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演山集 > 演山集 卷二十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演山集巻二十     宋 黄裳 撰
  序
   送劉子甫序
劉君聞善而趨者也一日相得於逆旅以其所以從學
之道下問於不肖不肖方且從事於問者烏能語君哉
然而問之勤不可以虚辱試為之語曰萬物之理不同
也其本同出於道聖賢愚衆之情不同也其本同出於
[020-1b]
性聖人以天下後世未能復性而㝠於道則以其同然
之情而應物以其同然之理而制事以其意不可親授
於天下後世則有言以道其意有書以冩其言謂之六
經非聖人作為是言也言其理之不得已焉後世傳注
累數十百家未見其説當於理合於情何也六經之意
非聖人不可以説歟夫人皆有是性性皆有是道聖賢
愚衆當其未之習也未始有異焉聖人則率是性而有
是道修是道而有是教夫誰不可説哉不能説者其學
[020-2a]
未至於有徳耳是以易之失賊春秋之失亂樂之失奢
禮之失煩書之失誣其説愈煩其失愈多是故牽就而
後以為通攻排而後以為長其辭繁多屬偶而後以為
才美且夫聖人無意於為是書也學者亦必無意乎為
是説則書之意可以會而得之矣其會而得之也安在
逺求哉情與理寓之於法言天下之人盍反於徳性而
思之人之同然者蓋見於性根其所以不同者於性之
枝幹處有物蔽之耳夫六經之為迹也方為意也圓意
[020-2b]
虚而迹實後世學者為智未至乎心徹為徳未至乎智
徹思慮之來不出於虚一而實其意所至不過名數間
故其所言皆私智也理不與焉其所得臆度也情不與
焉難疑答問不能解其紛猶之病者塊氣於胷中無藥
破散之至老且死尤不快也故思之於心而言則失之
迂行之於身而為行則失之固特其智未徹耳深於詩
者不愚深於易者不賊夫聖人之意虚吾之思至於無
形之中則㑹之矣與其意㑹則未嘗見其度數之多也
[020-3a]
與其理契則未嘗見其論説之多也欲其如坐虚室之
中黙然而忘其聲兀然而忘其形内為天遊寄於言意
之表不知其有物也及其意與道相㑹道與意相適于
是而下焉此可以言易矣欲其如在閨門之内房闥之
中父母妻子相撫以恩相示以情悲恤歡笑天人之際
渾然而無間欲其如在朝廷之上鄉黨之中君臣之相
遇朋友之相得賡歌都俞切磋誥戒嚴而通莊而和未
嘗有二焉此可以言詩矣欲其論世之事變而言書欲
[020-3b]
其論人之情變而言禮其説沛然如長江大河或入於
汜或岐為渚或别為沱而卒乎滔滔而東下無有礙之
者然後為得耳劉君試思之人之心其圓者神其方者
志其虚者道其滿者理學者之心為物奪去然後不能
殊理入大道與神遇焉聖人之書迹實而意虚迹方而
意圓不能與神遇則彼安能以方實之迹而及其意哉
思則得之思之於心也去實則虚及精則明虚明之中
廓然無物望見天則聖人之道知之如視矣裳從事於
[020-4a]
此久矣有樂善而好學者則序其説與之共焉君之行
於是乎書後此三年充賦於京師則當具其所自得者
與予道焉不可隠也
   師徳字序
李生之行南學於温陵以其名字乞言生以操制名予
患其為蚓而後充者以師徳制其字焉學者之心得性
之體故能定得性之理故能應能定則權利不能傾羣
衆不能移天下不能蕩能應則動而世為天下道言而
[020-4b]
世為天下法行而世為天下則徳則得此者也操則執
此者也得其正性而執之其定也天光其應也天行莫
能窮之夫誰無是性哉不能貫之以誦數通之以思索
有能蔽之者是故所見者一曲所執者一介始有仲子
者仁義之實即于母兄之間而熄焉彼尚為能充其類
者邪然而得其正性而執之與夫天見其明地見其光
無以異也及執其偽則一蚓耳其間得失相去不能以
