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苕溪集 > 苕溪集 卷十六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苕溪集巻十六     宋 劉一止 撰
  書
   見經制使書
迪功郎監秀州在城都酒務劉某謹再拜上書經制龍
學閣下某嘗謂天之生才地之生材一也不中道夭于
斧斤未有不堪於用者非必鄧林數尋之栝栢千尺之
豫章然後為材凡可以為杗為棟為欂櫨侏儒者皆材
[016-1b]
也夫才亦然不中道夭于聾盲跛蹇則亦思有無用於
世者哉然其命則寄於匠氏所謂匠氏者以規矩為方
圓以繩墨為曲直定規矩繩墨於器量大小長短而用
之無廢材者天下之良工巧匠也以道義為規矩以行
藝為繩墨量大小長短而用之無廢材者天下之宗工
大匠也然則材與才者皆不可無所歸矣雖不可無所
歸亦不可不審其所歸何者力之所任質之所處有衡
縱燥濕之殊宜縱而衡任之宜燥而濕處之則所任所
[016-2a]
處皆不得乆焉物固有不幸失其所者此其所以為寄
命於匠氏則非特匠氏擇材也材固有擇匠氏之理矣
雖然何世而無才何地而不生材其輪囷離竒棄委於道
傍稿死於巖而不見録用者盖十五也幸見用則聴
其所為而已又惡能有擇於其間哉是不然天下无真
匠師則已使誠有之亦無惡於物之擇已也至於有擇
焉而不見録則抑有命焉竊惟閣下受真主之知當數
路之寄器使職官黜陟能否居宰相之功半於兹再嵗
[016-2b]
矣進則成規退則成矩若與人而為謀左以畫方右以
畫圓盖以心而為匠凡其人之才所謂大小長短孰處
孰任未有能以形逃者閣下之規矩繩墨誠先定於心
也今有人焉讀聖賢之書求為古人之事氣盖甚篤淟
涊學校周旋二紀而始得寸禄行年四十有五矣其所
事則糟漿麴蘖甕盎薪米之間銖争而籥計自旦暮與
屠沽小人為敵讎雖食其食不敢忘其事然非其性之
所能則謂失其所矣昔者强令者憊昔者腴今者瘠豈
[016-3a]
端使然哉嗚呼其亦可憐也已某竊自思念生長於世
幸未至聾盲跛蹇而其心事曲折粗能禆大賢君子之忽
忽忘者今遇匠師而不能自竄於規矩繩墨之間尚安
往而可某雖小物盖知審所擇矣獨未知閣下能無惡
於物之擇已且哀其情而受之否耶若其大小長短與
所處所任則某不能知也知歸焉而已矣至於求歸焉
而不得則是真有命焉某也敢不知命干冐台嚴不勝
悚懼之至不宣
[016-3b]
   上執政書
從政郎新差充越州州學教授劉某再拜上書尚書右
丞閣下某嘗謂遇合之難古今所同非直其得之難也
得其心之所趨鄉而歸焉者為尤難何者宰相大臣以
進賢退不肖為職事之求歸焉者也然有其實者辭其
名崇其名者或忘其實故士有幸不幸其幸焉者得其
歸又得其心之所趨鄉而不流於非義其不幸則反是
昔公孫丞相號為好士起客館開東閣以收賢俊而曽
[016-4a]
不知所収者何士當是時如主父偃軰宜在翹材之列
矣顧棄不取又譛殺之遷董仲舒膠西皆丞相力然則
丞相所收其無乃賔客故人而已耶若夫収賢則未也
偃不見收於丞相而衛將軍乃薦之且衛將軍何為者
而能知偃耶偃之遇丞相而從將軍固不繫幸不幸要
非求用之本心焉耳栁宗元劉禹錫一時之傑而附離
匪人以進在清議所不容然當是時丞相如杜佑盖嘗
延集士類制通典而二子乃不在顧盼中何也嗚呼士
[016-4b]
之抱負志業而不見試用假人之力以推輓之其有甚於
焚溺者之求拯也不幸不為當世顯人所録用則往往
汨䘮亷恥為不義之歸身負惡名若腹心之抱癰疽首
領之嬰木索嗚呼亦豈其初心然哉故曰得其心之所
