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文正集 > 吳文正集 卷二十三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文正集巻二十三
              元 吳澄 撰
  序
   丁叔才詩序
唐宋以來之為詩出沒變化以為新雕鏤繪畫以為工
牛鬼神蛇以為竒而周南樛木等篇何新之有何工之有
何奇之有臨川丁叔才教授生徒以其餘力為詩章辭
[023-1b]
達而已不惟新惟工惟奇之尚大篇舂容短章參錯如
和陶諸詩皆清淡有悠然之興可嘉已雖然詩言志寧
髙無卑寧純無雜寧正無邪君之詩進進乎周南矣唐
宋以來之詩奴僕也
   張君才詩序
作詩自成一家固難酷似前人亦難或有似者矣似其
一不似其二才氣各有偏也能諸體畢似者鮮哉廬陵
張櫸君材古體五言似蘇州七言雜言似昌谷近體五
[023-2a]
七言八句四句無一不似唐人樂府髙處㡬逼無住或
泊然冲澹似霞外超逸之仙或嫵然輭媚似花間孌婉
之客不專一長無施不宜可謂全能也已非蹈襲非摹
擬其似也天然益豐其本而自成一家其不為一代大
詩人乎君材通古通今多學多藝吾觀其人當以才顯
不當以詩窮也果如余所期將無暇於工詩
   璜溪遺藁序
璜溪張瑞輔先生年先於予十有五宋咸淳庚午同預
[023-2b]
進士貢宋運既革鄉里諸大家延致禮之為賓師未及
六十而終生平博覽多記胷次浩瀚隨取隨有用之不
竭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詩詞駢儷等作甚富身後無人
收拾散逸靡遺王徳泰即其舊游處搜求抄録得詩詞
凡若干篇此先生負才不獲小試享年不及下夀文章
又將無傳噫可傷已今雖僅能存其十百之一二猶為
可幸也
   陳景和詩序
[023-3a]
夫詩以道情性之真自然而然之為貴秋塘陳居士吾
里之徳人平生非用力於詩者其季子以禮傳其晩筆
一二所謂有徳必有言也以禮幼從予學亦未嘗教之
作詩隨所感觸而寫其情皆冲淡有味陳氏自昔多大
詩人伯玊甫唐家第一卓然為李杜所師宋履常去非
傑出於半山坡谷之後極深極巧妙絶一世不可及矣
揆之自然不無少慊焉今以禮不事雕琢而不庸腐庶
其近於自然乎黍離之詩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
[023-3b]
者謂我何求此情之至也亦詩之至也予之詩以禮盍
以是觀之景和以禮之字也
   王友山詩序
宋三百年文章歐曾二蘇各名一世而荆國王文公為
之最何也才識學行俱優也弟平甫子元澤亦卓爾不
羣英哲萃於一門出於一時噫難乎其繼矣文公季弟
純甫之逺孫雲起字霖仲胷懷坦坦如青天白日無掩
蔽無晻曖言論挺挺如迅雷烈風無阿倚無留藏其徵
[023-4a]
於文也亦然韓子云昭晰者無疑優游者有餘霖仲葢
是也平甫元澤之後而復見斯人乎王氏其世有人矣
哉彼深險也而辭易直鄙狹也而辭宏敞輭媚也而辭
勁峭穢濁也而辭清整若是而為文者表裏不相肖予
不知其可也
   行素翁詩序
予觀湖南行素翁之詩如鷙鳥之迅擊如駿馬之疾馳
如丸之流而下峻阪如潮之退而赴歸墟略無留礙阻
[023-4b]
遏者凡其目之所經足之所到都邑雄麗道途險艱遐
方異俗前代遺跡一一備載於詩葢雖嶔﨑歴落奔走
勞瘁境變而才不匱年老而氣彌壯抑所謂詩豪也與
噫翁之詩今人詩也而有往昔李蘇二豪之才氣此今
人所無而翁有之是以其詩能然予不識翁在京識翁
之子翁王氏名約嘗仕西南徼外倅潤州今老于家云
   曠若谷詩文序
廬陵曠若谷抱才負氣自少不肯齷齪浮沉於鄉里值
