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范太史集 > 范太史集 卷四十四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范太史集巻四十四   宋 范祖禹 撰
  墓誌銘
   資政殿學士范公墓誌銘
紹聖元年四月詔以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知河陽范
公知河南府畱守西都既拜命閏月壬申以疾薨于河
陽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訃聞上輟視朝一日賻䘏
有加以右銀青光禄大夫吿公第其年七月已酉葬河
[044-1b]
南偃師縣洛南鄉土中村天池原范氏之先本家長安
唐末避亂徙蜀為成都華陽人公諱百禄字子功曽祖
諱璲贈太保祖諱度贈太師考諱鍇以衛尉寺丞致仕
贈太尉曾祖妣張氏祖妣李氏龎氏妣郭氏追封嘉漢
唐昌四國太夫人太尉五子先公中大夫為長公其季
也少頴悟秀㧞力學不舍晝夜季父忠文公文章為一
世所宗太尉攜公入京師忠文竒之曰廊廟器也年十
六游太學諸生少之已而文詞聲名在千百人上衆乃
[044-2a]
驚服舉進士中第釋褐為應天府楚丘主簿渦河役民
夫數千人公拊循愛養不一月工畢縣人徳之相與為
佛事三日為公謝以薦者為懐州武徳令丁太尉憂服
除調綿州龍安令遷秘書省著作佐郎舉才識兼茂明
於體用科治平中京師大水制䇿降問時執政方議尊
濮安懿王公對以五行傳簡宗廟廢祭祀則水不潤下
昔漢孝哀尊共王而河南潁川大水孝安尊徳皇而京
師及郡國二十九大水孝桓尊崇皇而六郡地裂水涌
[044-2b]
井溢又曰大宗隆也小宗殺也天地宗廟之祀重也門
内之私輕也宜殺而隆之宜輕而重之則不得於先王
之禮不得於先王之禮則不得於人心不得於人心則
不合於天意此變異之所從来也又陳十二事以勸上
徳考官第䇿入三等英宗親覽嘉嘆欲不次用之為執
政所惡遷一官以祕書丞知彭州濛陽縣國朝制䇿三
等惟吳育蘇軾及公凡三人焉丁昌國憂終喪知開封
府咸平縣御史中丞鄧綰舉公御史召對固辭神宗從
[044-3a]
之擢提㸃江南東路刑獄發運司應詔于江池等州市
木修金明池橋梁郡縣以戸等科之民以為患公奏曰
陛下勤儉之徳出於天縱今有司乃以方土所無有而
求市於民恐官吏督責或有不堪其求者矣詔即罷之
徙利州路閬州兩税外有新税自唐僖宗優山南免其
税移之閬中由是山南輕而閬重公請免新税歸山南
利守用武臣有周永懿者以贓虐敗公又言至道前文
臣知利州其後以右職兼監益利兵轄文龍邊界令領
[044-3b]
郡政名實兩失乞選文臣知州而武臣監路分兵則名
分正事任一皆如所請瀘夷犯淯井官軍覆敗選部使
者經畫其事徙公梓州路加直集賢院既而檢正官熊
本為察訪専節制使者聴于軍所羅箇墓夷數千人窮
蹙請命禆將賈昌言貪功欲屠之公諭以殺降之禍未
聴亟見本謂之曰活千人者子孫必封彼以窮歸我而
君将殱之乎本矍然遣屬官程之元持檄畀昌言受其
降召還同知諫院嵗荒民流公三上奏乞以清閒之燕
[044-4a]
召政府大臣詰其所因使各書以對所以勞徠安輯之
䇿又言民方困苦而定令未已有手實告匿之法有保
甲給請之制臣謂治務有先後理勢有緩急今不先安
民而亟欲行法前日之令固有未便設復為此而至于
