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淨德集 > 淨德集 卷二十二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浄徳集巻二十二
             宋 吕陶 撰
 墓誌銘
  朝請大夫知卭州常君墓誌銘
元豐七年七月初六日朝請大夫知卭州事常君卒于
官享年六十一其孤卜以元祐二年某月葬于華陽縣
某鄉某里以君之行狀來求銘予與君同郡而家世徃
[022-1b]
還最舊自慶厯中天下興學君為石室生予亦肄業其
間始與君相從及宦遊四方多與君接今四十年知君
可謂詳矣敢不銘按君之先居長安六代祖有任唐安
椽者卒葬江原子孫寓焉曽祖延昱以氣節自任所與
游皆一時豪俠然於財未嘗苟得也方是時宣徽使雷
公入蜀平寇思得竒特不羈之士以傋其用得見甚喜
凡捍禦術畧多從之謀既而雷公守成都以書招致遂
為成都人祖思齊性孝友能竭力事親雖亂離不失其
[022-2a]
樂考禧好事喜儒善擇師友以教子故君起家入仕生
有榮養沒有寵賁贈至中大夫封母袁氏華陽縣太君
卒成其志也君諱珙字君璧性穎悟初就學誦書雖數
百言一閱遂記稍長泛觀羣籍好周官戴氏禮凡先儒
注釋異同微顯錯出互見悉能通之尤精於名數制度
以至圭幣冦服車符樂舞牢鼎齊尊之類用於禮者其
規範之巨狹容色之丹黝先後之序繁簡之差皆能條
别指數聽其言如視諸圖作為聲律曲折中度慶厯六
[022-2b]
年南宫試進士孫文懿公夢得與今少保張公安道實
司文柄以獮日祀祊為題君之辭章詳實華潤攷為第
一二公於是勉君以逺到士人始知君力學而文既擢
第調合州軍事官徙華州節度掌書記用薦言者改
秘書省著作佐郎知江陵府公安縣遷秘書丞移福州
之閩以親年髙乞便官得洋州之西鄉未行丁中大夫
憂服除轉太常博士知三泉縣歴尚書屯田都官職方
員外郎賜五品服通判忻州遭太夫人䘮終制又通判
[022-3a]
漢遂二州為屯田都官郎中移知資州官至行易朝散
大夫知果州又遷朝請知卭州君敏於吏治濟以彊力
事不擇巨細必究極㡳裏然後行之人多以為宜在公
安承廢紊之政民苦無聊凡賦徭訟訴處決以平遂號
無事㑹嵗歉釋圭田之租以賑流殍三泉邑陋俗野初
不知學君治之有餘裕乃作庠序擇吏民子弟可教者
躬為課試人用嚮儒君之力也懐安軍三江堰以侵競
致訟歴四十年不能已君時在漢州兩蜀使者委之按
[022-3b]
治君鉤索本末得其情歸所侵田而復其堰溉潤之利
凡四千頃果州瀕嘉陵嵗嵗水患君審視形勢為長堤
捍其衝民得不魚至今頼之君襟度踈簡不競矜式見
善必褒愛作意引汲見不善輙暴揚挫折若仇怨然交
遊視此或少之徐就其中無他也嗚呼君少勵學博覽
彊記為文字就科舉一試禮部遂能先衆人聲華翕然
苟有攀援慿藉將之縁飾則仕可以顯巳而汲汲吏檢
老於郡不失為良二千石蓋無愧也娶孟氏封永安縣
[022-4a]
君子三人景修宣徳郎景仁昌州大足縣尉景儒舉進
士三女適懐州武陟縣主簿劉舜臣管勾成都路帳司
文字袁平簡州陽安縣尉何宗師孫男六人女三人銘

少也務學求以發身壯而從政思以與民六品之位其
志亦伸三郡之治有顯厥聞墓崇于岡銘堅于珉告其
子孫敢忘其親
  中大夫致仕石公墓誌銘
[022-4b]
有宋名卿蜀之純徳君子中大夫致仕石公享年九十
言三以元祐六年十月某日終于眉州私第之正寢八
年十月某日葬于眉山縣懐徳鄉先塋之次禮也維石
