垂四十又二十年乃拜肇慶之命及再調化州而君
已老故其才不究於用可見者若是而止人又皆思慕
之盖王氏上世有仕吴越為鎮城使者從其王歸宋居
睦州其後又徙家于青溪又徙越之山隂始居青溪者
曰仁厚於君為九世祖曽王父諱遂良以恩贈訓武郎
[009-5a]
王父諱灝擢慶元丙辰右科終於武經郎權發遣欝林
州事父諱集當用䕃得官推與其弟而以布衣取鄉薦
母汪氏繼母趙氏薛氏而君周氏出也自訓武府君而
上皆葬山隂其居衢開化之馬金則自欝林府君始山
隂之最著者曰佐以進士第一至某部尚書君改葬欝
林府君于崇化鄉松公里之莊山尚書四世孫修職郎
易簡實誌之君卒於重紀至元之嵗五月十四日年七
十有七以至正改紀之明年三月十二日葬于欝林府
[009-5b]
君墓左娶余氏先卒子男四人長曰墉次曰圻為伯氏
後次曰堪曰坰女一人適單父盖士直孫男八人鉅鑑
銖鑄鐖鎌錡鈺女二人適汪某黄梓君葬有日堪以書
抵某曰君之子辱婿先人孫女宜能道吾家世之詳敢
以銘為託某不得辭然竊觀自昔運去物改大家巨室
鮮不隨之惟君之先厚積薄發雖閲世已久而流澤未
艾君又亷於進取不盡享其有而以畀來人可託以永
存者固不繫銘之有無序而詩之聊以慰君於冥冥云
[009-6a]
爾銘曰
有濬其源其來不窮用之也舒蓄之也豐有沃其枝遺
澤是䝉歸乎何憾妥兹𤣥宫
   承直郎潮州路總管府知事孔君墓誌銘
君諱濤字世平姓孔氏先聖之四十三世曰後周曲阜
令襲封文宣公贈兵部尚書仁玉又二世曰宋給事中
贈太尉道輔又二世曰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
贈中奉大夫傳南渡初自曲阜徙衢州又二世曰迪功
[009-6b]
郎監潭州南嶽廟贈少傅行可則君之髙祖也曽祖諱
從隆迪功郎祖諱應祥從政郎主管尚書刑工部架閣
文字入皇朝隠居弗仕考諱純西安縣儒學敎諭以君
貴贈承事郎濟寜路同知兖州事妣陳氏贈宜人君幼
有異質五嵗知讀書八嵗能屬文架閣公愛其警敏俾
受業黙齋留先生間出游郡庠别駕陳公剛中大奇之
年二十舉茂才異等一時名士大夫如永康胡先生吴
興趙公巴西鄧公無不器重焉婦翁徐聖予從事江東
[009-7a]
憲府携君以行涿郡盧公柳城姚公前後持使者節君
皆為之執弟子禮由是學益進聲譽益起用察舉署寜
國路儒學録逮朝廷著取士令延祐元年曲阜首以君
充賦東平曹公子貞得君所為古文歎賞不已是嵗以
鄉薦上春官所對傷太直且㣲譏切主司竟不合用特
恩補溧陽州儒學敎授君既新其廟學而士多苦於徒
役為白諸臺府悉蠲之七年再貢于東平未行江浙行
中書省辟為掾史曹務雖劇君隨事緩急關白以行訖
[009-7b]
無所壅杭之商税比嵗不登俾君趨辦旬月而集時宰
以為能而風紀之司頗欲躡尋其過誤後乃察其無他
事遂釋至治三年復試東平第一以泰定元年賜同進
士出身用有官超授從仕郎平江路崑山州判官未上
丁内艱服除改吴江州判官用覃恩轉承事郎被省檄
㸃浙東諸倉庫餘姚因仍前弊粮不宿倉官吏惶駭莫
知所為君知而不發使自為之所粮既充而官吏亦得
自逭乃皆感服君始視州事囚有張甲以擅殺盜錢乙
[009-8a]
坐逮獄已具君謂所殺非平民卒貸其死嵗饑民多事
剽掠君設計捕致數十人謂此皆迫於凍餒而然不可
以強盜論杖而遣之州瀕太湖故柴埭以禦水繕修無
時病民特甚君為改作使可支久民力以紓水嘗暴溢
君跣禱于市橋移時水降人恃以無恐而四郊之外有
溺死者君親收瘞焉鄰州飢憲府俾君往賑之全活甚
衆御史盖公耘夫率同院舉君治績為諸州最未報㑹
霖潦害稼君所檢視當免輸田租者衆使者覆按左右
[009-8b]
承風指誣君私庇之居無何誣君者以賄敗投逺方而
君得調桂陽州判官天大旱禱于神弗答君探獄有寃
出其無罪者三人乃雨廣寇竊發君獨任軍旅供億氏
不擾而軍食亦無乏絶州民與蠻獠雜處素號難治知
州方思廣以貪虐啓其争殺人寘弗問反加告者罪君
與之辨莫能直即日解印綬去韓公德新乗亷車按是
州劾罷思廣勉君復留君單騎直抵獠宂諭以禍福皆
讋伏聼命人頼以安秩滿遷潮州路總管府知事用入
[009-9a]
廣陞承直郎先是君在桂陽感永疾而歸疾稍間潮州
迓吏至乗傳行次武林驛疾復作移寓龍山保和僧舍
一夕卒至正二年四月十七日也年五十有七妻徐氏
封宜人子男一人思構女三人適張日新陳煥盛驎君
易簀之夕惟思構及季女在側發書笥得遺訓數十百
言凡身後事區處甚具思構遵治命奉柩涉江還衢州
以其年七月四日葬西安鄉孝悌里先墓之次初太尉
世父既襲文宣之封五世至端友與中奉公同南遷由
[009-9b]
端友至洙襲衍聖之封者又五世至杭十九年秋七月
有詔令洙赴闕架閣公以族長被命與俱中道而返洙
獨入對廷議俾仍嗣襲洙力辭乃以為國子祭酒提舉
浙東學校洙所居室扁曰存齋君惜其以存自號而不
能欽承德意存其封爵因自稱存存齋云君所為詩
尚俊邁文渾厚不事纎巧有存存齋藁未及詮次惟
闕里譜系一卷為成書君九嵗時祖母黄氏有疾露香
宻禱乞減夀一紀以延祖母之年疾遂愈後十年乃終
[009-10a]
人謂君得年不永所禱殆有徴焉架閣公及兖州府君
相繼下世弟洧方孱弱君獨治葬祭貲産皆委而不較
且援近比請授以官存齋之子崇安尹楷卒于杭君輟
錢營䕶歸葬其子公溥暨兩女淪落民間咸訪求得之
今公溥已強而仕兩女亦各有家公溥兄割地為報
却弗受其孝友出于天性然也郡文學孔某系出永
嘉族人以其疎逺而弗之親適以事置對憲府時君甫
八嵗力為求直而出之同里徐伯潤託其息女于君而
[009-10b]
沒君鞠之如己子既長為嫁于士人術士顧知幾來謁
遽以疾亡君為具衣衾以歛而緘其行槖惟謹妻子聞
訃而至悉以授之皆感泣請以其術為獻拒弗納有同
與計偕者見黜于有司貧不能歸君為貸錢一阡緡於
富人而代償之其人後亦取進士有祿秩或謂可責償
矣君不聼而焚其劵其急于人之患難窮厄多此類胡
先生沒君集同志之士弔祭而上私諡焉黙齋之喪主
辦甚力溧水州判官朱性初與君聯事于省尹到官未
[009-11a]
幾而卒喪過杭君迎致於其家而為位以嚴親舊皆感
動爭來歸賻其篤於師友之誼又如此君與人交驩然
無間然尚氣不阿有過必面折之聞者若不能堪久乃
服其識量平生無苟取嘗預書大藏經有㫖賜幣亦辭
弗拜家居不事生業有書五千卷而已君之葬也思構
已記嵗月納諸壙復以狀來謁銘予締交於君最久且
親自謂知君莫子若而狀之所述多予未及知者予固
不得而略也庸備著以為序而銘以系之銘曰
[009-11b]
古有六行以敎萬民比屋可封孰非全人矯矯孔君生
今之世無待而興六行兼修直道以行視險若夷出其
緒餘卒不大施爰擇斯藏里曰孝悌銘彰其存用諗來

   明威將軍管軍上千户所達嚕噶齊遜多台公
   墓誌銘
公諱圖卜特穆爾字可與系出䝉古遜多台氏其先有事
太祖皇帝為開國元勲者曰齊拉衮名在國史公髙祖
[009-12a]
也曽祖納古爾御位下筆且齊繼領衞兵取遼破金屢
策殊功後攻西夏而歿於王事祖察喇從上親征西域
以功為聶哷城子達嚕噶齊又從太宗皇帝於潛邸經
略中原立功尤多太宗即位賜金符改授隨州軍民達
嚕噶齊父哈納襲前職以隨州孤絶涖治南陽府之昆
陽愛鄰境郟縣風土淳美因家焉至正十三年世祖皇
帝命相臣總兵伐宋公以管軍萬户實預在行渡江後
加金虎符為湖廣等處行樞宻院判官南土既平兵寢
[009-12b]
不用累持憲節終於江西湖東道肅政亷訪使以長子
職列鳥臺貴贈江東建康道肅政亷訪使又以公貴贈
通議大夫僉樞宻院事上輕車都尉追封陳留郡侯諡
景桓母博囉珍封汝寜郡太夫人哈塔錦封陳留郡太
夫人公以勲舊家子蚤備宿衞大德十年用臺薦佩金
符為武德將軍蘄縣萬户府東平等處管軍上千户所
達嚕噶齊延祐二年遷宣武將軍泰定三年轉明威將
軍分城坐鎮自明而越前後三十餘年以老致其事公
[009-13a]
性至孝陳留府君之為湖南憲長有德於民其歿也相與
繪像而祠焉公不逺數千里求遺像以歸事之如生存
搢紳先生皆以詩文美之公於人有善稱歎不容口有
不善則為之不懌者終日至㦸手怒罵之其善善惡
惡亦天性然也宋南渡初越人蔡定父年七十餘以事
繫獄法當贖而吏持不可請以身代又不報乃自沉於
府河以死郡守為出其父具棺槥以葬嗣為郡者立廟
卧龍山之麓請勑額號愍孝嵗久廟廢而居民侵其地
[009-13b]
官不之省公攝萬户府事慨然曰孝子不祀人奚以勸
㑹使者行部亟以為言使者顧為守令曰承宣風厲郡
縣責也若等寜無恧乎即日使歸其侵地廟以復完國
朝取宋之兵至天台民婦王氏為軍士所得自誓不辱
至剡之清風嶺齧指出血題詩石上投崖而死公移文
有司為立廟迄今不廢剡有隠士吴君與公友善嘗謂
吾死得附葬於二戴無憾矣逮其既卒貧不能喪公輟
俸貲倡鄉人葬于書院之側其好義又如此公為人亷
[009-14a]
介質直不喜紛華講閲之暇日與賢士大夫游清言雅
論亹亹不倦懸車之後養髙城南闢齋閤懸弓劔著
壁間聚古今圖書布列左右延名師敎其子每遇風日
清美輒緩轡郊外徜徉竟日或幅巾藜杖命家童抱琴
自隨散步閭巷間稚耋迎笑扶擁而娭亦不拒也禮部
侍郎台哈布哈出守越作新學校行鄉飲酒禮迎致公居
僎輔公升降拜起不愆于儀人皆望而敬之公生於至
元二年正月三日卒於至正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享
[009-14b]
年八十有四夫人哈魯氏封陳留郡君髙氏朱氏俱范
陽郡君子男五人長大都以武德將軍襲職東平等處
上千户所達嚕噶齊次哈喇未仕次伊嚕布哈元統元
年進士累遷承事郎南陽府穰縣逹嚕噶齊兼夲縣
諸軍鄂囉勸農事次圖烈圖至正五年進士授將仕郎
衡州路衡陽縣丞次諤勒哲布哈方治舉子業女四人長
適宣武將軍莘縣翼上千户齊巴延徹爾次適圖魯卜
岱次蚤卒次適國子學生呼都克岱爾孫男七人諸孤
[009-15a]
遵治命奉柩歸郟縣卜以至正六年某月某日葬先塋
之次示不忘本也以溍於公父子間有一日之雅奉鄉
貢進士趙俶所為狀來徴銘溍竊惟自昔帝王之興必
有命世之材為之股肱心膂披攘經營元啓鴻業功在
社稷澤在生民故天之報施也往往使後人保其祿位
以承太平君子無為之治其徳厚者其流光豈不然哉
而况公以陳留府君為之父武德及穰縣衡陽為之子
公居其間優游自適享有上夀其存其歿皆可無憾顧
[009-15b]
溍之鄙陋衰杇無以贊揚萬一庸悉取狀所述為之序
而銘之銘曰
國家之興必有世臣由夲而支彌久益振時方承平垂
衣當宁息馬投戈以文易武靖共爾位弗震弗驚禮義
干櫓舒舒扞城賔客在前圖書左右載懸吾車長歌擊
缶我弓我冶世適是承爾仲爾季人遺一經發藻儒林
踵武相接趨而過庭珪重組疊生榮死哀雖歿不亡式
克有譽為前人光瞻言故丘返柩而祔念兹厥初祁連
[009-16a]
之墓
   穀城縣尉蔣君墓誌銘
故將仕佐郎襄陽路穀城縣尉蔣君諱吉相字迪卿其
先以國為氏代有聞人系序可見者唐吏部員外郎曰
則則之子曰勲仕吳越為其檢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始
家于婺之東陽勲三子其仲曰承郢承郢之子曰駟由
駟八世至君之曽大父諱顯又卜居縣南之横城大父
諱天廙宋紹熙中補迪功郎父諱沐特逹多材智推先
[009-16b]
志立義塾延時之鉅儒尚書侍讀方公逢辰以為之師
後進頼其淑艾率為佳士里人孫祕丞德之時宰賈魏
公似道客也嫉其得士譽譖於賈復使人怵以禍福俾
獻其所蓄珍玩之物弗為動則中以飛語坐徙廬陵賈
以誤國獲罪去乃得自便逮世祖皇帝統一海内簡㧞
南士可官使者江東宣慰使左丞亷公以其名聞授進
義副尉南康路建昌縣主簿年已踰六十謝病而歸
終身不復出君㓜警敏年十一罹寇難能計免宗黨咸
[009-17a]
奇之暨成人循循雅飭晦迹林泉間以溪逸自號示無
仕進意㑹亷公之婿平章政事孔公宣慰浙東亷公念
主簿公不置屬之訪其子若孫孔公一見君深加器重
居舘下未幾而孔公拜湖廣行中書省左丞尋被召遂
與俱北上時亷公已捐舘舍孔公以見成宗皇帝有㫖
令備宿衞君驅馳兩京侍上起居服御以恭謹數被稱
奬孔公欲命以官而廷議有不合弗果用君將南歸值
仁宗皇帝入定内難正位東宫因留事焉時初置利用監
[009-17b]
擢君為其知事特下令畀承事階而執政疑非舊法乃
已亡何以使事至閩中感瘴癘成疾還過蘭溪去家僅
二百里移疾而歸疾稍間將遂退休以就閒適上既登
極春坊僚屬並以恩超遷有單祓者君為知事時所任
佐史也亦得儀封尉君已陞朝官品在第八乃止調君
穀城尉階不過初品人皆以銓曹失其平謂君盍自陳
君曰此上命也敢計其崇卑耶即日就道其縣長官故
給事於省闥未嘗獲與君齒一旦為竂而君顧位其下
[009-18a]
恒不自安事無大小必咨於君兵燹後民多非土著往
往輕生而喜鬭其不能自業起而為盗者尤衆舊以主
簿兼警曹政既不専人益以慢至是設尉君首為之鎮
之以靜紏之以嚴俗為變而盗亦衰息民有訴仇者縱
火者君呼其鄰訊之曰火自内出乎抑自外入也乃逮
其仇屏箠楚以情詰之則惶恐具服其察理之明感物
之誠又如此部使者聞之欲辟置幕下君語人曰尉雖
卑官猶得以伸吾志奈何持文書俯仰偵伺為其所不
[009-18b]
欲哉固辭弗就君讀書不屑屑於章句而能通其大義
處事之中節殆非偶然主簿公夫人曰劉氏而君戴氏
出也以咸淳十年十有一月辛巳生君於廬陵寓舍故
主簿公以州名命君甫閲月而戴氏死旅殯廬陵餘四
十年君每語及之輒泫然泣下穀城書滿代者不至謀
於故人金同曰奉遷改葬是有著令吾將由漢入江汎
湖以達廬陵子其䕶吾家㳂江東下同曰舟行千里風
濤不測我不能獨任斯責其俱歸而陸走衢信以往可
