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西臺集 > 西臺集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西臺集巻七
            宋 畢仲游 撰
 書
  上門下侍郎司馬温公書
承議郎監在京米下第八界上騎都尉代郡畢某謹
以外議再拜上書于門下侍郎閣下某曩在河南及京
師嘗請再左右雖竭不肖之心夙夜思慮欲少補行事
[007-1b]
之萬一而至今未敢有言也葢聞閣下之來四方内外
託書詞論時務者多至數百而明廷之上實封陳得失
者乃㡬萬人皆關閣下之聴覽是非利害宜畧盡矣則
某未敢言者豈有所愛惜哉恐不待某言而知爾然閣
下辭山林履廟堂以身任天下之重而人亦以天下責
于公道路之間閭閭之下雖聾瘖跛躃支離疲病之人
亦扶服相賀頂禮嘆息如遇嵗年之豐而見父母之來
閣下用賢去佞除煩解擾所以安社稷恵細民者甚多
[007-2a]
而外人之議尤深念于左右竊意封實書詞有所遺者
某如自嫌而不以聞則是輕門下之義忘師及之教懷
不盡于朝廷而未死之間私恨無窮故敢畧道外人之
議而某之所見則猶待異日閣下以身任天下之重而
人以天下責公者何事耶當熙寜之初先帝以公為樞
密副使天下之人忻忻然曰樞密副使者君子行道之
府也而君子得居之天下其庶幾乎及公逡巡而去不
累于位天下之人復忻忻然曰樞密副使者人之所禱
[007-2b]
祠而求者也而君子不茍居之吾道其庶幾乎故閣下
進合天下之願退為吾道之助則人之望公其何如也
公居洛十五年道徳日冨聲譽日隆天下之言正直者
至公而後止焉則人之信公復何如也今先帝厭世主
上富于春秋發䘮之日京師四面語曰非司馬資政不
能治天下曽不三月而遂筦朝政則人之期公又何如
也夫以身任天下之重為四方之所信起副中外之望
而應衆人之所期天下之事至大今日之務至難愛公
[007-3a]
者至多而嫉公者至深也豈惟生民利害得失之際而
亦天地隂陽交爭之時愛公者皆貧賤疎逖不足侍于
下風而嫉公者巧為機穽潛布耳目多塗以誤公之事
反覆以亂公之策雖主上明聖注意于公者久而閣下
蓄積深厚所以為天下者皆平日之所固有然非齋戒
以臨之精微以思之擇術以行之博取于人以成之事
猶未可知也此某所以臥不安席食不甘味而欲以外
議告者也竊常計新法之行㡬二十年矣豈惟今日而
[007-3b]
後有改作之意當王安石之出吴正獻之入相鄭俠之
上言先帝葢嘗有改作之意焉而終不能改者公之所
知也及今深交固結内外如一後生肆談安于無恥老
吏擅法公為不道而閣下起閒廢之中畱三省之上殆
將求風俗之失回積年之咎以成先帝之志則新法之
改豈直指而往如推牆塡壍可以定乎故外議有三而
其慮容易者不預昔王荆公以興作之説歆動先帝先
帝信之而患財之不足也乃散青苗置市易歛役錢變
[007-4a]
鹽法凡政之可以得民財者無不用葢荆公散青苗置
市易歛役錢變鹽法者事也而欲興作患不足者情也
茍未能杜其興作之情而徒欲禁其散斂變置之事是
以百説而百不行然則事之與情可不察哉自先帝棄
羣臣興作之議雖無復聞者而轉輸未減邉備尚衆京
師吏禄嵗百餘萬而外路官司州縣雇傭號為新法而
從事者有不可訾計之費今以天地社稷之靈主上母
后之聖同人心決大策起閣下于不可起之中而寄以
[007-4b]
天下之政閣下遂欲廢青苗罷市易蠲役錢去鹽法凡
號為財利而傷民者一掃而更之則自熙寜以來用事
于新法者必不喜矣不喜之人必不但曰青苗不可廢
市易不可罷役錢不可蠲鹽法不可去必探不足之情
修不足之説伺不足之隙言不足之事以動上聴夫以
一家之計父子之親欲安田野逺市井習耕稼之常業
辭商販之末利而説以不足則猶相視扼腕而中止况