趨鄉而歸焉者為尤難某為太學生逾二十年仰閣下
道徳讀其書與竊聴其論議非一日矣盖自昔者以古
人之事望閣下獨愚不肖無以自奮發而取知當世大
君子之門今老矣猶喋喋然動其心亦何為哉朅來京
[016-5a]
師問諸賢縉紳皆曰天下利疚人才陞黜頼閣下與一
二公力持風裁盡鋸弊習且閔閔焉有憂國愛民之心
士之欲伸其説而求其歸者莫先焉盖聞之審矣於是
歎閣下真能為古人之事而不負其所學者也士歸焉
而得其所趨鄉者也有其實而辭其名者也某雖愚且
老亦惡能無意於斯時哉惟閣下稍進之賜之坐語顧
心事曲折豈無以禆執事萬一者謹并録舊所為詩若
干首藉手以見惟是逆旅手自繕寫不能謹好辱賜覽
[016-5b]
觀幸甚不宣
   寄提刑盧察院書
吳興進士劉某再拜上書提刑察院閣下某聞天下之
物不可以私求非不可求也求之實難豈其物之理然
哉抑造物者不與其私也而隂奪之是何言也某無似
生長於世三十有九年矣自少小讀書求為古人之事
業盖甚篤齒浸長身名不列於搢紳而學為科舉之文
與韋布士羣試有司决是非於蒙昧之中亦幸其有得
[016-6a]
亦可謂求之公矣然名六上於春官一賔興於學校卒
不得志乃退而思之凡某所謂科舉之文率不量力務
為表表異衆者為詭竊聲稱之計抑私也造物者弗與
也又何怪乎不得其求也哉於是始作而歎曰物之不
可以私取果如是乎今則已矣不復有求於世矣然宿
習餘氣有不可逺遣者獨惓惓於言辭文字之間而求
其嗜好之合者而折𠂻焉譬諸草木吾之臭味也則往
而求之以益其所未聞信其所已得且將樂此以終其
[016-6b]
身富貴聲名之慕不存焉然則某之所求亦可謂易與
也懷此以行於世既有年於兹閭巷之士其窮似已可
得而友者固少而先達富貴某之願慕而請事者又無
階而進焉則又退而思之我之於人不求於天下之同
而求於嗜好之獨抑私也造物者弗與也又何怪乎不
得其求也哉雖然某之自疑若此觀今天下之士馳騁
衒鬻達於觀而敏於望者小足以釣聲名大足以致爵
位身名泰然意氣横出視造物者如可自措氣使其定
[016-7a]
計豈盡出於公耶而某之區區乃獨私於言語文字之
間與彼之所争不同轍也造物者又奪之不已甚乎是
以忘其所自疑而不知止焉某故嵗聞諸士大夫東浙
有雋人曰毛曰馮與執事而三異時獲識二公於京師
獨不得一望執事之數竊以為恨而得二其文於科舉
固已超絶時輩足以信其所聞然猶未也去嵗客雖旬
又得執事一二詩文於宗族兄弟間一讀心醉不自知
神忽忽而若馳足踆踆而欲進也未幾聞執事以御史
[016-7b]
出領外臺某竊自計倘得以私願請於門下是天假其
便也日者執事按臨敝邑又屬有負薪之疾不得造前
益自悵恨然某之願慕求進若不及者誠覬執事察其
私而辱教之進其未能信其所疑而歸之於道然執事
以文章道義公天下至則受之又何私之有哉而某之
私則在是不識儻與之進乎如其不然是造物者真奪
之矣不復望矣故先以是説卜焉庶幾執事他日不以
其無謂而來也不宣
[016-8a]
   見諌垣書
吳興進士劉某再拜上書諫議閣下某嘗謂天下之事
以為重則踰於泰山以為輕則等於鴻毛其重輕初無
常也重外者輕内重内者輕外彼重則此輕此重則彼
輕曽不知所謂真重輕者果安在哉老荘氏之説則以
身為内以物為外清净寡欲不與事接視身之逐物猶
以隋侯之珠彈千仭之雀其輕外而重内也如此而孔
孟之説或以殺身而成仁舍生而取義審如是是身未
[016-8b]
必重也嗟乎此闕/理者初若易定而怵於利害之間則
其相去懸絶雖泰山鴻毛不足以喻此世之人所以毎
猶豫而不能自决又况富貴爵賞之忻於前死生禍福
之懼於後其不顛倒迷謬者幾希此無他處之不素故
