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慈湖遺書 > 慈湖遺書 卷九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慈湖遺書卷九     宋 楊 簡 撰
  家記三論春秋禮樂/
春秋於魯桓書至至者以禮至于廟也春秋之時典禮
 大壊時君能以禮至于廟者無幾史書之聖人無敢
 削焉是知也説者謂危之鑿矣左氏近之矣而未有
 以明其為道魯桓天下之大惡也何道之有蓋百姓
 日用而不自知也聖人如天焉無私好無私惡魯威
[009-1b]
 大惡聖人已著其罪所以明其非道非私惡也至於
 至廟一節猶知遵禮之善猶知有祖廟也雖其中心
 之藏未必果出於誠而其事則禮也聖人知所是也
 是者是道非者非道春秋不以善掩惡不以惡掩善
 終不以威公彌天之惡掩其毫毛之善以善者道之
 所在聖人不得不明之也春秋借二百四十二年之
 行事以明斯道非為春秋之君臣設也為萬世設也
春秋為明道而作所以使天下後世知是者是道非者
[009-2a]
 非道而諸儒作傳不勝異説或以為尊王賤霸或以
 為謹華夷之辯或以為正名分或以為誅心凡此固
 春秋所有然皆指其一端大㫖終不明白子曰吾志
 在春秋扵二百四十二年擾擾顛倒錯亂中而或因
 或作是是非非靡不曲當所是是道所非非道如四
 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皆所以明彰大道古諸侯
 無私史周官小史掌邦國之志費誓周書漢汝江沱
 之詩編諸二南自晉之乗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三史
[009-2b]
 作而諸侯有私史矣孔子因之道之變也
春秋左氏傳襄四年穆叔如晉一章與國語大同小異
 其異為義不甚同大戴記與家語言等篇亦大同小
 異義亦大殊以是知盡信書不如無書書難盡信扵
 是甚明
春秋人物多賢而吳季子晉成鱄其言簡尤心敬焉季
 子請觀周樂使工為之歌至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
 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逺而不擕遷而不淫復而不
[009-3a]
 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
 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
 有度守有序盛徳之所同也季子非有道安能為此
 言成鱄曰詩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徳
 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國克順克比比于
 文王心能義制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
 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
 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簡甚有
[009-3b]
 味乎應和之莫照臨之明經緯天地之文也
秦穆公欲立重耳穆公之心本善也公子縶以利説之
 而移晉夷吾欲從兄扵翟夷吾之心本善也冀芮以
 利説之而移茲利也乃害也韓原之戰穆公幾為韓
 簡所止狥縶之説以至扵此也夷吾雖以不正得國
 身䧟扵惡子不免戮害孰甚焉
汲古問春秋經有書王正月有不書王正月此是畧闕
 文否先生曰十一公之元年皆書王正月唯桓公三
[009-4a]
 年而後不書王定公元年不書正月而書王三月汲
 古云未逹其義先生曰不書者非脫闕也孔子削之
 也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即
 此類也蓋春秋其甚嚴而亦甚寛魯桓弑君周王當
 誅之至三年而王不能誅始不書王魯昭公之見逐
 扵三家薨扵乾侯逐雖輕扵弑既七年矣故定公元
 年不書王正月明王不能正三家之罪而討之汲古
 見荘子云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
[009-4b]
 也子之愛親命也臣之事君義也事其親者不擇地
 而安之孝之至也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
 也汲古謂忠孝名雖異而實無異如以有二言之恐
 非聖人語孔子曰資扵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又曰以
 孝事君則忠又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扵君荘
 子以一命一義而分忠孝以為聖人語誠難取信先
 生曰忠孝一心無惑扵異論如周曰以無為首又曰
 物不勝天久矣是皆自紛紛扵意慮之間豈知乎孔
[009-5a]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又曰汝神将守形形乃長生既
 諄諄言無物之妙而又曰守形陋矣又自矛盾矣
汲古問昭公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許世子止弑其君買
 以進藥致禍何春秋書弑其君左氏曰許悼公飲太
 子止之藥卒太子奔晉書曰弑其君公羊曰曷為加
 弑譏子之道不盡也糓梁曰弑正卒也正卒則止不
 弑也何三傳皆言止不弑君先生曰禮醫不三世不
 服其藥如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
[009-5b]
 嘗之許止不慎不敬輕果進藥致此大禍雖奔而棄
 位未踰年而卒足明其心而春秋猶加之以弑名者
 所以明道也夫人心自善自清明謹重必不輕進其
 藥扵君親惟其意動而昏不敬不謹故輕進藥扵君
 親而不免此禍許止雖未踰年而死亦不足以贖弑
 君之罪者孔子不削欲使後世深思力索求免此罪
 必至扵復吾本有之道心則靜重敬謹自備萬善自
 絶萬過自信其可以免矣見誨語/
[009-6a]
曲禮曰無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人心即道不假
 外求放逸慢易則失之故曰毋不敬毋不敬則常清
 常明儼然若有所思而非思也無思非㝠然而昏如
 日月無所不照而非思也孔子不知老之将至皜皜
 乎不可尚已純然渾然即此妙也顔子三月不違仁
 即此妙也月至者終月如此日至者終日如此老子
 曰我獨怕兮其未兆未兆者念慮之未形也學者求
 斯須思慮暫止不能而老子能久持之曽子戰戰兢
[009-6b]
 兢亦入此也儼若思未言之時也至發扵言辭亦安
 亦定則動靜純一其德全矣故可以安民見訓語/
小戴曲禮篇曰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施報非德乎又
 曰博聞强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戴不思
 孔子之言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乎行為先文為後
 天下之常理聖賢之常言而戴先文而後行蓋戴以
 文為本務其心不王扵善行是謂本以文行雜之正
 猶漢宣帝曰本以霸王道雜之大抵自漢以來天下
[009-7a]
 風俗本以利而雜以義歴千載而不變皆戴之徒助
 成其俗也此無他人欲盛扵中度實行非已所長姑
 從其所長扵博聞强識而尚之人之常情多言已所
 長爾論語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非孔子之言亦
 非德行諸賢之言也至扵戴記之博聞强識益陋益
 鄙矣論語所謂文者詎如是乎夫聖孔子不居而戴
 以聖自名其矜大昏闇之状備見扵此
禮曰死而不吊者三畏壓溺畏死扵兵壓死扵巖墻溺
[009-7b]
 死扵水非不弔也不忍為吊辭不忍言之也使孔子
 果死扵匡則亦不可吊乎屈原之死亦不可吊乎而
 先儒有謂直賤之而不弔此乃固陋執言失意人心
 之所不安也禮在人心故雖先王未之有而可以義
 起者義生扵人心之所同然也户開亦開户闔亦闔
 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此禮也豈生扵人心之外乎智
 者即心而言禮愚者自外而言禮曰禮自外作者非
