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本堂集 > 本堂集 卷三十五
[035-1a]
欽定四庫全書
 本堂集巻三十五
             宋 陳著 撰
 名字説
  名女洸字汝玉説
吾女洸字汝玉而告其義洸水有光也光發於外何如
自晦况婦人乎然晦非徒晦厚其所養重其所有温温
然如玉是之謂徳故以汝玉勉之今䈂矣將有行也於
[035-1b]
所當盡者其自玉哉嵗甲申中秋日書於本堂
  名竺果孫説
竺稷堯佐吾内表姪也戊子長至余過其家揖坐既抱
其子前曰今年九月得男是為嫡長未名敢以請吾謂
季秋之月作易聖人配卦以剥五隂下進獨上一陽碩
果不食因為名曰果孫義取諸果果中有仁人猶果也
仁非外鑠我有能性其性則仁在是家之傳在是吾㓜
常隨吾母歸寧立外大父下挹其貌頎然以重聴其言
[035-2a]
煖然以厚老成典刑擅稱鄉曲嗣而吾舅善以樂内文
以彪外鍥薄事不到口表弟少博益以涵煦家族閭里
無間言有子如堯佐又將世濟其美如嘉木焉百年封
植生意充拓而枝而葉而苞而實而果孫以生世道不
古人心日漓再世其徳者已不多見况欲三世四世以
至五世不替厥初其㡬家自外大夫以上其積亦已深
逺自外大夫以降至果孫又五世矣且少博與堯佐本
根之方勤而未艾外家之有後其可涯耶然果存于剥
[035-2b]
剥窮上而為坤其機甚危守以静固以宻以復其本則
陽不至於熄而仁脉無間㫁或者蝕之者衆搏之者烈
吾為此機愳子曰天之生物也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
者培之傾者覆之此亦易之果之義果孫幸有知當以
此説保毓其性以世其仁堯佐責也此外吾亦何言哉
嵩溪遺耄陳某書
  名慈孫説
姪孫葺贅於母家慈溪桂氏壬辰十有一月廿二日得
[035-3a]
男來請名余謂慈名溪因漢董孝子也汝之子生於彼
名曰慈孫為宜若曰名不以山川而余特取其慈之一
字無戾於古慈之義甚大愛之異名仁之推也孝於親
弟於長睦於宗族和於鄉黨鄰里等之而上皆不外此
汝其咳而名之進而心求之而䝉養之又進而及能言
則以意開喻之由是而進進以至于入小學入大學不
失其教則慈不可勝用矣不則長而悖逆而悍戾而放
僻邪侈豈其赤子之心不知教之過也謹毋謂襁褓中
[035-3b]
未有知未受教姑有待然則古之人至于胎教者又如
何汝其領斯言使其子母辱余之命名亦可不忘慈溪
外家之意昭陽大荒落孟春吉日八十嵗伯祖書于本

  胡貴常字説
古之君子以身任道道者何常是也洪範謂之彛中庸
謂之庸平平焉而莫能踰融融焉而莫能雜生而知學
而復常此而已世降人漓大本者昧而小智自詭全體
[035-4a]
者失而偏見自錮鑿以為智足以為恭姑息以為仁亷
也而避兄離母義也而火妻灰子信也勇也而尾生北
宮黝虛也空也而老莊浮屠氏吁性中無理外之物六
經無驚世絶俗之語聖賢無孤立過髙之行紛紛者顧
相異相角如此道安在哉吁孰謂至于今之時又有甚
難言者蚊嘬蠅營儒名以飾澤市井蛩吟鳥哢竊文㑹
以標榜鄉曲波流風靡愈降愈下豈不重可感也夫余
友胡立道乃以貴常為字人方厭吾常而獨已貴之是
[035-4b]
知所以立其道者矣空谷足音不覺跫然而喜聊茟所
欲言以審儻不卑之以為無甚髙論則吾道之幸也貴
常其勉諸嵩溪遺耄陳某
  汪誠可字說
汪日賓名其子以本信字以誠可其為訓甚嚴望之甚