寸生知之乎荀子所謂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
[020-5a]
人以處之者是故徳性之道也可不慎哉可不勉哉
   長樂詩集序
予自武林拜符往守長樂踰閩嶺道延平度龍津肩輿
而南走兩山中與長江更無案據回抱相逐而下如游
諸洞未造乎中虚也徒馭之勞或俯而降或仰而登或
直而往或旁而入凡三日然後次為水口乃得南溟之
信泝流而上盈科而後進𣺌瀰㶑灔遥望不斷解維揚
漿平入天際南溟之信意其来迓周侯以棲越山坐視
[020-5b]
閩俗以頒治而然乎何其來信之異乎常邪兩山之
間方且盤旋未知其所止果何若也又兩日次於釣龍
臺下始見平野萬頃飛鳥屢墮山轉一環天垂六幕烟
接雲連混成虚室千里外衛三山中鎮鍾罄林巒絃歌
井邑福起州名樂生郡號王任二君飛升蜕解之所秦
人隠居榴花鹿徑皆在其左右支提雪峯霍童髙蓋之
類自古名存出於支邑由府而往次第可見予謂四方
州郡類據山水之聚處自其四方而趨焉與夫劍溪之
[020-6a]
抵越山無以異也因言天地兩界皆有洞府人莫能游
州郡人間之洞府也惟神惟仙能隠顯乎其中長樂山
水其體方正其勢環合又其秀者其為人間洞府之嘉
者乎故其所鍾多為賢貴出真華顯相次登用四真九
仙往往與人為徒莫有知者蓋夫五行之在地理運至
於今方大振發龜還而有真仙沙合而有真相豈偶然
哉予嘗公外登覽山川氣象風物意態與吾才思邂逅
相得發於歌詩日且盈軸故序其經從游覽所以動予
[020-6b]
情者為詩之序云裳之性喜自在不能服膺於書伸紙
揮毫形見意間所欲運耳然而自許其不俗故以長樂
所為詞章書刻於石政和乙未上元書於府中之清和

   劉應伯字序
予得簡言始於京師之逆旅齒方及冠有成徳之風樂
與之遊未幾散去後兩年復合於延平其體益卑其志
益髙吾見其進而已一日簡言以予易其字而予詰其
[020-7a]
所以為名之意乃曰有浮屠氏出於祖父之夢中者授
予之生隨告其名而後去予感而為之説曰善人君子
王公大人之出生也蓋非愚下之流肖翹之類一氣而
萬形輪於區區之生死者是必有物寓焉而已予嘗觀
人形貌之所受意思之所向竊知其所自來者道降於
域中則為聖人或千一或五百嵗或為堯舜禹之君臣
或為文武周公之父子五行數氣無足以言者其他或
地降靈或物降精或天降象而或浮屠老子其徒之有
[020-7b]
天徳者遇緣而應物不可知耳故𤣥鳥之為商巨人之
為稷嶽神之為申甫昴之為蕭何而長庚之為李白其
類不可勝言常謂形與貌所在真與神所寄其来有所
自者見其狀貌類多清竒古怪正色如秋和氣如春扣
之也谷應觸之也山峙更無俗態鄙懐厭人之視聴然
而天之大象地之大靈浮屠老子其徒之有天徳者遇
縁而至化於形數之中其中足以興庶民其和足以飬
萬物則為名世之豪傑而聖人者賴之以輔相者也或
[020-8a]
非人道之所為茍得權勢以宅民上孟子所謂不仁而
在髙位是播其惡於衆者此必蛇之靈鬼怪之物出
為人妖以厲萬物乃其時數之否歟閩之山水大抵氣
清而神䆳浮屠老子之有天徳者嘗遊乎其間靈蹤竒
跡至今尚在神氣之至或散為竒物或萃為異人竒物
之出嵗為天子庭實異人不可埋没也自唐徳之後文
學之士類能以事業見於天下所謂民與物所不能得
者而得之者為之耶簡言南方之佳士無諸之國最多
[020-8b]
名山古來浮屠氏之為天遊者常在其上然而簡言之
生得名於祖父之夢中者豈非為天遊者遇縁而至歟
欲其致言以供萬物之求歟不然形容聲色之間何其
得數之多也嘗謂有自來者皆有所應若夫天之大象
地之大靈浮屠老子之有天徳者遇縁而化則其應世
之伯者邪予故以應伯易其字焉應伯後日得志當行
其言以興庶民以飬萬物酬酢無窮之變則天之任也