[009-19a]
也君如其言民聞其去皆遮道請留委曲勞遣久之乃
羅拜而别君既抵家將治行而前所患瘴癘之疾復作
情愈迫切飲食寢處惕焉靡寜疾竟不可為以至治元
年正月丁酉卒於家享年四十有八臨終無他語惟戒
其子𤣥曰汝能返葬吾生母吾死瞑目矣君先娶施氏
宋國子博士郁之孫女逾年而出再娶朱氏故上虞縣
尹文魁之女子男一人𤣥也女四人長適道州路總管
府推官李裕次適同邑胡珣浦江趙友淳金華許元孫
[009-19b]
男四人允同允興允亨允畀女四人先是𤣥以泰定四
年正月丙辰葬君仁夀鄉載初里水齧其墓乃以至元
二年十有二月乙酉改葬于乗驄鄉御史里夏山之陽
虚其右以為朱夫人之夀藏作祠堂於墓前百步以生
母戴氏慈母曽氏祔食其别室仍卜地墓旁造竁穴俟
戴氏之柩既返而並瘞焉其改葬後七年𤣥始奉君婿
李裕所為狀以銘來屬竊觀君服勤先朝遭逢之際亦
盛矣而不得在顯位及隨牒外補俛首下僚尋常資級
[009-20a]
猶可序進而遽止於是小試之効雖班班可覩盖未足
展其平生素藴之萬一也歿又無以振之於幽可乎庸
弗讓而為之俾刻焉銘曰
士之用舍恒係其逢乗時㨗出或取顯融嶷嶷蔣君鱗
攀翼附不自奮飛獨行其素雨露所濡蔚乎良材孰尸
繩墨奪為桷榱有隕自天豈不謂命嗇不使年莫俟其
定夏山欝紆清淑所鍾兆兹新卜以寜君躬尚俾嗣人
飲其福澤龍光是承賁于松柏
[009-20b]
   將仕郎建德録事劉君墓誌銘
君諱環翁姓劉氏其先自婺之金華徙台之寜海居縣
東北之閬風山曽大父暠宋文林郎昭慶軍節度判官
大父應球宋迪功郎慶元府慈溪縣主簿父珪年十六
入太學遂家于杭仕皇朝為進義校尉寜海縣東奥等
處海船上百户母陸氏君生三年而不能言既成童敏
悟絶人讀書至忘寢食母懼其以勞致疾禁弗與燈燭
君竊篝火閉窻隙坐必至四鼓年踰弱冠出從名師受
[009-21a]
春秋學取元統元年鄉薦㑹科舉事廢執其業不少
懈若有待者逮今天子更新庶政科舉復行遂以至正
四年再薦于鄉登五年進士第授將仕郎建德錄事有
在君弟子列而與君為同年者曰文宣死於疫君經紀
其喪事無所避因染疾遷寓門人亷氏家而卒五月某
日也得年四十有三君初娶費氏前若干年卒後娶顧
氏合卺甫五日而君應薦北上費氏之媵方孕而未生
也君卒之日手自為書奉束帛為母夀苐言旦夕南歸
[009-21b]
未幾而亷氏家以其書與君柩俱至費氏媵之子邵祖
生已兩月君不及知矣母與仲兄饒翁哀慟幾絶時進
義府君歿已若干年猶旅殯于杭饒翁乃啓其殯并君
之柩返于寜海卜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鄉某原且以
狀來謁銘予筮仕寜海聞□風山中有兩先生曰劉公
某曰舒公岳祥並以文章大家師表一時心甚嚮往之
而兩先生之不可作已久暨辱交於君乃知君於劉公
為從曽孫舒公之子叔獻則君所從受業也木水夲源
[009-22a]
有自來哉君為人介潔不阿然不喜臧否人物與之游
者莫窺其涯涘其訓諸生於杭學具有師法識者多以
逺大期之際逢聖時賢才彚進而君獨遽止於是可哀
也已始進義府君有子年十二而夭臨終言我死當復
為劉氏子後十年見夢於父母曰我至矣果再得子八
嵗而又夭後二年復見夢於父母曰父母撫我厚豈忍
捨去已而生君遂取昔人識環事名之曰環而字之環
翁其再薦也適感異夢乃以字為名曰環翁云銘曰
[009-22b]
不有時兮孰甄而㧞之不有命兮孰夭而閼之得於彼
而喪於此兮孰予而孰奪之母倚門而啼兮兒呱呱而
泣靈之歸兮何嗟及兒勉學兮天不忘往必復兮後其

   贈奉議大夫大名路滑州知州驍騎尉追封白
   馬縣子王府君墓誌銘
故贈奉議大夫大名路滑州知州驍騎尉追封白馬縣
子王府君以至元庚寅八月二十四日卒於宣城之寓
[009-23a]
舍享年六十有八即宣城郭外西南岡下治地以葬而
府君元配劉氏前十有四年卒安厝開州已久繼室張
氏後二十五年卒尚旅殯于揚州至元後丁丑府君之
子大有始並遷其柩合葬于府君之墓自為文刻石
以誌焉初大有為江南湖北道肅政亷訪司知事援著
令乞推恩其父母贈府君承務郎大名路同知滑州事
大有張氏出也故張氏與府君同被命為恭人及大有
遷平江路總管府推官而劉氏恭人之命亦下大有既
[009-23b]
陞五品乃加府君以今官階勲爵而劉氏張氏並追封
白馬縣君大有使來諗于某曰誌所以昭世系謹嵗月
已納諸幽室惟是先人劬躬樹德以承其先以啓其後
者宜有辭揭于墓之原以示子孫顧猶闕焉敢以為請
按王氏之先實金之宗室完顔氏世居磁州有諱逺者
為金統軍使府君之父也自統軍而上遭亂失其譜莫
得而詳府君諱思孝字移忠㓜警悟年方羇丱脱身兵
間東至大名居開之濮陽乃易姓王氏子孫至今因之
[009-24a]
稍長喜讀書能屬文自處甚簡薄是時國家新取中原
海宇未一殊無仕進意泊天下既平朝野無事可以出
而仕而府君則既老矣惟資其子使為學庶幾它日能
自振㧞而大用首以材見推擇尋入江東按察司為書
吏亷訪司立更留以為奏差府君委蛇就養久之乃以
夀終府君有子男四人長即大用次珪次大有也今為
奉議大夫廬州路六安州知州兼勸農事次大慶女一
人婿曰㑹稽縣主簿郭郁孫男九人女五人盖金之將
[009-24b]
亡大家貴族違親戚去墳墓散之四方而其後泯沒無
聞者多矣府君既有以自全而不墜其宗又能敎其子
至於成立以備官使晚乃卒食其報豈偶然哉矧今大
有厯官所至有聲其在湖北平反辰沅常潤諸死獄人
尤以為明允臺府屢薦稱之其顯融未艾府君之宜見
來崇者不止若今所書而已雖不克於其身措諸事業
平生之志尚何憾乎序而銘之俾後世知完顔氏之為
王氏王氏之在宣城皆始于府君也銘曰
[009-25a]
完顔之支别為王氏逺迹于南由府君始惟時府君有
韞弗施一其初終靡間險夷保厥嗣人使有祿位貤恩
所加草木衣被其升在上神遊故墟降形在下兆兹坤
隅中為同宂昭穆左右勒辭紀實式示爾後
   贈文林郎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許公墓誌
   銘
前進士許廣大為武義之明年以内艱去銜哀致辭于
某曰昔吾父之棄諸孤也廣大年甫十有七後八年乃
[009-25b]
以非才叨掇末第獲備官使又十有四年始用例贈吾
父文林郎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封吾母太宜人廣大
祇奉命書將以告于墓下且求時之文人勒諸貞石以
昭先德而侈上恩詎謂吉凶同域吾母遽以疾不起風
木之悲罔極奈何忍未即死以終大事願推述吾父啓
慶諸祉源流之所自及吾母為之佽助者合而銘之惟
許氏逺有世序其占籍台州路之天台縣莫詳所以徙
提學公諱嗣字繼可曽大父某大父某父某俱弗仕自
[009-26a]
曽大父時以子孫衆盛俾人專一經故許氏明經者代
不乏人提學公少受尚書而於諸經無不通然未嘗資
以事進取為名譽朝益暮習皆為己之學其為人純慤
靜重不妄言笑動以禮自持父喪哀毁骨立衰麻之制
哭踊之節必求合于古諸弟尚㓜撫育訓誨至于成人
而授之以室先世所遺貲産惟其所用無靳賔祭百須
及門户事悉心任之諸弟咸感化而父事焉其敎子尤
篤延師必一時名人躬承事之如弟子禮寢疾病之三
[009-26b]
月預為詩示廣大詩僅百四十言而處已接物之道靡
所不該廣大佩服不敢忘訖能有所樹立擢元統元年
進士第調昌國州判官以選入行宣政院為掾吏用資
格序遷而來武義居亡何百廢具舉刑清訟簡民安其
業受知上官見謂亷能皆提學公之教而宜人相之也
宜人張氏同邑官族提學公之歿率諸子奉窀穸惟謹
事舅姑以孝治家勤儉而有法待宗黨恩意甚至遇
貧乏必周之諸子既蚤失所怙宜人遵遺訓戒勵之尤
[009-27a]
切廣大在武義迎至宜人就養每晨出必告之曰臨事
貴詳審不可奪於私喜怒莫歸則詢于僕𨽻有少不厭
其意輒戚戚不樂前是武義數有水患謀作隄以捍之
而或者憚其勞勩先聖廟及學舍屢徙而多未完欲繕
治崇飾之而或者以為非所急廣大慨然以為已任宜
人曰德惠未施於人而並興土木之役得無為民病乎
後知廣大以身先之而人樂趨事乃喜其賢有識如此
談者多謂提學公雖老於山林而貤恩所及在其身後一
[009-27b]
門之内死哀生榮可以無憾矣溍竊觀其示廣大詩有
曰金馬誇豪貴吾謂非世傑惟能師古道乃與禽獸别
然則穹官峻爵固非其所慕惟後之人能以斯道自任
以古人自期乃其所望也廣大既有以成其志曷可無
一言以慰之於泉下乎提學公卒於泰定二年七月某
日享年四十有五以其年十二月某日祔葬於某鄉龍
山八世祖墓次宜人卒於至正六年七月九日享年六
十有九以某年某月某日合葬焉子男三人長即廣大
[009-28a]
文林郎婺州路武義縣尹兼勸農事次彌大喪明而卒
次小戊方業儒女一人適趙景良先卒孫男一人孟浩
女五人提學公有詩若干卷因其自號名之曰得静齋
集溍嘗序其篇端以為清髙而不失乎迂平實而不近
乎俚兹故弗論獨序其平生大槩而銘之銘曰
許出太岳古之封君後以國氏世多顯人公居盛時乃
不有聞卒以不施藏器於身爰有淑德嫓于名門克生
材彦孔敏而文惟君子使有社有民潤澤實豐水必有
[009-28b]
源遊者如斯不亡者存龍光下賁耀於無垠公侯之復
在爾子孫龍山之原巋焉丘墳木則已拱合祔惟新歸
歟同宂表以貞珉
   成全郎江浙官醫提舉張公墓誌銘
故成全郎江浙等處官醫提舉張公諱去非婺之東陽
人世祖亮與宋政和中舉八行賜號冲素處士曰志行
者實兄弟行歿葬縣南乗驄鄉木掘嶺荷塘西原子孫
因家于荆浦父諱潤以修德尚義為鄉善士母顧氏有
[009-29a]
子五人公其季也少警敏有大志既壯而隠於醫其為
術深超徑詣精騐如神然不專於為人已疾尤善以太
素脉言人吉凶貴賤夀夭率皆奇中公自號實堂人罕
用為其稱而直以藝配其姓稱之曰張太素云至元二
十有六年大盗竊發於鄰郡蹂踐縣境尚書左丞史公
弼宣慰浙東督諸軍討捕之一夕氣填膺逆上結塞脹
滿寢食併廢公授以一劑立愈因留置幕下及移屯永
康縉雲皆預在行將卒道病與藥輒効事平計功行賞
[009-29b]
當得官公謝非其夲志不就乃署公夲郡官醫提領史
公入朝或詢以江南名醫必首及公且遺書招致之大
德五年公至京師而史公由僉樞拜平章政事行省江
西後二年召還樞庭見公歡甚陛對亟薦公于上李
叔固丞相時領太醫奏用公為尚醫奉御食五品禄明
年扈從上京阿古圖楚王疾劇有㫖命公往視之王既
平復入謝上嘉奬焉又明年王被命巡朔漠逥次和寜
三孫明安特穆爾有奇疾衆醫莫知所為遣府僚孫司
[009-30a]
馬者詣闕請輟公以來公以體氣漸衰不任逺役懇辭
上再三勉諭出尚方襲衣重裘安車善馬資之以行仍
勑有司厚贍其家公既至施之鍼焫投之湯液閲月而
疾良已王為之刲羊刑馬大㑹宗戚餞公南還且遺以
交鈔五千緡白金百兩内謁者章格司徒復言于上及
東朝加賜交鈔五千緡文綺四端以旌之由是聲動朝
野太醫剡上其名于中書以聞擢江西等處官醫提舉階
成全郎某年也公過家上冡即抵官下居三嵗職事修
[009-30b]
舉省臺交譽之以秩滿去官僚屬皆泣拜而别公性
温厚家食之日待鄉隣有恩意以疾來告者赴其急無
難色方且於一丘一壑以怡神引年而江浙之命下矣
到官數月俄拂衣而歸遂以天厯元年三月二十有四
日卒於家享年八十有三重紀至元之某年十二月某
日葬荆浦之北原元配何氏繼室馬氏皆前卒至是合
祔焉子男二人長安道何氏出終於杭州路醫學敎授
次至道馬氏出前昌國州醫學敎授俱能襲父業以醫
[009-31a]
名女一人適厲闕/孫男六人女二人曽孫男五人女二人
公之葬已久而墓上之石未刻於是至道以狀來取文
為銘且曰先人在京師時至道與先兄留治家事凡先
人所遊從與治療之曲折言人禍福之徴應皆莫能知
其詳所可知闕/  是而止先兄因赴銓謁參知政事
張公某公言昔吾尚少求而父切脉即知吾後當居政
路不自意忝竊至此而父可謂精于其術者也今豈可
復得哉由公之言而推其所不及知闕軼固多矣獨先
[009-31b]
人自序太素脈訣出於蜀之清城山王璞仙翁而歙人
張子元子發嘗校其書傳至楊上善而予得之始奏請
以行于世其端緒之相承可槩見也昔劉歆序七畧醫
經之言人血脉經絡隂陽表裏者黄帝扁鵲白氏内外
經及旁篇七家而已盖太素之書尤秘而未出故無得
而述焉庸備著公所序於銘文之首庶史官傳方伎者
有考云爾銘曰
太素之學古有别傳卓哉張公窮幽極𤣥爰取諸身以
[009-32a]
知來物活人之功抑其仁術帝謂斯人醫師之良畀以
制書歸榮故鄉幡然勇退遂考終命前知孔灼順受其
正公則逺矣公書具存發潛明㣲在爾子孫謁文訂實
推述源委薦諸石章用裨信史
   成全郎江浙官醫提舉葛公墓誌銘
公諱應雷字震父世為平江人其先仕宋季而未顯宣
義思恭於公為大父進義校尉從豫於公為父公少從
季父某受周禮為舉子業國朝取宋場屋事廢公無
[009-32b]
仕進意若將終身焉初進義府君業儒而于九流百家
靡所不通尤工於醫公既不得以文學自見退而取家
庭所聞靈樞素問諸書之説研窮精覈見世之言醫者
執方拘論而莫究其源委多與古法背馳於是推五運
六氣之標夲察隂陽升降之左右以定五藏六府之虚
實以合經絡氣血之流注而知疾病之候死生之期其
處方劑施砭焫率與它醫異以此名動一時浙西提刑
按察司判官李公某中州名醫也嘗自診視其父疾復
[009-33a]
以咨决於公聞公言父子相顧駭愕曰南方何以有此
邪則盡出所藏劉守真張潔古之書與公討論所見無
不脗合江南言劉張之學自公始公所著書大㫖以為
醫當知時盛衰劉守真張子和輩值金人強盛民悍氣
