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淨德集 > 淨德集 卷二十三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淨徳集巻二十三
             宋 吕陶 撰
 墓誌銘
  朝散大夫致仕陳公墓誌銘
某先妣樂夀縣君陳夫人本眉州眉山之巨姓其再從
姪仕至都官郎中以行義聞於鄉事業見於時者乃公
也諱習字傳正曾祖諱徳念祖諱贊值時季亂爵禄不
[023-1b]
及考諱位有器識讀書知世務以氣節自任重義好施
急人患難如不及鄉閭推為豪傑累贈工部侍郎妣楊
氏早卒贈華陽縣太君公少鞠於外氏能抗志從學為
辭章舉進士聲名赫然中慶厯二年甲科調武昌軍節
度推官掌永興軍書記改著作佐郎勾當開封府檢校
庫轉秘書丞遭工部公憂服除授太常博士通判慶州
永康軍厯尚書屯田都官職方三員外郎為屯田郎中
監齊州新孫耿鎮鹽酒税知處州不赴改渝州遷都官
[023-2a]
郎中嵗滿還朝年六十有五遂告老元豐初官制行易
朝散大夫公剛簡靜重氣守完固博學通古今治已慮
務正而不苟雖貴權豪勢不能少屈故相劉公沆守鄂
州政任彊果凡所可否賓佐不復議有未安者公與之
辨則從嘗謂之曰異時立朝宜不遷此志今北都留守
馮公亦嘗移書稱公在武昌時論議操守古有道君子
也翰林侍讀楊公察治長安幕中皆名輩蕃總之務悉
以委公深加禮敬期以遠到神宗初即位詔百官轉對
[023-2b]
公以十事聞其大者謂裴度有大勲徳為李逢吉元稹
輩毁沮得韋處厚論奏時君警悟今宰相韓琦於嘉祐
中乞立先帝為皇嗣定策兩朝功施社稷不可置散地
願陛下一閱裴度傳乃見情偽是非又謂自陶榖失對
參知政事遂下宰相一等不敢當筆可否事非朝廷任
用輔弼意願陛下諭趙抃唐介政有未便宜指陳得失
又謂自古人君昵信宦官盜弄威柄多致敗亂始東漢
距唐簡策厯厯可鑒願陛下深以為戒又謂自昔乘喪
[023-3a]
亂據有坤維僭名號者自公孫述至孟知祥皆非西南
人今承平百餘年海字混一案此下/有脱文慮囚得免王吉之
死王吉者扶溝民吉妻之姪貧無依為吉所養夜聞吉
語其妻以發冢事乃以告鄰父捕繫具獄吉罪當死公
歎曰同財共居於律聽容隠妻之姪素養於吉而冐法
訐告乃同凡人豈近情哉逐以疑請故貸焉案此下/有脱文
于比嵗以來西南士大夫得守鄰郡小官亦不困逺適
法禁稍畧乃公之助襄陽山水最佳處公因卜居為老
[023-3b]
焉之地既得謝愈放意自適游山中諸佛刹往往彌月
不返元豐元年二月十二日疾終于家享年七十有六
娶楊氏封仁夀縣君先公二十六年卒二子長曰續太
平録事參軍次曰綬鼎州司法皆祇慎自立一女嫁渝
州巴縣尉唐子昻孫男四人曰沛曰漁曰潛曰淵方從
學求舉以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葬公于襄州襄
陽縣望楚山之東原有集三十巻其文如其為人尤好
為詩有古作者體某童丱時數聞先妣稱道公志苦力
[023-4a]
學雖甚寒暑或達旦不寤每以相訓飭心竊慕之既長
而仕則又仰公器業之宏遠惜乎不能盡發其胷中也
敢序實而銘曰
行義之域君子務適公造之安屢而不息勢利之途小
人爭趨公望之畏却而不驅位則不克志則不遂夀則
不嗇名則不墜山有峴首水有漢川雖百千年猶知公