君豈能不為哉
[020-9a]
   黄帝秘文序
予喜方外幽經秘録虎丘子一日自袖黄帝碑文見訪
予詢其所自乃云客游南安次懐化驛或者指謂此地
古有神仙所瘞及夜隂發其地數尺得所瘞函開而示
之乃黄帝皇人書莫知其嵗月然而磨滅者多矣詳而
集之始得其全文昔者峨嵋之南黄帝受道於皇人乃
刻其文於石秦皇得其文慮復有得之者遂至焚書以
愚其俗漢武帝時樵人滕超於山之南邂逅皇人謂超
[020-9b]
汝應為仙見碑文否因言黄帝之所受㑹秦除書此以
深逺其文猶在今當付汝超乃拜賜而躬行之三年還
嬰鬂髪變緑縣具以聞武帝詔見超進其文帝不問超
不語下其文與劉安及東方朔詳定其虚實超以神儀
獻安安不上然而斯文滕超得之以還嬰劉安得之以
成道或者以為始皇驅山塞海鞭石成橋縁得此法若
夫安超之效則予信之矣始皇妙用其神而然乎觀秦
之所為未離乎衆凡非予之所知也宣和庚子孟秋序
[020-10a]
   演山居士新詞序
演山居士閒居無事多逸思自適於詩酒間或為長短
篇及五七言或恊以聲而歌之吟詠以舒其情舞蹈以
致其樂因言風雅頌詩之體賦比興詩之用古之詩人
志趨之所向情理之所感含思則有賦觸類則有比對
景則有興以言乎徳則有風以言乎政則有雅以言乎
功則有頌採詩之官收之於樂府薦之於郊廟其誠可
以動天地感鬼神其理可以經夫婦移風俗有天下者
[020-10b]
得之以正乎下而下或以為嘉有一國者得之以化乎
下而下或以為美以其主文而譎諫故言之者無罪聞
之者足以誡然則古之歌詞固有本哉六序以風為首
終於雅頌而賦比興存乎其中亦有義乎以其志趣之
所向情理之所感有諸中以為徳見於外以為風然後
賦比興本乎此以成其體以給其用六者聖人特統以
義而為之名茍非義之所在聖人之所刪焉故予之詞
清淡而正悦人之聴者鮮乃序以為説
[020-11a]
   講齊物論序
爾汝之異是非之辨好惡之情親踈内外之分五者之
類有我而立者也老少之異美惡之辨哀樂之情長短
高下之勢五者之類有形而立者也有我而有物有形
而有我不能離形喪我之天而一於道及其道散而為
隂陽隂陽散而為五行五行散而為萬物隂陽之氣一
清一濁一盛一衰五行之數一寡一多一逆一順而後
萬物之形或美或惡其質或厚或薄形質之中參差不
[020-11b]
齊不可以勝言也不能離形喪我者於是輪於數囿於
物盈虚新故則其理役之是非好惡則其情役之蔽於
有則無為之對蔽於無則有為之對所是或能非之所
惡或能好之情理之中參差不齊不可以勝言也有萬
不一而愚不肖者莫能反其本而觀之心火炎其中氣
焉蹶於外智者相辨以言勇者相奪以力以至老且死
而莫之悟焉且夫物之不齊天也而彼將與天勝乎何
其不知量也天下之人均有一性其性均有一道聴之
[020-12a]
不聞未始有聲視之不見未始有形無多無寡未始有
數無𤣥無黄未始有色而形名聲色有時而見於物者
常無之中至理之去來耳是以萬物為道一偏則彼烏
能為之對哉惜夫世之人有物蝕道終身而莫之見是
則弗思也草木有生而無情禽獸有情而無知衆庶有
知而無義其出也同乎一道其生也同乎一氣一道無
所不在一氣無所不通是故無情者或使之飛有情者
或使之植一氣之化也蓋夫有生斯有性草木無情者
[020-12b]
也而有性焉則無不至矣况若有知者乎且彼異類可
以引而齊之凡物有對者又烏乎辨哉晝夜異時賢愚
異徳死生異途古今異世且可以引而齊之則凡有對
之小者又烏乎辨哉有知乎此則逍遥遊在道飬生主
在理矣及其㝠之也是為道歟是為物歟是為神歟是
為我歟吾不得而知之則齊物論為不能齊物者而作

 演山集巻二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