剛故多用宣洩之法及其衰也兵革之餘饑饉相仍民
勞志困故張潔古李明之輩多加補益之功至若宋之
季年醫者大抵務守䕶元氣而不識攻伐之機能養病
而不能治病失在不知通其變也書凡二十卷名之曰
[009-33b]
醫學㑹同摘古語扁其齋曰恒盖用術貴於通變立志
則不可無恒也士大夫聞公名奉幣馬迎致之無虚日
延譽益廣大德十年用薦者補平江路醫學敎授治
廟宇闢土田教育其弟子員後多為良醫尋用省臺交
舉擢江浙等處官醫副提舉遂為其提舉階自醫愈郎
陞成全郎延祐五年也公前後在官十年其學大行於
東南至治二年丁母憂而歸居䘮過於哀毁如不欲生
竟以三年春正月十八日卒於家享年六十娶盧氏宋
[009-34a]
某官鉞之孫女子男二人長震孫先五年卒次乾孫女
一人適胡就矩亦已卒孫男四人公資禀和粹識量明
逹外嚴而内寛事親孝而友愛其弟鄉隣有急拯救之
如恐不及人以長者稱焉乾孫既以泰定元年春二月
二十八日奉柩葬于吴縣至德鄉望墅墩先墓之次後
十有三年始以前宋進士顔先生堯煥所為公行狀屬
予為之銘予觀前史傳扁鵲倉公華佗皆厯言其已試
之效先生狀公行皆畧弗著惟論次其所以為術之夲
[009-34b]
可謂善序事者也是用悉取而備陳之公雖寓迹方技
而未嘗廢詩禮之傳遭時承平復以經術網羅天下士
獨周禮為無所用乃俾乾孫學為詩以應有司之求乾
孫篤於學而敏於文庶幾能成公之初志者銘曰
猗葛公抱一經訖不試以術鳴帝有命公是膺樂其職
不近名尚有子斐儒英際聖時伏必興貤茂恩耀泉扃
發其兆在兹銘
   錢翼之墓誌銘
[009-35a]
翼之姓錢氏諱良右世為平江人曽大父世昌大父格
父宗慶俱弗仕而大父用其仲子台州路總管府判官
宗顯恩贈承事郎鎮江路丹陽縣尹翼之生而不凡長
益闓敏徐文貞公持浙西部使者節台州君處其幕下
翼之因得侍公左右公見其言談舉止謹節有禮大奇
之台州君同幕多名流公語之曰錢生濟濟有儒者意
度令親簡編必成令器翼之亦感勵自力於學公所為
詩文必出以示翼之其取重如此翼之既游文貞之門
[009-35b]
至於前代遺老若弁陽周先生淮隂龔先生當世宗工
若剡源戴先生隆山牟先生永康胡先生翼之無不接
其緒論其餘中州雅望若薊丘李公漁陽鮮于公暨一
時賢雋之士亦皆折行軰與翼之交故其聞見最為詳
博而吴興趙公巴西鄧公遇翼之尤厚數引㧞之翼之
殊無仕進意至大中行中書省署翼之吴縣儒學敎諭
翼之欣然就職已代去輒不復出閒居三十年安貧守
約未始有求於人一室蕭然坐客常滿詠歌酣嬉無虚
[009-36a]
日里中子弟來就學亦弗拒也御史聊城周公舉翼之
宜在舘閣未報而中書連被上㫖擇工於書者俾書農
桑輯要大學衍義有司悉起翼之以應令竣事薦章交
上亦不報浮光王公與翼之生同嵗居同里公由户部
尚書叅領河南江北行省事念故人之存者獨翼之將
力援之於朝而翼之素志丘壑至是亦既老矣翼之性
夷曠與人交無町畦篤於故舊往來尺牘裒輯裝治惟
謹時出以示人曰吾非以此衒其識人之多特以其間
[009-36b]
有情辭諱切關於世教者不可廢耳然不喜於苟同人
有不善或面斥之以其行孚於人不以為異也大叅金
源天公嘗問翼之曰錢氏起五季有吳越子孫多在東
南且世有顯人君豈其裔耶翼之曰此無從稽也盖某
之先有甓壚沽酒者每見故書紙輒手拾聚而焚之曰
吾子孫其有興於文學者乎公聞翼之言深服其質直
翼之晚自號江村氏人因以江村先生稱之至正四年
五月八日以疾卒於家享年六十有七疾已革猶正巾
[009-37a]
危坐秉筆作弟姪書頃之而逝初室徐氏廣德縣尉逢
吉之女無子繼室丘氏宋龍圖閣學士贈特進岳之曽
孫承奉郎稷之女子男一人曰逵女二人長適張元善
前卒次適吴某孫男某女三人皆㓜逵既以其月十有
八日奉柩葬吳縣靈岩鄉黄山徐涇先墓之次而刻石
誌其嵗月且遵治命以狀來徴銘予辱游於翼之父子
間甚久别去十年而翼之遽不可作其以銘見屬望予
厚矣逵又好學有文能嗣其世業而汲汲焉用意於不
[009-37b]
朽事予何敢辭翼之有詩文雜著若干卷奎章閣侍書
學士虞公已為之序以故弗論翼之於古篆𨽻真行小
草無不精絶豪家貴人往往傳藏以為珍玩或有所挾
而強使為之雖奉以百金弗顧也人多以是敬服之而
罕有論其出處之大致者序而銘之庶幾來世有以知
其人也銘曰
由學而升不近乎名既仕而止不失乎已藏之若虚以
浮湛於里閈優游卒嵗匪依隠而玩世惟以求夫志欲
[009-38a]
知其人視此刻文
   饒州路儒學教授許君墓誌銘
君諱熹字華甫婺之東陽人宋宣和中睦寇竊發八世
祖瓊聚民丁衛鄉井被州將命赴援有功得官尋以城
中兵食不繼力戰而死里人至今廟祭焉大父諱文昌
號空雲處士無子弟文奎實生君年十五育以為己子
處士兄弟素嚴張若左右侍養各盡其道先意承志咸
得其懽心於同産弟兩人友爱尤篤先世之田廬一無
[009-38b]
所較公上徴求百役之須皆身任其費子姪化之靡有
間言異時處士兄弟從鄉先生石公游有雋聲後二十
年復遣君兄弟受業石公之門君㓜警敏既長務以靜專
自持同門中推為髙弟用舉者試憲府例當補縣教
官隨牒赴儒臺初筮得浦江㑹朝廷欲重師儒之選
俾職官一縣者悉改調於外省君解職以名剡上俄又
命更其法從宣閫署置同時捧檄而去者一百四十人
皆以次補授序遷間以舉子業自奮君獨恬于進取有
[009-39a]
司強充賦試不合輒棄場屋家食者久之始分教于武
義再調處之麗水丁夲生親憂服除或謂稍増加所厯
月日則當陞君不可遂復調台之天台用累考充湖之
東湖書院山長在武義取豪民所據山塘歸于學在天
台預鄉薦者三人輟官俸斥私錢禮遣之募好事者捐
田以助養士東湖創於里之大家事多綿蕝亦勸之割
田附益焉秩滿調饒州路儒學教授拜命而卒臨終戒
其子曰爾等入當善事而母出當善事而叔父扶植吾
[009-39b]
門户使勿墜它則平日誨爾熟矣言訖而逝重紀至元
之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也享年六十有一六年十月
四日葬所居西北二里某鄉某原娶劉氏子男二人曰
怡曰愉女二人壻曰王濟川蔣世安孫男四人女四人
君貌癯而志俶儻自奉殊儉薄而客至館穀必豐贐
必厚産不踰中人而輕財急義族姻里黨老而無依㓜
而孤者衣食之未嫁者擇士族歸之嵗饑鄰里不能自
活者賑恤之故其善日積而家日耗歿後囊無餘蓄久
[009-40a]
乃克葬諸孤既誌嵗月求予填諱納壙中仍蹐門請
予銘以揭于墓道予幸獲執弟子禮於石公與君為
同門知君為深庸摭誌所述參以予所知序而銘之按
東陽許氏出晉孝子孜孝子史有列傳其子孫至近世
愈蕃衍居邑中者為西南兩族而君之先别居近郊之
梅峴邑居之族掇世科踐朝著若以延賞入官者數十
百年相望不絶而君之先獨不大顯雖能捍大患以死
勤事後之人未有食其報者君生今聖時而以文學起
[009-40b]
家人謂其將致身華要又邅迴而不進甫霑一命竟不
及禄其不可哀也夫銘以慰君亦以告于嗣人庶有知
其委祉之自而思亢其宗者銘曰
九軌之塗衆方疾驅長裾佩玉行之徐徐與物委蛇世
或謂迂銖稱寸量月計有餘成之匪亟得而莫居載其
榮光歸賁幽墟善積于家穰穰所儲有謹其承其發必
舒鸞翔鵠翥亢其門閭惟銘有徴永世不渝
   鄒府君墓誌銘
[009-41a]
無錫鄒君以至順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元統元年
九月某日葬後十有四年為至正七年其子師尹乃奉
故禮部尚書宛平曹公所為行狀來徴銘謹序而銘之
銘曰
鄒氏之先世居晉陵宋有忠公以剛直稱正色立朝不
震不懾元符三疏光于史牒子孫蔓延散處吳中還居
錫山家日以豐君之曽祖厥諱聞善祖諱成大再世不
顯遇事有勇及物以仁人憚其嚴而懐其恩父諱仁聲
[009-41b]
始列仕籍將仕初階不有祿食恢其先業益厚于貲嗇
已裕人遂大厥施君諱德修字曰君永生而慧朗長而
凝靜志學嚮方器識愈宏時無科目不以文鳴遺榮
自通優游卒嵗持身清約不事侈麗人有衣服美錦纖
絺君則弗御終身布韋人有室廬穹檐邃宇君則弗居
取庇風雨推其所有惠子宗婣由近而逺卹其鄉隣爾
弱我扶爾匱我給力苟可為靡有弗及或觸機穽深憫
其窮排難解紛不自為功青青者筠内虛外直以名吾
[009-42a]
軒用厲厥德髙蹈物表若與世違行孚于衆譽望所歸
展也吉人宜膺多祉六十八齡云何不起君配華氏子男
一人是曰師尹有學有文其孫有七二男五女男侃與
儼克肖其父女適顧璋暨錢允臣餘皆㓜艾在室未婚
泰伯之鄉崇德之里為君宅兆其葬以禮君所結交時
之豪雄知君最深莫如曹公謂君為人卓越醇厚其言
有徴可垂不朽瞻彼佳城松栢丸丸有子承考謁辭圖
堅顧慙不敏簉屬史氏畀以刻文昭示無止
[009-42b]
   蔣君墓碣
蔣君敬之名宗簡生三十有一年而死其友王厚孫以
狀述遺言來屬于余曰宗簡生不及從子遊死而得一
言為不朽之託猶不死也嗚呼余之固陋何足以知敬
之敬之之望余則至矣敢不諾敬之上世居潤之金壇
宋南渡時七世祖兵部尚書少師莊簡公猷始遷四明
其後多至顯官而敬之曽大父應鼇大父與可父復祖
皆弗仕母方氏敬之㓜爽敏有雋聲程先生端禮歸自
[009-43a]
江東敬之以弟子禮見留居旁舍數嵗凡天人性命之
夲古今治亂得失之迹靡不察究郡庠延敬之為少學
師諸生多貴游以其年少頗易之敬之于疑義數語而
決以文來就正隨所治為加潤色頃刻數十篇乃大悦
服尋挈其徒寓湖心僧寺聚易詩春秋諸家之説而折
衷焉試有司不偶輒散棄其舊作或謂敬之不以盛壯
時挾所長取祿仕獨以古文自詭奚益敬之笑曰使吾
理明氣充其為文于決科何有得不得命也文有古今
[009-43b]
之異邪既而稍出游江湖間遇臨川危素于金陵語意
合欲偕之至京師以母老不能去買未見書數百卷以
居翰林柳先生貫得敬之所為文擊節不已方為具薦
櫝而敬之已屬疾遂不起至正元年十月十二日也貧無
以治䘮天台陳廷言嘗主郡教為言於太守及寓公率
朋游之士合錢為助乃克以其年十一月某日葬鄞縣
陽堂鄉桃奥先墓之次敬之娶趙氏有子男一人曰僖
女二人所著有易集義詩答問春秋三傳要義總若
[009-44a]
干卷文集十卷藏於家敬之為人介潔篤於自信重然
諾恥為小亷曲謹人多稱其經學詞義而其卓然欲有
所樹立以自附於古人者未必盡知之也昔之豐於材
而嗇於年如王逢原邢惇夫軰盖有之矣此兩人得臨
川豫章而其名益彰敬之有程先生以為依歸視昔人
可無憾尚奚以區區之言為子不讓而銘之者姑以慰
其來意云爾銘曰
進而未見其止若有以為而今已矣昭明在上其藏在
[009-44b]

   水西翁吕公墓誌銘
府君諱汲字仲修姓吕氏吕氏於婺為著姓而非一族
人因以其所居地望為别居永康縣之太平鄉者號太
平吕氏宋之中葉有以經學教授于鄉里者曰遵遵之
子曰迪功郎師愈仇家搆飛語中其長子約而連及之
父子同時與龍川陳公俱下天獄次子皓先以賑濟受
知倉使朱文公奏補郡文學用漕薦再上春官時年二
[009-45a]
十有四叩匭上書乞納所得官贖父兄罪丞相白無例
孝宗正色曰義事安用例立命出之縁坐得釋者五十
餘人幼子源是為府君五世祖累贈通直郎髙祖諱介
曽祖諱羔皆承節郎祖諱埜承信郎父諱懋咸淳間嘗
與計偕試禮部入皇朝版授知永康縣至元十五年也
母何氏知樞宻院兼叅知政事夢然之從孫女府君少
嗜學至老不懈讀書務窮理而於百家數術靡不旁通
其説平居致養於親為具必豐族人不能自食者月有
[009-45b]
廪年當入學者家有塾列為成規守而不廢子女㛰嫁
必擇故家名族未嘗論財接賔友情文兼至各盡其歡
而止鄰里有急必周之嵗大祲為粥食餓者所全活以
千百計至於自奉乃極簡薄衣無美飾食無珍味器用
苟完出入無傔從唯以一僮挾策自隨人望之蕭然山
澤之癯也其恭儉出於天性孝友行於家仁愛及於宗
族鄉黨可見者如此而又多材能遇事明敏所處必中
於理衆咸厭服為人排難解紛勇於赴義不以為憚里
[009-46a]
中無頼之徒或假私塩誣平民蔓延所及甚衆為之
力辨於官以免人尤德之初知縣公遭值江南新附官
府未立毅然出任縣事而弗辭既撫定其民使無失業
且為之捍衞以備非常人恃以安及朝廷為置吏即奉
身而退盖志在用權以全其鄉井不籍是為進取之階
也其後大盜竊發官軍進討復強起之以為嚮導府
君甫踰弱冠實預在行身踐重山宻林荒昧阻絶之境
而直探其巢穴事平口不言功識者推其雅量晚益務
[009-46b]
韜晦自號水西翁云前娶朱氏鄉貢進士環之女先四
十三年卒後娶趙氏叅知政事資政殿大學士順孫之
女先五年卒子男三人長曰梓夲伯兄之子次曰權曰
機皆朱氏所出府君既早失内助三子又㓜弱因鞠兄
子俾持門户事而悉畀以知縣公所遺田宅權既長遣
從鄉先生許公益之受學八華山中業成未及見於用
而先府君十五年卒無子府君以繼體之重為之斬衰
三年仍命以機子烜為之後而機亦先府君三年卒女
[009-47a]
二人適同邑陳至寳東陽胡道隆孫男七人熈忠燧炯
燁烜煥女四人曽孫男六人女九人府君生於宋咸淳四
年戊辰閏月三日乙卯卒於今至正六年丙戌二月三
日壬子享年七十有九諸孫以其年十一月三十日癸
酉奉柩合葬于東陽縣西部鄉西郭先室朱氏之墓而
以狀來謁銘昔歐陽子有言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
予觀水心葉公銘迪功之墓曰治生能富教子能賢後
溪劉公銘通直之墓曰宗族稱其孝弟鄉黨敬其仁
[009-47b]
義盖吕氏之積累其來久矣至府君家益昌而其材又
有足用者苟出其緒餘稍自見於世宜不止為一鄉之
