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慈湖遺書 > 慈湖遺書 卷八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慈湖遺書巻八    宋 楊簡 撰
  家記二論書詩/
孔安國謂堯安安安天下之當安謂舜允塞信充塞上
 下謂天叙有典天次序人之常性謂惟和惟一羣臣
 當和一心以事君謂一哉王心能一徳則一心謂王
 道平平言辯治陸徳明又婢綿反傳註之謬至於此
 極而未有釐而正之者
[008-1b]
堯典恊和萬邦春秋傳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
 國此皆言其大略爾使不滿萬亦可以言萬其不止
 於萬或倍萬亦可以言萬猶言萬物物奚止於萬耶
 萬民民奚止於萬耶皆舉其大畧而言爾先儒故必
 欲整整其所謂萬數釋鄭康成謂尚書州十有二師
 者州立十二人爲諸侯師葢百國一師州十二師則
 州千二百國也八州九千六百國餘四百國在畿内
 則整整恰恰為萬國不少一不多一吁可哂哉其陋
[008-2a]
 至此公羊說殷三千諸侯周千八百諸侯孝經說亦
 云周千八百諸侯此或據古志而言漢博士求其說
 而不獲遂為之說曰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建百
 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
 十凡二百一十國八州千六百八十國又天子之國
 内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
 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合為千七百七十三國以
 應周千八百諸侯之成數武王之興不期而會孟津
[008-2b]
 者八百諸侯康成又遂為謂三有二則殷末千二百
 諸侯牽合可笑之状若此類奚可殫舉凡是皆起於
 不達道義無所用心故溺情於名數之末寖愚而不
 自知又以愚後世使學者弊精神於愚陋之說中則
 先儒於是為有罪而予諄諄之辯為不得已彼獨不
 思夫諸侯之建不知其所自始人羣生於天地之間
 皆有血氣生知不能以無欲欲則争争則闘則傷則
 殺其天性之美稍公且正者則足以服其比鄰比鄰
[008-3a]
 歸之凡百取平焉則五有長十有長百有長千有長
 其徳愈大所服愈廣是故有小國之君有大國之君
 其為君為長者地醜徳齊莫能相尚其間有聖人出
 焉舉天下咸歸服之是為帝為王夫所謂為君為長
 者皆諸侯也大小之數多少之數豈得而預定旣弗
 克預定矣則又豈能新立法更易之増損之以合王
 制所言之數耶雖有更易世代武王克商滅國五十
 爾餘率因其舊則周所封建亦不多矣詎能盡更而
[008-3b]
 易之雖有徳則加地有罪則削地其有功徳者固不
 數見有罪者亦不數見則加地削地亦不數見姑因
 其舊乃勢之常而漢儒乃為是等等差差不可小有
 増損之制亦不思甚矣康成為漢儒宗餘可觀矣此
 本不足辯習俗虚文為日乆固不得已少驅井蛙之
 惑
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益稷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
 惟時惟幾又曰庶頑讒說若不在時尚書率以時為
[008-4a]
 是葢古語也堯典上無所承忽曰誰乎嗟哉有誰順
 是者乎吾将登用之葢時即道也舜之所以光天之
 下者此也黎獻之所以有功者此也丹朱反此也禹
 荒度土功用此也臯陶祗叙此也祖考以此而来格
 群后以此而徳譲鳯凰因此而来百獸以此而舞庶
 尹由此而諧勅正天命惟此而已惟此為幾謂為庶
 政之㡬葢天地間惟有此道而已三才萬化萬物萬
 事萬理皆不出此道得此則吉則治失此則㐫則亂
[008-4b]
 唐虞君臣朝夕之所謀謨經營無出此道是猶此也
 故當時相與詔告惟曰時猶曰此也時即道之異名
 此道非言意之所能名後乃取道路無所不通人所
 共由之義初無形體之可執至於曰時則尤不滯於
 言意妙哉時之為言也非大聖疇能為是言易多曰
 此此即時漆雕開亦曰吾斯之未能信是也是音之
 輕清者謂道也古罕言道虞夏之際始間言之舜曰
 若不在時又曰惟時惟㡬皆所以言道道之為言終
[008-5a]
 不若時之為義渾然不分事理帝知若時者誠未易
 得故問其次誰能順予事者采事也次問事則知時
 道也互見訓語/
堯納舜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按孔叢子宰我問及此
 孔子曰堯旣得舜歴試諸艱已而納之扵尊顯之官
 使大錄萬機之政是故隂陽清和五星来備烈風雷
 雨各以其應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行合扵天也孔
 叢子之可疑者不一臯陶謨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
[008-5b]
 萬㡬益稷篇曰安女止帷㡬惟康葢㡬者動之㣲也
 後世多事逺不逮唐虞然今朝廷一二日亦安得有
 萬事尚不及千百則知唐虞之時所謂萬㡬者指視
 聽言動念慮爾此斷斷乎無疑者而此言大錄萬㡬
 之政深有疑焉又改麓作録然則堯納舜于大山之
 麓使之主祭因名山升于天烈風雷雨弗迷者舜畢
 祭而烈風雷雨他所咸迷獨舜所行不迷言百神享
 之特佑焉故不迷史記亦云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
[008-6a]
 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若謂自舜錄大政而風雨始
 不迷錯則堯時迷錯乎後始皇封禪遇暴風雨豈非
 神靈示此以為驗乎孔叢子所云疑古好事者託辭
 又孔叢子書宰我問禋于六宗孔子曰所宗者六皆
 潔祭之也埋少牢于泰昭所以祭時也祖迎扵坎壇
 所以祭寒暑也主扵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
 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雩禜所以祭水旱也禋于六
 宗此之謂也與祭法大畧同祭法首言祭天地即繼
[008-6b]
 以埋少牢扵泰昭已下夫舜肆類于上帝類者葢類
 祭及地日月星之類聚祭而扵文祖之外又禋于三
 昭三穆歟古者天下為公惟讓于徳三昭三穆皆有
 徳可宗非如三代而下天下為家而傳於子三昭三
 穆未必皆宗也若孔叢子所言六宗則舜祭于上帝
 不及地而遂及山川無乃不可乎又孔叢子後章謂
 孔子欲猫得鼠琴音為之變甚失孔子好生之志此
 皆後篇託辭亦猶言堯瞽叟北面朝舜孔子曰扵斯
[008-7a]
 時也天下殆哉之類乎
舜典曰象以典刑者漢書所謂畫衣冠而民不犯也漢
 儒去古近宜有所傳後孔安國一人乃更其說曰象
 法也法用常刑不越法後儒又因别為說曰象民所
 犯輕重而加以常刑皆不明白釋象字不平正象畫
 也畫其所犯之典刑于衣冠而恥之而實不刑之且
 後世直加之刑猶恐其不革而欲畫衣冠以革之嗚
 呼此□世淺丈夫所見乃爾稍致思焉亦何不可今
[008-7b]
 固有至愚至姦惡而寧甘受杖恥扵示衆豈唐虞之
