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魯齋集 > 魯齋集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魯齋集卷七       宋 王栢 撰
  銘
   醫銘
立志必仁察脈必明見證毋忽用藥毋輕惟仁則明惟
審則精全此四徳尤難其人其庶㡬乎拙窟王君有真
實見無茍利心我作是語匪誇爾能守之勿倦毋愧斯

[007-1b]
   日新齋銘
上帝降衷無有不仁剛柔雜揉智愚是分惟欲易汙惟
已難克改過遷善惟學之力疏瀹澡雪如垢消亡存養
省察無時敢忘與日俱新與天不息月異嵗殊昭然明

   夜存齋銘
性無不善同此良心茍得其養氣定神清持守一懈倐
焉放失休息之餘求則復得物欲逐逐旦晝遑遑有濁
[007-2a]
斯寐無補梏亡學茍日新有不待夜一言蔽之謹厥操

   求志銘
志學志道聞諸聖人尚志持志鄒孟亦云心之所之求
然後得必有事焉講之貴力同曰此志有淺有深亦有
不遂非氣不任立在求先志至氣次至與不至爾敬爾
肆隠居行義達其所求二者能兼伊吕之儔昔吾夫子
猶曰未見乃掲乃扁夫豈自僭㫁章取義敢求兩全我
[007-2b]
心有感託字而傳在昔大父丱角賦竹願保嵗寒黙成
矚目求我先志㡬五十年夙夜凛凛恐或顛連左詩右
書相我陋巷有闢斯室神融境暢卓爾前後竹柏蕭森
仰止精畫有赫其臨黙成之書大父之操小子識之胡
不慥慥大父之操黙成之書宜爾子孫永表吾廬
   拱辰爵銘
屹屹蔡公手授兹爵曰的其傳惟劉寳學乃俾爾偘以
祈康勺執虛如盈爾念爾慤乃承乃盤乃銘乃斲允契
[007-3a]
厥初惟徳其託
   善則堂銘為黄巖楊幼學作/
民有物則懿徳是彛私欲一蔽萬善斯虧猗歟周子有
精其思著書覺後百世之師謂本必端謂則必善親䟽難
易言簡而辨維揚行父揭為堂扁涵泳四卦其則不逺
我觀其要心存乎誠朋友責善無怠斯銘
   文定公家藏淳化帖銘
於皇太宗偃武脩文游心翰墨古蹟効珍入神入妙發
[007-3b]
潛振堙邃閣翼翼墨板鱗鱗氣完體裕波㸃妍精引卷
周覽人物彬彬攷事鑑書如影隨形正邪忠佞實根厥
心心正筆正千古良箴自時厥後翻勒紛紛神昏體瘠
浸失本真搶攘南渡故物罕聞博古君子撫几馳神維
我文定澹然無營有寳斯帖有曄于籝紫宸仗退靈府
淵澄槐庭景轉寓目典刑題識雅宻印欵鮮榮肅拜啟
玩手澤炳明所寳非帖清風是承詔爾後裔聿彰厥聲
   黙成賜硯銘
[007-4a]
維皇大父幼師黙成授此玉質曰端之珍相彼兩翁對
于帝庭𤣥雲膚寸澤潤斯民清風寂寞畀于支孫于以寳
之究此令名
   新聘端石銘
有紫而腴有潤而宻就礪砥之新功啟山川之老色中
星炯然聿彰爾質發揮聖言神明厥徳
   淳祐歙石銘
有縠其理有規其形聘歙江之舊徳締魯齋之新盟吟
[007-4b]
風㺯月露湛雲蒸毋涸毋泐母替斯銘
   瀘石銘
闇而彰縝而宻有砥其平表裏如一直内方外君子之
徳殆若忘年之友朝夕相親于几席
   清端石銘
不瑕於飾有質粹如含章於内以時發舒不必鮮仁之
語不濡干禄之書相在爾室汝為君子之儒
   饋臺銘
[007-5a]
禮饋膰肉有金有幣交際之恭君子所貴生鵞烝豚匪
戒匪贐是曰貨取君子所病我非用禦享是多儀母摽
使者審此令詞
   愛日銘
天地之化一息不停嵗不我與日月駿奔是以君子自
强不息審已乾乾夕焉斯惕禹惜寸隂周公待旦矧是
聖人㒺敢或倦出作入息衆人蚩蚩自暴自棄老人傷
悲我年嘗少我學不力明徳昧昧噬臍無及嗟爾小子
[007-5b]