善士而已顧乃斂藏弗耀而優游以卒嵗豈不曰為善
之報自有其時乎府君諸子雖早世而孫曽蕃衍生今
昭代必有能自致顯融而大亢其宗者為之銘以朂之
且以俟也銘曰
有伏必興斯理之常惟德之厚其流乃光吁嗟府君隠居
行義澤施於人而不有位保其世德望于一鄉繩繩子
[009-48a]
孫積善之祥亦既有子胡又夭閼百年之積欝而不發
是繼是述在其孫曽尚克有聞天寵是承貤恩所加賁
及窀穸惟銘可徴勒此貞石
   奉訓大夫婺源州知州致仕程公墓誌銘
公諱郇字晉輔姓程氏其先廣平人唐御史亮以直言
忤㫖謫通義令通義宋眉州也子孫家焉髙祖諱符孫
承事郎贈大中大夫曽祖諱公許嘉定四年進士官至
刑部尚書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致仕贈宣奉大夫諡
[009-48b]
忠文始出蜀而僑居於今之湖州祖諱子泳贈奉直大
夫考諱繩翁朝散大夫將作監入皇朝以公貴贈奉訓
大夫台州路黄巖州知州飛騎尉追封烏程縣男妣陶
氏追封烏程縣君公㓜聰慧又生於名家耳濡目染能
蚤有知年十二入鄉校出儕軰間稍長游心聖賢之學
於書無不讀為文博敏閎肆有奇氣下筆頃刻數千言
觀者莫不駭服前代遺老如尚書陳公存叅政文公及
翁大卿牟公巘與公居同郡咸器重之用薦者署嘉
[009-49a]
興路儒學録丁外艱服除陞平江之和静書院山長書
院故在虎丘為寺僧所據既徙置城中豪家又欲奪而
有之頼公力爭而止秩滿上名中書適值銓曹行限年
法再調紹興之和靜書院山長書院舊有田七百畝籍
於郡學公取而有之用累考合格授將仕郎台州路儒
學教授新殿宇及禮樂之器増置養士之田百餘畝調將
仕郎鎮江路總管府知事郡當南北往來之衝前是為
幕僚者窘於將迎事多留滯公獨處之裕如遷從仕
[009-49b]
郎衢州路江山縣尹為政務平易官府日益無事以餘
力造舟濟行者且買田百餘畝使為久逺計使者行部
郡守縣令多坐事免公獨以亷介見禮遇再遷徴事郎
武岡路綏能縣尹縣鄰於溪峒民夷雜處竊發不時公
拊循以愷悌之政人咸感化境内以安㑹廣寇猖獗犯
全道兩州長貳而下以供億軍需出境公獨任縣事師
旅經從枝梧遣發戒令嚴明士卒帖帖不敢肆行省檄
發屬郡民兵公選義勇應之皆慷慨赴敵戰數有功縣
[009-50a]
有義倉糧二萬餘石積為豪強所侵公悉徴理之嵗適
大祲頼以全活者甚衆有偽鈔獄十年不決公力辯其
非辜既而朝廷遣官慮囚閲其始末見稱明允陞承事
郎慶元路慈溪縣尹慈溪宻邇帥閫事尤叢劇公設施
注措若不經意咸盡其宜縣故以食鹽額重為民病公
規畫有方賦足而民不困縣東花嶼蓀湖受諸水溉田
可六十頃豪民或請堙湖為田而輸糧于官吏以成案
請署公毅然不可事遂寢湖旁農家乃均獲其利公三
[009-50b]
為縣涖事之暇尤垂意于庠序之事年垂七十預請納
祿遂以奉訓大夫徽州路婺源州知州致仕公既歸老
于家杜門不出手植五柳于前庭扁曰柳軒舍下環以
松菊時與諸老留連觴咏置家事不問四方來求文者
應酬無倦色有柳軒退藁十卷藏于家俄感微疾既痊
而復作却藥謝醫談笑如平日忽命具湯沐斥女侍呼
子孫立左右端坐而逝公生于宋咸淳己巳四月一日
卒于今至正六年七月二十五日享年七十有八娶史
[009-51a]
氏中書舍人某之孫女封烏程縣君子男四人長游兩
浙都運鹽使司海沙場鹽司管勾次濤次洽次潛女一
人適孟良實孫男八人權模楷植楫同生文孫住孫女
七人曽孫男一人游等遵治命以是年十月二十九日奉
柩葬於烏程縣永新鄉桃塢先塋之旁公為人温良易
直未嘗髙自標榜與人交無畦畛與後生談前朝文獻
厯厯如指諸掌喜誘人為善不深於疾惡故賢者親而
愛之不賢者敬而畏之初龍圖公事宋理宗為兩制侍
[009-51b]
從權臣枋國憸黨盈庭鋤姦衛良靡遺餘力凡五立朝
而五速煩言每一去國更得盛名公際遇聖世朝廷清
明而又恬處下列得以從容進退者與龍圖公所遭之
時異也某幸嘗辱登公之堂而接聞公之緒論游等又
不逺數千里奉國子助教宇文公諒之狀來徴銘誼不
敢辭銘曰
程顯唐世由御史君龍圖仕宋乃振於文危言正色匪
躬之故寜與百壬更起迭仆髙風盛德増光前人垂休
[009-52a]
委祉逮其曽孫以名師儒為賢長吏視龍圖公世殊事
異非有盤錯利器焉施長歌鼔缶式全其歸人之所瞻
百年喬木世其家者是似是續
   承務郎杭州路富陽縣尹致仕倪公墓誌銘
公諱淵字仲深姓倪氏其先汴人宋靖康時五世祖南
以武弁扈從南遷于錢唐四世祖某又徙家烏程故今
為湖州人曽祖後民弗仕祖椿年用同知樞宻院事謝
公堂奏補官終於某路兵馬監押父守真輕財尚義鄉
[009-52b]
稱善人入國朝以公貴贈承務郎松江府判官母濮氏
贈恭人公生而卓異精敏絶人讀書過目成誦德祐失
國科舉事廢公年甫九嵗猶能習為其文既長乃棄去
而刻意聖賢之學三山敖先生繼翁深於三禮而尤善
易公從之游於節文度數之詳辭變象占之妙靡不愽
考洞究叅知政事文公大理少卿牟公皆前代遺老莫
不器重焉用薦者署夲郡儒學錄髙公克恭持風裁慎
許可時為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聞公名欲識之一見
[009-53a]
與語降歎不已曰君大才不可小用也及為南臺治中
侍御史首以敖先生及鄧公文原陳公康祖姚公式與
公五人並薦于朝未報而行省調公杭州路儒學正河
南王孛憐吉䚟嘗受業魏國許文正公之門方以平章
政事行省江浙聞公講説大契其意即遣子從公受業
且移文中書舉公可教國子而中書已定擬臺章所薦
五人各補郡文學乃以公為杭州路學教授視事伊始
承歉嵗之餘倉庾枵然絃誦息響適嗣嵗小稔則量入
[009-53b]
為出節縮浮蠧既又復民間冐沒之田為米三百石貲
用稍寛乃嚴飭從祀補造祭器自禮殿論堂書閣至官
屋室皆一新之先是列郡釋奠多用俗樂公訪得故太
常樂工兩人俾以雅樂教諸生胄監聞之因招致兩樂
工為國子樂師今諸郡備金石之樂實自公倡之秩滿
當改調於是髙公已為吏部尚書舉公可任史事中書
左丞高公昉前在行省雅知公即欲處以編摩之職公
㣲聞之亟具啓事以親老乞便養遂以公為湖州路儒
[009-54a]
學教授未上丁外艱服除中書左司都事王公克敬知公
不樂逺宦諭詮曹授以元缺復需次于湖州家食者十
有五年恬然若與世相違泰定丙寅江南三省交聘公
校文鄉闈使者同日至公辭不獲遂應江浙之命士論
翕然歸之湖學自虞君志道主教事重搆先聖殿而圬
墁藻繢多待公始完既又葺稽古閣改建講堂考安定
先生湖學舊法列經義治事諸齋以惠來學又創仁智
軒為其游息之所其後學者為公立生祠公移文止之
[009-54b]
不得躬往撤之用累考入流授將仕郎太平路當塗縣
主簿時長官皆以故免去公獨理縣事延祐初經理田
土考覈多失其實賦斂不均公私咸以為患公為分畫
編次以為圖籍出其隠匿而去其増加二税乃如期而
集縣有定塘溉田可十頃豪家據而有之民以病告中
書下其事于版曹議以還民吏憚豪家莫敢奉行或告
闕/    之和州民有田在縣境富家與為交易券
成而負其直民訟于官而富家執券自辨有司莫知所
[009-55a]
裁乃赴江來訴公探得其情始懼而以其直歸之縣民
立異姓為後者所後父母沒已久有非其族而姓偶同
者賂吏給憑改立而盡奪其貲産公焚其憑而釐正之
里父老數十人羅拜馬前曰公神明之政也嵗適大祲
民以狀言災傷郡戒縣勿受公争之不得即解印求去
郡中驚悟遣吏謝公且以檢視之事悉諉之公躬履阡
陌不避其勤民頼以甦元公永貞為江東亷訪副使巡
厯而還謂其使王公士煕曰吾分按太平池州亷能吏
[009-55b]
惟一當塗主簿而已王公亦素知公聞之喜力薦公才
堪風憲元統乙亥江浙行省叅知政事富珠哩公翀復
聘公司文衡禮遇尤至部使者舉公可上縣令而公以
年垂七袠告老而歸授承務郎杭州路富陽縣尹致仕
公天資粹美而輔之以學造次必由於禮家人未嘗見
其有惰容居官朝出涖事暮歸讀書課子弟或至夜分
不寐少嘗從星官厯翁治其術運算尤精既老于家杜
門罕與人事接潛心於易著易集説二十卷圖説序例
[009-56a]
各一卷十年之間精力盡在是書矣公寡嗜欲善攝養
老而氣貌益充無衰憊態俄以疽發背而卒病已革猶
置易説於几案間時諷誦之語其子曰死期至已夫復
何言須臾翛然而化至正五年夏六月二十九日也娶鄭
氏先十八年卒贈恭人子男三人長驤已卒次駿松江
府儒學敎授次駪女二人長適楊福孫亦已卒次適陸
元瑾孫男六人長璨用公廕為紹興路錢清務副使次
璛琰璋瑛瓚女三人曽孫男二人女二人公昆弟四人
[009-56b]
伯叔季皆早世叔有遺孤甫四嵗撫而教之踰於己子
伯季皆無嗣則以駿駪為之後駿等遵治命以其年冬
十月某日奉柩葬烏程縣德政鄉毗山先墓之次與鄭
恭人同兆域後四年乃命璛走京師屬某為之銘盖
髙公所薦五人惟鄧公掌制命侍經幄仕最顯公雖與
有民社而未足以展其材餘三人又權止於文學掾然
皆能脱略名迹而以道義相髙有識之士莫不服髙公
之知人而嘉五人之不負所舉也五人相繼下世已久
[009-57a]
今天子以鄧公先朝舊臣用臣僚奏請特賜以神道之
碑銘而某以門生忝被上㫖與聞論撰兹又執筆而銘
公一時之人物至是凋落盡矣何能無感愴於斯文也
哉銘曰
知人之明古以為難聲求氣應夫豈偶然公初有逢連
茹而進孰不望公爭翔競奮大道甚夷公行徐徐既揚
其英發而不舒白首一官老於文學夲闡聖謨以開後
覺晚乃佐邑未究所施俄復引年納祿而歸加恩増秩
[009-57b]
不煩以事鼔缶而歌優游卒嵗儲祉則豐畀于來昆尚
克自振益亢其門史氏作銘言無溢美寫之方珉揚芬
千祀
 
 
 
 
 文獻集卷九上

[009-58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集卷九下
             元 黄溍 撰
   中憲大夫淮東道宣尉副使致仕王公墓誌銘
公諱良字止善姓王氏越之諸暨人曽大父諱天祐大
父諱一榮俱弗仕父諱理用公貴累贈朝列大夫秘書
少監騎都尉追封太原郡伯母祝氏方氏並追封太原
郡君所生母厲氏贈宜人公少受業郡庠篤行勵學克
[009-58b]
自植立毎慨然以康濟為志故秘書少監凌公時中為
江北淮東道肅政亷訪司知事雅知公辟為書吏督辦
富安場嵗課場距海遠潮不時至鹽丁負水取滷力疲
而賦不充乃為相其地形鑿渠以通海潮公私咸便之
考滿調將仕佐郎廬州録事司判官淮東道宣慰使司
辟為令史掌織染之事所轄官府乆廢不治乃日臨視
之為修作坊募工匠至於攻金治絲設色具為區處迄
今守為成法兩淮鹽綱病於運河淺澁事聞詔遣都水
[009-59a]
監官疏治之公從分閫至淮安之鹽城有司部役夫三
千束手以俟都水之來公言不宜坐靡日食促令興工
仍立法毎十夫一治炊爨九操畚鍤日所穿廣四犬脩
一丈深五尺比都水至河可通舟者已四十五里遂自
新興五祐兩場屬于髙郵次第訖功而它州役議猶未
定乃俾悉用公法行之調將仕郎峽州路總管府知事
入江浙行中書省為掾史㑹朝廷遣使復立諸市舶司
公從之至泉州建言若買舊有之船以付舶商則費省
[009-59b]
而工易集且可絶官吏侵欺掊克之弊中書報如公言
凡為船六䑸省官錢五十餘萬緡升承事郎建徳路建
徳縣尹以方郡君憂不赴服闋擢兩浙都轉運鹽使司
經歴越守王公克敬以郡民若干計口食鹽言於行省
未報而王公為轉運使乃俾與新守于公九思集議咸
謂宜稍損其額以紓民力沮之者率以為有成籍不可
改公毅然曰民實寡而强賦多民之錢今死徙已衆顧
重改成籍而輕棄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旅輻輳未甞
[009-60a]
以口計也移其所賦散於商旅之所聚何不可乎於是
議嵗减越鹽五千六百餘引俄有㫖改畀王公以湖南
憲節後運使復排前議公以去就與之争丞相脫歡答
剌罕公聞之亟遣留公而議遂定被本司檄分治浙東
力除私販誣指之害按劾書吏奏差尤無良者黜之所
徵贓為錢萬六千餘緡懼而以贓自首者為錢萬三千
七百餘緡丁少監公憂服闋擢海道漕運都萬户府經
歴越之官糧入海運者十萬石城距海十八里嵗令有
[009-60b]
司拘民船以脩短送舟人為之失業不足則勒陸居之
民厚直轉僦以給之程期峻急吏胥得並縁以虐民及
至海次主運事者又不即受而有折閱之患公抗言曰
運户既有官賦之直何復為是紛紛也衆莫能奪乃責
運户自買知送之舟運艘為風所敗者例當覈實而除
其所䧟之糧文移徃還連數嵗不絶公取吏牘躬自披
閱除其糧二十五萬二千八百餘石鈔二百五十二萬
二千五百餘緡布囊一萬九千有竒而運户免於破家
[009-61a]
遷承務郎楊州路總管府推官以厲宜人憂不赴服闋
除江浙行中書省檢校官有詣中書訴松江富民瞿氏
包隠田土為糧一百七十餘萬石沙蕩為鈔五百餘萬
緡者乞立行大司農司勸農營田水利總管府以糾察
追収之中書移行省議擬遣官四員踏視其地而松江
獨當十九公至松江七日而歸援古證今條陳曲折以
證其妄且言其意不過欲多摏田蕩鈔以竦朝廷之聴
而報宿怨請創設牙門為徼名爵之計耳萬一民心動
[009-61b]
摇患生不測豈為國家培養根本乆安長治之䇿哉同
列聞公言皆相顧失色公處之泰然它所遣官聞公歸
亦皆還行省以公言上於中書事遂寢遷廣州市舶提
舉輟俸資造庫屋舶商欣然出私錢為助不踰月而告
成先是吏胥恣為姦利凡舶貨擇其善者出而售之不
善者積乆不售公始為設法均配立號募商人掣籖取
物庫藏為之清居數月除江西行中書省左右司員外
郎吉之安福州有小吏誣其民欺隠詭寄田租九千餘
[009-62a]
