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字溪集 > 字溪集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字溪集巻四      宋 陽枋 撰
  書
   誨少箕炎卯侄昻
向來曾説見得天地一箇大裹萬物零零碎碎盡在其
中相爭相靡相誇相耀各自見他别有世界可喜可樂
而不自知特滄溟中一浮漚沙礫初何足道那是如此
説正欲姪軰大做心懐令與天地同其廣漠則自見得
[004-1b]
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濟事則心體靜虛豁然大公仁道
流行無邊無際富貴利禄金珠寳貝屋宇田宅顔貎容
色青春芳年紛競馳逐從此剪斷想後來所存亦畧見
得是如此屢觀來書於言語覘之矣此知崇之學也今
既脱得此一邊了却又湏於事物紛擾轇轕之中觀之
㑹通以行典禮春夏秋冬生養斂藏富貴貧賤浮沈利
達少壮衰老飲食起居凡人情之所不能免者都一般
一件與他接應酬酢令各得其宜各適其所而於應事
[004-2a]
接物處把前日髙明廣大道理牢守堅執隨宜區處而
終不為他事物牽引帯累方是裁制得宜便見仁義凖
則只是恁地更無不知不覺被他纒繞喚去做拖泥拽
水的事矣所謂隨而不隨方不失為隨應而不應方不
害其應便是能定能應無将迎無内外此則聖人於天
地相似的意思不是禅不是仙如此應來應去漸漸熟
了便見得化而不測的氣象似此下功方是有用之學
所謂妙萬物者亦初不離乎萬物也若都齊遺了天下
[004-2b]
萬事萬物則學要做甚只是如今學者先要見得大本
用十分功夫通貫合為一心之主大本既立然後生枝
出葉開花結實撒出做不妨若心中初無此道理一向
便要應事接物漫説於此要學聖人終只走向錯處去
做終身終無所得當初聖人教人自掃洒應對學去此
是教初學小孩時事只縁孩童未有大知覺所以教他
且恁地習去到他強壮觧悟時自與至道相㑹今姪軰
既有年嵗當是大學成就之時不容更如此下功却從
[004-3a]
源頭理㑹而散之於事事物物方得濟事吾向來所言
為知崇説今所言為禮卑説當初不言此一叚意使姪
軰先窮究天地大本一邊做然後合匝若知崇禮卑一
時衮説恐又晦而不明煩擾紊亂則學不成所以又似
與前賢不同者此則劣叔各有見而如此不欲拘於先
賢之法門而要歸一致而己承報及讀詩傳不覺吟詠
之深夫求道亦如此未見道時只知浮世濁俗日夕所
見似當然如此既見得至道了外面紛華便不干事所
[004-3b]
以行起坐卧云為動作只知參前倚衡都是此理靜時
如醉如癡動時如顛如狂凡作一事做一件必誠必敬
蓋心志精專用功縝宻古人事為多如此今世忽畧怠
慢窮智力以求利所以見人詫怪他元不知其味不見
其好也且如今時得一件古者製作便十分精工妙宻
今人做他的不得便可想其不是一朝一夕草草倉忙
的事今人讀書便要及時省觧了當便要即日成聖成
賢一不如所求當時舍放了如何學得大學中庸孔孟
[004-4a]
事業姪軰既有自得更宜精進此是自家心中獨自曉
觧的事不可與旁人説的亦不容著語雖著語亦不道
得那妙處喜處自樂處終是説不得肫肫其仁淵淵其
淵浩浩其天鳶飛魚躍然是費形容了學如元凱徒成
癖文似相如止類俳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顔子得心
齊亦必有間而及此開一姪亦煞進日夜與語甚暢快
而有文公所謂説得太快之病天地間事不是一言片
語可了禅家道大千諸世界普見法王身他説了曾做
[004-4b]
得甚如今只是力行能行得些子便有些子道理看人
著力如何今人説做得一件是亦自好細思之一件事
亦何曾都做得是只大綱箇穏煞有未是在若太快説
了将來便是不用功只成窮禅
   與誼儒姪昻書
