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紫巖易傳 > 紫巖易傳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紫巖易傳卷十     宋 張浚 撰
讀易雜記
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素問謂五天之氣經歴二十
八宿同分為合 太元曰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
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十干合數也一六
水土數甲已為土乙庚九數乙庚為金三八十一數一
水也丙辛為水四九十三數三木也丁壬為木五與五
[010-1b]
二五數二火也戊癸為火
自昔論河洛圖書必曰河圖四十五數虚五為五十與
大衍數合而不知河圖實五十有五數也夫大衍本之
洛書而虚五至揲蓍則又用四十有九而虚一聖人用
天地自然之數以立法不茍為也今考河圖縱橫數之
皆十五而一九離坎子午位其數十二八坤艮寅申位
其數十三七震兊卯酉位其數十四六巽乾已亥位其
數十十在中矣合之不曰五十有五而何歟
[010-2a]
    二 七 六
    九 五 一
    四 三 八
易九六數也而六在九中然則易九數也伏犧卦數乾
一坤八九也兊二艮七九也離四坎五九也震三巽六
九也合之為三十六六六之數亦在中矣至文王易八
卦定位乾坤之數九乾三得以包坤之六坤六不得包
乾三震巽之數九坎離之數九艮兊之數九皆自其畫
[010-2b]
推之陽為一隂為二也合之亦為三十六或曰易數九
而八卦之數止於八何也曰八卦九數也獨不觀八卦
各守其位太極居中以運動八卦而神之乎或曰然則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四十有九七七數也易
何獨用九哉曰十百千萬盈數也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聖人不取地十盈數兩其五而取之貴變也大衍之數
五十聖人用四十九而虚一四其十一其九而後蓍可
揲大衍揲之以四用十始數也分二掛一歸竒則有九
[010-3a]
以周變乎中而後四象可成八卦可定易之數九不可
過也過斯亢而不能變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  兊  乾
伏/犧 乾一太極居中坤八文/王 離 太極居中坎
  兊二 離三 震四  巽  震  艮
老陽老隂數六十少陽少隂數六十卦數也六十四卦
去四正為六十老陽少隂數六十四六十四卦數也蓋
八卦之體本一七其變為八八數八卦列而九行其中
[010-3b]
然則六十四卦四九四七之數也易以陽變
莊子曰其數一二三四是也此正天地十數配以五則
七八九六與十數皆全矣一四二三兩合之俱為五五
固在其中
列子曰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至九復
歸一一太極也自少陽變老陽復歸大衍曰復歸一九
復歸一還淳反樸體謙用虚象也
甲乙壬癸乾坤納甲也甲乙木壬癸水何以屬之乾坤
[010-4a]
蓋天地生成之功在木水考諸四時之運可得也聖人
以生成大功歸乾坤非五行所得専耳
七八九六為四象何也七八九六五行成數有象可見
天下之象從此出也故夫七八九六火木金水象也而
五土在其中一二三四得五而其象著見則是天地十
數皆具四象中矣聖人非用四用十也非用十用五十
有五也七八九六五十有五全數也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一也兩儀三之矣兩儀不必
[010-4b]
天地凡分為二者皆兩也分為二而七八九六之數成
五行之象於是大著焉
乾配甲壬坤配乙癸艮兊配丙丁坎離配戊己震巽配
庚辛此納甲法也乾數一九而竒坤數二十而耦艮兊
之數三四坎離之數五六震巽之數七八隨十干次第
而立數也甲乙乾坤之始闡於仁也壬癸乾坤之終藏
於智也
火一土二木三金四水五為納音元數自揚子雲𤼵之
[010-5a]
子午甲已之數九丑未乙庚八寅申丙辛七夘酉丁壬
六辰戌戊癸五己亥四以十干十二支配數五而數之
餘一火數也餘二土數也餘三木數也餘四金數也餘
五水數也六十甲子立矣火無聲水滅之而成聲土無/聲火堅之而成聲水無聲土
激之而/成聲
土數一金數七水數五火數三木數九為納音正數以