以天下之廣臣民之衆有郊廟朝廷祭祀賔客之奉有
[007-5a]
内外上下官吏廪禄之費有重兵宿衛邉守城禦之計
有大河隄塞外裔餽賜之勞自古之君固常有患不足
之情矣修不足之説伺不足之隙而言不足之事雖致
石人而使聴之猶將動也如是則青苗廢而可復散市
易罷而可復置役錢蠲而可復歛鹽法去而可復存使
禹稷重出為天下爭將亦無可奈何則不足之情可不
豫治哉為今之策當大舉天下之計深明出入之數曰
天下之不足其弊安在弊在邉境轉輸之多也則棄無
[007-5b]
用之地省轉輸之繁其省㡬何弊在造作修營之多也
則止造作輟修營其省㡬何弊在新法官吏廪給横費
之多也則廢吏禄行常法其省幾何弊在掖庭永巷婦
女資用之多也則定職掌之數非先帝幸御者一皆出
之其省㡬何天下之可已者無不已其省㡬何今諸路
常平免役坊塲河渡戸絶莊產之錢粟積于州縣者無
慮數十百鉅萬如一歸地宫以為經費可以支二十年
之用則三司嵗入常平為贏以天下之大而三司嵗入
[007-6a]
半為贏餘則數年之閒府庫之財倉庾之粟已將十倍
于今日而節省之後濟之以㳟儉將如丘山江海之不
可盡以此明言于中而精計乎外俾上與太皇太后曉
然知天下之餘于財也則不足之情不生不足之事不
起不足之隙不得伺而不足之論不得陳于前矣然後
青苗免役市易鹽法凡所謂新法者始可永罷而不可
復行如既飽之人雖以芻豢猶不肯進况藜藿菽黍乎
問者曰患不足而新法興何以實之曰曩者王荆公併
[007-6b]
軍蒐卒而封樁其錢糧又懼兵之少也故行保甲之法
籍民為兵數年以來農夫去南畆者大半賊盜公行守
令不得為治則保甲之利害無可言者而保甲之名至
今未除豈非患兵之不足耶以兵不足而存保甲故知
財不足則新法可以復興此外議也昔仁宗之治天下
也優禮大臣而聴用臺官諫官之言葢大臣者天子之
輔也不優為之禮則無以勵其節盡其心而聴用臺官
諫官之言者所以存天下之公議禁制大臣使不得自
[007-7a]
放之術也故大臣起居進見未嘗不㳟已待之若將久
于其位而不可動者及臺官諫官一有論列則十言之
中行其七八雖故老大臣必正其罪以是而去位者葢
可數矣故嘉祐以前大臣平日足以致君臣之歡禮貌
之隆而私門姧利破膽而不敢為仁宗皇帝所以四十
二年天下安寜大臣無甚縱恣百官得行其志不法之
事稀闊無聞者以優禮大臣而聴用臺官諫官之所致
也葢自近嵗以來臺官諫官不復知所以設臺諫之本
[007-7b]
意而顓為含糊茍且以幸無譴經渉嵗時而不言天下
之事其所言者必揣摩上意之所尚非大臣之所惡聞
且于我甚安而無悔者然後敢發其號為論列大臣者
亦取其微芒𤨏屑不在輕重之間足以破人主之疑而
無傷大臣之實陽言于外而隂合其中又其甚者寜論
人主之事而不肯言大臣之過葢論人主之事則有大
臣以為之力不甚得罪而一言大臣則足跐手拉塗地
而不復數年以來朝廷之上道路之間不知有臺諫一
[007-8a]
聞臺官諫官之姓名則咨嗟太息詆笑而避去而處臺
諫者自以為至計使策不復知職任之何如翻謂祖宗
之朝名公大臣奏議論列為沽激好事以自葢其短而
幸一身之安則無所補益可見于是矣伏自主上繼明
西朝共政用閣下為門下侍郎始増置諌員進用有聞
之人而廢去六察皆使言事可謂知務已而猶有平昔
之徒介在其間葢在含糊茍且幸免乆矣一旦明目張
膽自奮于敢言之列則内懐愧恥外畏士人之姍笑欲
[007-8b]
不言則朝廷失望非今日之利故皆彽徊隠忍進退無
適抄取其近似者以塞目前之責而終不敢深言天下
之事惟欲窺瑕伺隙執戈而攻諸長者為新法復讐今
將興仁長善定萬世之策還太平之風而猶令此等布
在言路欲望如仁宗之朝存天下之公議禁制大臣破
其姧心竊以為過矣夫賢者之為善與不賢者之為惡
其取舎固異然勢可為則行惡而或濟勢不可為則雖
善而無成自古及今未有勢去而能立功立事者也且