官事本不累人在古人是行所學今人只為不曾致知
所以覺得反為人心之害去年黔中収姪書説小兒資
質固好只恐為官事累今到此觀之果有此意思此皆
[004-5a]
是未做官時學力不充見識未定一旦登仕版便隨波
逐流莫知主持今日日為他㸃檢病痛頗磨得分數将
來也是四十嵗方説得成就只令他就兩考求教官逺
闕而歸十分下精神讀書數年必有自得亦趂某未甚
冬烘可與講究耳今年杜門謝客把從前書仔細詳玩
見得越越難説難行越越下喫𦂳工夫而道愈精愈宻
真見聖人立卓殊不可及又恨休官不早悠悠過了數
年矣但血氣頓衰亦覺光隂不多不知更進㡬分苦思
[004-5b]
與姪相逺不能日夕相近動著便説有時合當商量處
甚多過時又多忘去紙上寫歸的能㡬何乎然心中所
言筆端亦莫得而盡甚覺此地孤单只湏良朋數人相
與訂議庶道有所開廣則樂何可言進可姪自是通曉
明悟如姪與談義理時下亦明知好處境界才言語落
時又世俗名利沒溺之態即復如故将來只是畧曉得
恐行却難也若要大叚曉得須是十分痛将舊習掃除
文公所謂從頭拆洗然一畨亦不淨且做十年説却須
[004-6a]
有得今人學得深知得實的人只開言出語動容之間
便見了姪見性未必似進可姪時𦂳却深潜反覆然後
得之所以便有服膺氣象此尹張久暫之别處也某若
西歸只於山林村落潜心玩理求所未至不欲更泛泛
悠悠坐失難得之光隂也某見今時煞有圖象講説了
此學極是支離散漫後學必多訛誤甚為斯道憂如今
玩聖人之言惟日孜孜猶未見其當來本心是如何才
見些子小小徑路便躍如其中觀喜呌呼作天來大世
[004-6b]
界喚人共看囬視數千年上聖人在何處某日夜為此
懼所以不欲贅一辭於聖人經書只求為深造之學耳
况世俗各有議論是其所是丁寜痛切言終無益講説
一事甚非叔之本心也近來便看中庸大學語孟否向
時己曉得的今又不然了姪必自知之此學時時不同
年年别有好處
   與袁峽州書
領翰擘緘不徒故人之情隆厚其實亦足以見方寸靜
[004-7a]
定學力至到令人景慕今時位望稍髙則辭未免有富
貴態公謙謙有終非真自得焉能如是來教謂某留有
餘不盡地歩以遺後人似有未安古之聖賢仕止久速
一惟理道義命是聽豈復商功計效觀孔孟顔閔曾雍
便自可見某嵗晚叨冐便是造物不使過有所為况值
時艱職守卑賤一件做不得漫食君禄實用自愧投閒
置散乃分之宜存留地歩非本心也公心志恬退殆與
某相似長令郎今嵗登第季駒已捧能書盛事一時萃
[004-7b]
聚然亦豈公用心謙退以塞此地歩㦲大扺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道理自然如此但積善者初不為有餘慶而
為之耳承知㸃得數秩書不虛度日月且自覺嗜學不
衰鷄鳴而起不知年數之不足甚善甚善此意與發憤
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相類必髙明洞達一疵
不存然後説得如此亦可以見教一二俾得以繼踵躡
足同此樂否人生到得不知老之将至便是仁者不憂
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分量某亦畧窺見此形象而行有
[004-8a]
不至殊自慊悵切望誘掖教誨之某意雖不在仕進却
欲與同志之士講明義理之學庶或有晚軰樂向此邊
則異時亦可助扶正道開淑人心亦不為素隠而無補
於世也
   又
相望千里江山隔人然聲氣應求有非逺近形迹之所
能間此心亦不知其所以然想君子方寸均同此也忿
山慾澤名塲利肆滔滔歸徃不可禦遏而契文悠然見
[004-8b]
南山文公言復小而辨於物是大黒暗中忽然一㸃光
明逈與衆别如契文襟期又豈止一㸃光明合下如此
融透更願涵養精進須到聖人無復境界某雖不日見
睟盎顔色而每於辭氣間决知能了此事如今眼前殊
