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牆東類稿 > 牆東類稿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牆東類稿巻四     元 陸文圭 撰
  策
   選舉
問孔子四科曾子不預何與或曰參尚少也有若長矣
亦不預何與或曰是從我陳蔡之門人也是與否與德
行四人吾無間然宰我有聽言觀行之戒子貢有不幸
多言之譏其言語亦有失與聚斂也具臣也危而不持
[004-1b]
也顛而不扶也果足以為政事與春秋之作游夏不能
贊一辭文學安在與三千之中取七十焉七十之中取
十哲焉然而四人之外猶有可疑者甚矣才之難得也
漢唐至今以科目取人始也選之以德行又試之以言
語又考定其文學之高下既中矣然後責之以政事一
人之身四者欲其兼傋不又難得與古之論人各取其
所長後之取人不問其所短何與皆所未喻也諸君子
試評之
[004-2a]
有聖門教人之法有朝廷取人之制教人之法有高下
優劣之分取人之制有兼收並蓄之意孔門之四科以
德行稱者四人以言語稱者二人以政事稱者二人以
文學稱者二人後世謂之十哲而先儒以為皆從我陳
蔡之人曾子有若子張之賢皆不得預孔門之高第弟
子固不止此而此亦非夫子之言也門人因夫子皆不
及門之嘆而記此十人且并目其所長然其才品之髙
下優劣則各因此而可見蓋顔子三月不違仁閔子之
[004-2b]
孝無間言伯牛之騂且角仲弓之可使南面四人之德
行吾無間然矣予賜以言語稱而聖人有聽言觀行之悔
有不幸言中之戒是言語猶未當也由求以政事稱而
聖人有為國以禮之哂有聚斂附益之攻是政事猶未
純也游夏以文學稱而聖人修春秋不能贊一辭是文
學猶未至也聖人設教洙泗一時門人蒙被教育如羣
飲于河各充其量誾誾者侃侃者行行者達者藝者辟
者喭者而聖道之傳以魯者得之是四科之說猶未足
[004-3a]
以盡人才也吾夫子以庇覆生民之器厯聘列國轍環
天下卒老于行一時門人顔天於陋巷騫適於汶上牛
終於牖由死于臺子夏適於西河之上無一人得君行
道以少攄平生之學者蓋春秋鄉舉里選之法不行賓
興大比之制已壞諸侯弱卿驕大夫侈世臣專政陪臣
執命賢人在下無階之可仕無路之可升白首槁項於
深山窮谷之中埋光匿彩終古不見可嘆也已陵夷至
于戰國大壞于秦經入咸陽之市儒入𤓰丘之穽而仲
[004-3b]
尼之徒熄矣漢興諸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綿綿延延
如一髪之引千鈞時君世主或表章宗尚或厭棄鄙薄
隨其好惡為之軒輊而吾夫子之道自若也由漢至唐
以門地任子弟以科目取孤寒不出兩途門地之弊不
過紈袴而已不過膏粱而已科目之弊尤甚焉拘於聲
病止於雕刻言語尚未能也况於文學珉中玉表巵貌
蠟言文學尚未能也况於政事畫餅充饑談河止渴政
事尚未能也况於德行蓋科目之弊極矣天朝神武混
[004-4a]
一區宇科場條貫廢格不用一埽場屋向時之弊士始
知有務内之學真人勃興天下文明斷自宸衷不由奏
請遵成周鄉舉里選之法考賓興大比之制明詔有司
必以鄉黨稱其孝弟朋友服其信義為先猗歟盛哉不
圖今日復見成周也執事先生首主斯文之柄下策承
學以孔門四科之别而有感於今日取人之制愚不敏
竊有歎焉孔門之教人一人各專一科而今日之取人
一人欲兼四科豈人才盛於古耶是不然一人各專一
[004-4b]
科者直指其實事也一人欲兼四科者髣髴其意也愚
生固不敢厚誣聖代以為無人然四科以顔子為先顔
子之下不聞復有顔子千頃之黄憲不足比也四科以
子夏為後子夏之殁不聞復有子夏小冠之杜欽不足
數也士固不望其人人如顔淵然何可以不希顔淵也
士固不望其人人如子夏然何可以不慕子夏也今以
孝弟信義取人縱不如孔門之德行而事親從兄交友
待人之際可軼蕩於規矩凖繩之外乎今以五經四書
[004-5a]
取人縱不如孔門之文學而格物致知窮理盡性之學
