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 > 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巻十
            宋 林希逸 撰
  記
   重造林峬斗門記
陂之有斗門猶城郭之有關也視時而縱閉之則水之
贏縮在我而田常無害木蘭有陂自熈寧始截仙溪以
上數百里之流而横注之溉田餘萬頃是曰南洋下為
[010-1b]
斗門者三所以制滛涸之柄也莆之言水利者莫大焉
然洋城東山二門有廢有復具見圖誌獨林峬名存事
缺不載問之耆老則曰創於元祐而壞修於慶元又壞
蓋其廢久矣毋動為大衆嗇弗圖咸淳戊辰賢太守聞
而嘆曰治陂渠以利民古循吏事也是烏可已命僧計
度之衆曰非芝楮六萬不可公曰郡家任此第為之勿
憚費於是里人作而言曰公意美矣吾儕奈何共裒萬
五千以經其始寓公林某方為延平倅亦助四千公曰
[010-2a]
吾以四萬一千足之傭工飭材轉海求石朝戒夕令且
嘗親行以督之夏四月始作六月告成里人德公圖為
不朽乃列其事求記於余且曰此門雄於洋城東山舊
矣内以受木蘭漱激不注之水外以禦寧海晝暮暴至
之潮内陻外遏工費已三之一焉然後左纍右疊植石
揵者三之分為兩門扃以横木仍舊制也又更為新意
則有石櫃焉有木櫃焉昔之門其深以丈今増四尺焉
昔之八字其迤踰丈今南北皆五丈焉散水之隄向廣
[010-2b]
六尺今倍之迎水之石向高一丈今三之沈木以為基
鹽蜃以為固其防慮益周其心思益逺是欲為千百年
賜也公之治莆為民久計大率類此仁矣哉余因思古
昔治田載於舊典其於水事尤悉畎澮之法既如畫棋
而匠人所書有曰磬折參伍者有曰為淵句矩者其文
之工殆似畫筆至於蓄水以瀦止水以防蕩水以溝意
其髣髴必如今之渠碣而獨無所縱閉何耶果有之則
其模寫必有竒絶豈應畧之非當時之智偶未及則中
[010-3a]
土平而水勢緩也是以斗門之名不見於前古而創見
於後世由今觀之為此門者使神禹復生亦必以智許
之然則限水以滋田者智也裕農以致養者仁也復其
舊制而増所無原其初意而期之逺是亦仁智之方也
大書特書夫何愧顧余荒耄不稱此筆姑紀其實云爾
太守趙公與鑒紹興人董役莆田尉權丞陳元英三山
人登仕郎林應鳳延平之子也涵江人僧則某寺無極

[010-3b]
   岳安石橋記
岳安橋者璜溪吳君清承諸使之意而為之也辛酉某
月始事丙寅某月迄工縻緍錢八百萬初與道人謝有
真俱謝逝君獨任責衆初疑其難君極力以就事諸司
亦有助焉君來求記余既書其始末因為詩十章章四
句以美之曰使云者帥古心江公萬里漕松壑趙公孟
傳憲頥山家公坤翁先憲後帥者竹居王公鎔也詩曰
閩居嶺間緣溪而路長橋短橋日凡幾渡維此金沙有
[010-4a]
水曰岳伊昔梁之峙流而閣時雨之滛其喧如瀑壬子
中秋一漲莫復臬使王公惻以衆請曰謝曰吳以選並
命其時維何景定辛酉謝俄而蛻歸吳一手力淺慮長
更木以石為之良難五載而畢衆施既艱公助能幾不
厭不慳吳亦賢矣豈無長虹如楚視檜曽是山村埒彼
都㑹寒暑徃來銖寸累積非有此心曷就此役歲月姓
名所識大者系之以詩美其心也
   福州新創義阡記
[010-4b]
古之為政其加恵斯民也必使之養生送死而無憾逮
