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文正集 > 吳文正集 卷五十六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文正集巻五十六
             元 吳澄 撰
  題䟦
   題劉愛山詩
至後八日天寒閉扃有客及門啓扃出迎髯翁姓劉世
居廬陵愛山其字濟翁其名諸公貴人禮為上賓以其
能醫以其能詩醫有還童却老之方詩有去文就質之
[056-1b]
章余愛其方而不敢甞余愛其章而不敢忘誦者琅琅
聴者蹡蹡雖窮冬沍隂而春風滿堂昔歐公於詩尊韓
柳杜甞云老夫清晨梳白頭𤣥都道士來相訪韓必不
肯道或應之曰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非此類也耶
歐遂語塞然則杜為詩家冠冕固亦以如此詩而鳴於
盛唐况其集中如黄四娘家花滿蹊如南市津頭有船
賣此類非一蓋杜詩兼備衆體而學之者各得其一長
翁詩不専學杜而與此體合聲情自然不事雕鐫衆之
[056-2a]
所同其籟以人翁之所獨其籟以天
   題孝感詩巻後
於乎孝豈易能哉聖門之以孝名者曽子也其門人嘗
問夫子可以為孝乎而曾子以參安能為孝答曾子之
父亦聖門髙弟樂道亞於顔子曽子之事親極其孝矣
而孟子僅以為可豈謂曾子之孝為有餘哉蓋子之身
所能為者皆其所當為也是以曾子終身戰兢惟恐或
貽父母羞辱逮及啓手足之際然後自喜其可免於此
[056-2b]
見孝行之難也晉王祥以至孝之子遇至不慈之繼母
每虐使祥俾求所不可致之物隆寒冰凍而欲生魚祥
惟命之從將去衣剖氷而偶獲雙鯉以塞其母之虐鄉
里甚憐閔之幸其得解以為有天助故推言其孝感至
若州守吳侯之賢暨其子少府可初之賢吾所知識一
家孝慈和氣藹如胡可援祥奉不慈之母為比圖買魚
供親饌而巨鯉出適然而然爾交遊之友附㑹王祥故
事驚異奢美稱其孝行之能動天形諸歌詠累累諛辭
[056-3a]
益友固應如是夫澄與州侯父子素厚不敢然也願少
府思孝道之難盡愈勉其所當勉而以曾子自期焉
   題鄧立中所得贈言後
吾郡鄧清曠以詩名其子立中為臨汝書院諸生已而
試吏不相聞廿年餘忽解后于豫章將赴龍泉典史出
其所得贈言一通示余其間蓋多隱居肥遯之士余讀
之曰異哉夫巧於仕進者其求知也必於有權有勢有
位之人今立中不彼之求而此之好觀其所與言類皆
[056-3b]
理義之談規誨之語立中旣樂聞之又珍重之如䕶至
寳然於是而知立中之識其度越軰流逺矣夫自儒而
吏者一措意乎刀筆筐箧之間心術變移與疇昔殆若
二人今立中不以儒之言為迂不以儒之行為拘方切
切求益而將以之律己治人焉於是而知立中之識其
度越軰流逺矣古昔設官治民司其案牘文書者曰府
曰史繇周以來未之有改也國朝又於府史之上設官
以總之典史則一縣府史之總也百里之内凡民事之
[056-4a]
逆復官賦之出入無不掌其所繫亦不輕矣立中之為
人如此則龍泉之為邑也其庶幾乎余旣喜彼邑之得
人不貽彼民懟又喜吾郡之有人不貽吾徒羞又喜詩
人之有子足以為清曠翁之光故為題其後
   題須溪劉太博贈彭真觀為兩書院復田序後
彭真觀復鄉校乆失之田耕之至今士賴以飬其功茂
矣此知真觀之小者也真觀自耕寸田旦暮不輟苖而
秀秀而實觀其自飬不為飬他人口體而已是豈人之
[056-4b]
所得而知哉治己之田將無暇於芸人之田不然何以
為真觀
   跋唐國芳詩
觀子之貌今人也觀子之詩乃如與數百年前唐人相
對如夢偉哉識趣進學力進子詩可仙
   跋文信公封事
信國丞相開慶封事比忠簡胡公紹興封事尤懇惻周
