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高峯文集 > 高峯文集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髙峯文集巻六      宋 廖剛 撰
  進故事
   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進故事
前漢武帝紀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詔曰公卿大夫所使
總方畧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徳禄
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寢嘉與宇
内之士臻於斯路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
[006-1b]
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
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今或
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壅於
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隠勸
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
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有
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徳再適謂之賢
賢三適謂之有功迺加九錫不貢士壹則黜爵再則黜
[006-2a]
地三則黜爵地畢矣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
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
此所以勸善黜惡也今詔書昭先帝聖緒令二千石舉
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風易俗也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
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奏可
 臣觀自古人主欲命令之行未嘗不用賞罰為先然
 施於薦舉之當否每見其僅存而終以廢弛豈以賞
 罰為不足以勸懲者哉大抵徒以求賢為美事而不
[006-2b]
 知其真為急務故薦者不以為有功而不薦者不以
 為可罪而謬舉者又以為適然其情為可恕此賢才
 所以淹滯不為世用而姦邪之徒得以肆朋比之欺
 凡以求之之誠不至故也恭惟陛下寢寐賢哲方詔
 從臣各舉所知丁寧懇惻徳意誠至羣臣孰不感激
 務使搜選期於盡得天下之俊乂以復陛下然所貢
 賢者必有賞不賢者必有罰董仲舒嘗為漢言之所
 不可廢也元朔設法若是其嚴而終武帝之世以薦
[006-3a]
 賢失舉被賞罰者不知凡幾何人豈但為文具耶夫
 惟加至誠信賞罰則薦者不敢茍而所得無非賢矣
 所得皆賢然後篤信而專任之不使小人得以間焉
 則賢者得以盡其才又何功不成何治不舉君子之
 道於是乎得矣
   十二月四日進故事
唐貞觀三年太宗謂房喬杜如晦曰公為僕射當廣求
賢人隨才受任此宰相之職也比聞聽受詞訟日不暇給
[006-3b]
安能佐朕求賢乎因勅尚書細務屬左右丞惟大事應
奏者乃關僕射
 臣聞人主之責在於論相宰相之職在於求賢古今
 不易之道也夫深居九重其尊如天何由知天下所
 謂賢者而進之雖在廷百執事之賢者亦無自而詳
 知之訪之左右近習則不可然則如之何亦屬之於
 相而已矣是故堯以不得舜為已憂舜以不得禹臯
 陶為巳憂為是故也若夫為相者必知相之職果在
[006-4a]
