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嵩山集 > 嵩山集 卷五十二
[052-1a]
欽定四庫全書
 嵩山集巻五十二
            宋 晁公遡 撰
  傳
   師公傳
師驥字德駿唐末有諱政者自平原徙於眉之武陽歴
八世不顯至公始大母史先夢赤馬相逐而行已而生
公父濬喜曰吾兒聲號發聞必逺其名以識之年十五
[052-1b]
即從師授王氏詩猶本諸毛鄭詩皆通其義善講説去
㳺太學終其去太學未嘗一出遨所聞益博講説益魁
竒每課試太學諸生讀其文懣然服不敢與之齒未及
升禮部㑹父喪以歸歸而母亡公純孝人也閔其親生
惟庻人食没而祭之不能以公食豈不能以卿大夫食
忍死以就其志益奮為學除喪入鄉校課試連出諸生
上政和二年鄉貢之於禮部試其講説第一遂登進士
第故事太學官常取第一人為之宰相蔡京方自外來
[052-2a]
輩類進士與百官迎於郊公獨不往京猶欲羅致之出
我門下乃從吏部署仙井監司刑曹事以去聞者怪歎
成都府路提舉學事翟栖筠因訟其不宜奏授嘉州州
學敎授京憾不置惟威州深入蠻夷中吏民數百家天
下之窮處移公居之聞者愈怪歎公初不悔懼進謝變
前所為京去相始除太學正尋遷太常博士主客員外
郎擢右正言時文武官簿濫且冗公主資送物踰制度
有司為寵倖治第無藝中貴人益用事出其黨於諸道
[052-2b]
為㢘訪使者權勢震中外公入諫院即日上疏論之不
報靖康初愈益論事執政不悦出知房州行半道所不
悦者罷召還拜衛尉少卿雖去諫院猶論事不衰明年
見上於南都哭且謝不能紓國難退移病卧詔聴歸其
鄉其後累刺蜀瀘二州成都府路提㸃刑獄公事夔州
路轉運副使官至左朝請大夫秦檜專國政以嘗事公
於太學熟其名行屢以詔起公公自念嘗再為執政者
不悦殆天性然老且死其可以更辱辭以老不行紹興
[052-3a]
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卒於瀘州既歸葬十有八年不
果告於朝書其事於太史氏又不得直而信者銘其季
女壻潁川晁某曰公豈可以無傳也夫使傳之者寜欲
如今之所為銘於墓而侈大之嗜功利者夸慕吾盖觀
諸士大夫常患富貴無地道苟見有地道雖往受垢不
憚公自少時獨不樂事權要誠書而傳之庶乎來者知
慕此而不慕彼風俗尚有改於敎化有助公之長女適
范孝純先道方城以歸遇賊能以不屈死其風節良有
[052-3b]
自也若所聞於蜀耆老稱公葬族父及從母嫁舅之女
與族之女孤而無歸者凡内外戚或貧無以衣食輒分
所得祿衣食之死之日無餘財於家所居官寛而直為
政務趨於實而不收聲士大夫於此猶有能焉故略而
不書云
   劉汲傳
劉汲字直夫睂州丹稜人曾祖易祖浩雖不仕其鄉論
其德以為大姓父安民仕至朝請郎種德益厚至汲乃
[052-4a]
大發聞始冠於廟即辭其大人㳺太學居三年是為紹
聖三年登進士第瀘州三江蠻長請歸其地職方宰相
遣李成允撫諭授之緣道知汲名自武信軍節度推官
以版致之使行其地皆不毛因曰不可授㑹成允溺死
即自上其狀職方職方以為然不受瀘州得無耗費政
和三年知開封府鄢陵縣時所在爭言祥瑞至凶災則
匿不以聞鄢陵適歲大祲汲奏減賦役明年冬大雪踰
月道無行人五穀薪蒭不入市乃發官所儲以予民部
[052-4b]
