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灌園集 > 灌園集 卷十一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灌園集巻十一     宋 吕南公 撰
  書
   上運判書代鮑乆/道作
昨者再奉䑓符督以進所著文上中書備差擇充學官
事自初承命至於今日思之勤矣而終不願應者未能
無説於此盖聞士之所以善於行身也以其能不近羞
辱而已矣知夫羞辱之不可近而求所以逭之則譽不
[011-1b]
足得而咎無自來往者某惟勢未容於不仕而義又可
以出也則持諸生之業以干有司之見收干之日乆至
於四上禮部而三黜乃得一出身為選人間嘗内悲以
為雖趣時天下之所同然自道而觀之則彼未之信而
我嘗請試彼未之與而我欲以取是皆得辱之道然則
某之所近不已數辱歟數辱非所宜堪此又憚恨平昔
之無能少逭者也今夫廟堂之慮將以致風化於同文
而推擇賢才司其教養此其意豈不甚善頋被舉之人
[011-2a]
猶有不宜輕動者舉未必信而信未必用也夫合聚數
百口之辭章而待一二人之去取此其與應試諸生豈
能異哉就如見取或不足貴及其不取則是三黜之辱
復増為四豈所堪耶幸㳂下局得居明公察臨之下禄
以養親官以庇身行法以俟命可矣踐非所宜以近舊
辱正恐一日自悲之不暇所不願也焉能知其餘圖所
以行身不失於善而已伏惟仁明當賜矜諒
   與汪秘校論文書
[011-2b]
往者辱示勤勤之意使以鄙文進禮几席承命既乆冗
瑣未能即呈迺今不免獻矣猶願以言嘗於左右盖所
謂文者所以序乎言者也民之生非病啞吃皆有言而
賢者獨能成存於序此文之所以稱古之人以為道在
己而言及人言而非其序則不足以致道治人是故不
敢廢文堯舜以來其文可得而見然其辭致抑揚上下
與時而變不襲一體盖言以道為主而文以言為主當
其所值時事不同則其心氣所到亦各成其言以見於
[011-3a]
所序要皆不違乎道而已商之書其文未嘗似虞夏而
周之書其文亦不似商書此其大概若條件而觀之則
謨不類典五子之歌不類禹貢盤庚不類説命㣲子又
不類伊訓至於泰誓洪範大誥周官吕刑之文皆不相
類也盖古人之於文知由道以充其氣充氣然後資之
言以了其心則其序文之體自然盡善而不在凖倣自
周之晚六經始集七十子之徒雖不以誦經為功然其
尊仰孔子盛於前世及孟子荀卿相望而出益復尊孔
[011-3b]
子而小衆家故秦火既冷而漢代諸生為辭不敢自信
其心而曰我歌頌帝王盛徳與夫論述世故皆出入六
經峻有師法不可庛纇此西漢文所以見髙於世而東
京以下學士不易其説也雖然亦其説如此劉向之文
未嘗似仲舒而相如之文未嘗似馬遷揚雄之文亦不
傚孟子也張衡左思等輩於道如從管間窺豹故其所
作文賦𦂳持揚馬襟袖而不敢縱其握自是文章世衰
一世幾於童子之臨模矣繇揚雄至元和千百年而後
[011-4a]
韓栁作韓栁之文未嘗相似也而前此中間寂寞無足
稱豈其固無人其患起於不知由道以充氣而置我心
以視傚他人故雖勞猶不能傑然自立去元和至吾宋
又數百年而有歐王之盛宗其學者文辭往往竒特然
至今者又已少貶盖文之為道由東京以下始與經家
分兩岐其弊起於氣不足以序言之人恥無所述因乃
瑣屑解詁過自封殖且髙其言以欺耀後生曰文者虚
辭非吾所取吾當釋經以明道而已疲輭人喜論銷兵
[011-4b]
是故相師而成黨嗟乎從之者亦不思矣夫揚馬以前
文章何嘗失道之㫖哉今之學士抑又鼓倡爭言韓栁
未及知道不足以與明不如康成王肅諸人稍近議論
噫又過矣夫所為知道者果將何為必將善於行事而
有益於世也不識康成王肅之行事有以大過人乎如
以為行事因時難相比責則所以去取重輕者無乃謂
學經貫穿衆説難於立意成篇乎是又非吾所信且天
