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歐陽修撰集 > 歐陽修撰集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歐陽修撰集巻七
  事蹟        宋 歐陽鉞 輯
   上書始末出宋/史
宋欽宗靖康二年丁未五月庚寅朔髙宗即位南京今
睢陽城改元建炎下詔求中外有文武才略出倫或淹
布衣或沈下僚禁從監司郡守廣行搜訪應誤國害民
之人見流竄者更不收叙應干民間疾病並聴中外臣
[007-1b]
庶詳具利害陳述是年太學生陳東撫州布衣歐陽澈
各月日不等凡三上萬言奏議八月二十五日壬午二
人同斬於南京都市先是上聞東名召赴行在東至上
疏言宰執黄潛善汪伯彦不可用李綱不可去且請上
還汴治兵親征迎請二帝其言切直潛善等憾欲以伏
闕事中東然未有間也會澈亦上書極詆用事者其間
言宫禁燕樂事上諭輔臣以澈所言不審潛善乗是密
啟誅澈併以及東皆坐誅東澈始未識綱特以國故至
[007-2a]
為之死行路之人有為之哭者上甚悔之至孝宗乾道/四年復行撫
州抄録奏/議呈進
   贈承事郎指揮出宋/鑑
建炎三年己酉二月三日壬子髙宗渡江七日丙辰至
平江十三日壬戌次杭州十四日癸亥朝羣臣於行宫
降詔罪已求直言二十六日乙亥詔陳東歐陽澈並贈
承事郎官有服親一人迪功郎令所居州縣存恤其家
先是尚書左丞葉夢得初謝上諭宰執曰始罪東等出
[007-2b]
於倉卒終是以言責人朕甚悔之方今降詔求言當令
中外皆知此意二十七日丙子復下詔曰朕以菲躬遭
時多故舉事失當知人不明昨以宰臣非才任用既久
専執己見壅塞下情事出倉卒匹馬南渡深思厥咎在
予一人既已悔過責躬洗心改事放斥宫嬪貶損服御罷
黜宰輔收召俊良尚慮多方未知朕志自今政事闕遺
民俗利病或有關於國體或有益於邊防並許中外士
民直言陳奏朕當躬覽采擇施行旌擢其人庸示奬勸
[007-3a]
五月四日辛巳上次鎮江府翰林學士滕康請命有司
祭陳東之墓上諭執政以東忠諫而死厚恤其家焉
   贈朝奉郎祕閣修撰誥詞出宋/鑑
紹興四年甲寅髙宗幸臨安十月二十八日壬寅勅朕
建炎即位之初昧於治體聴用非人將布衣陳東歐陽
澈寘於極典至今痛恨之雖已各贈承事郎并與有服
親一人迪功郎猶未足以稱朕悔過之意故贈承事郎
陳東歐陽澈並加贈朝奉郎祕閣修撰更與恩澤兩家
[007-3b]
如無兒男許女夫承受仍於所居州軍各賜官田十頃
趙鼎進呈韓世忠奏劄因論建炎之初黄潛善汪伯彦
擅權専殺寘二人於極典上曰可更贈官賜田雖然死
者不可復生追痛無已中書舎人王居正草制曰嗚呼
聞古之人願為良臣不願為忠臣以謂良臣身荷美名
君都顯號忠臣已嬰禍誅君陷昏惡嗚呼爾東爾澈其
殆將有意於良臣乎由朕不徳使爾不幸而不為良臣
也雖爾等不得已不失為忠顧天下後世獨謂朕何此
[007-4a]
朕所以八年於兹一食三嘆而不能自已也通階美職
豈足為恩以塞予哀以彰子過使天下後世考古之飾
非拒諫之主殆不如是魂其有知享朕兹意
   宋史列傳
歐陽澈字徳明撫州崇仁人年少美鬚眉善談世事尚
氣大言慷慨不少屈而憂國閔時出於天性靖康初應
制條弊政陳安邊禦敵十策州未許發退而復採朝廷
