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蒙齋集 > 蒙齋集 卷五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䝉齋集巻五
            宋 袁甫 撰
 奏疏
  右史直前奏事第一劄子
臣猥以庸虛疊膺誤渥擢司記注直前奏事職也今事
之當言者奚止一端陛下樂受盡言不以犯顔為罪臣
豈敢茍為緘默以上負明天子知遇哉臣近者密侍經
[005-1b]
帷因論聖人之剛德嘗啓奏陛下剛之一字最切于陛
下之身羣臣言剛德者多矣而實未識所謂真剛也孔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以申棖為對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夫剛與慾似非對也而孔子必對言之者蓋有慾則我
為物役無慾則我能役物我能役物非真剛乎有慾則
私意橫生無慾則與天為徒非真剛乎大易所謂剛健
中正純粹精者此也中庸所謂發强剛毅足以有執者
此也有毫髪之私喜私怒則䑕隙由此開有纖微之旁
[005-2a]
蹊曲徑則蟻穴由此啓是故懲忿窒慾謂之真剛克己
復禮謂之真剛漢髙祖唐太宗非無英明雄武之略然
君子不敢以真剛許之者正以無帝王宅心密察之功
而害吾之剛德者多也元帝牽制文義優游不斷而漢
業以衰文宗虛懷聽納不能堅決而唐室不振嗚呼惟
辟作福作威何所拘牽而無斷人主者天下利勢何事
遲疑而不決誠以為不斷耶可恭顯之奏而殺望之斥
堪猛更生者又何其斷歟不斷于去佞而反斷于去賢
[005-2b]
此漢之所以衰也誠以為不決耶擯李德裕之黨黜李
石于遠外者又何其決歟不決于逐小人而反決于逐
君子此唐之所以不振也夫元帝文宗天資仁厚之主
也親近儒生之主也剛德不足卒至大弊而當時之臣
又無以真剛之説啓沃上心者二君自視吾之資稟決
不足以望髙祖太宗則寧守吾之仁厚喜儒不至于失
故歩耳特不知人主宰制四海運動六合豈區區仁厚
喜儒所可辦哉是必有真剛之德而後可也仰惟陛下
[005-3a]
聰明天錫問學日新真剛之德固已得之聖心矣夫蘊
于中必發于外陛下果有真剛之德則政事設施之間
必有不可掩者何為乎闇然而未彰也陛下豈以發號
出令率意輕變以是為剛乎此似剛而非真剛也且今
日至大至急之務有二日楮幣也邊事也陛下雖敝敝
焉日夜以為憂而算計見效迄無秋毫之功者臣以為
皆由陛下剛德之未充耳誠使剛德見于節浮費則凡
宮闈之用度近臣之錫賚冗官冗吏之蠶食斷自今以
[005-3b]
始痛加裁抑推此以行于州縣則所省之費皆可以助
收楮之用矣今乃以節用為老生之常談悠悠歲月茍
且因循終不忍大有所損以示吾刻苦警勵之意真剛
固如是乎剛德見于懲贓吏則取二三十年以來蠧國
害民之人藏富于私者盡歸之于公毁家紓國自古有
之明白洞達務在必行則皆可以佐收楮之用矣今乃
僅因人言略加發摘罪大罰輕輿論未快陛下方且回
旋曲折依違掩覆已發之贓既如是而未發者厚積深
[005-4a]
鐍偃然安享陛下悉置之不問是前日縱其為國之賊
而今日又教之不體國也真剛固如是乎剛德見于覈
軍政則邊境之事所合大加搜校某處圻疆失守某處