擾則周之餘黎不殆乎靡有孑遺也哉乞以臣前後奏
疏諭大臣使講求今日之急務收還法令之未便者以
救将死之民公在言路不為訐激朝廷小事有所不言
所言多天下大計上亦以是知之時郡縣常平或不知
[044-4b]
發或増價與民爭糴或自為閉糴之令河南開封諸邑
不恤荒凶而督累年逋負決河淤田而平原沃壤反有
浸灌之害公悉以聞又論手實法曰造簿手實告匿有
賞為是法者欲民之均推而行之恐必不如法意而至
于騷動此生民治亂之所繫也户令雖有手實之文而
未嘗行葢謂使人自占理必不盡而明許告言則家家
有告訐人人為仇怨禮義廉恥其可得乎設若役錢由
此暫均而使四維乖失所損孰大其後手實竟罷常平
[044-5a]
法行郡縣吏有詿誤輒以罪去公奏曰立法之始既要
之以謹嚴成物之終宜濟之以寛易請薄其罪使得自
新五路兵置三十七将選拔或非其人事任過重且許
辟召布衣為參謀公上疏曰今大將未命而已除将佐
有以勲䕃恩澤用有以瘝敗收有未嘗歴邊任經戰陣
有以故羣盗得官而才無聞有碌碌無他能適以幸㑹
有微功而遷官願詳覈其素若功與夫舉者當否之實
校其所長參而伍之又列其甚無状者十有四人姓名
[044-5b]
以上且曰付之新格責以訓練給銅符以備差法賜鎧
甲以寵軍容所在長吏不得而預然匪人十數麤暴之
才雖一夫之勇但可為人指蹤而未可蒞衆也况又委
之辟使臣許以察官吏小人處此必有乖忤識慮無取
紀律不明五千之兵何所不至乞依畿縣舊制将佐専
部分教閲餘即付之州縣而罷參謀上善其言皆見施
行選人鄭俠上書言事語狂悖付諫官御史雜治公請
對奏曰連逮者衆或可寛宥願諭治獄之臣戒其延蔓
[044-6a]
帝覽奏色厲曰俠詈朕公對俠狂生安足為陛下輕重
以天地之造誠能容貸適足以増重聖徳帝改容嘉納
詔趣具獄執政有忌公者絀諫官班以沮之公奏曰國
朝兩省官不必正員行其事則立其班所以明分職厲
官守今修起居注直舍人院則綴兩省知諫院則絀而
不與詔如舊執政愈不悦㑹公與御史治趙居獄妖人
李士寧嘗以仁宗御製詩贈居母有后族意及許與刀
飾以龍方訊鞫而宰相素與士寧厚善御史徐禧言公
[044-6b]
鍛鍊士寧罪公奏士寧熒惑愚婦狂童以致不軌當誅
無赦禧縱出有罪以媚大臣不可以任風憲朝廷以御
史知雜樞密承㫖辨曲直主者直禧公坐落職奪一官
監宿州酒税久之上察其非罪就除提㸃淮南東路刑
獄徙知唐州官制行為司門郎中遷吏部元豐七年除
起居郎明年召試遷中書舍人司馬温公議復差役法
公謂温公曰熈寧初某為咸平縣役法之行罷開封牙
前數百人而民甚悦其後有司求羡餘務刻剥為法之
[044-7a]
害今苐減出泉之數以寛民力可也温公不從及議郡
縣吏因差役受賕從重法加等配流公押刑房固執不
可且謂鄉民被徭役今日執事而受賕明日罷役復以
財遣人既以重法懲之将見當黥衣赭充塞道路矣温
公曰微公言幾為民害遂已之是年冬使遼接伴蕭祐
曰南朝皇帝何以樂公曰崇髙富貴復何言哉又曰打
圍飛放否公曰無有也上日出視朝近臣奏事百官各
以其職進已而御便殿召儒臣講讀經史燕息則覽中
[044-7b]
外章疏以修政事此所以為樂也祐嘆服次㑹同館説
儀制公為右番國信使引左番而不問皇帝聖躬公曰
儀未盡也何獨問太皇太后而不及皇帝必正之乃可
館伴梁援曰此萬世法不可改公曰是豈可為法者耶
反覆詰問敵屈而從之遂兩宣問使還權刑部侍郎有
以强盗及故殺鬭殺情可矜者讞於朝法官援例貸免
