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都官集 > 都官集 卷三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都官集巻三      宋 陳舜俞 撰
  䇿
   崇徳一
凡為天下國家而能長久安寧格乎數百年而未亡者
由得賢養士之有素也天下未有無賢而能興國未有
無士而能治舍舟檝而絶江河棄輿馬而致千里者鮮
矣故願治不如求賢求賢不如養士不養士而求賢猶
[003-1b]
不植木而求隂不織錦而求文采不可得也詩曰芃芃
棫樸薪之槱之言文王能養士而官人也賈之為賈也
始未嘗不致貨而後鬻農之為農也始未嘗不致粟而
後食鬻而不貿則不得而為賈矣食而不耕則不得而
為農矣豈唯農賈之不得為亦有凍餒繼焉故天下國
家者未嘗不用賢也用而不養則材有時而匱亦不得
而為治矣豈唯不得而為治亦有覆亡繼焉故詩曰人
之云亡邦國殄瘁言無賢也然君知養士而求賢不得
[003-2a]
其養則終以無賢猶不為良飼以養馬則終以無驥故
御之良者善養驥君之仁者善養士詩曰菁菁者莪在
彼中阿又曰飲之食之教之誨之言養之如此其詳也
伯樂之馬不可勝御周公之士不可勝使昔周公之養
士也家有塾黨有庠遂有序國有學人生而不見其鄙
暴詐偽之習長而聞聖知仁義之道由比年至於三年
三年至於九年鄉先生興之司徒禮之樂正崇四術立
四教以成之大樂正甄其秀以升之司馬司馬第其賢
[003-2b]
以告于王而論之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
然後禄之是周之士其材不可勝用者非一日之養也
周之後天下未嘗無學而教使之非周道也猶廐而無
良水草且非伯樂之御人見其無驥也不求良御以治
之美芻粟以飼之獨謂廐無益于馬惑之甚矣今天下
賜田詔學徧於列郡弦歌鼓篋行三十年天下之士不
為不素厲矣宜其達於為政材不勝用然而郡縣之官
猶嗟稱職之鮮臺省之選常勤於舉人而患不足以應
[003-3a]
令将求之不得其方歟養之未盡其道歟臣嘗思之天
下之學頗戾於古今朝廷抱闗擊柝百金之利佛老之
宫塔為之置吏又從而殿最之不亦重乎先王之宫教
育之地則不重猶廐而無御非養也適使蹄齧蠧傷之
斷識其無良馬也天下之士習溺聲律之末非有知聖
忠義之道一旦取而加之人上猶銜轡之不習驂乘之
不用斷識其不能致千里也今夫聖賢有為必先詔葺
學館選命侍臣薦天下之有道徳術學之士而立為師
[003-3b]
苟難其人在朝廷厚其禄而薄其進禄厚則賢可養進
薄則澆冒者不至又為之制士非率教於學不得為士
是使人人矜尚節義習為賢能未見土地之美芻秣之
良服習之久而無良馬也
   崇徳二
人生不可以無養養而不可以無教生而無養者畜也
養而不教者豢也天之生萬物也春夏以養之秋冬以
殺之霜雪風露無非教也人之為異於萬物也提孩母
[003-4a]
教之童子父教之語而教之説食而教之茹行而教之
趨視而教之端聴而教之審能而教之技工教之為斤
斧焉商教之為貨焉農教之為稼穡焉士教之為詩書
焉此數者非偽也性之所以必然也故天子諸侯卿大
夫必教子弟以治天下國家猶工之必工商之必商農
之必農士之必士亦各稱其分也周公封國七十一周
家之子弟五十三人焉皆為天子顯諸侯由能教也秦
之亡也以胡亥胡亥之亡也以趙髙孔子曰性相近也
[003-4b]
習相逺也可不戒哉後世天子之子弟生而不知庠序
師友之嚴習而不見智聖仁義之道提孩則命之爵長
而賦之國氣驕而易顛志滿而易覆此愛之所以禍之
也夫愛而不教失之矣抑有愚之而不教者焉愛之而
不教謂之不智愚之而不教謂之不仁不智猶可知也
不仁者不思之甚也詩曰緜緜葛藟在河之滸言葛藟
猶能庇其本根也今國家諸王之子弟不賦之田土不
錫之山川富之以禄不及以政恩義洽矣然使長於宫
[003-5a]
庭之深溺於妾婦之安上而不知禮義之訓下而不知
