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南軒集 > 南軒集 卷十七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南軒集巻十七      宋 張栻 撰
  史論
   西漢儒者名節何以不競
名節之稱起於衰世昔之儒者學問素充其施於用隨
事著見不蘄於立節而其節不可奪不蘄乎狥名而其
名隨之在巳初無一毫加意也至於世衰道㣲於陵遲
委靡之中而有能㧞然自立者則世以名節歸之而士
[017-1b]
君子道學未至則亦以此自負吁亦小矣然而名節之
稱雖起於衰世而於衰世之中實亦有頼乎此使併與
是焉而俱亡則亦無以為國矣西漢之儒者予甚病之
蓋自董相申公數人之外自餘徃徃以佔畢詁訓為儒
無復氣象上焉既不能推尋問學之源流而其次又不
能以名節立於衰世其亦何所貴於儒也考其所自亦
由上之人有以致之自髙帝鄙薄儒生文景則尙黄老
武雖號為表章然狥其文而不究其實適足以為害至
[017-2a]
宣帝則又明示所以不崇尙之意矣則其挫抑摧沮之
餘不復自振固冝然儒者之學豈必為一時貴尙而後
免邪待文王而後興者凢民也漢之儒者自叔孫通師
弟子固皆以利禄為事至於公孫丞相印封侯學士皆
群然歆慕之其流如夏侯勝之剛果猶有明經取青紫
之言况它人乎蓋其習俗胥靡之陋一至於此冝乎王
莾簒竊之日貢符獻瑞一朝成羣而能自潔者班班僅
有見於史也故光武中興力矯斯弊尊徳義貴隱逸以
[017-2b]
變其風而中世以後人才軰出雖視昔之儒者有愧然
在衰世之中守義不變蓋有足尙者矣至於桓靈之後
國勢奄奄羣奸並起睥睨神器未敢即取者亦一時君
子維持之力也然則名節之稱在君子則為未盡而於
國家亦何負哉蓋不可不思也
   自元成以後居位大臣有可取者否
西漢末世風節不競居位大臣號為有正論者不過王
嘉何武師丹耳在波蕩風靡之中誠亦可取比之光禹
[017-3a]
則甚有間矣然西漢末年正如病者元氣先敗凢疾皆
得以入之而皆得以亡之為當時大臣者要當力陳國
勢根本之已蹶勸人主以自强於徳多求賢才以自輔
庶可以扶助元氣消靡沉痼若不循其本而姑因一事
之謬一人之進而指陳之縱使一事之正一人之去亦
將有繼其後者終無益也故哀帝之末董賢雖去而王
氏即起遂以亡漢矣自成帝以來受病之痼且大者乃
在王氏如丁傅董賢之徒又特一時乘間之疾耳在位
[017-3b]
者當深以王氏為慮以王氏為慮當如予所言先勸人
主以自强於徳自强於徳則不宜少有差失顧反尊傅
氏寵董賢以重失天下之心是益自削而増助王氏之
勢耳故莾得以拱手而乘其後惜當時論者皆不知及
此也可勝歎哉
   自髙帝諸將之外其餘漢將孰賢
漢將誠當以趙充國為㝡凢將之病患於勇而不詳也
充國蓋更軍事多矣及聞西羗之事則不敢以遽而曰
[017-4a]
兵難遥度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畧其不敢忽如此蓋思
慮之深經歴之多孔子所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將之病在於急近功也充國則圖其萬全陳屯田十二