使者怒汲不為止潁川曹氏女五歲鬻於彭氏十餘年
其母陳告縣取之愕然不自知汲質其騐者女身有黑
子出視之女感泣汲曰彭氏亦須而養其養彭氏如而
母女再拜曰如公言傳一邑皆嗟嘆人豪李伸私其傭
耕杜玉妻劉劉不從毆死賂玉焚其屍事覺具獄上府
是冬當有事於郊有赦伸謬稱寃冀赦移大理寺受其
賕以縣為枉汲論於朝移御史卒論伸死尋通判隆德
府河北罷所鑄鉛鐵錢錢湊河東民不肯用闔市無所
[052-5a]
鬻民不得食汲曰歲飢則出義倉今患有甚於歲飢即
出以貸民已乃自劾常平使者吳時大驚奏論其賢方
士林靈素方大幸府諸生班自以妖言改易繫辭為竒
怪附靈素汲白府下自獄以事聞靈素薦自有道詔轉
運使陳知存即騐掾吏懼不敢署獄汲按治自如知存
憚汲正奏曰府當之是宣和元年除開封府刑曹掾治
左獄始盛章等暴酷敢誅殺或法不至是而其意深刻
以為不快則請於上相以為常汲白府為大姦則當請
[052-5b]
餘宜如律嘗有所坐微而遇赦特不原者汲論赦者無
逺近無小大其罪畢除而轂下不及可乎上曰汲言是
也靖康元年除京西路轉運使女眞逼東都召知鄧州
髙公純以兵行公純懼不敢行汲譙責公純公純以無
粮告汲曰公其行饋餉吾職也知永興府范致虗亦按
兵華下汲復以書譙責且敎以一軍自蒲中趨河陽焚
敵積聚絶河橋一軍自陜路直抵鄭許與諸道連衡敵必
解致虚以書謝而與公純終亦不行汲憤憤取公純所
[052-6a]
部兵即日行公純不得已亦行至南陽復留汲獨持至
東都則徽宗欽宗北狩矣當此時楊貴張沂薛廣王任
尚虎各潰為盗太上皇帝曰汲為我行告諭之其長聞
汲至皆迎降天子議幸鄧州取潼川府夔州二道錢幣
儲於鄧汲論二道土瘠而貧必將歛諸民請勿徴公純
致虚相繼去汲兼行刺史事修城池器械募勇士得數
千其後與俱死盗過莫敢近遂拜右文殿修撰知鄧州
十二月受命即遣家歸其鄉益為戰守備曰他盗非吾
[052-6b]
敵女眞至當率諸軍一戰如天之靈幸而勝不則吾職
死之明年正月女眞至號稱二十萬州兵不滿萬人汲
語諸將曰國家養而曹不死戰無以報且吾不令而曹
獨死也皆感奮曰願為公死復諭居民曰吾則死矣若
屬俱屠無益有材勇願與吾留者聽餘盡出得敢死士四
百餘人乃遣戚鼎以兵三千出東門迎敵靳議以兵八
百出南門趙宗印以兵三千出西門掎之而汲以牙兵
四百登埤以望見宗印遁即自至鼎軍中麾其衆陣以
[052-7a]
待敵至士爭死鬬敵為却俄而議敗走敵以二軍夾而
乗之矢如雨軍中請汲去盖汲曰吾不去盖敵知安撫
使在此樂為國致死吾死彼將不敢輕中國遂與鼎戰
死汲平生重節義族女貧既䈂不能嫁則為嫁之拊其
兄弟之子如其子姑適程氏不能衣食為市田衣食之
程死葬之其子病不能養迎其姑養之晁子曰凡平居
軟熟不自立者其臨難必不能如此益信也予嘗念靖
康中河南北兵作上下震擾豈其無節士予守通義聞
[052-7b]
外屬邑有汲訪其事於其家喜為書之
  墓誌
   程卭州墓誌銘
某昔仕涪州所趨走州刺史程公之子仔衣大布戴大
帛之冠手其書一編來見曰哀不能言執事其視諸書
仔去某取其書讀之以為為善而志常遂者天也或有
不遂者天所不逮也天則以文予人而使之發揚焉仔
之父仕至右朝議大夫不克大顯其葬也於是乎有待
[052-8a]
乎文也某聞公之先盖有諱仁霸者州論其行義使攝
錄事參軍有盗蘆菔根不自意所持刀傷主人尉幾幸
