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定齋集 > 定齋集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定齋集巻六       宋 蔡戡 撰
  奏議
   論謹始八事疏
臣聞自古人君臨御之初必謹其始為人臣者亦必以
謹始之説告於其君蓋國家安危之幾天下治亂之原
生民休戚之本君子小人消長之際實係於此可不謹
諸春秋書元年春王正月公羊曰元年者何君之始也
[006-1b]
糓梁曰雖無事必書正月謹始也故伊尹告其君曰今
王嗣厥徳罔不在初召公告其君曰王乃初服若生子
罔不在厥初生古之君臣相與警戒莫不以謹始為先
蓋人君體元居正南面以聽天下龍飛之初萬物之所
爭睹四海之所具瞻一命令之發一政事之施必有以
竦動天下悦服人心則天下之人翕然向風從化不令
而行無為而治始之不謹其後雖有仁心善政良法美
意人不信也仰惟陛下嗣膺大寶躬臨初政海隅蒼生
[006-2a]
傾耳屬目以觀徳化而徯太平是以陛下宵衣旰食不
遑康寜於謹始之道尤加聖慮伏覩求言之詔既詢訪
於舊弼又咨諏於近臣既俾中外之臣咸得條奏又俾
在廷之臣每日輪對此正初政之當急天下之臣莫不
披肝膽布腹心輸忠竭誠以副陛下懇惻之意况臣世
受國恩身為宰士若隱情惜已不為陛下極言臣則有
罪臣謹採掇自古人君謹始之道人臣謹始之説槩舉
八事為陛下獻一曰正心術二曰辨邪正三曰廣聖學
[006-2b]
四曰來直言五曰戒遊逸六曰崇節儉七曰恤刑罰八
曰重名器皆隨事解釋援古為證不敢飾為浮詞以瀆
聖聽伏望陛下清閒之燕垂精留神特賜省覧或於初
政可禆萬一謹列如右
    正心術
臣聞堯之傳舜舜之傳禹見於書也天之厯數在汝躬
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見於論語也堯曰咨爾舜天之厯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006-3a]
舜亦以命禹夫三聖相傳心術之妙不過曰中而已漢
武即位之初親䇿多士董仲舒告以正心以正朝廷正
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蓋上天之災祥下民
之休戚人才之邪正天下之治亂係於人君之心一念
慮之發雖若甚微幽顯之間其應如響惟人君者當宅
心於正道之中非正勿視非正勿聽非正勿言非正勿
動一心既正則邪佞䜛諂不得而入聲色貨利不得而
摇以視則明以聽則聰言可為則動可為法舉而措之
[006-3b]
則朝廷萬事無不歸於正四方逺邇無不一於正天下
不足為矣
    辨邪正
臣聞舜初即位首舉十六相去四㐫而天下咸服傳以
為有大功至禹臯都俞之際亦以知人為先臯陶又陳
九徳謂人君能知九徳之人考察其真偽而信任之上
可以撫五辰下可以凝庶績蓋知人人君之盛徳人君
無職事惟辨君子小人而進退之耳君子小人之難辨
[006-4a]
也久矣䜛諂面諛似忠乗機投合似智脅肩諂笑似恭
小廉曲謹似賢排斥小人者似乎䜛汲引善類者似乎
黨面折廷爭者似乎訐難進易退者似乎矯人君智不
足以燭之則君子小人並用而雜處交爭而互勝終必
至於小人進而君子退此治亂之所由分也惟人君者
要當精鑒詳察審其賢者聽任而勿貳知其不肖者廢
斥之而勿疑内君子而外小人使之各安其分則人君
之能事畢矣天下豈有不治乎
[006-4b]
    廣聖學
臣聞商髙宗嗣位之初傅説告之曰王人求多聞時惟
