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無爲集 > 無為集 卷一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無為集巻一       宋 楊傑 撰
  古律賦
   歸來堂賦并序/
碧虚子陳景元字泰初初入道為右街録賜號真靖主
中太一宫屢請歸廬山朝廷不從大丞相舒公因真靖
自言而題之云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野性難堪此
廬山歸去来無為子楊傑盖碧虚子之友也聞而歎曰
[001-1b]
昔靖節先生賦歸去來以歸廬山之陽且八百年矣其
辭未亡罕有繼其聲者今大丞相因子之言而及之愛
子之深也夫靖節逺害於汙俗真靖引分於治朝雖其
去不同而所歸則一廼追靖節遺韻而歌歸去來以貽
之庶亦自警云
歸去來兮當太平之時胡不歸寵難處而易辱樂或過
而生悲田園蕪兮不耨嵗月流兮莫追非彼馬而是是
是我指而非非黼黻爛兮眩吾目塵埃坌兮緇吾衣不
[001-2a]
収視以返聽將安望乎希微胡為乎疲足孤輪與時競
奔行不顧乎夜漏往取愧乎晨門余聞有其善者善喪
外其身者身存享不俟乎牛鼎酌不假乎象罇内苟適
其志願外何靦乎面顔一簞足以自養一枝得以自安
車善行而無跡門善閉而無關動不離乎輜重超燕處
乎榮觀河泝流兮九曲丹伏鍊兮七還師不陳而坐勝
勇無取乎桓桓歸去來兮請從逍遥之遊委天與之定
分在道外以何求有名敎之真樂絶世俗之妄憂玩㡬
[001-2b]
微於八索鑒福極於九疇齊物我而一致汎忘心之虚
舟躡遺舄於子喬接逸袂於浮丘礪吾齒而潄石清吾
耳而枕流投空谷而響應憩長林而影休幽鳥翔而後
集白雲去而復留歲云暮矣何之叟擊壤以為期捨我
田而營它徒勞力於耘耔子胡不歌大丞相之詩脫官
身之吏責廬山歸去夫何疑
   一鶚賦雄鷙之物/無有儔偶
鶚也惟一物之至雄絶倫類於凡羽銳擊搏於秋風一
[001-3a]
飛則沖得路昊穹之表獨立不懼肯羣燕雀之中在氣
稟金於德為義力捕潜伏性鍾猛鷙由耿介以寡合非
沽激而自異雖曰鵜如其狀孰並翺翔未嘗烏合其羣
曲從黨比其或木落萬壑雲沈四陲我則助天地嚴凝
之氣乘風霜肅殺之時鼔雙翼以直上摩九蒼而俯窺
兔縱狡以難遁狐雖妖而盡追義可去者力皆擊之此
天下以無雙少而尤貴彼鷙鳥之累百多亦胡為目瑩
星攢爪剛鈎屈飛騰而雄壓鷹隼擒獵而功高網罻宜
[001-3b]
乎孔融為表薦禰衡以興辭鄒陽上書諫吳王而託物
大抵物之常者易其侶禽之異者難其儔故我不苟以
合不旅而逰孤飛得以奮其勇離羣不足為之憂惟我
獨清屈大夫之在楚出乎其類孔宣父之生周非不知
生而飛鳴樂乎儔偶奈何彼不我類我匪其醜與其羣
以無益孰若介然自守又何必提提若鸒斯之黨止賊
夫糧嚶嚶為黃鳥之鳴過求其友勿謂毛羽爾盛朋儕
我無殊不知丹鳯巢於阿閣大鵬迷於天隅子可類聚
[001-4a]
孰云德孤衆莫希蹤鄙翩翩之六鶂舉難接翼小泛泛
之雙鳬噫得其時則架於軒楹失其遇則巢於林藪將
伸勇毅之志願假英雄之手如欲禽異類而肅四郊於
一鶚乎何有
   歌雍徹祭賦宗廟之祭/歌雍以徹
王享於祖禮終以時雍詩所以歌者祭器從而徹之周