稼穡之難雖有峩冠大帶之華鞍金蓋碧之異方於錮
之無以異也然朝廷固巳設官典教訓奈何授之而不
擇其賢責之而不以誨諭居其官者不過訂市人之貿
易忝樂工之操縵非知教也古者王世子王之諸子必
入學與國人齒故記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世子入
學之謂也詩不云乎懐徳惟寧宗子維城故為天下者
必强其形勢强之不以仁義亦末矣今夫聖賢有為必
[003-5b]
詔諸王之子弟聴入太學與國人齒使習知師友之嚴
日聞智聖仁義之學嵗遣大臣考問課試參第能否而
旌其尤異厚之禄秩自然人人向風知自貴於學本根
百世豈勝道哉
   崇徳三
甚矣今之士靡而無實也凡上之所以招之者非其道
下之就利而動者日至其至均一術也蒙上之待且有
欿然大過於人上者故天下之士陷於其利而幸於或
[003-6a]
然靡靡焉莫之能禦也為之制者不閑其利之招而厭
其人之歸是命之市而恥其囂飲之酒而惡其醉也今
夫必以聲律之藝以待天下之士議者曰舉古之里選
責今之郡縣賢不肖不可究而奔競出猶以市人而問
其田徒紛稂莠而害稼故不若責士之難能而有司之
易白者為愈也臣對曰非然未之思耳夫所謂聲律者
賢者難之童子易之明有司白之不然亦不白也且謂
待而得者将盡賢乎将賢不肖雜處乎使今人人觀本
[003-6b]
行於鄉黨責嵗舉於郡縣借不免乎賢不肖雜進亦使
士之不肖而覬是舉者偽為君子矣設若今不㢘其隅
不角其圭棄屠刀而操冊書解犢鼻而襲褒衣有司可
得而制乎爵禄重器也生齒重蓄也今夫信一日之空
文而不求其素率然委而加之非所謂重也議者又曰
數取而慎擇之其庶乎曰不然順風揚砂風急力窮而
嘉穀益駛不如沐之清瀾則瓦礫可得而擇也且如明
經之舉環數千里或無一人應令者非無經術之士也
[003-7a]
是徒有待之之意而路不廣也今夫聖賢有為必先養
士於學觀行於鄉黨縣大夫考其人之賢升之郡太守
禮其賢升之禮部而告於天子禮部䇿以當世之務先
聖之術而觀其能以告於天子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
任定然後爵位定然後禄郡國所貢賢者有賞不肖者
有罰陳湯有罪而繆侯奪爵徐淑失辭而陳蕃免官此
二漢之所以比盛三代也議者又曰士之習久矣自大
業以來未能改也士失其業而無攸歸反身率徳則未
[003-7b]
至不有訕上亡賴之患乎曰不然天下之事未有一舉
而無遺䇿隋舉進士而不廢志行修謹清亷幹濟之科
唐舉進士而有明經秀才之選使今嵗詔郡國貢賢一
人朝廷異其科以待之間嵗勿停舊選而加損太半之
進且制宏詞拔萃之目使以布衣充選以甄其材而後
禄如此士之挾聲律記誦而進者益難上之待賢能之
禮加異行之數嵗自然靡道息而儒術興入官皆修潔
之材出類有魁壘之器賢材不可勝用天下奚其不治
[003-8a]

   崇徳四
古之君子為徳刑之論多矣孰不先教而後殺勸始而
沮終乎故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又曰道
之以徳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古之人君殺一有罪終日
不舉樂塗有刑人下車而泣亦曰萬方有罪在於一人
嗚呼刑人其重哉夫然故制廬井以居之設庠序以教
之為文章以明之謹好惡以示之然且不為刑辟議事
[003-8b]
以制懼民之有争心也今天下民之生自提孩訖于老
且死或不聞仁義教朂之語長民者相與為奪争夸靡
刻薄之道以誨之居又勞其肌膚利其衣食天財地産
水游陸馳一皆有禁民一舉足則蹈罪地一出言則發
禍機千室之邑萬口之民求為完膚計無十數雖有明
哲之長暫為徳義教戒之令服緼袍者不辭負擔履敝
屣者不避塗潦頑鈍之俗其能聴乎因是政仍是禁襲
是刑治是俗而望天下不忒囹圄空虚猶登山而走下
[003-9a]