可視為空談止於套括而已乎今以古賦詔表取人縱
不如孔門之言語而代王言而主諷諫宣上德而盡忠
孝可不以詩書為程凖而止於宏博而已乎今以時務
對策取人縱不如孔門之政事而朝政之得失民間之
利病斟酌於古便宜於今者可不以董賈為比擬而止
於制科而已乎嗚呼以千餘年科目之積弊而驟革於
今日以百餘年文體之不振而更新於今日為多士者
[004-5b]
當何以稱明詔而奉隆㫖哉勸學崇化風厲四方上之
人責也行義達道尊主庇民下之人責也詩曰追琢其
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愚敢誦此詩以為今日賀詩曰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愚敢誦此詩以為多士

   農桑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農桑本也商賈游民末也上之人
外本内末則財不足下之人棄本逐末則財不足是故
[004-6a]
重在務本聖人守位以仁聚人以財理財正辭禁民為
非以農桑為急務人一日不再食則饑終嵗不製衣則
寒饑寒迫於人之肌膚欲其亡為奸邪雖慈母不能保
其子君安能保其民哉是故導其衣食之源絶其饑寒
之路民可使富也自耒耜取諸益而茹毛之風革自衣
裳取諸乾坤而衣皮之俗易三皇邈矣制莫詳於虞周
禹貢豳詩鑿鑿皆精語三壤成賦而秷秸粟米供於甸
服之内桑土既蠶而織文絲枲納于貢篚之中于耜舉
[004-6b]
趾饁婦同於南畆十月納禾之張本也采蘩猗桑筐女
遵於微行九月授衣之收功也人徒見虞周之民無凍
餒之患者而不知三事以正德居先六府以脩穀為主
罰二十五家之里布以禁游惰通三十年之國用以均
出入上不外本而内末下不棄本而逐末虞周可謂知
生財之道矣自時厥後井田廢而無土著之民生之者
寡矣封建壞而去班禄之籍食之者衆矣徴用其三而
民有殍為之不疾矣徹取其二而君不足用之不舒矣
[004-7a]
鄒國一叟懇懇為時君言者不過五畆之宅樹之以桑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而已此一章凡三見終始不易當
不奪不厭上下交征之時而進不饑不寒然而不王之
說安得不以為田夫野老之俗務耕奴織婢之鄙談然
仁政之本莫大乎此自仁政之說不售戰國折入於秦
秦為無道虐用其民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饟女子紡織
不足於帷幙民力不堪秦亦以是虚其國漢興天下草
創百姓思樂息肩文帝恭儉寛仁愛人節用帝親耕耤
[004-7b]
田以供粢盛后親蠶公室以供祭服不可謂不務本者
詔令數下一則曰為酒醪以靡穀二則曰纂組以害女
紅不可謂不務本者然不能使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縁
南畝奚止酒靡穀而已不能禁倡優下賤之人不得為
后飾奚止害女紅而已漢之為漢五六十年公私之積
猶可哀痛賈誼晁錯掇拾孟子餘論復屢屢陳之誼之
言曰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
或受之寒生之有時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今背本而
[004-8a]
趨末者衆淫侈之俗日月以長天下財産安得不蹷錯
之言曰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
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今地有餘利民有餘力生
穀之地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遊食之民未盡歸農