德衰而此意薄寒者不能為之衣飢者不能為之食况
死骨乎然嘗思古事而疑之分田制産古人於民最纎
悉也一夫之田五畆之宅居之已食之已然未聞其為
死計不韋之書雖出於秦實採三代之文也埋胔掩骼
令於孟春此於盛世何從有之是直其委棄者爾蠅蚋
之嘬能無泚乎井塌之苔能無哀乎何必春月而後可
夫死固民之卒事也不偕可訓壙無其所坊民者何以
[010-5a]
哉侯則可責細民奈何此千百年所遺之論何漏澤之
請直至元豐始見而後義阡之名出焉是誠今世盛德
事也閩之諸郡蓋嘗有之矣然而難繼也朱文公之於
清漳亦再營之停寄之非訓告甚切驪塘危公既續其
意而又紀之且以治盗去藏之說而繩諸寺漳人至今
思之今府帥龍圖吳公某尊文公之學而誦驪塘之文
者也越來吾閩其諭俗也有古靈之愛焉其燕毛也有
横渠之教焉究力於民靡念不篤今又哀此阡之不續
[010-5b]
而貧者無以掩其親也度城西僧廬廢地空山為竁大
小四千三十與叢冡二稽之隂陽審以面勢必固必利
為之永圖棺者函者骸而暴者嬰而夭者皆别處之名
其坊曰孝仁主以卧雲庵僧儲蜃甓以待其用期之以
日合諸寺之滯留者皆瘞踰期者僧自送之約以春秋
兩祀之糜金錢二百萬米石百方郡計窘束如救頭然
之時而公拳拳及此且親與寄公周行按視又有結因
爾子孫之詩公於閩人恩矣哉公以詩學名者也小弁
[010-6a]
曰行有死人尚或墐之解者以為其心不忍也公之為
此其一念之不忍者歟四月始事八月告成聞者莫不
加額邦之耆宿謂余是不可無籍也余既慨今昔之思
而仁公之用心遂錄其實云爾是歲丙寅為咸淳二年
十月記
   福清縣修學記
咸淳已已春二月邑庠羣士友以書來溪上曰吾邑空
乏甚學敝久今令尹初來每攢眉以語我我固知其力
[010-6b]
未給而皆敬其心前歲之秋府公以名法從强鎮吾閩
憫諸邑之焦煎寛其征而去其害向之持急符而號呼
於吏舍者痛絶之於是為邑長者稍得安意以慈其民
吾令尹又以清苦自持以勤恪務善察民之病隨事而
藥之空盗之巢剔吏之蠧一念懇懇雨暘應之歲事既
登嘉禾薦瑞而井里之聚以飽以遨乃得酬其初心以
用力於子衿絃誦之地疏禦人籍入之田援譙役秋據
之請諸生所叩隨事條上凡皆為吾邑士計也且曰不
[010-7a]
足則以俸繼之帥喜而俞令以自慶於是飭材賦功練
日輇使正殿論堂㦸門經閣若厨若庫皆撤榱瓦新之
又作十先生四賢三文諸祠而易其像室閣之後闢為
堂尤伉好鄰之侵地必復雖强禦不憚工費大半出縣
家又朝夕至而督視之非葺也更造也其可隱而不書
乎余曰今夫邑之難曰灘矣曰鑊矣格令所限黽勉而
來視簿書如仇計晷刻求脫甘其身之寂寞茍求無愧
於氓黎之人也已度越流俗千百而况懇懇切切於困
[010-7b]
窘愁蹙之中勤約以及人勞費以廸教此其藴積必有
所自來者前修軌則非譜可傳要之立其本者正爾本
之不立烏知政所以先後哉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噫成
之難者事也遇之難者時也今上有賢府公下有賢令
尹而吾邑之嘗僚與吾士友又能公此心以相其役余
老矣何幸親見之稍湏考成必且秩鄉飲之禮使余得
尾諸賢以揖拜其間將見教明而俗美使百世之士無
忘於斯時若是則遺其歲月惡乎可是役也始某月迄
[010-8a]
某月府帥洪公名某字某温陵人令尹薛公名某字某