 於為國家求賢分職授事使之各盡其才以共治天
 下譬猶梓匠之作室义負偃植之材各有所任斤鋸
 斵削之工各有所施為梓人者審曲面勢指使而羣
 工役焉蓋無所勤勞而室已成是為得矣故李克知
 魏成子之當相以其能為國得賢也陳平不知錢榖
 決獄之數而不以為愧蓋以卿大夫各得其職為已
 任故也非知相之體耶夫以貞觀方盛之際國家閒
 暇若不必求賢為急亦不必細務之不暇治而太宗
[006-4b]
 所責任宰相者如此然則况於多事之時乎
   十一日進故事
唐貞觀四年六月發卒修治洛陽宫以備巡幸張元素
諫曰陛下初平洛陽宫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
之曾未十年復加營繕何前日惡之而今日效之也且
以今日財力何如隋世陛下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
恐又甚於煬帝矣帝謂元素曰卿謂我不如煬帝何如
桀紂對曰若此役不息亦同歸於亂帝歎曰吾思之不
[006-5a]
熟乃至於是顧謂房𤣥齡曰以洛陽土中朝貢道均意
欲便民故使營之今元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
後日或以事至洛陽雖露處亦無傷也
 臣聞人君之愛民也惟恐其厲之而常失於不察人
 臣之愛君也惟恐其違之而常失於不忠夫人君凡
 欲有所為天下爭趨之有過之無不及也彼徒以奉
 上為心而不暇顧民物之利病一或告戒之不嚴檢
 察之不至則耳目之所不際斯有受其弊者矣故雖
[006-5b]
 愛民而常不免於厲之也何謂失於不忠夫人臣受
 命以興事於外孰不欲利國便民置君於無過之地
 然而志或牽於榮辱之私設若有所營繕必將宏侈
 是圖以求媚其上而恱之斯不以其道矣故雖愛君
 而常不免於欺之也若太宗之與元素蓋審乎此天
 下初定君臣相與警戒謂役瘡痍之人治宫室是遵
 亡隋之覆轍而過之將與桀紂同歸於亂其臣極言
 之而無所諱其君亟從之而無所吝此貞觀之治所
[006-6a]
 以日盛一日而後世莫之及也兹者鑾馭念㑹稽之
 久駐將幸武林方遣使經營而訓詞懇惻深戒擾民
 蓋視唐宗為先見矣然期限迫則民力或苦於役作
 材費廣則民財或竭於供輸事勢有不免者雖將命
 之臣率皆忠良不忍以側媚欺陛下其如凋瘵之餘
 不堪重困易以怨嗟尚不可不察也且武林非可久
 之地陛下志不在焉因陋就簡可也臣願陛下降咫
 尺之詔申勅使者若杭之守宰深責之以無擾且使
[006-6b]
 敷告其民而慰安之庶知陛下不忍困吾民於無益
 凡皆不得巳耳
   十六日進故事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
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
恃耶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
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將愛其毛不
知其裏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衆
[006-7a]
而錢布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
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
 臣嘗考唐徳宗建中之際方事征伐苦軍實不足乃
 暴賦横斂以繼之如稅間架除陌錢之類無所不至
 故愁怨之聲聞於道路時陸䞇奏疏其畧曰將不能
 使兵國不能馭將非止費財玩冦之弊亦有不戢自
 焚之災又曰無紓目前之虞或興意外之患人者邦
 之本財者人之心其心傷則其本傷其本傷則枝榦
[006-7b]
 顛瘁矣嗚呼理之所在不謀而同若文侯之詔其臣
 䞇之告其君者可不謂萬世之龜鑑耶且夫縁軍費
 而取於民固有不得巳者如今日國家之事是也然
 而要當去冗濫察偽冒抑僥倖不以涓涓之積洩之
 於浩浩庶乎其可也蓋取之多得而不究其所從則
 若文侯所謂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衆而泉布十
