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定集 > 文定集 卷五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定集巻五
            宋 汪應辰 撰
 奏議
  論薦舉攷限疏
臣契勘四川制置使司先舉指揮選人磨勘改官許從
本司出給公據申吏部施行伏見紹興三十二年十月
九日指揮應在外合舉改官親民任使者以每嵗合舉
[005-1b]
員數將一半舉已闗陞或實厯三攷以上人餘一半舉
自厯任以來通及六攷以上人如違今來攷限舉官與
被舉之人並行罷黜雖去官勿原又隆興元年三月初
四日指揮改六攷作五攷者竊想指揮之意葢恐初官
未及三攷而夤縁請託多為之收留舉狀以待異日
磨勘非獨長奔競之風亦以妨寒畯之路故立此約條
以為限格然而其文有煩複而難明其法有拘硋而難
遵選人於法必實厯三攷或四攷方得闗陞固有三攷
[005-2a]
以上而未闗陞者未有已闗陞而非三攷也然則謂之
舉三攷以上人足矣不必更云已闗陞也此臣所謂煩
複者也且薦舉之法將以取人材攷政績非茍以充數
而已今且以一郡論之假令郡守嵗合舉二人而偶無
實厯五攷以上人可以應格者則將至於闕而不舉矣
又如有三人焉其二則三攷以上而其人材政績皆當
舉也其一則五攷以上而其人材政績為不當舉也則
或將舍其所當舉而取其所不當舉以就一半之數矣
[005-2b]
此臣所謂拘硋者也伏望聖慈特降指揮應在外合舉
改官親民任使者舉實厯三攷以上人更不必以已闗
陞及五攷以上為拘如此則文理明白簡而易從既可
以革去初官奔競之弊而又不失所以取人材攷吏績
之本意臣竊見祖宗之時諸路使者薦所部吏未有限
數在京臺閣及常參官皆任知州通判者雖非所部吏
皆得薦其法至寛也然而選人引見則有特㫖京官改
轉則有定員是以薦舉雖多而官不冗也今法益宻矣
[005-3a]
而來者無窮陛下攷祖宗之制酌時世之宜而有所損
益焉臣輒因職事所及而極言之不勝惶恐俟罪之至
取進止
  論罷户長改差甲頭疏
臣竊以祖宗法令至於今日嚴密詳備所宜奉承遵守
而勿失者也比年以來官吏推行或非其人至于事失
其宜民受其弊議者不察其故而徃往歸咎于法偏見
率意出竒立異輕議改作茍以求售其説而不究法之
[005-3b]
本末不顧民之利病紛更紊亂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者
葢不少矣如近日臣寮有請欲罷催稅户長改差甲頭
此但見户長之害而不思有以救之不知所以害民者
在人不在法也民有産業則有常職今免役條令毎二
百五十家差户長二名以催理民所當納之賦何復難
者然而户長不堪其役而或至于破産者豈有他哉葢
物有厚薄役次有乆近使縣令親閲簿書而依公㸃差
則民自無詞今吏胥舞弄作弊至有差一户長至於四
[005-4a]
五而不定者此其害一也稅租自有期限追集比校拘
畱勘罰其害二也官物已納而不即銷簿往往重疊剗
欠其害三也攬納人類多與公吏相表裏亦有公吏自
為之者攬而不納反以殃及户長其害四也逃亡户絶
不復倚閣而使户長代納其害五也形勢之户稽慢苟
免官司不敢誰何而惟責辦于户長其害六也不能檢
察姦偷撙節冗濫而財賦失陷用度空乏則豫借税租
有併催兩科者其害七也此七者特其大概耳其他煩
[005-4b]
擾侵刻豈易悉數使縣令得人則為户長者無此害矣
茍非其人則雖易置甲頭而所以害民者固自若也大
抵胥吏常態利于生事以擾民使其循常守舊則無以
濟其姦貪矣故毎朝廷政令之下則竝縁假託疑惑上
下肆為不靖名曰奉行其實違戾如臣僚所乞以甲頭
催税一事户部勘當下轉運提舉司從長相度如經乆