永嘉人邑人林某記
   行在仰山孚惠二王廟記
仰山孚惠二王廟祀於江南為大香火跡其靈著實自
袁始今在所馬軍司亦有焉訊其由則曰昔淳熈間有
本營李統領運木於西江行未至風潮暴作簰木簸蕩
篙椸束手舟人方相顧愕駭俄有二士立簰上曰我欲
拊此抵京李諾之風潮隨息散者復聚舟人亦未以為
[010-8b]
異也徐問二士何自來何姓氏荅曰我將就試也俟近
京十里却言之既至李欲延飲二士曰我袁州仰山人
李嘗至袁髣髴記廟像頗同遽俯而拜舉頭失所見矣
歸諗於上下於是築室於營以祀之始甚狹嘉泰畢方
之變一營皆燼而廟獨存衆始嗟異乃闢而大之民禱
益勤王應不爽民益敬事而廟凡四闢矣今像設既嚴
儀飾浸備衆乃以未得記為歉來謁於余某曰北辰居
其所而衆星拱之在天無二尊也諸神列祀郡國其歸
[010-9a]
戴於朝家亦猶衆星之向北今二王顯異既徧東南而
來宅于兹豈非以聖神繼紹宗社靈長故思朝宗之義
而有拱衛之心一念忠君神人同也王為蕭氏本末見
州圖志母庸叙獨為祀神詩一首俾歌以饗之時咸淳
三年春三月詩曰
王初化兮二龍其始事矣亦以語諸篙翁食於袁數百
載矣耽耽其宫蘭蒸桂奠矣祀彌恭湖南北兮江西東
瓜華之奉兮與物同王知我宋萬斯年兮心乎朝宗宜
[010-9b]
帝所之入衛兮實冥冥之孤忠欲寄靈於一將兮乃變
幻江濤之中今祠宇日闢兮象貌崇若時雨兮收融風
掃疫癘兮慶屢豐福吾民矣鞏吾國期世世以祀兮報
王德於無窮
   重建崑山縣廣孝寺記
佛之始也聚徒以聽法必於長林茂䕃之下未嘗為之
居故從上所錄有曰某佛某樹者四而龍樹又其一焉
祇園施地致之城闉是則寶方之萌芽於是莊嚴之說
[010-10a]
行矣自竺嶺之傳至吾中土其始也亦然余觀高僧傳
諸賢大抵皆草衣木食班荆䕃松以為之初其道既行
其徒既盛於是争為壇宇以居其師于斯時也患於無
師不患無居其後上而公家下而巨室有崇貴其說而
求以自託於佛者又華絢金碧以致其徒而居焉故空
王之宅徧天下而莫盛於東南則梁之蕭閩之王吳越
之錢倡之也今久而弊矣為之上者乃因其居而籍之
利其有而賦之又從而多取以困之故其居漸廢而貧
[010-10b]
無以自復余常以是慨之今吳之崑山有僧曰允親者
得台宗之㫖於印北峯㳺厯而歸思有所建立而未能
也寶祐中因浚河茜涇得石土中有大字六曰崇慶寺
大界相旁有小字曰㑹昌元年僧興逺立他文磨滅不
可讀親喜曰此古寺基乎吾得其地矣寺之興廢固失
所傳其曰大界相云者即畫地之識也請於有司易其
名曰廣孝余嘗備數儀曹與聞其事符下矣親又規置
田園封培蘆蕩以為歲計役方興而親殁其嗣子思𣑽
[010-11a]
悲其師之志不遂竭力以成之景定壬戌賦功越五年
而畢事相其役者𣑽之子文熈文泰與其孫良珪也乃
介余方外友若圭求記溪上余既慨今昔廢興之故而
疑其將窮親能立心於其廢滅既盡之餘而欲一手作
興之難矣梵為此役又能竭其毫縷之積而無所資於
人又難矣今夫世之為子若孫者能詶父祖之志已艱
其人自親至珪徒以教法相紹而四世一心共圖其終
豈不愈難乎而且不求文於時之華華者而即余之寂
[010-11b]
寂不于其近而于其逺勤勤數千里以是為請其趣尚
異於世俗蓋如此余既焚香而記之且祝曰若佛之徒
皆能用心如思梵者教道不益隆乎已廢者不俱復乎
是寺也親為開山矣梵今主之