賞以為劫獄吏受尉賕强搒服之錄事公咋謂盗汝寃
盍自言吾為汝直之州竟殺盗盗後三十年晝見請往
與尉史對對已則子孫其昌矣至公盖六世果皆官達
而夀天於公之家抑厚矣尚懟曰不大顯第見世有愧
於公者而在髙位顧不求其傳孰能如公之家歟不必
資於文以發揚也雖然公且葬不可不具著以告於後
[052-8b]
之人知公實大顯又非止於其身將其後皆然公諱敦
書字通叟其先武昌人唐廣明中諱琦者從僖宗入蜀
遂家於睂州曾王父諱濬大中大夫累贈金紫光祿大
夫其配宋氏京兆郡君王父諱之邵大中大夫顯謨閣
待制贈龍圖閣直學士累贈少師其配史氏蜀國夫人
父諱唐寶文閣學士右正議大夫贈特進其配楊氏通
義郡夫人許氏同安郡夫人勾氏安康郡夫人自其曾
王父而來為仁厚寶文公未嘗以徒罪刑人及公益寛
[052-9a]
大宣和二年寶文公任為承務郎始為資陽丞鹽井日
征有程主計者欲征倍程檄公覈其實公曰是盈縮無常
今而盈可也不幸而縮吾不可奉上官害民列其實有
司為正民間大呌讙以喜去監金堂縣税愈益輕其征
其初課不登已而商賈爭出其途課大增將去留其贏
於庫不以著籍曰姑以是備不登可也再為江原丞率
其民盡力於堰仍為均水約束民不復爭張魏公宣撫
川陜陳公通判達州尋遣奏事闕下吕丞相欲留為郎
[052-9b]
尚書省公曰不可不返報既歸州闕太守兼行太守事
女真逼安康其帥王彦以其軍來公諭其民民曰公不
欺我爭出粟蒭其軍亦喜曰微公如何公復令其軍有
譁者吾不貸終其軍去無敢譁守涪州其民舊出地租
為公使錢者悉除之守普州鹽井廢所負不入繋獄者
百餘家公論其課當除卒為免其課九十九萬一千餘
斤錢五萬三千餘緡再至涪州州之人喜且相語我公
來矣守雅州徼外蠻殺靈闗民提㸃刑獄司欲徴旁郡
[052-10a]
兵公曰何至是第召土丁集塞下徼外蠻意讋不敢動
蜀以無事守卭州欄江堰乆廢公治之民溉田增多歲
餉漢中諸軍百萬實八十萬前為守者常先一歳取民
輸以充賦民力竭不能輸公上其狀且自劾未報則戚
戚以悲既聞有議復除則喜過於其民之得復除也其
後卒除十萬緡而公以乾道三年正月十六日卒年六
十七民恨公不及見歎息以泣公少淵靜無競所至為政
簡便盖自其家法而然其居家於親也孝於兄弟也順
[052-10b]
於族也惠於士也誠嘗予之田以資其養從女之孤者
嫁之内外屬貧者賙之瀘上有族於楊夫人之喪助沐
椁見必泣公所居鄉其鄉人愛之所居官其邦人德之
有子又能教之以文學登進士第古之君子著於冊書
爲世所稱道盖如此公詎不大顯也耶仔以公卒之年
十一月壬申葬於眉山縣之懐德鄉公所卜龍淵之上
黎恭人之壙去寳文公墓三里公之孝益信也恭人左
中奉大夫直秘閣揆之女生子男二人俱右承事郎前
[052-11a]
瀘州瀘川縣主簿致仕卒仔左承直郎前卭州軍事推
官孫男四人以正以發將仕郎以簡以一未仕孫女五
人長適右廸功郎資州龍水縣主簿孫直洵餘未嫁銘

 世有施仁 孰識其報 既熾既昌 於公有考
 公之初祖 慈惠且温 寃則直之 天大其門
 迄公六世 仕者加多 為帝守邦 旗纛弓戈
 登於光顯 益秉故常 實羡於仁 以篤不忘
[052-11b]
 公之子孫 是効是似 繼今綿綿 刻示無止
 
 
 
 
 
 
 嵩山集巻五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