母曰妙齡髫齔㡬何頎頎而巾爾寒襲裘爾飢重味師
友琢磨家庭訓誨窻牖明潔硯席是夷於焉不學鳥獸
須眉相期爾深爾勵爾勉毋視他人我鑒不逺一善一
惡夢覺之闗一喜一懼父母之年於斯二者兢兢業業
毋怠而忘毋作而輟東方明矣圖書滿前視此名扁千
程一鞭日云莫矣黙計爾工歌此銘詩氷炭爾衷
   存齋銘為唐實之作/
惟皇上帝降此良心總攝萬化其徳孔仁虛靈不昧神
[007-6a]
妙不測養而勿害則靡有忒為聖為賢立此人極誘交
於前倐變而遷凝氷焦火飛天淪淵乃獸乃禽徒習人
言驗厥操捨實未嘗妄欲知所存先求其放膏車秣馬
不皇厥居馳騖如是欲存可乎利欲轇轕是究是圖所
樂在此欲存可乎肌膚弗會筋骸弗束言肆則誕行巇
則踣自旦及晝梏之反覆雖有夜氣亦惟不足我視斯
扁萬里來歸禽獸是醜聖賢是依方其未發當養其㣲
及其將發當察其機賔主有辨表表玉立貞元所鍾邁
[007-6b]
邁時運凛然髙風月落霜飛氷凝雪霽一㸃清芬足酬
天地心事誰知圖不盡意
   充實齋銘為劉叔崇作/
惟人之性原于一善欲動情勝惡然後見人之好之我
所固有若存若亡好未必久利害可移外物可改昔也
所好今也何在君子為學必有諸已其所謂信實而已
矣彼樂正子以好善稱従遊子敖有不足論二中四下
毫釐不差其或未實充無以加既實而充于斯為美雖
[007-7a]
至聖人上下一理孟子之言具有等級充實一闗最當
用力萬善必備缺一不可過此以往㡬非在我惟叔□
父有揭斯扁詔我銘之愧此蕪淺
   遺書銘
石筍文獻嵗月浸荒爰輯墮簡于焉永藏有其光乾
道奎畫有味其言名賢遺帖翼翼卷帙典則尚存願言
寳之百世其承
   懐古厨銘
[007-7b]
好古博雅學在其中玩物喪志式病于躬是碑是碣篆
籀欵識爾圖是書典刑思致我懐古人世逺言堙如或
見之實慰我心
   四友厨銘
端歙之珍雲烟郁郁爾毛如錐爾楮如玉天相四友得
與斯文曰聖曰賢有翼其臨舍之則藏用斯不忒一與
心㑹神明厥徳
   界則銘
[007-8a]
縦横妙用三百六十如䃆之方無閏是積一紙一年百
千萬億是曰絜矩永為書式
   手板銘
言必忠信行必篤敬在輿倚衡聖人有□
  頌
   陳奥頌為天台施處士作/
人之一心滿腔曰仁義禮智信雖各有名總而専之以
生道存推所由生造化之根心之不仁病於私欲孳孳
[007-8b]
為利惟日不足天倫斵喪大本殘衂民之顛連曽何能
淑有偉處士此仁不虧非資于學不失秉彛逆天理事
揮而去之推此一念俯業于醫五十餘年躬脩炮炙劬
劬濟世不為利屈有感其誠或報之徳急義好施隨入
隨出不問親疎視吾有無匪恩之市匪名之沽有惻其
隠弗遏弗渝何待觀過始曰仁乎維天降祥自鍾于善
子孫衆多厥鑒不逺咨爾子孫循循勉勉名世者出必
大且顯
[007-9a]
   橘榮頌
羌爾錫貢姒氏之服兮頌爾素榮鬻熊之國兮與春無競
嘉爾之志兮表裏純白抑予之所嘉兮各一太極顆顆
圓兮隂合陽開五行爛兮玉質金相方有道兮寂寂紅
紫自知其醜兮銅彛涵泳色香異兮國風不采非世人
喜兮皜皜獨立夫何求兮徳聲而且實侯梅之流兮觀
爾儀刑毋自失兮培之濯之數弓之地兮率性不變真
畏友兮踰則為枳秉天之理兮願我徳業與爾俱長兮
[007-9b]
柯葉茂茂無彫零之像兮
   知樂仁夀二頌
人心本虛靈纔昏便失脚一理茍昭融羣疑自揮卻物
物有精義事事有歸著一智了萬變朂哉有餘樂
衆星環北辰㣲月墮西岫夜氣澄中襟梏亡保旦晝存
存浄人欲生生體天授一仁無間少朂哉有餘夀
  書
   上王右司書伯大/
[007-10a]
在昔嘉定壬午得侍伯兄瞻拜于秋闈撤棘之後便䝉