  朝請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誌銘
[023-4b]
眉陽士人之盛甲兩蜀蓋耆儒宿學能以徳行道義勵
風俗訓子孫使人人有所宗仰而趨於善故其後裔晚
生循率風範求為君子以至承家從仕譽望有立者衆
家氏之族乃其一也自周衰大夫家父之後遷於晉至
唐徳宗時有為職方員外郎者從乘輿幸山南因入蜀
遊青衣訪故人路眉愛樂風土遂居眉山今十一世矣
曾祖光不仕祖正贈大理評事考某隠居鄉里有善人
長者稱累贈左朝議大夫母楊氏累封長夀縣太君君
[023-5a]
諱定國字退藏六嵗知聲律朝議君嘗與客飲客以對
句試之曰笙歌陪酒聖即應之曰桃李從花王客大驚
聞者以為竒童子方冠舉進士聲華翕然慶厯中詔天
下興學時歐陽文忠公友人張公應之為治中課試羣
士善君詞業純茂與俱來京師既擢第除雅州名山尉
居朝議憂執䘮不違禮將葬舍墓次晝夜哭不己有甘
露之祥見者以為孝報服除調永康軍司法韓康公帥
蜀欲治西山道至威茂建玉壘關君謂蜀近夷惟恃險
[023-5b]
以安昔唐中衰吐蕃三入冦一出汶川今鑿石平塹為
坦塗將貽蜀之憂康公信其言捐工役之半再調灃州
司理提㸃刑獄賈宜言囚部吏饒瑄欲誣以巨罪君不
從賈怒屢摭以事卒莫能得識者嘉其持守遷秘書省
著作佐郎知嘉州洪雅縣嵗大旱詔減民賦轉運使韓
璹好裒聚官屬畏之不敢告以實君曰嵗凶民甚病朝
廷以為憂而使者不䘏郡縣又相附會誠何心哉苟不
負於民雖得罪無憾是嵗獨洪雅田賦十減七八就差
[023-6a]
僉書蜀州判官事二川田税舊有折變絲綿者估才十
之一監司猶欲加以耗君謂既變而斂則與正税異豈
復有耗耶乃以辨析得免又嘗增損卭蜀水平之制均
二渠水利鬭訟止息人至今以為宜嵗滿通判瀘州夷
羅狗村責言于寨王馬仲通與之戰既敗夷人將執而
歸吏以急告君遽往曉譬招撫給牌示信有降附者矣
議者議討之朝廷遣韓存實經制夷事君具以本末白
轉運經制司請戒于軍凡降而給牌者勿妄殺以為功
[023-6b]
雖行之終莫如其言也烏蠻乞弟先使其弟一毛遺江
安令馬既不納遣去又隂諭羅箇牟村夷襲殺之乞弟
怒甚藏怨未發間輒以兵往來境上一日率衆次江安
聲言將不利于令人情大恐郡將欲挈牙兵以禦君曰
彼衆我寡而從以兵是速冦也乃止遂以檄君即馳至
納溪俾招安將以利害鐫告乞弟亦從命歸所掠貲畜
而去㑹轉運判官許安世欲以弭兵懷逺為事遣介與
議打誓移文瀘州行之元豐三年瀘守喬叙及乞弟盟
[023-7a]
于納溪既而報怨羅箇牟大縱攻掠路分都監王宣戰
死朝廷謂乞弟降不以誠兄議誓與行之者皆得罪君
方知渠州亦罷歸久之知懷安軍其政皆有惠愛長夀
君既去世君年已六十哀慕殆不能勝終喪還朝氣貎
減平昔得知嘉州未行時大疫從弟樸在太學病甚君
遷置於家朝夕視藥食不少避及其死哭之慟因感疾
不起紹聖元年五月朔也享年六十四二年之二月二
十二日甲申葬于眉山縣徳義鄉積玉山娶楊氏封仙
[023-7b]
源縣君一子彬奉議郎太學博士有學行為士林所高
女三人長嫁武昌程卞次未嫁而卒次適故左承議郎
監在京綾錦院王君卿孫男二人餘慶昌祖孫女四人
長適廬江何恂次適承務郎范洪餘尚幼君姿韻恭粹
務自修適燕處無惰容縱談無謔語慎於事勉於政論
交接物未嘗少忤尤工於詩古律凡三十巻雜文十巻
體格清懿如其為人蘇公子由嘗送以詩曰鵠鷺性本
靜芝蘭深自馨知者以為紀實初君欲葬先塋之右嘗