盡胡初以罪謫卒以夀終惟公不幸值國運之去他日
[056-5a]
一節難於忠襄以一身而備二忠之事偉哉王若周以
公手藁示予讀之泫然
   跋楊補之四清圖
尚書月湖何公之弟之子竹居君好尚清雅得楊補之
梅蘭竹石手巻一於從公游宦時徧求鑒賞紹興癸丑
錫山尤公等七人題字于左而此庵羅公有書嘉定庚
午吳興沈公等十人題字於左而梅亭李公有跋何羅
李吾鄉三先逹二次一十六人同觀皆一時鉅公至今
[056-5b]
見其姓字莫不竦慕夫補之墨戱有名不待他人鑒賞
而後重竹居君猶拳拳借重於人惟恐不及蓋貴游習
氣如此君後以此轉授子婿袁主一兩家寳蔵之且百
年餘主一又每持以示人意度一如其婦翁所謂冰清
玉潤者歟
   書何此堂詩後
此堂何先生壯年擢甲科而有學有文一時莫不竦慕
尚記戊辰嵗私塾課試先生選余一論為第一所以奬
[056-6a]
借期待者其厚惜居逺鄙弗克朝夕左右請益先生亦
復去家而之官初任永教再命江東運司之屬而卒子
始三嵗扶櫬及家而時事異家亦毁焉於是平生著
述漫無一存子伯大既長惻然痛父書之不可見此片
紙乃永教時勸進永士之詩得之如獲拱壁然噫此孝
子之至情也伯大質美行粹而力於學必將卓然有立
以光其先余也願與伯大共勉之以不負先生疇昔奬
借期待之意云
[056-6b]
   題百魚朝一鯉圖
此圖侍郎李公得之於成都故以八印印其左一大服
百小公乃病其未化何也夫大猶未離其類化則出乎
類矣苟至於化能大能小能有能無尚何以一服百之
足言
   題侍郎李公畫像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公然朝夕升其堂如見其容焉
固不待拜遺像而後致予之恭也
[056-7a]
   題柳山長墓誌後
通守之子能業進士與丞相游如兄弟然時既革而家
自如志不挫身不辱夀且考終有子克紹其可謂吉徳
之人歟前年識其子元善今得丞相之弟所作誌銘為
識其末
   題陶庵邵庵記後
徃年嘗於吾廬之側治一室寘文成張司徒靖節陶徴
士希夷陳先生康節邵先生畫像其中晨夕瞻敬後以
[056-7b]
㓂擾弗靖遷徙不常而廢吾友國子助教虞伯生取靖
節康節二賢之氏名其庵與予意豈異也夫二賢所志
所學有未易窺測者於其言語文字之遺時或瞥見彷
彿焉至今尚論其人不過見所能見而巳身之所寓心
之所㑹要不可一槩齊而其所以同者一也子欲合陶
邵而為一蓋有世内無涯之悲而亦有世外無邉之樂
悲與非有為而悲也樂與非有意而樂也一皆出乎其
天予又欲并悲樂而両忘之陶庵亦可無也夜根其静
[056-8a]
晝握其動首擊而尾應風起而水涌有能從吾惜生控
浮游以上征者乎
   紹陵賜楊文仲詩後跋
咸淳間將作監楊公文仲両侍經幄所得賜詩如右不
十年而歴改一元肇始太原壹正八字皆詩中語幾若
䜟語異哉䘮亂流離中公之子焱翁㒺敢失墜戊辰巳
巳至今踰四十年奎畫如新公之孫紹祖出以見示嗚
呼宋三百年禮儒臣尚經訓前代莫及雖季世家法猶
[056-8b]
未替天命之與人文固藐然不相闗歟
   題進賢縣學増租碑引
士大夫治官如治家則何事不可辦官府學校之間大
率視如傳舎苟且以俟代去孰有視如家事者哉進賢
學産隱没虧折前後學官安視而不經意教諭萬君始
搜括究竟悉革其弊學計頓増然萬君能復其舊而已
非有所増也什一中正之賦通古今可行至今官之取
於民者不過此惟豪民私占田取其什之五以上甚矣
[056-9a]
其不仁也而近世公田因之亦十五以上耕者不堪逃
亡荒廢者過半於是官抑配於富户以取贏焉學産與
公田一也其賦雖不能如什一之輕幸未至如豪民之
取而姦民或増租入以餌職掌之人而求奪佃予提舉
儒學時凡若是者必沮遏夫萬君有功於進賢之學而