之闕失政令之乖違可以為保邦御俗之方去蠧國殘民
[007-4b]
之賊者十事復為書并上聞已而復論列十事言臣所
進三書實為切要然而觸權臣者有之逆天聴者有之
或結怨富貴之門或貽怒臺諫之官臣非不知而敢抗
言者願以身而安天下也所上書為三巨軸廄置卒辭
不能舉州將為選力士荷之以行會金人大入要盟城
下而去澈聞輒語人曰我能口伐金人彊於百萬之師
願殺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見信請質子女於朝身使
敵國御親王以歸鄉人毎笑其狂止之不可乃徒步走
[007-5a]
行在髙宗即位南京伏闕上封事極詆用事大臣遂見
殺附陳東傳東鎮江丹陽人髙宗即位五日相李綱又
五日召陳東至未得對會綱去乃上書乞留綱而罷黄
潛善汪伯彦不報請親征以還二聖治諸將不進兵之
罪以作士氣車駕歸京師勿幸金陵又不報潛善輩方
掲示綱幸金陵舊奏東言綱在中途不知治體宜以後
説為正必速罷潛善輩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
善遽以語激怒髙宗言不亟誅將復鼓衆伏闕書獨下
[007-5b]
潛善所府尹孟庾召東議事東請食而行手書區處家
事字畫如平時已乃授其從者曰我死爾歸致此於吾
親食已如厠吏有難色東笑曰我陳東也畏死即不敢
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頃之東具
冠帶出别同邸乃與澈同斬於市四明李猷贖其尸瘞
之東澈初未識綱特以國故至為之死識與不識皆為
流涕死時年三十七許翰在政府罷朝問潛善處分何
人曰斬陳東歐陽澈耳翰驚失色因究其書何以不下
[007-6a]
政府曰獨下潛善故不得以相視遂力求罷為東澈著哀
詞澈所著飄然集共六巻會稽胡衍既刻之豐城范應
鈐為之立祠學中
   墓表        宋 鄧名世 撰
紹興四年春天子念陳東歐陽澈死非其罪詔俱贈承
事郎且官其親屬未足以稱悔往之意於是加朝奉郎
祕閣修撰告於澈之第又録其後二人賜田十頃以撫
其家制書百餘言至謂爾不幸不失為忠唯余八年於
[007-6b]
兹一食三嘆嗚呼禹湯罪已之辭何以加此是時名世
方為正字待罪史館同舎有熟陳君者曰歐陽君獨昧
平生且不詳何許人名世應之曰同郡竒男子也年少
美鬚眉善談世事其胷中耿耿果如此後半年名世丁
内艱歸聞郡太守奉詔擇美田畀歐陽氏明年朝廷任
其弟衡迪功郎子飛黄婿黄怙皆將仕郎衡調袁州司
户叅軍母羅夫人命為君度𦵏地於邑之長安鄉龍源
即賜田開塜塋也九年二月壬申招魂𦵏衣冠墓而墳
[007-7a]
之使來乞言以表君名世於君聞見實詳且久為叙其
事書之君字徳明七世祖俊仕南唐李氏開寳中謝病
歸老於家自吉州廬陵徙居撫州崇仁曽大父詔大父
恕父俞皆不仕君生於丁丑死於丁未享年三十一妻
陳氏長子飛英皆前卒君尚氣大言慷慨不少屈而憂
國憫時出於天性靖康初應制條弊政五十餘事事數
百言為三巨軸廄置卒謝不能舉州將為選力士荷擔
以行會敵大入要盟城下而去君聞輒語人曰我能口
[007-7b]
伐金人强於百萬之師願殺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見