縁木而求魚不可得也陛下視民如傷不殺不辜奈何
天下之禁甚密衣食之源閉之已悉長民之官不思有
以解弛之義以斷割有罪為能以髙下其手為材宜吾
民無所措其手足相與窮盜而巳鷹犬之搏是有伏兔
法禁之繁是有姦宄非性也驅逐之使然也今夫聖賢
有為必先大解繁密之網一開衣食之塗慎擇慈恵之
師明哲之長陳之以徳義先之以恭讓導之以禮樂示
之以好惡庶幾其可也至於三嵗一赦比年一宥非措
[003-9b]
刑導俗之要猶救脛而引其足而巳
   崇徳五
古者文王養民可謂至矣文王之民五畝之宅樹之以
桑匹婦蠶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
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
家可以無饑矣老而無婦謂之鰥老而無夫謂之寡少
而無父謂之孤老而無子謂之獨此四者天民之窮而
無告者也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文王之仁至矣
[003-10a]
故書曰文王不侮鰥寡不虐無告不廢困窮當是時也
太公伯夷興于海濵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由
是觀之恤窮養老可以優于天下矣文王之後漢嘗養
之匹賜之帛斛賜之酒不如文王之法也且謂養老可
以優于天下乎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故老人之老者
人亦老其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幼人之幼者人亦
幼其幼是仁術也周興封國七十一周之子孫獨居五
十三人焉苟不狂惑者皆為天下顯諸侯恤窮養老之
[003-10b]
效也嗚呼法之戾于古者多矣記曰八十者一子不從
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今夫七十復其身未可謂養也
播棄于道路不衣不褐長民者未嘗有不足之色由貴
老之教不行也法有甚者老而無子不得子人之子少
而無父不得父人之父若曰豈無百金之産幸其死且
不嗣縣官可得而籍也其為不仁亦甚矣人生而莫不
願有家死而莫不願有所祀今夫三尺之孤棄而
于道路必貧而父母不能保者也不然惡且恥而不願
[003-11a]
育者也詩云相彼投兔尚或先之雖然人誰育哉唯未
嘗有子憂死而無所嗣者養之今其既巳相生養矣既
巳相父子矣及其死也長民者利其有百金之産卒奪
而没之生者逐之塗而無所養死者絶為餒鬼而無所
祀是亦法然也吁不仁又甚矣豈唯恤孤養老之賜殆
哉抑存亡繼絶之仁息矣今夫十室之邑或有若人者
焉千室之邑無慮一二環視天下疑不可計聖賢在上
如文王之所以養之猶反掌耳如漢之所以賙之亦猶
[003-11b]
反掌耳姑使相生養而勿絶之固亦反掌耳老人之老
人亦老其老幼人之幼人亦幼其幼豈惟人将報之亦
有天地之靈而巳也
   經制一
天不言三辰效其明四時致其化極者不移經者不亂
緯者不息然後生育可得而久也故天子者不可不知
天三公獻其徳六卿奏其功百執事致其力議者不命
言者不治行不敢愛其力然後教化可得而久也周公
[003-12a]
其知之矣六典存焉後之君子有觀周道必觀六典天
之道也是故三公坐而論道所謂議而不命者也六卿
嵗終以百官之成質于天子所謂言而不治者也百官
有治屬有教屬有禮屬有政屬有刑屬有事屬所謂行
而不敢愛其力者也周公之道盖久矣必不得巳則有
隋唐之制焉武徳貞觀之際於斯為盛後之君子有觀
武徳貞觀之治必觀臺省九寺五監十六衛是周公之
布六典之幾也嗚呼不以六典治天下終苟道也不以
[003-12b]
臺省九寺五監十六衛治天下終危邦也今夫天子與
二三大臣日聴天下之治百司之事莫不親之是三公