庚子土論之一數也甲子金七數丙子水五數戊子火
三數壬子木九數各以天元立數斯得矣
[010-5b]
乾一九坤四六艮三兊八坎十震七巽二離五退藏數
也合而為五十五十有五之數在中矣乾一九合為十
坤四六合為十艮震合為十巽兊合為十坎兩其五為
十五十也離以五數居以虚位蓋天五行乎其中
先天圖以乾之一加八卦數於其上若一與一為乾一
與二為夬一與三為大有一與四為大壯一與五為小
畜一與六為需一與七為大畜一與八為泰自乾而兊
自兊而離自離而震自震而巽自巽而坎自坎而艮自
[010-6a]
艮而坤先天之象立矣故復之一交姤之一得一陽復
之二交姤之二得二陽復之三交姤之三得四陽復之
四交姤之四得八陽復之五交姤之五得十六陽復之
上交姤之上得三十二陽其法下交而上施所謂一陽
陽卦隂卦各一也畫而至復之一則為陽卦三十二矣
惟姤亦然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天
地之中數也而聖人用之何以知其然蓋二三五七九
[010-6b]
合之為天數而天數不過五二四六八十合之為地數
而地數不過五天地竒耦生成數總之為十五其十而
為五十五復因之為五十有五自然之數皆不離於中
中故變變故其道不窮聖人體道之中以用數之中故
達夫消息盈虚之理明夫吉凶禍福之幾審於動靜避
就之方其修之於身見之於行事施之於天下莫不一
本於中而易道以興卦爻自是作也
一其五為七十二候二其五為三十六旬三其五為二
[010-7a]
十四氣用數者徃徃以五為宗
參天一三五而為九也兩地二四而為六也三才之數
兩之為地三之為天亦不出乎九六故曰參天兩地而
倚數
七十二候乾陽三十六坤隂三十六也乾四其九坤六
其六
易八卦之畫乾三坤六九也震五巽四九也坎五離四
九也艮五兊四九也合之三十六矣
[010-7b]
火用事見六庚有庚伏之節何也曰此革之時也澤金
離火相息不有土以救之金其滅矣故革之彖曰革而
信之信土也夫金生於已歴六庚於離火旣相且王之
時非未口中之承其母養其子何以使天地生化之功
不絶邪故氣至未而庚金伏於土火不能害而後能裁
成萬物也
一陽數之始二隂數之始三陽數之次四隂數之次由
一至九而五為數之中一陽生於子子屬北方水故一
[010-8a]
為水二隂生於未未屬南方火故二為火三陽生於寅
寅屬東方木故三為木四隂生於酉酉屬西方金故四
為金五陽生於辰五隂生於戌辰戌皆土故五為土楊/元
素/陽為生數則隂為之成數隂為生數則陽為之成數
所謂一隂一陽之謂道也
生成之數配於十干甲為陽木數三乙為隂木數八丙
為陽火數七丁為隂火數二庚為陽金數九辛為隂金
數四壬為陽水數一癸為隂水數六戊己各以五為配
[010-8b]
配於四方東南陽也甲丙乙丁其數各合而為十西北
隂也庚壬辛癸其數各合而為十土居中宫分王四季
戊癸之數合而為十所謂大衍之數
東少陽位南老陽位陽極生隂故離隂在其中西少隂
位北老隂位隂極生陽故坎陽在其中元素/
乾之畫三而震坎艮之畫皆五坤之畫六而巽離兊之
畫皆四合之為三十六分之為十八太元曰天數十八
地數十八其本諸此乎
[010-9a]
歸竒於扐以象閏何也大衍用四十九老陽餘數十有
三老隂餘數二十有五合之為三十八少陽餘數二十
有一少隂餘數十有七合之亦為三十八乘以六爻之
位則二百二十有八也凡術於筭者率以二百二十八
為求閏之法蓋自然之紀如此
厯法十九年為七閏七閏為一章四章為一蔀四蔀之
數七十有六
黃帝筭法總二十有三數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010-9b]
百千萬億兆京 垓垶息營/反壤溝澗正載從壤已去有
三等數法其下者十十變之中者萬萬變之上者億億
變之
乾九金成數也坤六土成數也乾坤之數衍錯而為八

九六十五也七八亦十五也以五成之而合九六七八
之生數皆為五五者數之中也
坎離水火以隂陽造化之中居於南北而精神之運生
[010-10a]
物之功於是出矣坎離之用在八卦最為大
震兊位東西長男配少女也生生化化之功終而復始
隂陽相繼之道也
先天圖兊以二巽以五居乾左右震以四艮以七居坤
左右隂從陽陽從隂各以其性之自然也父母正位於
上下而男女各以其配協成造化坎離位東西之中以
運動出入之造化妙處生此夫震坎艮本坤體索乾得
之巽離兊本乾體索坤得之隂陽相從其理然矣
[010-10b]
洪範九疇之數合之為四十五與河圖配也一五行水
之生數也蓋五行生於水有水而後有火猶人之有精
而神從之也木之著見金之堅剛土之敦實自此次第
以生然則五行雖五合之水也天地渾冥之初惟水而
已次二曰敬用五事敬禮也火之生數也次三曰農用