[007-9a]
王荆公之行新法固非善也然終先帝之世新法有増
而無損者以有可為之勢而已爾所謂有可為之勢者
非直人主之聴用而荆公之名位髙且大也葢自參知
政事三司使翰林學士下至待從百執臺官諫官外連
轉運使提㸃刑獄提舉官之非新法之人者雖功業如
韓琦貴重如富弼敢言如吕誨才辯如蘇軾終不能少
止新法之行是後鄭俠以死爭之而新法亦不改也豈
新法果利于民而可行耶葢左右前後逺近髙下皆新
[007-9b]
法之人而荆公又挾天子之命都宰相之位以臨之如
平地布薪而順風縱火其勢易也今閣下欲去新法之
弊捄荆公之事而左右侍從六曹九寺職司使者十有
七八皆荆公之徒雖起二三舊臣用六七君子為言事
官然累百之中存其十數烏在其勢之可為也勢未可
為而欲為未可之事則青苗雖罷將復散况未罷乎役
錢雖蠲將復歛況未蠲乎市易雖廢將復置況未廢乎
鹽法雖除將復作況未除乎以此去新法之弊捄荆公
[007-10a]
之事如人久病而少間其父子兄弟喜見于顔色而有
未敢賀者意其病之猶在也葢勢者無形而易見今欲
進君子之道成可為之勢則厲夫聲色無益也抗以禮
節無益也急以文法無益也必徧得天下之沈厚明達
敢言有氣節者與小人分其勢則天下之事有可為也
如用人之地方而人未可以多得則夫臺官諫官正今
日之先務而天下之勢所由分者也自閣下用人以來
臺官諫官亦稍稍言事以稱朝廷之意然王珪已死而
[007-10b]
後言珪之家吳居厚已敗而後言居厚之事此皆今日
易言易行者也至于國家之大利生民之大害社稷之
大計猶未有及者借有一人焉以言事為己任喟然發
憤動人耳目出死入生以報朝廷而相閣下之所為則
又將循用常文牽制故事十且八九不行其言則雖純
得六七八者猶恐未有所濟況又使平昔含糊茍且幸
免之徒介在其間則君子小人之勢固未分也孟子曰
在王所者長幼尊卑皆薛居州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
[007-11a]
者長幼尊卑皆非薛居州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
宋王何此亦勢之説也葢堯舜之時大禹臯陶䕫龍稷
契布在列位則雖有共工驩兜而卒于流放者則君子
之勢勝也漢元帝任用許史㳟顯而亦用蕭望之周堪
劉更生而或進或退者則君子之勢已差不勝而宋王
長幼尊卑皆非善士獨一薛居州則不勝而已矣今閣
下為門下侍郎賢人君子雖稍收用而臺官諫官猶未
純得其人得其人者猶未得其言得其言者猶未得其
[007-11b]
行則是僅能勝薛居州而大禹臯陶䕫龍稷契之事猶
非所擬而望之周堪劉更生之或進或退可不慮乎此
外議也老子曰失道而後徳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夫謂禮為道之
華而亂之首則某所未學然禮者固仁義之次而道徳
之下也後人不能以禮治天下一寓之于法者又禮之
次而仁義之下也而今世復不能守法一用觀望以為
政事無定法多言可更者是豈真知其不善而可更哉
[007-12a]
亦出于觀望而已葢今日之言不善有前日以為善而
欲奉行之人也而與此等論天下之事則異時閣下失
勢彼又將言鹽法可興邉事可作苖役可行市易倉法
可復置于其他新法無不言可為者也觀望之禍必至
于此今欲化觀望之心回觀望之俗以豫止觀望之禍
則殆非言語告誡思慮隄防之所能盡惟取夫守道固
窮不為觀望衆人所共知者尊用之而察其背公向私
專事觀望亦衆人所共知者退逺之然後搜裒祖宗之
[007-12b]
法與今日之勅令删取其要使簡易明白而後行之葢
律令格式者近古人之所同而編勅者後人獨用之書
太祖之時謂建隆勅者不過數百條而天聖編勅則倍