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又曰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
來又曰惟斆學半念終始典於學厥徳修罔覺詩人進
戒嗣王曰日就月將學有緝熈於光明佛時仔肩示我
顯徳行詩書所載臣之告其君必以學為先蓋人君不
可不學者學治天下王者之事堯舜禹湯汲汲仲尼
皇皇此所以聖益聖明益明也昔唐太宗貞觀之初引
[006-5a]
十八學士於禁中論古今成敗諷誦詩書講求典禮咨
詢忘倦以至夜分嘗謂虞世南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
者公等力也臣願陛下於廷臣中遴選忠信端良博雅
多聞之士使備勸講無限員數無拘資格更畨逓直退
朝之暇引之便坐講求經術咨詢治道因訪民間疾苦
吏治得失假以温顔接以誠意俾盡其情如是則聖學
日益聖政日新雖深居九重而周知四海豈小補哉
    來直言
[006-5b]
臣聞舜受禪之初咨於四岳闢四門明四目逹四聰傅
説復於王曰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故元稹上書
於憲宗初元謂自古人君即位之初必有敢諫之士君
受而賞之則競為忠讜苟拒而罪之則巻懐括囊又引
太宗賞孫伏伽事以告之蓋古者史為書瞽誦詩三百
工獻藝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人得以盡其言况以
諫為官有言責者乎陛下自即位以來求言之詔屢下
納諫之誠未孚未聞賞一敢言之士而已輕去言事之
[006-6a]
臣此天下識者所以竊窺初政而重為之惜也臣願陛
下廣開言路增置諫官言之是則賞之言之非則置之
狂妄者優容之詆訐者寛宥之懐奸罔上朋邪害正者
黜之如是則天下之士莫不樂告陛下庶幾直言日聞
下情畢通而無壅蔽之患矣
    戒遊逸
臣聞成王即政周公恐其逸豫作書戒之先曰君子所
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又曰商中宗髙宗之不
[006-6b]
敢荒寜祖甲之不敢侮鰥寡文王之自朝至於日中昃
不遑暇食茲四君所以享國久長又戒以繼自今嗣王
則其無淫於觀於逸於遊於田以萬民惟正之供無逸
一篇反覆數百言始終以逸豫為戒故古人以晏安為
鴆毒以無逸為元龜仁宗皇帝建邇英閣書無逸於屏
間朝夕觀覽以示警戒夫昧爽丕顯後世猶怠始而不
勤後將若何古之人君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
未明求衣夜分乃寐者非欲焦心勞形以自苦也蓋恐
[006-7a]
怠心一生則便佞之説乗間而入躭樂之事有時而為
流而不返不惟荒政損徳亦非所以養壽命惟人君者
要當清心寡慾克己復禮終始惟一無荒無淫如此則
壽齊堯舜享國百年豈不韙歟
    崇節儉
臣聞舜命禹總朕師懋乃徳嘉乃丕績不過克勤於邦
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孔子亦曰禹吾無間然矣菲
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舜之所以
[006-7b]
傳禹禹之所以繼舜者莫不以儉為先故唐𤣥宗開元
之初焚珠玉錦繡於庭以示儉徳及其末年猶以窮奢