   重建斂石寺記
僧寺之廢興以吾儕視之若於事無所損益也然余觀
江湖浙之和糴運糴淮東西之車䭾夫脚其為産家害
極慘而他科索不豫焉以余所見推所未見槩可知矣
[010-12a]
獨吾閩之人衣食其田自二稅之外無所與聞問之僧
寺則上供有銀大禮有銀免丁又有銀歲賦則有祠牒
貼助秋苖則有白米撮借與夫官府百需靡細靡大皆
計産科之嘐嘐者但曰吾鄉地狹人稠田之大半皆入
諸寺然而穀之食者邦人也豈輦而他出乎糴必以錢
雖在諸寺猶大家也故前軰有曰僧寺閩南之保障余
常以為仁人之言數千年來官病之吏病之大家亦病
之僧逃而屋敗者過半其幸存者猶凛不自保况已廢
[010-12b]
而求復興乎于斯時也有能獨力勤苦以復其舊亦難
矣哉玉融斂石在邑之陽去通衢數里許其扁曰龍潭
斂石禪寺唐僧知嵩剏自文德中廢矣一殿僅存嘉泰
初莆僧彌清首衆鹿門郡倅劉君守仁以其賢白府帥
俾居之清辛勤經畫自庚辰至癸卯凡二十四年殿既
重瓦法堂彌陁閣望拜亭雲㑹寮則更造一新藏屋亦
成寶輪方斵以老而憊畀之覺融融去丁未以慈榕繼
之金碧其輪繪飾殿像又為堂為廡礱石砌寺前後地
[010-13a]
若干大成師志也砧基失久陳乞打量丁已始再給榕
之用力甚苦今亦二十年余雖未至其所得之圖經主
山自石竹而來左右兩龍湫時興雲雨隨禱隨應載在
祀典朝家重農閔雨亦與符免醋應權管科敷以優之
清昔退老晨夕課誦猶十餘寒暑年八十夷然而逝自
號古澗亦叢林可稱者也榕以始末請記且曰但以吾
師之勤恐遂湮沒某甲無冀焉余既嘉其父子之能而
又喜榕之言若此故併書之
[010-13b]
   福清縣重造石塘祥符陂記
陂之名何始乎其在夏書已有所謂九澤既陂者求之
水經則自楚人期思而後天下不知其幾無非賢守令
為民為之然廢興不常作其始者固難而復其舊者尤
不易汝南鴻隙大陂也翟子威廢之濯龍之夢黄鵠之
謡皆怨者託其言以求復卒至鄧晨而後作用力凡數
年其難可知矣况今人乎玉融石塘陂昔縣宰郎公蕳
所作碑亡矣誌有之水之源始於閩長邑南下五十餘
[010-14a]
里至邑之西湖迤行及籃尾則由小橋而東注矣濱江
為隄直抵古放生湖其匯始大又行七八里則湖之尾
焉溉田五千餘畆為邑上腴以其作於祥符也以祥符
名之中嘗湮圮嘉泰甲子張侯大任實興之既而時敝
時葺至景定癸亥嚙於洪流始大壞故邑東諸洋皆無
所仰雨至莫留旱則立槁民甚病之役大費夥莫適為
謀戊辰賢令尹實來諗於衆而知之曰邑雖貧是烏可
已作意復之寓公大姓亦樂為之相有草曰薈湖昔所
[010-14b]
無是歲忽生售鏹六萬令捐以助役堤之基非沉以巨
艦不可適有禦人沒舟者令即給之富者役者輸財竭
力惟恐後令又時出而諭勞之孟秋始事良月訖工糜
金錢六十萬工六千中役兩幾敗後中秋三日洪發前
重陽八日海漲諸堤岸多漂沒而此獨存人以為令尹
一念所格聞者皆加額焉是隄也南臺廟東舊逼江移
而改築以丈計之六十五基尺三十其上半之湖尾為
丈二十基尺八十高半之其上損四之一邑人始疑其
[010-15a]
難既成而喜來請記余亦喜為之書曰祥符古陂于邑
之東既廢而久湖與江通昔壤之腴今廢而涸賢哉令
尹為民更作堤成未半潮怒溪滛屹如有相神監其心
繄令之心惟民是福天亦應之嘉禾瑞粟我歌屢矣况
此役乎令尹之德與長江俱波流泱泱禾黍斾斾昔誰