于建隆慶歴編勅又倍于天聖嘉祐編勅復倍于慶歴
至于熙寜元豐之勅乃益増多于嘉祐㡬千條而續降
勅令與夫一司一路一務一州一縣者復㡬萬條而引
用此例以相附著者至不可勝紀雖有通才强識之士
莫能曉習而附㑹茍賤之人乃得恣為觀望以便其私
[007-13a]
當出而入與入法當入而出與出法一法不能獨用則
轉取他法而兼用之他法不足兼用則離文折字煩言
碎詞以欺天下之人又不足用則置法度外假特旨而
行之顚倒下上歸于觀望而後已則所謂法者乃無法
之極者也而議法之人方且移易輕重滋章條目惟恐
不博而返強省其文以成書使下之人舉手觸罪出口
成獄至其文省而不通則䧟于過誤者如牛毛而申明
往返厯時而未決其本章之中所省者一二而申明之
[007-13b]
説少至數百多或千言然則所謂簡易明白者豈惟天
下之法理當如此葢亦今日之事不得已者也千存其
百百存其十十存其一茍有可削者無不削是謂簡易
著為法者當如常人之言語使匹夫匹婦皆可以喻其
意而盡其詞是謂明白則觀望之徒不敢轉徙以順人
而簡易明白則亦稀有所附㑹天下之人既見夫不為
觀望者尊用為觀望者退逺而常行之法又簡易明白
不可轉徙附㑹以便已之私則觀望之心庶㡬少息觀
[007-14a]
望之俗庶㡬少變而異時觀望之禍庶㡬少止矣此外
議也夫前古之君所以有難與為治者以任用親黨女
謁公行游宴弋獵不恤國事賦歛隔塞人君之私也小
人探君之私而導之于邪既已得取于私邪則公卿大
臣開正言行正道如陳夢中之語而告天外之事洎然
不以經意雖與為治從何而入哉所以難也今主上富
于春秋太皇太后通古今之大體自先帝之朝抑逺外
家未嘗用事而賜與有節則無親黨之嫌主上未知好
[007-14b]
色則無女謁之患苑囿鷹犬未有所幸則無游獵之虞
罷貢獻廢堆垜蠲積欠則無賦歛之弊聴政之初卽詔
天下實封言事惟恐下情之不通則無隔塞之憂凡前
古之難者顧皆易矣而所難者則繫閣下施設之事終
于不成爾葢荆公雖不用而京師四方貴臣大官職司
郡守百人之中九十其徒也其恃材氣挾詭辯而負宿
勝之資者猶可畏而主上及太皇太后所用不過一二
公一二公所用不過八九人如熒惑失度而攙搶竟天
[007-15a]
雖有徳星之出豈敢言禍之所勝哉則閣下夜衣而訪
事雞鳴而布行正社稷之所願而天地與神靈所以想
望于今日者也成之則三代之盛伊周之烈復見于太
平不成則新法之弊流及萬世而不可改雖有改者不
如今然則外議者某之所當告而不獲已伏惟加意幸
察不宣
  上門下侍郎劉莘老書
孤子畢某謹叩頭再拜上書門下侍郎執事禮齊衰之
[007-15b]
喪對而不言言非禮也而況于書乎求之本朝惟范交
正公居母喪嘗移書萬言以抵執政則喪之用書有國
事也某罪罰之餘待盡朝夕且無范公之國事而亦敢
以書上干不孝之誅則自祖父以來門户之寄有不得
待于異日者是以停號窒哀畱喘輟息而強布于左右
伏惟門下侍郎不倦而觀之某嘗論古今文章多而史
材少譬諸繪事同技而異能也葢文人之文如繪形史
家之文如繪神則更遺所尚于意外要使類其人之生
[007-16a]
而已所以難也昔馬遷作史記所謂辯而不華質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者猶若可學至于所記之人在數千
百年之外讀書如親與之接而精神意氣有以想見其
為人則殆不可學而所謂類其人之生者此也由馬遷
而下為史辭者頗皆與其所書之人相類而近世尤甚
且以本朝韓王趙普言之普輔太祖皇帝定中國撫四
夷輯安元元經制備具其微謀逺畧濟時佐命之功目
雖不可見而耳猶可聞及觀近世之載乃若所謂除目
[007-16b]
而亦有為四六之體者何與夫人不相類也故某之曽
祖文簡公仕于太祖太宗之朝至景徳中相眞宗皇帝
薨于位四五十年之間隂功厚徳髙言絶行可書者甚