而温公謂宜論死公請間言之温公曰强盗可憫也殺
人不死則法廢矣公以書辨之曰謂之殺人則可制刑
[044-8a]
而謂之不疑原情而謂之無可憫則不可今予之死則
二殺之科自是無可疑與可憫者矣天下之獄嵗以萬
計如是而殺之則死者不亦多乎温公復書曰鬭而救
死尚可貸也因田稼而殺人牽牛蹊田奪之牛且不可
况殺人乎此介甫鵪鶉獄也公又曰昔楚子滅陳而縣
之申叔時惡其滅人之國而欲復之也故有蹊田之譬
設有此訟不過還之牛而息訟矣今也初無殺之之心
非若利于得牛而有之也遂寘之死與還之牛豈不異
[044-8b]
乎恐遂為例則差之毫釐後将噬臍其可得耶温公不
能奪卒從之朝廷以公議獄持平真拜刑部侍郎先是
元豐八年冬詔天下奏獄不當讞者案其罪有司重請
讞斷刑峻密至有枉情以合法者公奏曰熈寧之令非
疑慮與可憫而輒奏者免駮勘至元豐刪去之去年詔
書不得用例貸配有不當即奏劾自是官吏畏罪不憚
論殺因以元豐六年至元祐二年冬十月終死者貸者
之數以聞明年奏獄門下省多駮正當貸者皆欲殺公
[044-9a]
屢以告不可退又與執政書論之執政不從大理官亦
以書勉公從執政意公復書責之執政怒言于上有詔
例在有司者收還中書置檢例官二人使議去取閲刑
部大理所奏疑慮若可憫情法輕重之狀有異同各以
上公自以不得其官三奏乞外任不許上疏極論其事
疏奏悉如公請既宥諸囚而例復歸刑部自是中外奏
讞無所避如執政前所欲殺者皆得擬例從貸免逮今
八年其所活不可勝計矣遷吏部侍郎右選官冗累嵗
[044-9b]
乃得調既赴官而宗室許占射成資即罷去為筦庫者
患之公奏請宗室員外置不獨恩厚公族且使在官無
非次替移之怨時患員多無以注公檢索諸路久闕員
而州不以報者百餘所亟補之人情悦服外選所以便
逺官久而有僥倖公請用集注法人皆以為宜領詳定
省寺敕令公患吏胥猥冗議加澄汰以白宰相宰相遽
欲廢其半公不可曰失職者衆法必不行莫若以漸銷
之自今犯法及死亡皆勿補不數嵗所減過半矣宰相
[044-10a]
不從於是胥吏之去者怨讟囂然至有棄妻子凍餒而
死者吏額書成賜金帛公固辭朝廷從之初元豐四年
河決小吳元祐初水官請於北京之南開孫村口引河
還故道宰相主之朝論異同不決三年冬命公與給事
中趙君錫同行視公歴東西二河觀地形究利害而東
流髙仰北流順下河不可回中途即馳奏至黎陽閲舊
牘得神宗詔都水使者李立之曰河決小吳東流故道
已淤髙理不可塞宜勿復閉決口俟見大河歸納修立
[044-10b]
隄防公又以所得先帝詔書并陳之時宰相多以回河
為便見公奏不悦既還尚書省以詔㫖問利害且謂大
河東流為中國之險要自大吳決由界河入海既壊塘
濼又界河淤淺則河必北流注敵界失險阻之限公奏
曰塘濼雖有限河之名而無禦敵之實今之塘水又異
昔時淺足以蹇裳而渉深足以維舟而濟冬寒氷堅尤
為坦途如滄州等處商胡之決即已淤澱今四十二年
迄無邊陲之警亦無人言以為深憂自回河之議起首
[044-11a]
以此為辭是欲動朝聴煩聖慮若謂河注敵中失險阻
之限是大不然何者大吳初決水未有歸猶不北去今
河流八年矣入海遄迅界河益深誠不宜過慮設有此
則中國據上游北人豈不慮乗流而擾之乎自古匈奴
入漢之路朝那蕭關雲中朔方定襄雁門上郡太原右
北平之類無險而不入豈塘濼界河之足限也哉及進
對二聖以公之言然退詣政事堂大臣曰河不北去可
必否公曰累章論列如之何不可又十數日而未有定
[044-11b]