利持乆而為不可動之計其規摹與孔明渭上之師何
以異哉將之病在於果於殺而不䘏百姓也充國任閫
外之寄而為國家根本之慮要使百姓安邊圉强而西
戎坐消焉此殆三代之將非戰國以來摧鋒折敵者所
可班也反復䆒其規模味其風旨逺大周宻拔出倫軰
[017-4b]
予謂充國在宣帝時且不獨為賢將殆可相也使其為
相必能為國家圖定制度為後世思安飬百姓為邦本
計如魏相軰皆當在其下風耳
   光武比髙祖
髙祖洪模大略非光武所及也髙祖起匹夫提三尺取
天下光武則以帝室之胄因人心之思漢而復舊業其
難易固有間矣而髙祖之對乃項籍亦蓋世之豪也光
武所與周旋者獨張歩隗囂公孫述軰其去籍蓋萬萬
[017-5a]
相逺矣至於韓信彭越之徒皆如泛駕之馬實難駕御
而盡在髙祖掌握之中指麾使令無不如意使光武有
臣如此未必能用也然而創業之難光武固不及髙祖
而至於光武之善守則復非髙祖所及也大抵髙祖天
資極髙所不足者學爾即位之後所以維持經理者類
皆踈畧雄傑之氣不能自歛卒至平城之辱一時功臣
處之不得其道類皆赤族此則由其學不足之故也光
武天資雖不逮髙祖而自其少時從諸生講儒學謹行
[017-5b]
義故天下既定則知兵之不可不戢審黄石存包桑閉
玉闗以謝西域之質安南定北以為單于乆逺之計處
置功臣假以爵寵而不使之任事卒保全其始終凢此
皆思盧縝宻要自儒學中來至於尊禮隱逸褒崇風節
以振起士氣後之人君尤未易及此非特髙祖也嗟乎
以髙祖之天資使之知學為當務則湯武之聖亦豈不
可至哉是尤可歎息也
   光武不任功臣以事
[017-6a]
光武之不任功臣為三公蓋鍳髙帝之弊而欲保全之
前史莫不以為羙談以予觀之光武之保全功臣使皆
得以福禄終身是固羙矣然於用人之道則有未盡也
蓋用人之道先以一說横於胷中則為私意非立賢無
方之義矣髙祖之待功臣誠非也如韓彭黥布之徒雖
有大功要皆天資小人在易之師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蓋於用師既終成功之後但當寵之以富貴而不可使
之有國家而為政也髙帝正犯此義是以不能保功臣
[017-6b]
之終為光武者要當察吾大臣有如韓彭之徒者乎則
當以是待之若光武之功臣則異於是至冦鄧賈復則
又識明而行修量洪而噐逺以光武時所用之大臣論
之若三子者類過之逺甚與共圖政豈不可乎顧乃執
一槩之嫌廢大公之義是反為私意而已矣抑光武之
所責於大臣者特為吏事大臣之職顧如是乎惟其不
知大臣所當任之職故不知用大臣之道而獨以吏事
之督責為憂抑亦末矣方當亂定之後正冝登用賢才
[017-7a]
與共圖紀綱以為埀世長乆之計而但知吏事責三公
其貽謀之不競亦冝矣
   光武崇隱逸
光武鍳西都末世之弊故汲汲然崇尚風節而不忘遺
逸之舉亦可謂知所當務矣蓋自三代而降在上者以
爵禄而驕士在下者慕爵禄而求君故上日以亢而下
日以委靡人君而能降心以求遺逸則是不敢以爵禄
而驕其士反有求乎士之意則於克巳養徳所助固不
[017-7b]
細矣况風俗委靡之中而見時君所尊禮延納者乃在
於恬退隱納之士豈不足以遏其奔競之風而息其僥
倖之意於風俗所助又不輕矣在光武時雖曰舉遺逸
然固有召而不能致致而不能用者而其流風餘韻猶