 聖人之言也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謂是也見訓語/
[009-8a]
伯髙死扵衞訃於孔子孔子曰吾惡乎哭諸兄弟吾哭
 諸廟父之友吾哭之廟門外師吾哭諸寝朋友吾哭
 諸寝門之外所知吾哭諸野扵野則已䟽扵寝則已
 重夫由賜也見我吾哭諸賜氏遂命子貢為之主猗
 與聖哉惟得道乃能爾變化萬状皆道心之為而不
 知其所自來也竊笑夫好古不通之士錙銖比方分
 寸量度其何以應方來無窮之變哉
孔子適衞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脱驂
[009-8b]
 而賵之子貢曰於門人之喪未有所脱驂脱驂扵舊
 館無乃已重乎孔子曰予向者入而哭之遇扵一哀
 而出涕吾惡夫涕之無從也小子行之扵是窺見聖
 人日用變化之妙即天地四時不無愆陽伏隂之妙
 是謂大徳則無踰也小徳則出入可也子夏謂大德
 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是殆聞夫子之誨而㣲失其
 辭德本無小大小大之言因學者而隨施初無實意
 也天地變化何大何小子曰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是
[009-9a]
 蓋孔門誠有是論然小大之論因人而遇施謂其果
 有小大不可也謂其果無小大亦不可也孔子曰無
 可無不可此誠有不可以言語解釋之妙不可以心
 思測識之㫖孔子自謂莫我知也夫比世好古學禮
 之士觀脱驂扵舊館之事使不知其為孔子必以為
 輕重失倫已所不為今雖知其為孔子亦莫喻孔子
 之心往往以為流傳之失實夫流傳之訛妄者有之
 矣如謂子皷琴見猫取䑕欲其得之遂有幽沈貪得
[009-9b]
 之音此則訛妄矣如謂堯瞽瞍北面朝舜孔子曰殆
 哉此則訛妄矣脱驂之事非訛也無妄之疾勿藥有
 喜孔子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利欲之過内訟可也
 脱驂之過隂陽寒暑之為偏也聖人日用不識不知
 純純皜皜不知老至遇扵一哀而脱驂天道之變也
 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而後學以輕重多寡觀之陋矣
 見訓語/
檀弓下篇云祭祀之禮主人自盡焉爾豈知神之所饗
[009-10a]
 亦以主人有齊敬之心也又子㳺曰始死脯醢之奠
 既葬而食之未有見其饗之者也自上世以來未之
 有舍也為使人勿倍也嗚乎鬼神之道不如是也孔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蓋曰知人則知鬼矣以形
 觀人則人固可見以神觀人則人固不可見也神者
 人之精形者人之粗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神無
 方無體範圍天地發育萬物無所不通無所不在故
 孔子之祭知鬼神之實在而羣弟子觀孔子之祭時
[009-10b]
 精神以為如在也今子㳺以為未見其饗之是求鬼
 神之道於形也死生一致人神一貫此孔子之自知
 非子游之所知而况於戴聖乎見訓語/
檀弓下篇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此非聖
 人之言夫君臨臣喪親愛之心也人不能皆聖人聖
 人則無畏常人安能皆無所畏桃茢執戈所以安夫
 人君之心也聖人不敢盡去此禮慮夫畏心之勝并
 與夫臨喪之禮而不行也巫祝所以接夫鬼神者桃
[009-11a]
 鬼之所畏茢萑苕蓋曰掃不祥鬼亦惡鐵戈益足以
 抗之矣聖人安以此為禮因人情而為故有此謂畏
 之猶可也而曰惡之豈君臨臣喪之本心哉記者誤
 釋賊其君所以親愛其臣之心夫聖人不得已而存
 是禮記者又從而増益其不善之心奚可見訓語/
魯悼公之喪季昭子問扵孟敬子曰為君何食敬子曰
 食粥天下之逹禮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
 方莫不聞矣勉而為瘠則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
[009-11b]
 情居瘠者乎哉我則食食記者記此蓋有是敬子之
 意是啓人臣無君之心也不可以為訓學者斷斷乎
 不可讀非聖之書孔子殁邪説又作先儒莫能辯其
 非致國家行其書列扵六經殊為巨害
有子與子㳺立見孺子慕者有子謂子㳺曰予壹不知
 夫喪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扵斯其是也夫子
 㳺曰禮有㣲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
 戎狄之道也禮道則不然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
[009-12a]
 猶猶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嘆嘆斯辟辟斯踊矣
 品節斯斯之謂禮人死斯惡之矣無能也斯倍之矣
 是故制絞衾設蔞翣為使人勿惡也始死脯醢之奠
 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見其饗之者也自
 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
 扵禮者亦非禮之訾也嗚乎非聖之言殊為害道直
 情徑行戎狄之道也放肆無禮固不可而子㳺言禮
 於心外唯曰㣲情曰故興物不言此心本有之正謂
[009-12b]
 人死斯惡之矣此謂他人則可謂其子則不可孔子
 曰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人雖至不肖其喪
 親也哀痛略同而子㳺曰斯惡之矣誣矣夫人皆有
 至孝之情而子㳺誣之以為死而惡之是奚可是奚
 可設蔞翣所以飾也為使他人之勿惡猶之可也若
 夫絞衾所以愛之非謂他人而設行人子哀痛忠愛
 之心而已矣聖人因人本有忠愛切至之心而為之
 節文故禮非自外至人心之所自有也至扵又曰無
[009-13a]
 能也斯倍之矣其誣汚人子之孝心滋甚始死之奠
 朝奠夕奠殷奠啓奠祖奠遣奠虞祭接祭卒哭祭祔
 祭練祥祭禫祭皆人子篤愛之誠見諸禮文者如此
 亦非自外至也亦聖人因人心而為之節也至扵又
 曰未見其有饗之者也噫其甚矣孔子曰未知生焉
 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生死一人鬼一孔子未嘗
 言無鬼神而子㳺敢扵言無鬼神是奚可人惟不知
 生故不知死不知人故不知鬼神人寝不離床而夢
[009-13b]
 登天夢之千里之外豈七尺之軀所能囿哉人執氣
 血以為己執七尺以為已故裂死生判有無殊人鬼
 而不知其未始小異也不知其未始不一也孔子曰
 夫孝天之經地之義又曰禮本扵大一分而為天地
 轉而為隂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逹扵喪祭射
 御冠昏朝聘又曰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祭如在知鬼
 神之實在記者無以著孔子誠恪之心故再言之而
 子游以為未有見其饗之者也是奚可是奚可
[009-14a]
衞有太史曰柳荘寝疾獻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告再
 拜稽首請扵尸曰有臣柳荘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
 之臣也聞之死請往不釋服而往遂以襚之與之邑
 裘氏與縣潘氏書而納諸棺曰世世子孫毋變也檀
 弓下篇具載如右無譏焉斯足以著衞獻公好賢報
 忠之心矣簡初亦為之起敬而無疑他日讀之乃覺
 其非道似是而非不可以無辯洪範曰無有作好遵
 王之道獻公深感柳荘之弭禍念之不忘故至扵此
[009-14b]
 而非大公之道也非禮也似善矣而私也作好也柳
 荘雖賢臣所祭則君也臣也當祭而廢者唯天子崩
 後之喪爾臣攝其事則君薨夫人之喪亦廢不聞卿
 卒而廢也曽子問諸侯旅見天子入門不得終禮廢
 者孔子曰后之喪爾不聞以公卿之喪而廢也公大
 賢盛德猶不以其喪廢禮而况扵當祭乎禮所本無
 而預戒之使當祭必告私也不釋服而往異乎易羔
 裘𤣥冠之禮矣遂以禭之與之邑亦可怪不可少緩
[009-15a]
 乎知孔子不以車為伯魚顔子之椁則大道清明人
 欲消釋非禮之禮不足以動其心矣
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請襲魯人曰非禮也荆