頌一章擇作永言之用宗廟九獻此為去饌之期成王
以貴為一人祀兼七世歲或舉於祠禴時或行於祫禘
[001-4b]
且謂盡物盡志者孝子之事有始有卒者聖人之制當
取正聲以尊先帝尸初以入必奏肆以迎尸祭及其終
故歌雍而徹祭詩云至止肅肅有來雍雍祖考我格辟
公我從有眉壽降祥之述節宰夫屏器之容篇本附於
臣工詠而見意時因去其胙俎禮以為恭大抵詩不可
廢廢之則闕祀不可乆乆之則䙝故我就靈宇以行事
揚正音而後徹聲聞於外且非客出之初孝事其先用
作神歸之節豈不以遷其祭器之謂徹播以人聲之謂
[001-5a]
歌徹焉造其禮之備歌焉報其福之多以樂為用非雍
則何是以小師敎於瞽矇職當諷誦君婦廢其籩豆音
應純和惜哉周運否而大禮衰魯權喪而陪臣侈樂奉
祖廟義同天子雖能享獻以自大莫測聲詩之所以故
孔子謂來助有二王之後始可謳謠奚取於三家之堂
徒彰僣擬則知帝威穆穆上德顒顒詩曲盡於辭意禮
告成於祖宗且異夫率諸侯以祀文頌陳清廟就方丘
而祭地吕奏黃鍾愚嘗因雍什之詠歌求詩人之微妙
[001-5b]
以為薦可用於廣牡禘可行於太廟及其徹也又從而
聲之為萬世之典要
   周兼養老禮賦兼修三代/養老之禮
古之養老禮莫如周兼三代之常法新一王之令猷尚
文德以唱風典章尤盛奉耆年而興敎飲食參脩昔自
有虞訖於二代必重年德以均仁愛然而禮有質而有
文事或興而或廢及周之治也古今之通制兼明而老
者養之帝王之餘風盡在大抵燕者虞之禮饗者夏之
[001-6a]
儀太牢而食有商所為天下未有遺年者周人修而兼
用之就膠庠以致勤高年畢萃順陰陽而為具異制同
施莫不鼎俎豆籩牲牢酒醴攷四代之異制萃一朝而
為禮貴親尚齒德爵富雖曰殊風黑衣素裳深燕縞雜
然在體至如樂之作也六樂並用學之建也五學相參
而況養庶老而明廣愛事國叟而記高談得不比前世
而文盛優上壽以恩覃尊耆艾於每年時凡有七嚴豆
觴於一日事徧其三故得風始朝廷化流穹壤春夏焉
[001-6b]
先饗而後燕秋冬焉先食而後饗舜禹湯之盛事得以
追修鄉國學之殊方各隨所養向非歧昌之德盛而大
武發之功肅而嚴成王治定姬公思兼則何以設珍具
以完備致蒸民之仰瞻且異夫禮用四朝記者美魯侯
之盛文同三代史臣推漢德之炎則知兆民莫不親其
親聖人惟能老其老推年齡以優事監古昔而順考孔
子曰周郁郁乎文哉未必不由於此道
   不易之地家百畮賦多少之限/因地豐塉
[001-7a]
歲不易者為美地地所美者善養禾惟君賜萬民之限
凡家無百畮之過田居三壤之先靡虚其種戸給一㕓
之廣敢益而多嘗聞田不授則倉廩虚食不足則民人
夭故姬周平定甽畮頒分億兆然而為土有肥磽出物
有多少利而或偏仁何以表是故再變易者三其地補
生育之所虧不代更者一其夫防兼并之所肇大抵王
錫以土民耕以時衆者不當過而寵寡者不可使之飢
必在計夫家之費辨黍稷之宜以中地給六人之用下
[001-7b]
田供五口之資凡同居之七者擇上腴而賜之旣殊休
歲之疇常豐所利當限取農之數以授其私勿謂土之
美也爾家不足與之耕勿謂齒之衆也其畮不宜使之
簡況夫任土之法待其政生齒巳上書於版所養以之
知所給因而限異漢臣之代甽農不定居如楊子之㕓
田世為常産葢夫瘠地之民勞以瘁沃野之俗逸而伸
沃焉至多則太逸其俗瘠焉加少則大勞其民所以上