未見知而好好而樂之者某老矣無得欲投閒就僻更
讀聖賢書數年而時事未寜邇來局勢又改不知秋聲
復如何只頑跧隨分臨時相度而己不能預為謀也近
上投簮之請甚非本心頑軰不知人意却以光泉壤之
[004-9a]
説外自紛紛某謂掛冠求遷秩大是貪名自家既已不
要此物是事都不計較便了何必更求人知邪此世人
之失而兒軰乃欲效之亦足笑訝
   辭平舟聘禮書程都大/名逄辰
伏惟明公自建臺至於開閫西川之士所以繢畫殊勲
絺繒盛德者充篋笥而盈几閣矣某腐火宵行敢近太
陽飛邪惟明公持一定力而消危疑西蜀生靈倚公為
命時邁其福則亦輿人之所樂道也某無一營營掩闗
[004-9b]
倦坐忽寳翰與殊禮俱來光寵華煥驚喜加集啟緘伏
讀知君子用泰不遐遺而録小善於時事艱棘中創見
盛典令人感慨興起但某暮景方得師餘三十年痛自
鞭筞而烏頭力盡病痛百出加以衰朽侵凌目昏健忘
實不堪表儀後來之秀文公反小山操正為素隠者設
某非敢膏肓泉石惟聰明不及前時道德日負初心視
影崦嵫分當置散耳光霽融明必能憫而諒之腆儀不
敢祇拜敬就來介回納名樽跪受薦嘗但恐十分醉而
[004-10a]
光風一片飛耳魚腹之南洪雲垂天某父子得以相依
陟此晏嵗開春曲望畀小學生奔走于前一缺彼時尚
得支笻負墻與立㳺楊之雪至幸至願
   辭余古愚聘禮書名晦四/川制置
兹承用上敬下專介賜緘曲有招徠之命且欲使國人
有所矜式閣下求賢髙誼薄日月而齊霄壤矣某有何
學問足以當此曩者曾聞性善度先生教以天理人慾
界限不過日用常行隨事省察服膺二十年斯之未信
[004-10b]
記問之學何足為人道邪加之崦嵫峻迫疾病零丁去
嵗健忘目昏今兹足膝攣急正朱文公所謂無復強健
之理某摧頽如此只得分安閒適委順俟命實非隘軒
冕輕後學以為髙也寳帖敬用襲藏腆儀不敢祇受謹
再拜授來介囬納隆暑漸至歩足當騎邊師老矣更冀
感勵将士茂立殊勲慰君民重望憑楮僣越伏乞鈞照
   與文活庵書
明公跡欲藏而道彌顯上新美治化思賢側席華職寵
[004-11a]
加温㫖促召在明公一毫無所加但生民熬熬日在膏
火鎮望先生道援斯世席之康荘南寜雲蘿煙壑恐非
久焉依戀之所也某自顧摧頽與世乖謬日望温風廬
月欲伴幽姿小草娯晝其間不謂化爐穹壤又歸埏埴
鈞播中莫自隠退靜思活庵胷次一理融明八荒同宇
隨物付予成象成形益足以見某之固陋寒淺恍恍然
自覺如徹帡幪樂不可盡為感不足言也但恐一溺宦
海把握不牢不無俯仰馳逐之迂濡首觀頥失此良貴
[004-11b]
益用戰懼昔伊川言今自供職只第一件便做他的不
得和靖謂只當時起來便錯了真儒大賢尚且如此不
才何人敬當以理自守益堅初志黽勉奮發求進此道
聽其所成庶無負知遇而巳
   與蹇晉堂書
某徃桃源寓居有靈巖一寺洞徹山後小溪清冷自洞
流出寺亦髙敞幽邃可以娯志可以玩書然百念俱灰
生此浮世無一物可欲只有一箇性理是靠實受用欲
[004-12a]
得可共商量數軰共話㫖趣而不可得掩闗兀坐無言
度日而己伏觀來書立志髙孤見道明徹力行靜定滔
滔逝川有此特立人哉肅容企敬懐不能己繼而靜念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隠皜皜易汚錚錚難全
醊糟揚波既非聖人之道危行言孫全身逺害亦有良
躅夫子仕止久速之規孟氏就三去三之論簡兮之詠
考槃之什綽有鳶飛魚躍之天圓融和㑹左右逄原君
子果無入而不自得也世道轇轕百累滿前何日瞻晤
[004-12b]
一吐浩蕩乎
   與宋東山書
啟䝉先天三畫八卦圖説所謂四正乃東南西北四方
為四正故乾坤坎離為四正卦兑震艮巽便不是四正
了其乾坤坎離謂之四正者翻來倒去一卦只是一卦
變易不得故曰四正其震倒便是艮巽倒便是兑所以
大過中孚頥小過便是兩卦翻轉作的便與乾坤坎離
不同又中孚是厚畫的離頥是大的離小過是厚畫