 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荆與魯皆非禮檀弓篇
 不必記可也記者蓋有不平荆人之强魯以非禮亦
 快魯以巫祓殯足以挫荆人之心也嗚呼衰世人子
 所以事其君治其國者多此類不能輔君以道興其
 國家而使朝楚徒求勝扵末節亦可羞矣亦危矣
[009-15b]
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請庚之子臯曰
 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棄予以吾為邑長扵
 斯也買道而葬後難繼也且既無葬可犯人禾之禮
 而不庚之是子臯之過也記者既不明言其非而卒
 記難繼之説是殆許之也檀弓記者衰世之士禮樂
 浸廢之論也載哀公妻我之言載容居不敢忘其祖
 之言皆不明言其非可以勿記而備記徒啓後世廢
 禮之端又記軍有憂赴車不載櫜韔意示将報也嗚
[009-16a]
 呼此豈先王典禮舜命禹征有苗苗逆命班師振旅
 其載櫜韔也必矣衰世所為遂著為禮此甚不可
魯荘公之喪既葬而絰不入庫門士大夫既卒哭麻不
 入此亂國之為也檀弓記焉而不言其非禮則後世
 将有倣而為之者矣今削之慶父弑子般閔公與士
 大夫不敢申其哀懼慶父之不悦也申哀盡禮則不
 悦慶父矣閔公畏禍而不絰亦卒不免絰麻扵庫門
 之外者畏魯人之公論也不敢以絰麻入畏慶父也
[009-16b]
曲禮檀弓多言喪禮頗合孔子所重民食喪祭之意重
 喪祭禮其感動人之善性也易喪祭者斯人天性之
 發扵文為而先聖王因為之節制者也見誨語/訓語
月令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早落國時有恐行
 秋令則其民大疫焱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竝興行
 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月令此類衰
 世之文也衰世君昏政亂不知唐虞三代盛世初無
 是事孔子曰聖人有國日月不食星辰不悖河不滿
[009-17a]
 溢川澤不竭古者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今月令云云
 是使衰世君臣安扵衰亂不復反身脩省謂月令所
 著乃古之常非政之疵也豈不大誤後世耶凡月令
 此類宜削見訓語/
月令真秦人之書盡歛君臣之職而總之天子天子之
 職當中心無為以守至正羣臣各盡其職事之大者
 則請于上而行之何至事無小大一命于天子秦尊
 君卑臣罷侯置守歛天下之權而盡總之其弊至是
[009-17b]
 為天子者亦勞矣安能中心無為以守至正三代有
 司馬無太尉太尉秦官仲冬之月農有不收藏積聚
 者馬牛畜獸有放逸者取之不詰此啓人盜心載季
 秋為來年受朔日真秦書也文見吕不韋春秋
子游問曰喪慈母如母禮與孔子曰非禮也古者男子
 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魯之
 有司亦曰古之禮慈母無服而小記言為慈母之父
 母無服是為慈母有服子夏之傳喪服也亦曰慈母
[009-18a]
 如母傳曰妾之無子者妾子之無母者父命妾曰女
 以為子命子曰女以為母若是則生養之終其身如
 母死則喪之如母貴父之命也子夏所傳又與孔子
 不同蓋未聞孔子之言故為俗禮作傳孔子之射於
 矍相之圃也使子路執弓矢延射曰賁軍之将亡國
 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然則為人後者
 得罪於先聖如此而子夏傳委曲而為之説何也道
 之不明扵天下也久矣事慈母如母非道也父命為
[009-18b]
 子母非正命也從父母之命焉得為孝乎子夏隨俗
 為説孔子固嘗鄙之曰女為君子儒母為小人儒子
 夏非知道之士後世不宗本孔子之訓而雜用俗習
 之説不知子夏之説而尊信之蓋非聖人則多溺私
 情多違公道故世傳喪慈母如母之禮今又載之國
 法嗚呼道之不明也久矣孝道不明人心滋亂幸有
 先聖之言在鄭康成必欲合孔子子夏之言為一故
 為孔子所言指國君之子康成好牽合衆説不知孔
[009-19a]
 子初未嘗言大夫士之慈母異禮姑舉君家餘可類
 通况父母亦稱嚴君子夏委曲為父命為母子之説
 乃愛妾之私情非天下之公道子夏所謂喪服傳害
 道者良多不可不削以釋人心之惑復人心之正小
 記亦有可削者
曽子問曰卿大夫将為尸扵公受宿矣而有齊衰内喪
 則如之何孔子曰出舍於公館以待事禮也鄭康成
 云吉㓙不可以同處正義云待事畢然後歸哭二説皆
[009-19b]
 未安禮必明其義鄭徒曰吉㓙不可同處不本諸人
 心非義之正夫有君喪服於身尚不敢私服以類通
 之則卿大夫為尸於公既受宿不敢廢為尸之事宜
 也出舎扵公館者患哀情之亂齊敬也待事者待祭
 日已為尸之事也齊衰不可比於君父故雖内喪不
 廢尸事惟聖人能辯㣲决疑
文王世子曰樂所以脩内也禮所以脩外也禮樂交錯
 扵中吁聖人之言未嘗有此唯曰吾道一以貫之又
[009-20a]
 曰予一以貫之未嘗裂内外如斯辯截不通也樂者
 吾心之和順禮者吾心之等節無二心也所謂交錯
 者何哉簡每見學者多不知道意慮萬状不知其未
 始不一也見訓語/
文王世子篇曰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歛才焉或以徳進
 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
 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逺之於成均以其
 爵於上尊也鄭注曰郊人賤技藝殊未安夫所謂三
[009-20b]
 者有德進焉何得以技藝賤之况賢能之書道藝在
 其中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三代之制未嘗賤藝鄭
 强加技一字形容藝之賤蓋不明逺之之意逺之之
 意謂未及語姑誓而教之故曰郊人明未登于賢能
 之書爾非賤其藝也且其為言亦未當聖人之扵人
 無所不敬愛惟有罪乃逺之郊人方教而進之不當
 言逺之六卿在郊野卿大夫攷徳行道藝而興賢者
 能者
[009-21a]
又曰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
 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吁斯言似是而非雖正
 而不通父子君臣固其大倫而道無不通斯言使人
 雜而不一曰示之則意在扵事不啓人之心又曰師
 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道者也皆似是而非與周禮
 師氏保氏曰徳曰道同而其㫖異是皆求道扵外不
 知人心即道孟子扵齊宣王曰是心足以王矣魯哀
 公曰是非吾道也吾一聞扵師也孔子曰君行道矣
[009-21b]
 公曰道耶子曰道也聖賢皆啓人本心之善故人心
 易明記者之説無益扵人徒爾惑人唯道後學同人
 扵迷而不知其非此禮記之言有是有非而後世一
 尊之今以為經以此取士違爾者黜故學士大夫千
 載一律意説紛然道心滋蔽吁可痛矣知其蔽者有
 幾又曰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語使能也三
 公坐而論道經邦爕理隂陽當尊而禮之而曰使能
 亦不敬矣
[009-22a]
文王世子篇首叙文王所以事王季武王之所以事文
 王者善矣餘言禮事亦多善惟以意説厠其間則有
 不善前已辯數端後又曰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
 侯伯子男及羣吏曰反養老幼于東序終之以仁也
 是故聖人之記事也慮之以大愛之以敬行之以禮
 脩之以孝養紀之以義終之以仁又曰古之君子舉
 大事必慎其終始吁仁道之難明也久矣學者無輕
 言之孔子言仁豈曰惠而已哉今論語一書具在學
[009-22b]
 者能通之者有幾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雖
 謙辭亦足明仁道之大矣此止以養老幼言仁亦不
 知仁矣仁如桃有仁杏有仁梅有仁寂然無思為而
 能發生知此之謂智常明而不昏謂之仁由是而日
 用萬變無不中禮謂之聖此可謂大矣豈思慮之所
 及始終一道大小一道此曰大事則謹其終始徒亂
 後學
文王世子篇曰若内豎言疾則世子親齊𤣥而養既夕
[009-23a]
 禮記養者皆齊夫𤣥冠𤣥端固齊服而親疾必𤣥者