極侈亂天下其始可不謹乎唐太宗問禇遂良曰舜造
漆器諫者十餘人何也遂良對曰漆器不已必以金為
之金器不已必以玉為之古之人必諫其漸若事已横
流則無及矣蓋天子者合天下之力而奉之凡宫室車
馬服食器用無非生民之膏血其為之甚勞其成之甚
難安而享之必思其所自來則不忍輕費民財必當重
[006-8a]
惜民力如此則子孫萬世長享天下之奉矣
    恤刑罰
臣聞舜初嗣位首陳典刑之義以勅天下曰欽哉欽哉
惟刑之恤哉又命臯陶作士戒以惟明克允故能好生
之徳洽於民心茲用不犯於有司卹刑之效於此可見
漢景帝之元年减笞法定箠令唐太宗貞觀之初觀明
堂圖而除鞭背自古聖賢之君莫不以人命為重不敢
輕於用刑故能享國長久慶流後裔恭惟祖宗二百四
[006-8b]
十餘年之間深仁厚澤漸被四表誅戮之刑内不施於
骨肉外不施於士大夫麗於法者一付有司雖天子不
得輕重於其間故卜年卜世與周匹休又非漢唐之所
能及陛下遵守祖宗成憲謹於用刑寜失之寛不可失
之急寜失之略不可失之詳寜有佚罰不可及無辜庶
幾初政有以深結人心而為萬世無窮之福天下幸甚
    重名器
臣聞商髙宗即位傅説進於王曰惟治亂在庶官官不
[006-9a]
及私昵惟其人爵罔及惡徳惟其賢夫爵賞天下之公
器當與天下共之非人君所得而私昔韓昭侯愛一敝
袴不以賜左右必欲待有功者且曰明主愛一嚬一笑
袴豈特嚬笑哉唐宣宗重惜章服有司嘗具緋紫衣數
襲以備賞賜或半嵗不用其一夫敝袴㣲物也章服虛
文也二君吝惜如此蓋物以寓意文以副實上之人愛
之重之不以輕畀則得之者榮苟惟人人而與之則不
足以為重矣而况一命以上人君所以勵世磨鈍無功
[006-9b]
者賞則有功者怠不肖者進則賢者退予奪廢置可不
謹諸為人君者要當以天下為公凡髙爵厚禄擇天下
之賢而有功者共之惟其人勿以疎逺而廢非其人勿
以親昵而用威權不可移於下名器不可假於人如此
則上無濫賞下無辜人而天下烏有不治者哉
右臣所言八事凡陛下之所優為者臣申言之所以堅
陛下有為之心陛下之所未為者臣預言之所以防陛
下欲為之漸此皆初政之急務若夫示好惡公毁譽以
[006-10a]
作人才尚名節黜貪鄙以厚風俗薄賦斂戒掊克以寛
民力擇將帥明賞罰以肅軍政所當講求次第而施行
者不敢躐等以進位卑言髙罪當萬死惟陛下裁赦取
進止
   乞法太上皇帝馭下納諫二事劄子
臣聞事有見於載籍者不若傳聞之詳得於傳聞者不
若親見之審祖宗之政布在國史班班可考然未若孝
宗之治陛下之所親見孝宗聖政天下能誦之難以悉
[006-10b]
舉凡事親修身立政用人皆可為萬世子孫家法陛下
嗣守丕基遵奉成憲罔敢墜失孝宗所以貽厥孫謀陛
下所以繩其祖武者可謂兩得之矣太上皇帝在位未
久率循舊章然髙世之行有二自古盛徳之主鮮能及
之太上馭下以嚴未嘗假以詞色凡有小過必加譴逐
人人重足而立不敢撓法干政紀綱整肅中外清明此
太上之義徳也太上聖度包荒容受直諫雖犯顔逆指
自敵已以下不能堪者太上怡然受之不以為忤未嘗
[006-11a]
罪一言者此太上之容徳也二者可為法於萬世抑又
陛下之所親見臣願陛下動法孝宗至如太上皇帝馭
下納諫之美尤當守而勿失則三聖之治如出一轍傳
之無窮施之罔極於祖宗有光矣實維宗社無疆之休
取進止
   論邪正劄子
臣聞知人者人君之盛徳人君無職事惟辨君子小人
而進退之耳君子小人如白黒如薫蕕天下皆知之初
[006-11b]
不待辨也但人君不知之耳蓋䜛諂面諛者似乎忠乗
機投合者似乎智脅肩諂笑者似乎恭小廉曲謹者似
乎賢排斥小人者或以為䜛汲引善類者或以為黨面
