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讀易詳說 > 讀易詳說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易詳説卷四     宋 李光 撰
上經臨至剝/
兑下/坤上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臨剛浸而長説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
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凡以上臨下皆謂之臨人主君臨天下諸侯君臨一
[004-1b]
 國皆臨也書言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
 子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聖人臨下其致慎如此
 臨所以為大也况四隂在上以臨二剛剛非柔之所
 能制也故臨當剛長之初已有陽消之理聖人欲使
 後世為人上者常兢業以圖之也隂陽消長君子小
 人更為進退之象浸猶浸潤也一氣不頓進如草木
 之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兌説而坤順臨民之道以
 説順為本九二剛而得中六五以柔應之既説而順
[004-2a]
 非濟以剛則强梗者或不可制故孔子曰臨之以莊
 則敬也如此則能大亨以正具乎元亨利貞之徳其
 大與乾同功故能斡旋運量以臨制天下也然陽剛
 主進進而不已則治極必亂安極必危故戒以八月
 有凶也陽生于十一月為復十二月為臨此二陽方
 長之時至五月夏至而陽消六月為遯自子至未凡
 歴八月故云八月有凶也有凶者有凶之理未必皆
 凶也
[004-2b]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敎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水之性汪洋放肆无以隄防之則有奔衝決溢之患
 澤上有地所以為臨民之象也臨民之道固當有以
 防範之豈徒厲以威嚴驅以刑戮哉君子體此象教
 民以禮義而思其所疾苦无有窮已容之則民有以
 措其手足保之則不相陵犯皆臨民之道也无疆者
 如此則其道廣大无此疆爾界之殊也
初九咸臨貞吉
[004-3a]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咸感也臨人必以无心而感格之蓋一陽在下與四
 為應四近君而位尊不可枉已以干進也志在行其
 正道而已如此乃可免乎咎悔而趨吉也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初九九二二陽在下六四六五以為正應蓋二為剛
 中之臣以應柔中之主君臣之間以无心相感以成
[004-3b]
 君臨之大故吉而无不利也然九二雖不失臣道之
 正而才剛任專以事優柔之主事固有不可盡從者
 或逆其所順或强其所劣故象言未順命乃所以為
 吉而无不利聖人致其規戒之意深矣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三以隂柔而居陽位又二剛在下而三直出其上以
 勢位臨之非二陽所能堪也要之三為小人乘剛而
[004-4a]
 不中有負乘致寇之象不能引身退避而徒甘言以
 媚悦于人其孰肯信之故无適而可也若能以憂危
 自處日虞禍患之至而克已下賢庶幾其免乎然則
 臨人之道生殺利害之權咸自已出六以隂柔之質
 而據顯位衆所不與况二與初皆陽剛君子方處内
 而將進其肯為之下乎儻不能深自悔悟惕然有淵
 氷之懼而日復一日禍可既乎故象言甘臨位不當
 也既憂之咎不長也能憂其所當憂雖有咎悔其能
[004-4b]
 久乎
六四至臨无咎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坤體至順而四位尊居正與初為應上比于主而下
 臨于民臨之至善者也餘爻地逺而多懼四近君而
 情通以此臨民何咎之有故象言至臨无咎位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004-5a]
 臨之道貴乎廣大兼收並用不忌不嫉而已得无為
 用天下之道此君臨之大者六五以柔弱之資而履
 尊位能知此道則大君之所宜而无不吉也五以坤
 體順而應二二以剛中之賢悦而應五然人君駕御
 羣臣當以剛斷而専以柔順則强臣或有擅命之漸
 人臣事主當有從違可否而専以媚悦則姦佞者或
 得肆其欺故象言大君之宜行中之謂者謂順説之