 倍不可不監也取之多傷而不慮其所終則若陸䞇
 所謂心傷則本傷本傷則枝葉顛瘁不可不戒也何
[006-8a]
 則君民一體爾手足病者心志必不能寧民且貧困
 愁苦而不聊其生矣君獨得安乎哉故易剥之六四
 曰剥床以膚凶以床者膚之所依也剥床不已必侵
 于膚君者民之所載也剥民不已必害於君故象曰
 切近災也是以聖王之用民財也皆如民之膏血視
 之雖欲不敢妄取雖用不敢妄費雖喜不敢妄予故
 節以制度凡皆不得已而後用則民亦樂為之供億
 矣書曰萬民惟正之供謂是也為天下者可不法諸
[006-8b]
   二十四日進故事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
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衆楚人咻之雖日撻
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
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
於王所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
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
[006-9a]
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尚書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王
若曰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咸懐忠良其侍御
僕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欽
發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萬邦咸休
 臣嘗竊謂人君端拱巖廊之上左輔右弼前凝後丞
 或書於左以謹其動或記其右以謹其言彌縫衮職
 則有持議之諫臣振肅朝綱則有執法之御史相與
 謀謨贊襄交修夾輔宜亦可以立於無過之地矣然
[006-9b]
 而穆王之命太僕正丁寧告戒若是其詳且至豈以
 公卿大夫為弗克祇厥辟哉是不然大臣之進見也
 有節而僕臣則起居之與親廷臣之獻說也有時而
 僕臣則出納之與稽巧言令色則善諛便辟側媚則
 善惑是故不可不簡也蓋一日之暴不勝十日之寒
 一齊之傅不如衆楚之咻惟吉士乃弼后於彞憲若
 憸人則迪上以非典矣故雖文武之齊聖昭令聞於
 丕顯之謨有迪教之四人敷大徳於丕承之烈有同
[006-10a]
 心之十亂亦曰侍從僕御罔非正人是知穆王之切
 責伯冏孟子之為宋王慮非茍云也後世之君不知
 以聖哲之訓為左右近習之戒徒樂其輭熟而不加
 察焉卒以失徳而取敗者多矣無他所漸者非其道
 也嗚呼由周文武觀之雖聖徳之君庸可忽諸
   二年五月十三日進故事
前漢杜欽傳云禮一娶九女所以極陽數廣嗣重祖也
后妃有貞淑之行則𦙍嗣有賢聖之君制度有威儀之
[006-10b]
節則人君有夀考之福廢而不由則女徳不厭女徳不
厭則夀命不究於髙年書云或四三年言佚欲之生害也
迹三代之季世覽宗宣之享國察近屬之符驗禍敗曷
嘗不由女徳是以佩玉宴鳴關雎歎之故詠淑女幾以
配上忠孝之篤仁厚之作也夫君親夀尊國家治安誠
臣子之至願所當勉之也
 臣竊謂宗社重事莫重於繼承陛下聖明超越前古
 雖春秋鼎盛未嘗不切切以是為念實九廟億姓之
[006-11a]
 至願也然事有至理求諸已者未盡徒欲為不已之
 計亦未之思也臣聞土之積也不崇不足以興風雨
 水之積也不深不足以生蛟龍凡變化之所為其積
 之貴於厚蓋如此故欲蘖之榮者必培其本欲種之
 實者不槁其苗一日之暴能勝十日之寒者也是以
 聖人清心窒慾葆精嗇神居内之日常少居外之日
 常多為是也陛下誠鑒古人所謂威儀之節夀考之
 福與夫佚欲之生害也試居内之日一月之間纔一
[006-11b]
 再焉如是疑不過三四月必有夢熊羆者矣乃所以
 固夀命之本根謀嗣續之要道也臣不勝區區願獻
 愚衷輙忘凟尊之罪惟陛下裁擇