戍兵損折某處招人填補兵糧元計若干減省若干新
招贍給若干盡吐事實毫髪無隱而不然者顯寘之罰
今乃諱敗遂非不以實聞坐收利贏缺額不補陛下明
知其欺罔未嘗一加黜責真剛固如是乎剛德見于擇
帥權則堂堂中國豈無至公血誠沈幾多智之士足以
[005-4b]
當閫外之寄今也淮襄制垣不聞虛心無我收羅俊彦
以資幕畫又不聞深謀遠計保境安民以圖後效精神
困于挫䘐之餘智勇竭于耗散之後至于分閫沿江者
兩淮事勢不相統屬下多矛盾之見上無調一之策平
居尚有違異緩急何以得力自古用人必先儲代今未
用者謂其局生而非老手已試者雖云局熟而又罔功
邊遽日聞敵情叵測卧薪嘗膽合智併力猶懼不足陛
下乃晏安暇豫如平時真剛固如是乎陛下自更大化
[005-5a]
動以漢宣綜核名實為比臣竊觀陛下徒有慕漢宣勵
精圖治之名而乃墮于元帝文宗柔弱不振之失是以
擇善固執未有堅定之力聽言納諫未有果決之操剛
德不競意愛少偏潛窺于杳冥之中旁睨于幾微之際
希求御札寖開竊弄之門憑恃寵恩將有履霜之漸陛
下勿謂吾之聰明自足洞照而不必過慮也罅隙一開
皆害剛之斧損德之蠧也臣恐日積月累浸淫不已勸
陛下以所當為者則蓄縮而有待贊陛下以非所當為
[005-5b]
者則果斷而必行何則主宰不定意向易移其弊必至
此耳古語曰不見其形願察其影今陛下剛德之未充
是必有陰受其病者而陛下特未之覺耳因影知形防
微杜漸勿使之彰著則善矣直剛在心不在力養剛以
漸不以暴撫劍疾視匹夫之勇一鼔作氣再則易衰夫
惟奮以大勇而又有積習涵養之功則剛德塞天地矣
陛下有堯舜之資而甘與漢元帝唐文宗伍此臣所以
憤懣不快而欲一吐其愚也狂僭妄言罪當萬死惟陛
[005-6a]
下裁幸取進止
  右史直前奏事第二劄子
臣竊伏思念先臣某事寧考朝嘗進精神之説大要以
為人主運動天下其妙在精神寧宗欣然嘉納臣今復
掇拾遺論為陛下詳言之陛下新更大化日與大臣論
道經邦精神之運宜可以光宅風動矣而中外多事蠧
弊滋長因循歲月未臻厥成其故何哉君臣之間聚精
㑹神之意常少而事物之來敝精勞神之患常多此正
[005-6b]
今日之大病也陛下每旦辨色視朝大臣奏事之後或
間以臺諫之論奏或繼以百官之輪對而經筵早講已
迫矣進膳之餘陛下復于宮中省閲章奏而晚講又且
迫矣則是一日之中焦焦焉疲其精神不亦甚乎精太
用則竭神太勞則敝此必然之理也況天下之事有緩
急有輕重于其緩且輕者徐徐焉應之則可以併其精
神于其急且重者而無失事之患今陛下既以聽政勸
講窘于日力之不給而中書之務不問巨細内而庶政
[005-7a]
外而邊防叢委轇轕盡歸廟堂無一事之區處不關于
念慮無一紙之申明不經于裁決雖日機務總括之地
勢則宜然亦恐執要御詳之道未必如是陛下與二三
大臣有限之精神既已奪于泛泛之常程則夫急政大
務所當靜觀黙察者安得復有精神以為之運用耶夫
所為急政大務者何也上而畏天下而愛民舉至大至
重之責萃于陛下之一身陛下亦嘗思之乎迺月正元
日風從乾來占為兵起越三日月犯太白占為强侯作
[005-7b]
難天下民靡敝立春之朝條風起西北占為暴霜殺物
粟踴貴驚蟄後一夕雪降非時占為迫近之象又七日
太白與填星合占為疾為内兵既而隕霜之異果在寒
食之後則春日所占不虛矣陛下覩兹變異惕然自反