 道貴得中而无過不及之患則君臣各盡其任矣
[004-5b]
上六敦臨吉无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上六居坤之終處上卦之極順之至也在上而能以
 敦厚臨物不以尊貴驕人二陽在下而以順受之雖
 无應于陽而不妨其進厚之至也二陽在内而志常
 欲佽助之與夫居上位而蔽賢嫉能者有間矣故雖
 居臨之終宜凶而獲吉宜有咎而卒无咎也
坤下/巽上
[004-6a]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聖人化天下之道非諄諄然以言語感説之也以行
 與事示之使民得法象焉故其從也輕孔子曰正其
 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孰有不敬憚而瞻
 仰者哉凡祭必先涚手而後酌獻盥涚手也宗廟之
 禮莫盛于始盥之時蓋精誠藴于内而威儀肅于外
 孔子于既灌之後不欲觀者蓋繁文縟節容有偽焉
 有不足觀者矣惟齋莊恭敬之貌顒然端委于上而
[004-6b]
 天下化服之其道豈不簡且易哉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
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聖人感人心之道莫大乎誠敬故孔子言使民如承
 大祭然則欲民之化服豈勢力所能驅迫之哉九五
 以㢲順之徳履中正之位為一卦之主以此觀天下
 猶日之方中赫然在上有目者咸覩此觀之所以為
 大也能齋莊誠敬儼然以臨其下則民皆觀感而化
[004-7a]
 也若既盥之後則精意散漫假物然後見其誠則所
 感者末矣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

 神也者妙萬物以為言者也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莫
 之為而為者天何言哉此天之神道也聖人以此設
 敎則不見其治之之迹故心既悦而誠服之後世蓋
 有假天之神道以誑惑百姓遂謂河圖洛書疑亦神
[004-7b]
 道設教者若然則上世帝王亦有時而欺天下耶其
 説陋矣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風行天上則庸有不及物者風行地上則物无不鼔
 動者聖人體此象以制巡狩之禮省觀萬方以察民
 俗因其土風而設為教化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則事
 无不順乎民心者此堯舜三代之禮至秦皇漢武巡
 游无度縱其侈心適所以擾天下而啟英雄窺覬之
[004-8a]
 端失先王所以省方觀民之意由上之人事繁文而
 不務簡易之過也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初六以隂柔最處卦下有童子之象所見鄙淺不出
 卑陋之間小人亦如之所見如此固難抗之使髙明
 也故无咎君子當大觀于天下如七十二子之觀仲
 尼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若以隂柔自守則吝道也
[004-8b]
 聖人毎以輕約望小人故待之不可不恕以逺大期
 君子故責之不可不嚴象言初六童觀小人道者固
 守淺陋此小人之道耳
六二闚觀利女貞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女子處房奥之中以窺于外𨼆屏幽閒所見雖小其
 貞足道故窺觀于女貞為利而非君子達觀之道也
 二以隂柔上應陽剛之君不能觀其大者當大觀之
[004-9a]
 時而體隂處内非丈夫之事為可醜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聖人既以身觀天下又當反身而自觀以為進退去
 就之義焉觀天下者觀乎萬物也反身而觀者内觀
 乎道也六三以隂柔而據陽位且有應乎上若可進
 之時而量能審已度時之宜以為進退焉如此雖未
 合道亦庶幾乎未為甚失矣
[004-9b]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六四得人臣之正居近君之位大臣之有道者可進
 之時也故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孟子曰故將大有
 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其尊徳樂道不如是不足
 與有為也九五為大觀之主而四以大臣來觀國之