開述先契篤隆夙好情義藹然既而賜之迂顧衡茅至
今有光倒指十有六載矣藐無再見之期未嘗一日不
起髙山仰止之思凡親舊之經由治所者每問起居多
傳執事亦時有齒及某兄弟之意又知孤露之蹤所以
被眷存者始終不替如此兹聞召冠星郎宻毗上宰直
前奏事上沃帝心尤増慶贊伏念某生四十有一載矣
先君棄諸孤今已二十有七載幼孤失學顛倒沈迷浸
[007-10b]
浸乎小人之歸矣一旦幡然感悟棄其舊習杜門謝客
一意讀書屏絶科舉之業克去禄仕之念日夜探討洙
泗伊洛之淵源與聖賢相與周旋於簡册者今㡬十載
然而氣質昏惰而未有人十已千之功以至於必明必
強之地而又拙於謀生家事日就彫落雖有先人之故
廬亦將有飄蕩搖兀之勢困窮至此足矣而終不自悔
者每謂受父母至善之元得天地正通之氣所以命我
者仁義禮智之性飽滿充足其初本無一毫瑕缺也今
[007-11a]
乃斵喪殘壊反汲汲乎外物之是保亦已過矣是以洞
洞屬屬乎撡存持守之方戰戰兢兢於動静語黙之際
不敢遺本而逐末不敢狥利以忘義於世味淡泊無一
毫妄想也故平時書牘不題要官姓名不入脩門今日
之書雖非有求而來然亦有為而發痛念先君仕塗坎
壈百未一伸尚有蚤識英器一事炯炯猶生某雖居山
林友鷗鷺幸故人之得政幸朝廷之得人幸先君知人
之効此意勃勃上浮而不可冺則其所以見於書者豈
[007-11b]
一時之私情哉雖然以十有六載間闊之久五百里水
陸之遙一紙之敬道古今而譽盛徳非所以答故人記
存之厚也某竊惟吾儒之學有體有用其體則堯舜禹
湯文武周孔孟氏之書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身之
要其用則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齊家固在我所自盡
也治國平天下葢有不得已起而従之者非可自求非
可茍得皆天之所命也雖官無崇卑皆可以行所學而
見於用然職小者所施有限任㣲者所及不廣列郡之
[007-12a]
政不越於一州外臺之政不踰於一路内而九卿之不
相侵六部之不相及必也其職無所不統而所施無有
限量者其惟宰相乎習為宰相之事而佐其所不逮者
其惟都司乎嘗謂君相者出治之原也君徳之進不進
經筵之責也相業之成不成都司之責也左右司雖曰
宰相之屬三槐之下黄閤之中必得徳量器識之才彌
綸得失禆賛庶務宰相曰是都司曰非宰相曰可都司
曰不可必使廟堂無過舉四海無寃民内而君子小人
[007-12b]
之各得其所外而夷狄姦宄之各安其分是皆都司職
事之當然也國家數十載以來士大夫戕賊於利欲之
塗良心熏染於貪濁之習滔滔流蕩無所底止其間能
自拔於頽波之中者葢不可以多數矣有如執事中立
不倚氣節凛然精神風采赫赫於符竹之間聲名聞望
衮衮於薦紳之口召還之初天下共徯之曰必横經虎
觀矣必執法霜臺矣執事方徘徊退避兩載而後進豈
徒然哉必有一定之見矣今日之來豈不熟觀天下之
[007-13a]
大勢必以為世道尚可扶持化原尚可輔佐乎然而天
下之勢日壊國家之勢日輕亂根日壯命脈日㣲如之
何其可為也天下所共知者内而民生日艱而楮幣無
策外而敵國日强而兵力單弱任今日之事者皆知其
尤難夫生民之休戚固係於守令之賢否監司者守令
之綱也朝廷者又豈非監司之綱乎兵力之弱强固係
於將校之能否帥閫者將校之綱朝廷者又豈非帥閫
之綱乎合内外治之原既係朝廷總朝廷之政又闗於
[007-13b]
都司其任豈不為尤難端平更化以來朝廷治効其畧
可見雖都司潛毗宻賛於㡬㣲隠約之間而不見其跡