之如賈渠召埭令尹薛氏名某字某永嘉人是歲實為
咸淳四年十有一月林某記
   泉州重修興福寺記
[010-15b]
温陵佛國也中郡之城有曰開元寺者聚僧舍百二十
所而居之興福其一也俗呼為粥院謂開山某師戒行
嚴誦法華得力常主千僧粥食於斯也地居東北隅始
甚隘元符中圓覺師本觀主之得鎮海超禪掌示之㫖
道化盛行學侣雲集無所容請于郡併數刹而闢之其
寺始大中燬於紹興舊碑俱不存其復也亦莫之記余
昔為郡掾屢嘗往來其間淳祐辛丑歲大飢余領賑濟
二局朝則散粥開元午則濟糶承天兩寺脩廊東西各
[010-16a]
數十丈食者列坐糴者分給皆容數千人不翅時方隆
暑非此何所措故嘗謂僧廬亦非無助於政也時住興
福者前則善立後則宗端立以有為稱端以静嘿勝皆
可語相與頗宻今僂指三十年聞寺敝久矣戊辰冬忽
得圓悟書以重修法堂香積諸因緣來請記悟余里人
也向為雙徑演溪記室演以高弟許之余嘗叙其枯崖
集矣而未知其志行若此主此席未一載而役於土木
不憚其勞某月鳩工某月畢事糜金錢若干吁亦難矣
[010-16b]
遂樂為之書獨惜寺之始事無所考耆老相傳但曰華
嚴董粥事時有兵官奪其桶飼馬師取伽藍畵像壓以
磨石而訶責之一夕行廡下有人身長八九尺乞還位
設師曰寺失桶而汝不知汝職何事荅曰即索之中夜
俄有叩門而還桶者曰二馬俱斃監者懼而歸之一夕
又見師曰未足言勞何以廟食於此神曰願為香厨屏
䑕雀師許之置祠焉至今厨無此耗神則神矣非師何
以令之圓覺有傳開山遺其名其所傳竟爾因併錄于
[010-17a]
此是歲實為咸淳己巳嘉平月林某記
   慧通大師真身閣記
金華大師名志䝉生金華徐氏初以永福懷悟為師三
乘教典不學而通常披錦繡衣去來闤闠中里人呼以
小舅師亦自稱曰姊夫得錢於市即買豬頭以食故號
為豬頭和尚時言吉凶皆騐或曰師聖人歟曰非也凡
人歟曰非也或曰如何師曰汝以我為聖則聖汝以我
為凡則凡人莫之測周㳺其鄉三十年景德丙午始居
[010-17b]
衢之吉祥院即今天寧也衢人尊信之甫旬浹沐浴書
偈而化危坐七日異香不息遂以真身為閣奉之逺近
奔湊事之如生旱澇之禱隨應清獻趙公嘗為之贊以
散聖目之信矣元符己卯勅賜慧通大師實曹守公輔
所請至宣和甲辰始紀之則廣信郡丞洪公芻也閣屢
毁而屢復者先後賢太守也嗟夫釋氏之教亦幻矣授
法傳衣聚徒闡化此大乘正宗也至如揚普化之鈴曵彌
勒之袋飱蝦拾蜆吞鴿吐鳩如狂如癡驚世駭俗豈苟
[010-18a]
然哉意曰汝以趺坐寂照得禪乎我不然也汝以持齋
守戒求佛乎我不然也掃其窠臼納之爐錘是又一機
焉方師之存疑信已半矣今其殁也踰二百年天僖已
未寺厄矣紹聖乙巳又厄寶慶丁亥又厄嘉熈庚子又
厄閣凡幾廢而真身屹然至於倉皇焮逼逆而致之至
亦隨息是孰使之然哉由此而觀則身前之變幻蓋可
知矣豈非莊子所謂猖狂妄行蹈于大方者乎今天寧
主僧如玉寓書於余曰大師靈跡著久矣今郡侯趙公
[010-18b]
孟奎重剏殿閣賢良劉珙述夢捨田雖有新記而疇昔
事蹟未詳舊碑朽敗傳寫訛雜來者何質焉願有記余
即其訛雜者而條理之得其本末如此因以其所以異
於本教者索言之抑師又云古貌昻藏法中之王豬頭
千箇未始片甞陶吾真性吾即定光然則其食也果食
乎非食乎世而有定光則知之
   清風峽施水庵記
柯山徐君伯東結庵於清風峽之下又為亭于左以江