可行即申請施行蓋省部之意本欲博盡中外異同之
議而審定其當非便以為可行也而潼州府中江縣遂
[005-5a]
差甲頭八百二十六人又以㸃追不到決杖罪者四百
餘人支㪚甲帖其納錢皆有定數又懷安軍金堂縣差
甲頭七百人五日一次比校則是此七百户者奔走道
路無虛日其行移曉示皆以被奉朝㫖為辭則制置司
因人户論訴已行下住罷令聼候朝廷指揮仍牒四路
轉運提舉司照㑹外臣竊以户長之法無可更易伏望
聖慈明降指揮令州縣並依現行條法施行勿復他議
仰惟陛下軫念百姓而于監司郡守尤所加意延見質
[005-5b]
問攷察進退此實致治之本也監司得人則屬郡治矣
郡守得人則屬縣治矣至于獻言之人動欲改立法令
其紛紜而無益者可以斷自聖意置而勿問眞宗皇帝
時李沆為相嘗謂在相位無功可紀惟中外所陳利害
一切報罷之以此少報國爾朝廷防置纖悉備具或固
所陳請施行一事即所傷多矣臣竊原沆之意固非盡
棄羣議也蓋變更法令古人所重利未必興害己先見
駸駸不已流弊益甚所以杜絶其漸識慮逺矣若其通
[005-6a]
達國體切于世務者又豈無一概論哉臣敢因事而極
言之不勝戰栗之至取進止奉聖㫖依奏令户/部行下諸路依此
  論愛民六亊疏乾道/五年
臣竊以為昔大有為于天下之君雖酬酢事變不一而
足然皆以畏天愛民為本蓋天視自我民視天聴自我
民聴愛民乃所以畏天也未有不得乎天而可以成天
下之務亦未有不得乎民而能得乎天也自王者之迹
熄戰國之君務相傾奪于是孫吳之戰伐儀秦之縱横
[005-6b]
申韓之刑名法術紛起更進天下為之騷然不寧孟子
于此時獨力持仁義之説以救民濟世齊大國也宣王
一時賢君也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莅中國撫四夷其
志亦大矣孟子乃曰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為之
後必有災其所以告宣王則在于反其本養其民焉而
已夫以天下並爭詐謀竒計之所不能下長㦸勁弩之
所不能克區區養民之説不幾于揖拱而救焚乎故當
時例以孟子為迂濶而莫之用言既不用則亦莫見其
[005-7a]
效騐然而後之能一天下者漢髙祖光武也髙祖所任
者蕭何何之言曰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者還
定三秦天下可圖也光武所任者鄧禹禹之言曰方今
人思明君如赤子之慕慈母古之興者在徳厚薄不以
地大小蕭何鄧禹之言即孟子之言也世但見髙祖光
武征伐四克而不知其得天人之心蓋在此而不在彼
也恭惟陛下宏規逺畫將以紹復大業底綏四方而于
愛養斯民尤致意馬發于詞令見于政事勤勤懇懇無
[005-7b]
所不用其至固已合乎天矣臣輒不自揆思所以將順
聖徳之萬一者其一曰陛下雖有愛民之誠而良法羙
意推而行之者則在監司郡守今之監司郡守多不實
選是以民未必皆被其澤願陛下精擇其人乆任其職
攷覈其課而進退之其二曰獻言進訃之人類多捨循
常而好紛更蓋循常之功未必有可見之迹可喜之事
而紛更之説聴其言則羙施于事則悖民受其弊當在
于此故昔人謂康濟小民率自中詳乃視聴罔以側言
[005-8a]
改厥度也其三曰𣙜貨之利今數倍于前代州縣或科
歛以取辦雖未能蠲减不宜有所增加以重困民力其
四曰州縣民用比承平時不翅十倍豈復更有羨餘貪
猾之吏往往刻剥進獻頃雖禁止未能盡革自今有犯
令者陛下必行絀罰以明示好惡其五曰收糴糧儲繕
修器械之類諸所費用悉宜計其實值給降本錢無使
州縣于百姓重賦之外復有此等賠累或更竝縁肆為
奸利其六曰民竭其財力以養兵矣而又欲以民為兵
[005-8b]
恐其不足以禦盜而適以為盜也今雖以籍定若免其