也宋人得玉獻諸子罕且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寳也
故敢獻之子罕曰爾以玉為寳我以不貪為寳若以與
我皆䘮寳也不若人有其寳夫玉之為寳不待告而明
矣而子罕謝以不貪是真以不貪之寳為重於玉故判
[016-9a]
之於立談之頃而無所惑焉由此論之則古聖賢之於
重輕固先有以處之矣夫又安肯以茍異乎衆為心哉
以其有重於此也雖殺身可也舍生可也况於玉乎非
獨孔孟子罕也古之人皆然如其遺物離人退而從老
荘氏之説則已茍有心於天下未有不出於是者矣某
嘗以是觀人而有及於閣下惟閣下之道其精深奥妙
固不可得而窺測然前日所説施著見之迹則夫人而
知之也某私以為真有得於我孔孟之説故用事是以
[016-9b]
求質焉儻某之説誠有合於閣下之道則進而語其餘
可也哀其誠而誘之使信於其説可也若城府深阻秘
而勿示則非古聖賢之道亦非所望於閣下不宣
   見國信侍郎書
迪功郎監秀州左城都酒務劉某再拜上書國信侍郎
閣下某觀之士之懷才抱藝而不見試用猶病癢者而
鉗其肘假人之爬搔以為快至其甚者若心腹之有隠
痛非但假人以為快而已將旦暮大其聲而疾呼且祈
[016-10a]
人之哀已也以韓子之賢宜為一世所歸重方且自薦
於時宰至於再上書而不通三及門而不報其説以謂
古之士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之於魯於魯
不可則去之於齊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
矣嗚呼其辭亦可謂切矣某嘗哂之所謂士者讀古人
之書行古人之道用則進不用則退用固可喜不用何
傷雖天下一君四海一國非若戰國之士可以出彼而
[016-10b]
入此然為天子進退人才者宜非一人也執政大臣两
禁要近皆可以薦賢於天子顧已之所挟誠足取知於
人而用於世會當有所歸不得於甲則得於乙不得於
乙則得於丙與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何有異哉若皆無
所合則有命焉何至汲汲自售號呼乞憐若是其切耶
持此以閲人盖有年於兹非特其身之不有合也又深
計而熟思之然後知今之士與戰國之士異者抑其操
術不侔何者戰國之士以詭譎權變取世資俯弔仰賀
[016-11a]
朝合暮離飾人之心易人之慮非秦之衡人則趙之從
長也非談天衍則雕龍奭也甚是視富貴可唾手取雖
受辱不恥曰吾舌在足矣商鞅以帝王霸道干其君而
世謂之以三術鑚孝公彼三術者何術也究其用心乃
今市道之人類能之曰傲惑佞是也以秦孝公而告之
帝道是傲之也及其不合則更説以王道夫孝公之志
豈在是哉抑帝王之道何擇焉是惑之也至於末説於
霸道則佞而已矣前者之不合知後者之必合也盖侈
[016-11b]
其説以要其君蘄信用之篤也今士以君子之道律其
身以仁義忠信之説加乎人而曰我必有合吾知其不
可冀焉何者遇合誠難而操術未易用也脫或遇其人
有其時是安得不恢恢於求售以韓子之賢而上書自
薦類於祈哀無足深怪也某吳興闕/生行年四十有六連
遭於趨進之途徬徨於寂寞之濵不可謂不乆矣挟其
術以行於世毎舉而毎不合嘗竊自念遭盛治之世非
若戰國之士可以出入宋齊梁楚之間又不能用商鞅
[016-12a]
之術以肆其詭譎權變之説又受辱不能不恥而獨有
意乎以君子之道仁義忠信之説僥幸萬有一者之合
嗚呼其亦可謂不知量矣然而不能自已者亦豈有待
乎哉某故嵗居學校服閣下重望而誦記其文以為矜