[004-13a]
的坎大過是大的坎則四卦又是坎離之變乾坤變不
得所以為大父母到這裏坎離便不是乾坤矣兩圖方
位似亦各有意未容便咎覆梓之誤也文定八卦只言
巽艮半用乾坤不用與文公坤猶半用乾全不用不同
抑别有見乎
   寄示誼儒姪昂
昨趙傳之書云易上下經卦不等對以反對算之元只
上經當十二卦下經當十二卦亦見其用心好學却更
[004-13b]
令看上經當十八卦下經當十八卦隂陽爻䇿數皆等
亦足見易之自然也近収黄都運書見教宋夀卿反乾
坤二卦圖説乾後三畫屬坤坤後三畫屬乾乃隠然之
否泰他以十二月建律吕相生推之亦自好却要不用
火珠林配納甲法以為差誤所以黄先生得得來問蓋
火珠林坤卦是乙未乙已乙卯癸丑癸亥癸酉夀卿云
坤初六當未六二當酉六三亥六四丑六五卯上六已
他要配成乙未乙酉乙亥癸丑癸卯癸巳所以見丑卯
[004-14a]
已屬乾是隠然之否卦他却未曉地右運之説黄先生
則以坤下生故自酉至亥亥而丑卯己未亦差講夀卿
書尾又引麻衣易當於羲文心地上馳騁勿於周孔脚
跡下盤旋此是戴主簿偽書文公所親見而作文闢之
矣夀卿未見文公説故引用然未知四聖人如何分心
地脚跡又何馳騁盤旋也此囬黄漕使書已辨之矣
   與宋東山書
納甲不足以比禹文惟權其輕重自是如此然姑以擬
[004-14b]
其似云爾况以聖人在時斥去納甲而不用乎大撓作
甲子那時便有支干了聖人自曉得所謂治厯明時當
時只付之羲和成周職之太史算來亦不創出於漢儒
要此不必深辯吾人如今只是用心於内力求仲尼顔
子樂處曾子忠恕一貫使心中義理如日之中天則六
合之内不遺㣲小容光必照無徃而非日之所到也向
伊川見尹言明説得一句是則令更涵養嵗月易過義
理難窮直須要到精義無二何思何慮處若才見一義
[004-15a]
便執定論辯一二年尚凝滯不消亦一件病痛也乾坤
坎離為四正此自康節及前賢皆如此説只以先天圖
中墨界子不正子午卯酉之中亦看得好但康節謂數
常踰之不必乾坤坎離正端在墨界中譬如重慶府主
豈必在重慶千里之中帝王都邑亦如此却須喚帝王
所都為中正方得若用墨界為中則兄以何卦當之千
萬不必於此枉用功夫論納甲事某不是道尊友無攷
證亦不是要存近忘逺但尊友所説是律吕相生耳而
[004-15b]
納甲又是配六爻法若言起厯自是用律吕相生若言
納甲又當從配六爻法兩不相妨而不相合便如伏羲
先天是定體的易大禹九疇是尊陽抑隂之易文王後
天又是日用之易却不容伏羲之書執定其説而以九
疇後天為不可信從也易學有多少千門萬户曲學名
家亦無不皆通則有醇疵偏全淺深而已尊友更數年
淹該通貫渙然氷釋怡然理順便無這般拘礙那時胷
襟與天地為一百家之説嘒彼小星亦無庸為言矣毎
[004-16a]
辱惠教雖不能熏香再拜未嘗不肅容整襟荘誦字字
句句玩而味之時一展玩以自警省來教謂一語不及
毋乃以為不可教胡為發此言也豈賢友之心與氣尚
未平定乎南軒與文公書有云謂其怠而不敬與夫因
循不敏則可若謂有意逆拒人則内省無是也來教有
謂讀書辭殆有怒髪衝冠之象理之所在心平氣定而
出之可也某安敢過分南軒但以前賢朋友之間毎每
如此竊慕效之而樂為尊友道也夀卿言乾上三畫屬
[004-16b]
坤坤上三畫屬乾為隠然之否泰於此十二月建律吕
相生中得之足見用功之深亦是一議然文公啟䝉言
成數中之七九為隂中陽似與夀卿言乾卦上為坤合
至生數中二四為陽中隂却與夀卿所言坤卦上為乾
異後來文公與㬊先生言楊宗範説元亨屬陽利貞屬
隂説得不是乾之利貞是陽中隂坤之元亨是隂中陽
乾後之三畫是隂坤後之三畫是陽此却更當消詳也
夫月建自未而酉酉而亥至丑卯已序則然也而納甲
[004-17a]
所配則地右運也己作圖上呈矣但律吕相生法與八
卦納甲各有攸當如先天後天雖不同而用無不合文
公與李方子説火珠林是漢人遺法後魯可幾問卜筮