教閲而約束州縣毋或非時追集違法率歛庶幾疲瘵
之民得以安業凡臣所陳皆繫斯民之休戚為甚切臣
之見聞思慮所不及者葢亦不少惟陛下特留聖念使
士之誠實之言民之疾苦之状皆得畢陳于前次第而
施行之以固邦本以承天意天人協應相與為一則為
之而成動之而功将無不可者矣取進止
  論欽宗配饗功臣疏
[005-9a]
臣準尚書省劄子太常寺官劄子欽宗皇帝廟庭配饗
臣僚尚虛其位當時官僚罕可稱述而以身徇國名節
暴著者迺有其人雖其生前官品不應配饗之科然事
變非常難拘定制因循九載宜以時定欲望敷奏特降
明詔令侍從臺諫集議以聞三省同奉聖㫖依者臣謹
按周禮司勲凡有功者銘之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蓋
以其有功特襃異之以示勸也本朝一祖七宗皆以宰
輔配饗名實俱稱人無間言恭惟欽宗皇帝遭時艱難
[005-9b]
其所圖任共政之臣皆未有能稱其任者非常之變自
古所無今若欲應故事茍令備數必無以厭愜公論上
非所以尊宗廟下非所以勸有功誠如太常寺官所言
也至於當時死事之臣前後非一建炎以後皆已次第
裦贈今若欲令配饗欽廟既典故所無萬一創行之又
當攷究本末差次輕重有所取舍尤不可以輕易昔唐
文宗武宗宣宗皆無配饗功臣蓋配饗之意主于勸功
司勲掌之而名曰功臣其意可見非宗廟之禮必待此
[005-10a]
而後備也伏見本朝建閣立名以寳蔵御集獨太祖英
宗兩朝既無御集閣亦不建蓋雖崇奉祖宗然必審其
實必當于理不虛尚文飾以强塞人情而已臣竊謂欽
宗配饗功臣無其人則當闕之既合于周禮司勲之義
又有唐故事又有本朝建閣體例如臣言允當伏乞聖
慈特降指揮今更不議取進止
   貼黄
 臣伏見治平二年詔議濮安懿王典禮元祐八年詔
[005-10b]
 議郊祀尋皆有指揮罷議蓋或議或罷惟其事之可
 否而已伏乞睿照
  論金使名犯真宗舊諱疏
臣伏見金國所遣賀正旦副使其名兩字係眞宗皇帝
藩邸舊名竊謂合説諭令其囘互或兩字中止稱一字
仍移文對境照㑹今若置而不問萬一後來或犯宗廟
正諱愈更難處不若防微杜漸于今日也取進止
  貼黄
[005-11a]
 契勘金人所遣正使其姓係犯欽宗皇帝嫌名非正
 名之比伏乞睿照
  同諸司請定寺觀納趲剩錢期限疏
臣等今相度上件趲剩錢元降指揮係于次年上半年
内起發昨來諸措置不一或趁秋成起催催則有榖價
正賤輸過其數之費或令四季分納則有期㑹迫促非
時舉貸之患葢縁八州地利所種早晚不同寺觀大小
事力亦互異有利害難以概行然必俟次年催理則其
[005-11b]
間或以蕩為他用責之于無反致勞擾今欲乞令八州
並自秋苗初限日起催各隨土俗所宜接續送納至次
年上半年内取足或有情願自于秋苗前者亦聴從便
官司不得立限期其自來係納本色米或折價去處皆
依舊例庶幾少寛寺觀之力州縣亦不至闕誤
  論勘合錢比舊增重疏同兩運/使奏
右臣等仰惟陛下力行仁政勤恤民隠凡正外議論有
以便安元元者未嘗不嘉納聴從此堯舜之心也然而
[005-12a]
事有曲折理有疑似而利害頓殊名實相反者陛下雖
有仁心仁聞非特民不被澤而愈更受害此為人臣者
宜思所以將順聖徳之羙而不可以苟已也伏見乾道
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聖㫖依臣僚所奏諸路州縣受納
人尸二税等毎鈔收勘合朱墨錢三十文今欲毎貫石
匹兩以上隨數收勘合朱墨錢比舊卻減作二十文其
下户錢不成百米麥不成斗紬絹不成尺絲綿不及兩
者並免收納庶得優潤下户已付户部施行者竊以議
[005-12b]
者之説以昔之取于民者三十今減為二十昔之畸零
今將除之此利謂損利以予民宜陛下之樂從也而其
實則大不然者昔之三十葢以鈔計今減為二十乃以