衆而陳彭年之行狀楊億之誌文雖襃大顯異而序其
行事亦止用四六而已由作行狀誌文之後距今八十
六年而墓隧之碑未立雖為至晚而有所侍葢亦恐與
夫人之不相類也伏惟門下侍郎議論行于未顯之時
能事見于已用之後其推賢讓善折姦鋤惡扶名教厚
[007-17a]
風俗者固已載竹帛而藏于府庫則夫所謂文章者乃
公之餘事然舉天下之士論徳誦義有名位功業而又
求文章可以信後世圖不朽則方今識與不識皆知公
一人而已而某幸生公之時又游公之門又可以進說
于公之左右則㑹祖墓碑之立不立在今日矣非徒然
也曩某為吏東州識故陳畱李公成之凡成之語言容
貎風力氣慨與夫治民行已篇章議論皆親見而熟味
之及觀門下侍郎所撰誌銘簡而備粹而古貫穿而偉
[007-17b]
馳騁而不盡大類蘇武趙充國傳而讀之過半思酣意
熟如成之在前相對彷彿其眉目忽焉忘文字之所載
也某雖不敢妄意其髙下然亦豈非為類其生者歟則
曽祖文簡之墓碑厯三世而後獲請于左右非獨人事
亦若天理然葢文簡之事母孝則見王禹偁所行之告
命諭徳行則有眞宗皇帝除授之徳音直道而進則可
攷京尹之所建明論大事決大疑則澶淵之議其畧頗
在實録與陳彭年之行狀然猶行事之常也昔管仲少
[007-18a]
時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終進管仲以身下之天下
不多管仲之賢多鮑叔能知人也而文簡公為濟川推
官乃知取王禹偁于賣漿之家教飬成就與同出處及
在中書又力薦宼準同為宰相以濟大事故準平生與
人少合而深徳文簡公兩女嫁文簡公之次子某之叔
祖為太府卿者是也史官之所紀次天下士大夫之所
傳誦但喻準與禹偁之賢而未論文簡公之知人與夫
管仲鮑叔牙之事同功而異説則殆俟有人如司馬遷
[007-18b]
著書故願門下侍郎上觀眞宗皇帝待遇始終之厚次
察宼萊公王黄州取友之深因及楊億陳彭年之誌狀
傳以史官之義而賜之碑銘得如誌成之文之類其生
也則豈惟今日兄弟子孫感激而流涕葢將與書之畢
命世傳而共寶而天下仁人君子實寵嘉之伏惟鈞慈
加意幸甚
  上歐陽文忠公書
某再拜慕義者十五年前日始獲參拜于左右則交至
[007-19a]
疎日至淺也今日不以交疎日淺復將妄有所謁惟閣
下少加念意憐其慕義之乆不以為疎淺而試聴之萬
一有取則幸甚矣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
志也某誦此乆矣以為天下難能之事非無力之患而
無志之患茍有其志雖匹夫不可遽奪而某之所以志
者將㡬十年今返將為事奪去是以飲食夢寐不快者
累月遲疑嘆息未忍棄割而忘之也請為閣下論其十
年之志而言其將奪之由不識尚可捄歟某家以儒進
[007-19b]
當景徳中㑹大父在朝眞宗號為徳行之臣故一言宼
準之賢而眞宗同用以為相先人承先相之後非義不
為仕宦三十年而家無儋石之儲天下亦稱為亷吏某
上為先丞相之孫下為亷吏之子孤蹇處世常懼不肖
以貽門户之羞故兄弟入仕未嘗敢學進取之人因虚
求實抱偽賈眞以自鬻于當世惟敢讀書應舉不失其
門户而某復不自料其卑賤于讀書應舉之外私閲古
人之文字言語愛其深厚簡麗而怪近日學士之所為
[007-20a]
殊無古人之遺風雖見其取髙科躐貴仕名姓粗聞于
人某中心誠不愛也然某亦有應舉之累未免學所不
愛以取合于有司常願一日棄其塲屋之地試徧聚古
人之書而觀之既收捨其言語文采之竒怪又因以辨
邪正𣙜是非參合近世之文而為其所愛此某所以繼
父祖守門戸十年不忘之志也昨者某舉進士徼幸已
中不料又得主霍丘簿以食禄養親然霍丘之地面山
枕淮戸口數萬南牽光蘄之路而西承潁夀之尾其民
[007-20b]
矜豪其俗滛狡飲酒呼博椎牛掘冢剽攻殺賊則固其