[023-5a]
天下一統時足跡之東西南北靡所定也其才氣鬱發
吐為辭章超然有乗風凌雲之趣視尋行數墨者奚翅
據崇隄而俯深壑人皆驚異其能往往歸功於其游以
為得山川之助雖其自叙葢亦云然然斯論也自子長
遊一篇贈葢邦式者始後人徒玩其華而未暇究其實
也子長世司典籍其雄才間氣天寔與之使其不遊江
淮不上㑹稽不窺九疑不浮沅湘不渉汶泗不經齊魯
梁楚則遂無史記乎况子長二十而游史記之作乃在
[023-5b]
中年以後距其少游之嵗月亦已逺矣豈其游之所得
至久而忽然鬱發於一旦也哉然則為斯論者近於誣
而或然之者幾於愚矣若谷之才之氣固其天之所與
者厚其詩其文雖不借助於山川自足以度越常流必
如昔人所云見隂風怒濤而後能奔放浩蕩見朝雲暮
煙而後能妍媚蔚紆吾不信也既獲觀其詩文之偉而
又歎世人惑於一部史記在天下名山大川之説因以
志其巻端
[023-6a]
   吳非吾葦間挐音詩集題辭
昔有一道士示予風月吟予甚好其詩問曰子將為詩
人乎抑為道士乎彼未有以答再問曰為道士固有詩
矣為詩人亦有道乎亦未答又問曰詩人而詩者人也
道士而詩者天也子之詩人乎天乎竟未答予乃不復
問今見三吾山道士葦間挐音詩尤超逸詩家者流頗
怪其攙行奪市而予之好之也視昔所見又有加焉欲
以問昔之道士者為問而不可得因大瀛海道士往俾
[023-6b]
以予言問之其必有以語我願聞願聞
   閤漕山陵雲内集序
甘叔懷心契百世之師楊林文身際萬乗之君此閤漕
之人物閤漕之文章所以卓絶殊尤而他山莫與齊也
山雲彭氏輯山中髙人詩以繼甘揚之後名曰陵雲内
集其淵然之光油然之潤足以輝映此山矣雖然此山
之重以葛仙師重也仙距今駸駸一千年隠處自修於
其間者何啻數十百人而未聞冄有一葛何也豈其瑞
[023-7a]
世者多而遺世者寡歟吾將問諸山靈
 漕舊作皂黒色也古無此字按字書草下從早讀如
 造化之造釋為斗櫟實以其可染黒故俗稱黒色為
 草此字既借為草木之草恐其相亂遂去早上之卝
 而加丿則不成字矣後人借為皁櫪之皁漢書音義
 云食牛馬器以木作槽然則皁櫪字正當木旁從槽
 而借用此同聲字也又借為皁𨽻之皁則因養馬之
 器而以此稱養馬之人也早字日下從甲𨽻書省甲
[023-7b]
 為十後又屈十之尾而為七則愈不成字矣韻書言
 以水通輸曰漕俚俗亦以水流之自髙趨下者曰水
 漕漕者水通流之名也豐城之鄉有地名為同漕而
 此山名為閤漕皆是兩山之間中通一水謂兩山之
 水合同為一而通流也故曰同漕閤漕者并合之合
 借用閨閤之閤爾漕字去聲皁字則上聲之讀如去
 聲者少時嘗偕豐城孫素少初樂安周栖梧朝陽自
 皮氏之家至閤漕山各賦一詩予詩不能記但記第
[023-8a]
 三第四句云水交流處地横分山四圍中天一握葢
 言山之所以得名與山之形勢也今書漕字人必以
 為擅改山名不容不著其説通古通今之士幸詳究
 予言而訂其是否
   毉方大成序
以一藥治一病者本草也以數藥治一證者毉方也毉
方祖於本草而其合數藥以為一方也審其五氣酌其
五味定其君臣佐使如樂師調律如軍師布陣主對處
[023-8b]
置一一得宜非心通乎大化智周乎小物不能也是葢
出於上古聖神之所為而後世名毉以漸增益焉者也
然上古之方如所謂伊尹湯液論不復可見今之所存
惟傷寒論之方最古而千金次之後賢増益以至于今
多矣公家之聖惠則太繁私家之易簡則太略上方觀
道士陳子靖賦質清粹務學精謹用力於毉尤專類古
今諸家之方而去取之名曰毉方大成所取率皆嘗試
有效者備而不繁要而不略實毉方之至善其可以參
[023-9a]
贊上古聖神後世名毉宏濟生民之功行者夫
   古今通變仁夀方序
世之毉方不一唯有所傳授得之嘗試者多驗予最喜