無府尚書無省六卿無職二十四司無責九寺五監十
六衛錯然亡其分也久矣兵之籍入于樞密天下之㑹
計至于米鹽絲髪竹毫木末一勞于三司古者樞密無
官三司無使特昭僖之末制耳朝廷不御樞密所以幸
官人也天下用兵租庸所以急兵調也古者有治古有
亂古為天下而稽古者不師其治而師其亂亦惑矣今
[003-13a]
之樞密特古之兵曹今之三司特古之羣有司也語曰
夫有從其大體有從其小體從其大體所以為大人從
其小體所以為小人今夫公不公卿不卿而為羣有司
之事大小之體紊矣是使號令日數財賦日匱天下之
事日苟簡生民之病日篤非不幸也術數之使然也今
夫聖賢有為必始六曹取天下之吏而歸之吏部取天
下之民而歸之户部取天下之禮而歸之禮部取天下
之兵而歸之兵部取天下之刑而歸之刑部取天下之
[003-13b]
工而歸之工部統之以令揆之以二僕轄之以二丞十
有二司位于左十有二司位于右則天下之事若網之
有條若珠之有貫尚書總之侍郎佐之郎中員外行之
下至于有司小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内則中書攬
機務門下司傳納官有餘則置副不足則兼領三公嵗
終以六曹之成質于天子而殿最之能而稱職者褒之
否則免之故曰是天子一嵗一聴天下之治王心無為
君立于無過之地也矣
[003-14a]
   經制二
或問寺曰古寺寺也今名也或問監曰古監監也今名
也古之寺者九今之亡者六古之監者五今之亡者四
然古之所以貴者實也百王之所以務者要也不實不
要固未足紛紛是古而非今也周天下六卿各率其屬
以倡九牧而治道辨矣後世尚書者六人是也又置寺
監若既户部而有太府則司徒之職判矣若既禮部而
有太常則宗伯之職分矣若既刑部而有大理則司寇
[003-14b]
之職離矣若既工部而有将作則司空之職别矣杜佑
亦曰昔臯陶作士正五刑今刑部有尚書而大理有卿
是二臯陶也垂作共工利器用今工部有尚書将作有
監是二垂也契為司徒敷五教今有司徒而有户部是
二契也伯夷作秩宗典邦禮今禮部有尚書禮儀有使
是二伯夷也伯益作虞掌山澤今有虞部有水部是二
伯益也伯冏作太僕正掌車馬今太僕駕部尚輦閑廐
是二伯冏也嗚呼佑亦可謂之知政矣今之亂固甚矣
[003-15a]
寺監之職散為有司猶四體之不得使于身五指之不
得制于手足也徒有主者之殿最朝廷之誅賞不過煦
嫗姑息稔小人之幸攘竊巧詆為有司之常出内不能
程其巧拙簿領莫能計其盈虚日刓月蠧不可勝紀豈
足遽與古較其是非耶且若今有曰樂曰醫曰卜奚若
統之太常為愈耶有曰厨膳曰酒醢奚若付之光禄為
愈耶有曰内械曰外器奚若付之衛尉為愈耶有曰騏
驥曰牛羊駞象奚若付之太僕為愈耶有曰審刑奚若
[003-15b]
付之大理為愈耶有曰林曰苑奚若付之司農為愈耶
有曰織曰染曰裁造奚若付之少府為愈耶有曰東西
作坊曰内外物料曰竹木曰退材者不可勝紀奚若付
之将作為愈耶有司之事可以省則省可以寺則寺可
以監則監區以别矣統之以卿貳之以丞稽之以主簿
十狐之裘必挈其領萬目之網必提其綱奚為不治巳
乎猶反掌耳
   經制三
[003-16a]
或問十二衛曰今亡也久矣兵之無統也若曰殿前若
曰馬軍若曰步軍若曰軍頭寒則索衣饑則命餉之人
千餘等等各為卒卒各為長長各為領領之者非知有
忠義征伐之将也特嵗月久老渉級之人耳長之者非
知有節制教令之士也特强獷有力過人之人耳名存
于四司而領其官者不得知其籍是以卒不知教将不
知義驕惰暴慢涵煦衣食轉而為㳺手習而為末作者
皆是夫何暇識坐作進退之為哉安得問敢死致命之
[003-16b]
義哉幸朝廷無事老且死而不用不幸羽書報于一方
天子推轂遣将于内則是夫也不免烏合于旗鼓之前
後聲音未嘗相識也恩威未嘗相及也無以異于驅虎
兕而搏虎兕誰能用命且恐未免于搏人又非所謂驅
市人而戰之也不可念哉古之天下兵莫為大故制天
下者必先制兵古者大司馬率其屬春蒐夏苗秋獮冬