八政木之生數也仁政於是行矣次四曰協用五紀稽
之天道以成其性金之生數也次五曰建用皇極皇極
土生數也次六曰乂用三德取水之成數而道之著見
[010-11a]
於德者也次七曰明用稽疑取火之成數而用其明以
決疑也次八曰念用庶徵取木之成數而用其仁以修
政也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取金之成數而用其
信以裁斷也
乾天也寄用在坎水坤地也寄用在離火天之始數一
一即水也地之始數二二即火也乾坤始用著在坎離
吾不知乾坤之為水火乎水火之為乾坤乎氣以水行
塊以火結雲徂於天日行乎地萬物以化文王之易退
[010-11b]
乾進坤坎離以正上下之位不徒然也
坎離二卦具艮震兊巽之體然則五行之大者莫大於
水火而金木土藏其中矣夫五行雖五其數則一洪範
一五行一水數也而繫之五行蓋五行皆本於水人物
之生自水中來及其死也復化而歸於水為火為木為
金為土次第而成在人則精神筋脈骨肉之象也若考
之於天地萬物莫不然矣
九六為乾坤之數而通變不窮予固著論以辯之矣故
[010-12a]
凡易之爻數皆用九六以盡其變易道於是行也夫九
六七八合之皆為十五十五者天地人之中數皇極之
道在是聖人用九六而不用七八豈非九六得數之中
而能變七八得數之中而不能變邪吾以知聖人之心
惡夫執中無權舉一廢百者也學中於聖賢者可不盡
心於此哉
諸儒所𫝊變卦圖謂自復姤自臨遯自泰否變名不正
矣故紛紛然持異同之論於其間也曷不曰自乾坤之
[010-12b]
一隂一陽而變至於三隂三陽乎夫乾坤成列而易行
乎其中六十四卦皆乾坤錯變而成以盡天下萬物之
理者也復姤臨遯泰否之名乾坤之見於時用者安可
以易道變而特歸之於此數卦哉故夫不知九六之變
者不可與論乾坤不知乾坤成列而易行乎其中者不
可與論易乾坤者何也一隂一陽之道也繫辭曰易有
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夫子之言豈
不明甚矣乎
[010-13a]
一三五為九二四為六九六隂陽之生數而能變者合
四九之數為三十有六合六六之數亦為三十有六然
則乾坤一道耳隂陽一理耳用之於乾則健為九用之
於坤則順為六若七八為隂陽之成數數窮而不能變
聖人以是不用此天地萬物自然之理非聖人私也彼
謂夫陽道主進故九為老陽隂道主退故六為老隂豈
知夫聖人所以取九六者特在夫得隂陽之生數而能
變乎九六之生數五也七八之生數亦五也夫隂陽之
[010-13b]
生數無所徃而不中矣中故變變故通
重易立畫諸儒多以數推之而其理則未明也盍不以
孔子之言而正之乎繫辭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
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
易六畫而成卦分隂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嗚呼盡之矣聖人𤼵明天地之中道以示天下後世使
知夫得中為吉為貞過中不及中為悔為吝為凶也然
而聖人所謂中非有一定之體而過與不及之間又各
[010-14a]
有中道要在明權識變不悖於天地之理不拂於天下
之心所以立已所以趨時曲折合道而罔不適於中生
利萬物之功自此出也嗚呼非潛心於聖人而私僞盡
去安足與論此哉
文王之易六畫所以𤼵明天地人之中道也伏犧三之
未得為中乎是不然數始於一分為二演而為三重而
為六其實皆一也三之六之一未嘗不行其間一者何
也中也伏犧畫以象天地人之設位天陽也地隂也一
[010-14b]
隂一陽合之而未嘗不中矣天剛也地柔也一剛一柔
合之而未嘗不中矣人生於天地間處隂陽剛柔之中
故聖賢修已之學可以配天地而裁成輔相其道人其
大哉𫝊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中所固有人自棄耳然
則伏犧畫易中之本也文王重之中之用也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何也此論卦爻之數也卦爻之數
本於大衍故揲蓍布卦三而成乾三而成坤因三而參
之以盡其變合其數而六十四卦成七八九六數之成
[010-15a]
者也一二三四數之生者也因五而五之以盡其變合
其數而老陽少陽老隂少隂迭相為用三百八十四爻
具通其變而隂陽之運於天地者可得而稽矣故曰遂
成天地之文極其數而隂陽之著於萬物者可得而考
矣故曰遂定天下之象參之伍之所以肇數也錯之綜