異時識者考治道之得失曰此時此政為當此時此政
為不然宰相猶若人也而政有異焉何哉則必於都司
證之矣可不謹哉執事培埴之久敡歴之深學正義明
志定氣飽當必有以處此矣然吾儒之學雖曰有體有
用必體立而后用有以行又必體無不具而后能用無
不周也世衰道㣲學絶教舛士氣不振風俗不振正以
[007-14a]
士大夫體不立而急於用借濟時行道之言以葢其富
貴利欲之私意近世一二賢者固有以異乎今之人矣
進而未能盡副海内之望亦以其體未至於無不具所
以用亦有所未周歟此古今之通患也而況都司之任
尤非它司比也霖雨之原也舟楫之具也麴蘖之資也
鹽梅之根也若夫天下之事變其來不一也國家之安
危非輕也㡬㣲之間節奏之㑹呼吸進退於毫髮之間
得失利害之相去已有霄壌之異矣惟講學然後有以
[007-14b]
明夫心之制得夫事之宜昔王梅溪聲名節行為時巨
人晦庵朱先生猶晚進也乃拳拳以尊徳性道問學勉
之而不以為僭于湖張公文章風采為時俊才其去荆
州也南軒張先生送之亦告以講學之説而不以為嫌
以是知無貴賤無老幼皆不可一日不講學也人之美
質有限而嵗月亦有限學問無窮而事業亦與之無窮
講學者豈有它哉亦窮理以致知也惟能隨事以觀理
故於天下之理無有不察又能即理以應事故於天下
[007-15a]
之事無有不明如鑑照人如衡稱物自有以盡其公且
平之徳矣今執事上欲答主知次欲參廟謨下欲副人
望不知以何事為當先何事為可後推本尋原萬弊蟠
結葢有不勝其可憂者執事其何以處之哉願執事審
時度勢熟慮精思薰蕕同器决無久馨之理君臣際㑹
従古所難日月逝矣嵗不我與毋為小人所先發也不
審髙明以為如何謹齋沐裁書以道此拳拳之誠淺陋
僭率不勝愧懼
[007-15b]
   上呂寺丞延年/
某幼孤失學退處陋巷日知收斂身心於簡册間殊未
有毫髮進也幸於仭牆有先世師門之舊雖聞養痾卻
客亦未嘗一再晉謁而不獲瞻侍既而令表傳道尊意
乃知不肖如某亦未䝉擯棄而在齒録一人之數感佩
興起念不可無一言仰答隆知用敢僭陳尚丐垂察某
竊惟平治天下之道莫急於人才教養人才之地莫急
於學校後世教養之方固已大異於古而學校之政不
[007-16a]
脩未有甚於今日則其化民成俗之驗固已昭然可見
也南渡以來三先生鼎峙東南倡明正學浚衍淵源成
就人才為國家數十年之用可謂盛矣年來師友凋落
義理堙蕪後生小子倀倀然無所適従以其意之所便
者為學雖有氣質之美不過没溺於進取之塗而已至
于汲引後進收拾晚生開導訓迪封埴培養以續不絶
如綫之氣脈捨麗澤書院何賴焉尊契丈負家世嵩嶽
萬鈞之重誠宜充養氣體保毓神明恢崇徳業開拓規
[007-16b]
橅尊禮有徳招引善類夙夜相與講磨實學以復還先
世之舊也某得之友朋之餘謂尊意欲更文㑹之約久
矣悠悠日月謀畫未定切慮旦夕宦轍驅馳不容久駐
此事必至因循廢弛終於不振而后已也今幸天啟深
衷凡聲氣所同曲意諏訪俾有志之士咸挹麗澤之風
而陶泳講習之樂此其意豈徒然而其事豈可茍哉某
竊謂朔望片時徒㑹亟散切偲之論不浹輔仁之意不
孚則恐於髙明所以篤念先猷紹復師友之盛未足有
[007-17a]
稱妄意及此弭節里居之暇早定規橅請一老成有行
義善講説為衆所敬者為之長嚴其尊崇體貌之禮優
其飲食供給之需使真有志於講學者三五人相與左
右之汛潔齋宇増置床榻接納後學不限其來許其寄
爨止宿不以虛文利禄之誘入其心使之一意講明義
理涵養徳性果能如此則旁郡聞風而至四方視傚而
起咸知麗澤遺規久而復振作成磨礪日衍嵗豐有以
輔學校教養之所不逮而培植斯文之夀脈以為國家
[007-17b]