上之田不廣蒸蒸之利將均虚一歲而虚二年誠非此
[001-8a]
類為前朝而為後市數若相因然後再易之間八家所
治内以公田奉於國外以餘夫次其地猶有萊畮六遂
之逺得而優不奪農時數口之飢無以至惜哉運革三
代權分七雄井地一變民田不同或負郭以無仰或連
阡而自豐夫豈知辨野而頒遂師之典彛得正數室而
制司徒之法則從中後之君鑒古是非隨時沿革重孟
子之經界鄙秦人之阡陌必也一丘甸以惠斯民損其
豐而益其塉
[001-8b]
   琴材賦桐之良者/可以作琴
世有嘉木天鍾至音抱良材而麗地俟哲匠以為琴中
藏山水之聲能㕘大樂未偶斧斤之手獨秀喬林嶧陽
髙峯龍門淵壑純氣所萃竒材以託宣情之具可以制
閑邪之操因而作時未我與工未我度固全天質自為
物以混成安得梓人為發音於寂寞百尺之木特生之
桐落落聳幹亭亭倚空無繁枝以示外蓄太和而在中
時或裁成宜取羲黄之法人能抑按當移鄭衛之風正
[001-9a]
聲未揚識之盖寡庸目雖衆視之或捨猶藏器之哲士
俟掄才之賢者雖云陶令非取意於絃間又恐吴民欲
為薪於㸑下俄有智者過而器之且曰堪輿之秀巖谷
之竒激風霰於冬序感雷霆扵夏時足以道舜民之樂
足以伸椘客之悲如玉在山祕珪璋之重器猶金藏鑛
屈劍㦸之雄姿毓質若然成功非我非鍾山之玉兮其
徽曷稱非園客之絲兮其絃安可將致於用必陳於左
然後欲天下之治者調其音而為表儀有君子之聽焉
[001-9b]
平其心而無懈惰是材之所稟用難自彰巧之所述器
無不良儻工匠見遺不之翦而不之斵枝柯雖茂胡為
宫而胡為商别有藝藪俊髦儒林綱紀明堂之柱此其
選巨川之舟此其擬材乎材乎豈獨琴而巳哉冀匠師
之明所以
   荀揚大醇而小疵賦
周漢運否荀揚教傳雖曰醇之大者亦有疵之小焉皆
命世以為文言非不粹與生知而較美道未能全甞聞
[001-10a]
人異禽魚性鍾天地全而稟者曰聖哲偏而得者曰賢
智聖無不通賢有未至是以周公尼父率臻大道之醇
荀况子雲未免纎瑕之累蜀國宗匠齊王老師雖抱重
器不逢盛時欲巻道以自處疾沒世而無知由是簡冊
其藴瓊瓌爾辭立大功於是矣未盡善者有之著書三
十二篇義差而駮凖易八十一首理失而醨至如論性
之淵源談道之極致或曰善惡一而混或曰理義皆其
偽以禮義為偽則堯舜之法歸乎詐以善惡相混則鯀
[001-10b]
禹之心何以異兩賢於道擇不精而語不詳三子之間
得其一而失其二又若對臨武以問兵之術推子淵以
希聖之徒逺罪特愚於鼂錯談經私美於童烏是所謂
珠不無纇瑕無掩瑜雖無傷扵大義實有累於名儒非
倡道之子思将何以教美不臣之新室㡬近於誣向使
親承鄒魯之範模獲偶淵騫而論討然後善得以盡辨
無不早數萬言皆造修途千百世以為至寳雜乎其雜
當殊太史之書醇乎其醇可擬孟軻之道奈何智有失
[001-11a]
慮人無全能一則晦名於天禄一則朽骨於蘭陵俱有
篆雕之雜難全粹美之稱亦猶務涉獵者賈山醇儒不
足悅紛華者子夏具體何曾噫荀也倡之於前揚也和
之於後助詩書禮樂之化謹父子君臣之守斯文未喪
大疵則否何韓愈氏重而責之葢責賢人也厚
 
 
 
[001-11b]
 
 
 
 
 
 
 
 無為集巻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