貫石匹兩計且以錢論之或十貫或百貫均是一鈔昔
日不過納錢三十已耳今則十貫則當納二百矣百貫
則當納二貫矣參差不齊絶長補短總而計之則其所
多取之數葢有數十百倍而不翅者矣謹按人户輸納
官物以錢陌取之者曰頭子錢以鈔旁取之者曰勘合
[005-13a]
錢此乃兩事也頭子錢本起于除陌錢蓋唐五代不得
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盡革然舊法止于一十三錢至
紹興十一年增至四十三錢乾道元年十月又增一十
三錢是頭子錢昔之十三者今為五十六錢矣所謂勘
合錢者初因宣和間講議司措置令人户從便寫鈔旁
輸納官庫謂之合同印記錢前此所未有也至紹興四
年以軍興用度隨宜措置改作勘合錢令人户輸納税
賦將寫到文鈔毎副收納勘合錢三十文以此觀之是
[005-13b]
頭子錢因貫陌而除勘合錢因鈔旁而出其制名之意
各自不同今乃不究事因一例增取則併頭子勘合之
數每貫為七十六錢矣頭子錢固已重矣又舉勘合錢
而增之是一之為甚而再焉者也以鈔旁取之而又計
其貫陌是名不正而言不順也以减賦為名而其實增
之是以白為黑也取之以數十百倍之多而于不成斗
百尺兩者蠲之謂之優潤是放飯流歠而問無齒决也
而小民無知藉藉嗟怨但謂有司利于掊歛而以虛名
[005-14a]
欺之豈復知陛下聖意所在齊宣王以羊易牛孟子曰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
也又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烏
知之蓋百姓所見者特其外之迹爾宜其知之淺也夫
以蜀最僻逺而陛下埀意加惠無所不用其至折估糴
本之虚額則屢詔除放白契税錢之積欠則一切蠲免
豈有他哉凡以愛民而已惟是建言之臣失于詳審使
百姓有以輕議有司甚非陛下愛民之意漢文帝除肉
[005-14b]
刑外有輕刑之名而内實殺人其後更定律令民乃得
全活天下之事固有以善為之而失其本指者自昔聖
賢所不能免惟知其非而改之不俟終日則徳意明白
民志自定矣或恐議者謂勘合錢所取微細未足以厲
民臣等以為軍興以來百姓賦斂十倍於昔日刻剥朘
削至此極矣譬如羸弱之人負百斤之物間闗逺塗不
得休息若減其一二猶可少蘇或稍增之則輾轉疲乏
必斃踣而後已一綫之溜乆而穿石存亡危急間不容
[005-15a]
髮未可以為無傷而弗去也凡百姓疾苦陛下固已盡
知之而臣等猶反復言之者誠不勝惓惓之意伏望聖
慈俯賜詳酌特降指揮其勘合錢令依舊法施行中外
幸甚
  論左蔵南庫事
臣伏䝉聖慈親賜手筆令臣子細開具激賞庫現在錢
物及諸處每嵗供納數目奏來者臣竊以自置激賞庫
以來二十有七年其間増損不一費用亦異今且開具
[005-15b]
紹興三十一年現在及所入之數可以見其大概者唐
宰相李徳裕奏請置偹邉庫嵗入泉帛皆有名數以度
支郎中判之本朝更定官制户部侍郎二人以判左右
曹而右曹實主封樁錢物其僅存者疑然終不能易也
兵興以來費用百出封樁錢物其僅存者無幾于是户
部侍郎不復分職而治其勢然也陛下比詔有司以御
前激賞庫歸户部又詔以左蔵南庫為名遇有軍期方
得支用所以示天子不私其財與夫備豫不虞之意祖
[005-16a]
宗之意雖未可復而唐之備邉亦不過如是而已竊見
近嵗如出賣官田官告度牒及進奉銀絹雖皆已樁管
亦合撥入南庫以見其為有司存遇有缺乏及緩急之
費須奏請得㫖然後可支欲望指揮更賜詳酌施行
 
 
 
 
[005-16b]
 
 
 
 
 
 
 
 文定集巻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