常事以至闇昧之獄姦怪之訟難證之罪亦無虚日夀
春之號多事者葢僅有此邑也其縣令已避煩而去之
矣其主簿則數日而求代今聞新法更以主簿縣尉通
職共事某如從事于霍邱束之以新法則治婚田辨鬭
訟閲簿書納税賦掌倉庾檢復往來固已無暇日而又
加之散青苗歛助役莅刑獄督盜賊至于符檄差遣推
勘録問水旱蝗蟲之事則又出于不可豫慮者也某雖
[007-21a]
併食以待之猶當懼其不給則夫十年之志者何日而
償之故自注授以來至于近日常願罷官就學以償其
素志然親戚朋友之間謂自先人棄諸孤至今十餘年
堂有皓首之親家有白身之弟而室有未聘之妺諸兄
困于州縣雖得俸禄不足以給甘㫖選舉婚嫁之資而
某棄官而閒處殆非子弟禄養意不惟親戚朋友以為
不可某心亦有所不安惜志之未償則思讀書以閒居
重心之不安則欲隠忍而從事安其心則不償其志遂
[007-21b]
其志則不復安其心二者之取舍未知何從然以母老
家貧聚指数百急于禄利之際迫以親戚朋友之勸論
欲舍其素志殆過半矣此所謂將奪之由又如此則某
之中心宜何如處哉且物有輕重理有小大棄小則從
大舍輕則取重此人人易為今某均有所棄捨然徘徊
反覆如此之難處者葢所棄不小而所舎不輕爾何以
言之凡人之喜事多在于壯嵗以其氣血剛強心力明
徤有異乎過壯之人孔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
[007-22a]
如今故壯而執藝則加精壯而戰陳則加勇壯而事官
則加勸壯而業學則加鋭今某適當壯嵗負其志而不
果成迨其過壯之後頹塌荒廢自憚而不肯為未可知
也復為外物遷奪之而不得為亦未可知也孔子曰四
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故今之事左投則
得業于學右投則為俗吏所差者今日而事之相去遂
繫于終身則自䖏之難無足怪矣昔者鬷蔑三晋之賢
士而三晋之人未嘗知于堂下一言叔向執其手而上
[007-22b]
曰子如不言吾㡬失子矣越石父在縲紲之間遇晏子
解其縛而客之夫一言一見非足以定交而叔向晏子
于顧盼言語之間遂以為賢葢知其心者不待久也傳
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哉某雖不肖生已二十四嵗
矣應舉者將十年矣然外自藩方大鎭將帥節度州牧
刺史之要職内自臺閣禁近兩省三銓樞密中書之貴
人下至深山大野名城劇部古衣儒冠之處士非親戚
與禮當見者則未嘗見之葢不敢容易妄見也向者竊
[007-23a]
誦擇木之義來見閣下于潁上今負未償之志懐不安
之心以謁于左右不識閣下已有以知之耶抑將待其
乆耶然某自參拜以來無三十日而敢謁者葢意閣下
不待其乆矣夫事莫快于得為莫沮于不得為今令人
口有言語壅遏而未發猶且不懌于顔色況某負十年
之志徬徨痛惜而終將為外物奪去是反不足傷耶如
閣下省其心察其志拔于不善之地而置之善地署以
官職使養親假以月日使從學加之在閣下教化之域
[007-23b]
時得伏于坐末以聽咳唾之音則某之心豈惟禄養業
學而已如乆旱之魚縱于大水非惟免于乾涸之患又
不知江湖之樂者何如也伏惟閣下聲譽溢衆人之口
文章為天下之師其所以奬進諸生誘掖後軰者固不
可縷數若某之有私志而窮宜亦憫之故願閣下上觀
曽大父先人之遺業下察其家貧業學之艱難旁省其
取捨之輕重愼顧叔向晏子之徳無使某為鬷蔑石父
之所笑則足矣惟深察之
[007-24a]
 
 
 
 
 
 
 
 
[007-24b]
 
 
 
 
 
 
 
 西臺集巻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