折廷爭者或以為訐難進易退者或以為矯人君智不
足以燭之則君子小人始混淆而莫辨此安危治亂之
所由分也昔唐徳宗謂李泌曰人言盧杞姦邪朕殊不
覺泌曰人言杞姦邪而陛下不覺此杞所以為姦邪甚
矣徳宗之闇也信任一盧杞至於禍敗而不悟誠可為
[006-12a]
萬世人主之戒也方今朝廷清明正人端士布滿朝列
大者忠誠而許國小者靖共而在位初無小人厠於其
間此皆壽皇涵養多士之功太上網羅人材之力比來
國家多事若非大臣極力扶持衆賢相與協賛天下事
未可知也臣謂陛下既得羣材而用之要當信任而不
疑無使小人相叅庶幾君子得以展布四體圖立治功
用一小人必將引類而升邪正雜揉忠佞並處交爭而
互勝終必至於小人進而君子退此古今之常理也今
[006-12b]
君子在内小人在外各當其分臣尚何言哉恭惟陛下
臨御之初所當謹始國家安危之機天下治亂之原實
係於君子小人消長之際此臣之愚忠所以拳拳而不
能自已也惟陛下財幸
   薦臨安通判王補之狀
臣猥以踈庸承乏京邑適值多事加以歉嵗應辦百出
惴惴然惟曠敗是憂所頼寮佐同心協濟僅無遺闕臣
嘗具奏乞將趨事赴功之人稍加旌擢激厲其餘得㫖
[006-13a]
依奏臣竊見臨安府通判王補之天資敏明濟以勤恪
精通法令兼曉義理臨事不苟處事適中而又行之以
公持之以恕每有滯訟疑獄多委參訂必加詳審於人
情法意無不曲當昨來禁中修造阜陵發引與夫舉行
荒政悉以委之一皆趣辦臣賴其禆賛為多考其治行
實為一府僚屬之最兼其人試中法科曾任大理寺丞
例當得郡而乃俯就倅貳之職其廉於進取可知欲望
聖慈特賜旌擢他日或有繁難任使必能了辦儻不如
[006-13b]
言甘坐謬舉之罰
   論治道疏
臣聞治道貴清静此先哲之格言也天下無事猶當以
清静理之而况多事乎多事之時而處以無事則事自
定苟其不然徒為膠膠擾擾事日益繁去治愈逺今天
下可謂多事矣吉凶之禮迭舉宫室之役並興與夫使
命往來之交馳諸軍犒賞之頻併是皆不得已者適丁
歉嵗生民艱食陛下發倉廪府庫以賑救之此又大不
[006-14a]
得已者今太倉之粟左帑之金所餘無幾京府積鏹漕
司羡緡耗用略盡州縣之間上下煎熬殆無生意人勞
財匱莫甚於此時自今已往日幸無事猶懼不給萬一
饑饉洊臻盜賊竊發或有意外之費將何以支為今日
之計要當於不得已之中求其可已者己之可緩者緩
之朝廷之上鎮之以静重百執事之間守之以靖共州
縣先於撫摩邊鄙貴於寜輯休息生聚年嵗之間國用
稍裕民力稍蘇然後興滯補弊建利除害亦未為晚此
[006-14b]
國家根本之計惟陛下留神幸甚
   論聖孝劄子
臣聞人主之孝莫大於安社稷非若衆人之孝區區致
養而已蓋人主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不患無以為養使
親安於至養乃為孝之大者唐之太宗明皇掃除禍亂
身致太平治定功成尊歸於父髙祖睿宗猶及見之二
君之孝亘古莫及故為三宗之冠近者太上皇帝聖躬
違豫有虧典禮人情詾詾社稷幾殆陛下上迫太皇之
[006-15a]
命下徇臣民之情光履帝位君臨萬邦詔令一頒中外
忻戴軍民帖然頓還舊觀不動聲色而宗社再安慈闈
萬年永享天下之養陛下之孝如何當是時太皇猶豫
而不决大臣逡巡而不發陛下退托而不敢當禍變不
測宗社得以安乎三宫得以安乎陛下得以髙枕而卧
乎以是知陛下功在社稷孝備三宫過於唐二宗逺矣
陛下天性仁孝兢兢業業猶以不得朝夕奉親深軫聖
念陛下既能盡其大者其小者在陛下不足為也臣竊
[006-15b]
謂外庭之禮五日之朝不可廢闕萬一聖父尚未康復
雖不獲瞻望慈顔然陛下子職盡矣都人見之逺方聞