 光豈遽得而臣之哉乾之九二九五皆曰利見大人
 蓋在下之大人如太公伯夷則利見在上之大人在
[004-10a]
 上之大人如文王則利見在下之大人也君臣相遇
 必能大有為于天下生民被惠宗社蒙福一見一用
 交相為利豈不難哉尚賓者賓之而不敢臣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聖人以身觀天下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
 无以爾萬方能常作是觀則可以无咎盖民生治亂
 係于上之舉措則吾之動作起居可不慎乎反求諸
[004-10b]
 已而不可見則考之民俗之善否而已然則觀民俗
 者乃所以觀吾生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雖不在其位而以陽剛處九五之上有應于下
 非能恝然出于事任之外也則民之生理實任其責
 伊尹自任以天下之重有一夫不被其澤者若已推
 而納之溝中能于此作觀固可免咎象曰觀其生志
[004-11a]
 未平者上九在事任之外非有職守者特以位髙望
 重未能兼善天下憂世之心志尚未平也
震下/離上
噬嗑亨利用獄
 君臣相遇非道同徳合則不能大有為於天下然自古
 迄今毎多不合者有物間于其間也欲除去其間非
 威明剛斷不能也離震二卦合而成噬嗑九四為頤
 中有物之象盖君側之强臣阨羣賢之進而間隔之
[004-11b]
 者噬者齧也嗑者合也頤中有物非齧去之則終不
 能合能齧去之則上下内外亨通而無礙矣噬嗑非
 止用獄但既明且威則于用獄為利又小人强梗非
 加以刑辟斧鉞之誅不能除去之故云利用獄也周
 之管蔡漢之上官桀此二間也非成王昭帝明斷而
 卒除去之則周公霍光豈能成輔翼之功哉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004-12a]
 人所以養其氣體必資于飲食故頤者養也頤中有
 物妨于飲食語言必齧去之然後乃得亨通卦體上
 下二剛剛主决斷與柔異體而相湏噬嗑自否卦而
 來九五之剛分而之初初六之柔分而之五剛柔分
 而成離震震動而離明也雷必有電雷動電耀異體
 相合而章著也六五以柔而履尊位得中而上行不
 失離明之照雖九九五為不當位而有剛明之賢上
 為之贊助强梗者卒伏其辜故利用獄也
[004-12b]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勅法
 雷以震驚之電以照耀之則其威明之行无能遁其
 情者噬嗑之象也聖人觀此象以明其刑罰謹其法
 令使天下曉然易避而難犯也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
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初上以卦材言之則為二剛利于斷獄者也以六爻
 言之則初上二爻无位為受刑之人易之取義廣大
[004-13a]
 隨時言豈一端哉初最處下用刑之初為惡未大故
 屨校滅趾无咎屨履也校桎梏也趾有止之義屨校
 滅趾校之使没其趾但拘囚之刑之至輕者也孔子
 于此二爻特𤼵明其義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
 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
 故屨校滅趾无咎上九亦小人之居尊位者也故以
 小善為无益而不為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至惡積
 而不可掩罪太而不可解故何校滅耳凶此二者皆
[004-13b]
 為受刑之人自二至五皆取噬為義則用刑之人也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六二雖處人臣中正之位而材實柔弱動而乘剛强
 之小人非深文峻法以治之未易勝也故噬膚不足
 以之滅鼻盖不如是不足以服强梗也古之斷獄者
 當以矜恤為先六二雖失先王欽慎明恕之意以治
 小人未為過也故无咎象噬膚滅鼻乘剛者下乘初
[004-14a]
 九其勢不得不齧去之用刑者小必傷人之肌膚故
 皆以噬為言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腊肉全體之物至難齧者也以喻强梗小人為間之
 大未易遽去之去之不以漸必遭其怨毒而反受其
 害然奉法以制小人有司之事雖失威斷之大何咎
 之有但小有悔吝耳三陽位而隂柔據之其遭怨毒
[004-14b]
 蓋處不當其位故也使明足以照姦慝威足以服强
