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漫塘集 > 漫塘集 卷十三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漫塘集巻十三      宋 劉宰 撰
  七幅劄
   回鎮江守韓監丞大倫/到任
冬序向晩春律将回恭惟某官肇開大府宣布上恩千
里歸仁百神受職台候起居萬福某不揣寒微敢飭一
牋修民禮於黄堂之下且以謝先辱乞不斥去某仰惟
監丞之來為闔境社稷民人之主百靈之在境内者何
[013-1b]
逺不屆何福不臻申承候之儀為凟進頌望之語為僭
某不敢某恭聞聖上以淮土繹騷京口實扼其衝而先
蘄王實廟食兹土肆煩千騎亟為此來肇敏戎功以光
先烈斂惠一州雖未足為門下賀然尹鐸既至晉陽以
寛則所以為趙氏保障者庶其在此某敢不為天下賀某
恭以某官生長富貴而自奉若山澤之儒天分之髙
學問之粹而隆師親友常若有不及者此其立志之堅
持已之嚴求道之至真足以特立當代之表其見之辭
[013-2a]
章施之事業盖其緒餘方貴名日起某時猶服役州縣
間曽未獲一登龍門而以疾廢望蓬莱瀛洲遂有弱水
三萬里之隔不圖莫景乃得受㕓為氓某幸甚某蚤嵗
應舉覓官頗亦有志事功中年得疾形容如鬼不容不
歸耕隴畆欣戚與野老同之年来官賦益苛鄉鄰之生
理益困雖瓶有餘粟懼不得獨飽比老稚之迎於境上
者来歸争傳好語殘生餘日遂得及於寛政曲踊距躍
某惟用下敬上非言無以自見儷語一通皆下里巴人
[013-2b]
之言幸一笑粲某惟分卑而言親皆當有慢上之坐問
眷請委尤其甚者敢畧
   回鎮江守何祕監處乆/到任
序迫秋清風鏖午暑恭惟某官誕布六條肅清千里穹
祇恊贊台候動止萬福某宅生治部既不克效兒童竹
馬之迎復未遂修小夫竿牘之敬一以疾廢一以分拘
委貺之先用敢忘其犯分飭泓頴以候興居且致不敏
之謝仰乞矜體某載惟賢使君之来将一洗吏姦盡蘇
[013-3a]
民瘼髙髙在上實照臨之起居之間何福不臻某不敢
荐請某欽以名門盛徳烜赫宇宙而大監以清才邃學
又昌大之海内含生誰不引領而某獨無望履之階又
踈賤自嫌前乎此不敢介子墨以姓名自通何期幸㑹
乃今獲以受㕓之甿聽役於下𨽻静言其私距躍三百
某伏審奉詔昕庭分符重鎮已㳙榖旦誕布寛書懽聲
沸於里閭和氣洽於上下仰惟稱愜某不佞蚤讀周宣
中興之雅意其必有股肱心膂之臣朝夕左右而作詩
[013-3b]
者惟稱其屏翰蕃宣之有人繼以仲山甫之贒百辟之
所取式豈非中興事業表裏相闗在内在外初無間然
耶仰惟大監以學問文章致身以道徳仁義佐天子無
以異於山甫諸人而猶虚衮職俯為此来盖聖天子所
以望於大監者深矣期於大監者𢎞矣故某不敢以五
馬之東來私為吾邦賀而以中興有日公為天下賀某
才不逮人學無師授其少也頗亦有志事功而疾病纒
之竟成蹭蹬聖世曾不遐遺累賜甄收盖以其屏居積
[013-4a]
年跡似静退而不知其實非也賢使君在上何㣲不燭
敢言其情某甚願修民禮於黄堂之下矧辱温言以導
之其敢不勉而當暑疾未容前尚丐隆寛察其匪懈某
踈賤不敢僭申台門大眷之問亦不敢私請委役惟是
條教方新必有合率先遵守以為鄉黨倡者敢乞頒下
   回葉知縣峴/到任
青陽開動萬彚維新恭惟某官載驅百乘來恵此邦次
舍之間神不徹衛台候動止萬福某潔齊奏記且謝委
[013-4b]
貺之先敢蘄電覽某承候之恭已肅于前辭不敢贅惟
是邇日春令猶淺寒燠未齊某不勝愛助敢以順三陽