議公再上疏極陳其不可且謂本朝河決必塞巳塞復
決未嘗復回於故道也今河行大岯之西至于衡漳北
過洚水至於大陸趨徒駭分注木門由閻官道㑹獨流
口入界河東歸於海合禹之蹟前人欲為而不可得者
也元豐以前未有回河之論八年以後乃有横議王孝
先俞瑾輩縁旁以自進爾臣既案視究見利害而大臣
廷議踰月未決臣竊惑之况小吳之決先帝神幾睿斷
不下堂而見萬里之外順天地髙卑之性知百川脈絡
[044-12a]
之理明詔中出藏在有司大畧以故道淤髙理不可復
更不修塞逺近心服人無異論今一孝先乃敢妄議乞
罷修河司以省大費正孝先瑾之罪以明典刑疏入即
降付外詰朝執政奏事二聖諭以亟罷河役詔下如公
奏初欲為是役調夫費財其用不貲縣官所不能給科
率調發出於六路百餘州之民欲以冀幸不可必成之
功而成之且有後災公獨抗權彊絀衆論其事乃寝以
是為吏部久不遷五年三月兼侍讀五月除翰林學士
[044-12b]
時初詔經筵官邇英講讀畢留對公首進言分别邪正
自古所難唯察言觀行攷其事實所謂正直之人或天
資亮直或家世忠義或有志報國或自立名節所謂奸
邪之人或逢迎上意或希合權貴或性識頗僻或冀望
寵利凡此二端其情非一不可徧舉於是疏其條目導
人主以某事者為公正某事者為奸邪以類相反凡二
十條願畱聖意推此事類以觀人情則邪正可分而聰
明無惑矣上深嘉納公每進讀凡所以啓廸人主皆仁
[044-13a]
義之意與夫前古治亂安危之迹其説以修身正心任
賢容諫慎賞罰重守長勸農桑安邊恤民為要皆見於
章疏至於造膝面啓必反覆陳之嵗旱以仁宗寳訓三
事進且請詔臣僚直言得失罷五月朔視朝以避正殿
詔太官減膳以示貶損又曰因災異求直言仁祖聖謨
也陛下即位之始嘗降詔求言逮今五六年一日萬幾
四海九州之廣豈無一夫不獲一事失當形于人言從
而修之下可以感人心上可以消天變可不務乎髙麗
[044-13b]
屢入貢所在不無煩擾公奏待之之禮宜損于前俟其
欲辭勿復留止且不遣報使使天下曉然知陛下以安
逺為令徳不以来逺崇虚名知元祐六年貢舉奏罷參
詳官除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始視事留獄無慮千
人公審覈精敏未及月庭無留事凡為開封者多畧細
務公獨省民事如他州日閲牒訴五百號未盡五月盗
賊畏争訟息獄無繫者僚屬請以圄空言公曰千里之
縣而無一人之獄此上徳所格豈守臣之功耶固請不
[044-14a]
聴復召入翰林兼侍讀轉對援祖宗故事幸國子監謁
文宣王召儒臣講説請上視學從之七年六月拜中書
侍郎既輔政知無不為是嵗郊祀禮官議合祭以昊天
有成命為言公曰先帝定南北郊辨天地之祀此三代
之禮也奈何復欲合祭於圜丘乎昊天有成命乃祀天
祭地皆歌此詩故曰郊祀天地亦如噫嘻春夏祈榖於
上帝豈春夏亦合為一祭也哉三省樞府凡八人唯公
獨為是說爭論不已公曰非天子不議禮諸公豈可輕
[044-14b]
變耶久之辯於上前宰執皆言范某之言禮經也然上
始郊祀宜並見天地公乃已熈河帥范育累奏鄂特凌古
酷暴且久病族帳怨叛願降附乞招納河南八族開拓
數千里之地坐獲數十萬之衆大臣欲從之公力爭言
於上曰中國納夷狄之叛理固不順今鄂特凌古未有過
温錫沁軰叛否未可知若發兵應援先伐鄂特凌古降者
不能必而無釁者先動矣大臣曰外事不可隃度姑使
専之而責其成功公曰此雖漢武聞之亦不為也初公
[044-15a]