石者初止八家前後四十年株連至千餘家行省數遣
官按問吏巳伏其虛誑而司屬之喜功生事者復勒其
民具報實有合徵之糧六百餘石憲司累援詔條革撥
莫能止也公到官首言是州之糧比元經理已増一千
一百餘石豈復有所謂欺隠詭寄者乎准憲司所擬可
也行省用公言悉蠲之州人相率為生祠以報撫之金
谿有陸氏三先生祠堂豪民據其屋而奪其田陸氏子
孫三走訴於京師竟不得直公按其籍使悉歸之公所
[009-62b]
至興除利害多此類其詳見於省臺薦牘及安陽韓先
生國子監丞陳君旅諸君所為善政記惠政歌者不可
殫舉也公在江西嵗餘年甫六十有六拂衣徑歸遂以
中憲大夫淮東道宣慰副使致仕家食者五年扁所居
室曰止止齋仍自號鷃游子以見其志云公質貌魁梧
心地磊落讀書務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説為名髙弱
冠時出游錢塘與浦城楊君載鄜州劉君汶友善論作
詩宜取法古人之雄渾而脫去近世萎薾之習間挾其
[009-63a]
所為文登諸大老之門最為隆山牟先生永康二胡先
生趙文敏公鄧文肅公所賞識公處家庭涖官臨民各
盡其道平居慎重寡言故言必有中至於委蛇進退之
際莫可得而瑕疵人尤以為難能卒於至正八年正月
癸亥其將終也神完志定無異平時正冠肅容端坐而
逝享年七十有一以其年七月丙申𦵏於州東長寧鄉
之龍隖娶劉氏封某郡君子男三人長仲揚用公廕為
揚州路如臯縣主簿次仲廬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帥
[009-63b]
府令史次仲淮大寧路儒學正前卒女三人適方泗陳
嘉績虞尚忠孫男十一人女七人公𦵏之明年某以乆
居詞林老不任事納祿而歸抵家甫一日而有召還之
命於是仲揚仲廬相與謀來請文為銘而使者與仲廬
至同日敦迫有嚴未遑即如其請載念某納交於公踰
四十年知公為深不可以遂巳也乃以退直之暇追記
其所可知者論次而顯詩之遺焉銘曰
惟士先志惟官先事志不可奪事乃有濟表表王公時
[009-64a]
之偉器抱負千里出僅一二竭蹷而趨劬躬盡瘁拾級
而升不懈于位好是正直周而不比表裏洞達初終一
致古今殊時學與政異公起文儒敏於吏治詢其職業
匪專撫字士飫其徳民酣其惠所去見恩如古循吏沒
世不忘仁言之利脩涂九軌方駕而税用雖未竟志則
已遂薦斯銘詩賁於封隧有之似之在爾來裔
   贈太常博士危府君墓誌銘
府君諱永吉字徳祥姓危氏撫之金谿人年五十有七
[009-64b]
以致和元年夏四月壬戌卒於家秋七月甲申𦵏白馬
鄉范田之原其子素博學而有文間出游京師一日隠
然名動公卿間莫不交口薦譽之今天子稽古圖治誕
開經筵即以素為檢討未幾上復用言者建白妙選儒
臣纂修三史又以素為史官史事既畢中書奏以素為
國子助教用資歴及恩例階承事郎遂追贈府君承事
郎太常博士至正六年也其年冬素由助教遷應奉翰
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而某以退
[009-65a]
休之餘蒙恩召入寓直詞林與素命同日下而同官為
僚且有平生之雅素以墓道之銘來屬誼不得辭按狀
危氏出於姫姓其先自洛徙汝南又徙江南唐泉州録
事參軍凝有子曰亘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洪
州别駕亘之子曰全諷曰仔倡居撫之南城當江淮寇
盜充斥之時合鄉人立壁壘以自衛而大破賊兵朝廷
因命以官全諷金紫光祿大夫檢挍司徒守撫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錢塘縣開國男累加太傅封南庭
[009-65b]
王仔倡特進撿挍太師䖍州防禦使守信州刺史汝南
郡開國侯仔倡後歸吳越子孫皆仕於其國賜姓元氏
宋之盛時起進士至大官者參知政事太子少保章簡
公絳為最顯而危氏在南城者皆祖全諷由南城徙金
谿則自全諷六世孫怦始怦五世孫光大有子曰鼎臣
府君之髙祖也曽大父諱時發宋贈承事郎大父諱炎
震景定三年進士調吉州司理參軍治獄明允用舉者
改秩以通直郎知臨安府仁和縣事年未六十以不能
[009-66a]
媚權臣乞休致而去父諱龍友入皇朝為潮州小江等
處鹽司母劉氏府君好讀書而深於易工於詩文聞儒
先格言輒書於屏間以自厲事親盡孝小江嵗課不登
督責甚峻不憚竭力服勞傾私財以紓父之急母病刲
股和藥仍籲天願減巳年益母夀徙居雲林三十六峰
也陽身服田畆以為養而薄於自奉一布裘至十年不
易嵗㐫出粟賑其鄰里而為粥以濟路人未始計家有
無學問之餘兼善於醫有醫説一卷傳於學者平居氣
[009-66b]
剛而和警敏善料事親故有過必加規正有患難必力
排解之素過庭之際甞告之曰世有學未充而已為利
祿計者既得之又恐失之竟何為哉汝其求師取友痛
自修飭期無愧於古人貧賤乃士之常不足念也素出
告反面問孰與遊聞其賢也則喜否則必深戒焉晚過
九江登廬山有終焉之志無何而屬疾遂不起娶同里
鄧氏忠義社統領克志之孫女今封宜人再娶建昌黄
氏奉訓大夫瑞州路總管府判官順翁之女子男七人
[009-67a]
素為適長黄出也今改擢宣文閣授經郎次蒼次白次
舟次赤次㑹次㸃女二人適陸鉉傅權孫男二人㫃斿
女一人府君之塟素自為阡表稱道先徳甚具而未及
叙其世系之詳至於贈典所加又在其十有五年之後
是用備著之不嫌其詞之繁而不殺也素方進用於時
所以為親榮者未知其止固當屢書不一書姑為之銘
碑刻以俟焉銘曰
危出於姫顯於唐伯仲並起尸一方或變其姓後乃昌
[009-67b]
為宋鉅人司文章綿綿大宗多才良仁和身退名愈彰
垂芳奕葉逮太常有子承者没不亡發於皇朝耀休光
賁以命書煒煌煌増髙益崇未渠央琢石以俟於其藏
   將仕佐郎台州路儒學教授致仕程先生墓誌銘
先生諱端禮字敬叔姓程氏其先遠有世序而譜牒莫
詳所可見者漢有海西令曽唐有太子左衛率府胄曹
參軍某其自鄱陽徙家於鄞則由胄曹之大父珍始故
今為慶元之鄞縣人歴五代至宋仕者恒弗絶曽祖振
[009-68a]
父承務郎平江府百萬倉司門祖在孫通直郎知平江
府常熟縣事父立鄉貢進士入皇朝贈從仕郎郊祀署
丞母王氏徐氏並封宜人先生徐氏出也初用舉者為
廣徳之建平池之建徳兩縣儒學教諭歴信之稼軒建
康之江東兩書院山長用累考及格上名中書授鉛山
州儒學教授秩滿遂以將仕佐郎台州路儒學教授致
仕其在建平興舉廢墜諸生之貧者必周給之縣尹王
君起宗日率僚友聴其論説且築室赤巖上命其子楚
[009-68b]
鼇受業焉楚鼇後出入臺閣卒為時之名人繼王君為
其縣者復倡好事之家為買書萬卷覆以傑閣永康胡
先生長孺記之其在建徳増學舍以居其徒盡復民所
占田其始至也有田三百畆比受代而去有田一千畆
稼軒前賢遺迹多為人所據悉按其籍奪而歸之江東
新畀院額有司奉臺府之命選辟先生以闡教事學者
翕然知所宗仰文宗在潛邸遺近侍子弟來學賜以金
幣牢醴禮遇甚至於鉛山則新其廟學豪家築室侵入
[009-69a]
仭墻内地乆莫能正先生白於部使者命毁其室乃懼
而請以腴田二十畆易之鵞湖書院之旁有道觀先生
偶至其處有驢跑觀前隙地驅去復來黙卜之曰地下
果有物驢當復至已而驢果來跑益力乃訪觀主求發
之得石碣十餘刻群賢像因為作群賢堂先是平章政
事趙涼公及王御史理甞舉先生可教國子趙御史承
禧舉先生可提舉儒學俱不報先生歸後郡守王侯元
恭踵門禮請先生為學者師帥閫及旁郡廣行鄉飲酒
[009-69b]
禮皆俟先生討論而後定郡故有宋丞相史越王所置
義廪以助仕族儒家昬喪之不給自先生為之督視貧
者始實受其惠先生素所厚一二達官魁士相繼凋謝
先生若有所不樂一日拏舟㳺東湖諸生載酒追及之
飲於中流酒半酣指所卜葬地曰若豈知我之歸於斯
不乆也耶學問之道具在聖經賢傳吾甞述之矣真知
實踐則存乎其人尚懋之哉諸生為之黯然各奉觴為
壽而歸自是多以病不出乆之病加劇客有將上京師
[009-70a]
者過而言别相與論宋季事娓娓不倦既正冠送客顔
色忽變痰氣作醫者以丹劑進先生却之曰不敢服也
目已暝而頭微偏門人樂良進曰先生頭容稍偏矣復
張目端坐而逝至正五年夏六月甲子也享年七十有
五以六年某月某日甲子𦵏陽堂鄉之陶奥娶潘氏潘
為建平望族先生主教事時慕其才以女歸之卒因𦵏於
建平至是奉遷而合附焉子男一人衍女四人孫男一人
循理女三人葢宋季之士率務以記誦辭章為資身取
[009-70b]
寵之具而言道學者亦莫盛於此時四明之學祖陸氏
而宗楊袁其言朱子之學者自黄氏震史氏蒙卿始朱
子之傳則晏氏淵大陽先生某小陽先生某以至於史
氏而先生承之黄氏主於躬行而史氏務明體以達用
先生素有志於當世惜其仕不大顯故平生藴蓄未克
究於設施而私淑諸人者不為無功於名教也故禮部
郎中韓公居仁甞學於小陽先生其仕於先生之鄉與
先生論議無不□合行省屢聘先生較文鄉闈先生以
[009-71a]
為國朝設科初意專取朱子貢舉私議今多違之吾徃
宜不合力辭不徃其源流本末可槩見也先生色莊而
氣夷善誘學者使之日改月化而仲氏太史公端學克
謹師法學者尤嚴憚之人以此河南程氏兩夫子云先生
所著有進學規程若干卷國子監以頒於郡縣學使以
為學法有畏齋文集若干卷藏於家先生𦵏後二年門
人徐仁等若干人相與謀俾樂良奉宣文閣授經郎危
素之狀来謁銘某幸甞辱交於先生徵於狀無不合乃併
[009-71b]
以平昔所知者論次而銘之銘曰
大道孔夷聖賢同趨政龎俗裂師異指殊真儒有作乃
發其蔀先生之傳遠有端緒左規右矩蹈夫大中居之
以寛休休有容道之將行夫豈弗仕委蛇進退時行時
止志局於位厥施未豐惟其教施垂於無窮門人謁辭
論譔遺徳畀於方來永有矜式
   金谿曽君墓誌銘
撫之金谿有篤行之士曰曽君諱嚴卿字務光以致和
[009-72a]
元年六月辛丑卒年五十有三門人相與私諡曰恭貞
先生至元某年十月某甲子𦵏所居陶原里明山之麓
其子堅辱交於某謂先世在異時甞有同年好以銘來
屬其不得辭按曽氏世譜曽子後十四世當王莾時避
地豫章之廬陵凡六世始徙臨川今撫州也又十二世
至康刺史司空洪立乃徙南豐洪立生散騎常侍延鐸
延鐸生仁昭仁旺宋中書舍人鞏尚書左僕射布翰林
學士肇皆仁旺之後仁昭生賛堯賛堯生易祥易祥生
[009-72b]
千復居撫之金谿千生學學生應臣應臣生仕欽仕欽
生濬濬生綱綱生彦明則君之髙祖也曽祖諱徵隠居
弗仕祖諱子良擢咸淳龍飛進士第終於淳安令父諱
正言國子進士並以文學行義師表其鄉母黄氏澧州
司理參軍庭蘭之女生君於淳安故名嚴而字光君質
厚氣完不妄言笑雖晏休必正襟危坐事親至孝父有
疾呼天乞以身代父命疾旋愈自祖父以來皆推先世
故業與其兄弟君亦以所居室讓其叔有四妹悉營嫁
[009-73a]
之逮其有子皆教育使至成人平居不汲汲於生事視
勢利漠如也讀書日有常程務求知聖賢微言大㫖而
不徒事記覽為文主於理未始與人較其短長而一時
負才氣者皆自以為不及同里以士名者無不受業焉
君接之色温而莊恒以經術教授誦説若不能出諸口
及有所問難分章别句類數辨名無不究盡隨才誘掖
以成其美而不病以其所不能與人交無圭角崖㟁不
矯矯為異亦不翕翕為同人自不得而親疎之鄰里有
[009-73b]
見侵侮者未甞形於言色咸服其長者家人化之雖僮
僕不聞有穢惡之聲史稱黄叔度言論風㫖無所傳聞
而見之者靡不服深逺去疵吝君庻幾近之然君遺文
有南明齋藁三十卷傳於學者言論風㫖之在人固多
矣娶何氏後十六年卒合𦵏焉子男二人長堅鄉貢進士
博學有文能世其家次大年早卒女二人適南城歐復
同邑黄里孫男五人侁偕儕仰佺曽孫男一人立銘曰
嗚呼先生學足以褆身待足以範俗無欲而心自正不
[009-74a]
言而民自服前人之光是迓是續世其徳而不世其祿
天運有常其周必復惟爾嗣人有轟其伏
   葉審言墓誌銘
至元元貞間部使者振學舉校悉延至前代遺老以主
教事一時英俊之士咸立下風惟審言夙負材望以弱
冠之年與之並登於師席衆皆羨慕焉審言顧獨恬於
進取筮仕垂四十年猶俛首常調隨牒遠方後來居上
者不知其幾及審言以六品官致其事而竟不得從容
[009-74b]
享一日之安嗚呼悲夫審言姓葉氏諱謹翁審言字也
世為婺之金華人曽大父大冶縣主簿邽受業呂成公
之門以所得於成公者授徐文清公僑文清後為朱文
公門人髙第而於大冶君執弟子禮没身不衰大父榮
發深自韜晦罕與物接父霖始復以家學私淑其里人
故端明殿學士王公埜知南康軍葉公閶咸敬禮焉仕
皇朝卒官將仕佐郎婺州路蘭溪州儒學教授致仕母
曹氏有賢行審言性明達而蚤有知於書無不讀由家
[009-75a]
傳之端緒沂儒先之原委卓然自立諸老無不樂與之
游舉教官歴浦江義烏兩縣教諭升衢之明正書院山
長丁外艱服除上名銓部借授處之縉雲縣官政鄉巡
檢丁内艱服除遷吉安之吉水州學教授秩滿調泉之
晉江縣主簿階將仕郎同僚有與之不合者力搆䧟之
部使者雖莫能察而心竊疑焉不及竟其事而去後使
者得審言受誣狀而不欲自為異同乃貰其罪而解其
職頃之仍舊階改調婺州路司獄在官五年以老請謝
[009-75b]
事授承務郎温州路同知瑞安州事致仕命下審言已
以疾不起審言事親孝父子自為師友念母老不可一
日去左右所至必侍奉以行仲弟無依贍之終身平居
寡欲治家有法吉㐫慶弔一遵成公家範曰吾有所受
之也貲産素簿而室廬再厄於災至無一椽以庇風雨
僑寓說齋精舍乆之乃得老屋數楹僻在東郭外教子
之暇日以種蒔為事暮年徙居城西北隅間得微禄不