下孰有能飲千鍾而不能三爵者彼解詁章句三爵之
[011-5a]
才而已陸澄非不能説經而當時有書厨之譏此足以
見為文難於解詁夫使韓栁為澄之解而有不能乎彼
韓栁者盖知古人之學不如此是以略其不足為者精
於其可為者耳説者又云吾不論説經為文之難易但
經術明則道可行吾故趣於此此亦不然夫康成王肅
之時大亂數百年而後止此時學者豈不知宗本王鄭
經術耶道何以不行也孔孟以前學者未嘗解經而言
治者毎稱三代且先王所謂明道者豈解詁章句之謂乎
[011-5b]
後人欲追治古經而按此以進焉吾不知其與捕風者
何異矣天下治亂有常勢也儒者之才不務見於事功
以助為國者之福而希世沽名茍為家説以亂古書自
稱髙妙此何所補陸淳豈不明春秋希聲豈不明易祝
欽明豈不明三禮然此徒於當時治亂為有補乎否也
而後生方倚此論功不自信其心以思自古文學道徳
之變而更紛紛輕視文人且文章豈足為儒者之功即
能之固不必恃然解詁人輕之亦錯矣是飲千鍾者不
[011-6a]
自以為能酒而三爵者反笑千鍾之醉也某不佞少年
時浪事慷慨欲以文學自立二十有餘猶不得其緒以
為能事止於時文而已盖至於二十四五然後克有所
見於列莊見道之書於六經見道之訓於百家見道之
所以文而文之所以得於十八代史見道之所以變沈
酣而演繹之竊以誠心自許私嘗以為文學之事雖使
聖人復生不得廢吾所是而遭時不偶有前之云云天
下滔滔未易同志唯當勒成一家俟之百世焉耳秘校
[011-6b]
才髙而識敏亟從時俊之列超㧞入官而問學淹該如
不自足方用謙屈乃以及於鄙文且某何敢愛哉但竊
有所疑者當今文與經家分黨之際未知秘校所取何
等之文耳若堯舜以來揚馬以前與夫韓栁之作此某
所謂文者若乃場屋詭偽刼剽穿鑿猥冗之文則某之
所恥者往時嘗為之矣然未嘗以之比數於文也譬猶
羙女時花細麗艷妖朝盛而夕衰焉目雖偶㳺不足以
為榮觀必若黄河泰山峻厚髙簡渾灝奔注與天地齊
[011-7a]
同而日月不能老之者此某之所以究心未識所取亦
在此否旅貧而力奪心氣有所不專下筆超超或未了
意祕校取之在此雖一言可以致亮如其取之於彼則
又何言謹録書陳正事以下若干篇以復盛徳惟試覽
其如何苦熱煩汗書不狀心
   上時相書代鮑久/道作
相公閤下某竊惟之天下有慰悦不在乎分之必得而
志之益通自足以為難逢盖儒學之徒吟思文字之間
[011-7b]
識見經綸之方而軒然欲以有為於當世者古今有志
之士宜其不少然而必得有為與為而克成者抑幾何
人顧令有為而必成亦自天下之福耳於有為乎何有
要惟帝相君公獲任所在當必如是乃為得意而已彼
夫不在其位者何哉然士無用不用皆知以太平為心
則雖草茅之身豈能無意於當世自昔廟堂康靖而八
表晏如勢有無窮之寧而計無一日之患可謂盛矣而
於此之時人懐一不急之言野興一自得之歌有沮而
[011-8a]
止之則悒悒不快夫志之各通者果天下之慰悦歟而
分何足以言之某頃以布衣諸生同波仕進之業其於
世道亦何足以當損益之毫毛而竊有志焉異時名忝
一官更從趨走之事塵勞偃蹇固應無所復望而於今
日若有所喜者豈非大人君子有為於上而下之無用
亦猶斯志歟天開陛下登倚相公于四海喁喁之際而
興除大計一將刷蕩有源之弊而扶殖甚大之功若今
制兵憫農用義正恩以材考官察刑書革貢舉皆先代
[011-8b]
名臣所不盡明或雖明而不敢為者而相公既果為之
為之且又垂成也但令當今剩有可大用之人不過斂
臂稱是耳若某之不肖力不能効戈殳以助揚不戰之
威名智不能精計算以翊弼制置之權宜故平時所工
唯在於先王之遺經與諸子之傳言而今也英竒辨正
之士又紛紛而衆起則某者果不足以當毫毛之損益
哉然尚有言焉盖聞天下之治必成以嵗月之乆而君
子之行事非持之以泰山不移則志不立以唐太宗之
[011-9a]