 世而人不恥之歟矧大聖人道化所感動耶矧舜典
 此章曰流曰宥曰鞭曰扑曰贖曰𤯝災肆赦皆寛恤
 之類惟怙終賊殺者乃刑之此刑乃正之用五刑若
 上言象以典刑非畫衣冠則無乃重復乎下言欽哉
 惟刑之恤哉則上叙寛恤乃其本㫖
舜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逺能邇惇徳允元而難
 任人蠻夷率服民苟無食雖有常性饑困廹之必至
[008-8a]
 斵喪故舜先食洪範八政一曰食孔子亦曰所重民
 食孟子曰救死不贍奚暇治禮義百畝之田勿奪其
 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為王道之始農事之不可失
 時惟農家知之苟失其時雖種不粒既富而後可以
 言教民食足而後可以言徳化欲柔逺必能邇而後
 可徳性人所自有書曰惟民生厚因物有遷不隨物
 遷則不失其厚是謂惇徳惇徳之言所以勉十有二
 牧元即乾元坤元元者道之異名允信也誠也惇徳
[008-8b]
 之至至扵信其果元是謂允元書曰徳元不失其厚
 不因物遷則可謂能邇矣其次又能難於任人以堯
 朝而有共工驩兜以四岳而猶薦鯀人之難知如此
 孟子曰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
 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如此任人
 必得其賢必能使逺方蠻夷柔服逺者猶服而况扵
 近者乎禹曰安女止惟㡬惟康其弼直惟動丕應徯
 志止即惇徳允元弼直即難扵任人動應徯志即蠻
[008-9a]
 夷率服臯陶曰謹厥身脩思永即允元又曰庶明勵
 翼即任人故曰邇可逺在兹言乎致治之道在此不
 在彼也在邇不在逺也此萬世不可易之通論論治
 者無能越之子思論治天下國家亦以脩身為先尊
 賢次之後儒亦曰王者之道在脩身任賢而已見訓/
 語/
舜命伯夷典禮而告之曰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何謂也
 寅敬者禮之道禮曲折萬状而由道心行之實未甞
[008-9b]
 曲折故曰直實未甞萬狀故曰清曰直曰清曰寅以
 三言明禮之一道後世道不明此等語多莫曉
舜命伯夷典禮尚書曰三禮孔安國注云天地人之禮
 簡疑三者五字之訛誤歟按尚書多曰五禮其廵狩
 脩五禮臯陶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
 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恊恭和衷哉五典之外自
 有五禮則吉㓙軍賓嘉見諸周官者是歟且書中文
 字非古者不一如汝古必不加水大必不加㸃遜必
[008-10a]
 不加之時日曷喪本或作害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
 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
 厥志或作天降下民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
 無罪惟我在昭我周王天休震動或作紹我周王見
 休在昔上帝割申勸寧王之徳或作上帝周由觀文
 王之徳尚書稱堯文思思者知藏於中深静不露也
 稱舜文明明者别賢否凡百敷見于外也故史記曰
 天下明徳自虞帝始
[008-10b]
舜命龍曰朕堲讒說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
 出納朕命禹曰予欲出納五言汝聽易大傳曰理財
 正辭正辭亦納言之謂此治教之急務而後世不聞
 葢五方之民風俗議論容有不同如周大夫原伯魯
 不說學閔子騫曰周其亂乎夫必多有是說而後及
 其大人此等議論豈可不納之于上而出命以正救
 之也周□異端並作魯少正夘行僻而堅言偽而辯
 孔子誅之以邪說之足以亂人心也至若任俠輕生
[008-11a]
 以周人之急有足尚者而敢於犯禁敢扵殺人似義
 而非正相師成風肆行無忌此豈一日之積哉上之
 人無以救其始稔成其俗古者一道徳以同俗執左
 道者有誅周官紏萬民之徳正其行廵問而觀察之
 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布而訓之以觀新物三五之
 世君人者以左右斯民若有常性為本務故設官分
 職出納而正教之奉天命子兆民本職如此叔世官
 廢而不修故異說興而莫之止孔子條為政之急務
[008-11b]
 曰修廢官此其一也秦漢而降君臣安於功利三代
 舊政不復修舉而况扵有虞氏之政乎
舜曰咨女二十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功夫舜所以咨
 命四岳九官十二牧者孰不曰皆人為之功而舜諭
 之曰欽哉惟時亮天功時是也亮信也是天也非一
 付之自然而不為也盡欽竭力惟無入扵意苟動於
 意即私即偏而非道心禮樂刑政一入扵人為則違
 道違天即可致患故書曰天叙有典天秩有禮天命
[008-12a]
 有徳天討有罪箕子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
 惡遵王之路王即天又曰無偏無黨無反無側箕子
 能辯之矣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是謂
 帝則是謂帝載由乎此則能懋勉則五品遜五刑明
 則直則清直而不温則失此寛而不栗則失此剛而
 虐則失此簡而傲則失此讒說殄行皆失此讒說者
 似是而非之說以其入乎意也殄行者太過殄絶之
 行以其入乎意也孔子訓子張以忠信篤敬立則見
[008-12b]
 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扵衡者天也曾子曰皜皜
 者純白無意象即此天也伊尹與湯咸有一徳者天
 徳也文王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者此也小心翼翼者
 此也此心不動則不放逸不慢易不私不偏日用純
 純動静無二道三才無二道
書曰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猗歟至哉此堯舜禹臯
 益相與講論之大㫖而後世君臣徃徃下視此等語
 以為特言其淺者耳特言其見扵臨政事者耳必别
[008-13a]
 有妙者如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方可為至論吁堯舜
 禹臯益有二心乎臨民出政時有一心窮深極㣲時
 又一心乎人有二心且不能以為人而可以為堯舜
 禹臯益乎精一之論卒於欽謹卒於敬修謂欽謹敬
 修又特言其淺者則有淺有深謂之一可乎益曰戒
 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于佚罔淫于樂又曰無
 怠無荒益豈侮其君謂不足以語夫深者而姑以其
 淺者告乎臯陶曰謹厥身修又曰無教逸欲又曰兢
[008-13b]
 兢業業又曰同寅恊㳟何數聖人者無他竒謀偉論
 而諄諄惟以戒謹恐懼為首語也於乎堯之所以為