 忌素也非齊也親有疾子憂懼方興何暇齊耶因𤣥
 而曰齊乃禮家不知道者溺心扵文為之曲失其本
 心者也此當削齊字庶不壊人心不損孝德聖人復
 起當不易斯言士喪禮雖本扵孔子而既夕禮乃為
 别篇此又其記斷非孔子之言
汲古問記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未曉政何以藏身
 先生曰聖人言此政即禮也故曰禮者君之大柄所
[009-23b]
 以治政安君也夫天生蒸民有欲無禮則亂而君據
 其崇髙富貴豈容廢禮以危其身周以禮廢故衰魯
 以禮廢故亂惟禮行義明而人心安扵禮義乃有尊
 君敬上之心無犯分干正之意故謂政者君之所以
 藏身也經曰安上治民莫善扵禮見誨語/
古列聖之扵禮器有不説之至教焉而諸儒莫之知也
 犧尊有沙牛之象焉嘗官楚東知彼俗以牛之大者
 為沙牛牛之為獸重遲而順者也人之所以去道逺
[009-24a]
 者以其輕肆放逸故多違也覩犧之象必不作乎輕
 肆放逸之心心不輕肆放逸則道固未嘗不在我而
 陸徳明輙更之曰娑尊蓋因毛詩傳犧尊有沙飾孔
 疏不知牛之為沙誤謂羽飾改讀沙為娑陸承其誤
 又并改犧為娑差之又差妄謂本之毛鄭毛鄭受誣
 甚矣大和中魯郡扵地中得齊大夫子尾送女器有
 犧尊為牛形厥騐明著禮經曰犧尊者不勝其多何
 得每更曰娑殊滋後人之惑周禮司尊彛云朝踐兩
[009-24b]
 獻尊鄭司農又讀獻為犧明堂位曰犧象周尊也為
 一代之所尚獻必首之故亦曰獻尊何以改讀為象
 尊為象形象之為獸其重厚為至其入水毅然悠然
 險莫能䧟人之道心似之自道心已明者觀之足以
 黙證聖心之精㣲矣大尊有虞氏之尊也大之為言
 非物也當為至質無文之形或曰瓦尊也豈不似道
 歟山尊夏后氏之尊也明堂位曰山罍山寂然未嘗
 動也發生草木其用無窮人之道心寂然事親從兄
[009-25a]
 事上臨下變化云為神用無窮豈不似之著尊商人
 之尊也商人質其輅則木其尊則著于土而無足爵
 以斚灌尊亦以斚皆不復寓象是謂無象無所取象
 聖人之示人也亦明矣兩口殆兩耳而状類口歟體
 状如斗故又從斗歟而先儒外求音類謂為禾稼之
 形者殆鑿也字畫無此義焉壺尊以壺為尊亦無所
 取象也亦猶著尊之謂歟人之所以不明乎道意説
 蔽之也覩著尊壺尊之形則意説無從而作庶乎道
[009-25b]
 心之忽明矣此維内明者自知之不可以言語解也
 可以言語解者皆意説也非道也犧尊山尊與夫鷄
 彛虎彛鳥彛蜼彛黄目之彛皆不可以言説解也以
 為可以言説解者不識犧象山尊與夫鷄彛虎彛鳥
 彛蜼彛黄目之彛也鷄之知時不以思而得之也不
 思而自知豈不足以證道心之寂然而無所不知乎
 鳯鳥之知時也亦然又有鳴聲至和宛然道心之黙
 契故樂音取之有道者必有德威其靜重剛毅之威
[009-26a]
 似虎而其文也發扵自然亦似虎蜼之為獸健㨗而
 有智鼻仰尾脩末有兩岐雨則自懸於木以尾岐塞
 鼻或以兩指蜼有智有健㨗自道心而發智者似之
 道心之智如水鑑如日月光明洞照何思慮凝滯之
 有故曰不學而能不慮而知黄中也中無體質無作
 好無作惡則自無所倚無所偏畔矣目清明也禮家
 之説曰言酌於中而清明扵外者陋矣此豈足以知
 黄目之㫖哉道心無思無為無偏無倚自然清明奚
[009-26b]
 分内外萬物畢照不可以意度也而曰酌於中而清
 明扵外皆窒者之意説非道心之實説也方道心發
 用豈曰吾今酌扵中而清明扵外也使果有此意則
 倚扵此意不可以言中矣此意窒之何清明之有黄
 目之象誠可以黙㑹不可以言盡也尊之為言言是
 道之可尊也彛常也惟道為常書言典常惟常故一
 老氏之言駁矣亦曰知常人之道心未始不一未始
 不常未始不清明未始有偏倚唯其㣲動扵意焉故
[009-27a]
 失之實未嘗失也昏也如日月而雲氣蔽之雖足以
 塞其明而明未嘗息也自不知爾明堂位曰灌尊夏
 后氏以鷄彛殷以斚周以黄目罍之為象雷也古雷
 三田字雷猶雲也禮物多為雲象皆古聖列勤啓誨
 後人之至震動變化如雷如雲皆足以為道心變化
 之黙證非訓詁所能殫孔子曰風雨霜露神氣風霆
 無非教也見訓語/
郊特牲曰黄目鬱氣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氣之清
[009-27b]
 明者也言酌扵中而清明於外也此非聖人之言禮
 家之意説也黄中是也目言其清明亦是也而專以
 氣言則非也至於曰酌於中而清明於外則幾於可
 笑矣不知道者之言固宜其委曲扵意象文義之末
 而不悟本有之中也是中天地以之位萬物以之育
 人以之靈是中人之所自有中無實體虚明發光視
 聽言動喜怒哀樂皆其妙用純然渾然何内何外何
 思何慮而言酌於中而清明扵外惡有是理也哉黄
[009-28a]
 目之道即犧尊之道犧之為物重厚而不浮人心之
 未遷扵物則皆厚也此厚即道心也人皆有是道心
 而自不省也犧尊猶象尊也象之重厚不浮猶犧也
 山尊亦猶是也山寂然而不動而又非無用也草木
 生焉水泉出焉人之道心本無體状無體状則動靜
 不足以言之山其似也禮物多取雲雷之象是又黄
 目之道也人與天地名曰三才言其一體也道心虚
 明云為變化即雲雷之用也即天地之道也古聖人
[009-28b]
 即禮象以垂教其啓後人至矣而先儒未有黙識其
 㫖者孔子識之故曰仁者樂山又曰知者樂水皆此
 妙也
玉藻凡祭不諱廟中不諱何也事死如事生歟古者卒
 哭乃諱則生事之時未嘗諱也康成為説穿鑿
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至矣哉大矣哉可謂斡旋
 天地運動四時發育萬物而照映千古者也鄭康成
 謂謙不比徳坐井觀天至矣哉象環之無聲乎佩無
[009-29a]
 不玉古之制也行則聞佩玉之音君子之禮也吾聖
 人獨異扵是佩無聲之象環後學莫之曉也嗚呼至
 矣舉天下之所共視而莫之見也舉天下之所共聽
 而莫之聞也清明而健行者是也博厚而靜止者是
 也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皆此也風霆流形庶物露生
 皆此也山以是峙川以是流草木以是華以是實禽
 以是飛獸以是走蟲魚以是動躍天地間變化萬状
 皆象環之文理也混圎而無端也五寸五行也五常
[009-29b]
 也錯綜成章綦組綬也天地萬物萬化非彼孔子非
 此也玉非有聲象非無聲也一以貫之也一非寡萬
 非衆也是故天數五地數五一也十百千萬億以至
 扵無窮一也所以事親是也所以事君是也所以尊
 卑所以長幼所以夫婦所以朋友是也無庸加思焉
 而未嘗離也愈思而愈莫之及也及不及一也思不
 思一也至矣哉大矣哉孔子之象環乎可謂斡旋天
 地運動四時發育萬物而照映千古者也不可賛也
[009-30a]
 不可論也而愚不肖之所同有也不自知其有爾顔
 氏之子其知之乎月至日至者其知之乎知不知一
 也知不知一者孔子之象環也
明堂位云昔者周公朝諸侯扵明堂之位又云周公踐
 天子之位且書曰周公相成王不曰踐天子位明堂
 位之書非君子之言也孟子曰周公之封扵魯為方
 百里也今明堂位曰七百里雖以附庸通之亦不及
 此閟宫公車千乗乃方百里竭作之數或并附庸記
[009-30b]
 之若方七百里則為方百里者四十九為車四千九
 百乗矣明堂位多誣
小記大夫不主士之喪其衰世之禮乎古者不降上下
 各以其親其情宜無此
大傳武王追王大王王季文王不以卑臨尊也此為大
 傳者之意説非武王之心也孝子順孫敬其祖考尊
 而大之之道也武王至是始得以申其尊而大之之
 心也
[009-31a]
大傳又曰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宜先者五民不與焉
 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
 夫所謂民不與焉異乎孔子所重民食喪祭矣大傳
 意雖在民而言則不中又異乎中庸之九經曰脩身
 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
 百工也柔逺人也懷諸侯也堯典克明峻德以親九
 族大傳以治親先於舉賢猶云可也至於以舉賢列
 報功之後不知命何人酌所以報之也矧存問愛人
[009-31b]
 者事亦偏小若此類多矣何止於五
大傳又曰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
 器械别衣服夫欲齊一天下之心則改正朔易服色
 考文章亦足矣攷諸古志未聞更立權度量異器械
 既易服色又别衣服紛更如此三代器服誠有不同
 蓋積世之久風俗浸變器服浸異非創業之聖人遽
 紛然盡革朝野之器服也
大傳又曰服術有六一曰親親二曰尊賢三曰名四曰
[009-32a]
 出入五曰長㓜六曰從服簡竊謂其五者皆當惟名
 未安鄭康成謂世母叔母之屬夫名固有之而亦豈
 無尊尊親親之心乎不然則謂君之母妻之屬而亦
 豈無尊尊之心乎古者后夫人亦與其臣為禮亦豈