[023-8a]
植木誌其穴及將葬以地理驗而果得之吉皆如其言
死生之分豈偶然哉嗚呼瀘夷作禍蓋小人鋭進行險
以覬萬一勇夫乘其後急功趨死凶焰既不可撲禦經
制顛紊遠方為之騷然朝廷再遣將剗蕩巢穴乃班師
厯三四年然後定君始終其間與事居多平江安之變
則無功行納溪之議則有罪時無為君言者君亦不言
亦古人之不伐歟銘曰
有行在躬靜恪而文有政在物和簡而仁瀘夷復仇貽
[023-8b]
憂爾民往諭以言亦懐而賓既盟則渝有功莫伸隠徳
顯報期于後人
  承事王府君墓誌銘
王氏出姬姓其先居太原自唐僖宗幸蜀有從而西者
遂為華陽人至先生五世矣曾祖某祖某考某皆樂隠
晦不仕進先生諱某字仲符性篤孝事親能養志讀書
務窮大指不溺章句學文章純明簡重一與道合尤好
為詩每遇事感物輒賦詠以自適有唐人格趨與人交
[023-9a]
推本誠慤終身不失其歡或即之謀必曲折詳盡以告
急其患難若已有居鄉恂恂然無少長疎戚接之皆以
禮家窘於貲不恤生事客至如歸士有貧而就學者衣
食而教焉嘗舉進士與計皆一試未第遂歸岷山之下
安退自若後二十五年詔許赴禮部將恩其遺滯則不
復起識者高之趙清獻公鎮成都最加厚遇即其居與
之田以資隠計先生樂道人善恥言過缺至于斷否臧
明利害則勇不可奪有永康軍守郡某者淫刑刻深轉
[023-9b]
運使彭公思永將按劾之見先生問其詳乃以官吏能
否非士子所與聞為對彭公嘆其長者導江令呉太元
剛亷少與小人忌之部使不能察欲繩以罪先生於是
移書清獻公謂太元履尚堅正不當以小過廢且曰某
受田於公每思所以報公苟以某言為是辨太元而薦
之非獨免今日過抑可為他日用則其報公之責塞矣
清獻信其然待太元益厚小人不能勝太元竟為朝廷
所擢先生所娶李氏封長安縣君先卒男四人長曰彀
[023-10a]
嘗貢於鄉次日轂亦善辭業皆早亡次曰任有志操好
學力文熙寧六年上策試進士能以經對抜為天下第
二累遷奉議郎成都教授季曰价克勉家學女二人長
適某人早卒次適某人孫男幾人女幾人先生有岷編
凡十巻元祐三年正月某日衣冠燕坐與族人飲酒而
教飭之若將訣别然其夕遂終即以某月某日葬于某
縣某鄉某里舉長安君之喪以祔焉初先生從學於舅
氏端明殿學士蜀郡范公故其行與文得為君子進趨
[023-10b]
禄仕聲名翕然人皆期其顯矣已而止塞不進終遯丘
園則又能委已順命不露欣戚及其嗣子果以器業奮
起承家而光大之今天子祀明堂乃以承事郎封先生
其道徳之報歟銘曰
公有隠居岷山之陽山間之雲巻舒何常或畜不雨或
需以霶有如公懷惟行與藏温温未試自韜其光有子
克家積之博彊起踐亨轍坦如康莊乃公緒餘而能顯
揚公其無憾寧止崇岡
[023-11a]
  知渝州王叔重墓誌銘
元祐戊辰嵗予嘗銘王君承事仲符之墓述其性質之
粹履尚之安問學之正惜乎不幸而不踐高位以充行
其志不享遐齡以崇養其徳幸而有良子曰任克承厥
家博學多文早自振起士林推先天下共仰意謂必能
展布餘藴為朝廷用庶幾仲符之幽光垂耀不朽後十
三年則亦卒矣嗟夫善惡報施之際禍福始終之迹竟
何如哉或可索而質其是非乎或不可得而知一歸於
[023-11b]
偶然乎或合一舛二參差不齊徒滋惑於人乎此聖賢
所以有幸不幸之説而古今莫能廢也君字叔重承事
之次子弱不好弄勵志在學讀書務究大㫖得治已及
物之原本不汲汲於章句為文雅健純贍先體用後華
采熙寧六年神宗以馭吏務農訓兵之要策進士君條
析治道傅經義以對擢為天下第二方唱第之初有司