信請質二子一女於朝身使敵國御親王以歸鄉人毎
笑其狂止之不可乃徒步間關走行在所上即位南都
遂伏闕上封奏極詆用事大臣時上初臨御痛兩宫䝉
塵未甚親决庶政中外封奏或委大臣裁處大臣惡其
言以他事誣奏誅之盖建炎元年八月二十日也君既
誅天下不以為是上深察其寃再加贈䘏且正誤君者
罪人謂君身雖不幸而殁享殊榮蓋前古未有厥初儻
[007-8a]
少徐之先以忠義自結人主而後薦其所聞則天子睿
明猶將旌君以躬徇於國顧寧有是事耶雖然自古及
今無敢以生死廢君臣之義昔鄖公鬭辛有云君命天
也若死天命斯言誠可以埀法後世今君以危言觸權
近不顧没身而天子追悼哀矜無所不至其子孫復能
侈上賜以圗襄事彰人主不吝之名示後人忠義之勸
君可謂死而不朽者大書深刻以表於隧夫誰曰不宜
乃繫之以辭曰
[007-8b]
 疇昔邊塵暗大梁兩宫鑾輅征龍荒大明出海升扶
 桑秋氛蓬勃猶飛揚賤臣懷憤輕死亡籲號伏闕陳
 封章要拯天步恢皇綱恥同汙俗隨低昻云胡奸佞
 加斧斨不容曳組朝明光九重追悼深不忘温詔丁
 寜頒十行天子罪已如禹湯便蕃異禮褒忠良論譔
 華衮資官郎賜田任子榮其鄉龍源佳城新君堂儒
 官命服爰歸藏巴川泚泚山蒼蒼上恩山髙兼水長
 貽爾子孫後其昌昔聞鬭氏今歐陽
[007-9a]
   臣僚劄子
臣僚上言伏覩近降指揮追贈陳東歐陽澈官職陛下
悔往責躬極其哀痛道路之人聞者為之感泣臣竊惟
宰輔非材誤國亂政求之自昔豈可勝誅然至極於鄙
夫有患失之心廷臣無作威之戒使人主䝉拒諫之謗朝
廷有殺士之名此而不誅何以為政鄉者建炎之初陛
下以四海無奠祀之主雖俯從人欲紹履帝尊念兩宫
之逺狩憫宗社之阽危禍故靡常宸心震悼萬機之事
[007-9b]
實付之一二大臣而黄潛善汪伯彦偶縁攀附同秉國
鈞首膺注意之求尊任仰成之寄固當開闢言路廣上
聰明而潛善伯彦不學無術文過飾非惟用心固寵以
保身務懲處士之横議致東與澈被此淫刑方其威命
之行實為初政之累逺近詢之無不歎感一自潛善伯
彦得罪去位於今六年而陛下喜聞蹇諤之聲包容狂
直之士崇奬臺諫詢擇芻蕘導人使言不吝爵賞使天
下曉然愚民孺子咸知向者東澈之死罪非陛下之心
[007-10a]
而忠臣義士扼腕共怒甘心於潛善伯彦之日久矣今
陛下尚軫淵衷痛自追咎使潛善魂魄有知猶思延頸
就戮而伯彦軀幹故在不識何施面目仰覩君親伏望
聖慈特賜睿斷
   哀詞        宋 許翰 撰
建炎元年八月翰䝉恩召至睢陽再俾與政是時李綱
黄潛善用汪伯彦張慤在樞府翰察綱必為諸人所危
自度不可以留辭位甚力章奏累上而綱得罪翰因獨
[007-10b]
留祈去力陳綱之忠義英發方今非綱無可與共建中
興之業者廢綱而留臣徒無益也上未納而持之故伯
彦慤相繼為上位留及綱罷相翰猶綴班列奏事一夕
見潛善獨留甚久翌日上顧潛善曰昨夕二人已處之
矣因泛言歐陽澈書論朕宫禁寵樂惡有此事陳東書
欲必留李綱歸曲朝廷翰茫然初不知其端也既罷朝
問潛善上所處者何人曰即後所指陳東歐陽澈也處
之如何豈已逐之耶曰斬之矣翰驚失色潛善乃曰今
[007-11a]
日方將論救已不及矣因究其書何以不下政府曰獨
下潛善故不得以相視是時伯彦慤皆不復問其本末
盖素與聞者汪伯彦等俱稱歎主上威神睿斷而潛善
至堂見應天尹孟庾白事獨詰何以不關政府而斬東