之交御六氣之正以綏福履以對寵光為侍介者請某
恭審光膺芝檢榮領花封制禄倍於上士不啻三釡養
治行著於當朝不俟三年淹仰惟家庭之間喜氣充塞
某與闔邑士民以賢大夫将推其已試而惠綏之曲踊
距躍某仰惟石林文物之盛為世王謝大監政術之長
為世龔黄而台座挺生其間豈但發祥鍾秀非世所及
[013-5a]
染教餐和所得𢎞矣上方更治民以攷功故洊領除書
來膺邑寄然百里之地豈龎士元所宜淹由治最登朝
不夙則莫某尚切遲之某屏跡二十年凡當世知名士
皆耳目所不接而雅望昭昭若掲日月而行某雖竊伏
田間旦旦仰止乃今将預受一㕓若澹臺子羽得自列
於武城邑人幸甚某惟竿牘之敬下所以事上非上所
宜先也台坐方將攄其問學之素以為吾邑慈惠之師
而顧以其身先於匹夫謙尊而光豈世俗所及某不肖
[013-5b]
不足當也但切凛凛駢四儷六非錦心繡口者孰能之
而某廢筆研乆矣牽課禀謝祗切自愧仰惟矜體某不
敢僭申庭闈興居之敬仰惟天錫難老萬福來同隨軒
寳輯日新受祉衰孱無能為役或恐條教有合預禀承
者日與父老俯伏以聴
   回魏知縣文中/到任
月當季夏風薦微涼恭惟某官趣駕鼎来闔境候望神
司聽勞台候動止萬福某謹三沐三熏酬委貺之先仰
[013-6a]
乞台照某載惟騶馭之來将解嬈除苛導迎和氣於一
邑頋何禍不除何福不增不勝愛助之私猶扵取舍之
間敬上莭宣之請某恭以某官天分獨髙風猷夙著鍾
雙溪疊嶂之秀探六經百代之傳粤從簿領已聳縉紳
之望踐揚滋乆譽處益休已通籍於金閨宜進儀於禁
路以遂復公侯之始而蕞爾邑猶辱照臨之非幸耶上
方更治民以考功由密令入為三公具有故事某傾耳
敬聽某屏跡山林萬事不到耳惟國人皆曰賢如門下
[013-6b]
者盖竊聽而稔聞之顧方分席漁樵願一拜下風不可
得天假夤縁使可以部民禮見引領前驅心旌飛舞某
至愚極陋少不自揆妄意功名中年得疾看鏡非復故
我遂賦歸来迄于今更十有九寒暑髪之黒者白目之
瞭然者昏矣今上初政頋旌其靖退賜之招延某跡似
實非不敢冒當縷縷陳情亦既得請枝巢自托樾䕃焉
依有以覆護而存全之幸甚某未見顔色而言伏紙愧
汗某屏居以筆硯為長物不復到手拜長牋之辱愧感
[013-7a]
不自勝輒飾其固陋之辭以謝萬一仰乞矜照某踈賤
不敢修台閎大眷之問疾病餘生亦不敢僭干驅役仰
乞台照
   回林知縣佑卿/到任
魯雲紀瑞堯日迎長恭惟某官已届𤓰時将臨花縣先
聲壓境和氣充閭台候動止萬福某受㕓之人盍奏記
以候前驅矧勤先辱衰年不敏仰丐矜察某仰惟旌御
此來将廣九重之澤以綏百里之民山川有靈紛馳薦
[013-7b]
祉宜也某為是不敢贅申寒燠之問亦不敢僭上鼎茵
之祝某恭聞聖天子以民社之寄治忽之原非威望乆
著可戢姦偷井邑相望深知疾苦不輕委畀某官以天
分之髙傳家學之粹南昌小試同子真之隠藍田再轉
有斯立之髙而一念拳拳惟恐食焉而怠其事是致績
用有成聲華赫奕矧惟寓里實邇鄉邦擊柝相聞問津
孔邇固應大君有命遂令父母斯民仰惟道之将行喜
慰無斁某以垂盡之年将睹維新之政望塵欣舞倍萬
[013-8a]
常情某昔嵗往来閩浙間熟聞譽處年來故舊之居瀬
陽親黨之居句曲者誦盛美皆不容口以是起敬起愛
不勝區區之情而自分席漁樵曾未果通名於下執事
乃今将親率鄉之父老迎拜道周而與鄉之後生子弟
受教於琴堂之下幸甚幸甚某瑣尾之蹤蚤嵗濫綴仕
籍頗亦有志於民中間得疾遂不可仕今日邁月征而
志益衰學益廢駸駸與草木俱腐起其廢振其衰於賢