凡可以召和者無所不用其至此則陛下所宜專用其
精神者也近者邳徐失守海亦旋棄新復州郡勢皆瓦
解外虞既急内備又單維揚半是北人洞知我之表裏
事勢如此真可寒心軍實隳于輕進戍兵勦于屢䘐枵
[005-8a]
然空虛何以應猝況所在軍情易于激變殺官吏焚州
縣如惠陽近事漸豈可長齊安隱憂未容安枕而豫章
近地幾致生變推其所以致此之因皆由帥閫久虛素
無鎮壓之勢君臣上下非不夙夜究心然大抵緩急重
輕混而為一始欲俱急而終至于當急者亦緩始欲俱
重而終至于當重者亦輕在彼既有所分則在此者必
無所專是亦可以悟敝精勞神之失矣奈何因循茍且
不能奮然改其舊而新是圖士大夫有憂國之心者徒
[005-8b]
能仰屋竊歎而無敢輒為陛下言之者雖言之而陛下
亦未必能行之也孟軻曰堯舜之智而不徧物急先務
也堯舜之仁不徧愛人急親賢也夫以堯舜之大聖不
以周徧為能而惟以急先為貴若之何悠悠泛泛而欲
治道之興起乎是故善運其精神則雖憂勤而決無勞
敝之患不善運其精神則雖勞敝而反無憂勤之實光
陰迅速歲不我與陛下勿恃春秋之鼎盛而遂輕用其
精神也臣忠愛之心出于懇惻惟願陛下與二三大臣
[005-9a]
日夜聚精㑹神勿以薄物細故耗有限之力必使志慮
專于大政規模急于遠圖天下之事綱舉目張而太平
不難致矣惟陛下裁幸取進止
 臣濫司記注稽諸舊典許令直前奏事讀第一劄奏
 臣所言乞陛下充養剛德讀至漢元帝唐文宗聖語
 問如何某奏二君之果斷不用于斥邪佞而反用于
 逐賢人此是二君不識剛德之真所謂真剛者須是
 當為之事則決于必行不當為之事則斷在勿行可
[005-9b]
 也陛下聰明不愧堯舜但剛德終是欠雖曰天資難
 以勉强然正要涵養工夫真實用力臣不敢泛説且
 以近日楮幣邊事言之見得陛下剛德有所未至聖
 語云楮幣邊事信是當今急務讀至節浮費懲贓吏
 奏陛下近日聖斷中外無不懽悦更願務在力行又
 讀至核軍實聖語云已行下根刷數目各令著實奏
 來讀至擇將帥聖語云帥才實是難得奏臣以為人
 才不可以小過而輕于廢棄亦不可以未試而緩于
[005-10a]
 任使方今之患正是有過者雖局熟而摘其瑕疵未
 用者又以局生而難以嘗試所以都成擔閣此在陛
 下與大臣急為區處也聖語云極是極是讀第二劄
 奏臣所請乞陛下愛惜精神聖語云每日都不曾有
 少暇奏陛下清心寡欲專意經訓可謂聖主矣但目
 前瑣屑常務固不足留聖意而經筵講學亦不必屑
 屑費其精神于傳注訓詀之間只要領㑹大㫖推之
 以治天下只是理㑹天下大事中書之務亦如此要
[005-10b]
 須全把精神提掇綱領可也聖語云朕嘗諭大臣講
 明楮幣及邊備二事其餘碎務原不必勞神奏陛下
 聖識可謂髙明讀至畏天愛民奏陛下聖德格天所
 以比歲豐稔聖語云米麪價平幸而得此奏今歲若
 更獲一稔則人心愈安妥近日得雨之後氣象甚佳
 聖語云是讀至軍情不安易得激變奏陛下非不憂
 勤于上而天下官吏終是未能洗心易慮確然為公
 家任責聖語云正縁任責之人少又奏陛下當養育
[005-11a]
 精神務令充實上與皇天打作一片下要事事合人
 心教天下人悦服大臣亦宜體此意只將精神專理
 㑹大事今未免把事之緩急輕重一樣都要好滾來
 滾去卻安得許多精神聖語云極是讀畢奏臣所論
 充養剛德愛惜精神皆是切于陛下之身願陛下更