也二子亦可謂知本之論然孟子專論王道二子雜伯
者富強之術觀者不可不察也今南北混并天下一家
煙火萬里農桑滿野昇平之業視漢有加然而經制不
定徴斂無藝賦入雖廣調度實繁天時不登地力有限
[004-8b]
加之大官竊禄小吏侵漁商賈操市之竒贏緇黄侵國
之經費困窮失職貪惰成風長此安窮救之無術設使
晁賈二子復生於今日亦當苦口進言而昔所建明有
宜於今世者有司條陳之以次施行可也杏花菖葉東
作方興戴勝鳴鳩柔桑可採兹惟時矣孟子曰民事不
可緩也惟上人之留意不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將有誦聶夷中之詩者
   田制
[004-9a]
問孟子答井田之問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又曰經界
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正經界均井地平榖禄誠
為國家之先務矣自秦廢井田開阡陌漢因之無所改
至王莽欲復井田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買賣于
是農桑失業百姓日以凋弊魏文行均田法最為近古
厯周隋及唐而定均田口分世業天寶以後歸于兼并
之家而口分世業壞矣使井田可復何為王莽行之而
弊使井田不可復何為魏唐行均田而便於民抑井田
[004-9b]
之法非口分世業之謂耶方今篤行仁政經理田土酌
古揆今富國便民之事無出於此或者奉行未得其䇿
滋以病民遂使良法美意藐然無成效諸友講明于此
熟矣願相與推求其要以俟他日大廷之對
封建古法也司馬晉行之而叛者起肉刑古法也漢文
廢之而人心悦井田亦古法也新莽傚之而失業者怨
然則古法不可行耶曰不可行則古人不行久矣夫行古
人之法當得古人之意故有尊賢親親之意則可以行封
[004-10a]
建之法有尚德緩刑之意則可以行肉刑之法有損上
益下之意則可以行井田之法不得其意而守其法是
為徒法徒法不能以自行吾觀孟子答文公井地之問
凡二章始言貢助徹之異繼言公田世禄之制又言君
子野人之别而終之曰此其大畧也若夫潤澤之則在
君與子朱文公釋潤澤二字謂因時制宜使合于人情
宜于土俗而不失乎先王之意也然則先王之意奈何
曰恭以禮下儉以取民仁以行政其在上者如此庠以
[004-10b]
養校以教序以射而人倫明相友助相扶持而百姓睦
其在下者如此當是時也白墳黄壤青黎之地皆聲教
漸被之餘而隴上輟耕之夫安得鴻鵠之興嘆鄉師黨
正閭胥之間皆德行道藝之選而絳縣老人之年安得
泥塗之乆辱大田之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言天意
本雨我君之田我因䝉其餘惠耳噫嘻之詩曰駿發爾
私終三十里戒爾民當大發其力于爾之私田無尺地
之不耕也蘇氏曰上之告民則先其私民之奉上則先
[004-11a]
其公上下之間交相忠愛如此法禁以厲之歟號令以
迫之歟刑賞以誘之歟亦君民相與之意耳阡陌開而
貧者無立錐王田禁而市道有泣涕仲舒師丹限田之
請不行於漢漢民之不幸也魏文周隋均田之制卒定
於唐唐民之猶幸也塞兼并之路減田宅之價此議法
之善者口分給老小世業傳子孫此立法之善者然亦
徒法而已楊龜山嘗論王荆公新法之弊引明道先生
之語有闗雎麟趾之意然後可以行周官之法度大要
[004-11b]
歸於正心誠意之效龜山蓋深識此理豈鄙儒之所能
語俗吏之所能知哉度田之法為之以漸持之以乆本
之以信濟之以寛嚴而從於寛權之以義利而主於義
酌之以今古而宜於今慢經界者始于汙吏務財用者
始於小人與其百姓不足不若君不足與其有聚斂之
臣寧有盜臣淵中察魚不祥罝中掩兔不仁大絃急則