大夫之來有望焉敢於未見顔色之先敬申懇請某比
[013-8b]
勤命介寵以朋箋粲然若風蟬碎錦襭而鏗然如金薤
垂琳琅展玩殆不容釋手桃李之投瓊瑤之報詩人猶
曰匪報也乃今反之伏紙愧汗某敢再拜敬問台閎大
眷仰惟至和所召何福不臻伏恐條教有預合禀承者
敢乞頒曉
   回丹陽臧知縣鏞/到任
秋用季律風露髙寒恭惟某官載臨花縣問訊棠隂闔
境歡呼百靈翼衛台候動止多福某方将展紙濡墨修
[013-9a]
事大夫之恭而誨函先辱謹勒此謝不敏崖畧是懼仰
乞台照某惟民情欣豫則神道感通賢大夫施徳於此
民舊矣神之聽之介以景福盖有不占而知者某為是
更不敢贅上寝興之問致節宣之請某伏審光膺芝檢
来綰銅章成命一頒士相與言於學曰是嘗教我者民
相與言於家曰是嘗拊我者皆矯首企足以候前驅亦
既至止亦既見止其欣欣然盖有不知手足之舞蹈而
為之令長者其自慰當何如某敢再拜賀某仰惟某官
[013-9b]
以學問受縉紳之知以慈惠感田里之心重之以更世
故之深閲義理之熟如庖丁之刀善藏之乆出而用之
何所不可竊計三異之政上聞一札之召遄至預恐雲
陽之父兄子弟不得乆私大惠也某别去風采日月如
梭雖具紀無從而榮問川流時時竊聽道路用以自慰
今兹偵伺不端復為來施所先不敏負負尚須還里負
荆以請某惶恐再拜上問台閎星眷伏惟由中及外均
介繁祉召役則往庶人之常某敬聽
[013-10a]
  三幅劄
   回趙撫機與懃/通問
夏令方中天宇清潤恭惟某官從容帥府領袖賔僚天
啓脩程台候動止萬福某勒此以謝委貺之先不恭是
懼載惟傳家之學經世之才宜立登要津以昌事業談
笑紅蓮之幕見謂遲迴然尺五去天階陞有日矣惟益
厚所養益充所存使隂陽之冦遁而福禄日來是所願
望某頃嵗荷先令兄冝興大夫以其所居距治境為近
[013-10b]
而忘其人之不肖時時賜書以勞慰其餘生某亦自忘
其身之不肖時時妄發以庻㡬有萬一之補一朝千古
懐哉此心忽來誨函俾述遺愛之在民者以備太史氏
之求某非其人其敢冒當然冝興之誤知不可忘也執
事之厚意不可孤也敬當勉述所聞嗣便以禀伏乞台
照某踈賤自嫌不敢僭申潭府之問辱委未知所稱不
敢他請
  公劄
[013-11a]
   上錢丞相論罷漕試太學補試劄子
㳺士之聚於都城散於四方其初惟以鄊舉員窄經營
漕牒夤縁京庠補試太學為名積而乆之来者日衆其
徒實繁而又迫於饑寒誘於聲色始有並縁親故以求
獄訟之闗節者而獄訟始不得其平有事縉紳之脣吻
者而毁譽始不得其真有為場屋之道地者而去取始
不得其實其甚也挟衆負氣以取必於朝廷而朝廷之
勢日輕大率富人之麗於獄負者求勝刑者求貸死者
[013-11b]
求生無辜者則欲其陷於罪而理不可行也㳺士則為
之文致為之㳺談為之請托為之行賂或藉權勢以刼
攘或與胥吏相表裏不直於憲則轉而漕不理於部則
伸於臺以省寺為常行以伏闕為常事千變萬化必欲
獲所求而後已所謂獄訟不得其平者此也朝廷耳目
之寄外則付之監司郡守内則付之給舍臺諫而監司
郡守不能盡知一路一州之事給舍臺諫不能知天下
之事也則有採訪焉有風聞焉㳺士知其然也於是擇
[013-12a]
其厚已者則多方延譽違已者則公肆詆訾或形之書
疏或形之歌咏或述之短巻為耳目之官者幸其然也
招徕之誘進之採用之或又畏憚而彌縫之逓逓相承
賢否易位所謂毁譽不得其真者此也徃者場屋之弊
惟銓試其後也補試亦弊今則省試御試無一不弊矣
弊者一曰冒名入試二曰同場傳義三曰換易巻頭四
曰計屬暗號五曰計㑹分房五者之中如換易巻頭計