   五年五月初一日進故事
唐太宗謂諫議大夫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注所書可得
觀乎對曰史官書人君言動備記善惡庶幾人君不敢
為非未聞自取而觀之也帝曰朕有不善卿亦記之耶
對曰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黄門侍郎劉洎曰借使遂
[006-12a]
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帝曰誠然
 臣聞君子之養其徳常使暴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
 體况為人上者語黙動靜繫天下之觀感乎故書稱
 文王武王曰出入起居罔有不欽人君之動則當爾
 也曰發號施令罔有不臧人君之言則當爾也曷敢
 嘗為人而作輟哉如劉洎之言善則善矣然若徒以
 善惡之名動太宗是使人主惟名之䘏耳未廣也易
 曰君子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
[006-12b]
 千里之外違之故君子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使
 史官不記天下人復不記而其應違如此言行之樞
 機可以不謹乎哉
   五月二十二日進故事
司馬光紀聞云國朝皇祐二年詔陜西揀閱諸軍及新
保揵年五十以上若短不及格四指者皆免為民議者
紛然以為邊事未可知不宜減兵又云停卒一旦失衣
糧歸鄉閭間必相聚為盜賊縁邊諸將之爭尤甚是時
[006-13a]
文彦博為相龎籍為樞密使固執行之不疑是歲陜西
所免新保揵凡三萬五千餘人皆歡呼返其家其未免
者尚五萬餘人皆悲涕恨不得去且云陜西縁邊計一
歲費七十萬貫養一保揵是歲邊費凡減二百四十五
萬貫陜西之民由是稍蘇
 臣嘗聞太宗皇帝嘗曰兵雖衆茍不檢閱與無兵同
 誠哉是言也夫兵不檢閱豈徒冗食之為民害彼誠
 疲懦無用則聞敵先恐遇戰輙潰是其敗吾事何可
[006-13b]
 勝言皇祐揀法之舉真可為後世法也或曰時異事
 異且如今日諸將之兵大抵皆烏合之衆汰之則無
 所歸豈承平時籍民為兵之比臣應之曰古者兵有
 上中下駟不必同也程其技能而等第之亦在主將
 而已不能戰者以為下軍使屯耕而優分之粟獨不
 可乎若謂諸將所部皆貔虎之士不可得而揀汰則
 無是理在朝廷斷而行之耳豈惟少蘇民力師老糧
 乏患在朝夕今日之務莫此為急惟陛下留神焉天
[006-14a]
 下幸甚
   九月十四日進故事
唐薛收傳太宗入觀隋宫室且歎煬帝無道殫人力以
事夸侈收進曰峻宇雕牆商辛以亡階土茨茅唐堯以
昌始皇興阿房而秦禍速文帝罷露臺而漢祚永後主
曾不是察奢虚是矜以及於禍亂何此之能保哉太宗
重其言
 臣嘗竊謂薛收非善對者也夫煬帝以奢虚亡國與
[006-14b]
 商辛秦皇無以異太宗既知之矣徒贊其言奚益人
 臣欲進徳於其君當隨事有所啓沃收胡不曰創業
 之君起於艱難故未嘗不儉苦其侈心之動多在於
 守成之君如隋髙祖最尚朴素一傳而為煬帝而窮
 奢極侈已如此凡以坐享安富欲敗度而無所忌憚
 縱敗禮而無所儀刑故也然則人主身自創業知儉
 非難但當作事使子孫可法耳故言以義制事以禮
 制心然後可以埀裕後昆一以禮義子孫豈遽至於
[006-15a]
 窮佚欲以取禍敗耶若隋髙祖者徒儉而已未見其
 能訓臣故曰收之對未善恨其無以警太宗也
   六月初三日進故事
三朝寳訓太宗皇帝嘗曰大凡有國家者未有不欲進
君子退小人然君子少而小人多何也吕蒙正曰此繫
時運盛衰茍邦國隆則君子道長及其將衰則小人在

 臣嘗竊謂吕蒙正之言殆以天廢人非正論也夫君
[006-15b]
 子小人以類而進人君誠用小人則舉朝皆將小人
 而亂以作矣時運之所以盛衰乃繫乎用人之得失
 而曰邦國隆盛則君子道長及乎將衰則小人在位
 然則亦將一聽其自爾耶考之於易小往大來則有
 君子道長之象馴致而為否亦辨之於早而已矣故
 人君未嘗不欲進君子退小人而君子常少小人常
 多者其弊在於邪正不明而無以辨其邪正故也君
 子小人雜然並進不復甄别則小人得以巧濟姦合
[006-16a]
 黨締交而其類實繁君子固恥與之比肩望望然去
 之而立於朝者寡矣何則小人立於君子之間如木