等微示愠色盖潛善前留本定此議惡専其惡故反推
而逺之也翰歸謂所親曰吾與陳東皆争綱者豈有一
人斬首都市一人安跡廟堂者哉上不早聴使去諸人
將復東澈我矣乃辭以同列事不與聞章上卒以罷去
[007-11b]
然世多擬此二人者言大犯干故取禍深紹興三年始
見東書於湖湘一書論李綱之用傅亮張所未有過失
不當請去而方為汪伯彦黄潛善所排抵二書請上大
明誅賞前日諸將提兵顧望不救都城非大元帥心宜
正其罪而下親征之詔揚厲威武期還兩宫保據中原
無為渡江之計金陵之名猶栢人也不可不思三書言
李綱謫去則朝廷必不能行前所陳因深論刺汪黄之
奸必敗國事願速去之至屬上躬優㳺不迫也則知東
[007-12a]
所以死坐咈大臣非天子意潛善等盖慮天子謂其以
詆已故殺東故因歐陽澈書攻及上躬而并殺之以盖
其私且謂是皆讒誣無根均不足信嗚呼其可謂周於
謀已而輕殺士矣渡江之後天子感悟下詔追録二人
之忠令各官其子而厚撫其家顧當奸臣誤國之曲折
世或不究知也則仁聖之本心未明故刪取東書大指
如此而繫以哀詞使後之人有攷詞曰
 紛衮繡兮迷國俾韋布兮憂時忠未諒兮讒興言方
[007-12b]
發兮身夷邊之塵兮飛揚䝉兩宫兮北之廟祏震兮憑
怒社鬼哭兮悽悲委墜緒兮嗣聖基天命兮遺黎何鄙
 夫兮間此盗威福兮逆施惟寵利兮是圗遑䘏國步
 兮安危慘一朝兮曷故殘二士兮不疑使賢徂兮智
 伏世體解兮心離謂圍城兮伏闕幾變故兮弗支不
 及今兮誅鋤將復鼔衆兮為竒乗新造兮易惕寧一
 忍兮衆是宜嗟仁聖兮本心豈翳諫兮縱非當箝鍵
 兮挈挈使寳慈兮傾移知名惡兮委逺云聖斷兮若
[007-13a]
 斯彼蒼蒼兮匪天乃詭誕兮敢欺臣則作慝兮君䝉
 毁隂機杳兮莫闚後執簡兮何人尚有攷兮予辭
   招魂歸𦵏祭文    宋 韓昕 撰
惟靈憤世捐軀疾邪隕已士之所存可謂難矣唯公愛
君忠義亹亹以言獲罪寧惜其死殺身成仁光照前軌
榮及後昆名揚遐邇魂兮來歸哀動閭里薄奠將誠魂
其歆止
   立祠學宫祭文    宋 李庚 撰
[007-13b]
惟公身處草茅心馳魏闕靖康建炎間以書生應詔伏
闕條陳弊政復上書詆時宰才達未議竟以賈憎賫志
以殞人咸痛之太上皇惜其不幸於是有通階美職以
誥命之而錫之土田官其子孫公雖云亡何其榮也其
假守臨汝迺繪公於學宫以奉精忠以贊英烈以風後
世以勸來者拜瞻遺像凛焉如生矧有遺文號曰飄然
拱手讀之想見表裏肅將菲儀展我心敬
   䟦歐陽君遺事
[007-14a]
髙宗皇帝即位南京宰輔不思將順求言之美意専為
身謀殺上書人鎮江陳東少陽撫州歐陽澈徳明六飛
南渡亟黜時相再贈二人朝奉郎祕閣修撰玉音惻怛
過禹湯之罪已録孤賜田光於史册草制者中書舎人
王居正也右丞許崧老既為哀詞必大又抄少陽行狀
授梁君世昌刻之世昌曰徳明吾鄉人也其孫瑀嘗裒
次事始里中文士鄧名世亦誌其藏將併刻之按唐韓
文公銘死事之臣張徹云嗚呼徹也世慕顧以行子掲
[007-14b]
掲也噎喑以為生子獨割也為彼不清作玉雪也徳明
生而命名與之同為國捐軀又同是真能希顔慕藺者
先是鄧庠繪晏元獻公曽子固汪信民謝無逸詞於講
堂徳明預焉其視沒世名不稱或遺臭萬代者孰得孰
失耶徳明弟衡子飛黄婿黄怙皆䝉恩補官飛黄終建
安尉瑀盖其子也嘉泰壬戌臘月乙亥平園老叟周必
大書