之所以成變也變者數之始數者變之終其實一也
河圖天地自然之數伏犧未作易已有是數矣其後文
王以八卦配之得無義乎夫河圖五位其中此太極也
[010-15b]
六為乾父道用事七為兊八為艮九為離蓋隂陽造化
之理自少而中也至九復變為一坎配於離而生生不
窮矣於是二為坤三為震四為巽母道復用事震巽生
長萬物而㑹歸於太極之五終終始始迭運無窮其理
豈不至微至妙哉
河圖四正及中皆陽數經之也四維皆隂數緯之也陽
數専於東北而備於西南
甲巳化土木克土而土之氣達乙庚化金金克木而金
[010-16a]
之用利丙辛化水火克金而水以生也蓋陽火克隂金
然後金得其融結成體丁壬化木水克火而木以生也
戊癸化火土克水而火以盛也
   雜記乾坤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乾上之元所知者進而已存而已得而已晏然自謂如
日當中而恣情悖理無不至是為失其正聖人知進有
退之道存有亡之道得有失之道兢兢業業謹守厥中
[010-16b]
使不至亢於正得以後世承之天下可常治而百其𫝊
也聖人知幾以中止亢吁處乾上之位有必悔之理而
非聖人不可以變悔為吉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知德業
以進修必大乾乾夕惕若厲而勉之曰可與幾幾者道
之微謂可以盡乾之道也若夫居下卦之上而身履乾
德義有不得一朝安處者矣惟乾乾夕惕若謹守臣道
不敢少踰於禮曰可與存義存君之大義云耳乾六爻
[010-17a]
皆君道而爻盡變則又有君臣之訓若二五之水流濕
火就躁雲從龍風從虎君臣事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何謂也 元亨利貞雖曰四德
其實一也分為四德合之畢歸於乾其在五行金木水
火象也金木水火皆本乎土之一氣故曰其實一也聖
人明為之訓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是亨在元中元實
該乎亨利貞者性情也是利貞為元之動靜而元又該
[010-17b]
夫利貞何以謂利貞為元之動靜利情也動也貞性也
靜也利以成物貞以止物獨不觀四時乎利成物於秋
貞止物於冬一動一靜乾元之德以大而復歸於元矣
元以利物為大此天地之心亨通之貞止之皆以成其
利故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聖人
釋利貞必曰性情者教學者以利物之功俾知所適從
也夫性靜情動情動所以利物而動不以貞反以害物
必也修性之靜然後情動於外者無不當物蒙其利故
[010-18a]
貞之於冬亨之於夏利之於秋元之功也學者法乾元
之功欲以利物宜善用其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乾用皆龍天一之水為潛陽生於一
中和之氣方萌於中靜以養之所以大其德也舜之居
深山傅之築伊之耕吕之釣顔之陋巷皆勿用也而舜
正得乾初象吁豈獨聖賢行身為然哉人之養生而不
知乾精神莫之全一矣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
[010-18b]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
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君子以成德
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
是以君子勿用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自一而二乾德著見惟存
其誠化以之行利見大人可以興事造業而大有為於
天下也一動而二為見處下卦中為田三畫其天地人
[010-19a]
象二地數也舜三徙成都在田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
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
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
人君德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體剛用謙以大