足以革西京之陋而起名節之俗則其為益固豈淺淺
哉語曰舉逸民天下之人歸心焉蓋不遺賢於隱逸則
天下之賢才孰不歸心賢才歸之是天下之人舉歸之
也豈非為治之揔要乎然嘗怪嚴予陵竟不為帝少屈
[017-8a]
何邪攷子陵之言論風旨亦非素隱行怪必欲長徃而
不反者彼與光武少而相從知其心度為最詳也以謂
光武欲為當時之治則當時之人才固足辦之而無待
乎已若欲進乎兩漢之事則又懼有未能信從者不然
徒受其髙位饗其尊禮之虚名則非子陵之本心也故
寧不屈就之然而以子陵為光武之故人名髙一世而
竟髙卧不屈光武亦不敢以屈之其所以激頑起懦扶
植風化助成東京風俗之羙人才之盛其為力固亦多
[017-8b]
矣豈不羙哉
   李固杜喬所處如何
李杜二公精忠勁節不憚殺身百世之下凛乎猶有生
氣其視胡廣趙戒軰真不翅如糞土也但恨於幾㑹節
目之閒處之未盡要是於春秋提綱之法講之不素耳
李固方舉於朝即就梁商之辟商雖未有顯過然如固
之志業其進也將以正邦殆不可以苟也一為之屬即
渉梁氏賔客事必有牽制者矣此其失之於前也方質
[017-9a]
帝之弑也固為首相又質帝忍死有語之以被毒之事
則任是責者非固而誰質帝既不幸固便當召尚書發
冀姦正大義顯言于朝則忠臣義士孰不應固冀雖勢
盛然名其為賊逆順理殊蓋可誅也此間不容髮之時
而固昧夫大幾獨推究侍醫等舉動迂緩使冀得以措
手大義不白人心日以觧弛其幾既失故身據大位當
大權持大義而返聽命受制於賊豈不惜哉此其失之
於後也夫以冀之悖逆而固且奏記與議所立固豈不
[017-9b]
知冀心之所存哉失太阿之柄而陵遲至此耳度固之
不白發冀罪非黨梁氏也恐事之不成無益故欲隱忍
以待清河王之立庶幾可扶社稷而不知天下大變巳
為冡宰理當明義以正之事之成與不成蓋非所問况
如前所論逆順之理冀决無以逭死邪固之隱忍乃所
以成冀姦謀殺身不足道而社稷受害矣若固者盡其
忠國之心而無克亂之才可勝惜哉杜喬在九卿中若
懷是見必賛固為之矣及繼固為相已制命於冀矣相
[017-10a]
與就死嗚呼悲夫
   黨錮諸賢得失如何
東京黨錮諸君子蓋嘉其志氣之羙而惜其所處之未
盡重其天資之髙而歎其於學有所未足也方是時乾
綱解紐隂邪得路天下之勢日入於頽敗矣而諸君子
曽不少貶以狥於世慷慨所激視死如歸至於患難得
䘮寧復背顧其志氣可謂羙矣雖然昔之君子其出處
屈伸之際蓋各有義故當困之時則有居困之道當屯
[017-10b]
之時則有亨屯之法時不我用則晦處自修危行而言
遜其進不可苟也若乃居位則思其艱而慮其周扶持
根本漸其圖濟其為不可驟也黨錮諸君子在下則嘘
枮吹生自為題榜至圭角炫露昩夫處困之道矣及其
有位於朝不過奮袂正色擊搏豪强數軰以為事業在
是矣又進而居髙位則果於有為直欲一施之而不復
顧身死非所問而國勢愈傾是又失亨屯之法矣是豈
非有所未盡為可恨歟若諸君子之不為死生禍福易
[017-11a]
操其間如李膺杜宻陳蕃軰卓然一時其天然可謂剛
特不羣矣然惟其未知從事於聖門也故所行雖正立
節雖嚴未免發於意氣之所動而非循乎義理之安出
於惡其聲之所感而未盡夫惻隱之實處之有未盡固
其冝也豈非於學有不足歟使其在聖門則當入於仲
由之科聖人抑揚矯揉之其必有道矣或以為陳太邱