 堯舜之所以為舜禹之所以為禹臯陶益之所以為
 臯陶益豈非以此心而已乎戒謹恐懼此心存乎放
 逸慢易此心存乎知放逸慢易心易失則戒謹恐懼
 此心之存可知矣惟得此心者方知此心之出入惟
 識此心者方知此心之存不存不識此心者安知之
 也不知者胡不於戒謹恐懼時而黙察其所以然乎
[008-14a]
 方戒謹恐懼時此心放乎不放乎紛擾乎不紛擾乎
 有計較乎無計較乎支離乎不支離乎此時之心可
 謂堯舜禹臯益之道心矣可謂精一矣可謂中矣可
 謂天下之所同然者矣是心也無私好無私惡無私
 喜無私怒無私取無私去可謂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庶政庶事皆建此極設官分職
 莫匪爾極粒我烝民莫匪爾極臯陶之刑使恊于中
 豈非此極皇建此極而天下之民不恊于極者無是
[008-14b]
 理也唐虞之所以比屋可封者此也成周之所以人
 人有士君子之行者此也謂克艱之語為特其淺近
 者遏絶天下後世之良心長後世非僻之心
禹曰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徳舜曰
 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大哉舜
 禹之言其萬世不易之道乎帝王之道初無甚髙難
 行之事不過克艱一語而已而遂可致庶政之咸乂
 遂可致黎民之速化扵徳可以使野無遺賢可以使
[008-15a]
 萬邦咸寧其道甚易其功甚大又甚敏然則後世何
 憚而不為學士大夫徃徃多歸過於人主而不知過
 在扵士大夫之不學也夫人主長於深宫輔而導之
 者士大夫而已漢髙以匹夫取天下羣臣以一權利
 輔之無足云者張子房亦一時翹楚借箸發難毋立
 六國後未害也何至深沮髙帝為善之心叔孫通首
 進大猾固不足以輔帝陸賈㡬開帝矣而謂湯武逆
 取順守此何等學術而可以事君也孝文欲禪賢有
[008-15b]
 徳者而不敢專於子有司再請帝再却之又恥扵飭
 兵厚衞遂罷衞将軍觀此器度真二帝三王之用心
 也賈誼儒者帝所前席五餌鄙詐可恥可賤豈非士
 大夫之罪也武帝雖窮奢黷武㡬亡社稷然好儒甚
 有嘉唐虞樂商周之心而董仲舒學不知道三䇿所
 陳雖皆正言不達大本不能啟導君心固有之善唯
 曰仁義禮智信所當脩飭而已不知如何而修飭也
 又曰設誠于内而致行之夫誠者人心之所自有何
[008-16a]
 以設為帝雖多欲而嘉唐虞慕三王之心亦帝之善
 心也人心本善因物有遷仲舒誠能因帝之善心順
 以啟之達而充之安知帝不可躋之三代之上也申
 公力行之言正矣不能如孟子因齊宣易牛之心而
 達之扵王道也士大夫誠未可亟歸過扵世主也帝
 亦頗恱仲舒之對矣末冊曰條貫靡竟統紀未終情
 狀亦可觀矣韓歆之死世咸罪光武光武誠有拒諫
 之罪而歆指天畫地亦不敬不克艱矣諸葛亮三國
[008-16b]
 之英而勸攻劉璋立同姓之婦為后棄義亡禮亮猶
 如此則下焉可勿論矣唐房元齡首發亂謀杜如晦
 賛决二人熟視巢妃之穢而不言魏徵雖言僅使勿
 后三人者尚爾餘又可知馬周史稱王佐九成之諫
 卒謂業已成就宋璟堅正矣及明皇悔過璟又導之
 使委曲文過士大夫學術如此而遽議人主之難輔
 未可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道在邇而求諸逺事
 在易而求之難人心自善人心自明人心自神學士
[008-17a]
 大夫旣不自知已之心故亦不知人主之心舜禹之
 心即是心已是心四海之所同萬古之所同克艱云
 者不放逸之謂也不放逸則不昏不昏則本善本明
 本神之心無所不通無所不治無所不化此道至易
 至簡見訓語/
簡自以為能稽衆舍己從人矣每見他人多自用簡不
 敢自用亦簡自謂能舍己從人意謂如此言亦可矣
 一日偶觀大禹謨知舜以克艱稽衆舍己從人不虐
[008-17b]
 無告不廢困窮惟帝堯能是是謂已不能也三復斯
 言不勝歎息舜心冲虚不有己善雖稽衆舍己從人
 亦自謂不能嗚呼聖矣舜豈不能稽衆者豈不能捨
 已從人豈虐無告豈廢困窮無告常人之所不敢虐
 困窮常人之所不忍廢而今也聖人曰已不能嗚呼
 聖矣惟舜冲虚如此其至故益賛舜徳自廣運自聖
 自神自文自武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時簡
 年已六十有六平時讀大禹謨未省及此續思曲禮
[008-18a]
 曰禮聞取扵人不聞取人者稱某人仁某人知某人
 孝友之類不敢取人者以㣲有品題之意歟見取扵
 人則不可曲禮斯義畧似禹謨
益曰罔失法度當哉斯言三五盛際所以人皆有士君
 子之行者以法度備具故也後世所以人物衰喪間
 有賢者復多闕失以法度大廢故也學問之道雖曰
 求放心而已不在扵外貌然外貌斯須不荘不敬即
 失其所謂帝則豈有措身扵淫逸非僻之地而曰吾
[008-18b]
 求放心足矣難哉近丹者必赤近墨者必黒自舜禹
 大聖猶有克艱之戒益曰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又曰罔遊于逸罔淫于樂又曰無怠無荒而後世學
 道之士乍有所聞㣲有所覺忽覩髙明廣大徃徃下
 視舜禹益所為過矣氣質曾未及古中賢而遽抹略
 小節不復退思舜禹益用心之如何多見其不知量
 也見訓語/
唐虞之際六府以養民三事以教民秦漢而降不復聞
[008-19a]
 三事之教矣大禹謨具言正徳利用厚生為三事而
 觧者已不知其說利用言器用之便利厚生言養生
 凡民切身日用之事無越斯二者即斯二者而皆有
 正徳焉如茅茨瓦器諫造漆器權量均一之類是利
 用之有正徳也老者衣帛食肉斑白不負戴扵道路
 之類是厚生之有正徳也生民日用非利用則厚生
 非厚生則利用今也咸有正徳則斯民耳目之所見
 手足之所用心思之所關無非正徳之事不知其所
[008-19b]
 以然而黙化扵徳矣欲化民而不由三事未見其可
 後世為國者大槩兵財而已文物而已教化無聞焉
 故三事之說不傳唯晏子曰夫民生厚而用利扵是
 乎正徳以福之此稍不失㫖至扵申叔時曰民生厚
 而徳正用利而事節則失禹謨之㫖矣無惑乎三事
 之教扵今不聞也
舜命臯陶曰民恊于中時乃功自後世觀之恊中不恊
 中此何等急務也湯誥首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008-20a]
 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自後世言治者觀之衷為
 何物常性又何物所謂綏厥猷者又何如而綏之也
 箕子為武王陳洪範曰惟時厥庶民于汝極錫汝保
 極自後世觀之極者極至之道也民至愚無知何足
 以與此設諭告之彼又安知成王命君陳分政東郊
 成周曰時乃罔不變允升于大猷成周殷頑民所遷
 頑民淫湎叛怨尤其愚不可訓誨者自後世論之當
 棄之絶之而成王方欲使君陳升之于大道自頑民
[008-20b]
 成王猶期之以大道而况於他乎於戯古先聖王之
 所以治其民者乃如此也古先聖王之所以奉天命
 為天司牧斯民者乃如此也天能生斯民而不能教
 之惟民生厚因物有遷無有以左之右之使無越乎
 極無失乎常性則縱所欲往大亂之道也是故有
 君焉以代其任謂之天子則天之所以命人君者非
 為君者設也天以降衷于民民有之是為常性率此
 常性而徃謂之道亦謂之猷又謂之大猷又謂之極
[008-21a]
 不率此常性以徃則為姦為宄為㓂賊為大亂之道
 古先哲王知天之所以命我者在此知民之所以為
