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性善堂稿 > 性善堂稿 卷十四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性善堂稿巻十四     宋 度正 撰
  墓誌銘
   故太原王夫人墓誌銘
正以大帥長沙吳公之招訓𨗳石室遂寧譚生在二三
子中貌甚淳禮甚恭退閲其贄甚通已而察其行趨向
甚正某心愛之每見輒勉以卒業明年秋生來且述其
父之言曰吾母棄諸孤今六年吾學無成且生不能以
[014-1b]
禄養沒又不能顯揚潜德隠行他日何以見吾母地下
吾聞度訓導今之以文學鳴者汝幸從之遊汝其以是
為請庶幾愛而銘之以託不朽是汝能釋吾之責也正
謝不敢而生日趨賔階以叩不可奪正重惟孝子慈孫
之志拳拳如此在正有不得而終辭者則序而銘之夫
人諱蔡姓王氏世為長江鉅族曾祖之臯鄉里稱其長
者年九十八而終祖豐父安世少有聲塲屋卒不偶鄉
里人師尊之號曰王先生娶何氏生二女夫人長而賢
[014-2a]
父母愛之嘗曰老夫婦不幸無子命也得佳壻以辦吾
事足矣遂以諾譚氏子彦才彦才方登門而彦才之兄
未娶而卒夫人曰吾豈可以徇私愛曠舅姑温凊耶即
日歸譚氏後夫人父不禄家事凌替不堪其憂夫人思
歸慰其母義不可得則迎之私室以便奉養舅姑性嚴
毅夫人左右承順卒無間言夫人治家有法度量入為
出以是伏臘之計常綽然有餘性好施予内賙其親戚
外及其鄉黨婚者喪者生子者皆給之嵗飢一鄉之人
[014-2b]
賴之以活者甚衆有以息償者夫人笑曰緩急相濟鄉
黨之義也敢因以為利乎尤喜迎致師儒籩豆之奉束
脩之禮率皆豐潔識者多之嘉泰四年八月卒享年六
十有九子男二人曰發曰慶女一人適李辛慶孫男三
人資深資敬資仁從余遊者資深也女三人長適孫圭
餘並㓜發以嘉定二年十月辛酉舉夫人之喪祔于先
壠距所居百歩而近云初夫人嬰疾奔走省視者絡繹
於道有乞靈祠以祈延年者矣至是復持楮幣哭柩前
[014-3a]
且醵力命浮屠薦㝠福嗚呼與夫狼戾不恤生而萬口
欲其速死者大異矣近世士風不競讀書為儒非不自
以為髙也至其臨財往往計較錙銖視寒餒仆溝壑不
肯㧞一毛至妄意福利則委之老佛如糞土夫人臨終
訓戒子孫謂施僧道莫若濟貧乏其視鄙吝而迷溺者
豈不賢哉余是以具論之銘曰性明而達行粹而温匪
善弗為匪仁弗存種德之報在其子孫諸孫詵詵必大
其門我作銘詩以詔來昆
[014-3b]
   郭安人墓誌銘
安人姓郭氏系出汾陽世遠莫得其次入國朝有任左
侍禁者始占籍于河南諱遂即安人之髙祖也曾祖諱
英騏驥使祖諱子齊昭信軍節度使皇考諱師仁武翼
大夫皇妣崔恭人治家有禮法三子惟安人為已出慈
愛備至然教訓嚴切未嘗少假以是女工之事及史傳
所載可為閫範者無不通曉及笄議所適有以趙公公
恃為言者崔恭人曰是嘗奏請斬蔡太師者趙正言之
[014-4a]
子乎吾得聫姻是家足矣於是遂以安人歸之時未仕
後補信承郎終於武翼郎世稱靜淵老人是也安人既
廟見以不及事姑舅嵗時祭祀特致其謹内外親戚莫
不信重之正言十一子時四仕於□長婦疫按疫字/疑誤
人次婦王宜人次婦勾安人皆文獻故家婦德婦儀為
一時矜式安人周旋其間譽彌著人無間言部使者晁
公公遡夫人以姻㜕時㑹集之嘗目為禮門四婦安人
性恬淡勤儉自將起鷄鳴焚香誦其佛書遲明戒婢僕
[014-4b]
掃堂户之塵設席正坐夫婦相對如賔動止有常風雨