無窮計益以顯揚成公先生以道私淑之功而於尊契
丈繼志述事之孝孰大於此而於愛君報國之忠又孰
大如此僭越犯分不勝震恐惟執事進退之
   社倉利害書
社倉之法人皆謂始於朱文公而不知始於魏國録元
履魏公初行于建陽之招賢文公傚而行之於崇安之
五夫然文公之法與魏公少異招賢之倉遇嵗不登則
告發及秋斂之無貸息也五夫之倉春貸秋斂收息二
[007-18a]
分小歉則蠲其半大飢則盡蠲之此為小異魏公之法
雖疎而簡文公之法雖宻而煩二公同門友也盃酒従
容之間未嘗不交病之魏公病文公曰不當祖荆舒聚
斂之餘謀文公病魏公曰不當久儲速腐恵既狹而將
不名也當時亦莫能决其是非要皆常得如二公之賢
則法俱無弊奈二公之不常有也東萊先生常謂文公
曰子之穀取之有司而諸公之賢不易遭也南軒先生
則曰立法無其本用法無其人雖指荆舒實為朱先生
[007-18b]
發也此其深長之慮有朱先生所未及思者葢仁人急
於愛人利物念有生之類莫非同體其忍坐視其飢餓
轉于溝壑化為盜賊哉惻隠之發如救焚拯溺何暇逆
計其後日之不得人而遂已乎此朱先生之盛心也若
夫二分之法與青苗異者葢荆舒託濟人之名罔其利
以供上之用朱先生因濟人之實儲其利以復為民水
旱之防心之所發恵之所及何啻霄壌以青苗議社倉
其不審亦甚矣及朱先生異日自悔其法之未盡善故
[007-19a]
謂元履之言雖疏而其忠厚懇惻之意藹然有三代王政
之餘風豈予一時茍以便事者之説所能及哉後日之
請所以必曰息有年數以免者則猶以不忘吾友之遺
教也逮其晚年又自憂其無守法之人故曰有治人有
治法此雖老生常談然其實不可易之至論也葢無人
以守之則法為徒法而不能以自行況於所謂社倉者
茍非常得聰明仁愛之令忠信明察之士相與并心一
力以謹其出入而杜其姦欺則其法之難守不待已日
[007-19b]
而見之矣此又予之所身試者吁朱先生晚年之意即
張先生昔日之言也大抵後之好名者不深求朱先生
晚年之意不深思張先生昔日之言自其立法之初考
覈不精周防不宻則已與二先生之意異矣謂之好名
可也由是婺女之社倉始終沿革有可得而言者恭覩
淳熈八年朱先生申請社倉指揮若曰其斂散之事與
本鄉耆老公共措置州縣並不須干預抑勒至哉言乎
此行法者所當共守也今也不然領以縣官主以案吏
[007-20a]
各鄉又非有徳望之人為官吏之所畏敬者俯首聴命
茍且逃責利害不敢専决姦弊不敢自懲玩舞虛文壅
塞實意吏既慕於前權宜伸縮隨時輕重吏則議其後
故賢者不屑與之相牴牾也此立法之不審一也昔之
法也先給以米貸以米斂亦以米今也不然斂以錢科
以糴若能薄増厥直亦何患民之不樂輸哉價既不平
穀不時至勢必至於敷擾以抑勒人情之所不堪小民
未受其利中産先被其害此立法之不審二也後之繼
[007-20b]
者慮既貸而民不盡償則社倉之恵窮而追呼之害起
故朱先生之法一轉而為魏公之法但儲于鄉以備嵗
之不登及其嵗之小歉也又不以貸而以糶則魏公之
法又轉而為廣恵之法矣然而積之既久則化為浮埃
腐土果如朱先生之憂夫以天地生民之寳百姓日用
之天棄之於陳朽敗壊之域而不顧是誠何心哉及其
發之也雖痛損其直而民不以為恵有至不得已而食
之者反不如糟糠之鮮潔直不以人類待之矣是又何
[007-21a]
心哉其未發之時主者謹視封鑰不敢以新易陳或差
官檢視盤量既有酒食徵需之供又有人従偷竊之耗
主之者凛凛度日有破家蕩産之懼此所以鄉之善士
不願委請而多方脱免詞訟反至紛紛其甘心任責者
率是豪霸之人即時移易私用空其封鐍及至撿覈不
過旋賂官吏當連年旱傷米價頓踴慮其賑給見底反