 治為亂者在此故夫一政一令之出無一不為乎此
 曰五禮所以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曰六樂所以防
 萬民之情而教之和曰刑刑者所以使民恊于中曰
 政政者所以使民無不正也中和正皆極也故唐虞
 三代盛時利用厚生無非正徳禮樂刑政無非大道
 左右有民懼民之或失此極也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008-21b]
 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極者常道之異名言天下惟有
 此道不可得而加也立政立事莫非此極莫非中正
 上自朝廷下達閭里目之所見無非中正之色耳之
 所聴無非中正之音身之所履無非中正之行無姦
 聲亂色以賊其外無異端邪說以賊其内從容乎大
 道之中不勉不強而自有士君子之行比屋之民皆
 可封兎罝之夫皆好徳成人有徳小子有造古者何
 脩而得此民有良性無以賊之也民之有過有以防
[008-22a]
 之也後世忿疾民之不馴上之人旣無徳以感動之
 乃為一切之政峻令苛法以痛䋲之将以禁民之過
 而反毒其良性反作其不肖之心迨夫治之不得則
 曰後世之民非唐虞三代之民也世移俗改日就澆
 漓刑政已脩而民猶如此亦付之無可奈何而已吁
 此豈後世之民果不可比扵三代之民也豈後世之
 民果日就澆漓果不可奈何也善夫魏鄭公之言曰
 若謂古人淳樸漸致澆漓則至扵今日當悉為鬼魅
[008-22b]
 矣上之人賊民之良性而疾民性之不良上之人不
 善防民之過而忿民之頑田不井民無常産而欲民
 之有常心禮樂大壊淫靡輕浮之音淪浹乎民之肌
 髓而欲民之不蕩郷不舉里不選不教以徳行道藝
 而教以淺薄無用之虚文而欲民之不失徳是日授
 之以朱丹而惡其赤也日染之以皂墨而求其不黒
 也見訓語/
少時讀書竊自念古聖人之道髙明廣大不可以心思
[008-23a]
 不可以意度當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如曰惟精惟一
 如曰一徳略見深㫖其他大略曰欽曰敬曰謹曰克
 艱曰孜孜兢兢曰典常曰學于古曰奉天曰勤恤殊
 未省其實豈聖人姑致其謹循其常而其中固自有
 廣大髙明之妙耶豈帝王之治理如此而不及其精
 㣲其精㣲不多見於書耶至讀論語亦然惟見孝弟
 忠信力行學文平平常語所謂一貫之㫖亦未明白
 無隱之誨亦不終告豈聖人不輕出其秘耶何其莫
[008-23b]
 可曉也及㣲覺後方悟道非心外此心自善此心自
 神此心自無所不通心無實體廣大無際日用萬變
 誠有變化無窮不識不知之妙而舊習尚熟乗間而
 起不無放逸扵是方悟尚書論語所載止合如此放
 心之戒果為要害此心㣲動百過隨之此心不動常
 一常明欽敬謹戒常妙常一治亂之機在此古道在
 此典常在此順此為勤反此為怠順此為恤反此為
 虐孝弟忠信乃此心之異名力行學文乃此心之妙
[008-24a]
 用一貫之誨已詳矣不可更言無隠之誨已詳矣不
 可復說萬務錯綜無非大道不安厥止禍亂攸基見/
 訓語/
舜戒禹曰敬脩其可願此可願即孟子曰可欲之謂善
 夫人之所願欲雖紛紛無窮大槩不出二端善與不
 善而已矣其善者可願其不善者不可願善即道心
 也即中也即精一者也顧人未之察耳孟子曰雞鳴
 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
[008-24b]
 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徐
 行後長服堯之服行堯之行即堯已此外豈復有深
 隠不可測識之妙哉即此可願之善自是至中至正
 至精至一不可識也不可測也使捨此善而欲求精
 隠深㣲不可測識之妙乃非堯舜之道
臯陶曰慎厥身脩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逺在
 兹後世之言治者徃徃率不信以謂後世難治與古
 不同治道必不可止扵此烏虖此後世所以終不及
[008-25a]
 古也慎厥身則治道得矣禹謨所謂克艱政乃乂正
 謂此其有所脩當思乆永乆永則為道不永則非道
 道即恒性由此恒性悠乆不已斯乃誠實非由外假
 其施行則惇叙九族由親及踈親親有殺無非道者
 昧者不知以為惇叙九族而已非道也惟聖人知其
 為道易曰聖人乆扵其道而天下化成又况庶明皆
 賢哲勵翼無怠天子惟治邇而已由邇可以及逺此
 理灼然周公作立政惟言王左右常伯常任凖人綴
[008-25b]
 衣虎賁即庶明之在邇者慎脩思永惇族公已稔言
 之矣聖人灼見事理由邇而已不必勞神扵逺逺不
 可忘而非所詳也聖人知要後世逐末見訓語/
先生曰書云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如何汲古對云
 儆戒萬事之㡬先生曰此說未是㡬㣲也一二日此
 心念慮之㣲可言萬也堯舜時太平無事如何一二
 日有許多事今朝廷每日敷奏亦不知甚多一二日
 斷無萬事
[008-26a]
臯陶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葢有當為之事而後
 設官然則官奚可虚曠禮樂刑政無非左右斯民使
 無失恒性故湯誥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
 性克綏厥猷惟后孟子曰放勲曰勞之来之匡之直
 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徳之周設官分職
 以為民極極者大中至正天地人所同之道故庶官
 所職所施無非天地有毫釐不與天地相似則為逆
 天臯陶既言天叙有典天秩有禮天命有徳天討有
[008-26b]
 罪所以明其無非天道不可作好不可作惡不可置
 毫髪私意扵其間後世庶官能若是乎
汲古問書云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
 我五禮有庸哉同寅恊恭和衷哉天命有徳五服五
 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吕東莱云勅
 者整齊工夫寅恭是典禮之根源典禮皆本于天惟
 君與天為一然後能惇之庸之若不同寅恊恭皆是
 虚文賞罰皆不可有我此心常勉勉不已不可有一
[008-27a]
 毫止息纔有止息有我之心便生便非天心此說如
 何先生曰五典者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聴長
 惠㓜順君仁臣忠不知者謂此五典人所為知者謂
 五典皆天叙也叙者有倫理也故親生之膝下孩提
 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其五典皆人心之所固有固有者天也勅者謹戒之
 謂惇者厚也人生本厚因物有遷始失其厚謹戒之
 使不失其厚爾五禮謂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以㓙
[008-27b]
 禮哀邦國之憂以賔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
 禮親萬民庸用也在人能用之此五禮皆人心之所