 梗片言可以折其辭則小人必聴矣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九四用剛直之道而處柔順之位位尊而任重人君
 恃以擊强梗除間隙也脯有骨曰胏最難齧者非剛
 直之材知難而守正者未易勝之也暴戾凶愎小人
 之剛也君子欲驅除小人必操公心由直道挾利器
[004-15a]
 待時而動動不括乘間而𤼵𤼵必中矣若行不以艱
 難守不以正固恃其剛直輕易妄動則反為所齧矣
 故利艱貞乃獲吉也象曰利艱貞吉未光者去小人
 之術當使之退聴潛消于𡨕㝠之中今道徳之威不
 足以勝至于用刑獄以除去雖免凶咎未足為光大
 也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无咎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004-15b]
 六五體雖柔弱而居得政之位操生殺之權其去小
 人若无甚難者然猶有乾肉之象以見小人難去如
 此五為去間之主而四以剛正輔贊而彌縫之用力
 小而見功多矣得黃金者得剛中之賢足以勝小人
 人君駕御大臣得其道則為腹心股肱之用不得其
 道則既任而疑之䟦扈難制反為害者多矣五既以
 柔弱而乘九四之剛固賴以濟難然亦不可不怵惕
 常以危懼自處也如此固可免咎象言貞厲无咎得
[004-16a]
 當者能貞且厲而免咎以見處之當其理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先王用刑无貴賤之間上九强臣也强臣而无位雖
 嘗為大臣而積稔罪惡至于不可掩覆解免固可以
 刑戮加之驩兠誣人功罪唐堯戮之管蔡挾武庚以
 叛周公誅之豈以位尊職重而不敢加以刑辟哉初
 九屨校滅趾趾止也欲使為惡者不復行戒之使入
[004-16b]
 于善也上九何校滅耳凶以聦不明故以校滅耳而
 懲之惡積罪大无自新之理矣
離下/艮上
賁亨小利有攸往
 賁飾之事固非聖賢之所尚也然質勝文則野交物
 之際文亦不可已有其質而加賁飾焉所以能亨通
 也譬之車服器械適用而已加以雕鏤文采徒為觀
 美雖不可巳亦不可過也故小利而已若涉險難非
[004-17a]
 文飾所能濟也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乾坤純隂純陽之卦有父母之象乾施一陽于坤而
 成震坎艮故謂之男坤施一隂于乾而成巽離兑故
 謂之女六十四卦皆因乾坤而成非獨六子而巳離
 下艮上為賁離體本乾坤以一柔來居其中以文二
[004-17b]
 剛故剛不至于暴而物无不通也艮體本坤乾以一
 剛分處于上以文二柔剛柔相雜而相濟隂陽異位
 而相成此卦所以為賁也二在下卦之中故言來來
 者來居于内也來居于内變而為離則文明矣九處
 上卦之極故言分分處于外也分處于外變而為艮
 則止靜矣隂柔无迕柔來居中而文剛則可以通物
 矣故亨陽剛至健剛上而文柔則可以涉難矣故小
 利有攸往也日月之往來星辰之布列剛柔錯綜隂
[004-18a]
 陽相交自然而成理者天文也隂麗于下而文明其
 上陽止乎上而節制其下禮樂政刑必假于人為者
 人文也觀乎天文則四時之代謝可察矣觀乎人文
 則天下之風俗可變矣聖人推廣賁飾之意豈徒為
 觀美而已仰觀天文俯察人理必歸于有用所以成
 孝敬而厚人倫美教化而移風俗者用此道也此賁
 飾之大者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004-18b]
 山者鳥獸草木之所由出也山下有火則火景所燭
 物无不照故有賁之象君子體此以明庶政則凡見
 于政事者无不加賁焉獨獄訟之間當用其誠實而
 以法令為師學未及于古人其敢以片言折之乎獄
 者性命所係聖人于此有畏懼之心焉故曰无敢折
 獄也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004-19a]
 九居于初此陽剛君子𨼆而未見者也𤼵跡之初尤
 當自重原憲之貧捉襟肘見納屨踵決及歌商頌之
 詩聲若出金石髙車駟馬者盖有愧焉車固君子之
 器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斯奪之君子于辭受進退
 之際惟義之從耳顔斶緩行以當車君子不以為辱
 所治愈下得車愈多者君子不以為榮賁之初九能
 自貴重寧徒行而舍軒車之盛其為光華賁飾之道
 莫大焉初比于二而正應在四不比于近而逺從正
[004-19b]
 應故有舍車徒行之象伊尹耕有莘之野非其義也
 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君
 子居窮𨼆約能自重如此豈以徒行為辱乘軒車為
 榮哉
六二賁其須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須附于頤頰一身之中為最顯此賁飾之出于自然