然非過也人之性何理非信動之情則有信不信焉故
君子誠之為貴不誠則無物矣生知以上不容言思誠
者學者事也今以本加于信之上繫可於誠之下使之
[035-5a]
知信之本乃所自有知信之復在乎誠之而后可父之
命其子有大於此乎况世之人逐逐於其外於其末而
不誠其子者方滔滔日賓之見則異於是余聞之猶躍
然以發為之子者當何如其敬承哉癸已五月朔嵩溪
遺耄陳某書
  内子友良字説
吾内氏趙名必興字友良詩云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
厭良人秩秩徳音謂其夫為國事在外故思之不置既
[035-5b]
寢又興且贊美其人如此其良也氏之及䈂其親庭所
取諸此而名而字以歸于我淵乎其味哉吾於方欲仕
以行其志惟主饋為急庶㡬善體斯義相成以道則吾
所大願既而走州縣躐班出入二十餘年不跋不躓厥
助惟多吾之無良姑置言外而氏之友良可謂無忝所
命矣暇日相與之洽因舉酒属之而歌曰險艱兮更嘗
淡薄兮悠長翕與張兮何常如友良何兮友良乃賡而
歌曰徃事兮浮雲偕老兮天倫樂莫樂兮吾真如良人
[035-6a]
何兮良人歌闋吾因書之以授氏吾陳某也時癸巳五
月望日
  名曽姪孫灼字孟晦説
曽姪孫阿兎及冠余命之名以灼而字以孟晦且告以
其義灼明也明無所養則適以為累為小智為自用為
苛刻放蕩故善學者恐其輕也持以重恐其浮也蓄以
深恐其過不及也擇乎中庸其庶㡬乎子張之堂堂子
路之勇無所取裁終不如囬之愚參之魯也汝受資若
[035-6b]
敏而懈然于學則何如余為汝懼此晦之一字將以玉
于成尚勉之哉甲午季夏望日書于本堂
  名族曽姪孫芸生説
芸生吾曾姪孫也生于癸巳仲冬之二十一日今嵗一
周流俗試周有具初手取一筆次取研墨次取書冊數
本吾為之喜姪孫楠因而請名其子吾曰是月也一陽
生月令所記芸始生之時芸香草也而逢陽則茁楠取
于屠一索而得男此吾兄頤齋之曽長孫仁脉方開其
[035-7a]
生生而來可既哉此兒異日于芸香中剔蠧盍為吾子
増氣醉而書皆醒語敬之敬之嵗甲午十一月廿五日
夜分
  史居甫字説
里史氏子弟林立有辰孫居甫者因其師張子華來見
其貌也和其言也謹從容間以字説請余余念其外世
俗而獨求于山林之耄殆亦有見焉乃迎其機告之曰
人與萬物並生而與物異所居者大也其大無外斂之
[035-7b]
在方寸古聖賢於人心天理所據依之地深切著明皆
因其所自有範其無勿失而已有出于是放心逐物如
忘鄉曲棄室家望洋迷途終其身而不知反可懼也况
子生於世閥耳目之接身心之溺自立為尤難而字之
曰居豈徒字也哉要不可不擇所居以稱斯義中庸曰
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固自有次
第然學何從入亦曰主心以敬敬則勤不則怠敬則思
不則罔敬則新而又新不則狃于習錮于昏茍於止而
[035-8a]
已昔吕原明司馬公韓持國諸君子知有學業當自力
不知世禄為自足故家之後賢於此者㡬希彼何人予
何人有為亦若是若諉曰余何敢望是為自畔其廣居
非吾所以待子之意矍然拱而揖曰諾余喜焉就書以
為説嵗旃蒙協洽人日嵩溪遺耄陳某書
  名范脩字徳甫説
余如城契家子范鶴孫來見拜而興而拱曰鶴孫先大
父所命不肖孤㓜名也及冠當易名而大父歿罔極奈
[035-8b]
何幸而先生在視孤猶孫行敢以請余惻其言奚辭為
因告以人之行孝為大人之身實肖天地一毫不踐是
