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無爲集 > 無為集 卷十二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無爲集巻十二     宋 楊傑 撰
  碑誌
   故武信軍節度使諡康簡追封循國公神道碑
寶元二年秋七月辛丑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檢校禮部
尚書使持節和州諸軍事和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兼
御史大夫上柱國天氷郡開國公薨於秦邸之正寢上
聞之震悼車駕臨奠親撫衾斂哀慟久之慰恤諸孤恩
[012-1b]
禮加等贈武信軍節度使追封循國公特賜白金三千
兩緡錢一百五十萬絹五百疋命使監護及遣内省夫
人中貴䘏治内外事用度悉出於官太常用一品鹵簿
儀衛以送喪物窆於奉先佛祠諸子號慕過哀乞廬其
側至某年某月某日𦵏於某州某縣某原禮也太常議
諡以謂公質直重厚志尚敦雅下賢趨善素履安夷和
柔之德中外推挹案諡法曰温良好樂曰康平易不訾
曰簡尚書省集官考覆輿論爲允乃諡曰康簡易名之
[012-2a]
典兼二法之美也公諱承慶字祐之初名承宗宣祖皇
帝之曽孫太師尚書令秦悼王諱某之適長孫護國軍
節度使兼中書令高宻郡慈惠王諱某之適長子也公
天資忠孝才藝超卓器識宏逺信厚愷悌世以賢公子
稱之雍熈中隨侍高宻王出判濟州淳化二年奉宣補
衙内指揮使每入貢至京師太宗必召至禁中詢訪州
郡風俗山水應對詳敏莫不稱㫖因改今名乃授西頭
供奉官時濟州囹圄屢空監郡劉䝉叟敷奏上喜顧左
[012-2b]
右曰承慶父子曉事盡心公家因賜金箱玉弓二寶帶
以寵之濟州舉人程文應格者多高宻王欲盡薦於朝
有司以解額難之王曰賢者太平嘉瑞文王以多士寧
周薦賢乃諸侯之職於是具奏盡数貢於春官至今濟
州薦送之數比旁郡爲優自高宻王始也公與有力焉
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書曰野無遺賢
傳曰孝子成父之美公父子見之矣真宗皇帝祥符四
年扈蹕汾陰改東頭供奉官七年改内殿崇班恭謝天
[012-3a]
地禮成加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賔客兼御史大夫
騎都尉十八年上王皇尊號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内殿
承制天禧元年合祭天地加天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
户二年秋八月立皇子昇王爲皇太子授内園副使三
年南郊加檢校左散騎常侍進封開國子加食邑三百
户乾興元年二月皇帝御正陽門加食邑三百户上因
曲宴謂諸宗室曰汝等在先朝所歴事節宜各盡所見
奏聞公曰先朝事節備於政要臣嘗扈從車駕封太山
[012-3b]
祀汾陰朝謁陵寢幸亳社巡守澶淵以至大酺可謂盛
事皆所親見上曰更記内家甚事無所諱避切欲聞也
公曰容臣退而編録上進旬日具所見聞進呈御札褒
稱仍許非時上章公於朝政所補非一而其藁不存於
家其慎宻如此傳曰古者造辟而言詭辭而出公之謂
也車駕幸後苑賞花釣魚翌日宗室入謝上曰卿等賞
釣樂乎衆曰甚樂公獨曰臣一憂一樂左右皆愕然失
色上曰大王何所憂曰臣昨日伏見御幄臨淵侍從數
[012-4a]
百人側立危欄之上臣不敢不憂既而龍輿迴轅賞花
宴集上下同驩詠歌太平時當豐稔和氣充塞臣不得
不樂上顧近戚曰大王愛我如此卿等可學即命取白
羅扇御飛白書承慶祐之四字以賜焉夫危樓船以忠
諫漢史稱之寵華衮以褒字魯史載之公有臨淵之憂
帝有書扇之賜忠以愛君褒以勸善君臣之道可謂盡