嚴氏濟生方之藥不泛不繁用之輙有功葢嚴師於劉
其方乃平日所嘗試而驗者也淮南張道中學脈法於
朱錬師永明朱之師劉君名開劉之師崔君名嘉彦傷
寒一科專學於李祖李氏意集諸家所用藥分門類證
名之曰古今通變仁夀方觀其中風傷寒二部藥皆精
[023-9b]
當視濟生方加詳焉是亦有所傳授得之嘗試豈苟然
也哉其所學於崔劉者深探本原别有編纂又不止藥
方而已
   醫説序
旴江名醫黎民夀嘗著論輯方至今盛行於世毉學教
授嚴夀逸亦旴江人用藥去疾隨試輒效何旴江獨多
工巧之醫與觀所述原脈原證原病原治四篇亦可見
其伎之大概矣周官疾醫之職有云參之以九藏之動
[023-10a]
葢言察脈之巧也又云兩之以九竅之變葢言辨證之
工也邪氣有所侵犯之謂病正氣有所虧偏之謂病外
攘以克其邪之謂治内修以復其正之謂治精於察脈
精於辨證以究其病而或短於治者有焉脉證病俱善
而又善於治此醫豈易遇也哉夀逸字仁安予試其所
治知其於醫也非但既其文而已旴江之醫有嚴氏黎
氏惡得專美於前乎
   瑞竹堂經驗方序
[023-10b]
人有恒言㸔方三年無病可治治病三年無藥可療斯
言何謂也謂病之有方不難而方之有驗為難也旴江
郡侯歴任風憲民社愛人一念隨處而見有仁心有仁
聞人之被其惠澤者奚翅百千萬而蒞官餘暇猶注意
於醫藥方書之事每思究病之所由起審藥之所宜用
或王公貴人之家或隠逸髙人之手所授異方率和劑
三因易簡等書之所未載遇有得必謹藏之遇有疾必
謹試之屢試屢驗積久彌富守旴之日進一二醫流相
[023-11a]
與訂正題曰瑞竹堂經驗方爰鋟諸木以博其施一皆
愛人之仁所寓也既仁之以善政復仁之以善藥孰有
能如侯之仁者哉噫世之醫方甚繁用之輒效者葢鮮
今之所輯悉已經驗則非其他方書所可同也侯名薩
徳彌實瑞竹堂者往時侯挿竹為樊竹再生根遂生枝
葉人以為瑞而侯以扁其堂云
   地理類要序
昔之學佛者北宗神秀博綜羣書南宗慧能不識一字
[023-11b]
非但佛法然也葬術亦然少時嘗觀書市所賣地理全
書書盈一車靡有不備兵火後其書不全矣吾里饒敬
徳家蓄地理書甚富類其要凡三帙予向所覩咸具焉
加以近年新術舊所未有者亦載其中約而足以該其
博美矣哉雖諸術異同不貫於一亦在乎擇而用之者
何如爾尚記予壯嵗遇一贑葬師而與之論彼應曰子
博文之通儒吾不識字之愚夫若問吾術無一字可傳
無一語可説予不能答信夫術家之有神秀又有慧能
[023-12a]
也二術未知其孰優有能於斯二者而權衡之乎
   葬書注序
新喻劉則章前賢之後其上世公是公非二先生博極
羣書靡所不究今其苗裔兼通方伎術數可謂不忝其
先矣世所傳葬書被庸謬之流妄增猥陋之説以亂其
真予嘗為之刪定擇至精至純者為内篇其精粗純襍
相半者為外篇其粗駁當去而姑存之者為雜篇縱或
觀者鮮或能知予用意之宻則章獨能承用將為註以
[023-12b]
傳予謂之曰予所刪定去其蘩蕪子又増其蘩蕪可乎
註不必有也則章笑曰諾乃書以遺焉
   唐仲清先生遺文序
吾郡治春秋者自前進士李宗叔先生殁惟唐仲清先
生為專紹其學宋亡科廢猶有及門從學之人貢舉既行
其徒浸盛先生賦質剛直不瞻狥不苟且於衆寡所諧
葢古之所謂狷也抑亦近伯夷之清乎卒年八十九生
既不遇死又無後可哀已乎壻嚴士清輯其遺文并其
[023-13a]
所著講義經義將鋟木以傳其偶像等説十數篇破異
教誑惑愚俗之妄詆時俗迷昧禮教之失辭確義正足
以扶樹教道予嘉其識之達閔其命之窮而為之叙云
浚先生名也
 
 
 
 
[023-13b]
 
 
 
 
 
 
 
 吳文正集巻二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