為忝所生為人子孫而大者不立是為不克負荷此自
古聖賢所以戰戰兢兢吾夫子所以著而為經况汝以
煢煢弱植逢百罹之際承再世一寒之遺而欲不墜厥
緒豈不甚可畏者然貧賤憂戚天所以玉于成非汝之
累而孝未易言也娶妻為養菽水盡歡今無及矣霜露
之感悽愴怵惕當何如其為心經第一章引詩大雅云
[035-9a]
無念爾祖聿脩厥徳為汝易名誰能外經其名以脩而
字徳甫徳本所自有脩則在我而孝在其中不然則非
所謂徳是故惟脩為急若諉曰力不足者是自棄自暴
曹交問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曰然又曰堯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二程子一出即欲學聖人亦以是夫
自時厥後當以孔孟之法言為法以二程子之志學為
志庶可慰祖父九泉之靈而余之名汝字汝為有助敬
之哉敬之哉乙未孟秋望嵩溪遺耄陳某書
[035-9b]
  名女冲字汝和説
吾㓜女冲既䈂而語之曰汝知冲之義乎隂陽磅礴人
因以生坤道成女坤属隂隂之氣易偏偏則方則執則
沈滯惟融明温柔者為得故以冲名汝而和其冲之畼
也故字以汝和其在父母家怡怡愉愉不見聲色從夫
則事尊章不施勞處娣姒不敵耦待宗族姻䣊與凡内
之纎悉酬應嗃嗃而諧熙安安而飾厲于女道婦徳其
庶乎彼而茍而隨而軟媚則非吾所謂和者又不可不
[035-10a]
察汝其服膺吾訓哉嵗乙未孟秋望日書於本堂
  名外孫黄玠字孟成説
外孫黄相兒生而留吾家尚㓜一日拜而請易名曰將
以範其終身也吾喜其凝重而有志因以玠名之天下
之物莫粹於玉玉而為器皆可寶而况於玠玠大圭也
其為寶又非他器比然非琢非磨則徒璞而已故莫難
於成唯人亦然乃字之以孟成此有父字盖氣質之性
天然之性存焉生知以上不容説下此則在乎善反之
[035-10b]
與不善反之而賢不肖以分此㡬甚危其自今就其姿
而力於學哉汝家雖約經子史至于凡有關於學者有
汝曽大父太史編校手澤在歸而求之有餘師也他日
有目而指之曰黄孟成今足以為玠矣庶為世其徳而
無忝汝所生嵗乙未孟秋望本堂老人書
  名女清字汝則説
女清生於吾宰嵊時邑之堂曰琴清就咳而名其乳及
䈂易名清而語以其義清者人之賢徳然清則易激激
[035-11a]
則多矯清則易察察則多刻是故清不徒清渟涵之斟
酌之則在清猶水也水不可不防防猶則也故經有内
則焉凡所當盡者纎悉畢具在室則當受訓于父母有
家則當質正於其夫庶可免于過愆是吾望也因字以
汝則越此則非人矣其母忽老父八十三嵗書于本堂
  名㓜子泌字汝泉説
天下之大水皆自泉而來非出于泉者潢潦而已㓜子
及冠易名曰泌泌喻水之泉也因字汝泉而申其義吾
[035-11b]
晚年得泌欲身教之而倦于耄欲延師而貧無其貲童
丱周旋於書冊琴瑟之間頗自知向學稍長察其志殆
欲自立而不隨者甘受和白受采庶乎有受學之質然
方來正可懼也故易于蒙之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
果行育徳程子傳之曰觀其出而能通行則以果决其
所行觀其始出未有所向則以發育其明徳吁至矣吾
又何言泌其勉之哉敬之哉老父八十四嵗書于本堂
 本堂集巻三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