式非一日與其操履論議得之縉紳之間為加詳而某
之定計求歸焉者抑審矣特門牆之阻邈在天上曽不
得趦趄其間迺者閣下以使事道二浙某始作而言曰
是行也歸當復於吾君則必以人才為先此韓子自薦
[016-12b]
之時也天其假余便哉書不必再上足不必三及門一
見於此决矣遇也有命抑自信其操術果足以求合也
今遭其時遇其人矣否亦有命抑自悔其聞見之陋不
足以取知於大君子之門也今遭其時遇其人而失之
也二者非某之所敢必也謹録所為近詩雜文一編藉
手以見惟閣下進退之不宣
   上越帥書
從政郎充越州州學教授劉某再拜上書帥坐待制閣
[016-13a]
下某嘗聞言辭者感於情而後發喜怒哀樂之七者之
謂情情也者随遇而感有感而發亦若金石絲竹之有
待而鳴也其感發有淺深故其辭有工拙者人之論曰
懽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是真有難易之辨乎哉
詩之變風變雅也大抵皆循理之説故讀之想見乎其
人如出乎其時有正人誼士憤切感激之氣也有遷客
逐臣覊旅流落之歎也有室家思怨爾汝昵昵之私也
有故國舊都凄凉綿綿之情也其言率有以感動人意
[016-13b]
而喜誦説焉杜少陵遭時亂離間闗陕蜀負薪採稆餔
糒不給凡出處動息勞逸悲樂之事一見於詩盖窮而
益工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庾信以悲哀為主然後
知懽愉之動情者淺而窮苦之感情深也某無似生長於
世五十有二年概其平生抱百憂而無一娛故流離辛
苦之狀間見乎辭雖不能如古人之工而獨知所謂感
於情者深而已矣又自更國難以来益復忽忽不自料
理憫天歩之方艱恫大恥之未雪每一念至則中夜起
[016-14a]
坐當食失箸悲来填膺則揾下緑睫視曩之所謂流離
辛苦盖又不足道焉乃者獲吏麾下侍坐席聆罄欬温
然若將憐而教之退而自思顧無以借資受教於左右
又平昔所為言語文字率皆愁憂無聊之辭獨可為其
窮似已者道難與富貴利逹者言也既又思之閣下以
道行聞於鄉以文學世其家以忠信勇决自見於時奮
自臞儒亟登清近作鎮藩屏貎舒徐而不矜志刺促而
當憂此其中非茍以富貴利達為榮故必有先天下之
[016-14b]
憂而憂者安知不有似於閭巷窮苦之士哉謹録新舊
雜詩若干首併用藉手以請惟恕其僣率幸甚不宣
   寄中丞書
某愚暗不通世務竊謂自古有國寧無緩急所頼以濟
者人才而已夫天下多事無甚於唐而一時人才足以宏
濟艱難抑何甚耶將相勛徳忠臣義士儒學文藝下逮
醫巫星厯之流亦皆超越前後人才不競未有如今日
者中丞亦嘗念之乎一日之警見大夫至無可使而朝
[016-15a]
廷之上論議莫知適從顛沛迷謬往往可笑聖主首起
中丞於廢籍之中盖將任以天下之重伏計中丞所以
復我君者宜以人才為急嘗謂由崇寧至今天下人才
敗壞㡬盡任用私邪杜塞正路士大夫拘於俗學不知
古今無能論一事者稍自激昂沮辱摧抑重以禍災故
家遺俗無復在者風聲氣習悉從委靡前日號為忠孝
家子孫類以父祖流離為鑒戒棄其所學後輩見聞悉
出一途自是朝廷之上無君子矣願中丞力賛聖主飬
[016-15b]
成人才包容狂直以勵士氣忠義所激往往向風恢廓
公道無使私邪之人尚得厠於其間古人云種藝蓄養不
見其益有時而大惟留意幸察某陋儒無知因書覼縷
不知其僣亦恃中丞忠厚宏達不以其愚加之罪也伏
紙振怍不宣
 
 
 苕溪集巻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