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海陵集 > 海陵集 卷三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海陵集巻三
            宋 周麟之 撰
 奏議
  論乞修神宗以後寶訓
臣聞書曰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詩亦言酌先祖之
道以義養天下然則前聖典謨布在方册後代纂之寳
為大訓顧可後哉昔唐史臣吳競嘗採太宗與羣臣對
[003-1b]
問之語為貞觀政要三百年治亂之龜鑑舉不出乎此
洪惟國朝以聖繼聖傳襲一道故亦有寳訓之書追倣
前制發揚光烈陛下紹隆丕緒祗遹燕謀立政立事未
嘗不以祖宗為法臣職在東觀脩纂日厯之暇竊覩祖
宗寳訓自太祖皇帝至英宗皇帝五朝並已成書惟神
宗皇帝以後修纂未備喪亂以來舊本不存將何以昭
示萬世自陛下中興屢降睿旨委官纂次因循迄今未
應明詔憲章祖述庸有闕焉臣愚欲望聖慈申命史館
[003-2a]
速加研考以次條類續而成書庶以彰累朝重規疊矩
之懿明陛下繼志述事之美取進止
  論乞製造靈芝旗
某伏覩國朝㑹要乾徳六年太祖親郊有司請以國初
以來祥異著之旗章遂作金鸚玉兔馴象三旗今天子
受命中興功光創業化致昇平諸福之物莫不應期紹
至近者太廟生美芝九莖連葉此尤瑞應之大卓絶而
創見者仰惟清朝潤飾百度當郊禋之嵗而帝祖昭鑒
[003-2b]
預賜嘉祥其顯赫如此宜令有司考故事特製華旗繪
靈芝之形於其上以彰一代之偉蹟新四海之觀聽昭
示萬世實宗社大慶伏望朝廷特賜施行
  論禁小報
臣聞國之有號令猶天之有雷風雷不一風不再號令
如此然後可以鼔舞萬民動則丕應無有逺邇罔不是
孚仰惟皇帝陛下自更化以來蠱飭百度鼎新庶政登
用賢儁屏除姦回凡積年弊事固已一切剗革而釐正
[003-3a]
之矣方陛下頒詔㫖布命令雷厲風飛之時不無小人
譸張之説眩惑羣聽如前日所謂召用舊臣者浮言胥
動莫知從來臣嘗究其然矣此皆私得之小報小報者
出于進奏院蓋邸吏輩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未
知邸吏必競以小紙書之飛報逺近謂之小報如曰今
日某人被召某人被召罷去某人遷除往往以虚為實
以無為有朝士聞之則曰已有小報矣州都間得之則
曰小報已到矣他日驗之其説或然或不然使其然耶
[003-3b]
則事涉不密其不然耶則何以取信此于害治雖若甚
㣲其實不可不察臣愚欲望陛下深詔有司嚴立罪賞
痛行禁止使朝廷命令播之天下天下可得而聞不可
得而測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詐則國體尊而民聽一臣
不勝至願取進止
  論戒守令遵守成法
臣伏見陛下勵精為治勤求民瘼芻辭輿誦博采兼聽
孳孳如不及四方利病至悉庶人得言之士大夫得言
[003-4a]
之監司郡守近民之吏得言之此誠有虞闢四門明四
目達四聦之時也陛下求言之意聞之唯恐不盡而天
下之所望者亦如此故邇者士庶上書陳獻利害及守
臣到任條具裕民事進降者甚多看詳者不一然以臣
觀之大要有三或施之於民而民利槩之以法而法通
若此類者固無所疑朝廷皆以次施行矣有行之可以
利民而於舊法及一時指揮或大相牴牾或小有不合
言既不可盡廢法亦不可輕議若此類者臣亦各權其
[003-4b]