 者二比于三同體者賁雖不能自立隨質而動得所
[004-20a]
 麗則相待而成盖文質之相湏非能有所加損也其
 動作皆因其所附之質耳故象曰賁其湏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賁飾之道常失之華侈而无其實若有徳以潤其身
 而飾以粲然之文如玉之藴于石珠之媚于川其潤
 澤光彩有不可掩者故曰賁如濡如也永貞吉者九
 三以陽剛而居陽位處離分之極賁之極者賁飾之
[004-20b]
 盛則流而為奢淫故戒以永貞則吉也永貞者長守
 正道不為羣隂之所誘則小人終莫陵之也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宼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宼婚媾終无尤也
 四與初為正應初以陽剛在下守節義而輕富貴者
 也四欲往從亦當以潔白之操應之故賁如皤如也
 皤潔白也白馬翰如者聘賢必以車馬馬取其色白
 者詩人以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004-21a]
 亦取潔白之義翰如飛翔而往也聘既以其道則幡
 然而來矣匪宼婚媾者古之聘賢猶嫁娶之用媒聘
 故以婚媾為喻四之應初初之從四乃正應也而九
 三以陽剛間乎其間四又乘之故與三為仇所以遲
 疑而不敢遽進也非三為難則四與初合久矣夫隂
 陽之相求剛柔之相賁乃理之常六四下應初九位
 固當矣又乘九三之剛此當位適所以致疑也初與
 四既以正道相應小人為間者終莫能害之故終无
[004-21b]
 尤也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六五當全盛之時為賁之主固可以崇臺榭廣苑囿
 之觀六五居中正之位雖賁于丘園而束帛戔戔不
 為侈也故雖吝而終獲其吉象言六五之吉有喜者
 吝道宜有憂虞當賁之時能以儉約自處後必獲福
 故有喜也又丘園𨼆者所寓如初九之賢舍車而徒
[004-22a]
 守其節義而安于貧約者人君所當聘用也三𤣥二
 纁謂之束帛物薄而禮厚當賁飾全盛之世菲薄乃
 如此以禮為主而非吝也故終獲其吉以卦體言之
 六五一爻聖人示奢淫之戒其意深矣然以丘園為
 隱者所寓其從來亦逺矣姑存二説不敢决也
上九白賁无咎
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賁之道雖尚乎賁飾然舜用漆器羣臣諫焉盖漆器
[004-22b]
 不已必用犀象犀象不已必用金玉觀賁之六爻雖
 本于賁飾而常以質素為先上九賢人處尊位而衆
 所視效者故以質素為飾則其所自奉者无華侈之
 過奢靡之失也故曰白賁无咎象曰白賁无咎上得
 志也所志在于儉約今已處顯位而能行其所願則
 平昔之志遂矣故曰上得志也
坤下/艮上
剝不利有攸往
[004-23a]
 剝復否泰之循環固出于君子小人之用舍然隂陽
 消長若非偶然者當否剝之時能用君子則扶持安
 全不至于亡耳故否卦繇辭言否之匪人蓋有非人
 力所能為者聖人蓋難言之要當歸之人事使人主
 常兢業以圖之遇災而懼側身修行宣王所以致中
 興也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紂之所以亡也小人道
 長君子道消故曰剝聖賢君子遐舉逺引不可榮以
 禄之時故利于退遁不利有攸往也
[004-23b]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
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剝如剝棗之剝剝落必至于盡也小人之害君子非
 至于盡則必有所忌憚而不得恣其所為故剝勢必
 至于盡也柔變剛者剛方者君子也柔佞者小人也
 小人得志則能竊人主威柄盡去君子而呼吸羣小
 聚之朝廷則據要路者皆小人矣小人道長則知幾
 之士當引身而去不然必遭傾䧟故不利有攸往也
[004-24a]
 然君子之事无可為則順適吾意全身而去卦有順
 止之意順適吾意小人之凶熖或可止也坤順而艮
 止聖人于剝之時能黙觀此象以為進退行藏之决
 豈復有禍悔哉消息盈虛天道運行之常理陽既消
 則有息隂既盈則有虚君子能尚此則危行言遜靜
 觀其復可也若强亢激拂如李膺袁安之流身膺刑
 戮不失忠義之節而非聖人之所尚也雖然事固有
 可以死而不敢茍免者孟子曰可以无死死傷勇若
[004-24b]
 王子比干雖知紂不可諫寧諌而就死顏真卿知盧
 杞之得君李希烈之强暴然卒以此而蹈大禍則義
 重于死故也使世之學易者専以明哲保身之術求
 无咎悔以全其身亦非聖人之所貴也