予慮規利者不知大體縁是以增租為能則是厲民以
自飬也其可乎故題其碑之隂一以示勸一以示戒云
萬君有理財之長視官如家為洪郡學録值洪學弊極
[056-9b]
予欲移其施於一邑者試之於一郡而同列不悦之遂
不果
   題彭學正圗書講義後
彭方升早擢科第晩為學官咸池浴日之初在京師版
授太常博士居之數月棄官而歸來臨川示予太極圖
通書講義一編善為文辭以發明朱子註義敷暢條逹
亦多有警於學者語焉而詳既有之矣擇焉而精更加
之意焉他日所得又不止如余所觀
[056-10a]
   題吳德昭世家譜
世家譜何為而作也使為人子孫者知所本始也吳自
太伯居勾吳為一初開國之祖季子邑延陵為百世受
氏之宗源同流分曼衍乎天下番易宗人以畨君譜示
予觀之油然有尊祖敬宗之心吾夫子稱太伯之至德
太史公稱季子之仁心慕義俱以其讓也讓者禮之端
予願與德昭共朂以無忝於先德
   題戰國䇿校本
[056-10b]
戰國策字多脫誤予嘗欲合諸家本校之而未及後見
鮑本喜之然其篇題註義頗有乖謬廬陵羅以通悉心
考訂定其篇章補其脱正其誤釋其大意譜諸國之年
冠其首凡鮑氏之失十去八九讀此書者得此庶乎可
為善本矣以通於經亦有見非止精專此書而已
   題貢仲章文藁後
理到氣昌意精辭逹如星燦雲爛如風行水流文之上
也初不待倔强其言蹇濇其句怪僻其字隱晦其義而
[056-11a]
後工且竒噫兹事微矣名於宋者五而已亦惟難哉仲
章江南之英與吾善之伯長俱掌撰述於朝各能以文
自見蔚乎其交䕃炳乎其爭輝予有望焉予来京仲章
將有上京之役示予新作數十温然粹然得典雅之體
視求工好竒而卒不工不竒者相去萬萬也讀之竟喜
之深書此而歸其夫上有所規下有所逮正有所本
旁有所參韓栁氏自陳其所得甚悉暇日善之伯長切
磋究之又必有以起予也
[056-11b]
   跋李氏家集
畨易李周卿嘗聞詩法於南康三馮又嘗見莆田劉潜
夫故其詩多可傳其從孫南甫裒聚得數十篇而以周
卿之兄之父之大父之曾大父凡生平吟詠可追録者
冠其顛其從祖祖父及其二從祖兄所作亦附載四世
八人詩百餘首標曰李氏家集汲汲然欲存先世之美
惟恐或冺没廢墜也予於是而歎南甫之孝愛逺矣哉
周卿諱敏膚其曽大父日新諱楙大父信夫諱孚先父
[056-12a]
君誠諱嘉績兄宋卿諱敏求南甫名元宋卿嫡孫也至
大己酉予貳國子監南甫之弟亨充國子伴讀出其家
集視予李氏累累以儒科顯宋咸淳間有提舉江南西
路常平茶鹽事諱雷奮盛德君子也予嘗辱知焉八人
之中其一恩補初階官其六俱由進士貢特奏名者一
正奏名者一至于今遺教未替亨也不逺數千里宦學
京師他日歸兄弟自相儆勵尚知所以光其先世又有
當求諸内而無事乎外者謹勿怠
[056-12b]
   題蘇德常誠齋
廬陵楊文節公學行文章為一代儒宗號誠齋先生孝
廟親灑誠齋二大字以賜其註易也與伊川程子並行
世稱蘇楊詩法其古文儷語與丞相周文忠公相頡頏
二家各成巨袠曰廬陵二交文集晦庵朱子於人多所
譏評少所推許而於文節公揚其美贊其詩章書翰倡
和徃來敬禮而凡事之尊之可謂至矣惟獨不滿其名
齋之義南北相去不知其幾千里也後百餘年兀氏蘇
[056-13a]
德常又復以誠名齋而采亭楊君為書其扁夫古今人
同不同未可知而號則同矣德常能儒能吏主縣簿判
録事司居官亷能未六十而勇退則亦有可稱者焉夫
朱子不以文節之號為可而予不以德常之號為不可
豈與朱子異見哉朱子之意以為誠者天道非聖人不
能當是則固然然誠者實之謂也全體之實誠也一行
之實一言之實亦誠也不誠無物蓋無一物而非誠猶
水之在地中蓋無一處而無水必曰大海而後為水可
[056-13b]
乎况人之取一字以名齋者非必以己之有餘而為此