 之有蠧苗之有莠蛇虺之在居室終必敗類肆毒而
 後已豈容君子之多也哉因人主樂軟美而厭規切
 則以諂諛之言間之欲變白為黑誣詆中傷則以疑
 似之迹投之欲迎合快意一網而速盡則以朋黨之
 說去之此不可不察也從古以來治少而亂多者職
 此之由耳可不鑒諸
[006-16b]
   十一月二十五日進故事
司馬光紀聞慶歴四年四月戊戌仁宗皇帝與執政論
及朋黨事范仲淹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自古以來邪
正在朝未嘗不各為黨不可禁也在聖鑒辨之耳誠使
君子相朋為善其於國家何害
 臣嘗竊謂朋黨之名實生於君子而成於人君何謂
 生於君子蓋天下有正理凡謂之君子則必共由是
 理故其出處論議往往不謀而同不約而合則其立
[006-17a]
 於人之朝也亦豈有異趣哉是以小人指以為朋黨
 也何謂成於人君夫君子小人雜然相間於前人君
 初不知其孰為君子孰為小人姑媕娿而兩成之是
 以君子成君子之黨小人成小人之黨卒之憤惋切
 齒而其牢終不可破以致於敗壊國家與之共亡而
 後已是則人主之過也何則彼是此非之說雖若難
 辨要能察情觀事以理揆之則亦安所逃乎今夫直
 道而事人君子也小人則以阿順為愛君本義而賤
[006-17b]
 利君子也小人則以掊克為敏於事君子無所爭難
 進而易退小人固寵保位一與人校則必巧肆詆陷
 期於勝而後已以類推之雖情偽萬態而其大致然
 耳人主為虚其心而辨之於早則君子小人得矣不
 必致疑於黨也若偲偲然以朋黨為慮則任賢不得
 不貳去邪不得不疑疑貳存於胷中是使小人得以
 乘間抵隙而衆君子不復容於朝矣此甘陵二部之
 釁牛李白馬之禍所以遺萬世之恨也臣竊以范仲
[006-18a]
 淹歐陽修司馬光皆本朝元臣其所論朋黨之事如
 出一口大槩皆如臣所言而修所著朋黨論五代史
 書六臣傳後尤為深切著明臣願陛下書於屛幙間
 以為鑒戒實宗社萬年之福也
   六年正月二十五日進故事
三朝寳訓太宗皇帝至道三年陳潁二州有饑民上曰
朕為民之心至矣蒼生福薄遂致天災流行廩食不充
朕夙夜思惟救民防患之術聞京師豪民藏粟幸其災
[006-18b]
歉以邀厚價亦嘗諭教俗未能變豈教之未明將牧民
之官不能宣道詔㫖而豪縱無知耶朕法天撫育固無
間然
 臣聞天災流行國家代有雖堯湯之世所不能免惟
 聖帝明王修徳於内修政於外是以雖有饑饉而老
 弱無溝壑之患壯者亦不致於流為盜賊凡以備之
 有素救之有術耳臣竊以去歲旱熯為災除行朝輔
 郡淛西一帶豐稔外自淛而東江東西湖南北往往
[006-19a]
 赤地相望而比閭食糟糠者皆是而流離道路間相
 枕藉而死者不可勝數所在州縣不惟無以賑䘏之
 催科急迫尚如平路畧不少寛近聞中等上戸僅有
 食者亦不免逃移深可駭也夫周官大司徒以荒政
 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十有二曰除盜
 賊蓋必先散利以救之薄征以寛之至於索鬼神則
 所以聚之者無不備至然後可以言除盜賊設待之
 者未至則盜賊固未可除也何則老弱無食有死而
[006-19b]
 已若壯者則必不肯死聚為盜賊勢則使然烏可以
 遽責之哉是以聖人之政必為之周慮而備䘏之者
 如此臣願陛下詳奉祖宗寳訓申敕牧民之官寛其
 賦租盡發倉廩與民間之有餘粟者量地逺近通融
 救濟庶幾饑民稍得食而盜賊亦可消弭矣此所謂
 法天撫育罔有間然者也生靈幸甚
   九年五月初七日進故事
唐李絳傳憲宗曰諫官論奏不實欲黜其尤者一二人
[006-20a]
絳曰夫人臣進言於上豈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
以雷霆之威彼晝度夜思始欲陳十事俄而去四五及
將以聞則憚而又削其半故上達者財十二何哉干不
測之禍顧身無利耳
 臣謂李絳之言姑欲釋憲宗一時之怒耳如謂天尊
 地卑君臣之勢難合每如此則不可也夫至理所在
 猶芻豢之恱口人臣之進說誠有當於人心切於事
 情亦何難聽之有當於人心切於事情而不聽則庸
[006-20b]
 君耳不然則進說者其誠不足以動人主耳言出於
 愛君之臣而君非庸常不材之資又何至每以為難
 如此古人譬以石投水又云從諫如轉圜曾何嫌疑
 之有是則聖君賢臣相與之道也
   八月初三日進故事
三朝寳訓淳化四年東窑務請以退材供薪詔使臣閱