矣它日宣射上曰先朝多以卿爲神射今日期必中鵠
公曰臣實無能偶或有中公拜命發箭雖不出正然皆
[012-4b]
不敢近鵠上知公之謙抑乃索御箭連中鵠是時御雙
箭處中央公雙箭在下正上下相向端直如䋲墨瞻者
莫不歎仰帝甚恱賜對衣金帶鞍轡馬各二詔書褒異
之詩云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易云勞謙君子有終吉
公得之矣仁宗皇帝即位授内藏庫使加輕車都尉封
天水郡開國侯食邑三百户天聖二年恭謝天地加上
輕車都尉五年十一月南郊加護軍食邑三百户七年
九月朝廷敦叙昭武之裔優推寵命以公乃宣祖皇帝
[012-5a]
之曽孫秦王之適長孫高宻郡王之適長子故特持節
蔣州諸軍事蔣州刺史八年南郊加上護軍進封開國
公食邑三百户明道元年改宫苑使檢校禮部尚書加
柱國二年三月東郊籍田加上柱國食實封一百户是
歲特授懷州刺史景祐元年公以足疾賜告調治二年
南郊遷和州團練使加食邑五百户寶元元年南郊加
食邑食實封二百户公養疾六載聖睠益隆既宣太醫
朝夕診療乂時遣内夫人至第撫問非常禮也章獻明
[012-5b]
肅皇太后臨朝時以公名下一字犯彭城郡王父名欲
令改易遣近侍諭之不從一日召於簾前宣問公曰彭
城王諱天下所共諱也臣不敢不諱彭城王父諱非天
下所共諱也臣不敢獨諱且臣名先朝所賜安敢私易
以諂上識者義之公生平博覽墳典翰墨精妙以至樂
律丹術仙録莫不洞究尤善屬文嘗注易二十巻極天
人性命之理天子覽而嘉歎賜以金幣又著家訓三卷
行於世國朝以來宗室著述自公始也因真宗違豫公
[012-6a]
刺血書佛經以進高宻王寢疾不脱冠帶而養上聞之
遣内人撫問厚賜以旌過人之行及扶護先王䘮徃𦵏
汝州㑹天旱井涸公夜致禱明日乃水泉涌出賜詔稱
其誠孝之應經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孝悌之至通
於神明於公見之矣公享年三十有九夫人涇陽郡君
乃中書令和凝之孫也継室永嘉郡君虞氏皆賢懿
有輔佐君子之道子六人曰克悟右班殿直早世曰克
繼贈定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建國公曰克絢贈
[012-6b]
青州觀察使曰克孝今任越州管内觀察使曰克肖贈
右監門衛大將軍曰克顧贈昭化軍節度使女十人封
號不同各歸顯族一早世一爲比丘尼孫㡬人曽孫㡬
人任某官公教子不以爵禄爲重而重乎忠孝不以貨
財爲傳而傳以經術是以太宗朝諸王出鎮藩郡以公
父子爲才能真宗訪政事公獻忠言爲多仁宗試文翰
詔稱公子克孝秀出本支英宗立宗學教育親族克孝
首爲二宗師儒稱薦而復中上科神宗朝克孝著孝經
[012-7a]
傳上進賜詔稱諭熈寧以來詔試宗室經術公孫叔敖
叔彖叔某叔某相繼登第元豐講行祀典擇宗子之无
過尤者躬執事於明堂宗廟是時循國子孫與祭者爲
最多議者以爲無是父則無是子無是祖則無是孫予
觀循國康簡公家訓三篇上篇述祖考昭穆之序陳忠
孝禮義之端集古人法語以爲家世之傳中篇篤勵學
問慎修言行重道義而輕富貴下篇言所慎在乎九思
正心以正身正身以正家仁而尊賢恕以及物具善不
[012-7b]
善之積明德不德之效於今子孫不忘其訓然後知義
方之教澤流之逺何時而有窮已哉𦵏後四十年公子
欲以公之善美昭示來世乃具行實請文以立碑於隧
道銘曰
於戲循國宗室之英忠孝仁厚愷悌信誠博學多能秉
彛典經左右先王政肅刑清進賢報國邦乂以寧錫以
寶帶父子寵榮諫章慎宻聖主從䋲勞謙終吉射不出
正天旱井涸𦵏親汝城精禱泉湧感於神明天子聞之
[012-8a]
詔褒以旌曰康曰簡懿哉易名治家訓言載之簡編貽
於後昆忠孝之源公子公孫世其稱賢寵禄令問傳無
窮年
   故右諫議大夫贈工部侍郎沈公神道碑
沈氏之先出於周文王之子聃季食采於沈因而命氏
漢光禄勲戎徙居㑹稽之烏程後改烏程爲吳興郡故