之豈不仰載陛下聖徳以至泰安供奉之物不可不厚
奉承之禮不可不至給待之人不可不擇䕶衛之人不
可不嚴庶幾人子之間不生疑間曲盡孝道終始如一
如此則可以格天地通神明加於百姓刑於四海上天
祐之下民歸之聖子神孫享億萬斯年之祚天下幸甚
取進止
[006-16a]
   乞賑濟劄子
臣竊見八月十日以後連夕大雨本府管下天目諸山
洪水暴發餘杭臨安新城被害最酷富陽於潜錢塘次
之餘波及於鹽官仁和小則淹浸田畆大則漂蕩廬舍
甚則䘮失軀命且以六縣言之溺死者千人被害者五
萬餘家旬日之後水勢方退禾稻淹沒根株腐爛秋成
既已失望饑民無所得食雖䝉聖慈特遣使者捐金發
廩徧行賑濟恩澤至渥然但可紓目前之急耳此去夏
[006-16b]
熟尚有七月若人人而給則廪粟有限饑民無窮臣竊
計五萬餘家約三十萬人大人小兒各居其半大人日
給一升小兒日給半升日支米二千二百五十石月支
米六萬七千五百石半年為期約用米四十萬五千石
以臨安六邑費粟已四十萬石今嵗淮浙諸郡悉以旱
告朝廷恐難徧給臣區區管見不若行賑糶之法計口
給厯减價與之庶幾所費不多所利甚博可以接續不
至中輟反悞饑民臣伏見朝廷樁管米見在一百七十
[006-17a]
萬石每嵗収糴正欲為水旱凶荒之備其間亦有積年
陳粟自當易之以新臣妄意擬於樁管米内且借三十
萬石减價賑糶照得元價每石二貫三百文省量减三
百每升只作二十文省出糶庶使饑民易於収糶以三
十萬石計之縣官所損不過九萬貫而活饑民至三十
萬其利豈勝言哉欲望聖慈特賜詳酌行下省倉下界
或豐儲西倉水次近便處支撥所有水脚縻費本府自
行出備官吏添給本府自行措置賑糶之後収到錢數
[006-17b]
逐旋觧還司農寺一面収糴新米補足原數公私實為
兩便取進止
   辭免除寶謨閣直學士劄子
臣先凖省劄召赴行在再具辭免續准省劄十一月二
十三日三省同奉聖㫖除寶謨閣直學士依所乞仍舊
致仕一節以趨久稽嚴召再命而僂遽冐殊恩撫已何
功捫心有愧敢忘煩凟自取誅夷臣猥以凡庸濫膺収
召自顧衰羸之質不能趨造於朝引疾力辭䝉恩賜可
[006-18a]
荷皇朝之委照徇私欲而曲從尚寛方命之誅更竊無
功之賞况學士之峻職實儒者之至榮豈容待盡之軀
復玷非常之寵臣粗知止足深懼滿盈苟貪冐於恩榮
必横生於災咎人言可畏天譴莫逃伏望聖慈收還誤
恩令臣仍舊職致仕庶全晚節少續殘齡不勝大幸伏
候指揮
   薦胡槻万俟似狀
照對臣等所部二十四州去朝廷最逺仕者不憚數千
[006-18b]
里深入瘴鄉無非為利媮惰苟且浸以成風鮮有不溺
其習者其間廉平之吏僅或有之求其材術優異治績
昭著者得二人焉臣等隱黙不言不惟獲蔽賢之罪淑
慝不分亦無以示勸臣敢冐死奏聞竊見奉議郎知邕
州胡槻名臣銓之孫家學自有源流其人性資明爽風
力敏强有志事功究心職業前任静江府通判差權貴
融象三州所至輒最諸司交薦之邕管極邊控禦溪峒
彈壓盜賊最為要地管下武縁宣化二縣羣盜淵藪豪
[006-19a]
猾巨冦根株嚢槖盤固累年吏不能制槻到官未久廣
設方略遣人擒捕戮其渠魁蕩其巢穴餘黨䑕竄境内
帖然比年以來沿邊官吏多為州峒所啗恣其侵盜不
敢訶問槻正已律人無一毫與之交私示以威信蠻猺
知畏姦民販鬻生口賣出外界槻力行禁止此患少息
蠻人互市吏卒姦弊百出槻痛革之又能節損用度修
葺城壁建樓屋千餘間除治軍器訓練士卒以備不虞
勸誘州峒士人入學聽讀使知忠義職務具舉課其治
[006-19b]
效實為一道之最又朝奉大夫通判静江府万俟似故
相卨之孫其才具風力不在槻下雖兩佐郡未究所長
前任潭州通判帥臣王藺余端禮相繼力薦於朝似適