夸示也大率以己之不足而致其勉慕焉耳誠者聖之
事人人可以希聖勉慕乎此以名其齋亦何不可之有
   題常道士易學圖
眉山則堂家公如箕子歸周而不仕周其外孫臨卭常
君不肯為農為賈為胥為吏以賤辱其身而寄跡于老
氏清靜之教公遂為言老氏所以同於吾聖人之易者
而并及陳邵周子之學所望於其外孫者不其逺乎常
[056-14a]
君籍記外祖之訓罔敢墜遺述一圖以廣羲文八卦之
說可謂不羞其先世不忝其外氏者矣邵子曰老子得
易之體又曰孟子得易之用進退存亡不失其正家公
有焉消息盈虚與時偕行常君有焉祖孫之所得於易
者如是邵周授受之次則頗與予所聞異予所據者邵
子文所記陳授穆穆授李李授穆親授於陳而非轉受
於种也种亦得陳學之一支傳於南方劉牧承其緒或
以周子與牧同出此一支者非也周子之學乃其自得
[056-14b]
而無所師授至謂穆傳之周尤非也朱子發進易傳表
蓋踵訛而失其實何也周在南穆在北足跡不相及也
何繇相授受哉雖然不足深辯也予願常君忘言而用
易忘象以體易言可忘也象可忘也之𤨏𤨏者又奚足

   題朱巨觀道宫薄媚曲後
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惟子瞻贊太白真介甫贊子
美像能得其似蓋蘓學李王學杜知其詩是以知其人
[056-15a]
也金儒朱瀾巨觀効黎園十曲贊杜有為予言朱之為
人及出處者予讀之悲其志云
   題羊舌氏家傳後
禮不㤀其本君子謂之仁何也以其心之厚也凡物知
母而不知父衆民知父而不知祖人之本乎祖也非心
之厚者其孰能推本而不忘羊舌受氏垂二千年武義
將軍繇東平徙固安恐墜其氏諄諄然命其孫孫禧承
大父志南走山陽訪求宗人旁考譜牒以明所本既不
[056-15b]
獲則姑述所知託諸能者著家傳以傳信用心不亦厚
乎禧字吉甫號本訥翁夫貎木言訥質之近仁者也即
此一事近仁可知矣又奚待稽其貌與言也哉司業尚
文蔚亟稱其賢故予為識傳左
   䟦趙運使録中州詩
唐人詩無一句一字不切題者宋詩蓋不能然夫詩或
言志或冩情或感時或即事固各有當而詠物尤難於
精工運使趙侯以近世中州集録出七言八句三十七
[056-16a]
篇畀王子寧俾初學不至失於支離由此可入唐詩門
户矣
   題陳徳仁通書解
聖門諸弟子聰明卓識者顔子為最子貢亞之然以夫
子之言性與天道為不可聞何也聖人教人隨其資質
所可到未嘗躐等陵節而語此其所以不可聞也晩年
贊易始發性與天道之秘率皆當時弟子之所未得聞
者濓溪周子至於千載之下不由師授黙契道妙本夫
[056-16b]
子贊易之㫖作太極圖通書蓋幾於生知而可比聖門
顔子矣新安朱子訓解周子之書亦旣該備里中陳徳
仁篤志於學道經釋典俱頗蒐獵又取通書敷暢其言
俾讀者易曉良可嘉已予嘉其志之不凡而期其識之
詣極也故書此以勉焉
   題蔡人傑詩後
人未易知也蔡人傑清俊好修余喜其標格而未知其
詩今始見之五言若古體若近體七言若八句若絶句
[056-17a]
殆無一不中度恃才任氣狂呼亂噭者豈知其字字句
句不苟哉蓋自后山簡齋二陳法中來而無摹擬蹈襲
之迹學詩而若是庶乎其可矣彼皓首苦吟或不能通
其解余言非過知詩者試觀之
   題宏齋包公巽齋歐陽公遺墨後
玉谿翁嘗登旴江宏齋先生廬陵巽齋先生之門予於
二先生皆聞其風而不及識今見翁所蔵六詩一書如
見其人焉得包之卓偉則於道可以進取得歐陽之醇
[056-17b]
厚則於非道有所不為觀者因是踴躍奮迅以睎前修
可也豈可但珍其遺墨而已哉
 
 
 
 
 
 吳文正集巻五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