不渝始族黨合居食指百數雖有室家者莫敢異㸑猶
子彦邁彦逳幼孤育於安人教之尤篤卒以科名自奮
其他諸子姪撫愛各得其心其後仕於外舉動稍過必
曰安人得無知之每之官雖遠郡必迂路求教安人則
必戒之曰吾視今之族人身既達則不復顧其未達者
既不能親睦宗族豈復能愛民重士汝曹勉之故諸姪
為郡多可紀者實安人發之安人平居食不二味晚嵗
[014-5a]
屏不御蔬布案晚嵗屏不御蔬布/句不可解疑有脱誤持律甚嚴約已節用
一介不妄與至親間一急難極力資助畧無吝色大夫
公捐館時治命以五百金為安人奩具且使其子掌之
既而莫償安人曰向先人治命慮家貧也我今幸有托
我視兄猶父也可計較耶遂不復受靜淵平生樂施與
家亦以之匱晩寓吾鄉民力素貧曦叛後連年荒旱多
所賙給安人悉力助之靜淵既捐館家徒四壁諸姪之
典州者各分俸為安人置田宅為娛老計在郡之西湖
[014-5b]
堂奥粗備植松竹蒔花菓為亭為沼以奉燕游安人曰
若專從事于此何以訓勉孫曹乃更為堂取靜淵誥詞
中語榜曰操修翼兩齋合而名之曰西湖書院故兵部
郎中謝公艮嘗為記之嘉定辛巳忽染風痺之疾幾殆
其婦謝剔股以進翌日疾乃瘳言動飲食一如平時但
足弱耳明年孟秋疾復作顧其婦曰為我語諸孫宜修
身謹行他不必問疾革整衣衾恬然正卧以二十五日
卒享年九十有四靜淵既升朝遇慶元郊封孺人開禧
[014-6a]
大饗明堂如今封子若干人孫若干人安人天資淵媺
純誠務實教子孫不以富貴利達為欣羡而以聞善為
義為急其孫鑰夫被賞延時嘗再舉進士矣族黨勉以
赴調請於安人安人曰孰不仰禄然未壯而仕廢其學
不可後五年當路致之且力請於安人又不可去年冬
忽語鑰夫曰汝欲調官寧無廢學鑰夫曰不敢乃許之
於是鑰夫來言曰鑰夫生兩嵗而孤所以撫育教誨使
不至於顛越者繄吾祖母是賴今禄已不逮養抱終天
[014-6b]
無涯之痛向也嘗卜宅兆於石照縣龍塘荘之原將以
明年某月某日塟願得先生為之銘以掩諸幽以信于
後以贖其不孝之罪正惟始者試吏幸嘗與靜淵聫仕
於遂寧相與既深固知其内之賢也後二十年後鑰夫
從正遊觀其趨嚮審其所得於家庭者又益知安人之
懿行如鑰夫所狀者之不誣今其塟矣於銘何可辭銘
曰汾之源兮深深汾之流兮泠泠㑹于天潢兮有典有
型淑儀懿範兮充于户庭佩蘭芷兮餐參苓天何為兮
[014-7a]
霜夜零履艱棘兮色不形目炯炯兮髪星星如松栢之
茂兮則百斯齡五福兼備兮且康寧雖無贏金兮笥有
羣經乃種孔嘉兮乃發惟馨謂余不信兮來考斯銘
   張孺人墓誌銘
前通判成州趙式父運輿遣其子徽來言曰先孺人棄
諸孤諸孤哀慕夙夜不寧今七閲月宅兆既成將以今
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勉奉大塟重惟先孺人平日行乎
家庭施於宗族以及乎隣里鄉黨者具有本末今而無
[014-7b]
以傳示乆遠是重不孝之罪也子盍為我書之某發書
泣曰某不孝越在草土荒迷不能執筆誠無以堪此事
則又曰始子入對集英過吾鄉吾方居具慶下子來叙
同年之好則請升堂拜吾父吾母是日吾父吾母甚悦
期子甚遠昨者子領左符來吾鄉又屢得拜子之父子
之母視之如往時吾父吾母之視子今天降酷罰兩家
之親不幸至大故以吾之痛毒知子之不堪也然子之
䘮其親今也亦既以朞月矣子則哀其親而遂無以及
[014-8a]
人之親其如朋友之義何凡三徃返不能却其請益
勤乃不敢終辭因為叙其大槩以銘焉孺人諱慧清