[010-19b]
德業法天之時其健不已三在六位為人在時為辰其
數十二終日也以乾承乾乾乾也數至三而變夕惕若
懼不合於天也厲无咎有為不可易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
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
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終日乾乾行事也
[010-20a]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
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動以趨時動不妄動聖賢之心
本以利物乾卦體實為天一之水生成數四應初而動
上下進退惟恐失時勉德業之為趨事功之㑹四其志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也進退无常非離羣也君子進
[010-20b]
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或躍在淵自試也 或躍
在淵乾道乃革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
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五飛
龍在天利見大人 居中守正德與天同天下樂推其
變莫測聖人得時一德者應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
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
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
[010-21a]
下則各從其類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飛龍在天乃
位乎天德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
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數變至九而窮
變而通之復歸於一聖人之難也必復其心復其性以
復於道然後能不亢是以自後而人先之自下而人高

[010-21b]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上九
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人在
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
乃見天則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
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
正者其惟聖人乎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一而
[010-22a]
不變不易乎世也靜而復本不成乎名也不為世移不
為名遷潛養其一與道為居故遯世不見知不屑屑於
心夫君子求知於天何悶之為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有可樂之道無可憂之事道與
事之判也久矣陽一為樂隂二為憂
君子以成德為行 德成於内而後行著於外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言行德之符君子養德於一動
以渉世其言行足以格化云庸者常也言行之常不失
[010-22b]
信謹自然之符耳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 博學
以窮天下之理審問以求聖賢之中寛足以得衆仁足
以利物君德於是著矣故夫學問所以求諸已也寛仁
所以施諸人也四者一不備皆不能以有化時舍也