   書行實後
[007-15a]
訦嘗伏讀國史建炎元年駕在南京八月壬午殺陳東
歐陽澈李綱罷左僕射黄潛善為右僕射十月幸揚州
二年十二月黄潛善遷左僕射汪伯彦為右僕射三年
二月壬子上渡江至平江下罪已詔壬戌次杭州乙未
陳東歐陽澈各贈承事郎與有服親一人迪功郎仍令
有司常存恤其家丙子詔求直言考其年月兩詔皆出
大父文肅公之筆大父以二年十二月召為兵部侍郎
自揚來杭實兼直學士院今所賜御劄具存參知政事
[007-15b]
樓公嘗跋罪已詔有曰髙宗皇帝當否運之後自罪感
悔不啻不敢自文懲艾之深下視秦穆公又得文肅李
公為詞臣有以發揚之所以成中興之業也又跋云建
炎罪已詔已恭題於後户部侍郎臣李訦又示以髙宗
皇帝御書求直言詔又知此詔為邴所草髙宗不以為
諱以宸翰宣布所謂宰臣非才謂黄潛善匹馬南渡盖
深悔維揚之變言不激切不足以聳動四方當刻石以
傳永久嗚呼前一詔則修撰公未贈䘏之先後一詔則
[007-16a]
贈䘏之翌日也罪已而勃興於以仰髙宗之所以聖殺
身以成仁於以見修撰公之所以忠嘉定六年中伏日
朝議大夫敷文閣待制新知建寧府軍府事李訦書
   儒學二賢祠堂記   宋 危和 撰
崇仁之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二人焉其一祕閣修
撰歐陽公澈其一環溪居士呉公沆也修撰自少慷慨
尚氣言不少屈靖康初應詔條弊政三十餘事為三巨
軸廏置卒不能舉州為選力士負以行會敵大入要盟
[007-16b]
城下而去公毅然以口伐敵人自任願殺身以安社稷
恐上不之信則請質二子一女身使敵國御親王以歸
不報建炎初黄潛善汪伯彦秉政公伏闕上書力詆其
短汪黄不勝憤以其及宫禁事遂加公矯誣之罪與陳
東俱死東市未幾髙宗皇帝深悔之斥汪黄於散地贈
公承事郎仍官其子繼又痛念不已引咎責躬至有八
年於兹一食三嘆之語加贈朝奉郎祕閣修撰且官其
親屬二人賜田十頃以䘏其家居士少年結菴讀書已
[007-17a]
有髙世志惟以母故將求禄仕以為養迎就試有司且
獻所著書於朝既一再不遇而母卒即廬於環溪為終
焉之計蓬户蔬食處之晏如動止語黙皆可法象闔門
千指雍雍以和而鄉閭之間薫其徳而善良者盖多也
於書無不通下至百家九流莫不貫穿其所著述殆數
十萬言易有璇璣語有發微禮有本志圗論老子有解
易又有通解有文集有通言而通言尤其主教之書也
二公忠義隠逸制行不同而皆切於名教有關於風俗
[007-17b]
天下之人聞而髙之而况於其縣鄉乎然修撰止祠於
郡庠縣則未舉環溪雖祠於縣學顧位偪而隘於禮未
宜嘉定十六年豐城范君應鈐縣攻告成乃新學宫即
講堂西偏為屋四楹翼以兩廡中肅二公像而祠焉於
丁祭明日則帥其僚與諸生陳三獻之禮百年闕典一
旦興行疇昔權宜今正厥位邑之人士顧瞻咨嗟激厲
奮發咸以記請君君辭不自為則以命其同年生臨川
危和和竊惟修撰以布衣之賤非官守於朝而憤世疾
[007-18a]
邪之死靡憾居士學成道存宜以用世而韜光不耀自
全其有死生大矣貴賤殊矣而不足為之變何為其然
哉安而生不若忠而死有所虧而貴不若無所虧而賤
方其引頸就戮老身厄窮他人處之誠若未易由今以
觀汪黄之惡人謂斯何而修撰被國寵榮立節萬世同
時輩行仕宦者豈無顯官類多名隨身盡而環溪之學
