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演山集 > 演山集 卷四十一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演山集巻四十一     宋 黃裳 撰
  論
   聖人以清為難
進退去就之間辭受取與之際人之所難全也萬鍾雖
多不由其道則有時而不顧一介雖㣲不合於義則有
時而不取者為其有害於清也天下皆知去就取予之
為難而不知所以為清者君子之所尤難也段干木踰
[041-1b]
垣而避泄栁閉門而不納將以為清矣奈何其介也陳
仲子避兄離母處於於陵將以為清矣奈何其狷也世
之人不明乎道不稽乎義慕聖人之清節者不流而為
狷則流而為介矣則清也者尤人之所難全也聖人之
於天下雖極人之所不能而人之所難者聖人亦不得
而易之也博施濟衆非聖人不能為也而孔子以謂堯
舜其猶病者聖人果病於此乎知人安民非聖人不能
盡也而禹以為惟帝其難之聖人果難於此乎是不然
[041-2a]
蓋知其為難而非不能也故為之嘗不勞而有餘裕焉
傳曰君以為難其昜也將至焉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
焉聖人以清為難殆為是也孔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
可以為難矣利欲之心恥而不行聖人固以為難孰謂
清而可以昜為也有人焉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
則進亂則退百世之下聞其風者頑夫亷懦夫有立志
其人曰伯夷聖人纔曰聖之清而已果且以為不難乎
有人焉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以邪害義不以利累形
[041-2b]
十乘之馬棄而違之其人曰陳文子孔子尚曰清矣果
且以為必難乎故得其一節雖陳文子之潔身聖人而
且與之語其極致非伯夷之救弊不能與此然則魏之
徐邈髙而不介潔而不狷宜盧欽以為清也以為聖人
為難徐云所易則過矣然則君子之於褒貶其言之抑
揚固有類於此者袁盎之美文帝以謂讓有過於許由
孝有甚於曽參勇有加於賁育信斯言哉漢文果有過
之乎略其辭而求其意則其言亦未為過論也
[041-3a]
   以法爲分
天叙有典斯有物焉使之相屬天秩有禮斯有則焉使
之相辨夫婦之情父子之性兄弟之叙君臣之義使之
相屬者也父道尊母道親君道要臣道詳兄道友弟道
恭夫道先婦道後使之相辨者也此特天理之自然未
有輔相之者顯道明理以法為分以名為表成位乎其
中則天豈能獨制其人哉大道之世貨惡其棄於地也
不必藏扵已則俗之於物輕矣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
[041-3b]
必為已則俗之於我輕矣不必持衡為之輕重而人自
以為平不必探籌為之得失而人自以為公不必規矩
為之正而天與之為方圓不必符契為之信而天與之
為取予静也在道動也在理則宜聖人棄去仁義絶滅
禮學而與有生之類同為大樂安用法哉後世之難治
惟其物我太重以我喪道以物喪我我情之放五官之
亂盡為物道而去在外者弗聽於命在我者弗有於性
或熄義以爭或溺禮以僣有為禽獸夷狄而後已者則
[041-4a]
宜聖人歛其無窮之情収其不平之氣以就繩約辨等
有儀教節有度以四職分民以六職分吏以九畿分國
以三壤分地長短之度多寡之數施於名位之等而寓
之以服器是非然否之辨取舍予奪之斷制其惡欲之
情而行之以刑賞是故天下之人猖狂而行者不能離
乎道馳騁以作者不敢離乎法雖然聖人之於名法豈
敢率爾而制哉有名以為表無法以定名謂之徒名公
侯伯子男此正諸侯之名者也孤卿大夫此正諸臣之
[041-4b]
名者也法不存焉其稱謂不足以相臨其權位不足以
相攝為亂也孰禦先王即其所有之國家所居之宫室
所乘之車所建之旗所被之服各底其命之數是故城
各有方宫各有歩室各有等服各有章常各有斿纓各
有就車各有乘介儐之人饗食之禮各有數度其繁畧
之宜則知守其分省其小大之分則知制其欲然而法
或廢焉則名豈足以命物哉有法以為分無道以出法
謂之徒法吾乃忘物遺我而逰乎方外或為天人或為
[041-5a]
神人或為至人其學絶矣物理之因革人情之新故寓
物之表會道之大其觀盡矣然而寂然長往而不為天
下後世計此特長沮桀溺者之所為豈道之至哉吾乃
接物立我而通乎方内或為聖人或為君子惇五典以
仁庸五禮以義為之法焉其法著矣然而法之通也趣
無止之時法之深也會無常之道豈非聖人之以天為
宗以徳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以至於是哉其法嚴
矣然而法之文則使之燦然以相接法之情則使之驩
[041-5b]
然以相愛非挾勢力以攝天下豈非君子以仁為恩以
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薫然慈仁以至於是哉嘗
怪申韓之學同於莊子原於道徳之意然而莊子之言
名法謂髙明則本之以道徳道中庸則文之以義仁及
申韓之用行法無情文制行無忠恕是豈道徳之意有
以招申韓歟老子之棄仁義特欲歛道之華以還太樸