之事為得其中以予觀之太邱在諸君子之中持心最
平蓋天資又加羙焉耳而其所處張讓之事亦非中節
[017-11b]
在當時隱迹自晦豈無其方何至送宦者之葬此又為
矯失之過以此免禍君子亦不貴也不然則郭有道乎
識髙而量洪才優而慮逺足為當時人物之領袖然收
歛之功猶未之盡要亦於學有欠也不然則黄叔度乎
言論風旨雖不盡見然其氣象温厚圭角渾然見之者
有所感於心其為最髙乎使在聖門作成之當居顔氏
之科矣
   竇武陳蕃得失
[017-12a]
竇武陳蕃雖據權處位而事當至難主弱一也政在房
闥二也宦者盤錯其勢已成三也武等雖漸引類於朝
而植根未固上則太后之心未明禍亂之原下則中外
之情未識朝廷之尊而武等之謀但欲速决為誅小人
之計夫當時宦者雖有罪然豈無輕重先後之倫乃一
概欲施之舉動草草今日誅數軰明日誅數軰輕重失
其權先後失其序非天討矣且使之人人自疑因反締
其黨與而速其姦謀善處大事者顧如是邪觀朱瑀所
[017-12b]
謂中官放縱者自可誅耳我曹何罪而當盡族滅使蕃
武施之有道行之有序則雖此曹蓋亦有心服者矣殱
厥渠魁脅從罔治此待盗與小人之法而亦天心也況
其所自處者又自有失方是時非衆志允從其何濟事
宦者竊柄巳乆人知有此曹而巳為大臣者要當深自
刻苦至誠惻怛舉動無失而後人有以孚信而趨向於
我人心向信則勢立而形成然後可以消弭禍亂而武
於靈帝踐位之初一門三侯妄自封殖如此其誰心服
[017-13a]
乎故王甫後來亦得以藉口則可見此曹平日之所竊
議而衆志之所不平者矣及難之作雖曰忠義而無或
應之以張奐之賢猶且被紿而莫知逆順之所在則以
武平日所為未有以慰士大夫故也蕃雖辭爵而不能
力止武之封是亦㓗身之為耳任天下之重顧止如是
哉然予毎讀蕃辭爵之䟽未嘗不三復歎息其辭達其
義正東京之文若此者蓋鮮亦足以見其忠義之氣也
可勝惜哉
[017-13b]
   兩漢選舉之法
所考兩漢選舉雖巳詳但陽嘉中左雄一事未曽拈出
兩漢選舉猶有古意左雄之奏尤為責實當時雖以限
年為嗤然是舉所得乃陳蕃李膺陳球軰卒為一代名
臣然則雄之所行豈得為迂哉至如嚴謬舉也後世取
士之法無復先王遺風有欲行古道如楊綰軰之所建
明則類指為不可行胡不以雄之事觀之其效驗亦可
見矣
[017-14a]
   晉元帝中興得失
為國有大幾大幾一失則其弊隨起而不可禁所謂大
幾三綱之所存是也晉元帝初以懐帝之命來臨江左
當時之意固以時事艱難分建賢王以為屏翰庶幾増
國家之勢折姦宄之心緩急之際實頼其紏率義旅入
衛王室其責任蓋不輕矣而琅琊之入建業考觀其規
摹以原其心度之所安蓋有自為封殖之意而無慷慨
謀國之誠懐帝卒以蒙塵迄不聞勤王之舉愍帝之立
[017-14b]
増重寄委制詔深切而亦自若也祖逖擊楫渡江聊復
以兵應其請返從而制之使不得有為則其意不在中
原也審矣坐視神州板蕩戎馬縱横不以動其心不過
欲因時自利云耳愍再蒙塵懼天下之議巳則陽為出
師之勢遷延顧望終歸罪在運餉稽緩斬一無辜令史
以塞責赤青之異亦深切矣吾誰欺欺天乎夫受君父
之委託而坐視其禍變因時事之艱難而覬幸以自利
三綱淪矣惟其大幾既失故其所以建國規摹亦復不
[017-15a]
競亂臣賊子如王敦軰不旋踵而起蓋其弊有以致之