 不能自己者天人一道也寅有敬謹之意五典五禮
 行則君臣上下皆敬皆恭衷心也其心皆和同天地
 之間一而已五服章彩不同隨其徳之大小而賜之
 服惟當乎人心則當乎天心討有罪罪有五等用刑
 亦如之必合天下人心則合天心皆不可容一毫之
 私懋哉者是勉其無動乎意以行其私也汲古謂聖
[008-28a]
 人所為未甞不天無毫髪人為五典曰天倫五禮曰
 天秩命有徳曰天命討有罪曰天討至于功曰亮天
 功民曰視天民招損受益以為天道任官惟賢以代
 天工其動静罔不純于天故無為而治者即天心之
 無思無為也先生曰是如此見誨語/
汲古問舜欲觀古人之象命禹作服日月星辰山龍華
 蟲繪之扵衣宗彛藻火粉米黼黻繡之扵裳是為十
 二章至周則升三辰扵旂而衣五章裳四章是為九
[008-28b]
 章其取象增損不一而論多不同未明其義先生曰
 象服十二章以舜之聖猶未盡明命禹明之禹所明
 又不傳扵後後學何敢遽言家語云心服衮職其義
 可明人心即道神明廣大無所不通日月星辰皆光
 明無思無為而無有不照即此心之虚明光宅天下
 山以象静止不動而發生庶物龍以象變化不測而
 霈澤博施由是心而發諸禮樂政事煥乎其有文章
 則華蟲似矣清明澄蕩蕩難名即水之難扵形容姑
[008-29a]
 繡以藻則水可見矣火之光照象此心之照用宗廟
 之彛尊以其行道致孝米以養人而君心常患乎不
 博粉而散之則其惠廣及黼為斧形鐡黒而刃白如
 此心之剛斷柔而無剛亦足召亂半白半黒者即天
 時之秋冬地之西北二者之間乃乾之次合於天道
 非出於人為黻形兩已相背其色半黒半青北黒東
 青東北艮位萬物之所成終成始是為冬春之際一
 嵗之分象此心之辯察是是非非也衮職如此豈可
[008-29b]
 不心服之服事也當從事乎斯道也周雖升三辰於
 旂其在旂猶在服也九章即十二章之道也道一而
 已矣
先生觀書闕/汲古曰出納五言汝聽何如說汲古對曰
 孔安國云出納仁義禮智信之言吕東莱云五言樂
 之成言者今之三百篇詩是也詩出扵上者為出出
 扵下者為納出納作之於樂先生曰此不是東莱之
 說五言是五方之言出納即舜命龍作納言又周官
[008-30a]
 之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正嵗則布而訓四方五方
 者幷中國也五方多所傳道者乃其方人士之所習
 言之害道者不可不訓而正之也誦其言於朝納也
 布而訓五方出也聖人之教民憂國如此後世不復
 有出納五言之官矣孔子曰修廢官
舜曰庶頑䜛說若不在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此㣲覺
 治之大速故禹有俞哉之言後曰無若丹朱傲亦謂
 撻之遽㣲有傲忽庶頑之意意㣲起則浸而至於慢
[008-30b]
 遊至於敖虐其末流安知其不至於罔水行舟之類
 甚言之所以懼舜簡初疑啓呱而泣予弗子惟荒
 度土功是惟勤勞扵事而已殆非至精後省所謂㣲
 動乎意者亦不過不急於土功而動念于呱呱若此
 類而已不動乎意則孰非精一兹未見其粗也見誨/
 語/
帝堯光宅天下之光如日月之光無思無為寂然不動
 而自足以黙化天下之民自足以黙安天下之民文
[008-31a]
 王之不識不知而徳化自足以及廣者此光也易言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者此光也謂之神者言
 乎其不可以智知不可以力為也然此非於聪明文
 思之外復有所謂光也堯之聦明文思非出於人為
 非由於造作耳不蔽扵聲而自聰目不蔽於色而自
 明聰自無所不聞明自無所不見使胷中㣲有意有
 我則外物必得以蔽之惟其無意無我故虚故明故
 不得而蔽故無所不通文者自此而發有自然之文
[008-31b]
 思者以此而思有自然之深智如四時之錯行如日
 月之代明無思無為而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深悟孔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則黙悟乎此矣見訓語/
益稷篇䕫曰戞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来格虞賔
 在位羣后徳讓下管鼗鼔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
 蹌蹌簫韶九成鳯凰来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
 率舞庶尹允諧按明堂位言三代之禮樂而擊玉磬
 郊特牲言諸侯之僣宫縣擊玉磬孔安國謂球玉磬
[008-32a]
 簡謂或戞或擊以鳴球玉或搏或拊以鼔琴瑟以此
 而詠歌歌永言而聲依永也以人聲為先而球琴瑟
 從之故曰以詠是時祭禮初行祖考来至虞賔天子
 之後在助祭位羣后徳讓亦以初就位故讓也讓出
 扵誠出於徳性也然後堂下之樂管鼗鼔與堂上之
 樂合作其一成也止以柷敔仲尼燕居言兩君相見
 之禮升歌淸廟下管象舞夏籥序興其次序亦與此
 同笙鏞亦堂下之樂驗諸周禮亦然大鐘謂之鏞其
[008-32b]
 笙鏞之間作也鳥獸蹌蹌然而来至其九成而鳯凰
 来儀夔又曰於予之擊拊石磬也百獸率舞庶尹允
 諧舜徳格于上下感于神人以暨鳥獸而韶樂和聲
 又感動之是以其應敏速非分外事也道未始不一
 故也孔安國謂戞擊為柷敔殊未安下言合止柷敔
 安國又謂上下合止樂各有柷敔按爾雅所以鼔柷
 謂之止則柷所以止樂非合樂安國又謂搏拊者拊
 以韋為之實以糠樂記會守拊鼓周禮小師擊拊大
[008-33a]
 師登歌令奏擊拊而故書附為付則付附拊特未定
 也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則拊搏所以擊
 之非器也荀子曰縣一鐘尚拊之大戴禮記曰縣一
 磬尚拊然則附或付或拊誠有其器器甚古矣而䕫
 曰搏拊琴瑟則拊非器也乃明堂位拊搏擊之謂其
 出指曰搏入指曰拊歟世亦曰拊琴而搏其聲搏然
 况下言拊石豈韋糠之謂也大戴禮記縣一磬其玉
 磬歟鳴球宜尚附韋糠之至甚古䕫偶不言歟抑擊
[008-33b]
 拊周禮非虞禮歟若此詠歌有附尚於磬則宜居鳴
 球之先不宜居後然夔所言乃略舉所作致感應之
 效者非備言樂器也人聲玉聲絲聲不及逺故在堂
 上今鼓琴不在堂宇則聲大矣此亦可驗
簫韶九成何為能使鳯凰来儀擊石拊石何為能使百
 獸率舞庶尹允諧帝舜扵是乎作歌曰惟是為㡬㡬
 㣲也動之微也是為感動之㡬也猶機焉其發甚微
 其應甚逺其道心之微乎其精一之神乎是㡬也可
[008-34a]
 言而不可見可以畧言而不可以詳言欲知此㡬即
 元首之起哉是也即股肱之喜哉是也即百工之熈
 哉是也是㡬也為正為中為和為樂為治為熈為敬
 為欽為善為一臯陶所謂念哉者此也率作興事謹
 乃憲欽哉者此也所謂屢省乃成者此也所謂明所
 謂良所謂康者此也所謂叢脞所謂惰所謂墮者非
 此也見訓語/
簡讀伊訓至官刑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時謂巫
[008-34b]
 風敢有殉于貨色恒于遊畋時謂淫風敢有侮聖言
 逆忠直逺耆徳比頑童時謂亂風惟兹三風十愆卿
 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
 匡其刑墨具訓于䝉士簡扵是驚念夫今常情庸俗