象曰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山當峻極于天今反附地有剝之象君子宜處大位
 以制羣小今反伏而在下為小人所制則其時可知
 矣人君觀此象雖未能有所進退且當培其根本使
[004-25a]
 基業堅固有不㧞之勢小人一旦退聴則易于興復
 也上能厚下安宅則敦本務農不失其時雖當亂世
 而百姓免離散失業之患古之聖王毎于此加意焉
 七月之詩是也百姓不失本業各安其田里養生送
 死而无憾雖驅之使為亂不可也秦之苛暴一夫作
 難而社稷傾隕矣剝之六爻皆有剝下之象聖人垂
 戒後世之意豈不深逺哉
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凶
[004-25b]
象曰剝牀以足以滅下也
 自昔媒蘖禍亂未有不自人主致之蓋上有奢淫之
 主則下必有刻剝之臣其致禍亂之術如循一軌剝
 者剝下以媚上也剝下媚上其勢必至于大亂牀者
 人所安處小人竭民之力歛民之財以奉其上使斯
 民離散泮渙失其所常處而莫之䘏也如剝牀以足
 正道將傾又輕視而不䘏也蔑无也視正道若无有
 也蓋小人得路則蔑視君子其蹈凶禍必矣象曰剝
[004-26a]
 牀以足以滅下者滅盡也小人于正道則蔑視而不
 䘏于細民則竭其膏血至盡而不顧知固寵保位而
 已卒至天下土崩首領莫保雖悔何及哉故易以損
 上益下謂之益損下益上謂之損然則滅下者乃所
 以自滅也
六二剝牀以辨蔑貞凶
象曰剝牀以辨未有與也
 先儒以辨當第足之間近于牀身故曰辨剝道漸進
[004-26b]
 蔑視正道若无足畏者而卒蹈凶禍如裴延齡皇甫
 鎛之流是已象曰剝牀以辨未有與者六二上无應
 援天下莫與之象梁襄王問孟子曰天下烏乎定曰
 定于一曰孰能一之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曰孰能
 與之曰天下莫不與也刻剝之臣其殺人也甚于宼
 盗豈有與之者哉小人得路雖不為天下公論所與
 然方操生殺利害之權好爵重祿足以誘之豈能使
 其類盡不與之哉特不為君子所與耳
[004-27a]
六三剝之无咎
象曰剝之无咎失上下也
 剝之時羣隂用事獨一陽在上又處无位之地三亦
 處陽位而正應在上此小人隂交乎君子者故得无
 咎處剝之時居羣隂之間不能遐舉逺引但能隂通
 乎在上陽剛之君子特免乎凶禍而已孔子曰中人
 以上可與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蓋正道勝則
 小人亦有悔過從善之心正道不勝介乎隂邪之間
[004-27b]
 能知君子而失其黨類之心聖人亦恕之免誅殛之
 禍此待小人之術容其悔過不為己甚者也處羣隂
 之間上下皆隂故曰失上下也
六四剝牀以膚凶
象曰剝牀以膚切近災也
 剝牀以足剝牀以辨此皆身外之物失其本業之象
 至于剝牀以膚則鬻妻賣子身填溝壑矣正道剝盡
 直凶而已六四近君之大臣小人之處乎顯位者勢
[004-28a]
 足以有行故剝之為甚象曰剝牀以膚切近災也禍
 切于身不可避免蓋民為邦本剝民及膚則君臣皆
 受滅身之禍故曰切近災也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也
 六五隂柔為剝之主小人恣為姦欺以剝正道而致
 亂亡者皆五為之剝道至此雖處尊位勢已不能制
 若一旦悔悟欲盡去之則反受其禍矣為六五之計
[004-28b]
 者莫若姑順適其意而稍奪其大權如此則于人主
 无不利宫人者婢妾宦寺之象也小人既久用事不
 无憂危之心人主不能以道消息顯排而亟治之則
 計生无聊禍有不可勝言者能以婢妾宦寺待之使
 之駢頭而進不見嫌惡之迹則可終无尤悔以俟君
 子之進正道之復也聖人為後世之慮如此漢之獻
 帝盖粗知此者至魏髙貴鄉公唐昭宗欲于剝盡之
 時稍立權綱遂不免于禍此足以為後世鑒矣
[004-29a]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隂陽二氣不能頓進猶君子小人不能頓長隂之剝
 陽自足至膚為害加甚則小人道長亦極矣上九處
 羣隂之上雖不任事然卒消小人變剝為復也果至
 于碩大不食則能反于土而為生出之漸此一陽之
 在下者也君子能以百姓為心故民所愛戴卦以五
 隂而乘一陽君子得衆而民戴之有車輿之象小人
[004-29b]
 但知刻剝百姓以為進身之計耳故象言君子得輿
 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聖人之意蓋謂剝
 之極君子之道幾絶而僅存賴有一君子以扶持之
 耳若于斯時尚或參用小人小人浸長復消君子則
 斯民受弊必致流散失業之禍故云終不可用以為
 萬世之大戒也
 
 讀易詳説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