巧為説辭以蔽當路寧科抑而不敢盡發也則社倉立
法之本意果如是乎所可大慮者不特此也當其再糴
[007-21b]
而償之價不逮時例行敷抑或増㑹價或添斛面或責
以上色之米或有數十里擔夯之費猶云可也有産者
惴惴然恐後日之不給錢而白敷米如和買羅絹之類
此亦不得不慮及此而況今日常平義倉之米即昔日
敷科備水旱之米也原亦自鄉而移于邑自邑而移于
州今若重敷民不堪命故當一畨敷糴之時吏持其柄
以為乞取之資其害尤不小是豈治世之良法哉竊謂
有愛人利物之誠心又須有無我之盛徳既足以來天
[007-22a]
下之善言而后可以行天下之公法求名者不足以行
法自是者不足以行法泥古者亦不足以行法然圖利
者不可以奉法避事者不可以奉法不知民吾同胞者
亦不足以奉法非特上之行法者未遇而下之奉法者
尤不易得也所謂立法無其本用法無其人至是而益
驗矣古人有言穀賤則傷農穀貴則傷民今之農與古
之農異秋成之時百逋叢身解償之餘儲積無㡬往往
負販傭工以謀朝夕之贏者比比皆是也農人以終嵗
[007-22b]
服勤之勞於逋負擬償之時則榖賤而倍費及其不憚
經營之艱苦糴於青黄未接之時則穀貴而有倍費是
穀貴穀賤俱為民病也昔人既有廣恵之法穀貴則損
價以出之穀賤則髙價以入之一出一入低昻適平其
法至簡其事易行無社倉前者之弊法亦良矣自朱先
生之法三轉而下同於廣恵者此所謂不泥古而善繼
前人之志者矣然而前日出價既損而後日入價反髙
原額不無有虧折今欲望台慈一以愛人利物為心而
[007-23a]
不計其原額之虧盈庶不失諸老先生之遺意茍以原
出價敷抑人户糴償非特今日之重困是為異日白敷
之漸也為民父母以若保赤子存心必不忍作俑於此
或以原額為不可虧折乞就本州權暫闗錢撥助以俟
後日盈價輸償亦甚易行也僭越出位不勝震恐
   賑濟利害書
恭聞孝宗皇帝後時失實之訓言簡而意周萬里民瘼
如在目前真帝王之軌範也伏自某官開藩之初首舉
[007-23b]
是訓以警僚寀可謂得為政之要見于施行者今三閱
月又似未有成效其故何哉孟子曰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今執事訪求民隠虛已納善孳孳不倦
舉行荒政焦心勞思此百姓之所共知也不可謂無不
忍人之心矣然官吏奉行不足以識執事愛民之盛心
文移旁午而膏澤不下流移日甚而糴價日昻或者議
其政而併疑其心愚獨以為不然四方之風土不同田
里之休戚不一以執事博詢羣議如此之勤而應之者
[007-24a]
泛然唯諾一無以仰助執事愛民之政此吾鄉士大夫
之責也今不揆愚陋敢先陳吾鄉風俗之大畧繼之以
愚説二條恐或可以禆賛荒政之萬分敢祈采覽竊惟
兩浙槩號富饒而東浙之貧不可與西浙並稱也人或
有知之者婺女之貧不可與浙東諸郡並稱則人鮮有
知之者金華今日之貧與三十年前亦不可以並稱人
無有知之者矣夫均此郡縣也肥瘠頓異必有其故何
者昔之為民害者版籍荒落而已雖胥吏持虧盈之數
[007-24b]
舞出入之權而猶有遺利在民也自經界以來版籍具
在而有無虛實固不可隠其奈經界之時縣令朱中直
匿鄉都之舊額勒保伍増添新數先為姦吏之地民受
其欺而不能辨不特無遺利而民以暗被苛取矣其害
豈不大哉況自南渡以來科配之數越為重婺即次之
婺之七邑金華為尤重夏税之輸十有三種雖間有蠲
租之令而此賦自若及袁韶之長版曹也増羅絹重厚
之數而民力始困加以十數年以來絲枲之價頓踴穀
[007-25a]
粟之價頓輕知民力始困矣富家巨室僅僅自保用度