氏出萬石君之後唐有仲覽者仕至兵部郎又六世曰
藏用大厯中為羽林大將軍善星緯之學當朱泚未亂
時已告老嘗謂家人曰天下將有變惟蜀稍安乃擕孥
而西依其親眉州刺史李滈遂家焉至公七世矣曽祖
瑭隱居守道爵禄不及祖昌齡累贈屯田員外郎考待
[022-5a]
舉贈至開府儀同三司公諱洵直字居正幼有志操彊
學力文為辭章清贍尚理舉進士聲稱翕然中景祐元
年甲科釋褐知涇州保定縣又知并之祁縣通判遂并
二州守鳯歸成陵彭五郡分司南京遂謝事自祕書省
校書郎五轉至太常博士又八遷為光禄卿官制行易
中大夫累封開國侯積勲上柱國以三品服終此出處
之大槩也始蜀人去五代亂俗未嚮儒屯田君即其居
搆層臺以儲書以經術教子弟里人化之絃誦日聞號
[022-5b]
書臺石家有子待聞卒其業咸平中及進士第又登賢
良方正科志大言髙與世多忤仕竟不顯終檢校水部
員外郎乃公之季父也公以性質之美家法之良深滀
厚養完就徳器剛不暴於容貎柔不混於履趣平居恂
恂然即之甚温及其遇事決可否則賁育其亢其勇在
成州時寛恤民力之詔下部使遣官行郡有楊士元者
持檄而至作氣勢事求索重為民病公以狀白轉運使
即召之還李元瑜者天資憸刻人也知彭州永昌縣為
[022-6a]
公屬吏忽就領常平事輙依法逞其私傲上凌下無愧
恥銳意戕剥公以理解譬使之馴伏卒無所施一郡不
被其毒陵之醫挾其技犯分抵禁詐為疾幸恩霈以免
公一日引而榜之彭之巫詐於郡僚搆淫祠誆俗以禍
福公収而置之法其敏決舉類此識者畏其勇力其少
時能安貧重義不求苟得既貴益堅如故在我者約故
於物不擾秭歸漆林之饒官史多為髤器以廣資用耗
地産奪民利上下習以成俗公一切罷去邦人䝉其恵
[022-6b]
殿中御吏張唐英因撰漆民語刻石紀之陵陽圭田之
入素號優腆不問嵗美惡倚辦較吏務登其嬴公盡革
之後人遵以為常君子服其亷夫勇則識者畏廉則君
子服然皆公之小者近者其大且逺者蓋未嘗發也竊
嘗論之公少而博學舉進士為天下第六風度清懿從
政知治體苟少露餘藴以示衆或有資地可憑藉則推
志及物利澤滋廣功名將赫然豈特數郡而巳惟其信
道甚篤處已甚重待外物甚輕安晦靜黙寶其所有以
[022-7a]
為高世所謂進取榮利者未嘗萌於心出於口是故人
無知者卒不巨用亦未嘗有毫髪不滿之意其高標令
節足以立懦夫敦薄俗鄉黨賴以主風教多士仰以為
師式其顧視悖義喪恥以僥倖錙銖之進者如糞土也
公既退休終日閉門泊然無所營不與俗子交即城南
舊圃為亭沼植名花異卉毎乗輿往遊其間以詩酒為
娯其詩尤平暢閒澹無一語及榮辱時大中大夫程公
濬吏公瑜亦已引年龎睂鶴髪安車相還往燕喜賡唱
[022-7b]
里人敬之號三卿凡如此者二十年此又非世俗之所
能享也與夫馳騁於名利之場一絓世綱終身不復出
回首故鄉如逆旅心欲奮飛而迹不能者楚樂蓋異矣
所得孰為輕重哉進退豈不裕哉公娶蘇氏累封仁夀
郡君先率幾年子二人長景修宣義即知嘉州洪雅縣
次詠嘉州軍事推官監蜀州陶壩鎮皆亡女一人適朝
奉郎郭子臯孫三人順之承務郎延之太廟齋郎元之
尚幼孫女六人長適進士程輿次適蜀州永康縣尉蘇
[022-8a]
其餘木字水部有三子伯與季皆早世公既貴各官其
一子田疇室廬均而畀之尤見其雍睦也元祐初某為
諌官議事及權貴得請補外公之從孫朝奉君嗣慶其
以本未告公公曰士之所養有素動而得一善足矣安
俟其餘斯言其知我哉及公將葬朝奉君狀公平生行
業求誌其墓其敢辭乎銘曰
十尋之木或植于荒所立不高視以為常我固不競誰