 其恒舞恒歌者亦寡恒畋者亦寡至扵殉貨色者多
 矣人徃徃未必知家必喪殉色而喪家者人亦具知
 至扵恒遊人固以為非大惡可恕學子習舉業時文
 而已輕浮縱逸徃徃戯侮聖言以為有司不以是去
[008-35a]
 取若夫逆忠直逺耆徳則所至如是逺耆徳則自然
 比頑童矣其扵忠告者率不恱甚者繼以怒其於老
 成則曰昔之人無聞知縱不誚毁則亦不親狎矣望
 望然去之矣乃不知所以喪家者在是可不懼哉可
 不戒哉可不深念哉可一讀遂已不書已之所犯于
 坐右而日日觀省哉見訓語/
箕子曰思曰睿睿作聖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
 曰仁人心也後世學者率求道扵心外不悟吾心之
[008-35b]
 即道也故易大傳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子思亦曰率
 性之謂道殆不必言率也性即心心即道道即聖聖
 即睿言其本謂之性言其精神思慮謂之心言其天
 下莫不共由扵是謂之道皆是物也孩提皆知愛親
 及長皆知敬兄不學而能不慮而知非聖乎人惟不
 自知故昏故愚孟子有存心養性之說致學者多疑
 惑心與性之為二此亦孟子之疵
洪範九五福不曰貴者何也皇極之道人所共有欲使
[008-36a]
 庶民咸于此極則貴有限故不言唐虞之際比屋可
 封文王之時成人有徳小子有造豈能使人人貴哉
 故六極亦不言賤若夫富則有儉徳者皆可致不貧
 之謂富周官序言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三代而上其
 扵民無貴賤無不教
康誥曰人有小罪非𤯝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
 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𤯝災適爾既道
 極厥辜時乃不可殺王曰嗚呼封有叙時乃大明服
[008-36b]
 惟民其勅懋和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
 民其康乂簡觀書至是又觀首篇言文王明徳慎罸
 又憶念舜典𤯝災肆赦怙終賊刑而曰古先聖王之
 治天下不得已而用刑皆所以左右斯民使歸于正
 今大罪之𤯝災者固上奏而不殺至扵小罪非𤯝終
 自作不典式則斷斷乎不殺豈周公之嚴不如後世
 之寛哉而舉一世賢士大夫之論咸以為不可行何
 也然則賢士大夫當深思周公大舜之㫖夫刑者所
[008-37a]
 以治民之不善使復扵善爾彼怙終不善則殺之也
 宜殺一人而衆人畏憚不敢長惡善心興起者不知
 其㡬也否則屏之逺方如疑則赦或罰可也雖然文
 王先敬忌明徳家既齊大小之臣無不一于正而後
 可以治民不然則亦未可故康誥曰不能厥家人越
 厥小臣外正而惟威惟虐乃非徳用乂
先儒謂王城與成周為二地簡竊疑其不然紛紛于今
 葢本乎孔安國一人之說夫召誥序言成王在豐欲
[008-37b]
 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洛誥序言召公既相宅周公
 徃營成周使来告卜則所謂成周即洛邑王城明矣
 而安國乃析為二者葢以周公曰我卜澗水東瀍水
 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安國疑此卜二
 地遂謂瀍水之東為下都為成周與洛邑王城異自
 此說一立而後世諸儒不復審攷遂祖述不已而簡
 所以疑其不然者其情狀大體已著于前矣若夫卜
 瀍水東亦惟洛食者見龜所食墨亦依洛邑之吉爾
[008-38a]
 亦之一言眀非二事王扵是拜手稽首以謝周公曰
 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未甞及别
 為下都以遷殷頑民之意多士序曰成周既成遷殷
 頑民多士亦言于新邑洛又曰今朕作大邑于兹洛
 畢命亦曰周公毖殷頑民遷于洛邑則洛邑即成周
 豈不益明合召誥洛誥多士君陳畢命五篇之序讀
 之情狀昭昭又春秋左氏傳言王子朝入于王城沉
 周之寶珪于河益驗王城即成周昭二十六年冬十
[008-38b]
 一月王子朝奔楚敬王入於成周甲戍盟于襄宫十
 二月王入於莊宫按昭二十三年王子朝入于王城
 秋七月鄩羅納諸莊宫則荘宫在王城中則成周即
 王城又明矣宗廟宜在王城事理益著又况敬王微
 弱既告于晉合諸侯以修所居之城矣又豈能營宗
 廟宫室郊社百司庶府賔館耶則益驗成周即王城
 非獨指瀍水之東益明左氏率好更辭既曰王城又
 曰成周乃其屬辭常法又孔頴達正義扵王城言今
[008-39a]
 基址可驗而瀍水之東不言有基址可驗節節可審
 知成周與王城非異也
周公既復政厥辟乃拜手稽首告王以立政之至要首
 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凖人綴衣虎賁忽良乆而後歎
 曰嗚呼休兹知恤鮮哉休者歎美之辭謂夫兹乃致
 治之至要而后王知以此為憂恤而深慮之者亦鮮
 矣嗚呼兹誠立政之機要雖四海之廣夷狄之逺其
 治亂其叛服盡由於此王者誠能竭心盡情精擇左
[008-39b]
 右大臣與夫親信近臣皆得其人如滌水之源其流
 𣲖不足慮矣如培木之本其枝葉無所患矣用力少
 而取効多其機甚近而其應甚逺豈不要且妙哉所
 謂休者以此雖然使自古世主皆知此為要皆知此
 為急皆能恐懼深憂詳察則必得其人必致治安不
 復有亂亡之禍夏可以長有天下商不得而代之商
 可以長有天下周不得而代之惟其知以為憂者寡
 也故周公首以戒成王恐王心之忽乎此也伯長也
[008-40a]
 王左右伯長之官大臣也任信任也居王左右王所
 信任之官近臣也既為長伯既所信任必得大賢始
 居其職既為大賢不可輙易當常居其位故曰常伯
 常任至扵凖人典司法則亦可以次賢為之亦貴乆
 任而其體稍降其人易得不必以常為名綴衣掌帟
 幕小臣虎賁持㦸屏衛之士言至此則凡在朝列與
 夫侍御僕從葢盡舉之矣然亦不過王左右之所親
 近此誠可謂灼知立政之要領矣豈有大臣近臣皆
[008-40b]
 大賢而其保任逺臣有不可信者乎豈有朝廷既治
 而外治有不舉者乎豈有侍御僕從罔匪正人而王
 心有不善者乎王心既善大臣近臣又皆善而逺臣
 有不善乎世主豈不知大臣近臣之不可不擇而周
 公深有慮於成王者葢略知所擇則所擇不精深憂
 深慮則所擇必精苟非明哲之主徃徃忽於其近勞
 神於逺且一意於擇近臣猶慮其或差而况勞思於
 耳目所不及之地難哉好詳而不好要必至於兩失
[008-41a]
 好要而不好詳必可以兩得是故惟明王好要以擇
 近臣為憂知天下安危治亂盡在此則不敢以其違
 已而惡之不敢以其從已而樂之衆好必察衆惡必
 察虚中静觀既視所以又觀所由又察所安安者其
 乆也惟深慮乆察則雖有深姦隱情乆而自露歴觀
 自古亂亡之君大率以人違已而疏從已而親故賢
 者常逺不肖者常近而亂亡隨之雖中材之主苟知
 安危治亂惟在近臣深憂精察自然不敢輕易以從
[008-41b]
 違為用舍周公大聖人灼見治亂之機在於知恤而
 已矣故深致其意特異其辭以啓成王難者曰舜闢
 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四方萬里之情要使盡達於上
 亦當察逺臣之賢否而兹止以左右為言殆亦不可