君子德成而動以時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龍蟠於淵養其靜也或躍而動
其勢必變在田出而著見也在淵則利澤將施矣
[010-23a]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水
火以氣求風雲以聲應水之於濕火之於燥以相制為
用君臣交修之道也雲之於龍風之於虎以相感為用
君臣㑹遇之道也五土數也二火數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天則之行未嘗有過惟其中而
已聖人用九豈非存之以中哉聰明聖智而持以謙崇
髙博大而守以約用九之道也
君子以自強不息 其不息者何事亦曰強於為善而
[010-23b]
已矣夫天運以健生利之德於是乎著君子遇時恵澤
之及乎天下何可息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德業俱進而存身至靜之地文
王在岐心則然也
九二見龍在田至/君德也 君德以正中為本惟正中
則无所不通而順合天人之心正中何為而德哉其本
起於言行之微其效著於家形於國行於天下故夫言
信行謹君德以成閑邪存誠求諸内以養其德也善世
[010-24a]
不伐有諸外而用以謙也如是則德博而化矣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之大者莫如日月日月以健
故其行不息其行不息故其明不息君子法天其自強
如之何亦曰強於為善以充其生利萬物之心而已夫
雞鳴而起孜孜為善舜之徒也舜惟自強於善天下均
得其生雞鳴而起孜孜為利跖之徒也跖惟自暴自棄
而果於為不善故天下均不得其生大哉乾乎以生物
為大而君子勉之一身至誠之道足以配乾其用大矣
[010-24b]

乾九三不言龍九三位人道龍之在人變化不測不可
以象見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君子法乾之不息以充其
德其所乾乾者何事德業之道修而已故能體乾在我
動罔非乾正念旣存邪志自去德積於身而業成於外
嗚呼盛矣
乾九三獨曰人事知乾一為天乾二為地乾三為人若
[010-25a]
夫乾之四則非人矣故曰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㑹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
固足以幹事 體仁則與仁為一全體在仁人誰不信
服故足以長人嘉㑹則仁義禮知充塞於心動無不當
理矣故足以合禮義以制物而所主在利義其有不和
知以建功而所守在貞事其有不幹幹者何事之所自
立也和者何義無不得其宜也
[010-25b]
君子以厚德載物何也 善論大臣者必曰力量何如
非力固不足以任天下之重而所以養成其力量者在
厚德而已矣德何為而厚乎曰至謙至恭至虚至正德
之所以厚也若是也天與之人說之合天人之助以立
乎人之朝其於在物也何有坤體柔順謙恭虚正所自
生也君子法之以厚其德莊子曰水之積也不厚則其
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厚
其貴乎
[010-26a]
先迷後得主 說者謂君唱臣和先之則迷信是說也
君唱而非其道從而隨之可乎先迷者何謂夫道未合
誠未恪而區區然強之以難從行其所不可行君胡為
而信之天下胡為而化之將身之不能保何以恵利天
下也故曰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孟子曰一正君而國定
懼先迷也君正而順可行矣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君造始臣
代終率朋類以竭力於下而功則歸之君代終之道也
[010-26b]
故夫喪朋者非謂絶朋類而不用也
初六履霜堅氷至 初六姤之一隂也一隂方生已有
氷堅之漸豈非其勢旣盛其事必至哉甚矣夫小人之
不可用事於内而恃之以為心腹也彼其得君於内是
將變亂是非以邪害正馴至無疑矣夫人君不善之心
生則不善之言入不善之言入則不善之人至應捷影
響不約而合一氣之所召一聲之所感也有天下者誠
能慎其心術之微無使流入於不善小人何自而投間
[010-27a]
乘隙以幸其得用乎聖人於坤之初六丁寧訓告甚嚴
且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以明