以憂去今任到官累月協賛郡政非一其人明而能恕
敏而加審凡定奪公事躬覽案牘剖决是非平允詳盡
合於法意當於人心委之以事不擇劇易不避嫌怨毅
然有守不可干以私動遵繩檢恪守廉隅不為流俗所
移寮吏之中未易多得實為一府之望臣等與二人素
[006-20a]
無雅故亦非請託既知其才不敢隱蔽欲望聖慈特賜
旌擢以為逺方官吏之勸儻不如所言臣等甘坐謬舉
之罰
   薦万俟似張忠恕狀
照對臣等濫膺委寄刺舉列城五嶺之西封域至廣薦
賢揚善職所宜先雖在僻逺猶當識拔况居臺府之下
夐出流輩之中若不公共奏聞何以明示表勸伏見朝
奉大夫通判静江府万俟似好學自修不墜祖烈涖官
[006-20b]
行已皆有可觀廉介自持公正不撓遇事明審而持心
近厚材優治劇而不為煩苛入仕已及六任前後兩丞
㑹府皆有聲績自倅靜江逾一考詳定案牘剖决精當考
覈簿書姦弊洗空吏不能欺事至立辦動遵繩檢不可
干以私頃在長沙時帥臣王藺余端禮相繼力薦於朝
比來諸司亦嘗剡上雖已報聞未䝉甄録又通直郎充
廣南西路轉運司主管文字張忠恕生長名門耳濡目
染不學而能服勤儒素而無貴介之習妙齡秀發而有
[006-21a]
老成之風試吏之初人已誇奨逮為賔幕尤見其材運
司財計至為浩繁分典南銓尤難平允加以漕臣連年
數易中間鹽筴逋滯為多忠恕迺能一意禆賛檢柅吏
姦區處得宜事皆修舉頃為臨安府樓店務時帥漕各
舉以所知比來漕臣亦嘗論薦前此以其方始到官故
諸司未敢列薦臣等竊詳二人雖中州僚佐之盛恐亦
未易多得而使之淹囘逺方實所共惜敢望聖慈特加
擢用庶使臣子歆羡知嶺海之間無異畿甸有善必録
[006-21b]
無逺不聞人皆樂於遊宦以興起事功實一路幸甚
   薦胡槻万俟似奏狀
二人治績顯著臣所深知亦嘗以姓名薦聞未䝉甄擢
今胡槻尚待闕次万俟似居憂外除不逺如䝉朝廷畀
以兩淮邊郡必能宣布徳意訓兵字民固圉實邊緩急
可以倚仗儻或不如所舉臣甘坐謬舉之罰
   薦趙時侃方信孺奏狀
照對臣今月二十六日承常州公文凖吏部符七月初
[006-22a]
二日三省同奉聖㫖在内令侍從臺諫兩省卿監郎官
在外令監司郡守前宰執侍從不拘文武臣各舉人材
三兩人限三日具奏者臣伏覩奉議郎通判常州軍州
事趙時侃性資闓爽吏事精明濟之以中和飾之以儒
雅初調武進縣尉已有能稱適值嵗饑盜賊旁午時侃
廣布耳目多設方略尋即捕獲用賞改官及宰句容剖决
民訟皆得其平經理財賦不擾而辦興利除害愛民戢吏
邑人至今思之今任毗陵郡丞究心職業有志事功處
[006-22b]
心和平不尚苛刻涖事勤恪不為苟且佐理郡政治績
為多諸司所委看定案牘平讞獄訟咸謂允當列銜論
薦者至再前後舉者二十餘人其人老成詳審練逹疏
通凡所施為無不中節事方叢委時侃處之綽有餘裕
付以一路必能澄按所部畀以一郡必能恵養小民委
之繁劇必能治辦今已書兩考旦夕受代唯朝廷所用
又承務郎知紹興府蕭山縣丞淮東隨軍轉運司幹辦
公事方信孺才猷雋明風力强敏文采吏事皆有可觀
[006-23a]
粤自弱嵗下筆出語固已驚人出於天資非由學力及
其入仕慷慨敢為事不辭難所治輙辦初調番禺縣尉
承累政廢壊之後創立廨宇蓋造營房置辦軍器教閱
弓手境内肅然番禺新㑹闕令府檄攝事剗剔蠧弊百
廢一新朝廷行下勸諭納粟本府委令信孺措置到三
萬餘石諸司知其才同銜奏辟知增城縣上章列薦者
無慮十數今任以獲盜賞改秩知蕭山縣丞到官未幾
姓名聞於朝廷選差充淮東隨軍轉運司幹辦官見在
[006-23b]
軍前應辦其人年壯氣盛有意功名奮勵激昂不擇劇
易少加涵養必為成材内而繁難職事外而沿邊任使