 略無親義子夏謂士為庶母緦以名服也豈無尊尊
 之心乎親親之心乎從母昆弟緦子夏又曰以名服
 也豈無親親之心乎大抵不知道者多好為分裂殊
 異之説其末流至此豈不壊亂人心
[009-32b]
學記亦非知道者作泛泛外務謂知類通逹强立而不
 反辭氣非真通逹果通逹豈九年所可限又曰君子
 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夫游息孰非脩習之
 地善修者無動靜之殊又曰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
 嚴然後道尊是皆人為之故非道也尊師道也詔於
 天子無北面禮也何必加嚴何難之有
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鄭康成
 求術之説不獲乃曰術當為遂聲之誤也此説殊未
[009-33a]
 安按周禮六鄉設官掌書德行道藝書有學者六遂
 設官脩稼改趨稼事蓋士居六鄉農居六遂遂非建
 學之所説文術邑中道也夫鄉學自五百家之黨有
 序之外不聞别有講學之地則道路之旁設序可以
 講學為宜為便則術序為鄉學明矣何必改讀改讀
 又礙
汲古問學記云學者有四失或失其多或失其寡或失
 其易或失其止人惟意固情放而有此失一失而不
[009-33b]
 救則何止扵四先生曰人心圓融廣大虚明應感無
 所不逹安得有失人扵其間加以私意則本心始失
 矣失之多則繁而無統失之寡則知一不知其二失
 之易則大輕易而不詳審失之止則無志而怠惰惟
 溺於靜止而惡動作此四者足以盡學者之失先生
 又謂記云學者四失教者必知之故孔門問答率隨
 人之失而答之各救其失而已子游事親有徒養而
 未敬之失孔子教之以敬而使之盡救其失則子游
[009-34a]
 之孝心未始不全也仲弓未敬未恕之失孔子告以
 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扵人
 所以救其失使其失盡去則仲弓之心未始不仁也
 人無過失則道心融明先生曰常情多責人而不責
 已君子則反省諸身懼已德之未善上不敢怨天下
 不敢尤人自責而已汲古謂聖賢誨人皆以反身脩
 行為要夫子曰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孟子曰愛
 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知禮人不答反其敬
[009-34b]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先儒亦曰道學之要正已以感
 人人未之信反躬自治先生曰此言是患學者但能
 言而不行見誨語/
樂記亦非知道者作其曰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此語
 固然庸衆皆不知其非而知道者不肯為是言蓋知
 道則信百姓日用斯道而自不知百姓日用無非妙
 者惟不自知故昏亂也故曰物使之然則全以為非
 裂物我析動靜害道多矣禮樂無二道吾心發扵恭
[009-35a]
 敬品節應酬文為者人名之曰禮其恭敬文為之間
 有和順樂易之情人名之曰樂庸衆生而執形動意
 形不勝其多意亦不勝其多不知夫不執不動則大
 道清明廣博天地位其中萬物育其中萬事萬理交
 錯其中形殊而體同名殊而實同而樂記諄諄言禮
 樂之異分裂太甚由乎其本心之未明故其言似通
 而實塞似大而實小是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已自
 疑阻安能使人不疑阻其引孔子之言善矣其曰禮
[009-35b]
 樂之情同亦庶幾焉要其本㫖不為大道故曰似通
 實塞其情状尤著者曰禮樂極乎天而蟠乎地蟠之
 為言乃記禮者之意態而禮樂之道非動靜之可言
 而况扵蟠乎又曰窮髙極逺而測深厚皆意説又曰
 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别宜居鬼而從地尤其
 可笑孔子曰禮本扵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隂陽
 變而為四時嗚呼聖言至矣聖人雖因人心以天地
 為二故曰分以隂陽為流轉故曰轉今人心本無禮
[009-36a]
 樂蟠乎地之意何為又増益之以起其意乎辭意甚
 明與聖言霄壤矣
樂記又曰鐘以立號號以立横横非正音也又曰君子
 聽鐘聲則思武臣亦偏矣失中和之道矣又曰磬以
 立辯辯以致死君子聴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死節
 雖正而尊言扵此益偏矣失和矣又曰絲聲哀哀非
 中正之聲也竹聲濫濫亦非正音又曰君子聽竽笙
 簫管之聲則思蓄聚之臣吁異哉大學曰與其有聚
[009-36b]
 歛之臣寧有盜臣而作樂記者反思之乎
樂記曰其本在人心之感扵物也吁亦末矣夫樂之道
 無本末無始終如欲啓誘庸衆姑言其本則人心之
 未感於物者其本也易曰乾元萬物資始樂者樂也
 樂説何自而生乎知此則知樂矣則知宫商角徴羽
 上下抑揚之妙矣則知動靜一矣感與未感一矣今
 也專指感扵物為本則蔽惑人心害其本然之妙矣
即實而言樂即禮禮即樂名殊而實一姑循學者進德
[009-37a]
 次序而言則由禮節以入扵和樂之妙故曰脩禮以
 耕之播樂以安之而樂記曰知樂則幾扵禮矣尤其
 失言樂記又曰仁近扵樂義近扵禮樂率神而從天
 禮居鬼而從地扵大道一貫之中而妄立町畦至此
 重復又曰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
 外作故文又曰樂章德禮報情反始又曰樂統同禮
 辯異分裂堅定如此害道為甚嘽慢邪也簡節正也
 猛厲邪也剛毅正也樂記乃一之何也
[009-37b]
樂有所謂九夏夏大也大哉樂乎樂音生扵人心播於
 歌詩鍾鼓管絃笙磬通於天地感扵鬼神節扵四時
 明於日月動散於雷霆風雨發育扵萬物大矣哉王
 出入奏王夏王之一出一入至大也出入之時大矣
 哉孔子曰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
 之不可得而聞也不特王之出入至大也尸之出入
 亦大也故尸出入奏肆夏不特尸之出入至大也牲
 之出入亦大也故牲出入奏昭夏牲之為物㣲也疑
[009-38a]
 不可以言大也烏乎大哉天地之間何一物之不大
 也何一物之可以明目而視可以傾耳而聴也是故
 賔來則奏納夏者明乎賔之來主之納皆大也皆孔
 子之所謂不可見不可聞也臣有功奏章夏明乎臣
 之有功君之章之至大也亦不可見不可聞也夫人
 祭奏齊夏齊敬之心又何其至大也族人侍奏族夏
 又何其至大也至扵客醉而出或者以為醉而已出
 而已何足以為大也而奏祴夏焉聖人扵是特明其
[009-38b]
 至大而無以加也是故有牘焉有應焉有雅焉雖在
 乎陶陶之中而歩步應四時之節公之出入也奏騖
 夏又以明公之一出一入其大與天地同與四時同
 與鬼神同與古列聖同天下無二道也是故天下無
 二大也人皆有是大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
 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謂人不能者賊夫人者也聖
 人先覺我心之所同然耳一日覺之何所不通何所
 不同是故九夏一夏也于以明天下之無二大也聖
[009-39a]
 人扵禮樂一名一物而致其深㫖焉其啓佑萬世至
 矣見訓語/
汲古謂樂記者以其記樂之義是否先生曰樂記非聖
 人之言曰樂由中出禮自外作又曰樂由天作禮以
 地制夫道一而已矣樂記之書似髙深而實不知道
 徒惑亂後學又曰禮樂極乎天而蟠乎地窮髙極逺
 而測深厚曰蟠曰測意狀益露
汲古謂樂者聖人所以善民心移風俗何周之旄人掌
[009-39b]
 舞夷樂而祭祀賔客亦舞之先生曰聖人之心天地
 之心也聖人為天地兩間之主雖四夷之民皆吾赤
 子也人心皆天地之心也四夷之樂以中正之音一
 之皆可以同天地之和感人心之善互見誨語/
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
 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逺廟為祧有二祧享
 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
 乃止去墠曰鬼孔子家語子羔問廟制扵孔子孔子
[009-40a]
 曰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太祖近