視擇可為什物者作長牀數百分賜宰相樞密三使司
因謂李昉曰山林之木取之甚費民力乃以供㸑亦可
[006-21a]
惜也昉曰陛下聖智髙逺勤儉求理事無大小動出意
表雖在微細無有遺棄古人以竹頭木屑皆可充用正
在於此唯慙臣下不克盡副天心
 臣聞謹乃儉徳惟懐永圖自古帝王之盛徳未有不
 以勤儉為先是以必仁民而愛物仁民則不忍其勞
 愛物則不侈其用所謂暴殄天物以奉一巳之私者
 無有也夫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下逮鳥
 獸草木蟲魚必使之各由其道各得其宜則帝王之
[006-21b]
 治舉矣太宗皇帝仁民愛物之至史冊所書不可殫
 舉如以木為牀分賜近臣所費幾何而必以退材之
 可薪者擇而用之其儉徳可見矣又若官造弓弩屠
 牛至多乃令惟縱理用牛筋餘悉以羊馬代之歲省
 牛筋可千萬計之窑務深院每歲賦民蒿數十萬乃
 令以木柹代之遂減折科之半嘗有油衣帟幕已敗
 壊者有司悉欲毁棄因令染院染練改製得旗幟數
 千凡此皆有司之事耳而仁民愛物之意無所不及
[006-22a]
 而况大於此者乎是皆可為後世法也
   九月二十三日進故事
石介唐鑑或曰人君深居九重之内朝廷千官百辟比
肩而進接武而退何由辨得賢臣而用之何由辨其姦
邪而去之對曰賢臣與姦邪逈異耳非為難辨也在人
君密審而熟察其可見也昭昭矣其好直言君之短者
好直訐君之失者好忠謀不避死者好補時政之闕者
好不從君之欲者好不徇君之私者復為當朝正人之
[006-22b]
所延譽者為左右小臣之所譖毁者為宫掖嬪后之所
憎惡者此則賢臣也其好隨君之意順君之㫖伺君之
色候君之言探君之心徇君之欲好詭隨而從衆好循
黙而不言復不為朝廷正人之所延譽者為左右小臣
之所薦引者為宫掖嬪后之所稱美者此則姦邪也君
以此察之賢臣姦邪甚易知也明皇欲罪太子瑛鄂王
瑶光王琚張九齡不奉詔李林甫曰此家事耳何須謀
於外人明皇欲加牛仙客實封張九齡奏為不可李林
[006-23a]
甫曰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凡人觀之皆以為九齡賢林
甫姦而明皇怒九齡不順已善林甫能承意貶九齡而
相林甫此明皇之不察也傳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明
皇失之致海内罹毒國祚將傾豈止誤已千里也任人
之際可不察歟
 臣聞人主之職惟在於用人用人之辨君子小人而
 巳察見其為君子而用之察見其為小人而去之則
 人主之能事畢矣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為聖帝明
[006-23b]
 王以此而已然而時君世主每於此不能者何哉非
 哲不足以知人則願治之心不切未能勝已之私故
 耳蓋君子小人揆之以道考之以事固不難知而闇
 於理者或不足以知之亦無足怪若夫無願治之誠
 而有輕天下之心則於君子小人不必不知也惟恱
 其順已者故於君子終不能用於小人終不能去此
 則為可罪也明皇是已明皇嘗謂林甫是子妬賢嫉
 能舉無比者是知其不可用而用之也非有輕天下
[006-24a]
 之心而何故後世有願治之誠者當以明皇為戒也
   十年二月二十九日進故事
三朝寳訓咸平二年真宗謂張齊賢曰賞罰二柄乃馭
臣之銜轡不可不謹誤賞其功猶或庶幾乎若罰不當
人何告訴尤宜重其事
 臣伏觀自祖宗以來明謹刑罰惟恐濫及於無辜忠
 厚之至古無有也而近時奉法之臣容有未能體朝
 廷之意者臣嘗竊有恨焉夫有諸路監司朝廷委以
[006-24b]
 監察官吏之能否功罪而行賞罰者也往往自謀太
 過而不暇於謀人如一司有所發擿諸司必剡奏相
 應惟恐後闕/時初不闕/  之果有罪與否也規免
 失按之責而已設有無辜闕/     交劾之從
 舉將傅致其罪無復有清脫者此最今日闕/  宗
 皇帝亦嘗謂宰相曰近者諸處奏陳官吏闕/
  挾愛憎自今當令明坐功過三數條以驗虚實臣
 願陛下申嚴明坐之禁不許剡奏相應則無辜者庶
[006-25a]
 獲免矣是則祖宗之美意也
 
 
 
 
 
 
 
[006-25b]
 
 
 
 
 
 
 
 髙峯文集巻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