恐不如今之火珠林文公曰恐亦有這法如左氏所載
支干納甲配合似不可廢如遇屯之比不用屯辭亦不
用比辭自推一法恐亦不廢此道理則火珠林亦未可
輕議也夀卿言今古治亂晝夜皆否泰之運實為之亦
有此理但有乾坤隂陽消長而後有否泰若舉天下萬
[004-17b]
事盡歸之否泰則六十四卦中只否泰為主而不知其
實乾坤為之恐寖失易之根源否泰元則文公屢言其
有未盡處不及詳覆夀卿又言能於羲文心地上馳騁
不於周孔脚跡下盤旋此乃南康戴主簿偽作麻衣易
之語文公常與可學言不知心地上如何馳騁此足以
破其妄矣
   與誼儒姪昻書
䝉和拙作俱善讀易書懐幾句極有至理到尾間一句
[004-18a]
尤見徹可與入德矣伊川謂和靖更在涵養敢以復告
某非世所謂恬退者日日汲汲於此道恐嵗月之不我
假决不為枕石潄流索隠之事耳所附數紙俟仔細看
之惟是傳註當時各據所見所聞而言豈能便合聖人
之心漢儒雖號近古己有不可信處何况後來自非聖
人復生豈能上通千載如洛中諸先賢及文公乃是理
精義明故其言可依據雖不舉合聖人之心亦不逺矣
   又
[004-18b]
比承附到伯強書而賢姪謂思無邪之難此不過念頭
初萌時著功夫便似船開頭乗水脉様到是行處十分
要照顧兩邊令無觸礙直待泊得安穏方是所止處所
言欲字善惡相半是矣又謂多惡少善算來善亦未曾
少萬事萬物皆有善惡存乎其間天理人慾同行異情
循天理處便是善徇私欲處便是惡也可欲為善欲善而民
善欲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無言欲行王
政何徃非欲何欲非善夫子言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欲
[004-19a]
得好處便皆善己所以七情不可去一只要在道心惟
㣲上著意也
   又
既於性分義理用功己深覺得胷懐浩蕩活潑又當詳
悉討究九經一遍觀聖賢心法治法立經陳紀規模法
度所以防人情立人極與世迭遷逓降不拘不執曲盡
古今事物之變與夫天文地理風俗之異物産之宜其
間推遷更改淳漓厚薄治亂興亡之故一一看過使自
[004-19b]
心通貫曉觧然後見得為國為邦致理制治自有時措
之宜如此方為有用之才有用之學不然只做得箇談
經説史秀才與坐禅入定一般有事到面前便排遣不
去聖人謂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不是觀㑹通便了須
要行其典禮方得繫辭焉以斷其吉凶不只繫辭便了
須要斷其吉凶方可夫子又言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
知爾則何以哉學者須要自家了得人事分一日得君
行道須是使天地萬物四海九州含靈動植我有酬酢
[004-20a]
對副他教各自順道理的著數手叚方得如此了方只
説得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方只説得窮則獨善達則兼
善方只説得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曲肱而枕之樂亦在
其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若猶未也只是瞞人自
欺為有愧怍亦多矣姪更勉之
   答誼儒姪昻書
所諭性命之説甚見用功深至以某觀之只是孟子道
性善一句壓盡天下萬世論性之説無復可議蓋自太
[004-20b]
極而觀故有隂陽理氣不可偏倚然理則自無所謂惡
而氣則不無善惡之異但太極所謂隂陽之氣亦皆是
清明淳厚的到得付諸人處各自地子不同便有善有
惡所以前賢謂之氣禀之性然此又是孟子下一層若