㑹分房若非㳺士所得為而非㳺士與吏輩平時往來
[013-12b]
心腹相孚亦未有能相通者方秦氏當國私其親黨場
屋蓋嘗弊矣至更化而盡革今則更化之後萬事維新
惟場屋不與焉傳聞省場之中以試巻字畫同異駁放
者數人其後夤縁覆試而一人者不至豈無其故而上
下含護不復稽考特科之就御試行賂者皆不在末等
此其弊已久而今舉尤甚遠方孤寒至有通榜無名者
傳聞榜中無名者二/人其一鎮江湯泳銓試之冒濫抑又甚焉盖有專一
坐鋪議價者入試之前凡往殺托無不取效雖不通文
[013-13a]
墨之士亦可竄名髙等而場屋之去取濫矣朝廷政令
所出處置一定公議無愧人言何恤而年來事無巨細
求者從欲者得有如嘉興免解之事上庠混補之事朝
廷深知其不可行而不敢固拒盖㳺士率斂錢物入己
志在必行百十為羣徧走朝路或謗詈以脅制或佞媚
以乞憐或俯仰拜跪以祈哀朝廷顧惜大體重失衆心
俛而從之以幸無事而朝廷之勢輕矣夫朝廷之勢輕
則緩急之際必有今之不行作之不應者甚可懼也故
[013-13b]
嘗為今之計莫若散㳺士而散之之道有二一曰罷漕
司之牒而増解額二曰罷太學之補試而用鄉貢今之
牒試凡曰避親曰隨侍曰門客鮮非偽冒者而販鬻者
居其半士大夫皆知之而不忍絶之者正以解額不均
之故故莫若罷漕臺之牒試而増其額於諸州取開禧
三年諸州所申終場人為準果欲行此/宜密而速毎三百人取一
人顧今天下士子多而解額窄者莫甚於温福二州且
如福州終場萬八千人合解九十名舊額五十四名與
[013-14a]
增三十六名温州終場八千人合解四十名舊額十七
名與増二十三名他州準此人多額窄則增之人少額
寛則仍之度所增不過數州而已自温福之外所増不
過三數人通諸州所増之數不過諸路漕司所罷之數
而士子之周流四方以營牒試者息矣今諸州學田日
增學舍日葺而鄉校之去取無與於升沉士子之去來
無闗於進取往往有志者鮮入其間而太學補試取一
日之長亦無以得州里之良士故莫若罷太學之補試
[013-14b]
而取其人於鄉貢取開禧三年諸州終場人為準每千
人貢一人温福二州向來解額太窄出㳺者衆非他郡
比今聚而歸之恐人數驟多則於終場合貢人數外特
増一半謂如福州終場萬八千人合取八名與更增
九名温州終場八千人合取八名與更增四名每州
以一千人為準若及五千人以上則間舉多貢一名不及
千人則許間舉貢一名不及三伯人者免貢其合貢人
數並取於月書季攷而或殿或罰並依學令必求其行
[013-15a]
藝無玷者前期上其名於太學至省試之後太學缺員
之時簾引參學其逺方不願參學者與免文解一次已
貢入學而簾引不中或簾引已中一年之内無坐學月
日者罪及教授而所貢得人者教授亦與升擢如此則
太學所取皆鄉里所推之人鄉校所養有登名太學之
漸鄉校之教養不虛設太學之所取皆實材而士之宿
留都城以營補試者息矣或以諸州教官未盡得人嫌
其徇私愚懵則教官即學官之儲也安有為學官則可
[013-15b]
信為教官則可疑哉向之鄉校既已無與於士之升沉
私意容或有之今士子之升沉係焉小有私意謗議生
矣況取士之當否復有陟罰行其間乎愚知自今以往
鄉里之士皆自愛而重犯法郡之教授有所畏慕亦皆
以職業自厲不過三二年間㳺士各反其鄉場屋可清
朝廷可重争訟可省風俗可厚矣
   代金壇縣申殿最錢劄子
照對鎮江府管下三縣每歲趂發本府通判南㕔經總
[013-16a]
制官錢歲額有常未甞欠少本㕔忽於嘉定十四年内
行下三縣稱嘉定十三年四月一日至十四年三月中