明而輔之以房魏諸公然終貞觀之世猶有可恨處假
如當時沮惑於封倫等輩之言則安可知故今日之必
致太平不在乎有為之難而在乎持以不移而俟以淹
乆也凡人之識慮多不得齊同所以相為是非往往未
定方漢武留心匃奴時朱買臣衛霍之徒九十其羣翕
然賛之而汲黯公孫獨知以為不韙及其擬議封禪則
倪寛諸人傾意稱善而卜式專以為非不識為當時人
計者許誰者是且定誰者非耶毋亦各順其識見所同
[011-9b]
而已矣晋武伐吳吳主具輿襯而廷臣猶有乞斬張華
者憲宗取蔡李愬已入元濟卧内而東方諸侯尚飛章
請得罷兵故夫論議之異同何足㨿依要當察夫事體
如何而已矣今之天下治勢垂及如此而論者或以為
言願相公之勿動以就有為之福也且夫天地之間五
情所以不異者唯人焉耳則小人臆慮何嘗出乎君子
之所知然為某者必區區於斯言盖亦願通志者歟譬
之不急之言自得之歌聞與不聞曽何足道然而必欲
[011-10a]
者幸上之人勿奪其慰悦而已伏惟賜亮
   又書
某聞君子所學當博矣而其要不出乎仁義仁義之本
存乎人之心而充積之盛得以立天下之道大之為王
者小之為匹夫無加損焉學之於仁義豈不重哉自古
聖君賢臣其所以相訏謨暇豫寘天下於熈平而儒生
亦以隠約之身扶持此道使不㓕絶者其事業可謂神
明矣然語其立政皆不過廣吾愛以立天下之愛盡吾
[011-10b]
宜以厎天下之宜如斯而已耳故夫仁義者學士之心
所當汲汲也自始學至於終身自知之至於能行百日
放之而一日由焉則得為善士百日由之而一日放棄
則又入於小人某之不肖有聞於是乆矣竊嘗自思以
為道無所不可致唯其得勢者致之於天下為甚易勢
之所得行無小大之間惟其才全徳備者為無難方今
之時有命世者出乎則足以勿論爾矣必如勢不在於
命世則我何能知知求吾志於仁義而已矣自試於場
[011-11a]
屋以至為法曹旦旦以是誦之而遭會亨嘉親見相公
登庸其經綸措置莫非治古之能事而前王之難過者
也則以書先容於閤下且自道其慰悦曰願得持乆以
俟化成勿為異議之所沮夫某豈專病諛者而然耶以
為今天下之望顒顒于熈平而言者或無益於行行者
又無幸於成則道何自而立化何自而成我知慰悦與
願持乆焉所以志於仁義而已矣不虞事興慮外䑓閣
諸公乃以固陋之名上聞謂宜備員教學之一官而詔
[011-11b]
㫖下臨使陳所業决可否於有司是舉也某所能堪耶
徳不足於有聞才不足於有為何修何倣而取名於師
資名出乎此矣實將焉責哉是固某之不能堪也盖惟
學而不仕則無以逹乎義也則某之所以在小官而不
自以為不宜至於仕而不學則亦豈某之心唯其所言
所行未之能信而遽將仕以教人則於義滋無以逹之
義無以逹則不敢茍進焉某之志也伏惟相公道徳全
盡當大有為之世得不世出之君周公以來所未之見
[011-12a]
若今辨材任官各當器能大者制權而小者役職治化
之序凛凛於垂成矣若某之愚尚何所效尚何所論然
而鄙心所汲汲知所悦願而知所不敢也則猶不為放
棄仁義之小人以辱盛時使今天下之士其徳優於某
者被用而不得辭則世已多士其荒庸固陋比視某者
又不敢妄進則廟堂風化之意某或不為無助伏惟相
公矜而勿罪謹布區區以盡愚忠
   上執政書為人/作
[011-12b]
相公閤下某嘗聞之為士之道有二患而罪惡不預其
間唯其力不能學而才又不適於用則皆足以自患其
身二患之不免焉皆不足以踐人之形而充士之名然
則小人而已矣小人矣則罪惡何足以少之故論之世
以觀之士則平學不力之患易而平用不適之患難何
以言之盖今之士其學有非所以學則或不足謂之學
此已甚矣而上之人又正因其術而定宜收可棄之名
於偶然忽爾之間雖屢棄亟收何足以標題彼此之是
[011-13a]
非哉平昔之空疎一朝之合格則得以陵厲資迹於顯
設之塗雖知其學之猶非亦不足患矣若夫効官掲職
則必有其狀文不亂法而武不犯禁大者知要而小者