事之輕重乞從朝廷隨宜㕘酌可否矣其或自有見行
成法州縣所當奉行而猶申請不已言者猥多覽者易
厭臣毎看詳至此謂之無可施行則實有其弊設或一
一申嚴則不勝其繁凡若此者臣今欲並行類聚緫其
條目取自聖裁特降明詔戒諭郡縣之吏使之明習條
令罔或容私遵守成憲毋致違戾究心夙夜悉意奉行
庶幾使陛下愛養元元廣謀從衆之惠徧及寰宇無一
夫不被其澤天下幸甚取進止
[003-5a]
  論臣僚奏對令備錄聖訓詳盡
臣仰惟皇帝陛下以天徳地業再造區宇見獨明徹聖
敬日躋雖古之所謂盛帝顯王無以加此臣頃在東觀
以修纂日厯為職因得歴覽陛下臨御以來三十餘年
間事業之富謀斷之偉謨訓之大布在方策赫然與日
月争光臣闚天之智狹而戴上之情切嘗考其間所載
聖語大抵詳於前而略於後臣深求其故蓋由頃嵗左
右史多缺起居注不修三省樞密院時政記於聖語亦
[003-5b]
或闕略而不致其詳近者陛下總攬權綱修廢振弊更
化之道粲然一新睿謨明訓發於九重密勿之間而風
動乎天下贊襄之輔獻納之臣内外進對之官所得多
矣臣區區之愚欲乞申嚴舊制自今凡與奏對備錄所
聞毋致漏逸使史官皆得以具載功令記時政者尤務
其加詳以此授之國史著之日厯作宋一經襲舊六為
七用傳信千億萬世臣不勝至願取進止
  論命令必經兩省
[003-6a]
臣恭惟國朝稽古建官分三省以釐天下之務凡有命
令則中書省取㫖門下省審駁尚書省頒行三者相參
而後百度正綱紀舉所以致其慎示不専也然自累朝
以來號東西二省為維持政本之地尤重其選或政令
之罷行失當人才之進退非宜其在中書則舍人得以
封繳其在門下則給事中得以論駁皆於命令未行之
前而彌縫正救之則朝廷不至有反汗之嫌天下不見
其過舉之迹爰自近嵗事與舊違當軍興之時則有事
[003-6b]
于機速不可以少緩及休兵之後因仍不改用事者又
以私意自任廢棄成法故有所謂報者有所謂中入報
者有所謂尚先行者有所謂火急者往往皆成定例自
陛下鋭意更化登用正人前日數者之弊固已十去八
九然以沿襲之久狃于故常習熟見聞或未暇一一釐
正若便詔㫖一頒勅劄隨降所謂給舍者但書押已行
之事而已設或事當論奏則成命已付於有司除目已
布於中外使士大夫進退失據在朝廷亦為難處甚非
[003-7a]
祖宗所以分三省建官之意臣愚欲望聖慈申明舊制
凡命令之出如委非急速不可待時者並經兩省或無
封繳即皆畫時行下庶幾盡蠲宿弊昭示至公復祖宗
之成憲取進止
  論禁傳寫先朝實錄
臣伏見國朝㑹要嘉祐四年史館修撰歐陽修言史之
為書以紀朝廷政事得失及臣下善惡功過宜藏之有
司往時史官書成進入則焚其藁又詔龍圗閣别寫一
[003-7b]
本下編修院以備討閱從之然則史事在祖宗朝其嚴
如此豈容輕示人也今者徽宗皇帝實錄成書奏篇疏
上儲於内閣中外士大夫欣聞盛事咸思以先覩為快
臣竊惟先帝之盛徳休烈良法美意布在方册固當廣
其傳以昭示天下後世然其間所載多涉國體與今日
致論有相闗者臣愚望聖慈申嚴舊制令副本之在有
司者必謹其藏仍不許諸官司關借謄寫及臣僚之家
私自傳誦庶可以嚴宗廟尊朝廷遵祖宗之成憲取進
[003-8a]

  論變文格
臣聞文章經國之大業體尚不一從古而然故論世者
以是識風俗之盛衰觀人者以此别材智之逺近猶所
謂見禮聞樂而知徳政不可不察也西漢二百年名儒
鴻生蜂起間作雍容揄揚著錄于後則炳然與三代同
風唐有天下文亦三變至於美才輩出嚅嚌道奥反刓
剗偽薫醲涵浸然後天下化之粹然一出于正何其盛
[003-8b]
哉我國家恢儒右文列聖一揆取士之制不過曰經義
詩賦然或偏廢而獨舉或兩存而並行或兼用而通試