 徧也曰逺情誠不可以不通此謂通逺情非謂擇逺
 臣選擇逺臣責之于近臣而已逺臣之罪近臣之罪
 明主之所深慮者在左右而已周公致戒誠為切的
 見訓語/
[008-42a]
先生謂汲古曰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
 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凖人綴衣虎賁周公
 曰嗚呼休兹知恤鮮哉此說如何汲古對曰成王繼
 統周公攝政故致敬而告之曰嗣王代天作子非可
 輕也羣臣因公之言咸進戒于王則謂王左右之臣
 皆不可以非其人周公遂歎曰當此太平休美之時
 而知憂此者鮮汲古因又問如常伯常任凖人綴衣
 虎賁與嗚呼休兹說者多不同敬求其誨先生曰伯
[008-42b]
 長也謂六官之長及三公當常乆其任故曰常伯其
 次在王左右常任事之人曰常任其在左右司法度
 凖則之人曰凖人庶職之繁言之不盡遽言綴衣虎
 賁之微則其間在左右之職盡舉之矣綴衣掌帷幄
 下士顧命出綴衣于庭虎賁謂虎士八百人掌先後
 王周公發歎而曰休者以前言之甚美也葢治道不
 逺近在王之左右左右苟得其人則君徳烏得而不
 正曰兹者公指所言左右之臣也今人言亦有此類
[008-43a]
 休絶句兹亦絶句謂治要在此然知以此為憂恤者
 鮮使人君能憂慮乎左右之臣則不肖無自而入有
 治而無亂有安而無危聖人之言非不切至後世君
 臣如醉如夢故胎禍扵無窮見訓語/
世儒之言果斷惟曰處事當決無疑滯葢誤解周官惟
 克果斷乃罔後艱之語周官葢言功崇惟志業廣惟
 勤繼曰惟克果斷所以賛言志勤戒毋悠悠當如舜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謂夫知之已審見之已
[008-43b]
 明而又悠悠不勇進則不可非謂見未明知未審冒
 然勇徃也後儒所謂果斷乃此類耳異哉觀古書不
 達其㫖惟就已說既誤已又誤人謬以千里夫知已
 審見已明尚當詢謀况於未明未審而遽果斷哉簡
 深慮世說乆固遺禍無窮敢敬指周官上文以證見/
 訓語/
書首言堯典舜典典常也舜曰惟精惟一一亦常也仲
 虺之稱湯曰率厥典又曰謹厥終惟其始所以勉之
[008-44a]
 常也咸有一徳一篇伊尹所以丁寧訓諭太甲曰常
 厥徳曰一徳惟常故一惟一故常又曰終始惟一時
 乃日新又曰協于克一傅說告髙宗曰念終始典于
 學洪範曰皇極之敷言是彜是訓彛常也夫以皇極
 之道箕子為武王諄諄言之者乃在于彛之一言則
 常道之為道大矣成王命微子亦曰率由典常誥康
 叔又曰勿替敬典命蔡仲曰率乃祖文王之彛訓周
 官曰其爾典常作之師嗚呼古聖賢所以立徳所以
[008-44b]
 出治無他竒巧所以每相誨告率不過典常之道自
 經學觀古聖人之道徳事業當有髙深竒異之論而
 書之所載惟曰常道豈古聖賢未肯盡剖胷中之秘
 而政事之外復有精微之㫖哉是不然孔安國不知道
 裂而殊之故以三墳為大道五典為常道不常何以
 為道不一何以為道道心惟微本精本一人心即道
 心心本常故合乎天下之公心而為政為事則其政
 可以常立其事可以常行不合乎天下之公心而為
[008-45a]
 政為事則其政不可以常立其事不可以常行箕子
 曰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
 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
 平蕩蕩平平之道即常道也無深無竒不怪不異平
 夷簡易而天下之道無越乎此由古到今有失此常
 典平夷之道而能有濟者未之前聞也
漢孔安國謂魯共王壊孔子舊宅欲廣其居扵壁中得
 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劉歆
[008-45b]
 謂孔壁中得逸禮有三十九書十六篇有又也即朞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之有也時世已有魯淹中所出
 之禮世謂之禮古經者七十篇文與孔壁之禮相似
 而又多三十九篇故曰有世所未見故曰逸亦猶世
 已有伏生之書與孔壁之書文相似而又多此逸篇
 之書非孔壁中止有此篇數也自大小戴已集此儀
 禮劉向别録亦見之向歆父子之校書秘府備見古
 文漢藝文志亦謂孔壁中得古文尚書禮記禮記者
[008-46a]
 有禮又有記也即孔安國所謂傳藝文志又謂之古
 經五十六巻經七十篇記百三十一篇後又謂禮古
 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學七十篇文相似多三十
 九篇葢世尊尚之故曰經實古傳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學者觀此徃徃竊
 疑三百篇當復有深義恐不止此不然則聖言所謂
 無邪必非常情所謂無邪是不然聖言坦夷無勞穿
 鑿無邪者無邪而已矣正而已矣無越乎常情所云
[008-46b]
 但未明乎本心者不知此不信此知此信此則易直
 子諒之心油然而生生則惡可已惡可已則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正而無邪有善而無惡有誠慤
 而無詐偽有純而無雜有一而無二三讀周南召南
 必不面牆以興以觀以羣以怨無非正用不勞勉強
 不假操持怡然自然所至皆妙人能知徐行後長之
 心即堯舜之心則知之矣知乍見孺子将入井皆有
 怵惕惻隠之心即仁者之心則知之矣此心人所自
[008-47a]
 有故三百篇或出于賤夫婦人所為聖人取焉取其
 良心之所發也至于今千載之下取而誦之猶足以
 興起也故曰興於詩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又曰興於詩又
 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思無
 邪即興興則不面牆一㫖也自孔子夢奠於兩楹之
 間日至月至者相繼淪没孰有知此㫖者此㫖非子
 夏所能知也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
[008-47b]
 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曾子獨不可曰江漢以濯之秋
 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曽子則知無邪之㫖矣
 子夏使西河之民疑其扵夫子其與無邪之㫖乖矣
 思無邪一語孔門諸賢盡聞之後世學者亦盡聞之
 而簡謂曽子則知之餘難其人何也斯事至易至簡
 如輿薪置其前而人自不見如鐘鼔震其旁而人自
 不聞如目不見睫以其太近如玉在其懐中而終日
 奔走索諸外詩三百篇多小夫賤婦所為忽然有感
[008-48a]
 扵中發於聲有所諷有所美雖今之愚夫愚婦亦有
 忽諷忽美之言苟成章句苟非邪僻亦古之詩夫豈
 難知惟此無邪之思人皆知之而不自知起不知其
 所自用不知其所以終不知其所歸此思與天地同
 變化此思與日月同運行故孔子曰夫孝天之經地
 之義又曰禮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隂陽變