足自給處之晏如時從朋舊飲酒賦詩陶然自適易簀
[009-76a]
之日有書數卷田數畆而已審言所居齋室扁曰四勿
自號贅翁歸自泉南又自號曲全道人所為詩文和易
平實無纎麗之態有四勿齋藁若干卷曲全集若干卷
藏於家審言生於宋咸淳八年四月十六日卒於今至
正六年十月十日年七十有五娶蘇氏文定公某世孫
女後三年卒以某年某月某日合葬於金華縣赤松鄉
羅家橋之原子男三人長敬之處州路慶元縣榮慶鄉
巡檢前卒次復之未仕次泰之廕補江浙行中書省廣
[009-76b]
濟庫子女七人其五適同郡嚴𢎞道趙嗣滋杜宏喻徳
順潘繼善其二以疾在室孫男一人囝女二人其一適
浦江張禋其一尚幼審言所交皆四方名士里居之日
最所友善者許文懿公謙翰林待制栁公貫太常博士
胡君助禮部郎中吳君師道翰林修撰張君樞而溍而
幸獲陪諸公之末至是諸公多已凋謝惟胡君與某獨
存故泰之求胡君為之狀而屬某以銘嗚呼悲夫載念
某之少也從先生長者詠歌先王之道於寛閒寂寞之
[009-77a]
鄉將以是終其身審言力挽之出而㳺宦不遂晚通朝
籍以親老請外遂納祿而歸審言適已掛冠徃見之雙
溪上握手道舊故殊款洽别去甫一月而審言逝矣又
一月而某蒙恩錫召欲伸繐帷之一慟而不可得銘固
不敢以諉於他人也嗚呼悲夫審言分教兩縣所至以
教養為務興壊起廢之功尤多其在明正書院復道流
冐占之田二百餘畆吉水號多士教官良不易為審言
處之有道由是士論厭服審言為巡官則能使盜息而
[009-77b]
民安為獄官則能使囚徒不失其所誠可謂得其職而
審言之所以不朽者不專在是也茲不詳述焉銘曰
有作而興載揚其英胡不奮飛徐徐吾行黽勉從事靡
愛其力執虛若盈戰兢夕惕不疑於人蹈夫危機困而
能亨罔間險夷皇仁在上天日臨照朱紱之來于光有
耀鼓缶而歌式全吾歸孰昭其昧曰有刻辭
   上海縣主簿吳君墓誌銘
君諱福孫字子善姓吳氏其先有為宋執政者曰正肅
[009-78a]
公育自建之浦城徙汴之新鄭南渡初有自汴之新鄭
徙武義者曰克立逮君闕/世矣父東又自婺徙家於杭
故今為杭州人母施氏君生而俊爽稍長强學好脩元
貞元年君猶未冠用浙西憲使東平徐公察舉補嘉興
路儒學録遷寜國路儒學正江東憲司治寧國涿郡廬
公按臨之暇略其勢分而與之㳺數以詩篇相倡答君
既書再考例當序進絶口不自言前代名流及時之雅
望若戴先生率初仇先生仁近胡先生汲仲鄧先生善
[009-78b]
之咸加愛重莫不折行輩與之均禮魏國趙文敏公待
之尤親宻文敏以善書名天下慕而效之者徃徃逼真
然罕有若君能得其早年楷法之妙者君兼工於篆籀
文敏極稱許之皇慶二年詔起文敏入侍講於集賢輓
君俱行中朝賢士大夫禮遇甚至君泊然未甞有所造
請至治二年乃以教官借授潮州路潮陽縣青洋山巡
檢遐荒之地縣長貳乆闕君攝縣事獲强盜之逋誅者
八人脫平民被誣於盜者若干人而獲其真盜者若干
[009-79a]
人廣東憲府有疑獄多以諉焉未幾移疾而歸至順二
年赴選集於京師某月某日天子坐奎章閣阿榮大學
士以其所作小楷書數萬字上進因得召見庫庫學士
方侍書於閣中前奏曰臣濫得能書名如吳福孫所書
雖臣亦有所不及上頷之命侍臣引金鍾酌酒以賜將
用為閣職有沮之者而止今上皇帝至元元年調常州
路儒學教授君氣岸素髙又在師儒之位不肯為謟曲
以事上官竟坐是去改調嘉興路澉浦務税課大使君
[009-79b]
承命欣然就職殊不以為歉也晚益務恬退足迹不渉
達官貴人之門日與方外大老𤣥覽王真人及名公之
歸休弗仕者湖南帥于公有卿道州守徐公叔清翰林
次對劉公時中徜徉湖山間不復以仕祿為意至正六
年銓曹考其資歴當升授將仕佐郎松江府上海縣主
簿到官之始嵗適大旱有禱立應遂為豐年理民田為
豪强所據乆而不歸者諭止婚姻之訟積數嵗不決者
它利害有當興除方次第舉行俄奉省檄詣温台兩郡
[009-80a]
臨給鹽埸工本七年秋執事於鄉闈甫畢復俾馳傳督
閩中税賦以疾還上海八年正月十三日卒於所居之
廨舍享年六十有九以某年某月某日還𦵏錢塘縣欽
賢鄉西溪花塢先墓之西娶唐氏宋朝請大夫天麟之
孫女前五年卒合𦵏焉子男一人肅女一人適宜興岳
榜早卒孫男繼善君明敏出於天性豪邁不羈談辯絶
人娓娓不倦好客之名聞於四方自儒釋老氏至於岐
黄汜勝之書無不讀嗜古彛器法書名畫其書篆施於
[009-80b]
金石為尤宜奉贄幣求之者無虛日禮部尚書台哈布哈
甞為扁其所居曰清容軒因自號清容野叟所著有清
容軒手鈔若干卷樂善齋集若干卷古文韻選若干卷
古印史一卷藏於家君入仕時年甫十有六至四十有
三始被初命及出佐一縣已六十有七矣間一嵗遂不
起士患不遇君可謂有所遇否乎後來者居上而君僅止
於斯天乎人乎肅以狀來謁銘謹摭其所述附以平昔
所知者序而銘之銘曰
[009-81a]
先發而後至進難而退易不汲汲於富貴類依隠以玩
世欎欎而不衰者浩然之氣俯無怍兮仰無愧不贏於
躬兮來者之畀
   武畧將軍海道漕運副萬户曹公墓誌銘
曹氏之先出於宋名將冀國武惠王林南渡時由汴徙
吳今居平江常熟州之祿莊里者號福山曹氏最為望
宗聚族二百餘人仕國朝多顯者而公之曽大父昌大
父通俱晦迹弗耀父文富始以公故贈武徳將軍平江
[009-81b]
等處海運千户驍騎尉追封長洲縣子母王氏追封長
洲縣君公諱某天姿剛直動必由禮事親善色養以孝
謹稱服用尚儉素戒子孫以為法治家井井有條積而
能散私帑不蓄羨財聞人有善喜形於色不啻出於巳
里中俊秀貧不能就學者必周給之不喜暴人之惡有
小過必委曲化導使知自悔鄉人有不能制其儇子者
公呼之來前喻以人心天理其子感悟卒為善人公每
謂人生於世但當設心坦夷仰不愧俯不怍足矣奚必
[009-82a]
泥古人之陳迹事事求合乎識者以為名言年踰弱冠
猶未有宦達之意㑹朝廷創開海道以通漕運首以材
選而服其事大徳四年制授金符敦武校尉海道運糧
千户秩滿授元降金符遷嘉定等處海運副千户公律
巳以亷處事有法所部之人咸畏而愛之甞開洋而遇
風濤大作舟人震駭公神色自若徐喻之曰委質為臣
當忘身而徇國進思盡忠天必佑之衆莫不服其量大
府或以事咨詢於衆多俟公言而後定至大三年超授
[009-82b]
金符武畧將軍海道漕運都萬户府副萬户公數以漕
事徃來南北而深察其利害視事伊始凡所興除公私
咸以為便四年夏部海艘八百所漕米以石計者百七
十四萬八千六百四十有九晝旗宵析號令肅然舳艫
相銜首尾不絶旬日之間已達海口舊傳海道有神司
之人恃以無恐公蠲潔致禱感應如響有相之道焉玉
音奬諭宴勞錫予視常嵗有加人以為榮而公雅志恬
退既受代即屏居丘園優㳺自適幾若與世相忘同列
[009-83a]
有惜其去者言於當路乞挽留之至治二年有㫖起公
為平江等處海運香糯所千户三年夏督運至京師賞
賚尤渥廷議復用公為萬户未命而公遽以疾卒泰定
元年四月某日也享年六十以其年某月某曰𦵏於福
山塘之西丘公埀屬纊命割上腴之田一百九十有八
畆築精舍擇方外之人主之俾以嵗入供晨香夕燈汛
掃百須之費顧語諸子曰吾不以身後事累汝也夫人
蘇氏封長洲縣君以禮自持克配君子甞發私笈造輿
[009-83b]
梁以濟行者成公之志也子男八人長文華將仕佐郎
平江路崑山州税課大使贈奉訓大夫徽州路婺源州
知州飛騎尉追封吳縣男次思聰將仕佐郎兩浙都轉
運鹽使司永嘉場鹽司丞次思温徵事郎温州路税課
提領次思恭不仕次思賢將仕佐郎平江路長洲縣尉
次思忠次文英次思問皆未仕女四人孫男二十人文
華長子珪襲公職佩金符為忠翊校尉平江等處海運
香糯所副千户次額森由伊囉勒昆筆且齊累遷從仕
[009-84a]
郎宣政院崇教所知事餘皆未仕曽孫男十三人初武
徳府君早世王夫人躬靡他之誓教育其三子訖有成
立長即公次王良承務郎冀寧等處稻田同提舉無子
公命以思賢為之後次濟滿從仕郎常州路宜興州判
官贈集賢脩撰承直郎公没二十有六年而珪來亰師
以銘為請葢公先三世皆厚施而不食其報故公遭逢
聖代克承天寵乆欎必發乃理之常雖所用未究而諸
子嗣有名位適孫遂世其官餘慶所及未見其止推本
[009-84b]
積累之自而昭示於後人所以使之引而勿替也銘其
可無作乎銘曰
海於兩間為物最鉅孰能以力與為勝負有偉曹公孔
敏具武出長萬大訓齊行伍風檣浪檝若鵬斯舉精忱
所格百靈呵扈天吳象莫敢予侮千艘並集灌輸天
府克有成績徹聞當宁傳宣宴勞秩秩樽俎筐篚之將
便蕃錫予公不自矜翩其逺翥鋒車召還不留不處為
官擇人諉以印組上方用公還領故部公忽已仙返於
[009-85a]
帝所有子成考咸躋官簿惟時聞孫大纂遺緒從事賢
勞無忝爾祖如漢世官氏以倉庾福山之西匪堂伊斧
史官勒名垂輝千古
   華亭黄君墓誌銘
始予校文鄉闈華亭黄璋首以薦書比上試有司不合
而歸益肆其力於學無少懈及予起自退休入直詞林
被㫖預聞試事璋以再薦而來竟不偶予能得之於二
十年之先而不能不失之於二十年之後方用自媿而
[009-85b]
璋殊不以欣戚累其意蹐予門再拜而言曰吾家上世
未有以官業知名於時者璋州嵗就學吾大父暨吾父
延名師開導而飭厲之甚至庻幾躋攀分寸為閭里之
榮而吾大父已不及待大父没且葬十年而吾父未有
以表於丘隧葢有望於璋而璋又鄙劣不克自振無以
復於吾父及今弗圗懼乆遂廢缺辱賜之一言俾吾大
父沒而不亡吾父亦有以自慰璋雖為明時棄物無憾
也予竊矜其志而嘉其言之有禮乃序而銘之序曰君
[009-86a]
姓黄氏諱允恭字敬翁松江之華亭縣人自曽祖昌祖
原長父文榮逮君皆弗仕君為人謹厚而嚴恪服食不
事侈美江南新附之初愚民未洽於教化多相率為盜
君年二十餘痛其家焚掠無遺夙夜苦心勞形期復先
業絲蓄粒聚家以苟完乆益充裕或有急而求假貸必
如其請貧不能償則折其劵與人交篤於信義或以非
理相加忍弗與挍也性至孝母吳氏年垂百君之年亦
踰七十温凊定省未甞輒廢遭喪致毁不嫌其過乎哀
[009-86b]
嵗時子孫捧觴為夀必諭以勤儉保家為務元統元年
有詔旌髙年耆徳之士府以名上于行中書省命縣長
吏詣其家表署如式御史安公為大書其里門曰旌徳
云君結廬先隴之側優游息偃既壽而康出入動作無
異少壯時偶感微疾而遽弗起屬纊神識不亂大歛面
如生其善自持養可知也君生於宋寶祐元年十一月
十八日卒於今至元五年二月十八日享年八十有七
以其年三月某日𦵏於胥滿鄉泖環里父墓西若干歩
[009-87a]
娶許氏子男一人曰鉞璋之父也女一人適許庭芝孫
男三人琛本君庻子命為鉞之子珪無錫州新安巡檢
璋以天歴二年至正四年兩取鄉薦今用特恩當補官
未調女一人曽孫男三人女七人元孫男二人女一人
予聞之歐陽子曰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君積累之
素傳於再世以其時考之不為不乆矣為善之報果何
如哉姑為之銘使刻以俟銘曰
繄君之先未有顯聞積善自躬傳子及孫既菑既播而
[009-87b]
又肯穫不以無年輟而弗作其穜其稑物之不齊日至
而熟食之有時惟銘可徵刻此貞石告於後人用勸無

   南稜先生墓誌銘
先生姓王氏諱炎澤字威仲學者因其别號尊之曰南
稜先生其先系出太原五季時自㑹稽徙婺之義烏者
彦超官至節度使其諸孫固早遊安定胡公之門登皇
祐五年進士第宋三百年縣人取科第自固始卒官恩
[009-88a]
陽令石正言知制誥李公清臣銘其墓固諸孫從用生
説贈宣奉大夫工部尚書郭公三益表其墓説生永年
喬年永年登紹聖元年進士第甞仕於京師而喬居於
濟南後復歸義烏而占籍焉終於中大夫知福州文安
縣開國男贈正議大夫子鑄通判嘉興府贈金紫光祿
大夫儔從政郎嚴州司法參軍娶陳忠肅公子直秘閣
正彚之女其沒也正彚誌其墓鑄子寧提舉廣東常平
茶鹽贈中㪚大夫寅歴知宜連藤栁峽饒江七州積階
[009-88b]
朝請大夫喬年子濤承奉郎濤子寓江東轉運司幹辦
公事其世序官閥見於譜牒如此餘以賞延入官十有
五人其通朝籍部郡符者不可悉舉運幹則先生之髙
祖也曽祖諱誠祖諱衛道並潛晦弗耀考諱濟以景定
二年應薦為國子免解進士妣葉氏軍器監丞䕫路轉
運判官蓁之孫女通齋隠君由庚之女先生少嗜書稍
長治舉子業穎出儕輩間運去物改而塲屋事廢因得
專意探索聖賢之微㫖家庭所受既得其素而通齋為
[009-89a]
外大父又從徐文清公傳考亭朱子之學風聲氣習之
所存感發尤多而操行愈堅窮居約處開門授徒絶口
不言仕進乆之乃用部使者察舉起為東陽常山兩縣
教諭遷石峽書院山長所至以善教養得士譽在石峽
嵗餘即棄官而歸徜徉於家林逾十寒暑至順三年八
月十三日以永疾卒享年八十其年十月十日𦵏縣南
崇徳鄉湖陽山先墓之次先生氣貌充偉而襟度疎暢
待人一本於誠言論磊落無所隠蔽莫不敬服焉為諸
[009-89b]
生講説務推明其大義不事支離穿鑿文簡質而主於
理詩極渾厚而間出竒語不屑以雕刻求工也有南稜
類藁二十卷初考君無子甞鞠其族子而弗克家復選
族人得先生以為子俾盡有其田廬先生辭曰凡為人
繼嗣貴能紹其先業耳田廬固非所計而田廬之不均
先業未有不因以隳者也考君賢其言卒成其志而均
給焉族黨以是多之娶傅氏前三十年卒先生之𦵏實
同兆域子男二人長良玉常山縣儒學教諭次良珉女
[009-90a]
三人適傅保許文俊傅復亨孫男四人裕褘補初曽孫
男三人良玉𦵏先生殆將兩紀乃來諗於溍曰先人家
居教授前後及門數十百人而無顯者不朽之託非子
其誰顧以子方効官於中外未遑有請子既得謝而退
失今弗圖懼流風遺範日就堙沒謹命次男褘疏其行
實以俟采摭而論撰焉溍竊惟吾里衣冠望宗莫有先
於王氏文獻之相仍亦莫乆於王氏先生引而弗替畀