也使元帝痛懐愍之難篤君臣之義念家國之讐率江
東英俊皷忠義之氣北向討賊義正理順安知中原無
響應者以區區一祖逖倔强自立於羣豪之間猶幾以
自振况肺腑之親緫督之任數路之勢何所不濟哉惟
其不以至公為心而私意蔽之甚可歎息也其餘得失
予不暇論獨推其本而言之
   謝安淝水之功
[017-15b]
苻堅掃境入冦方是時晉室之勢亦甚殆矣梁益既非
吾有而襄沔復為所破在他人冝恐懼失措之不暇而
謝安方且從容應敵不過以江北軍事付之謝𤣥及劉
牢之軰卒以成功蓋其方略素定非僥倖苟然也安明
於用人考察既精不以親疎而廢𤣥有謀盧善使人而
牢之勇銳出衆安所施置各得其宜蓋用兵之道當以
竒正相湏使𤣥將重兵于後此正也使牢之將精兵迎
擊于前此竒也秦兵既近洛澗牢之攖其鋒直搏而勝
[017-16a]
之固巳奪其心矣淝水之戰其勝筭巳在目中故秦兵
一退風聲鶴唳以至山川草木皆足以懼之惟牢之先
奪其心故也安之方畧可謂素定矣惟其素定故安静
而不撓其矯情鎮物豈固為是哉夫有所恃故耳至於
却上流之兵又其一竒也得上流之兵不足以助益而
適足以銷薄聲勢揺動人心桓冲是舉亦無謀矣吾慮
既定一却其兵而戰士之心益固國内之情舉安安見
之明且審矣嗟乎國之所恃者人才耳以當時晉室之
[017-16b]
勢獨任一謝安足以當苻秦百萬之師以予觀之非特
安方畧之妙抑其所存忠義純固負荷國事直欲與晉
室同存亡故能運用英豪克成勲業誠與才合故也大
抵立大事者非誠與才合不足以濟若安者其在東晉
人物中傑出者哉
   温嶠得失
温太真忠義慷慨風節表著足以為晉室名臣古今所
共推不待詳言然吾獨有所恨者絶裾之事也昔之人
[017-17a]
不以窮達得失累其心聽天所命而行其性命之情故
或仕或不仕皆非有所為也於其身所處之義當然也
自後功名之裕興而遷就趨避之說起三綱始隳而不
得其正雖豪傑之士一為功名富貴所誘失其性者多
矣可勝歎哉太真少時嘗以孝友篤至稱一旦奉劉琨
之檄將命江左毋崔固止之不可至於絶裾而行噫太
真有毋若此身固不得巳許琨矣獨不見徐元直之事
乎元直所謂方寸亂矣蓋其天性不可巳者也而太真
[017-17b]
獨忍於此乎若既以委質為人之臣當危難而無避可
也將命之舉豈無他人太真念母獨不得辭乎度其意
不過以江左將興奉檄勸進徼倖投富貴之機赴功名
之㑹耳而其所喪不過甚乎或曰使太真不來江左則
寧復有後世之事業太真固不得以兩全矣此殆不然
昔人之事業皆非有所為而為之事理至前因而有成
之耳若懐希慕求必之心則其私欲而巳苟可以就異
日之事則凡背親賊性命皆可以屑為此三綱之所由
[017-18a]
壊而弊之所由生也故伯夷叔齊固不受其國夫子以
為求仁而得仁商之三臣㣲子不得不去箕子不得不
為奴而比干不得不死皆素其位而行也豈直太真之
事業為不足道就使太真能佐晉室克復神州一正天
下勲烈如此浮雲之過太虚耳豈足以塞其天性之傷
也太真順毋之心而終其身雖冺㓕無聞於後顧其所
全者大於身無愧烏能以此易彼哉故予謂太真稱為
功名之士則可尚論古人則可憾矣
[017-18b]
 
 
 
 
 
 
 
 南軒集卷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