 廟皆月祭之逺廟為祧有二祧焉享嘗乃止王制亦
 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而鄭康成
 據禮緯謂夏五廟殷六廟周七廟康成豈未見商書
 之咸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徳則殷七廟甚明謂
 周七廟大槩是矣而亦有始末禮器曰夏立尸而卒
 祭殷坐尸周旅酧六尸六尸六廟也周之始享嘗之
 廟六而已而康成之注曰后稷發爵不受旅鑿説也
[009-40b]
 禮器方言尸豈有發爵之尸而獨不及乎康成不思
 武王欲祖文王之心而執七廟之常説也又忘祭法
 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歟康成禮學詳審然不無差
 失其甚病者不善屬文而好穿鑿牽合此注周旅酬
 六尸謂后稷發爵之尸不言亦不善屬文之驗也康
 成改醴賔為禮賔改醴婦為禮婦以唯舒武為唯舒
 冠禮𤣥端𤣥裳黄裳雜裳可也强注作上士𤣥裳中
 士黄裳下士雜裳其不善屬文之狀若此者衆孔子
[009-41a]
 家語雖曰孔子觀周遂入太廟后稷之廟然此乃記
 者之言非孔子之言况家語所記多誤是時其以文
 王未正太祖之名位而周人或以稱后稷之廟耶祭
 法及孔子家語皆曰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則文王
 為太祖甚明家語及祭法皆曰逺廟為祧而康成以
 有功德者為二祧夫逺廟不以功徳言也孔子謂以
 功德見祖宗者其廟不毀則殷之太宗中宗髙宗皆
 當不毁康成又将何以處之天子之廟七而周旅酬
[009-41b]
 六尸六廟者武王将以祖文王虚其位以待之也太
 祖不可遷也是故周之始享嘗之廟六而已后稷雖
 以始祖亦有廟而不與六廟同其所郊則及焉大祭
 則及焉有禱則及焉惟四時享甞祫不及旅酬六尸
 享甞祫祭也周家推本姜嫄大司樂首言享先妣謂
 姜嫄也閟宫有侐謂姜嫄之廟也姜嫄有廟則后稷
 宜亦有廟姜嫄之生后稷也神后稷始封則后稷始
 祖也周禮守祧奄八人每廟一人則當有八廟武王
[009-42a]
 周公之時廟惟姜嫄后稷三昭三穆是為八歟家語
 又曰不及太祖雖在禘郊其廟則毀者謂鯀之類爾
 無功德不祖不宗以親故郊故其後去祧而壇是為
 毀歟周至共王時文王始正太祖之位而三昭三穆
 至懿王時始復三昭三穆至孝王時武王之廟不遷
 不毀太祖及三昭三穆及武王及后稷其廟九矣而
 曽子問古者師行必以遷廟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廵
 守以遷廟主行載于齊車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廟
[009-42b]
 之主以行則失之矣當七廟五廟無虚主言五廟者
 謂諸侯也言七廟者因彼失禮而生文爾不可遂執
 此以為周止七廟
祭義曰致愛則存致慤則著未知鬼神之無所不在也
 人自知德之無所不在則信鬼神之無所不在矣
祭義曰殷人貴富而尚齒此非聖人之言也富非道之
 所貴也而家語謂孔子之言豈記者之差乎聖言之
 傳訛記謬者亦多矣
[009-43a]
君執干戚就舞位君為東上冕而總干率其羣臣以樂
 皇尸孝敬之誠發扵中逹扵外者自爾也而曰此與
 境内樂之之義也非也禮家之説也失其誠敬支離
 而為是説也又曰所以假於外而以増君子之志也
 此又祭統之意説也求道於心外而溺没於故智者
 也
孔子燕居子張子貢言游侍縱言至扵禮子曰居女三
 人者吾語女禮使女以禮周流無不徧也人心之禮
[009-43b]
 本周流無不徧三子未明今啓之教之故曰使夫言
 以啓人因言而後生名而人以名而致惑天下之名
 衆矣不可不思其故也曰道曰德曰仁曰義曰禮曰
 樂悉而數之奚有窮盡所謂道者聖人特将以言夫
 人所共由無所不通之妙故假借道路之名以明之
 非有其體之可執也所謂德者特以言夫直心而行
 者即道之在我者也非道之外復有徳也所謂直心
 而行亦非有實體之可執也仁者知覺之稱疾者以
[009-44a]
 四體不覺為不仁所謂仁者何思何慮此心虚明如
 日月之照爾亦非有實體也禮者特理而不亂之名
 樂者特和樂而不淫之名以是觀上數名者則不為
 名所惑不為名所惑則上數名者乃所以發明本無
 名言之妙而非有數者之異也是故道即禮禮即樂
 樂即詩書易春秋孔子又曰禮本扵太一分而為天
 地轉而為隂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又曰人者
 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孔子不為
[009-44b]
 名言所惑洞見貫道至一之妙故確然曰禮周流無
 不徧也見訓語/
孔子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
 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是故
 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
 而聞也孔子斯言見小戴記學者厭觀熟誦聖誨切
 的如是而未聞有表而明之者此無他無意之可解
 無説之可求如空之不可升如金石之不可鑚或者
[009-45a]
 强為之説則曰其相生有義焉噫嘻異哉孔子曰樂
 之所至哀亦至焉未有相生之言也而亦曰至者又
 何耶至即不見不可聞彼惟不知可見即不可見可
 聞即不可聞故棄粗而求精棄一而求二哀樂必有
 物人以為必可見哭笑必有聲人以為必可聞而孔
 子則曰不可見不可聞非棄形而言義也形即無形
 無形即形聲即無聲無聲即聲正不必作意以離之
 也據實而論不見其為二也意作而始離始二也自
[009-45b]
 孔門諸賢猶率病乎意故孔子諄諄止絶之曰母意
 而况於後世乎意積見牢故雖聞正實之言反駭怪
 以為不可解今學者誠盡屏胷中之意説則自明自
 信矣見訓語/
孔子閒居子張子貢言㳺侍論及扵禮子曰慎聽之女
 三人者吾語女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苟知此矣
 雖在畎畆之中是亦聖人已兩君相見揖讓而入門
 入門而縣興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下管象武家/語
[009-46a]
 作/舞夏籥序興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此而
 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還中矩和鸞中采齊家語/作薺
 出以雍徹以振羽是故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
 樂相示而已孔子又曰入門而金作示情也然則縣
 興而金作鏗然而鳴即吾之情也何以言為也又曰
 升歌清廟示德也然則人聲由中而發文德由中而
 暢即吾之徳也何以言為也又曰下而管象示事也
 然則堂下管籥武舞文舞次序而興又即吾之事也
[009-46b]
 何必身親之也渾然天地萬物皆吾之體也純然宫
 商節奏皆吾之用也薦俎非外百官非彼行非行夫
 孰知其所以行而自中規還非還夫孰知其所以還
 而自中矩和鸞車之和鸞也而即吾之中采齊也客
 出以雍其徹也以振羽荘敬和樂之妙又何其始始
 終終而不可致詰也畎畆之中無兩君相見之禮也
 而即兩君相見之禮也無金聲之樂也無管象夏籥
 也而管象夏籥之音舞未嘗不日奏于其前而昧者
[009-47a]
 不見不聞也耒耜之器耕蓺之勤良禾之欣榮耘耔
 之仁兩目散日月之明四體運天地之神步中和鸞
 之節聲諧韶濩之音此豈説合而强同之哉黙而識
 之當自知自信也不可思也不可言也學道者率以
 言而離黙而近孔子引三子歸之一黙之中庶乎黙
 而成之矣見訓語/
孔子謂子貢曰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
 與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曰天有四時春秋冬
[009-47b]
 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
 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将
 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其在詩曰嵩髙惟
 嶽峻極于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維周之