付有人見其進未見其止豈必亮都髙位而後為能世
[009-90b]
其家也哉溍自總角忝預弟子列今也髪種種矣嗟逝
者之如斯愧前聞之荒落言不能文而義不敢辭銘曰
婺女之墟孝子之里以儒起家肇自王氏世科世祿恒
不乏人重珪疊組萃於一門是似是續蟬聫十葉復抱
遺經脩其世業先生承之弗墜益振如木有夲如水有
源教施於鄉佩衿濟濟道之將行乃止不仕尚克有子
而又有孫餘潤所蒙有林彬彬趾羙於前垂休於後嗚
呼先生是謂不朽
[009-91a]
   贈承事郎同知奉化州事葉府君墓誌銘
君諱應咸字心可姓葉氏處州麗水縣人葉於處為著
族君十世祖襄自松陽徙麗水遂占籍焉髙祖冠宋季
再領鄉薦善言性理而尤深於易有起進士至敷文閣
待制者曰宋其伯兄也曽祖一鳴舉進士未第而卒祖
正大登仕郎父天與仕皇朝為美化書院山長秩滿當
教授一州輒棄不就母青田潘氏宋秘書丞復之曽孫女
君少有經濟志甞慨然曰窮經將以致用也非精無以
[009-91b]
造微非篤無以道遠乃發先世遺書朝誦暮習凡聖賢
授受之奥古今治忽之幾至於儀章度數圖書歴象靡
不研究山長公知其將適於用試使綜理家務外内脩
飭日有餘暇山長公正衣冠坐堂上子孫環列左右俾
君援引經傳典故參以當今事宜而訓戒之雖隆寒盛
暑不廢前史官鄭陶孫以子壻銘登仕公之墓稱君通
朗秀潤詳雅善幹蠱人以為無媿辭科舉初行有司以
君充賦試不合以親老不復入塲屋專意色養甘㫖
[009-92a]
之奉必夫婦躬親之或燕飲它所遇時新之物未薦於
祖未進於親者則不敢甞子守以為法天歴戊辰山長
公卒既祥益不出築室菜山之西扁曰肖堂葢山長
公自號則堂君示不忘也母氏生君而卒君始生之旦
則母之諱辰毎至其日必變服號慟如初喪子孫無敢
言稱夀者始君既失所恃登仕公之侍人方氏鞠育之
及長事之如母奉繼母王氏曲盡孝敬撫弟有恩教子
有法第三子琛為通政院宣使至順辛未以公事自上
[009-92b]
京至江浙行省便道省侍君曰父子天性也五年一見
面豈不願為旬日之留然簡書有程小子初仕不可不
戒抵家之日即命遄謁先墓信宿遂行且告之曰能愈
加亷謹以自持則可再見我如今日矣琛去又五年未
及再見而君以至元乙亥四月庚申卒於家得年五十
有二臨終以山長公墓石未刻屬諸子緒成之語不及
他其又明年丁丑十二月壬辰葬於某鄉岑原之清風
臺去家五里而近娶同邑湯氏□都縣尹垓之女有婦
[009-93a]
徳生與君同嵗後君六年卒合葬焉子男四人長珂蚤
卒次玘後君五年卒次即琛歙縣丞辟行中書省掾史
考滿而遭君之喪服除乃得調今為承事郎處州路青
田縣尹次瑾未仕女二人壻曰湯奎何達孫男六人女
三人曽孫男三人君所為詩文有棲閑集一卷其言務
去健羨而甘澹泊不事華藻以諧世好也琛官正七品
法當封贈父母如其秩至正九年春得請贈君為承事
郎慶元路同知奉化州事君配湯氏為宜人其明年琛
[009-93b]
用治最受知憲府諉以覈田於吾婺之屬邑㑹予歸自
京師乃奉君妹壻松江府儒學教授練晦孫之狀來謁
銘狀稱君材可用世特以㔓於孝養不仕故所施僅及
其家傳曰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君葢有得其㫖矣惟
夫知君之深是以言必以實而不苟過為夸大可謂善
叙事者也予何能賛一辭庸備著其語而作銘以系之
銘曰士之為善兮不與名期歴乆必發兮名斯我隨君
則有材兮又有其時曷賈弗售兮卒以不施安常處順
[009-94a]
兮乘化而歸儲祉多實兮嗣人之貽寵靈所加兮長世
光輝樹此碑板兮昭以刻辭
   戚君墓誌銘
予為仲咸銘其父墓後若干年而仲咸亦卒其子莞復
奉眷友朱濓之狀以銘為請予衰年多感不忍銘人父
子而莞固請不已敢不諾君姓戚氏諱崇僧仲咸其字
也上世占籍婺之金華為宋官族髙祖諱如琥朝奉郎
知袁州軍州事曽祖諱宋祥從政郎廣徳軍司户參軍
[009-94b]
祖諱紹入國朝隠居不仕私諡貞孝先生父諱象祖信
州路道一書院山長母朱氏前鄉貢進士環之女君兄
弟二人兄某以材見推擇從事於憲府用例補官君獨
不以榮進為念端居苦學間弄翰於詩文皆積麗綿宻
可喜年二十有七始盡棄其學而從鄉先生許公講道
於東陽之八華山用意堅確蚤夜弗懈博通經史旁及
諸子百家尤潛心於儒先性理之説探幽發微必極其
根柢而後已同門推為髙弟初袁州府君與從兄如圭
[009-95a]
如玉並受業東萊呂氏之門而許公之所承傳本於考
亭朱子君以得於許公者歸而稽諸家庭之所聞無不
脗合自信愈篤克己厲行為人所難能衣麄食淡待親
朋一以清約不曲徇時尚而改其度毎謂人知富貴之
可欲而不知貧賤之可樂也先廬適毁於菑君備殫勞
勩以復其舊山長府君漫仕而非其志厭居闤闠間偶
訪壻呂公汲於永康太平山中僑寓乆之因君徃省遂
卜居焉君性恬静黙坐一室環以書數百卷非有故不
[009-95b]
妄出呂公既遣諸孫來學於君復創義塾聚族人之
子弟使就學諉君主其教事君克謹師法持規嚴學者
敬憚之扁其室曰朝陽以表鄉土之懐人稱之朝陽先
生云君有春秋學講一卷葢其少作晚嵗所著有春秋
纂例原指三卷四書儀對二卷後復古編一卷昭穆圖
一卷歴代指掌圖二卷以六書之學世儒率置而不講
所傳經籍之文多致譌舛乃考許氏説文參以近代諸
名公之所訂定用古篆繕寫易書詩儀禮春秋孝經論
[009-96a]
語大學中庸孟子將獻於有司而乞頒行於四方以儀
禮一經未既弗及上又甞為書言時政欲詣闕陳之亦
弗果行人見君髙蹈物表目以為畸人静者而不知其
未始忘情斯世第不屑苟售耳至正十三年十一月十
三日君以疾卒於太平其年十二月十一日𦵏於義烏
雙林鄉下頓後祝之原娶朱氏從事郎揚州路崇明州
判官復淳之女母氏之姪也有婦徳諸子惟英非已出
撫而教之均壹無間前三十年卒君之𦵏與之同兆域
[009-96b]
子男五人長即英次蒙次莊次莞次多早卒女一人適
金華頁逄慶亦已卒孫男一人訢遷尚幼莞懼君之遺
志逸行無以表襮於世故求託於銘以傳予竊以為古
之歿而不亡者在乎承之得其人不係乎銘之有無也
君多男子能讀父書他日必有出而顯其親者姑為之
銘俾刻石以識焉銘曰
戚之家學宗吕氏百年遺響君克嗣私淑諸人祖朱子
遡其承傳歸一揆君先群從皆進士季由師氏為刺史
[009-97a]
流芳五葉未渠巳孰無望君復其始時之可行君則止
世其學弗世其仕杜門著書逾紀兩書成未出君不起
俾以銘章示源委後人母忘趾其美
   樓文翁墓誌銘
君諱如浚字文翁姓樓氏樓之得姓出於東樓公子孫
散處四方皆為官族在婺之竹山里者吳有侍中𤣥散
騎常侍畯宣威將軍陟齊有給事中幼瑜梁有侍郎偃
名見史傳圖志竹山後更號智者里更及近代亦有掇
[009-97b]
儒科通朝籍者君之曽大父諱幹大父諱紹祖父諱某
雖世其官業所居猶故里也母陳氏君本黄山童氏子
出嗣樓氏江南新附之初人心未寧愚甿因而搆亂本
生父死焉君方髫齡能以智自全鄰人適見而負之以
歸衆皆駭歎以逺大期之甫踰弱冠復罹家難母子相
依以續前人之遺緒君識見多出人意表族人或忌之
君伯父謂曰是兒骨相不凡它日將亢吾宗宜善遇之
君自少讀書不習為記誦詞章以希世取名而能知其
[009-98a]
大意故其事親孝奉先有禮且善治生有餘力則推而
及於族姻鄉鄰作義塾以教其子弟窮乏則周之舅氏
甞託其孤於君始終經紀其家事纎悉備至大徳丁未
嵗大饑道殣相望賴君以活者甚衆間出粟貸之踰年
而來歸所貸皆不取息貧不能償亦不問公上之徵歛
必先期而集尤謹於將迎縣大夫有所詢則别白是非
以告而無隠有隂受其賜而不知者人有患難赴之恐
後而無徳色居常以氣槩自髙而性本自寛厚有雅量
[009-98b]
人莫不樂與之交四方賔客之來留連欵洽無虛日母
年九十而終治䘮寧過乎厚㑹𦵏遠近畢至姦胥大俠
閭里惡子譁訐成風人多以小不忍務力勝之君悉不
與較順受之而已乆而各自悔服無敢復相侵侮故同
邑貲相埓者惟君家久而獨完君素有幹局精力過人
兼通當世之務而安於素分無慕乎其外人勸以仕皆
不聼至正壬辰朝用兵誅反者出粟二千餘石遺其子
輸于官以佐軍餉有司剡上其子名轉達於中書乞授
[009-99a]
以官君聞之殊無喜色葢非其始望也中嵗頗好老氏
清浄虛無之説更創道院延羽流與居與㳺君一生少
疾疢年既耄而耳益聰目益明飲啖步履不異少壯時
蒼髯如㦸氣貌充然其所養可知矣將終命悉焚積逋
之券細書累紙區畫後事雖細不遺氣息奄奄猶據榻
危坐左右懼其疲扶之就枕乃瞑君生於宋咸淳庚
午正月二十七日卒於今至正甲午五月十二日享年
八十有五娶王氏先二十三年卒次葉氏子男六人長
[009-99b]
國華保義副尉湖州路徳清縣主簿次士祥次璋管領
拔都民户總管府王龍千户管民司長官皆王氏出次
士庸衢州路開化縣儒學教諭次士毅次為許氏姊後
更名煥女二人孫十五人鉉銕鋼欽鈞鈆鋭鉞鑌鉦鎮
銓鏻鐘鍔女七人曽孫男一人淮女一人國華等卜以
君卒之年十月十八日奉柩葬於所居西五里東塘山
與先室王氏合前期以傅生藻之狀問銘於予今年春
傅生來自君所徼予同㳺金華之法華山升髙望遠裵
[009-100a]
徊乆之明日還過君家止予宿張鐙灑酒促席道舊故
追計之不至君家已二十有六年又明日君欲復與游
嵩頭陀智者國師道塲上清五雲龍夀諸山予以興盡
留詩為别而歸孰知遂成永訣乎予少君七嵗而蚤衰
行將與草木俱腐何足以任不朽之託乎雖然詎可□
然忘言乎輒因狀撮其大要為銘以畀之聊以抒予哀
云爾銘曰
嗚呼文翁素分之安雅量之寛處世能順保家能完養
[009-100b]
生能夀教子能官人一能之斯以為難翁之於是殆幾
乎全其可以無傳耶
   許君墓誌銘
君諱熊字吉甫姓許氏婺之東陽人晉孝子孜之裔為
近代衣冠鉅族居邑之南者曰南許居邑之西者曰西
許而君之先居昭仁里之梅峴則由西許而支分也宋
宣和中睦冦猖獗八世祖瓊集丁壯捍州城有功補秉
義郎以城中食盡援絶力戰而死鄉人為立廟而祭之
[009-101a]
曽大父諱榮之大父諱元凱父諱文奎值宋社之阽危
群盜充斥挈家僑寓州治西南之桐齊坊而君生焉其
復歸也君生六年矣即使就學朝益暮習孳孳不懈
父性方嚴君左右敬承克盡子職特鍾愛焉長兄熹為
伯父後雖異居而有無相通不以彼此為間仲兄勲與
君同貲業凡理家務應官府之需皆君獨任其勞而遺
之以逸仲兄倜儻好客終日趍待無厭倦之容仲兄歿
止一子甫十嵗教育之至於成人而授之室君於族黨
[009-101b]
以嵗時㑹拜正尊卑之分以祭祀飲福序親愛之情貧
窶則加周䘏推而及於鄉鄰㐫嵗賴以獲全者甚衆遇
急難必扶持拯救之事之以闕/ 者輒欣然為之倡每
誦昔人寧人負我無我負人之語故與物無忤樂道人
之善而不欲指摘其過人以是稱之君鬚眉秀爽氣貌
端重平生安於素分而無慕乎外自號樵隠以見其志
焉君生於至元戊子二月十一日卒於至正辛卯六月
十一日享年六十有四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𦵏家南
[009-102a]
五里之西許山遵治命也娶義烏徐氏寶謨閣待制文
清公之曽孫通判闕/州鏄之孫江東總領所幹官通之
女子男五人忻恂悌恒懽孫男七人震亯蒙亯大有巽
亨大同益亯鼎亯女六人長適同邑陳應昌餘在室君
孝友出於天性父無恙時愛西山之勝有終焉之意欲
購其地不可得及既歿而𦵏於柏墩其人始以地來售
乃營兆域改葬而治冡舍於其旁以酬先志按儒先遺
法創祠堂於所居之左而饋薦以禮八世祖廟乆壊弗
[009-102b]
葺發巳槖撤而新之仍畀以祭田若干畆俾族人之無
所歸者掌其祠事月有廩給焉又以外氏徐文清公之
夲支彫落將為之立後建祠有志而弗遂也君𦵏後三
年忻等以婺州路儒學正王君龍友之狀來謁銘王許
故有連君之父與王君之伯氏御史公同師事鄉貢進
士石先生而王君又與君二兄繼登先生之門故知君
為最詳狀所述其目有八文繁不可具載謹撮其大要
以為序而銘之銘曰
[009-103a]
嗚呼許君學足以持其身行足以律其家接物常存於
寛厚處世不奪於紛華豈非所謂一鄉之善士者耶
   退藏山人趙君墓誌銘
君諱若磬字仲和姓趙氏其先於宋有屬籍君所祖曰
徳雍天平軍節度觀察留後咸寧郡公贈宣徳軍節度
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侍中追封廣陵郡王諡康簡
實魏悼王第四子廣陵生承亮感徳軍節度使秦國公
贈樂平郡王諡恭靖樂平生克愉封魏國公諡文思文
[009-103b]
思生叔茝内殿承承制制生堅之南渡初自開封徙衢
州終於闕/ 大夫累贈正奉大夫正奉之子承事郎平
江府常熟縣丞公傳則君之髙祖也娶婺州蘭溪徐氏
又自衢徙蘭溪之甘棠鄉新豐里曽祖諱彦鉷迪功郎
福州長谿縣丞祖諱旴夫從政郎處州遂昌縣令父諱
時堯本成忠郎□夫所生於常熟為曽孫故遂昌育以
為子母徐氏主管尚書禮兵部架閣文字介之孫女君
幼開敏授以書輒能通大義年十有二而宗國顛覆又
[009-104a]
二年而失所怙時新附未乆君朝夕奔走以聽科繇恆
惴惴焉恐不克保其家婣黨莫為之援反侵虐之母子
相顧憂蹙弗堪君不得已俛首刀筆間蘄以禦外侮遂
僑居於郡城既而見推擇為主獄吏數辨繫者之寃所
活數十人部使者以為能陞本郡列曹掾用例遷衢州
府公之賢者咸加禮遇而權貪以不附已深銜之君強
直自信無所囘撓竟不見容而免君太息曰始吾以門
戸多艱姑寓迹於是家幸稍寧不貽親憂可以止矣乃
[009-104b]
歸理舊業因以退蔵自號君家居孝於母友於諸弟尤
篤於教子待姻黨有恩未甞以疇昔之故為芥蔕人有
善必亟稱之至赴人之急難雖莫夜風雨無所憚母年