皆可試用此二人者臣或目擊其治行或熟知其才業
舉以應詔將來朝廷擢用後不如所舉甘俟朝典
   薦蔣來叟狀
臣守藩行且再朞自念初無毫分可以稱塞惟有薦賢
報國之心不能自已竊見静江府雖邈在嶠南然國家
二百餘年聲教所被風化所漸為日滋久比來文物寖
[006-24a]
盛人材間出過於疇曩往往困於僻逺無路自逹終老
炎荒今有卓然傑立而為郡適在巡管之内者不敢隱
黙謹以薦聞竊見知賔州蔣來叟天資敏明抱負瓌偉
績文種學夐出輩流莅官臨民動輒可紀早中甲科繼
登朝列其人材可與中州之士頡頏實為二廣人物之
秀今守荒逺小郡規模施設如古循吏治行藹聞為一
路最特處之未得其地用之不盡其材使之浮沉瘴鄉
誠為可惜若假以内地麾節漸加擢用必有可觀臣愚
[006-24b]
欲望聖慈特賜甄録以為逺方表勸庶使嶺外士子仰
知聖主不忘逺之意後來人材出者皆知激厲以備國
家器使不為無補臣不勝區區至願謹録奏聞伏候勅

   薦髙商老周熺劉董狀
照對臣等俱䝉誤恩臨涖劇部思欲推廣徳意惟藉郡
守得人凡二十四州之廣其有治績顯著者敢不相繼
奏聞向者諸司嘗以知邕州胡槻為一路之最首先剡
[006-25a]
上未䝉朝廷施行續加考察復得其人不避煩凟輒敢
論薦伏見朝請郎權知象州髙商老行義著聞鄉閭才
術見推流輩文學吏事皆有過人頃宰劇邑已著能稱
前後守臣以其政績上聞嘗降四轄指揮今為象臺行
將兩考為政平易民懐吏畏檢柅姦弊郡計自然有餘
撫摩凋殘田野為之加闢以至興修學校繕治城池鼎
新軍營易茆以瓦區處有方人不知役繼累政窘匱之
餘而能百廢具舉稽之列城未易多得又朝散大夫知
[006-25b]
潯州周熺問學深醇操履堅正秉心静退恬於勢利士
論鄉評莫不歸重繼宰兩邑吏民至今去思逮為總所
幹官分務池陽革去弊蠧號為稱職諸司亦嘗交章論
薦今兹試郡清潯愷悌宜民恪意牧養流亡復業獄訟
清簡人皆安之在一路中獨無訟牒至於諸司又能持
身廉介以律寮吏乆例以魚稅錢幾千緡充郡守月給
熺皆却而不取人所難能考其治行近古循吏又朝奉
大夫知宜州劉董元祐故相摯之後動遵家法嚴正有
[006-26a]
守吏不能欺試郡西融諸司已嘗論薦宜陽控扼羣蠻
最為衝要而郡計窘匱事多廢弛自董到官數月之間
興滯補弊井井有條理諸猺奉賜官兵廩禄率皆按月
支給無復異時逋滯之苦奉行鹽筴尤得其宜調度頼
以豐裕民猺安堵不相侵擾實為邊最臣等參訂共議
得此三人不敢隐黙自貽蔽賢之罪亦不敢私徇以干
謬舉之罰欲望聖慈特加甄擢庶幾可為逺方牧守之

[006-26b]
   乞致仕劄子
臣輒瀝血誠仰干天聽伏念臣㓜承門䕃繼竊儒科勅
局書林早塵清選郎曹卿寺寖歴要塗七擁使軺三分
帥閫晚䝉睿眷猥玷從班入仕垂五十年實歴踰二十
任冒寵榮而滋甚念報効之無聞每懼滿盈果膺疾疚
累年沉痼屢致顛危長子伶仃忽罹夭折拊心痛悼弔
影自憐不如無生所欠惟死再念臣官簿之年已及禮
經所載甚明若非納禄以辭榮必至延災而益禍敢控
[006-27a]
由𠂻之請仰祈從欲之仁伏望聖慈俯垂鑒照憐臣孤
苦念臣衰羸許令臣守本官職致仕臣生雖無補恨莫
遂於捐軀死或有知誓不忘於結草
   再乞致仕劄子
臣比以病衰加之憂患輒露乞骸之請仰祈從欲之仁
尚閟俞音雖未忍棄捐之意再輸誠悃蓋不勝迫切之
情伏念臣孤老餘生愁苦萬狀禍患逼逐而不赦疾疹
纒綿而益深來日無多大期將迫恐即填於溝壑願早
[006-27b]
謝於冠裳庶弭災殃少延喘息伏望聖慈特賜俞允許
令致仕以保餘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