沈氏以吳興爲望由漢以來世爲右族宋有慶之梁有
休文至唐潤州司兵參軍岌生愉爲懷州都團練判官
[012-8b]
愉生僎爲同州馮翊尉僎生師舉爲太常協律郎師舉
生籍爲衢州常山令諱籍即公之高祖考越州剡縣丞
諱德饒公曽祖考也海州胊山令諱仁諒公祖考也贈
工部尚書諱平公烈考也太夫人胡氏封安定郡太君
自朐山令徙居歴陽今爲歴陽人源流深逺慶徳相承
篤生良臣器識宏博公諱立字立之少孤力學事母至
孝鞠育諸弟率以懿行鄉閭耆艾推以爲法文詞敏贍
場屋有時名天聖中登進士第歴任桐城尉畿縣主簿
[012-9a]
知績溪洪雅二縣通判壽州益州知池州杭州越州江
寧府宣州滄州入爲三司户部鹽鐵判官判都水監知
審官西院出爲淮南轉運副使兩浙京西河北都轉運
使充江淮兩浙荆湖六路都大制置發運使提舉商胡
掃提舉崇禧觀以老焉由大理寺丞殿中丞太常博士
厯屯田都官職方三員外郎兵部郎中太常少卿集賢
殿修撰右諫議大夫贈工部侍郎公自初仕已能夙夜
勤職亷義自持孜孜民事以報國家故所至郡縣爲部
[012-9b]
使者皆以才稱公尉桐城盗不入境主畿内簿吏不敢
欺治小邑皆興學舍在商胡采摭大河事迹古今利病
曰河防通議世之治河者取以爲據嘗遇蘇湖大水民
多艱食公爲發倉廪出餘財選擇部吏分主賑貸時諸
縣有率大姓出粟爲助者公曰官廩充牣烏用擾民悉
還給之若積粟之家能自貸借下户者候其豐歲官為
理償民以爲便存活甚衆初領朔方漕陛辭日英宗皇
帝曰知卿用心公家故召卿經畫邊事慎勿張皇公遍
[012-10a]
歴邊郡經度處置人不以爲疑葢能承上意也公總外
計舊號冗劇施設皆有條理於是綱吏絶僥倖之望疲
兵無凍餒之苦金帛豐羨倉廩充溢天子聞而嘉之因
奏計上從容慰諭云知卿素有才力更宜爲朕用心及
存問家屬諸屬子次第續遣中使賜中金二百兩以優
其勞鎮金陵日上曰以卿清慎公懃故以重地委卿問
所藏書令進所編名山都水記三百巻并家藏書目乃
賜詔書敦奨公爲北朝正旦國信使是歲契丹行册禮
[012-10b]
遣儐介曰能同北朝百官之服則入見不爾當叙班門
外公正色曰逺銜君命以通兩國之好安可門外見耶
頃者迓北使到闕㑹本朝元㑹之禮亦未嘗命北使易
衣冠常禮不可遽易敵人無以答遂以常服入焉使還
賜金紫旌其不辱命也公嘗撰茶法易覽具述茶之利
害於今著以爲令熈寧二年當轉對力言邪正治亂之
道語甚切直識者知其所存公事三朝白首一節生平
樂經史手不釋巻自奉甚約其稍廪之餘皆供紙札之
[012-11a]
費故藏書埒於内府累降中㫖就其第傳録以補官書
之闕自元獻晏公而下卿士大夫有歌詩序記百餘篇
以美其嘉尚既退歸歴陽嘗曰吾起家寒素仕宦至兩
省藏書三萬卷以遺子孫年餘七十而支體康寧是無
一不如意也唯日與賔朋詩酒爲樂所著名山都水記
茶法易覽河防通議鹽筴摠類賢牧傳稽正辨訛香譜
錦譜洎文集共四百巻公治家有法度教子有義方故
内外雍肅諸子篤學所至有能聲皆其善教之致也娶
[012-11b]
夫人吳氏封濮陽郡君繼娶夫人董氏封仁壽郡君男
六人長安國次安民早卒次安道次安上次安節次安
禮女四人長適進士朱延之次適宣州旌德縣尉曲師
徳次適秘書丞裴維甫次適濠州司法丁源並早卒孫
男十四人慶孫壽孫孝孫並試將作監主簿餘尚㓜孫
女三人公既薨樞宻直學士錢公爲銘以納於壙中其
後鄉人耆舊懷公之徳過公墓下則肅然致敬其孤請
予文以書於碑其銘曰
[012-12a]
沈氏之源濬於吳興㑹稽東陽令聞繼承逮於朐山政
肅典刑德積慶餘我公以生起家文儒䇿科帝廷筮仕
甸畿夙夜靡寧宰牧觀風若權在衡進秩侍從始終不
傾㑹計外内轉輸富盈孝友於家接物信誠利在邦國
愛均編氓典領都水濬治有經民乃奠居以耨以耕審
官進賢公哉黜陞奉幣出疆煜煜旄旌華服不易憲度
是憑不辱君命正色北廷書載史官炳然丹青功成願
歸請符金陵天子曰嘻詔其屢登昌言啓沃衮章其榮
[012-12b]
惠浹政行鎮移宣城嚢封乞身掛冠林坰天子念勞嗟