七十四而終遷父柩合𦵏東陽縣懐徳鄉之勝湖山且
以其自號者扁諸墓廬云君疾既革命内外静黙無譁
惟戒其子嗣鴻以謹祭享保丘墓言終而卒重紀至元
之二年九月三日也享年七十有二娶陳氏何氏李氏
何氏太府寺主簿自之女前君三十年卒陳氏有子嗣
[009-105a]
淇與俱後君五月卒子男三人長即嗣淇次嗣鴻嗣滋
皆何氏所出也女二人適金華楊森翁義烏陳善新孫
男八人古忠古憲古愚古怡古性古懌古恒古悦女六
人其四巳行二尚幼君没後十年是為至正某年嗣鴻
乃克治地於金華縣婺女鄉夫容山之原卜以其年某
月某日奉柩以𦵏爰狀君行蹐予門再拜而言曰始先
人遣嗣鴻受業於鄉先生許君語嗣鴻曰吾衰朽無成
汝兄既早失學汝弟又以疾廢三百年詩禮之傳天其
[009-105b]
或者不汝絶乎汝其勉之嗣鴻無能奉承教命大懼世
叙之可徵者子孫日逺日忘而先人之承其先開其後
者無以昭示於永乆願備叙而銘諸予既答拜遂按狀
所述為之序而系以銘俾歸刻焉銘曰
行其權曲以全執其節剛以折晦而明心則亨歿不朽
惟有後
   承務郎松江府判官致仕王公墓誌銘
公諱肖翁字傳朋姓王氏世為婺之金華人宋太師左
[009-106a]
丞相魯國文定公諱淮之𤣥孫中大夫太府卿贈少師
東陽郡開國公諱棟之曽孫中奉大夫直較文閤福建
路轉運計度副使金華縣開國男諱佖之孫朝奉郎將
作監主簿諱竒之子也公生而岐嶷長益清敏才學兼
茂為宗邦所欽仰又其姿表明秀風榘醖藉雖當乎運
去物改之餘望而知其為相門子弟矣起家衢婺二郡
儒學録大徳中陞婺郡儒學正考滿當得教授一郡而
國制教授必年艾以上始得為之公名上天官葢未四
[009-106b]
十也是時奎章閣侍書學士蜀郡虞公集與公生同嵗
亦以儒學正滿考同在選中而年皆不及格有司以常
制持之廷臣言虞集雍忠肅公孫王肖翁魯文定公孫
皆前代名宰相家子且學藝不羣不得拘於常制於是
虞公得教授京畿而公為静江教授南方歊暑多瘴公
到官居亡何即移病而歸家食十年延祐末復起教授
南康㑹白鹿洞書院山長缺郡守崔公翼之請公攝山
長事書院乆廢公為復興之新其屋宇廣其田租而來
[009-107a]
學者滋衆士譽翕然至治初辟江西行中書省掾史贑
人有因覈田虛増粮額萬餘石而生變者事數年不決
公以謂民變雖靖而糧之虛額宜在所必除儒學官待
選者以千數先是持選衡者皆顧憚不敢理日致壅滯
公閱選簿為之銓注數日而畢由是宰臣器重之惟其
言是用休聞以彰泰定四年積年勞除將仕郎海道漕
運萬户府知事海道嵗漕東南百萬之粟供億京師以
軍興法從事其任至重自漕帥至僚吏率以選居闕/
[009-107b]
幕中三年上下克協漕事訖辦僉以為能仍紀至元二
年轉從仕郎嘉興録事適嵗侵部使者檄公行視田公
為具實以聞得免荒租數萬石它州郡有奸利事部使
者悉以諉公決公決之無或不當者惠利及人甚衆政
績益著未幾屬疾請致其事遂以承務郎松江府判官
致仕命未下而公卒其年十月癸巳也享年六十有五
以五年二月壬寅葬於金華縣婺女鄉施家塘之原公
娶唐氏子男六人長萱泉州徳化縣主簿次藻杭州路
[009-108a]
海寕州判官次蘭鎮江録事司判官次荃次葵次葯奉
化州儒學正女三人長適劉文同次適申□次適吳儼
孫男十二人女八人公天性孝友事親無違禮養寡姊
弱甥無失所者教諸子必由於禮法家庭之内肅然有
儀所得祿秩多以周親黨振貧乏内顧不足不以為累
髙懐雅興一寓於詩而尤善筆扎論者謂其酷似吳傳
朋短章醉墨人争寶愛之初魯公在淳熈間乆居相位
是時南比講觧中外無事一用柔道佐時絀尚利喜功
[009-108b]
之説以休養其民人以故百年之間江左元元得以養
生送死而無憾南渡以還論相業者莫於斯為盛魯公
之從子是為文憲公柏實學於黄文肅公榦以傳考亭
朱子之道學而敷文又受業於文憲以及撝堂劉先生
炎雙峰饒先生魯其學皆本於朱子於是言道學者推
為朱氏之適傳矣維公之生上承世徳相業之隆道統
之重萃於一門者家庭之所見聞為多而累世文獻之
傳逮於其身不可謂無所託也惜乎不大顯融不足以
[009-109a]
究其志之所就然論天道者謂王氏宜有後而公侯之
子孫當必復其始後之來者尚有徵焉銘曰
大山穹林良材所生世家名閥是生賢能婺衣冠家孰
盛王氏相業道統聨徽襲軌奕葉載徳委杫于公公繼
承之文獻在躬際今昭代仍有禄仕用世其家克濟厥
美君子之澤維衍益延曷觀水木繇有本原斵石刻辭
爰誌陵谷尚其嗣人是似是續
   故處士金華王君墓誌銘
[009-109b]
君諱蕙字光庭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徙婺義烏之鳯
林鄉又自鳯林徙居郡城凡六世至宋政和間有以進
士起家者曰登卒官湘潭令贈太師魏國公於君為七
世祖魏公之仲子曰吏部尚書贈少師莊敏公師心丞
相魯國文定公之伯父君之六世祖也曽祖諱僑迪功
郎台州臨海縣尉祖諱琰將仕郎父諱□入皇朝為婺
州路廣盈庫副使君六嵗失母攀號頓踣寢食俱廢哀
慕没齒不忘里中偶不戒於火君年甫十六亟詣家廟
[009-110a]
奉遺像以出他悉置不顧東軒書院祠堂由始祖而下
不以世數逺邇為間咸合食當屋壊弗葺君繕完使一
新且割田為經乆計先墓祭田族人迭主之春秋之事
或廢不舉君為修其缺墜惟謹念上世獨莊敏公有傳
在太史氏其後累世歴官行事年夀卒𦵏皆未之有述
將狀其實請於時之聞人有志而竟弗遂君平居孝於
父友於兄弟推以及其宗族尤樂周人之急篤於愛子
而訓誨甚嚴臨終戒之曰汝能以孝友繼吾志吾死瞑
[009-110b]
目矣君幼頴異稍長受業儒先尤精於音韻文字之學
有司以君善譯語薦於翰林而君以侍養辭不就遺榮
自適優㳺卒嵗未甞以窮達動其意也君生於至元己
丑正月十七日卒於至正甲申閏二月二十三日得年
五十有六娶戴氏子男三人浩存元功漢章女一人許
嫁曹道寧孫男一人女三人其明年乙酉九月十六日
浩存等遵治命奉柩𦵏金華縣婺女鄉槐龍里馬鋪嶺
先塋之次其𦵏也浩存既刻石誌嵗月復介予友張君
[009-111a]
樞来謁銘吾婺故宰相家無若魯公之族最為蕃衍衣
冠奕葉後先相望至於運去物改出而仕今聖時者猶
彬彬焉積累之素固非一朝一夕考其源委則功烈著
於當世福澤被於後人實自莊敏公始徳厚流光餘慶
未艾而君謙冲退託如弗克勝與世浮湛耻於衒襮觀
其孝友行於家持身接物始卒無疵可以謂之全人也
巳奚必傳珪襲組然後為能世其家乎銘曰
大山穹林良材生焉逭彼斧斤以保其天孰終奪之嗇
[009-111b]
不使年樂哉斯丘尚歸夫全
   龍泉章府君墓碣銘
龍泉章府君以至治辛酉八月壬申終於家後八年當
天歴己巳十二月己酉夫人李氏亦卒又二年至順辛
未七月庚申合𦵏縣北西寧鄉古萊山之柯林墓上之
石未有刻文又十有一年其子遇孫以狀來謁銘予雖
不敏甞執筆從太史氏之後以文字為職業不敢以不
敏辭按狀府君諱格字元夀姓章氏其裔出康州刺史
[009-112a]
鵬刺史居泉之南安未幾徙浦城再傳至檢校太傅仔
鈞仕於閩王朝其子若孫多顯榮於時章遂為建之着
姓太傅第三子撿校司徒仁燧生校書郎文錫文錫生
都官郎中重又自浦城遷處之龍泉重生告告生順順
生公探公探生世安世安生舉舉生宗宗生輔輔生聞
義聞義生用之則府君之髙祖也用之生强宗强宗生
煥文煥文生斯立則君之曽祖祖父也府君自髙祖以
來咸不樂仕進壹以儒術自娛至府君尤能外去聲利
[009-112b]
髙蹈物表白髮蒼顔衣冠甚偉見者皆指為前代人然
不以弗仕而乖恤民之志性篤嗜黄帝内經甲乙靈樞
之學晝夜研劘之弗厭多居善藥疾病者疕瘍者咸走
藥之而不求其償或訕府君曰行藥如行師將非其人
則民生葅醢子非世習或證不宜藥藥即殺人奈何府
君笑曰君言固當吾心將以巳人之疾非若粗工然欲
售醫以為市也彼蒼者天君詎知不吾佑乎閭井之間
倚府君以生者甚衆果不違其言府君孝友出於天性
[009-113a]
父齡逾八十不良於行雖多傔媵府君朝夕給侍左右
未離去父既没奉其愛姬如母人疑府君為過府君曰
父母之犬馬亦當愛之況人乎哉聞者嘆服親屬有利
府君多金者數至豪奪巧攘府君笑弗較居亡何又搆
誣府君倚官勢而鉗劫之府君曰子何必爾欲金當持
去又弗與競於是大慚服不敢復有所文府君不嗜酒
毎嘉賓至必陳壺觴以為燕樂共談歴代治亂纚纚如
貫珠聴者欣然忘倦客或沉酣擊節爲長歌亦弗之厭
[009-113b]
葢府君局度凝廓遇物有容類如此夫人出於宋之望
族克相府君以成厥家而所以奉尊章和娣姒飭子孫
又各盡其道人有貸錢者乆不能償輒勸府君焚其券
府君享年六十有三夫人之夀視府君而嬴十有一焉
生子一人曰遇孫女一人錦川季源其壻也孫男三人
曰珪曰璋曰溢惟府君生於簪纓之胄雖不出仕以流
聲問於時然在家以孝友稱其存心復以澤物為務揆
於古者肥遯之士亦若斯而已如府君者可使泯泯而
[009-114a]
無傳哉是宜銘銘曰
澤則有蘭兮山則有薇我采我食兮我佩我衣銀黄雖
貴兮獲之或非曷惇孝友兮保家之肥我民疾痛兮況
切我肌完其熈醇兮起其枯羸人已一視兮我道在兹
萊山欎葱兮有石如脂昭幽廓潛兮勒以貞辭
   青槤居士鄭君墓銘
至正癸巳秋九月十又六日鄭君子敬卒於家其子渙
以冬十月二十又七日葬君於浦江縣東三十五里閔
[009-114b]
子塢之阡今年春二月五日奉太常博士胡助狀來徵
予銘按狀君諱欽字子敬姓鄭氏子敬其字也其先出
後魏建威將軍華華生中書博士茂茂生白麟有七兄
弟號七房鄭氏皆多子孫謂白麟之後不傳者史失之
也白麟十六世孫宋歙縣令凝道始自榮陽遷於歙凝
道子殿中侍御史自牖復自歙遷遂安牖生秘閣校理
安仁安仁生淮又自遂安遷婺之浦江今為浦江人淮
生照照生冲素處士綺綺字宗文通春秋糓梁學撰糓
[009-115a]
梁合經論三萬言事父母甚孝父以非罪繫獄當入死
綺上書郡守錢端禮請以身代母張病風攣綺保持若
嬰兒但適厠必抱就之三十年弗懈教子孫不分財異
爨至今九世無敢違其言朝廷旌之為孝義門綺生聞
聞生運運生政以孝謹稱淳祐中大疫有至滅門者人
恐惑四奔父子不相顧恤政與妻賈奉病母陳益勤終
無他虞政生徳璋處州青田縣尉徳璋生大和建康路
上元縣龍灣務提領君之父也龍灣厖凝端恪有魯騶
[009-115b]
士君子之至行其司家事嚴而有恩雖家庭中凛如公
府子弟小有過頒白者猶鞭之毎遇嵗時出坐堂上君
帥羣從子皆盛衣冠鴈行立左序下次進拜跪奉觴上夀
畢皆肅容拱手自右趨出足武相銜無敢參差者見者
謂有三代遺風雖石奮家有所未及名聞天下自皇太
子暨丞相諸公卿多作大書及賦詩以美其行部使者
武威余闕行縣以其孝友七郡或莫之復篆東浙第一
家以褒之葢大和喜學君益左右之得一言必籍記而力
[009-116a]
行之冠昏喪祭壹從朱子家禮而老子浮屠悉罷弗祀
子孫從化馴行恭謹不知㕓市涼薄事執親喪哀甚三
年不御酒肉食貨田賦之屬各有所司無敢私凡出納
絲毛事有文可復挾日則㑹不公則監視發之諸子晝
趍功入夜則聚棣華軒中温温語笑至更餘始休雖列
顯仕不敢挾以自驕諸婦但事女紅不使豫家政内外
極嚴輿臺通傳不敢越堂限然其所以致是以龍灣親
攬其綱而衆目之翕張則於君乎是賴及龍灣采先世
[009-116b]
所行定著家規五十八則君復著續規七十三則以補
其未備文多皆不載初龍灣無子其弟心水府君文厚
實生君即命為嗣甫十三生母葛氏亡毁瘠如成人俄
心水得羸疾君晝則侍湯藥夜則哭禱於天或謂人血
能治之乃刺膚和藥以進然病已劇終莫能差君雖出
為人後而服喪三年痛悼終身但語故即哽咽不自勝
未幾母周又病復三度爇頂灼臂以哀籲焉卒賴以安
及長撫弟妹惟恐不至未寒而與裘先饑而推食雖盛
[009-117a]
怒中見之必欣然改顔弟妹安之不知身之早孤也遇
一家如一身長幼有疾一夜六七起或竟夕目不瞑病
勢稍減津津喜溢眉宇間族子可出仕者資而勉之至
於以歸不翅已得之者與弟銖同掌義財拓腴田二千
畆貯之嘉禮庄中嵗入其粟以為婚嫁之費其遇疏族
則有續食之粟禦凍之衾胤絶者擇良嗣繼之性敏者
營義方教之至於䘏異姓周窮匱又有推仁之財免利
之黍甞自訟曰民吾同胞彼病吾病彼辱吾辱吾可不
[009-117b]
盡心乎哉或陷危難奮身救之雖利害不顧有紛争弗
決者得片言則曲直自明羅拜而去愚氓無知視骨肉
如塗人君至其家開陳大義至懇切處潸然為出涕民
多悔悟自新君為人外雖嚴肅而内多慈惠尚氣節英
特異常不能隨世浮沉喜於聞善勇於行義遇事變通
如丸之轉曽無滯留苟涉過差則批頰自訟故人樂勸
之以善道云有薦君才可用者君力辭焉家後有古槤
大十圍乃冲素處士所植者君毎舍其下因以青槤居
[009-118a]
士自號示隠操也龍灣既即世君哭之過哀因以疾卒
壽僅六十三娶傳福字世昌少房徐偉字妙英皆前君
卒同𦵏縣東二十八里之金村子男五溢渙瀛汪瀱溢
瀛汪皆夭孫男三桐柎栴予家與君相去不兩舍交君
父子間者凡三世矣今年夏四月龍灣以疾不起予來
弔哭甫及六月而又哭君焉嗚呼天喪吉士何其忍耶
然君之二子能以才猷自見群從子姓之賢者又濟濟
然各敦孝友之行以能保厥家則君雖亡為不亡矣昔
[009-118b]
者予既銘青田之墓今復從狀所述備著君累葉之美
以垂勸於方來復系之以銘曰
倚歟鄭氏世有哲人君繼起之孝友彌敦九世同爨罔
間疎親旁推其餘䘏我里鄰榮辱疾疢視同一身苟用
於時澤將被民既弗欲展脩於家門堂筵之上煦如春
温百世之下善孰可泯有崇斯阡厥石維珉紀美揚休
以朂後昆
 文獻集卷九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