小絃絶耒耜奪丁男之利絲纊竭紅女之力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豈屑屑計此桑宏羊宇文融之故智不可用
[004-12a]
也昔周世宗夜半讀元微之均田圖慨然嘆曰此致治
之本也詔頒其圖使吏民先習知之期以來嵗大均天
下之田彼區區五代之君猶能留意民事如此况上嘉
唐虞之令主乎昔鄭子産為政一年國人誦之曰取我
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産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曰我有
田疇子産殖之子産而死誰其嗣之彼區區列國之卿
猶能不失民心如此况願為稷契之良臣乎邇者經理
之法良法也有司奉行未得其意堯仁如天亦既與之
[004-12b]
更始矣快活條貫次第舉行執事猶以成效藐然為疑
何哉僕也識字耕田夫耳願受一㕓而為氓鄉校議執
政夫我則不暇
   流民貪吏鹽鈔法四弊
策者所以料成敗計得失明是非審利害也詞藻云乎
哉記誦云乎哉科場廢不用四十餘年學士老棄林丘
遺書束之高閣然時文之弊亦掃地盡矣天詔興賢策
以經史當世之務以求博古通今之才于是執事下諏
[004-13a]
承學以四者之弊書生不達時宜頗諳徃事管窺壁聽
粗有千慮之一得敢因明問而條陳之蓋今日之弊有
四所以救弊之策十有二救流民之策三一曰擇守令
二曰輕賦役三曰議賑貸天灾流行國家代有區畫傋
禦在得其人古之循吏所至郡邑浚陂渠立隄防課農
桑廣儲蓄四民樂業安土重遷設遇旱潦恃以無恐今
也為人擇官不為官擇人千里之師帥教令不先百里
之父母撫字不職郡邑無承流宣化之人朝廷無考課
[004-13b]
黜陟之法常平之政不修社倉之義不勸勞徠不怠招
集有功者不聞顯賞闔境逃移户口稀散者不必受罰
何異受人之牛羊立而視其死歟此守令不可不擇也
小民難保天亦哀矜本固邦寧若古有訓昇平之時猶
宜輕徭薄賦灾歉之後豈堪虐使苛徴且鄉田同井誰
甘死徙維桑與梓豈不懷歸而餘糧栖畝責之全租一
室縣罄算之口賦檢覆之額未寛追呼之費已重役半
饑之氓𨽻興不急之工役良由此邦之人莫我肯榖所
[004-14a]
以逝將去女適彼樂郊九重勤恤之㫖屢頒田里愁歎
之聲未息是謂上慢而殘下不能已溺以視人何異扼
饑者之吭而奪之食乎此賦役不可不輕也民以食為
天不再食則饑方其遇灾之始倘為措置之方通商勸
分薄斂已責但有茍旦夕免溝壑之計誰無戀墳墓保
妻孥之心惟其守死之餘遂起逃生之念山牆野水露
宿草行蒙袂嗟來傍人門户豈得已哉而所至之處不
能存恤官吏便文自營封廩不發驅之出境委曰無他
[004-14b]
愚謂宜留者給之閒田貸之牛種行者與之裹糧續其
口劵復業者返其田宅正其疆界利其家復其身可也
凡此破除之費一出公上之儲國家富有四海仁聖視
民如子豈與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較是區區者哉此賑
貸不可不議也革貪吏之策三一曰清選法二曰均俸
給三曰嚴糾劾官之失德寵賂日章源之不澄其流滋
蔓方今大小之職頗稀清白之風良由入仕之初但由
保舉夤縁請託靡隙不鑽既仕之後不試賢能日月為
[004-15a]
斷不推功效閥閱是先吏掌銓曹有如互市視闕之乆
近計秩之崇卑倘未屬厭不無淹滯高下在手遲速在
心營求之力既殫取償之意愈急驅車在道見物垂涎
不畏莫夜之知殆成白晝之攫而况倖門旁啓中㫖特
頒又出于常調之外者此選法不可不清也分田受禄
古有常制茍無君子莫治野人吏俸不足以代耕人情
必至于内顧雖欲潔身勢有不能故其廩糈宜從優厚
王事鞅掌終窶且貧勤而無怨者能幾何人非禮不懷
[004-15b]
非禄不勸見便則奪者夫人皆是今越在内服取家遼
逺不遑將父京師薪米旅泊良難月之所得不供日之
所需故人思補外不樂内遷越在外服則大江以南優
于内地圭田之多寡視列郡之肥瘠差等不為定制有