稍廣質鬻隨至中産之家往往一嵗之入不足以支一
嵗之用日降月下而窘色不舒每至秋成如解倒懸烏
有餘粟以待昂價是以勸分之政固荒政之所先而非
金華之所急大抵勸分之政為富而積粟者設為愚而
嗜利者設今穀價既隆數十年之所未有於此時而猶
閉藏尚復何待嗜利者雖無厭而如是之愚者亦鮮葢
金華所謂富家巨室實不足以當江西浙西困弱最下
[007-25b]
之户昔之為富家巨室者尚有數年之儲今無兼嵗之
蓄矣雖有閉糴之心而左支右吾其勢自相煎迫益不
容於不糶故曰勸分之令非今日之所急也以今日勸
分之令隨時直之低昻而無裁抑之患則富家所宜樂
従然終未有欣然應上之令者葢縣官奉行不察有無
不審虛實持版籍之虛數例行告諭紛紛四馳反如白
科上下相疑糶者束手而糴者無措是未足以濟民適
先有以害民矣書生私憂過計不慮富家巨室之閉糶
[007-26a]
也方慮其喜於得價傾囷倒廪而盡泄之矣天命靡常
豐凶難必萬一不幸嗣嵗復以旱告雖有良平之智不
知善其後矣可勝寒心然則為今之䇿奈何曰賑荒之
體先公庾而後私家賑荒之要抑有餘而補不足嗟夫
田不井授王政堙蕪官不養民而民養官矣農夫資巨
室之土巨家資農夫之力彼此自相資有無自相恤而
官不與也故曰官不養民農夫輸于巨室巨室輸于州
縣州縣輸于朝廷以之禄士以之餉軍經費萬端其始
[007-26b]
盡出於農也故曰民養官矣不幸凶年飢嵗在上者不
得已散財發粟而賑恤之使之得免於流離溝壑之憂
尚有是可以寓其愛民之心耳春省畊而補不足秋省
斂而助不給此王政之所先也竊惟今日義倉創于慶
厯初令民上三等每税米一斗輸二升以備水旱其後
興廢不常今不及小户矣是官無以賑民使民預輸以
自相賑恤已戾古意今又移易它用數額常虧遇歉嵗
則復科巨室此何義哉其後又有効社倉廣恵之遺法
[007-27a]
盡将前賢立法之美意顛倒紛亂以為沽名買譽之資
始也低價以强民之輸先為中户之困既而官吏侵漁
所積朽壊民得之而不可食今幸新陳相易而積日未
逺而州家顧乃深藏固閉其所以備水旱者一切倚辦
於私儲愛民之心何以敷於百姓公聚朽蠧三老凍餒
此晏子之所深嘆也況今朝廷猶特發粟而侯國殊無
發粟之意竊恐百姓徳巨室而不徳官府巨室怨官府
而不怨朝廷甚非所以承流而宣化也昔成周荒政十
[007-27b]
有二以聚萬民一曰散利縣都之委積以待凶荒者恐
不如此今不若先發官庾如常平義倉社倉廣恵倉之
類盍盡數散之官庾竭然後及於私家名正言順義感
仁暢既足以廣君上愛民之心又足以成州家愛民之
政百姓徳官府而巨室心服亦庶乎王政之遺風葢設
施先後之序實意之所孚義氣之所興起故曰賑荒之
體先官庾而後私儲者此也昔成周之衰王政不行莫
甚於戰國梁恵王猶能移民移粟於河東河内故孟子
[007-28a]
之所不取以今觀之能如恵王之用心者尤鮮且糴價
何為而驟髙也以嵗旱而無糴也是糴價不髙於豐稔
之地實髙於旱歉之鄉然髙價之利不歸於旱歉之鄉
實歸於豐稔之地彼歉者既歉矣而又盡索其家具積
數倍而僅可易常年之一彼豐者既豐矣而又坐享髙
價以常年之一而可得數倍之利是豐者再豐而歉者
再歉甚非平準之意夫天時豐歉之不同地利厚薄之
不一此為政者所當輔賛天地之化裁制其輕重之宜
[007-28b]
豈有坐視其偏倚之勢而無以權其低昻之中恐未可
以言善政矣今縣官勸分之令乃隨時直不與減損此
巨室之所喜而細民之所不樂所徇者小而寡所害者
大而衆不可不審也然又不辨其鄉之豐歉不察其家
之有無例令賑糶其豐而有者固可以濟民之乏彼凶
而無者自謀且不給又何分之可勸哉是以富益富貧