 加精思而力行之聖語云卿言甚當
  論史宅之奏
臣猥以菲才誤䝉陛下擢寘華近每侍經幄獲吐愚忠
[005-11b]
願陛下保養之心常常清明靜一則一言一動皆可為
萬世法若有毫髪私意介乎其間雖朝夕講論而躬行
有戾揆之于心不能無歉是非毋自欺之義也陛下不
以臣言為忤過加奬納臣感激思奮以為幸遇聖明有
事安敢不言有言安敢不盡臣竊見近者中外驚傳陛
下特形御筆謂朕欲全功臣之世而人言不已戒飭史
宅之等安分畏法益加戒謹仍令自今中外臣僚奏章
毋得攟摭務存大體以副朕終始元臣之意萬一有此
[005-12a]
深為陛下惜之且陛下即位于兹十有二年矣而柄臣
專國者十年太祖大宗之綱理天下者幾至大壞而不
可收拾迺前歲之冬陛下躬攪萬幾名之曰更化震霆
發于久蟄之餘赫日耀于積陰之後太平之期雖未立
致然既解弦而更張之亦庶幾其可望矣今一旦布告
中外明敕臣僚毋攟摭舊事若是則是端平元年以來
所更之化天下咸曰是更柄臣之弊政今保全元勲禁
絶人言之札一頒天下必又潛疑竊議曰是將更端平
[005-12b]
元年以來之化矣天下喁喁之望何賴焉太祖太宗在
天之靈何賴焉且陛下亦知夫言路之通塞乃治亂安
危之所繫乎更化之初言路嘗一闢矣邇來廷紳竊窺
陛下有厭聽忠言之微意直聲不聞習為喑黙今陛下
又從而隄障之遏絶之臣恐中外之臣以言為諱雖有
至大至急之事陛下亦不得聞矣陛下端居蠖濩之宮
試黙省此心必知御筆之頒有惕然未安于中者陛下
茍心知其非而公不足以勝私則是自欺其心矣其與
[005-13a]
陛下御經筵之時臣進勿欺之言而欣然嘉納之際毋
乃大異乎陛下聰明睿智照臨萬方近又並命二相作
新庶政乃于此時降禁遏忠言之手札以消天下讜直
敢言之氣傳之中外其謂陛下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誠使柄臣有功何厭人言使其有罪言何可塞臣謂御
札之頒本欲禁人之言而反激人之怒如川之防必至
大決而後已陛下視今為何如時耶中外多故患在不
測陛下日夜兢畏猶懼不足乃欲以方尺之紙鎮服人
[005-13b]
心君臣上下泰然自安盡忘憂惶恐懼之意其可乎人
情安則舒肆危則憂畏舒肆若安也而終反危憂畏若
危也而終乃安陛下欲全史氏一門則當使之常有忌
憚公議之心如一撤其閑將以愛之適所以禍之也況
宅之兄弟久處富貴涉厯未深正當左右詩書遵蹈繩
檢不致貽譏清議乃可植立門戸故御札未必能福史
氏而公議乃可以全史氏也陛下遽可輕發而不為之
熟慮歟臣愚欲望陛下察臣區區之愚如御札猶未宣
[005-14a]
降固當泯其形迹若其已行勿嫌反汗亟賜收回庶幾
慰愜輿情通達言路以不失更化之初意臣觸犯天威
出于忠愛不容自黙惟陛下裁幸
  中書舍人直前奏事劄子
臣恭惟陛下軫國歩之多艱憂更化之未效特發睿斷
並命宰輔陛下此心上通于天中外臣民疇不鼔舞臣
竊謂宰輔之職固貴乎專亦戒乎太專不專則責不歸
一太專則失于獨運陛下知左揆之忠直無他腸而恐
[005-14b]
其勤勞太過不可以無助也于是置右弼以佐之陛下
之心不過如是而寡見淺識者妄窺形似謂聖意將有
所移矣陛下察右弼之老成有素望必能長慮郤顧共
圖國事也于是使濟左揆之所不及陛下之心不過如