無不能相補夫不足以養其身而徒以禁其欲欲無侵
漁百姓難矣此俸給不可不均也總于貨寳古有常刑
杖之朝堂罰不為過今列郡置于監司監司統于御史
又有監察之職迭司舉案之權然而根黨鉤連顔情易
[004-16a]
稔交通詭宻寃狀莫伸當道之狼懾不敢問依社之鼠
忌不欲言間有不畏彊禦之才反招過為矯亢之咎未
能致辟旋已報聞遂令碌碌之徒思受容容之福甚至
與姦而為市有同監主之盜財風憲謂何綱紀日壞豈
所望于天子耳目之官哉此彈劾之不可不嚴也拯鹽
法之策三一曰減官額二曰省職員三曰恤亭戸鹽者
國之寳天之所生地之所産晴風朗日苦雨隂霾盈縮
有時消長不一自興利之臣圖進身之階但知數羨遑
[004-16b]
恤額虧視初立法不啻數倍嵗煎之利有限官給之本
幾何輸既求贏出宜長價灰砂夾偽銖兩求餘况攙越
于官豪致抑塞于商賈出門之引轉鬻在場之數虛包
長此安窮救之無術不思公私之積務要流通慈父𣙜
子情所不忍上損下益於計曰宜此官額不可不減也
轉運之職始于開元在後租調度支漕運鹽鐵酒酤貢
舉按察之權皆𨽻此官今既分有所屬所掌唯鹽似宜
從簡而張官置吏有如大夫六曹分案動至溢員公事
[004-17a]
既稀復營差委場官已備安事催煎案牘無多豈宜典
史如監運稱盤之類檢校管勾之名色目横生弊端百
出一官之下必有數卒縱横井邑莫敢誰何衣食所須
包苴所入鹽課之外他無藉手巧為支破公然尅剥利
虧于官而不虧于此輩害及于下而不及於汝曹設使
盡汰冗員正亦何妨國計此職員不可不省也濱海之
民以牢盆為業勤苦尤甚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
潦天時不順則失其利官本不敷則失其利鹽丁逃役
[004-17b]
則失其利利耗民散亭場空虛于是遷撥之令行而亭
戸重受害矣黠者行賕而規避弱者吞聲而受役倚權
上交于臺府發憤變激于里閭破産立償輕生何忍令
甲雖嚴于私販巡兵隂縱其横行勢有相容情難獨禁
莫若效古之法聽其與商人為市而官收其稅數年之
間亭户稍得蘇息而官亦無不利焉而其法又當熟議
而行之此亭户不可不恤也稱鈔法之策三一曰住印
造二曰節用度三曰禁奢侈古者以貨為幣採銅為錢
[004-18a]
無所謂楮也漢以鹿皮薦璧民間未始行用唐有飛錢
之制輕裝以趨四方合劵而取京師楮之漸也今中統
之造五十餘年矣物以少而貴多而賤賤則折閱貴則
寳重此勢然也易之以至元以五凖一猶云可也更之
以至大低昻太驟民聽惶惑已行輒罷亦勢然也故慮
楮之輕莫若住造民間鮮得市價自平取數既多後何
以繼或慮經用乏闕則又有說矣此印造不可不住也
朝廷初平中夏是時未有鈔法貿易不過絲銀科差以
[004-18b]
是為凖宫府創立制度一新征伐四出調度繁興未聞
有乏財之憂也江南既平庫藏充溢金帛如山而用之
者舒矣外而四方之朝聘内而千官之俸秩近而諸司
之侍衛逺而邊庭之供億日增月盛時異事殊而况賞
賜濫及于俳優營繕力殫乎工木商舶市寳價莫得名藏
室翻經費不勝計山林莫供于野燒海水終泄于尾閭
桑穀漸空工役方急楮輕物重職此之由真人踐阼躬
履節儉力改前非然財散不可復收弊乆未能損革此
[004-19a]
用度不可不節也勤儉者衣食之源奢侈者匱乏之本
古者衣服有常上下有制今倡優得為妃后之飾皂𨽻
可僭公卿之服塗金織翠佩玉曳縞物直如之何而不
窮古者游末有禁務農為上今鳴鐘鼎食釃酒刲羊何
曾下筯萬錢不足毛仲請客百事皆傋財産如之何而
不耗今世以豪侈相尚俗以淫靡相煽上行下效風流
波漫惟其取之無術用之無藝是以生者莫給作者莫
供蓋錢陌輕微百物騰踴之害小而工賈得志兼并傷
[004-19b]
農之害大此奢侈不可不禁也故凡四者之弊已陳於
前而十二策之可行與否則在乎上之人擇而用之耳
然探本尋源又有所在而明問之所不及則草茅管見
亦未敢究極而言之也執事覽之終篇勿以為老生之
常談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