 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又曰哀樂相生正明目而視
 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一㫖
[008-48b]
 也今夫所謂毛詩序者是奚知此㫖求諸詩而無說
 無說而必求其說故委曲遷就意度穿鑿殊可歎笑
 孔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此言關雎之音也
 非言關雎之詩也為序者不得其說而謂關雎樂得
 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
 而無傷善之心今取關雎之詩讀之殊無哀窈窕無
 傷善之心之意樛木之逮下意指君子故曰樂只君
 子而序言后妃桃夭言昏姻夫婦之正序者無得乎
[008-49a]
 正之㫖必推本諸后妃之不妬忌鵲巢之詩初無國
 君積行累功之意而序言國君積行累功甚者至於
 何彼穠矣之詩初無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猶
 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徳之情而序推而詳言之葢為
 序者不知孔子所刪之㫖不知無邪之道見詩辭平
 常無說意聖人取此必有深義故穿鑿遷就委曲增
 益雖傍依禮義粲然典雅之文而孔子之本㫖亡矣
 毛氏之學自言子夏所傳而史氏又謂衛宏作序自
[008-49b]
 子夏不得其門而入而况毛萇衛宏之徒歟子夏之
 失未必至如此甚葢毛衛從而益之序本曰義先儒
 謂衆篇之義合編者謂今之所謂序者也猶未冠諸
 各詩之首後儒離而冠之學者見序而不見詩詩之
 有序如日月之有雲如鑑之有塵學者愈面牆矣今
 序文亦不必盡廢削其大贅者與其害扵道者置諸
 其末毋冠諸首或可也觀詩者既釋訓詁即咏歌之
 自足以興起良心雖不省其為何世何人所作而已
[008-50a]
 剖破正面之牆矣其通達也孰禦昔者舜命禹亦昌
 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夫都美辭也既
 自以所言為美而又曰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爾故臯
 陶吁歎而問曰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懐山襄陵
 下民昬墊予乗四載隨山刋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
 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
 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自或者觀禹斯言
 無說也無義之可索也而臯陶曰俞師女昌言嗚呼
[008-50b]
 至哉惟禹能言惟舜臯陶能聽能知學者知此則知
 思無邪之㫖則知易書禮樂春秋之㫖則知天地四
 時鬼神萬物之㫖則知萬世千聖之㫖見訓語/
孔子刪詩三百篇未甞作序惟以一言蔽之曰思無邪
 簡取詩永歌之不勝和樂融暢如造化發育醇然粹
 然不知天地之在彼萬之不齊也不知其所始不知
 其所終也嗚呼至矣及攷序文大失本㫖如雲翳日
 如沙混金詩中無邪之妙自足自全雖不知何世何
[008-51a]
 人所作無損扵斯妙也况序亦不能盡知其世與其
 人其間乖謬良多
先生問汲古既醉詩云昭明有融曉此說否汲古對曰
 昭即明也融和也既明且和其徳備矣未知是否先
 生曰融一也昭明有融是澄然融一見誨語/
汲古問大雅假樂君子顯顯令徳中庸云嘉樂君子憲
 憲令徳詩假音暇却與中庸嘉字不同先生曰假者
 嘉音之訛曉此詩否汲古曰顯顯令徳宜民宜人受
[008-51b]
 祿于天此言王有令徳則民從而天與之是否先生
 曰嘉善和樂葢君子之形容徳性之光輝徒樂而非
 善固非徳性之樂徒善而無樂亦非徳性之善既嘉
 善又和樂徳性之光輝自然而然初非有意于為善
 又為樂也此惟有徳者自知而非章句儒所能識也
 君子謂王道徳性人所同有惟不昏蔽是謂君子即
 嘉樂之容光其令徳已顯著顯顯者令徳之益顯人
 猶民也人又足以包諸侯諸臣由此徳性而發無所
[008-52a]
 不宜無所不通人心亦在是故受祿故天保右之命
 之申而延之雖曰自天實自君子之徳性汲古又問
 干祿百福是成王求祿于天否先生曰干祿非干求
 也千字似干傳之微訛也闕疑則可謂干求則大不
 可十百為千千祿百福言其多也願王子孫蕃衍至
 于千億穆穆静黙之容皇皇精明尊大之容此亦言
 君子之形容徳性之輝光非有心于為静黙為精明
 尊大也徳性無思而其容光自然有若是穆穆皇皇
[008-52b]
 之象也君王通稱宜者善之辭也不愆差不昏忘率
 由先王之舊章由徳性而發自不愆不昏自率由舊
 章葢自與古先聖王所施所行同也汲古又問威儀
 抑抑徳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羣匹如何先生曰威
 儀毎每有謙抑之容令徳之音秩秩不已人頌其善
 不一而足無怨之者無惡之者匹類也率由群類衆
 欲而行無已私也是皆徳性之所發如此先生曰道
 無先後小大覺焉者有先後小大汲古曰夫子告子
[008-53a]
 貢曾子皆一以貫之子貢徒聞而不復問曾子能唯
 而不加辯此見聖賢之道無異而覺者有異焉如曾
 子與子貢弔季孫之母閽人以君在弗内俱入廏修
 容焉子貢先入閽人曰已告矣及曽子入閽人辟之
 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此非容之謂也其
 覺與未覺自見于動容出處如此惟聖人一貫之妙
 不可言先生曰聖人循循善誘姑曰一曰貫天地内
 外人物有無變化萬狀未始不一不必言貫曾子未
[008-53b]
 覺始言貫以啓之及既唯旣覺知此心日用無非此
 道故與人忠信恕人如已皆此道也子貢則不然億
 中方人豈知忠恕夫子屢啓之而終未覺
先生曰詩云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如何說汲古謂此只
 是天人一理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天
 即文王也又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即天也其
 進退升降之間一而已矣先生是汲古因問穆穆文
 王於緝熈敬止如何先生曰文王不大聲以色故曰
[008-54a]
 穆穆緝者緝理於思為微細之間熈有理順之義緝
 熈者進退精微之謂進徳之實非思也非為也惟可
 以言敬敬非思為也惟可以言止止非思為也寂然
 不動感而遂通而不屬于思為所謂不識不知者此
 也安女止者此也文王之所謂緝熈者緝熈此也惟
 不動乎意不屬乎思為故緝熈融釋猶雪之融於水
 猶雲之散於太空其緝熈於思為微細之間融釋於
 無思無為之妙如此豈不是美而可歎服哉故曰於
[008-54b]
 惟其道心不識不知故聲音不大形色亦不大而見
 為穆穆也互見誨語/
 
 
 
 
 
 慈湖遺書巻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