在翰林范育請以趙純忠節度青唐代鄂特凌古如拒抗
即討之公奏曰彼自相殘以来求哀當從而綏之示我
恩信此守在四夷之道豈可遣人刺候聞有離貳遂選
置蕃官而代之耶安得聴順而受代也臣恐邉臣之功
未必毫髪徒啓夏國唇齒之隙狼子不伏之心及是再
請公獨不從其後八族竟無降者而鄂特凌古恭順如前
日育又奏進築舒策納密結中龍川三城大臣韙其謀
樞府亦欲連書以上公曰此必爭之地我既城之賊馬
[044-15b]
時出居民豈得安全後欲棄之則城費已甚必不可與
邊禍何時而息况版築之初蕃冦衝突勝敗未可知耶
公於禦邊不欲生事上多開納水官隂為回河之計增
隄防進緷埽公固守前議又奏曰水官壅遏北流嵗月
既久洪流湍迅安得不激射奔赴東流而東流不能吞
納為禍必轉大不數月東流決清豐復北入内黄而徳
清軍實被水患如公言公罷政之明年朝廷又命中書
舍人吕希純殿中侍御史井亮采同案視亦無以易公
[044-16a]
之議距公初使凡八年右相蘇公稽留除書以言者罷
公曰同省也責不可逭蘇公制下即待罪累章請補外
以資政殿學士知河中府徙知河陽河南寝疾薨士大
夫知公者莫不哭之慟公天資純良内剛外和始筮仕
慨然有經濟之意及在言職歴侍從位廊廟所言所行
必窮盡義理好賢樂善以人才為急聞一善喜若已有
性清約好施與自奉養如寒士而親戚族屬之貧者喪
葬嫁娶必待而後具與人交始終如一立朝有本末要
[044-16b]
之至誠而已嘗語人曰吾於朋友未嘗為欺也况事君
乎平生不畏彊禦故多忤權勢無左右之助及大用數
可否事論議不少貶以是不朞嵗而罷好學終身不釋
巻經術尤長於詩文章精醇典麗有古人氣格所著詩
傳二十巻文集五十巻内制集五巻外制集三巻奏議
十巻娶趙氏屯田郎中贈金紫光禄大夫宗古之女追
封蜀郡夫人再娶宋氏職方貟外郎端平之女追封蜀
郡夫人七子祖徳右宣徳郎勾當京東下卸司祖修右
[044-17a]
承務郎勾當嵩山崇福宫祖述右承奉郎勾當西京糧
料院祖羲雄州軍事推官知開封府祥符縣丞皆謹厚
而文祖徳祖述屢薦試禮部祖羲登進士第祖和右承
奉郎祖臨祖言未官皆幼三女長適鄧州司法參軍鮮
于羣次未嫁孫男十三人澤湜瀷浹測洌淢渥濈滌液
湒激女十一人前葬太學博士杜敏求狀公行事将上
之太常史官諸孤請銘諸壙中祖禹少受學於公先公
深友愛常曰汝季父所為皆可法上之視學祖禹與勸
[044-17b]
講邇英及公入侍祖禹固避不獲命父子先後讀講或
同進對獻納左右公既輔政祖禹繼召為學士懇避得
請公出藩上恩復申前命與公同奉内朝凡五年及出
守陜将省公於洛而薨訃至何痛如之惟古之君子論
譔其前人之美而銘之後世乃摭杜君之狀取其繫朝
廷大者傳信紀實不溢不誣哭而銘曰
惟我范氏陶唐之裔自蜀成都世顯以儒公来造廷英
祖親䇿言人所難帝奨其直入補衮職神考欽明蹇蹇
[044-18a]
匪躬帝諒其誠置諸左史以遺聖嗣乃贊書命乃議祥
刑必本於仁必正於經河決而北朔方其咨二聖命公
往視所宜行其無事惟禹是師敷文禁林入侍經幄辨
别忠邪以禆聖學中書基命考慎其人登貳宰司帝屬
良臣公拜稽首惟艱于兹在始慎微庶終不墮事有可
否惟獻替之秉義執徳匪石不移入輔出藩四國其治
天奪之年不究厥位有洛之南實惟土中刻銘幽宫以
詔無窮
[044-18b]
 
 
 
 
 
 
 
 范太史集巻四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