孟子則直説繼之者善未在成之者上説所以萬世無
弊理氣雖同得於所禀却於向上的數層别了譬之傳
神漸模漸差不是當初真的了生之謂性告子只於人
物生處便鶻崙地謂之性所以孟子後面用犬牛人折
[004-21a]
之便自窘了又何疑然氣禀大率是隂陽寒暑有正變
昏明清濁并人之父母情性氣血資質各自不同却用
太極説不得
   又
來書言父母性情氣血用太極説不得此固是他地子
不同然末世氣數亦與上古時别且自數十年來何曾
有隂陽和順的一年乖戾舛訛都不是熈熈怡怡時節
加以地氣四分五裂人生其間汲汲孜孜於利慾之塲
[004-21b]
晝為夜思都是物慾孟子夜氣之説到此亦難講了此
事都不容説也㬊先生易説刋亦無妨然此則文公與
先生講論卦爻的言語㬊先生所得不在是也且如向
來二弟問自強不息先生云你午刻要睡時振腦不伏
睡便惺推去便是自強不息先生蓋得易於忘象忘言
者矣
   貽炎卯書
聞汝得韓帥舉次任便可求教官用功讀書窮理必有
[004-22a]
進歩也世道紛紛瀾趨川决立脚者少今時正如百萬
衆人羅綺紛雜膠膠擾擾逰於百花園林錦繡巷陌春
風駘蕩光塵飛揚髙軒大蓋朱輪玉騘衝奔戛擊悦目
娯心莫知所止却不知春樹盡芳年減人散馬寂景變
象移有何着落古人謂萬事看悠久只有聖賢與天地
相為無窮耳餘則浮花浪蘂剰紫閒紅旋開旋落濟得
甚事吾祖宗世世積累故渾厚善良之氣鍾萃接續子
孫多有賢質汝與開二亦可人意只是要力學力行詣
[004-22b]
彼道真入見聖賢了當巳身復以傳子孫而及他人此
亦是仲尼顔子樂處一件事也我𤓰熟了亦欲掛冠退
休若更陳明甚覺失了本心此却待為汝言之耳丹藥
時亦服數粒頗覺有益然全是盡心黙坐存養則血氣
不至頓失也
   答王三之書
雷風恒風雷益之義且如雷聲自空而下被風更送他
來如墜在人面前使人震竦便生恐懼修省之心所以
[004-23a]
為益也雷聲自空而下被風却送他逺去其聲漸小人
便視以為尋常不生恐懼修省之心所以為恒也嘗在
鼓樓下聽便曉此意當擊鼓時適然有風吹送鼓聲來
震撼只在人耳傍便是風雷益之義當擊鼓時被風送
鼓聲去其聲漸逺而小便是雷風恒之義又曰離為陽
卦而隂在其中坎為隂卦而陽在其中此是陽中包隂
隂中包陽之義曷不觀之火乎火之光明可以照耀四
方八面而火之中常黒莫能自照是陽中包隂此離中
[004-23b]
隂也曷不觀之水乎水之深澄湛然莫見其底有人入
到水中開眼却見水底分曉是隂中包陽此坎中陽也
又曰先賢論天命之謂性只是與人説影子要人自去
討究蓋命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有生時付與我此道
理則謂之性
   寄誼儒姪昻書
兩次収書即言觀心煞是長進更在勉旃如今後軰少
人才都是無人倡引之所以如此姪資禀正當可以入
[004-24a]
道只是識稍遲記稍緩亦無妨此和靖所謂将來保得
者不知啟䝉等書己看得熟未若前相與觀者既熟更
看伏羲一見河圖如何便着乾坤坎離居四正兑震艮
巽補四隅大禹一見洛書如何便次得九疇依彼次第
如五行皇極有些道理易見其餘疇當時極是難着此
便是希賢希聖之一法門不可病其難不可空放過向
所以説易有幾多重數看了一層又一層髙在未易了
下也某只在西湖九里松閉户玩易及看詩傳不曾謁
[004-24b]
朝貴不復有所干求仕進灰冷唯小兒咨咂不已謂姚
著郎云考致仕有贈典及泉壤此專求教官歸更忍恥
三年而入山林究竟所學耳近到文考功處渠雖事佛
而於易學大非世人所見此一日問離卦中如何有網
罟小過如何有杵臼夬卦如何有書契咸之九四夫子
便説得許多何思何慮至屈伸相感一叚出來足以見
其見到識明用功極深非常人比便是希聖之學某畧
隨見答之文文亦以為然
[004-25a]
   與前人書
昨所疑數事間有索之過處易學只看卦是甚卦究其
名義大概了其六爻雖各隨時取義然終不離得卦毋