堅氷之禍本自夫所積善不善之間而臣子之為大惡
者實由夫君父之心有以啟而致之於先也不然彼安
得而在吾君之左右以養成其病以竊盜其柄邪詩云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氷亦有意夫使知辯之於
早者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坤有靜厚之德而六二得
[010-27b]
中於内所養博大矣故動而見於事業其直可以上通
於天其方可以下法於地直自敬來雖闇室不欺也方
自義來雖死生不變也吁為臣若此安有欺天賣國之
事哉事業之大復何疑也
不習无不利 君子以敬義而行乎内外其設施舉措
罔不契合於天人之心矣何所疑而復習之邪一為仁
二為義二火數為敬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書曰爾有嘉謀
[010-28a]
嘉猷則入告爾后於内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謀斯猷惟
我后之徳古人非徒為謙謹之末節也道不通於君君
心未信之而欲急急然行其道於外難乎格化矣坤六
三之含章蓋守臣道之貞而欲推其美而告之君使君
心感悟而自行之吾知謹守臣職以從於王事而已大
臣諸侯之事也故曰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
也如是則利澤及於天下萬物而其智光大矣周公之
告君陳亦曰臣人咸若時惟良顯哉其以是夫
[010-28b]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坤臣道也六五得人臣正位而
四為未得位得時者否泰之分繫乎四之用否其責任
甚大進而至五則𤼵為事業有不可掩者矣括囊蓋内
充其德靜以待時之義漢儒乃以囊括不言為訓豈不
陋哉坤在内為括囊孔子釋之曰蓋言謹也謹於養德
謹於正也
   論乾坤剛柔
剛陽也健也君子也柔隂也順也小人也然則坤何以
[010-29a]
取於純柔哉曰乾坤之剛柔剛柔之中也剛柔之正也
剛柔之見於用者也諸儒之論剛柔則失之矣夫君道
主剛而其動也用柔故乾動則為坤矣臣道主柔而其
動也用剛故坤動則為乾矣故夫必欲修德必欲立政
必欲逺聲色必欲去小人必欲配帝王必欲定社稷必
欲安民人必欲服四夷乾之剛也君得之於内而主斷
者也至於禮臣下下賢才懐中國撫四鄰愛百姓恤孤
寡賤刑貴德舍己從人其動莫非柔矣恭欽之誠若天
[010-29b]
威臨之不敢唱始不敢先事謹禮法循分守安進退守
職業坤之柔也臣得之於内而有承者也至於犯顔逆
㫖捐軀致命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可殺
不可辱可困不可使為不義持忠義之大訓弭患難於
當時斷大計定大疑正色立朝華夷讋服其動莫非剛
矣故夫善觀易者必觀剛柔之中而究其所以用則六
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或得或失或悔或吝或吉或
凶可以類推矣故夫不知剛柔之中正與夫見於用者
[010-30a]
不可與言易也
   論九六
九六之為老陽老隂何也變也九六何以能變曰一三
五合之為九陽之生數也二四合之為六隂之生數也
九六為隂陽生數之極是曰老隂老陽若七八則隂陽
之數不純莫之能變矣故夫數備於三中於六究於九
九可以兼六見乾坤/之畫而六不可以兼九若其變則相通
而不窮焉四九三十六也六六亦三十六也九六之數
[010-30b]
總之則一變之則通非若七八之不可一而通也然則
老隂老陽云者取其隂陽生數之純而通變也
健順動入陷麗止說八卦之所以生利萬物而見於其
性者然也坎之為陷何取於易乎曰坎以乾一陽而變
乎坤二隂之間陽養其中以陷乎險非真陷也中微則
陷中養則出八卦坎離之用最大自坎而艮自艮而震
中動以利生物之功著矣用不亦大哉故乾位西北養
中於坎動化流出天地无為嵗功成焉
[010-31a]
无妄災也明夷誅也
 聖人於二卦何辭之嚴且切歟曰无妄不以貞是其
 動也非有利天下心適足以害天下獲罪於天大矣
 故曰災若夫明夷而傷其明雖在君位有可誅之道
 孟子曰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吁人君安可忽
 逆耳之論自傷其明德哉
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