 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孔子曰予欲
 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
 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曰人者天地
 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孔子曰夫禮必
[009-48a]
 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隂陽變而為四時列
 而為鬼神孔子曰射之以樂也何以聽何以射人皆
 曰所以聽者以耳而所謂耳者膚與肉而已膚肉能
 聽乎孔子扵是致其問曰何以聽人皆曰所以射者
 心與手而已而所謂心者何状方其挽弓挾矢而心
 已注于鵠及其射已心又若入而執之無得視之無
 見窮之無鄉域卒不知其所孔子扵是又致其問曰
 何以射烏乎至哉射者即聽者聽者即視者視者即
[009-48b]
 思者是數者雜出而並用何末何本何始何終無所
 不通是之謂大同其間髙者曰天厚者曰地明者曰
 日月暄凉寒暑曰四時震動者曰風霆潤澤者曰雨
 露凝結者曰霜雪恍惚變化者曰鬼神其事親曰孝
 其事君曰忠其事長曰順其撫下曰慈其節曰禮其
 和曰樂言之則無窮思之則無説其謂之事物也非
 粗其謂之道德性命也非精粒我烝民莫匪爾極設
 官分職莫匪爾極哀樂相生孔子以為不可見不可
[009-49a]
 聞則精粗之名何所置之知春秋冬夏風雨霜雪之
 無非教則知之矣知神氣風霆庶物露生之無非教
 則知之矣知孔子之一貫則知之矣知則不知不知
 則知知即不知不知即知見訓語/
深衣曰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準䋲權衡短毋
 見膚長無被土此言其縱也又曰續衽鉤邉此言其
 衡也自旁而數之衽居其端也古之衽今之襟亦曰
 袂也深衣屬裳則當續衣之衽使之長與裳齊也上
[009-49b]
 狹下廣其邊如鉤言其旁曲也於體為宜玉藻曰衽
 當旁此之謂也衽亦脩廣矣矧當衣前故首言之喪
 服言喪衣裳負適袂祛廣博尺寸靡不備載獨不見
 所謂襟焉而有曰衽二尺而有五寸是衽即襟也喪
 服言衣二尺有二寸襟與衣齊而衽二尺有五寸何
 也言衣帶下尺則衣之長略可知袂幅屬衣之處曰
 二尺二寸此言袂之度而衣之長大畧三尺二寸内
 闕中八寸偏前以安項衽綴扵前領平衡之下則衽
[009-50a]
 長二尺五寸正其度也通乎喪服之衽則深衣之衽
 與衣齊是為襟昭昭矣郭璞注方言亦謂衽為襟鄭
 康成既誤釋之孔頴逹復誤疏之謂深衣十二幅幅
 即衽也且援魯哀公以衽受齊餽為證而深衣之篇
 未嘗以幅為衽又與玉藻衽當旁之文不符蓋孔思
 不及此故不知此下廣之衽正足以受餽不為不寛
 古志四夷左衽喪記歛衣左衽咸謂襟也左傳結衽
 若訟者結此衽也古棺有衽是謂小要以鉤邊如衽
[009-50b]
 也古曰衽度度左歛右歛如衽也詳攷衽制無所不
 通深衣曰要縫半下玉藻曰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袪
 尺二寸袪袂口也袂今之袖也三袪言其大畧謂深
 衣之長也非恰言必三尺六寸古尺短蓋侈乎衰衣
 矣康成之注曲矣齊下也其縫倍要即要縫半下也
 深衣曰袂之髙下可以運肘言乎當掖之度也又曰
 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無厭髀上無厭脇當無
 骨者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
[009-51a]
 如矩以應方祫交領也夫衰衣上古之制也領正方
 其前平衡故可綴六寸之衰後儒不䆒古者制衣之
 始自然之體若是而曰如今中衣邪領之交亦近扵
 方也使古表衣之領果邪則六寸之衰扵何所制之
 也邪綴扵前領則非宜也非正也古初制衣惟取闕
 中之方以安項爾簡甞為方領深衣乆則前墜近扵
 今之圓領則後世變而為圓領亦其勢之自然又變
 而為邪領其當暑之為歟以是為中衣不敢以為表
[009-51b]
 衣人心之靈不敢向巧而下朴也不敢貴末而忘本
 也深衣曰負䋲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
 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䋲抱方以直其正方其義也
 故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
 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䋲
 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
 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深哉衣乎奚止次而已矣十有二幅即十有二月也
[009-52a]
 𬒮圓天也祫方地也負䋲及踝直也下齊如權衡平
 也奚止扵應之而已也人性自善自直自平自廣大
 自神明自無所不通自與天地同有毫釐不平者不
 可以服是衣也有毫釐不直者不可以服是衣也有
 毫釐與天地有間者不可以服是衣也深衣惟曰抱
 方時已圓其所負之方歟中古之制歟抑闕中偏前
 故為抱方歟循頸而勢同故獨言抱方歟深衣曰具
 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
[009-52b]
 純以素純𬒮縁純邊廣各寸半玉藻曰朝𤣥端夕深
 衣深衣𬒮可以囬肘長中繼揜尺祫二寸謂長衣中
 衣則繼𬒮之長掩乎不露復一尺而已反詘不及肘
 也㣲短扵深衣之𬒮也
家語小戴記並載儒行一篇其間可疑者良多最其甚
 者曰其過失可㣲辯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
 者殆非孔子之言
舜命伯夷典禮而告之曰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何謂也
[009-53a]
 寅敬者禮之道禮曲折萬状而由道心行之實未嘗
 曲折故曰直實未嘗萬状故曰清曰直曰清曰寅以
 三言明禮之一道後世道不明此等語多莫曉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自道心中流出人皆有道心苟
 不明而徒執迹必至失道玉藻戎容暨暨言容詻詻
 色容厲肅與皇矣臨衝閑閑攸馘安安之容異矣天
 下之事不可執定論也乆矣扵是益信惟聖人之言
 禮貫通無阻
[009-53b]
大戴禮小辯篇哀公曰多與我言忠信而不可以入患
 子曰母乃既不明忠信之備而口倦其君則不可有
 明忠信之備而又能行之則可立待也君朝而行忠
 信百官承事忠滿於中而發扵外刑扵民而放扵四
 海天下其孰能患之公曰請學忠信之備子曰惟社
 稷之主實知忠信若丘也綴學之徒安知忠信公曰
 非吾子問之而焉知也子三辭公曰强避子曰强侍
 丘聞大道不隠丘言之丘聞忠有九知知忠必知中
[009-54a]
 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知德必知政
 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知事必知患知患必知備
 若動而無備患而弗知死亡而弗知安與知忠信簡
 讀孔子之書至此不勝敬嘆大哉聖人之善於明道
 如此夫忠信人所忽以為至平至近不可以為大道
 而孔子大而言之三辭而後言且曰大道不隠是明
 忠信之為大道也嗚呼知忠信之為大道則日用庸
 平無他之心皆大道也喜怒哀樂皆大道也是謂中
[009-54b]
 庸無所不通用之不窮剛健中正虚明瑩融何思何
 慮如鏡如空見訓語/
大戴記公與孔子言而善孔子曰君之言善就國之節
 也公曰是非吾之言也吾一聞於師也子吁焉其色
 曰嘻君行道矣公曰道耶子曰道也大哉聖言發明
 道心坦夷明白至扵此也惜乎不載之論語使萬世
 人人知之庶其有覺者道心人所自有無俟乎求惟
 私意蔽之始昏始惑今公曰是非吾言也吾一聞於
[009-55a]
 師也私意盡無純誠著見即道也而公不自知其為
 道故孔子吁焉其色發歎而告曰君行道矣惟孔子
 知之公乃不自知故驚曰道耶孔子安得不正言曰
 道也此豈惟啓明魯公之道心亦足以啓明萬世之
 道心
簡常讀大戴所載孔子之言謂忠信為大道簡不勝喜
 樂其深切著明簡自總角承先大夫訓迪已知天下