是而旁睨竊聽者又揣摩意見謂聖心將偏有所重矣
並命二相可謂至當而紛紛之論如是臣謂陛下英斷
奮發雖莫過于此舉而二相之事陛下乃莫難于此時
何難爾難于塤箎之相應金石之相宣如有虞濟濟之
[005-15a]
盛時也雖然是不難天下萬事莫善于公莫不善于私
房𤣥齡問正主庇民之道于王通通曰先遺其身能遺
其身然後能無私無私然後能至公至公然後以天下
為心矣世之為大臣者未嘗不自謂能遺其身也然身
若何而可遺必方寸洞然無一毫之私意而後能遺其
身必不市恩不修怨不相傾相軋而後能遺其身必天
下之所謂君子者進而用之天下之所謂小人者黜而
遠之凡親故夤縁私相援引陰相囑託者一切屏去而
[005-15b]
後能遺其身若夫任私意矜小智徇偏見聽邪説胷中
膠膠擾擾非真有國爾忘家公爾忘私之心則何足以
為至公臣之所謂公者非曰外焉示公而已也貌似同
心而中生矛㦸烏在其為公耶是故專制擅決者固不
足以為公而徘徊猶豫善避形迹者似公而亦非公也
勇徃好勝者固不足以為公而謙遜畏抑務為小心者
似公而亦非公也何則宰輔者國家之柱石柱石不牢
大厦將顛而何謙遜畏抑之有且非獨大臣之身為然
[005-16a]
也彼與之謀議者豈無素相厚善託以心腹之人哉若
其中立不倚徇義忘利者侃然正色為謀必忠是固有
益而無損矣如其内懷顧望各有所主則造作語言縁
飾事端讒間之隙既開交鬬之風滋熾于是朋黨之論
興矣用一人焉彼以為此之黨此以為彼之黨而人主
始莫知所適從矣行一事焉彼以為此之私此以為彼
之私而人主始惑于聽聞矣無事之時倡為此論猶慮
簧鼓是非徒亂人意況當中外搶攘事變蠭起之際乎
[005-16b]
方今至大至急之務亦多端矣楮輕物貴民不聊生一
也軍情動搖志在好亂二也敵人窺我將謀大舉三也
閫外諸帥不相協和四也凡此者皆付之悠悠泛泛不
肯出力為公家遠計而朝夕所從事不過互相猜疑迭
求勝負久而習慣愈激愈甚明主臨朝慨歎惟曰其如
朋黨何士大夫相與私議亦曰其如朋黨何此正唐人
所謂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今雖未見其形而兆
已先見矣先見之兆不務防微待其彰著不可掩乃欲
[005-17a]
從而救之不亦難乎本朝朋黨之論惟韓琦當國有以
消平調一之遂使兩黨之迹渙然冰釋琦既罷相黨論
復起諸賢斥逐無虛日而小人忌琦者獨少其後扶持
善類琦力為多臣願以此事為大臣勉元祐之初聿新
庶政惟元豐舊黨分布中外多起邪説以搖撼在位呂
大防倡調停之説宣仁聖烈皇后疑不能決蘇轍抗章
謂大臣若正已平心為安民靖國之計則人心自定雖
有異黨誰不歸心宣仁是之臣願以此語為陛下獻雖
[005-17b]
然抑臣又有深于此者蓋人主之英斷不自外生當由
心出臨朝之時尊嚴若神未足為英主也要必無纖介
嗜好汩其澄明之性則發為英斷自然有不可玩者如
其齋莊于路朝而舒肆于燕私酒色觀游便辟側媚凡
所以熒惑耳目感移心志者有一于此則國家大事其
精力必有所不及其志慮必有所不周大臣見其然也
亦且憂懼悶鬱之不暇而況權勢之相偪黨與之相擠
日夜圖維各求其自全之計國事將誰與任責耶大臣
[005-18a]
既不任責則人主之腹心耳目不得不寄于所親信之
人凡在左右者幸其有可乘之隙則㸃白為黑以紫亂
朱將何所不至哉然則探本窮源又在陛下正身以率