其度量不剖而尊彜不削而棟梁不弊于刻剜不罹子
[022-8b]
斧斨根堅幹老惟日之長彼自曰勝此庸何塲所貴在
徳久而不忘
  朝議大夫黎公墓誌
春秋事出於吏而法與義生於筆削雖游夏不敢措辭
其間及夫微言寂絶大㫖畔散傳注解詁之象坌並而
起各持其說以誇異騁髙於人蓋自左邱明而下五傳
殊歸歴漢晉及唐之盛而秘府所藏至六十餘家千餘
巻嗟乎春秋之難知而學者之難論亦巳甚矣渠江黎
[022-9a]
希聲専經而信道常謂春秋縁舊史之文假聖師之筆
行王者之事其文坦易其法簡嚴思之不必太深求之
不必太過則有得乃探索藴奥敷暢厥旨著春秋經解
十巻大率以經為主不泊於異家曲說之紛紜傳諸士
林信之深從之衆熙寧初丞相韓魏公上其書於朝謂
可置文館翰林王禹玉軰援之甚力㑹貢舉更制春秋
不為科議乃寢公亦浩然有歸意遂老於蜀今天子嚮
儒重道謂一經不可輙廢為置博士用以取人則公之
[022-9b]
亡久矣嗚呼道之明也有至是乎狥一時之好惡而
經術用舍繫焉亦儒者之不幸矣此所以古之人著書
立說或藏之山巖屋壁或投之煨爐而不欲傳於後世
蓋有謂也按黎氏之先出北正其後子孫散處四方建
隆中有曰嵩者初自雲安徙居潼川今為廣安人嵩生
元祐元祐生徳頴乃公考也累贈金紫光禄大夫妣王
氏贈太原郡夫人公諱淳字希聲幼務學既冠與仲兄
洵游京師當時儒宗石守道孫明復皆美其才韓忠獻
[022-10a]
公召置門下譽望益顯第慶厯六年進士調利州節度
推官以父憂罷終制除成徳軍觀察推官監延州折博
務轉大理寺丞改殿中丞知䦘州南部縣以母喪去職
服除監在京鑄䥱務遷太常博士屯田員外郎歐陽文
忠公呉長文薦為學官得國子監直講是時大學士凡
千數諸博士講解先日撰口義升座徐讀而退無復辨
析㫖要公獨不然置經于前按文釋義聴者樂聞其說
咸宗向之公凡守雅蜀睂簡四郡皆先徳後刑務存治
[022-10b]
體不汲汲簿書期㑹君子喜其勸小人畏其懲有古循
吏之風在唐安乘嵗饑募民完堤堰兩得其利不浮而
稔此治狀尤炳然者元豐七年以朝請大夫致仕哲宗
即位加朝議元祐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卒享年七十九
天聖四年十二月十日塟于渠江縣敦義鄉書臺里書
臺山下公娶安氏再娶周氏封仙居夀安皆縣君一男
傃太廟齋郎早卒女四人長適朝議大夫蒲宗閔次適
朝奉大夫楊次早夭次又適宗閔孫男二人暹昇皆
[022-11a]
郊杜齋郎公善學知原本窮經立言雖皓首不倦六卿
薦于朝將用已而棄不録然能以教于鄉其臨政必重
民所至有可紀舒而廓之豈特沾滲四郡乎世所謂鄉
先生良二千石公無愧也銘曰
言可以垂世屈伸存乎時或布于廊廟雍泮震發斯文
之光輝或委之重巖餘燼來者莫得而知志可以澤物
廣狹繫乎用或彌塞海宇鼓舞萬靈之動或踧踖遐陋
敝□米鹽之司名在彼孰先義在我孰重欲識公懐銘
[022-11b]
于高冡
  朝奉大夫知洋州楊府君墓誌銘
漢太尉揚震以忠義剛方之節扶危持顚王室倚之雖
亂不忘功徳及四海深且大矣天與令善子孫盛多厯
九百九十年爵禄猶不絶間有賢者出焉蓋二十四世
生漢公在唐宣宗時領宣武天平二節度君靖恭里光
顯一時又二世生珂任金堂縣令生國子祭酒擔因葬
金堂於緜作遂為綿竹人祭酒生頴仕孟蜀為漢州别
[022-12a]
駕别駕生曮懐道自悔不願仕族黨尊為隱君祥符天
禧間大臣表論行義授國子監主簿隱君有二子長曰