其頽齡俾奉琳宫燕閒紫清歸老歴陽錦繡耀榮稚耋
驩呼豆觴出迎公還舊廬樂康且寧書三萬巻充屋架
楹以示子孫不傳金籯壽乎有窮不朽者名民懷其徳
烹牲薦馨道左豐碑信辭是銘
   故通議大夫慎公墓誌銘
公諱暠字仲素為吳越著姓後居三衢曽祖諱知禮工
部侍郎贈左僕射祖諱從吉給事中贈工部尚書父諱
[012-13a]
鈞大理寺丞贈尚書屯田員外郎尚書娶錢氏忠懿王
之女公其長子也初命試秘書省校書郎遷國子監主
簿太常寺奉禮郎詣闕上書賜五品服歴衛尉光禄大
理殿中丞國子博士入省為庫部水部司門員外郎遷
三部郎中知竇州通判邵州擢知楚州海州以嘉祐四
年夏四月戊子終於山陽享年六十有三至七年秋八
月歸𦵏於開封府開封縣蘇封之先塋夫人馮氏先公
而終銘以祔焉公初守竇竇素無兵備交趾蠻僚數百
[012-13b]
人暴至城下城中擾攘計無所出公曰賊勢方鋭守與
戰皆不可因設疑兵被甲持滿傳呼開城門金鼓大作
賊望風遁去使者上章稱之賜金紫邵有谿洞酋首龔
行詳者恃險恣暴前後吏莫能禁公通守是郡命捕以
戮内外畏服公亷正自持不妄喜怒其貌甚温臨事毅
然有不可犯之色守山陽以母䘮去官富人有以重幣
爲賻者公曰吾家以清白相傳急持去無汙我仕宦四
十年及終无負郭之田環堵之室以遺其子孫人以爲
[012-14a]
難樞宻田公况内相王公洙知公甚深以爲其才可備
臺省力言於朝其後名臣交章薦舉自二公始也子男
三人宗傑見任朝奉大夫才識公亷有家世之風自升
朝累贈公至通議大夫宗道宗誨有學行皆早世女子
四人皆出適孫瓛太廟齋郎修潔有文早世大夫以銘
見託銘曰
慎氏之源發東陽三衢分秀派益長祖禰顯仕煒有光
通議入省為名郎應機破賊保土疆屏惡扶善稱循良
[012-14b]
傳家清白著義方子孫承繼百世昌
   故通直郎簽書商州軍事判官㕔公事謝君墓
    誌銘
君諱季康字和卿其先河朔人世力田高祖諱鳬始以
儒學自立晉開運中明經中第至周任瀛州録事參軍
贈國子博士曽祖諱成之皇朝任屯田員外郎贈主客
郎中祖諱師顔都官員外郎贈吏部尚書父諱朝議
大夫三世皆進士及第自主客游宦京師寓居潁昌之
[012-15a]
陽翟後為陽翟人宋元憲景文文章學術為天下宗師
女弟臨洺君博學能文賢而有識君之母也知其子可
以託門户臨終以屬舅氏元憲元憲亦素愛君孝友介
潔每謂人曰真吾甥也及在政府奏授秘書省正字非
所好也與其兄公儀熈序益勤於學偕有聞於時久之
調徐州司户參軍海州司法參軍君為掾常以法自持
未嘗少屈於權貴聞者危之而志不可奪用薦者移朐
山令丁繼母陳夫人憂執䘮盡禮服除授西平令通山
[012-15b]
令改大理丞監大名府經城酒税㑹官制行遷通直郎
簽書商州判官廳公事時朝議高年君願解官就養朝
議固止之君不忍去膝下遲遲其行宛丘太守周革謂
君曰尊君年雖高而康强過人君家貧族衆當勉力從
仕以承親意安可衣食於親以就養乎君不得已而之
官及親有疾即解職歸謁未報聞訃至僚友知君之貧
有以資其行者君力拒不受奔䘮哭不絶聲水漿不入
口者累日既克𦵏後三日而卒即元豐六年十一月二
[012-16a]
十三日也享年五十有七君幼而好學弱不好㺯行已
清直事親孝恭朋友尚信蒞官守正不爲勢屈命雖數
竒未嘗諂以事上家雖甚窶未嘗躁而有求故所至有
令聞朝廷大臣如太師潞國文公翰林侍讀學士劉公
樞宻直學士陳公皆深知君之所存前一夕其弟文瓘
夢君綵服簮紳曳履袖文書以吿之曰予平昔之事汝
其為我著之逮旦君逝矣娶劉氏屯田員外郎異之女
有子五人長曰收中進士甲科河南府推官次早夭次
[012-16b]
敭次攽次敷皆力學遵義方之訓女二人長適渭州華
亭縣丞劉逢明次適進士方増孫男一人以元祐八年
四月二十四日卜𦵏於汝州郟城縣安良原先塋之次
禮也吾友太中大夫致仕宋盈祖乃能道君所存求予
爲銘銘曰
行過乎恭䘮過乎哀觀而知仁斯賢人哉
 
 無爲集巻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