始能救周之文弊申韓之智不足以及此得其棄絶仁
義而已則其慘覈豈足怪哉自道之體分裂而為六七
[041-6a]
然後有為道家者有為名家者有為法家者有為隂陽
家者有為儒家者有為墨家者然而真儒之學之乎方
外則為至人之乎方内則為君子道之所寓法之所主
名之所出數之所歸豈復有他哉至遷之論六家輒以
為儒之學短而後之復與墨氏並列予奪其是非嗚呼
道徳不一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蓋興莊
子之嘆矣司馬遷之論未足以為怪然而遷不能罪其
為名法者不出於真儒徒以寡恩罪其法以失人情罪
[041-6b]
其名後世之欲為法者或之於申韓而求之吾恐其分
也適足以亂天下則遷始有誅焉
   不以智治國
道之末為萬物之散殊為萬物之成理而君人者法天
而體道者也以道之至虚可以受天下之群實以道之
至無可以御天下之群有以道之至静可以馭天下之
群動蓋夫萬物之變嘗在道之末而體道者則寓乎萬
物之上焉緫一其成理而治之非敢作也故物之有生
[041-7a]
也因之以致其成物之有作也順之以致其復而天下
之民知有常性之可樂不知物之能亂我焉於是徳生
矣民之徳生則君人者何為哉時不勞其事事不勞其
形形不勞其生恭已正南面而已矣此以道治國而為
國之福者也彼間間之小智方制乎名教之中耳夫制
乎名教之中有足以蔽之者雖欲見其成理而輔之亦
何可得哉其勢乃至於作聦明奮機巧滋法令以制其
衆而天下之衆不出誠之所向亦必以機巧待之故上
[041-7b]
以數乘下下以數計上故雖探籌不足以致其公敦概
不足以致其平别契不足以致其信道徳始下衰而萬
物之真理喪矣於是賊生焉此以智治國而為國之禍
者也然則以道治其國者其棄智乎以道治其國者真
一而得心虚一而得性小智大智明者也大智以道觀
物吾非物也然後見物之成理而達之仁之於父子義
之於君臣信之於朋友禮之於賔主萬物之於天倫也
有生者具焉堯舜之治惡其鑿也明天而已五典之惇
[041-8a]
出於天叙則成此者也五禮之庸出於天秩則節此者
也五服之章出於天命則賞其善此者也五刑之用出
於天討則糾其戾此者也此堯舜所以無為而治天下
而天下之民亦無能名之者其為在天而已周之治巳
惡其鑿也無名之道著於天地之大美顯於四時之明
法無名之道為萬物而有天地四時而周之聖人為天
下而有六官天地四時道所任以致其用者也六官聖
人任之以致其則者也故聖人之於道立之以六典而
[041-8b]
有治教禮政刑事猶大美明法者也於典建之以六職
而有太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冦司空猶天地四時者也
六屬帥之以六官六典建之以六職所以成位乎天地
之中以民為極而聖人也體道之無為而已矣雖然唐
虞至周所以能此道者自非以道觀物則萬物之成理
四時之明法天地之大美其能在物之中而得之乎不
可以物之中得之乎不可以物之中得之則彼徒奮其
私智而與萬物競矣彼與物競非特未足以勝物也而
[041-9a]
物之變常亦不在理焉夫物之變常不在理而或未足
以勝之則為國之禍何可勝言哉君人不可不察也
   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
視馬於群者足馳而口囓饑者以芻渇者以水嗜欲好
惡同矣而未知其材之所以殊也及夫伯樂一睨則或
程以千里之功或不免於伏轡銜於鹽車之下而用夫
鞭策之威矣木之處山也長者林林短者翹翹交加鈎
曼而良楛混淆至其般輸撡斤而斷於地則圓者中規
[041-9b]
而方者中矩曲者中鈎而直者中繩棟梁以取乎其大
扂楔以盡乎其細是非伯樂般輸之使其馬與木之材
性爾殊也其固有者自然之分此二人者能明之也處
萬物之中最為靈者人也其始也芚然而相與生囂然
而相與成隂陽之所至霜露之所墜莫不蕃滋盈溢乎
其間方且坐而嬉行而遊孰知其當事孰知其當使及
其久也利害日以交智慮日以萌物既不能相勝於情
於是相揉而相弊爭鬬之患起而求決之者必就夫聰
[041-10a]
明睿知能通其情而辨其疑者以順聽而服從之有聖
人者出審其道之若是為之等上下尊卑之次使道徳
燦然出於衆人之上材足以御其下者坐之廟堂之中
號令於四海之外其徳之賞可以勸其罪之罰可以畏
謂之曰君志慮茍有所明能以緝事而辨功者則任之
以名責之以實相與拱手奔走以待命於下毋敢自用
者謂之曰臣故君者至寡也臣者至衆也夫坐於廟堂
之中與夫拱手奔走以待命於下貴賤之勢勞逸之任
[041-10b]
亦異矣以至寡御至衆力不相抗亦明矣然而人人未
嘗敢以賤望貴以勞望佚恃衆以抗衆天下齺然而不
容一人妄肆於其間聖人尚以為法之未全而防之未
備也為之制冠冕衣服之度鐘皷飲食之數出入起居
之節使上下之際如此其異君臣之分如此其嚴者聖
人之力也所謂伯樂之為馬般輸之於木者亦若聖人
之於君臣也非撓其材屈其性也其固有者自然之分
吾所謂道者也由是以觀君臣之間上下之宜孰以易
[041-11a]
此乎是以後世雖有五尺之君南面而視使賁育之儔
屈體於其下莫不震懾唯諾以聽乎上之命茍不有自
然之分重之以聖人之制烏能致是哉
 
 
 
 
 
[041-11b]
 
 
 
 
 
 
 
 演山集巻四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