下而已舜之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此責在大臣也
臯陶之賡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此責在人主也臣
竊觀今日並命二相之後而有一人焉不能平心以徇
公則將先之以猜疑而終之以朋黨有猜疑之萌則股
肱不可謂之喜聽朋黨之説則元首不可謂之明臣非
[005-18b]
敢為是過慮也誠見今日通國上下惟知患在外敵而
不知憂伏蕭牆惟知變在兵寇而不知禍起縉紳是以
懇懇愚忠不知忌諱惟陛下與二相深思舜臯陶之言
而亟圖之天下幸甚祖宗幸甚取進止
 某口奏陛下並命二相天下莫不欣悦為二相者所
 當各盡公心勿徇已私則可以上副陛下委任之意
 讀至陛下置右弼俾助左揆之所不及玉音云朕意
 正是如此外間何為有紛紛之論某奏天下事有一
[005-19a]
 必有兩兩則易于不一惟英主有以一之漢文帝嘗
 並相陳平周勃矣一則智謀一則厚重有文帝在上
 雖是二相而歸于一唐太宗嘗並相房𤣥齡杜如晦
 矣一則善謀一則善斷有唐太宗在上雖是二相而
 亦歸于一然則今日何慮紛紛之論惟在陛下一人
 而已讀至莫善于公莫不善于私玉音云極是某奏
 主意所向人情之所趨也主意向左彼則趨而左主
 意向右彼則趨而右陛下不可不察人情之所趨趨
[005-19b]
 之之初未遽見有大害趨而不已分朋植黨自此始
 矣讀至讒間之隙既開交鬬之風滋熾而朋黨之論
 于是乎興玉音云此事極可慮又云朕嘗宣諭大臣
 云朕並命兩相正賴協心共濟國事卿等宜深體此
 意某奏陛下聖諭極當讀至人主之英斷不自外生
 當由心出某奏臣在講筵每奏陛下此心所宜常常
 清明不可稍有昬蔽陛下責宰輔以協心須是陛下
 先自正心可也今亦是敷述此意讀至大臣既不任
[005-20a]
 責則陛下之腹心耳目不得不寄于所親信之人凡
 在左右者幸其有可乘之隙則㸃白為黑以紫亂朱
 將何所不至某奏陛下于此不可不著精神若使大
 臣不任責而左右得以乘其間彼之巧謀詭計于不
 知不覺之中入陛下之胸腹此其利害不小玉音云
 此果是利害不可不察某奏陛下之言及此宗社之
 福也讀畢玉音又問自除二相不至有嫌疑否某奏
 陛下以赤心委任二相二相俱賢何至遽生嫌疑但
[005-20b]
 臣所謂人情之所趨各有偏徇若陛下無以一之郤
 恐嫌疑從此生且如目今中外多事可謂甚矣左揆
 一向辭避右弼又一向畏遜若各事形迹深恐耽閣
 國家事無人乘當緩急之際將若之何某又奏近日
 廣寇已平京口叛卒不用招安盡行誅勦國威稍伸
 又雨澤霑足雨後快晴一飽可望但邊境可憂須及
 今勉二相如救焚拯溺速作措置玉音云人情好亂
 誠為可慮某奏陛下所以當日新盛德剛健不已者
[005-21a]
 正將以弭禍亂之萌也若陛下不進德大臣又不任
 責以好亂之人情激成事變直易易耳陛下以臣此
 劄宣示兩相俾其力行一箇公字玉音云卿議論極
 當示兩相遂退
 
 
 
 
[005-21b]
 
 
 
 
 
 
 
 䝉齋集巻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