誤贊其名君亦不辯少頃上訝無應者覺其誤始正之
君乃徐進焉在廷識者伏君安重有遠量調卭州軍事
[023-12a]
判官遷宣義郎知漢州什邡縣用薦格充成都教授遭
二親憂去位洎終喪中丞蘇公轍辟主臺簿蘇公既登
用鄭公雍李公之純相繼執法皆薦君材得太學博士
李公謂為下遷即復疏論之遂除秘書省正字又改校
書郎㑹朝廷還日厯於省乃以著作佐郎典修之凡五
年為朝奉郎知渝州君聞道而篤信守已甚重視外物
甚輕語黙出處惟義命是安要之無怍而已既以高文
陟上第跬步可貴顯而一切晦静如不居之遷宣義時
[023-12b]
詣審官求為鄉邑安公燾方主此選謂君曰故事凡巍
科皆不次用奈何俛首就選乎將以君請于朝姑少待
之君辭以親老在蜀不可官京師安公不能强益重君
所守吕公著亦嘗諷君自陳可得美官君退謂范醇夫
曰較文場屋縁一日之長得上第又衒以媒進亷恥喪
矣日厯之還省也權臣欲私其親舊以君等可修者三
人上之其二則所欲私者也哲宗以君素少援遂命之
儒館上下公議翕然謂君不求而得可以抑躁進警流
[023-13a]
薄君在省五年冲淡自養終日讀書為樂不與外事如
林棲谷隠之深公卿大臣之門或累月不造倘知之則
不趨合以求悦不知則愈密不露言色未嘗輒愠然竟
為異趨者所疾故有渝南之行初君讀書知治身及物
之用雖以文藻光輝人世而涖官從政不敢少忽苟可
濟物勇而力行蓋嘗懇部使永罷什邡之市易衆安其
業請增成都學田以養士詔可之達州斷獄謂縣令李
傳失入奪官傳以寃告事下御史府君為辯直竟無累
[023-13b]
在渝州不夷陋其俗葺鄉校集諸生躬自課試以補不
學少儒之弊置醫生審方劑督察診療以救尚鬼不藥
之死議七郡貧瘠非蜀他地比願弛荼禁卒如其説峽
人深徳之其明逹不撓率類此元祐紹聖間天下之事
再變士大夫奔溺勢利視時可否從而離合雖姻戚僚
友間輒向背甚者至自相魚肉以取寵邀遇苟得毫髪
則悻悻市權有厭飽充滿之色不啻商儈然君於是時
獨立坦履了無避就凡十餘年完潔而去亦明哲保身
[023-14a]
之效歟彼從而離合者聞君之風宜少愧矣今天子嗣
位推原本末講修治具别忠邪而進退之海宇生聚濡
滲厚徳如脱隂霾覩白日如出險窞步通衢公卿大夫
非罪廢逐者悉與之滌蕩且召用焉蓋所以承天心而
又皇業也惜乎君不及見豈非重不幸者哉竊嘗論之
天下之治亂生於風俗之厚薄風俗之厚薄繫於士大
夫之出處若夫棄維常逞利欲覬幸朝夕之得一唱百
和競為喧閧積習逾久散漫四出一旦如洪流決潰無
[023-14b]
以禦塞則將有不勝憂者仁人志士其可不遠謀極慮
而慎所取舍乎如君之氣守志尚可謂能慎取舍也君
娶李氏封夀光縣君子五人曰鏄曰鐸曰鉉曰銓曰梁
鏄前開封府扶搆縣主簿鐸嘗預鄉貢鉉銓梁早卒一
女未嫁君有文集三十巻享年五十某年某月某日卒
于渝州之正寢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處予表其墓而
銘曰
士於周秦生質何殊或重而千鈞或輕而錙銖乃曰貴
[023-15a]
賤縁其所趨乃曰否泰出由此塗智者見㣲詳研疾徐
違險從夷誡哉覆車君有良守明晦弗渝君有宏業終
巻莫舒遐望古人並軫齊驅摭實以書斯銘不誣
 
 
 
 
 
[023-15b]
 
 
 
 
 
 
 
 淨徳集巻二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