益貧勢不均平人心不服互相推托遷延日時民將餓
死誰執其咎今蠲租之數既定而七邑之豐凶大畧可
[007-29a]
見有上熟之邑有中熟之邑有下熟之邑又有最旱之
邑中旱之邑不旱之邑以上熟之邑自可以補最旱之
邑州家何不裁損其價直求糴於上熟之邑復裁損其
直以賑其最旱之邑也其中熟中旱之邑又有最旱中
旱不旱之鄉亦有上熟中熟下熟之鄉所以裁其直者
亦如邑焉其庶乎無輕重偏倚之勢無甚休甚戚之民
彼受抑者無怨詞彼受濟者有實恵豈不善哉今最旱
者當賑濟而上熟者亦賑濟上熟者當勸分而最旱者
[007-29b]
亦勸分恐未可以言善政矣故曰賑荒之要損有餘而
補不足者此也愚之二説若迂闊而實今日之急務惟
髙明詳察而進退之
   答劉復之求行状
某早嵗疎慵知學最晚人所擯棄乃䝉尊府撝堂先生
一見偉視進而教之遂獲嗣交於下風既得親炙典刑
文獻於前又得漸染芝馨竹韻於後情均魯衞義重金
蘭受知篆感如海斯深兹䝉扎誨諄喻先夫人行狀尤
[007-30a]
見至孝顯親所以期待不肖者乃欲推而納之文章之
籙雖自信甚篤不應犯此大不韙然詳誦來教情深禮
隆懇懇惻惻即合痛鞭駑駘奉命唯謹其敢辭乎但有
一二委折交戰于中有不容自嘿者願畧陳之某嘗謂
行狀之作非古也又嘗考之衛公叔文子卒其子戌請
諡於君曰日月有時將𦵏矣請所以易其名者請諡之
詞意者今世行狀之始也周士大夫以上𦵏必有諡而
勲徳著見於時人所共知不待其子累累之言故請諡
[007-30b]
之詞寂寥簡短不能數語後之士大夫勲徳不盡表表
於當時而人子哀痛之中難於自述遂屬以門生故吏
具述行事以状其請自唐以來有官不應諡亦為行状
者其説以為将求名世之士為之誌銘而行状之本意
始失矣夫觀昌黎廬陵東坡之集銘人之墓最多而行
狀共不過五篇而婦人不為也又知婦人之不為行狀
之意亦明矣若以行狀而求銘猶有說也今先夫人已
有墓銘乃撝堂之門人述其師之語理已當矣若又為
[007-31a]
行狀不亦贅乎愚謂行狀之不必作者此也況某幼失
怙恃而行狀墓銘因循至今而先世一時交游知心之
士零落淪謝不復存者此事往來胸中日夜如坐鍼刺
豈自親未有狀其行而誌其墓乃為它人為之其忍乎
使某果粗有文彩可觀而先夫人猶未有誌銘則亦不
敢為也然所以不克奉承者誠非飾偽若夫師生之稱
古人之所甚重顧某何者乃敢偃然居之尤不敢當所
有家傳誌銘及所賜染扎併用納回仰惟先夫人淑徳
[007-31b]
懿範苦節貞儀固足以光耀女史垂於無窮然顯親之
要實在復之立身行道日進日盛而不在乎區區之文
也君子愛人以徳豈可麗於世俗之交惟髙明識察而
恕之
   答何子恭
書來諭某之病往往出於鄉原之口彼鄉原者趣向卑
陋志識鄙淺驟聞欲求聖賢之正學欲聞先王之大道
方將驚視駭愕以我為狂為妄未能得其講學之淺深
[007-32a]
且要吹毛求疵去㸃檢教它立脚不定此今日成材之
所以難也愚謂後生小子乍脫於荆棘坑塹之中方欲
著身於正大光明之道未曽講得一事行得一步豈能
每事盡善縦有病痛且要是大路上人它日志向漸定
移步漸熟然後可以逐旋敲㸃它使之澄治未晚今若
遽然四面責備束縛太緊鉗鎚太酷彼將疑為君子如
此之難幡然退安於舊穴却是吾輩為淵敺魚顔子所
謂循循善誘恐不如此世衰道㣲向此學絶少只得且
[007-32b]
容它樂親吾輩開其是非善惡之見令其通透不惑持
守不遷然後進以細宻工夫可也必切而後可磋必琢
而後可磨亦理也髙明以為如何
 
 
 
 
 魯齋集巻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