至為尚書郎故累贈太常少卿次曰塾乃君考也趣識
超邁有君子長者稱鄉人之善者皆師式其行贈朝請
郎君諱忠恵字敦夫孩提時己莊謹不妄笑言既長能
學以干禄擢嘉祐八年進士第初授眉州司法以親嫌
徙陵州視條格有未安輒論奏徃徃如請著為令遷遂
州青石令改著作佐郎知緜州巴西縣是時苖役之令
[022-12b]
初下逺方郡邑行之或過與不及獨君能體法意推廣
以序民得不擾使者請君齎奏而上謂可遷進君以親
年高辭不行就辟監成都商税前此有司幸賞征斂無
名求溢常課多至遷二官君能汰甚者羡入遂寡疇其
勞惟可減歳進秩丁母憂去未服除改秘書丞君居䘮
逢郊霈未封其親乃叙前勞於朝丐一命以及父部使
亦為之皆不報君自是不復語減歳之賞朝請公公既
沒終䘮踰年顧松檟不忍去殆無仕進意親友强之久
[022-13a]
而後行今天子即位詔天下實封言事君獻十議一任
宰相二選將帥三省冗官四薄賦斂五愼名噐六安邊
鄙七廣言路八重法令九節浮費十議科舉其言有補
於治賞通判衡州嵗大水民饑且溺郡守坐視不䘏君
盡假官舟以濟發廪貸之然後白使者全活甚衆湖南
郡縣凡追集吏以文書鬻於皂頴謂之賣帖得者藉以
斂賄公肆掊擾上下不為怪民甚病之君嚴治之立禁
條以上聞朝廷因作法頒天下又賞知洋州為幼學文
[022-13b]
諭郡人朔望率諸生釋菜於先聖退而環坐執經講論
課試能否於是舊俗一變學者數倍爭訟為之衰息紹
聖元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官既閱月朝奉大人命始
下享年五十六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鄉先瑩之次母
張氏封廣徳王氏封靖安皆縣太君妻黎氏壽安縣君
子六人綝細纁絿綨綝瀘州司戸叅軍緗早卒餘皆
力學求舉女三人長適宇文綱次適李際季適奉議郎
張及君孝友亷靜貴義而賤利事親能養志惟恐一毫
[022-14a]
違其欲愛人惜物甚勤不汲汲於榮禄朝請公長女既
適朝散郎宇文昭度愛之留於家與君共居三十年内
外無間言泊析產為二君乃占瘠土故伏臘冠婚之費
有不給而終身猶貧親黨無以葬與孤女不能嫁則出
力資之壬申嵗緜竹水災君率里人瘞溺戸几千數其
在官亦以為功務元祐中大臣有喜君者欲援以進君
不趨合乃已或勉之則曰用舍在道通塞在命求無益
也平居不倦學有文集二十巻晚讀釋老書常戒殺間
[022-14b]
不茹葷旬至四五日非賓客盡晝黙坐將捐館之數日
呼綝讀司馬承禎坐忘論既而嘆曰人之處世要在如
是於物我始終之理其有得乎及其亡也親友或謂君
常苦脾疾蔬食損氣以及大故蓋惜君不幸而云爾有
王從古者持術攷數或以竒中嘗告君曰異時有同祖
考名者位己之上宜慮以避禍君既在洋㑹朝奉郎張
塾為利州路轉運通判適與朝請公同諱未幾君乃卒
嗚呼天下之不可致詰豈一端者元豐初年予始識君
[022-15a]
一日與客偕至客詫其親侈縱聲色以自奉眞得富貴
之樂君愀然顧予曰審如是何以示子孫子嘗研味此
語愛君之清識云銘曰
其質也良其守也方外舒其華中斂其光富兮非吾樂
嗟悖義而多藏貴兮非我好敢枉己以自戕予迹孰從
㤗然不競之場予心安歸漠然無何有之鄉令名不忘
終焉允臧
 
[022-15b]
 
 
 
 
 
 
 
 淨徳集巻二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