一全年本㕔合解淮東總領所錢一十二萬一千三伯
九十四貫三伯九十六文已發過一十一萬三千六伯
貫文外實欠錢七千七伯九十五貫三伯九十六文皆
係管屬三縣倉庫場務虧欠之數今緊要上件錢趂赴
比較殿最合行下各縣補解内丹徒縣附郭倪知縣係
倪尚書之子反覆論辯僅認錢一千餘貫丹陽以劉知
[013-16b]
縣方得罪上司而不敢辯遂坐下錢三千三百餘貫金
壇厲知縣以乆病在告繼之以死而不及辯遂坐下錢
三千四百七十貫文若三縣所解比之常年委有虧少
固不敢辭今且以金壇言之嘉定十年四月一日至十
一年三月終解過一萬八百八十八貫四百三十一文
十一年四月一日至十二年三月終解過錢一萬一百
六十四貫二百三十文十二年四月一日至十三年三
月終解過錢一萬一千七百七十三貫一百八十三文
[013-17a]
所有十三年四月一日至十四年三月終解過錢一萬
一千九百四十五貫一百四十一文比十年分計多解
過一千五十六貫七百一十文比十一年分多解過錢
一千七百八十貫九百一十一文比十二年計多解過
錢一百七十一貫九百五十八文比之逓年並有増羨
何縁虧欠兼照嘉定十二年以前黄通判任内以嵗額
不敷具申户部已有減定之數豈有通判㕔合解緫領
所之錢則減於前本府三縣合解通判㕔之錢則反増
[013-17b]
於前之理又照通判㕔合收經緫制錢在本府倉庫場
務者付之七八在三縣者僅十之二三藉有虧欠只合
行下實有虧欠處或以州郡掣肘亦合照額均科豈有
將十三年虧下七千七百九十五貫三百九十六文盡
數科下三縣之理推原其故蓋縁是時通判張佺齡者
懵不解事惟吏言是用吏人乘勢欺隱及妄有支破又
與在城倉庫場務合若干等人通同作弊致有上件虧欠
及緫領所行下補解通判既不能根究弊端姑藉吏輩
[013-18a]
以備償本㕔人吏又畏懼本府明知弊端更不敢將上
件虧欠錢科下在城倉庫場務實虧欠處平白創立殿
最窠名專困三縣其後緫領所亦知通判㕔之非遂追
斷倅㕔吏人行下三縣索上創立殿最錢窠名以來行
移仍出榜禁約而通判㕔官吏利於贏餘幸其歲有七
八千貫之入蔑視緫司所行催督如故自是逐年援為
成例其後又於七千七百九十五貫三百九十六文上
增添數目不等毎嵗必欲三縣於正額經緫制錢外補
[013-18b]
解上件其後又欲錢㑹中半數内科貼陌錢慮縣道奉
行稽緩勾追典吏綳弔禁繫訊次之牒月不下數十紙
所差專人更迭往來了無空日毎一吏人追到倅㕔非
使用一二百千不得下縣一専人到縣非乞受四五十
千不肯上府使縣道寛裕一事之内欲數外白撰錢一
十四千已是難事況丹陽地當孔道田瘠民貧金壇僻
在一隅商賈不至此錢何自而来故丹陽縣向來止將
此錢於役錢上增科後以民間詞訴而止目今兩縣未
[013-19a]
免取之受輸之寛餘又責之吏人鄉司與當案人吏每
名月納不下二三十千鄉司最多其/他數目不等下至一小貼司亦
月納數千而吏輩趂辦其他板帳及移用酒錢等常賦
自若此何異縱狼虎食人而分受其肉連年以來本府
雖有嚴明之帥諸邑雖有慈惠之長而民窮無告民寃
莫伸弊皆由此若非使府體恤三縣速作措置則縣道
日不可為其所施行之策初不必大有更張但乞行下
通判南㕔具呈嘉定十三年未虧欠殿最錢以前三年
[013-19b]
内諸縣解過錢數從使府㸃定最多一年行下各縣認
解責令通判㕔人吏此外不得妄立殿最補虧等名另
項專人追擾如此則縣道可以少寛又所認解數既是
最多年分通判㕔亦不得藉口以虧欠緫所常賦為辭
實為公私上下悠久之利
   回趙守問開七里河利便劄子