姓張氏世為洺州人其居號張村以財雄於鄉曽祖
陟贈忠訓郎祖周登政和二年武舉第仕至武翼郎
考潛保義郎妣竹氏某州軍團練使四廂指揮使秉
之女孺人生撫州金谿性慈仁而氣剛直有河北之
風及歸木洞趙氏為冡婦乃能怡顔下氣順事其姑
輯睦二姒每事必問而後行内外宗族率皆宜之凡
[014-8b]
祭祀賔客修治黍稷祗飭蔬菓為酒為醴靡不精潔
士大夫徃來三峽者歎異焉自處儉約見凍餒者與
尫疾者必惻然加惠及專家政躬自操執飯食率後
於人衣服器用務從質素晩雖豐裕且就禄養亦不
改坐必端莊未嘗傾倚被酒即起家人勸之稍自舒
散者輒作色曰父母訓我如此至死不變常有氣懣
疾自七十以上脱然無復他苦更康强歩履輕健至
是復覺氣懣命家人扶坐胡床少頃而逝實嘉定十
[014-9a]
六年四月二十有九日得年八十有九子男三人長
某先二十年卒次運輿宣教郎季遇女二人長適魯
仲璉次適何震孫孫男七人曰衜曰衡鄉貢進士曰
衛曰徽曰衎曰衝曰衢女八人嵗在甲寅天子推慶
壽恩特封孺人孺人性孝慈友弟每嵗子孫環侍奉
巵酒以進按此下有脱誤原本所載銘云維人之生/禀命于天其賦也均其受也全二氣流行
清濁以宣或鍾其㑹或蹈其偏或逹而夭或窮而延/有美斯人温厚粹淵宗族稱孝鄉黨稱賢鄉賢彚征
如茅斯連獨不得進優游林泉疇昔及門黄髪華顛/雞犬馴馴清風蕭然詩書滿家子孫滿前壽考康寧
[014-9b]
八十四年乃書其事銘于新阡庶幾來者將有考焉/按此銘不知何人之銘詳其文義決非張孺人之銘
也係當時鈔寫之誤無/别本可校仍附録於此
  䟦
   書易學啓䝉後
伊川易傳既成然猶改正不已有欲觀者第出而示之
未傳以本暨易簀方以授張思叔尹彦明葢慮其本既
傳後復有所更定學者莫知所適從徃徃或以前為信
後為疑而反誤學者故謹之耳晦菴先生為易傳方脱
[014-10a]
藁時天下已盛傳之正嘗以為請先生曰學者宜觀啓
䝉時先生已授後山蔡季通則謂正曰子往取而觀之
易之學庶幾可求矣先生葢不自以易傳為善也啓䝉
之為書發明象數以極乎天地萬物之藴葢集古聖之
大成也然先生之於易以為本為卜筮而作方作易傳
時其説已自如此二書之指雖精粗之不同而其大本
亦未嘗不同也後之學者觀之易傳則可見先生初年
學易所以發明彖象文言者如此觀之啓䝉則可見先
[014-10b]
生後來學易所以舉綱撮要開示後學者如此本末先
後自有次第不可不知也然今之學者類卜筮為術家
象數之末矣易為性命之書於先生易本為卜筮而作
之言有不釋然者是葢見乾元以下論説甚大不但施
於卜筮而已也不知伏羲始畫八卦因而重之六畫之
外初無一詞當其時也不以卜筮將何以乎但聖人之
卜筮所以决吉凶動靜存亡進退之幾所以順性命之
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以前民用雖不離乎象數
[014-11a]
之間而究其用非術家之謂也周公作周官之書以詩
書禮樂教國子而三易之法掌於太卜秦焚詩書而易
以卜筮獨得不焚是易之為用自文王以前既如此周
公以下又如此其源流亦可知矣今先生之言推原古
聖人作易之心以示天下後世豈不深切而著明乎眉
山楊仲禹篤好先生之學併刋二書以貽同好正喜其
志之廣也敬為書其後如此嘉定五年冬十有一月門
人度正謹書
[014-11b]
   書晦菴易學啓䝉後
正嘗請問易有聖人之道四占特其一法耳易之道宜
無不該先生傳易專以占之一法推之何也曰易之道