又只順聖人言辭語脉求之便得其正亦不能執定拘
前賢所解若有不通須玩究却只要平易不要﨑嶇深
逺不必背畔自為之説如夫子彖象繫辭傳是多少分
明顯著若説道理斷只用夫子為凖不過詳明之而已
易元無出於聖人言語之外者只是力行求至行得一
[004-25b]
尺是自家的一尺行得一事是自家的一事行來行去
到那快活時和前時講不得的也都曉了若行處有阻
滯扺礙亦因以見我所講不通不明處易學二百餘家
當只詳看伊川晦翁所言便有八九分明了衆説只須
猛省一觀不必人人與之辨析如入通都大邑看珠玉
綺羅文繡鋪席處處熀耀花眼亂心到底只有正當靠
實一兩鋪只主意於此買賣便了安能徧逐眼界遮攔
令盡乎姪年己如許才見聖賢地歩分曉便勇力進歩
[004-26a]
且直截去源頭坐定了徐徐縱觀四方八面儘不勞心
勞力便是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氣象若今
時只埋頭章句文義煞然有旁蹊曲徑萬水千山到幾
時鑽得盡此是十四五二十嵗時學來只得濓溪與李
初平説話便如此所以某言千書萬紙不若對面説一
解為活卓也今既各有縈絆只務見是行終有到處
   與誼儒姪昻書
此畨煞有曉解精進處更極致其知而力於行道無終
[004-26b]
窮愈玩愈明愈求愈有蓋一爻一象該天地萬物之理
假使心思雖窮得至却未曾遇得此事亦輕易過了又
復廢忘一旦事來又無以應之所以學者只大概説得
易而終不能用易也聖人心與天地一六十四卦三百
八十四爻皆是方寸間事斂而為一散而為萬隨處隨
足隨應隨當目視耳聽手持足行無非自然學者須要
十分用力推究把持玩味縱未到得以一貫萬亦㑹有
五六分浸浸不己豈不渙然怡然矣乎勉之
[004-27a]
   與誼儒姪昻書
所言乾健之學安敢到此不勝赧懼但拳拳自勉希見此氣
象而己所謂肥遯之心甚勝則某實欲志嘉遯之爻而
未能肥遯者合下超出利名仕進之表不與世相接如
某則奮身塲屋獵取科第但見世衰道㣲志願必不得
伸毅然投簮實非得已嘉且未能豈肥也哉老而益壮
此王復槀之言可以警衰起懦却入聖賢閫奥不得賢
姪自言讀書之功拈起放地昨䝉希尹惠書正説官事
[004-27b]
埃塵都不成學某答云吾人㓜學壮行公既自科目中
出職司訓導身居幕府所幹何事正當於日用常行泛
應曲當件件物物以當然之理酬酢令無愧於心即便
是學舍是不為更於何處作功夫若必待閒則合下莫
染吏俗如顔閔様方得賢姪且欲架閣易起看春秋某
謂易之理隨百骸四體不呼自來不求自應左右逄原
如何架閣得且易與春秋相為體用易便是春秋之體
春秋便是易之用明得易則曉得春秋明得春秋則易
[004-28a]
在其中矣姪謂春秋真出於聖人之心法微顯闡幽為
可懼大概得之矣盍不思夫子得易之妙用耶夫子得
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傳於千百世之下不得已而作
春秋寓刑賞勸懲於一言之間精微妙宻曲盡當時之
人心天理而警省萬世之人心天理無非闡造化明王
法揭中正杜邪枉扶人極於天下後世此聖人之大用
未易以管窺蠡測言語盡而文辭釋也㳺夏不能措一
辭劣叔謂非不能措辭聖人言近而㫖逺簡而博淺而
[004-28b]
深不容一毫有所增損雖欲措辭多見其不知量只得
黙識心㑹而己所以伊川終不肯解釋畧説數條以開
後學煞有好意思在文定不得已而釋之其間盡引伊
川之言其餘皆叅帝王之法文公尚云但不知當時夫
子之意果如此否則此書當研精熟玩而未容開口也
劣叔近徃常德正與長兒評訂一二今吾姪偶及此畧
述其懐以冀沉潜玩心也所言俟求僻靜教官一再消
詳夫嵗月易過官塵撲人終無暇日某以為或再㸔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