某等伏凖公劄下問開七里河事其為利甚公而恐妨
民之私其為慮甚遠而恐擾民於近幕畫已悉而詢訪
[013-20a]
下及於邦人此道甚古此意甚厚某等雖至愚極陋其
敢自黙竊謂為民旅目前計則但開横塘堰下至運河
口俗號七里河其事小其役省不調丁夫亦可集事若
為綱運計則其事大其役煩非調丁夫不可其勢必須
農隙蓋自七里河以至金壇中有兩堰北曰横塘南曰
珥村兩堰之間地勢特髙水至不聚所以置堰制水之
平使北不下運河以洩於江南不下金壇以洩於湖其
制甚善但河太淺狹又有堰無閘所以不通綱運今使
[013-20b]
府欲為綱運計則不但横塘堰下之河當開自運河口
至金壇之荆城凡四十四里之河亦不容不開河道既
開更須於横塘珥村各置閘兩座以便開閉此其事大
役繁當此盛夏豈惟妨農亦恐屯聚乆饑之民日久不
散氣息熏蒸疫癘滋起有失大卿子愛斯民之意故曰
必須農隙若但以横塘堰下七里之河淤塞尤甚欲且
開通以為民旅輕舟往來之便則不必調夫不必須隅
官只乞委官到地頭先次募人開掘二三丈見得毎丈
[013-21a]
合用錢若干米若干却通記此河丈尺分定料次於來
諭三䇿中取中間優加日給之説明出榜文毎料支錢
若干米若干使民間自相結束前來應募依料次開掘
官司不問隂晴不計工數止據所闗支盡數支還元料
錢米如此則不召自來不賞自勸不出一月足可了辦
但此役斷無功於綱運亦無益於久逺管見如此更乞
於二者之中詳酌施行
   代錢丞相奏劄
[013-21b]
臣以非才世受國恩再陪政路茲又叨承之使躐登次
輔揣分度德震懼靡寧累上封章丐歸田里方命罪大
猥荷矜容天威所臨其敢喋喋而職事所在有不得不
先為陛下言者國家萃幾務於中書而總之以二三大
臣此其任甚重其責甚專昨自憸人弄權率意妄作政
令之施設始有不由中書人才之用捨始有不由廊廟
予奪失當措置乖方迄至年來毒流華夏陛下聖明雖
深懲已事之失而禁廷深逺猶恐狃前日之習謂為常
[013-22a]
事故臣願陛下自今以始凡舉一事凡用一人若大若
小若内若外必與臣等公議而公行之凡特㫖内降一
切不出或猶有蹈常襲故者容臣執奏一切不行庶㡬
國是不搖倖門不啓或臣等議有未盡行有未當給舍
得以繳駁臺諫得以糾正必無偏黨上累聖知此臣所
以不得不先為陛下言者一也比者憸黨既除朝廷虛
位一時遷轉不一正自不得不爾今小大之臣員數略
備逺外人物收召方來若猶更易不時不惟職業廢墮
[013-22b]
賢路充塞亦恐播之天下不知朝廷擢用率本才能但
謂名器冒濫有加前日終無以作新耳目興起事功徒
使方來者無所可容已廢者得以藉口故臣願陛下自
今以始專以職業厲羣工朞年之内非有功不遷非有
缺不補庶幾大小之臣各以職業自勉不以茍且存心
内治修明外憂可弭此臣所不得不先為陛下言者二
也凡是二者皆臣常職而臣言若此盖中書失職已十
有三年若非預此奏陳異時求倖進而無門欲速化而
[013-23a]
無䇿者必且以怙勢專權間臣於陛下陛下左右亦且
以人主不得自由之言證成之方是時臣雖欲自辯有
不可得故不得不先為陛下言之陛下以臣言可行則
乞以臣此章誕告中外俾皆精白一心以待朝廷之公
選臣雖至愚猶能勉䇿疲駑圖報萬一不然所謂具
臣爾具臣去畱寧計重輕願陛下毋俾臣留全臣之去
臣不勝至願取進止
 
[013-23b]
 
 
 
 
 
 
 
 漫塘集卷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