三者所向雖異及夫得人則奏賦擅場者無不精其能
談經析理者靡不臻于奥累朝名臣悉由此出致治之
美固已逺邁前世仰惟皇帝陛下躬天縱之資恢復古
道優入聖域猶且博覽經史左右藝文孜孜不倦至其
躬御翰墨發為宸章雲漢昭囘光被萬物古帝王莫能
跂及裁詩樂以侑禋祀則十三篇極風雅之妙記損齋
[003-9a]
以明鑒戒則數百言皆道徳之辭若此之類殆不可殫
舉士生斯時親得聖王為之師此千載一逢也臣伏見
昨降明詔用經義兼詩賦合二者之長以作成多士永
為定制可謂善矣今肄業之士服勤有年秋試不逺臣
愚欲望聖慈申飭儒臣慎勸士類戒志尚之不一革文
體之未純毋好髙以異論相矜毋因陋以陳言自蔽毋
泥迂僻之習而失其正毋縱浮靡之說而溺于夸坯冶
一陶聖風雲靡將見四方俊茂試于有司者無不丕應
[003-9b]
徯志咸知以體要為宗文弊既除而文格益勝用之以
黼黻一代羽翼六經實斯文之幸取進止
  論乞進讀本注音切
臣聞曽子曰尊其所聞則髙明矣行其所知則光大矣
髙明光大不在于他在乎加之意而已斯言初止為學
者設也至董仲舒舉此以吿漢武帝然後知帝王之學
亦當如是仰惟皇帝陛下聖質天粹自誠而明敏脩之
功純亦不已至於博覽經史固已識其大者舉而措之
[003-10a]
天下國家日臻於嘉靖矣而猶不忘講學之益退朝清
燕躬御邇英博延儒流敷繹古藝方且以西漢一代之
史命官進讀是將以因事立教鑒往知今參求化源恢
張國紀固不在於考文藝辨音訓為書生章句之習也
然臣竊謂三代而下惟西漢為近古諸史之作惟班固
為名家讀之者考文義而後見紀事之本原辨音訓而
後知立言之法則然文義或有難見非註解無以發明
音訓或有難知非翻切無以辨證多聞之助或有取于
[003-10b]
此也臣不佞叨以讀誦為職茍不能盡心於此或迷金
根之義或誤雌霓之呼以上昧天聽臣則有罪敢陳一
二願從聖訓而訂正之夫服膺曩説疎紊既多蘇晉衆
家剖斷亦尠蔡氏纂集尤為牴牾顔師古激揚欝滯釐
正暌違援據精詳有補學者然則註解不同臣欲以師
古之説為正漢書舊文多用古字間從假借其類實繁
古今異言方俗殊語本音他切互見其中顔師古備著
科條剖析無滯字涉稍異隨即翻音字協音諧舉當乎
[003-11a]
理然則音訓不一臣欲以師古所立為定仍乞於進讀
本内間注音切臣非不知帝王之學志於治道初不問
此區區之言可謂矜小節而闇大體矣然而列職禁近
獻納論思事無巨細皆欲詳審不可茍況執經史以備
顧問乎今兹所陳庶幾下以見愚臣盡心率職之誠上
以副陛下加意典學之美取進止
  論乞與四川進士父母年髙者先次補官續行照
  驗
[003-11b]
臣恭覩詔書應得解進士父母年八十以上與初品官
封徳至渥也自降詔以來凡諸州奏到封毋者並經司
封關㑹禮部考驗貢籍俱以施行唯是四川得解進士
其貢籍不在禮部而在制置司毎得關㑹禮部必稱無
貢籍可照不見得解因依致不放行經今年餘積壓留
滯臣今耿見數目有資州得解進士史堯仁等七十四
人例未曽上鈔若待取㑹道途往返愈見淹延欲乞且
據逐州保奏文字並與先次放行具鈔給降誥命續下
[003-12a]
四川制置司照驗貢籍如有偽冒即行改正庶幾逺方
髙年早得均被上賜取進止
  論守應之策
臣聞為國者必有一定之計大計已定斷然無疑非徇
一已之見也而千萬人之説莫能揺非茍一時之利也
而數百世之議莫能易此其為利害亦豈必賢知神略
而後知之惟所見者審而通乎事機所持者要而當乎
人情所言者順而合乎天道所操執者彌固則成就者
[003-12b]
愈大古所謂聦明賢聖大有為之君建功立事類如此