及務無崇無卑無乆無近無繁無簡壹當有以慰塞乎
人之期望是乃可耳十年領要任而利澤無影響三月
親一局而理道得以稱此不亦才用之所露歟宜稱而
莫之稱名可任而實不足任焉使若人殊無心氣襟靈
則姑置勿論必如未至於此則慊恨媿耻詎有已時某
[011-13b]
之所謂學不力之患易平而用不適之患難平者時固
然也自某之少承父師之訓勵日為求進之事藝以幸
於一時既例薦於鄉乆遂得第於廷亦有年矣頋惟平
素之所治已不必問然由入仕之日奉法律祇教令窺
尋明天子賢宰相所以緝熈經濟之意餘力習耕戰書
相方畧謀利病以輔養不敏之才而備當途頃刻之指
顧雖知淺特不敢不勉亦至於今者而猶不見取於在
上之人尚不自抑於無用之場而區區更復有言於台
[011-14a]
屏之外焉豈亦有説盖聞人之功業所就雖各因其才
智之小大然唯其有事則愈足以見其所收譬猶豐宫
巨室之已成小大負畚箒備洒掃耄翁坐閫下司誰何
便為安家於此之時雖有工師百身無補於參涉及其
嵗彌而舍乆有宜修必葺之勢然後匠石辨材弟子運
斤陶叟眎覆甓夫詳甃丹手漆人交臂合聲各致其能
乃見所功故當天下之無事也内外羣司因循軌檢無
不可者雖至有大所負於功或未易圖至於治具不得
[011-14b]
不事更張之際則寸片銖勺之能其於入用皆所庶幾伏惟
相公道徳之望朝野一心倚之隆平周公以來所不得
擬方將器使才類俾無不伸代腐以堅滌汚以清以爍
前光以尚後聲以還二帝三王之盛如某之鄙才縱未
能大固亦有志縱不堪為之工伯覬將備諸其徒願嘗
效焉無狀而後已功業之盛豈敢言之至於或免不適
用之羞而少平為士之患則荷相公之賜無有涯量伏
惟髙明矜而亮之
[011-15a]
   上參政書為人/作
諫議閤下夫知人與見知於人古今莫不以為天下之
至難而某則以為二者雖然而未若知人而有其勢與
夫見知而會其時之為難也何則夫所謂知人者亦小
人之事頋必有君子然後可以責此云爾以君子之事
君子而曾以之為難乎彼小人者於己尚不自諭奚暇
致察於人若夫我未足以取知而固以望人此真不易
但士之於世其才能各有所適則亦不必全盡乃始必
[011-15b]
聞是則凡見知於人者有以可知而知則謂之以義有
以未必知而知則謂之以命有義有命兼以俟焉果不
足以稱難於天下哉昔者顔淵見賞於孔子而生不免
於貧賤他日身死則從之乞一車以為椁猶不可許淮
隂侯紹介蕭何一旦坐諸將之上而人主莫之違夫四
人之聖賢文武雖不同而其所以知之與見知則不異
然且一終窮一速逹者孔子之勢不足而蕭何之勢足
顔不會時而淮隂會其時故也夫勢之與時其所繫盖
[011-16a]
如此謂之極難豈不信然自某之得仕於今十有八年
書吏八考而猶未出於州縣前年以常調詣銓階縁觖
慕望拜左右則容顯受提挈之賜於舄履之前内惟無
狀豈足以上汚髙明君子之門身非韓侯顔子之器而
承值賞㧞冀或似之豈所謂以命者歟兢悚猶未定會
麾幢出嚮太原盖嘗自悲以為區區之命豈果無幸於
吾公歟歎辭未幾而閤下既受召節及今之來則閤下
實坐東府某是以欣愉夙幸思復倚於門牆也竊以當
[011-16b]
今廟堂之論一新天下之政政之綱維既盡舉張農刑
士吏科任其職職足其人事且成矣其尚奚言抑嘗聞
之太平之用士才無細大之擇唯各周其器之為宜任
無始繼之異唯可其事之與委若今之大務猶在二邉
蘄安而未之全籌謀指顧利用感奮某誠不武願以犬
馬餘年嘗展荒窮之力於有為之秋庶亦自勤以不辱
髙明之知伏惟閤下徳業之盛方將形於乆大仁明所
燭何隠不徹何㣲不彰若某之愚豈俟陳説乃以卜宜
[011-17a]
知與否之如何謂今閤下之勢正某所以取會之時憚
於極難以重無幸之悲是以不嫌於獻欵即䝉矜亮何
望如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