固無不該然聖人作易本為卜筮以前民用今從其所
自起而求之庶幾可以見聖人之意耳正時雖不敢復
問然其心中猶有未釋然者一日先生使人呼之親以
古今家儀一書了翁台州謝表一道書藁一紙筆一束
授焉正退閲其書藁其一答王峴秀才書論為學以收
[014-12a]
放心為本及讀書之法其一乃答劉宰君房論易書謂
此書本為卜筮而作今其法已不傳諸儒言象數者例
皆穿鑿言義理者又太汗漫此本義啓䝉所以作也然
本義未成書為人竊出有悞觀覽啓䝉且欲學者就大
傳所言卦畫蓍數推尋自今觀之如論河圖洛書亦未
免有剰語要之此書難讀不若詩書論孟之明白易曉
先生之於易其説葢如此所謂本義者今世所傳易傳
是也其曰本為卜筮而作者葢以奇偶之畫即蓍之所
[014-12b]
由起而其體制與詩書文字絶不相類先生所以斷然
為是説者葢將以發千古之秘使學者推本而求之而
自識其所以然耳其曰此難讀不若詩書論孟之明白
易曉者非謂學者不必從事於此而可以束之髙閣也
葢學者之病病在於馳騖髙遠而遺其卑近未能知夫
洒掃應對之節而妄意於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未能識
夫事親從兄之實而妄意於範圍天地之化曲成萬物
通晝夜之道曾不致謹於下學之功而汲汲於上達之
[014-13a]
求其卒也必至於窮大而失其居焉自謂窮神知化而
實不足以開物成務自謂知死生之説而實不能原始
反終自謂知鬼神之情狀而實不足以知精氣之為物
遊魂之為變世之學者鮮有不溺於是者故先生之意
必使學者先從事於詩書論孟然後循序而進之耳學
者果能從事於詩書論孟而有得焉則其於讀易也必
將嘿識心通而有所入矣非為易之難而學者不當致
力特不可以是為先耳昔者明道推康節之易學以為
[014-13b]
加一倍之法他日舉似康節康節歎其敏悟其後伊川
問一倍之説則曰當時因試院中無事偶取而推求之
見其如此今不復記矣正每讀遺書至此再三致思而
莫能入則未嘗不恨其説之無傳也後始得啓䝉讀之
於是洒然使人無復遺憾嗚呼先生之於是書發明先
聖賢已絶之微言多矣讀者其毋以易心求之嘉定六
年四月己卯門人巴川度正謹書
   䟦吕與叔易章句
[014-14a]
余家舊藏吕與叔文集禮記解詩傳而未見易章句豫
章羅傳之堅甫得之刻之陽安之學宫與叔初學於横
渠横渠卒始從二程伊川嘗謂其已經横渠指受者雖
有未盡重於改易葢如中者道之所自出之類是也今
觀易章句其間亦有與横渠異而與伊川同者然皆其
一卦一爻之間小有差異而非其大義所在其大義所
在大抵同耳横渠之學究其天人之藴如西銘之意伊
川以為孟子以來學者之所不到則固無可議至論清
[014-14b]
虛一大而有清者神濁者不神之説論窮理盡性至命
而有浚流窮源之説則伊川葢嘗以為有未安者使天
假之年日新又新義精仁熟則其所到又豈止於是而
已也考之東見録伊川横渠之言辨析於毫釐之間反
復曲折以求夫至當之歸者無所不至與叔皆詳書而
備録之吾知與叔於此消釋於其所疑融㑹於其所得
者葢不少矣决非有所吝者也雖然世之學者習於所
聞者執而不變安於所見者固而不化其於徙義之勇
[014-15a]
遷善之功誠不能無可恨然視夫師死而遂倍之者豈
不賢哉豈不賢哉余是以備論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