往往與河汾並傳疇得疇失必有能辨之者范君為邑
特出而表之以風厲其民可謂知所先務矣和於二公
[007-18b]
實桑梓後學雖其生晩不得執鞭晏子為御李君然誦
讀詩書不無尚友之志乃今得以無似之文薦公祠下
獨非榮耀乎又從而繫之詞曰
 巴山兮青青巴水兮泠泠鍾為偉人兮一世之英出
 以死節兮處以道鳴無禄於國兮無列於庭有闗於
 宗社之安危兮有係於斯文之重輕身雖韋布兮名
 踰公卿為行不同兮同歸於伯夷之清亷頑立懦兮
 聞者為興社而稷尸而祝兮猶未足以既邑人之誠
[007-19a]
 巖巖宫兮有覺其楹乃正厥位兮乃妥厥靈苦節春
 秋兮祀事孔明蕙蘭桂椒兮苾芬其馨齊髙嵩華兮
 争光日星千秋萬嵗兮尚其典刑
   贈朝奉郎祕閣修撰歐陽澈誥辭
敕制曰嗚呼聞古之人願為良臣不願為忠臣以謂良
臣身荷美名君都顯號忠臣以嬰禍誅君陷昬惡嗚呼
爾東爾澈其殆將有意於良臣乎由朕不德使爾不幸
而不為良臣也雖爾等不得已不失為忠顧天下後世
[007-19b]
獨謂朕何此朕所以八年於兹一食三嘆而不能自己
也通階美職豈足為恩以塞予哀以彰予過使天下後
世考古之飾非拒諫之主殆不如是魂其有知享朕兹
意紹興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跋宋朝奉郎祕閣修撰誥詞
右追贈朝奉郎祕閣修撰歐陽公誥詞一通方金人入
境國歩斯艱髙宗駐蹕錢塘復其舊物敵以和誤國公
三上萬言書至欲以身投北敵救國之語時黄潛善用
[007-20a]
事忌公直遂加害髙宗悔悞故有是命賜田十頃嗟夫
方風塵澒洞世亂忠臣何代無之而權臣擅命皆不得
其死髙宗悔悟追贈賜田而文忠功業久而益振忠臣
義士有光於地下矣予在翰林公之十世孫齊修書文
淵閣出以見示益嘆公之不幸而喜孝陵有不逺之復
也永樂五年龍集丁亥秋七月下澣翰林學士奉政大
夫兼修國史括蒼王景譔
余閲宋史至黄潛善密啟殺陳東歐陽澈之事未嘗不
[007-20b]
太息流涕深為髙宗惜也今觀贈東澈告辭有八年於
兹一食三嘆不能自已之言則知東澈之死非髙宗本
意實汪黄所為也至以飾非拒諫自咎商辛之不如其
悔悟之深亦非遂過者可及也嗚呼東澈雖誣死至今
猶有榮耀汪黄雖茍生人到於今誅之不已故雖以東
澈之死豈易汪黄之生哉古人有言生有輕於鴻毛死
有重於泰山其斯之謂歟大明史官胡儼書
宋髙宗殺言事之臣陳東歐陽澈盖為黄潛善汪伯彦
[007-21a]
所蔽其後髙宗悔之下罪已之詔贈東澈官禄其子孫
人能知過則無過矣髙宗不亦賢乎哉嗚呼髙宗固賢
矣至於李綱宗澤不能用皆惑於汪黄之譖而其終甚
至於殺岳飛則又為秦檜所制故論者謂髙宗可為中
興而不能恢復中原者為奸邪所誤不亦信然誠可慨
歎也已澈之十世孫齊以澈贈官誥命示英請識其後
齊字士莊今為廣西按察司知事澈之有後人皆嘉之
彼汪黄輩曽足齒及云宣德四年秋臨川王英識
[007-21b]
宋髙宗殺陳東歐陽澈後方追悔贈二人者以官此歐
陽澈告辭觀其引咎自責有恨不已之意雖於事無及
而於任情飾過肆為暴戾畧無悔悟之心者相去逺矣
後之覽者又烏得不為一慨乎宣德戊申秋永豐曽棨

 
 
 歐陽修撰亊蹟巻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