狩皆于農隙以講事三年治兵出則振旅入則奏凱其
坐作進退常相習也其旌旂金鼔常相視也其擊刺射
[003-17a]
御常相親也其勇敢死義常相許也嗚呼廬井廢而斯
道亡矣猶有魏周隋唐之制焉有曰十二大将軍者矣
有曰十二衛者矣有曰十二軍者矣軍有将将有副皆
為一時威名之選不曰重務乎其後有十六衛曰衛曰
驍曰武曰威曰領曰金吾曰監門曰千牛皆有左右大
將軍衛一人將軍三人羽林龍武神武皆有左右凡
六軍大将軍一人将軍各三人皆有衛署開元之際于
斯為盛由知教也今夫聖賢有為必稽焉去千等之多
[003-17b]
名而涖之十六衛大将軍制其命将軍副之日教之月
試之時簡之嵗閱之其居也如枝之附幹其動也如影
之答形一日天子討有罪不赦制戰于廟堂猶調笙簧
之五音命宫則宫應命角則角奏可以師不踰國将不
命轡而見逺方重譯而為臣矣
   經制四
或問侍衞曰文武之道也今亡矣王道莫盛于文武文武
之際雖侍御僕從之臣必求乎吉士命其人則曰僕臣
[003-18a]
正厥后克正僕臣諛厥后自聖授之職則曰繩愆糾
繆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以文武之聖而有周召之輔
佐宜無待于侍御僕從之臣也然且慎重如是者誠以
朝夕起居常與俱出入言動相與接其事不可不重也
是以文武之君無結襪之人其所以侍其君者無非道
也穆王起而周道衰猶能慎簡乃僚以官侍衛故其怵
惕之心見於書孔子有取焉言人君總天下之勢居九
重之中其侍衛近習之人當先正也故賈誼曰習與正
[003-18b]
人居不能無正習與不正人居不能無不正是可謂知
治體矣今夫侍衛之名或存焉侍郎給事諫議起居司
諌正言之職常不減五六十人然朝夕未嘗承侍也起
居未嘗與俱也出入言動未嘗相接其所以為之侍衛
者不過宫尹掃除之𨽻厮養之材非有道徳仁義之藴
事君事父之大義一旦取而列于九重之中青蒲之上
甚可懼也匹夫匹士之取友猶求賢能知道徳者而親
之必求頗僻不智不仁之人而逺之今夫萬乘之重朝
[003-19a]
夕侍衛燕閒起居相與出入言動之所承接以士人君
子則弗信厮養小人則信之亦惑矣以漢唐之治不至
於文武而侍衛之選未嘗替漢法大臣嵗貢賢能以給
宿衛居其選者皆天下魁壘之材特起之士東方朔揚
雄是也唐制千牛進馬之官常擇三品子孫為之今夫
聖賢有為必先正其近近莫近于侍衛姑以方正博達
文雅宥密之臣分侍宫禁然後命大臣舉賢參列貂蟬
依日月之光朝廷優其選以待之巳而忠臣孝子得盡
[003-19b]
其心自然掃除之役厮養之賤各安其名分優柔便辟
之説無自入聖人之徳日興國家之體日重跨漢唐而
比文武奚為艱哉
   經制五
或問郡縣曰政教易而民窮矣唐虞不為聖則考績不
待九年可也三代不為治則官有世族者過也兩漢不
為太平則循吏不必至于七八年或十餘年而後稱治
也今夫郡縣之臣率二嵗而易甚者數月或僅煖席而
[003-20a]
去雖愚婦猶知其不可也将遂棄斯民而不愛則巳矣
如愛之奈何無定政而使之治無定教而使之化無定
民而使之安去者未嘗賢來者未必智其為害不可勝
言也今斯民有舉手蹙頞而言曰山澤不我予租税不
我復力役不我弛奪我衣食不恤我窮困不直我寃枉
夫何使我至是極哉嗚呼是恩澤不下流而民心不結
矣甚可懼也今夫聖賢有為必先結民心求結民心必
先賢守宰而久其官政之大本也欲得其人而久之前
[003-20b]
所謂六曹九寺五監其本也六曹九寺五監正其人賢
不肖昭然若日星之在天丹青之在素不可罔也不賢
者廻翔于寺于監上有長官皆有道大臣以命令之以
總轄之以紀綱之雖其不才不患近民是亦有以處也
其人賢長官尚書薦之小則出宰百里大則出守千里
天下有使以領之朝廷且遣使以詢察之不賢者即免
之賢者久之増秩以褒之賜金刻璽以旌之或五年或
十年而後入為公卿此所以固勢長世之治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