 無他事唯有道而已矣窮髙究深年三十有二扵富
[009-55b]
 陽簿舍雙明閣下侍象山陸先生坐問答之間忽覺
 簡心清明澄然無滓又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之神
 用此心乃我所自有未始有間斷扵是知舜曰道心
 明心即道孟子曰仁人心也其㫖同孔子又曰心之
 精神是為聖簡人人本心知皆與堯舜禹湯文武周
 公孔子同得聖賢之言為證以告學子謂吾心即道
 不可更求曽子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程伯淳求
 之太過曰忠譬則流而不息恕譬則萬物散殊簡謂
[009-56a]
 忠者與人忠恕者己所不欲勿施扵人即吾庸常之
 心即道孔子曰主忠信謂忠信即主本渡河丈人亦
 曰吾之入扵波流忠信而已其出也亦忠信而已孔
 子使二三子識之烏乎至哉即吾與人忠不妄語之
 心即道丈人當日之言未必果曰忠信往往曰吾出
 入波流吾心如是而已無説也無術也始吾之入也
 如是而入其出也亦如是而出世以如是而往實直
 無他之心謂之忠信故二三子識之或傳録失真而
[009-56b]
 㣲差歟後讀大戴記孔子忠信大道之言如獲至寳
 蓋深喜得聖言為證正平常實直之心即道孟子亦
 以徐行後長即堯舜之道箕子曰無有作好遵王之
 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
 偏王道平平人心至靈至神虛明無體如日如鑑萬
 物畢照故日用平常不假思為靡不中節是為大道
 㣲動意焉為非為僻始失其性意消則本清本明神
 用變化之妙固自若也無體無際範圍天地發育萬
[009-57a]
 物之妙固自若也即視聴言動即事親事君兄弟夫
 婦朋友慈愛恭敬喜怒哀懼惡欲未始不妙固自若
 也而實不離乎庸常聖人曰中庸所以昭示萬世深
 切著明矣而學者猶曰我未有道吁
大戴所記誥志篇孔子曰古之治天下者必聖人聖人
 有國則日月不食星辰不悖堯舜禹之時歴年多無
 日食至大康失邦始日食歴家雖謂日月薄蝕可以
 術推者衰世之術也而亦不能一一皆中僧一行歸
[009-57b]
 之君徳頗與孔子之言合一行之術精矣而有此論
 則誠不可盡委之數胡康侯扵春秋誤解日食殆未
 讀大戴記孔子斯言世罕誦習故表而出之見訓語/
小戴記孔子云禮必本扵大一陸德明音泰學者咸讀
 為太一簡一日忽省其非自孔殁學者罕知道奚止
 千無一萬無一故靡然作太一自鄭康成謂本於太
 一與天而况扵天乎以太一與天為二則必讀大為
 太太之為義始也言始而不該終非大全也非大道
[009-58a]
 也不當音太當如字一明無二大明無外有外焉不
 足以言大曰大曰一所以明道亦猶曰中曰庸所以
 明道大一道之異名異用扵筮百姓所日用故權以
 諭俗曰乾元曰資始道人推始庶其易覺覺始無始
 則無始無終渾然大通繫辭間有聖言大統多非聖
 正言乾知大始是讀作太始又曰易有大極是生兩
 儀辭意亦音太自作繋辭者已失孔子大㫖而况扵
 後世乎又曰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裂易與聖人
[009-58b]
 為二豈孔子一以貫之之㫖簡嘗曰幽明本無故何
 必仰觀而俯察也死生本無説何必原始而反終也
 皆指繫辭之蔽易天地一也何必言易與天地凖凖
 平也言二者平齊其辭意謂實二物而强齊之也又
 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裂道與器謂
 器在道之外邪自作繫辭者其蔽猶若是尚何望後
 世之學者乎然人性皆善此性皆與堯舜禹湯文武
 周公孔子同皆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同與亦非二
[009-59a]
 因形與氣與名之異而姑言與因人情而姑言亦猶
 孔子言何莫由斯道非我自我道自道也亦因人之
 常情而姑言也孔子曰言不盡意謂是歟
天下事理誠不可以執一論周官大司冦之職曰刑新
 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土均曰禮
 俗喪紀祭祀皆以地媺惡為輕重之法而行之洪範
 曰平康正直彊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潜剛克髙明
 柔克然則天下事理誠不可以執一論必如此而後
[009-59b]
 可行
周官卿老二卿則公一人夫六官之長不過卿而已而
 卿老則以公焉何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官不
 必備惟其人不必常也夫六卿之治而以備道經邦
 燮理隂陽者臨之則古之所以治其近者若是其至
 大司徒以郷三物教萬民以郷八刑紏萬民鄉大夫
 每鄉卿一人六鄉之民皆教之以德行道藝而後世
 尹京都者其説曰輦轂之下先彈壓無惑乎後世之
[009-60a]
 治不如三代人心無古今之異政教有古今之殊
周官職方氏辯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八貉五戎
 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榖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
 害畢命四夷左祍罔不咸頼孔子曰聖人以天下為
 一家中庸曰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
 尊親左傳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自漢以來士大夫有
 知此理者絶少不思夫上帝一視同仁有國家者不
 視夷狄如赤子使無罪之民肝腦塗地大違上帝之
[009-60b]
 心無乃不可乎見訓語/
行人之職掌朝覲宗遇之禮其朝位賔主之間公九十
 步立當車軹侯伯七十步立則車前子男五十步立
 當車衡不曰宗覲遇有别義則知通言朝位其制同
 夫諸侯立不離車則王不可負斧扆於户牖間如覲
 禮所云王當出在應門之内以受諸侯之禮如康王
 之誥叅騐事状則與今儀禮之中覲禮不合意者周
 官乃周公所為有所損益而成王未之行歟遷都洛
[009-61a]
 邑封建益地成王皆不能行以此類知之記曰覲禮
 不下堂而見諸侯由夷王以下諸儒率以周家所行
 之禮與周公所著之書合而論之故多不通或者又
 過疑覲禮漢儒所為則又不然
孔子曰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阼非王之常位惟覲
 諸侯為賔主之禮則王踐阼則王有東序西嚮之位
 其常朝皆南鄉周公不敢南鄉不得已而踐阼也周
 禮大行人諸侯朝位主賔之間若干步是踐阼之禮
[009-61b]
 也司士正朝儀之位惟曰王南鄉以是知常朝皆南
 鄉
周禮司服掌王之吉㓙衣服凡㓙事服弁服凡弔事服
 絰服凡喪王為諸侯緦衰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
 弁絰不聞爵弁緇衣也而檀弓篇天子之哭諸侯也
 爵弁絰緇衣此殆衰世之禮而鄭康成又謂絰衍字
 也無乃不可乎康成之學率牽合羣書雜説為一説
 故至扵此檀弓篇記曰或曰使有司哭之為之不以
[009-62a]
 樂食觀此則檀弓所記衰世之禮亦明使有司哭之
 益薄矣檀弓所説多衰世之禮
汲古問古之族黨州鄉皆有相保相賔之義今日之州
 鄉族黨徒有相兩相靡之習豈非古今之制不同而
 風俗人情之變所致如此耶先生曰周禮伍家為比
 為隣即今之五家結為一甲又如州長黨正族師閭
 胥亦今之小保長大保長保正保副之類古者設官
 分職得賢乆任行鄉舉里選德行道義之法是以比
[009-62b]
 閭族黨之制脩而有長有師皆儒士故曰師以賢得
 民儒以道得民使其法復行扵今則士民亦何敢為
 不善而德行孝悌之俗自成三代之治復見扵今此
 勢之所必至也見誨語/
汲古曰嘗見周禮夏官多有侍御僕從之職皆以端人
 正士為之大僕掌正王之服位而小臣上士四人御
 僕掌王之燕令下士十二人頴僕掌埽除糞洒洗乗
 石而下士二人其軄雖卑而以士人為之者謂王之
[009-63a]
 前後左右闗繫尤重不可以非其人故穆王命伯冏
 為大僕正曰正于羣僕侍御之臣無以巧言令色便
 辟側媚其惟吉士後世則失其制矣雖漢時宿衞之
 人猶有光禄勲攷其德行而進退之終不免具文如
 孔安國掌唾壺揚子雲為執㦸初非古人以德詔爵
 之意厥後侍御多宦寺衞士皆武夫良可惜哉先生
 曰此言是見誨語/
 
[009-63b]
 
 
 
 
 
 
 
 慈湖遺書巻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