[010-19a]
月名之庵儲茗劑以竢行者風月則自有樂也屢以書
來徴記余曰義漿得玉徐寅有賦為楊𤣥作也知君盛
心施不求報雖寅無取矣姑以其所樂者商之今夫風
薫兮時兮固見於絃歌矣自南華著論於齊物而後有
宋玉之賦前喁後于大小二和與夫百竅之聲是不可
以圖見者而周獨模冩於章句之間毫端之巧與造化
争彼楚人之論殆有激云爾雌雄果何有哉今夫月皎
兮皓兮同列於風雅矣自五言既興子建詠於前士衡
[010-19b]
繼於後而後有謝莊之賦流光徘徊賦之高樓照有餘
輝攬不盈手語粹而味深殆為古今絶唱彼西園託興
千里懐人霜露沾衣徒傷遲暮是直齊梁浮靡之習於
義何取哉爾其滛於溪谷而泛我幔帷行於素空而入
我懐抱予於人者何私焉見有逺近得有淺深皆夫人
自為之爾千載而下則有月到天心風來水靣若康節
所謂真趣者吹者非風照者非月若伊川所謂滋味者
力生於所激形生於所遇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又
[010-20a]
有如玉溪所記赤壁所賦者興味之逺前無古人非知
道者孰知之今君酷喜吟而有清思披襟於峽弄影於
江其於由前之趣必有超然而自得者僕何容喙焉雖
然幡風非動比倫無物此又幽人野客一種見解何當
握手嘗試言之庵某年某月作某月某日成君名某字
伯東今為淮西馬步軍副總管兼制置安撫兩司計議
官咸淳五年正月日林某記
   潮州海陽縣京山書舍記
[010-20b]
京山書舍潮進士胡君申甫所作也戊辰夏自京南歸
道溪上䄂其圖謁記於余挹其容謙恭而尚德者也聽
其言質實而務學者也即圖而觀則前鑿方池涵光浮
碧為梁如砥門曰橋門此書舍所由入也其間軒豁夷
曠百歩而贏兩旁為列屋離而逺之於是傑棟危簷勢
欲鶱翥扁以四大字燁如也華扉洞啓噲噲潭潭論堂
正中夾以脩廡東曰觀善西曰㑹文是為師友往來講
切問辨之所四齋隅置則絃誦者居焉最後聳以三祠
[010-21a]
安定左而昌黎右瞻儀肅肅侑我聖師其規模甚廣也
其位置甚嚴也君又以其靣勢語我曰書舍之外三峯
參前二水環抱京山峩峩如坐屏障前後柱百有四十
皆礱石為之某年某月始事某年某月畢工余雖未及
一見已知為南州偉觀矣君歸踰歲余記未就逺使來
趣余因以是思之素王之祀天下所同潮於文公歸敬
惟舊君今尊其姓所出於安定先生拳拳焉身在嶺海
之南而此志所尚北方人士或有愧者若人哉可敬已
[010-21b]
而況我朝儒風獨盛前古師道久廢胡先生實興之苕
川學法賢關取以著令至今存焉于時伊洛之教未廸
也今四方之士知尊周程在在有像安定則未之聞君
為此室與韓共峙意使潮之衿佩㳺詠於斯知學問體
用淵源成棟梁榱桷人物仰高山斗簸弄明月于以相
輝於無窮京山之名嫓美衡鹿殆自兹始豈非三陽千
載盛事後之人推言其自必曰胡君倡之竹溪書之余
亦與有榮矣咸淳五年龍集己巳春三月林某記
[010-22a]
 
 
 
 
 
 
 
 
[010-22b]
 
 
 
 
 
 
 
 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巻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