仰惟皇帝陛下察問如虞舜憂勤如文王緫攬權綱綜
核名實則又與漢之宣光比立國於此固自有一定之
計而近之言時事者乃紛紛而不一軍旅之言厲閭巷
之言戚士大夫之言惑厲有所憤戚有所憂此其常態
耳未至於大害治也惟惑之為害蓋有不可勝言者此
無他鋭與怠之謂也鋭者言兵而欲用怠者諱兵而不
言言兵而欲用是喜功也諱兵而不言是偷安也自講
[003-13a]
和以來九廟寜矣東朝安矣赤子休息矣成功著見昭
昭可知陛下方且惇遣重臣厚將信幣以堅永好以釋
羣疑而汩之以喜功之説其可乎渝盟棄好陛下之所
不為也當朝廷閒暇修明政刑振舉綱紀簡練將士此
不可一日㤀者陛下方且頒明詔飭庶工懲緘黙之風
革驕怠之弊欲人人相與協濟國事而委之於偷安之
説又可乎視陋忽傾陛下之所不取也如臣所見粗有
確論曰守曰應兩言而盡之耳當無事則思所以守有
[003-13b]
不虞則思所以應思所以守自治之謂也思所以應不
得已之謂也守之者在我應之者在彼在我者有常者
也惟其有常則雖信睦交通不能廢吾之所以守在彼
者不測者也惟其不測則雖事變猝至不能逃吾之所
以應今夫千金之家固其垣墉常人之所及也若曰吾
與親黨為鄰不吾害也至慢易其固守之具而弗之理
豈不備他盜哉所謂自治者如此詩曰迨天之未隂雨
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
[003-14a]
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此言自治之為
可畏也獸蹂于田荷戈而逐孺子之所知也若曰吾將
委肉而飼之不汝驅也而獸且噬人矣雖欲不逐其能
安乎所謂不得已者如此漢元康中乘匈奴之衰議欲
擊之魏相不可曰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
於已不得已而起謂之應兵兵應者勝争恨小故不忍
憤怒謂之忿兵兵忿者敗非但人事乃天道也亦言應
敵之不得已也蓋能守者能應之道也守之無不同則
[003-14b]
應之無不勝矣守之既固則銷萌折衝人莫予侮且將
無敵之可應焉昔人所謂善之善者理固如此臣願陛
下増修徳政厚施於民蓄材俊廣儲偫敦本而抑未去
華而務實明賞罰而一於信振威令以致其嚴考將帥
之能否而為摩勵之方察士卒之勤惰而求養用之實
凡可以為守國之具者靡不恢張而徧舉如此守無不
固矣度山川之逺近視道途之險易孰當其阻孰當其
衝孰為之聲援孰為之犄角孰為之統一凡可以為應
[003-15a]
敵之機者靡不素定而黙諭如此應無不勝矣守國之
具皆可以熟議而應敵之機不可以豫言惟在陛下力
行之心識之執中自信而已矣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
㣲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夫人心危而易動易動者浮言
之所以興道心㣲而難知難知者至理之所以隠君人
者不過屏衆多之慮致精一之思執中自信則聖人之
能事畢矣堯舜禹之治天下相傳以一道不外乎此數
語者伏望陛下睿斷不移操一定之計圗守應之策以
[003-15b]
為執中自信之道而毋惑於喜功偷安之説則千萬人
之衆莫能揺數百世之逺莫能易證諸人事質諸神明
臣之斯言庶或無愧惟陛下留神省察天下幸甚取進

 
 
 
 海陵集巻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