心之言其臭如蘭何也
[010-31b]
 以象考之五在外二在内出處不同也五以陽動二
 以隂靜語黙不同也而二五各得中位有中直之道
 故曰同心金乾象也變而為離曰斷金且互體有兊
 毁象斷之義也互兊為言互巽巽潔齊為臭曰其臭
 如蘭夫二五有中直相與象三四間之三伏戎四乘
 墉其包藏恃險之心將流毒於天下而二五中直之
 道足以消其強梗制其堅悍使天下卒以安靜而措
 天下於無事之域誠之所格者大矣故曰二人同心
[010-32a]
 其利斷金若夫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則𤼵號施令而
 民恱懌之象德言之足以感動於人心也不然易之
 為易將無所見於實用而聖人繫易之辭徒為空言
 而已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吉凶與民同患何也
 蓍卦爻告人以吉凶之道著矣備矣如是而吉如是
 而凶如是而可以避凶如是而可以趨吉用靜用作
 不可以有違也小貞大貞不可以有常也過中得中
[010-32b]
 不可以有差也若是者固非一事矣聖人何營營思
 慮其間哉一念之私毫髪不起於胷中而退藏於至
 虚至公至正之地為其所當為行其所當行施為動
 靜固不可易而天下蒙其恵利焉是其所以與民同
 患也且凶固聖人所甚憂矣而吉何為而與民同患
 曰天下之難常生於治安吉之同患又有大於憂聖
 人之憂天下豈一日而忘之哉詩曰上天之載云云
 退藏於宻文王盡之矣
[010-33a]
周流六虚何也
 六位惟變所適而本無定體者也故繼之曰上下無
 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易道猶太虚聖
 人兼三才而兩之以六畫盡其變而太虚不易之理
 於是乎不可逃生利萬物之功無餘藴矣
履德之基謙德之柄復德之本
 履者坤之少隂三索乾於内而成卦者也夫乾父道
 也少隂之於父也說而誠此君子至誠以法天之學
[010-33b]
 也謙者乾之少陽三索坤於内而成卦者也夫坤母
 道也少陽之於母也止而順此君子至止以法地之
 學也君子之學法天地然後能復其性以反於初利
 物功用於是興矣故復之為卦一陽動乎五隂之下
 至靜之中𤼵生萬物其利豈不大哉君子誠正之學
 功成於是用著於是
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一隂一陽非謂隂陽相配也道之在隂亦一在陽亦
[010-34a]
 一曰一隂一陽一者何也中也中者何也無不通無
 不當無不正也道之在隂陽無不得其中生利萬物
 之功則日興也繼之者善凡人為不善者皆非道也
 古之論君人者必曰有道無道云其善不善之間歟
 成之者性性本具道人自離之修其性則全於道而
 無不善矣子思之中庸明此者也洪範皇極陳此者
 也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010-34b]
 自道術為天下裂諸子百家之書紛然並出言天者
 主於虚無言道者棄夫仁義言儉者不知約之以禮
 言刑者不知本之以德為己者不知有人為人者不
 知有己道德之中於斯失之聖人作易本諸心體諸
 天通諸神著諸用無徃而不得其中故能和順道德
 而天人之道罔不協備用之於一身一身得其宜用
 之一家一家得其宜用之天下天下得其宜纎悉小
 大一一有倫為用妙矣象數旣立天下之理於是而
[010-35a]
 窮卦爻旣成天下之性於是而盡從之而吉違之而
 凶順之而福逆之而禍吾不知天命之為易易之為
 天命也至於命易於是無餘藴學者學易學此而已
 矣始於窮理終於盡性命固在我孔子五十知天命
 惟孔子能體易
大畜時也无妄災也
 聖人之言有不窮之意為天下後世士君子之訓甚
 厚也大畜羣陽得路以升進於上蓋有剛德之君臣
[010-35b]
 乾剛在内而能用柔以來天下之賢聖人斷然曰時
 謂夫君臣遇合決非偶然有天數存於其間聖人所
 以立天道也若夫无妄而曰災匪徒有眚固災也剛
 自外也其動雖貞弔民伐罪所殘害多然則湯武之
 師其出於不得已乎其聖人之所未甚深許乎謂无
 妄為災聖人所以立人道也
謙輕而豫怠也
 謙之失在輕豫之失在怠聖人正救其失而謙之德
[010-36a]
 豫之功益光大矣
 
 
 
 
 
 
 
[010-36b]
 
 
 
 
 
 
 
 紫巖易傳卷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