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公是集 > 公是集 卷四十八
[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公是集巻四十八
            宋 劉敞 撰
 雜著
  題三公子傳
孟嘗平原信陵皆稱賢君善養士士至三千人然孟嘗
以䜛廢惟馮生從車一乗入秦使孟嘗復重于齊平原
背千里之趙與楚約從非毛遂㡬不定信陵最賢矣得
[048-1b]
侯嬴乃能成功士亦安在多哉然不多養士亦失此三
人此三人非特百十之雄也乃在三千之一也以彼其
折節慕義貧賤無所遺卒得其用者三千而一耳況乎
不養士士無所歸者乎其不困辱幸矣何功名之望哉
  讀封禪書
劉子曰新垣平候日再中文帝以建元言汾陰有寳鼎
氣乃效于後平之于術亦可免矣其卒以詐死為世大
僇何哉彼以其術為逺而飾之以巧以其利為迂而益
[048-2a]
之以諂者也其敗不亦宜乎是故博學而精擇之正言
而謹守之不為頃乆變志不以利鈍遷慮避此患也莊
周有言毋以人徇天毋以故滅命豈新垣平之謂耶悲

  題東漢逸民傳後
東漢逸民十有七人得道之中者龎公而已矣富貴不
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隐居以求其志行義以
達其道此所謂不遭時者非激世長往者也古之君子
[048-2b]
進以禮退以義故進不謂之貪退不謂之偽以其身為
天下法也故賢者至焉不肖者勉焉故曰禮義天下之
公也若夫二三子者以絶世為髙不臣為名至其後世
也羞朝廷之士孔子所謂鳥獸不可同羣欲潔其身而
亂大倫者此之謂歟
  題魏太祖紀
漢髙帝既誅項羽而哭之哀魏武帝平袁紹亦祭焉世
或以二君匿怨矯情非也方天下畔秦劉項兄弟也及
[048-3a]
董卓之亂袁曹同盟也其艱難周旋禍福同之豈云虚
哉及權就勢成人懷圖王之意還自相攻耳非有宿怨
積仇必達大義者也既摧破其國非其初約雖功業歸
已而英心感動自然隕涕此乃所謂慷慨英雄之風也
豈介介然幸已成而樂人禍哉且夫為天下除殘則推
之公義感舊撫往則均之私愛此明取天下非已欲破
敵國非已怨也其髙懷卓犖有以效其為人固非齪齪
者所能察也嗟夫如彼英傑之人爾猶未易得其意义
[048-3b]
況聖人乎哉
  設侯公説辭并序/
   天下之辯士皆自以能排患釋難亡使存危使
   安者也然而説有可以行有不可以行子貢説
   野人野人拒之此不可行者也夫以楚之强項
   羽之暴其甚于野人眀矣而侯生一語而太公
   以歸其道奚出哉請試陳之
謂項王曰漢使陸賈請太公乎曰然然則楚與之乎曰
[048-4a]
否何以不與也曰漢急寡人常寛之危常存之漢得志
輒欺寡人寡人不忍與並立乎天下是以不與也曰噫
亦甚矣大王之厚于漢有天下必矣天下之歸漢必矣
楚之不得天下必矣天下之不歸楚必矣何也臣請言
之大王嘗與漢臨廣武而軍當是之時楚欲烹太公而
漢不救彼知殺人之親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而可以
致天下之怨故不示楚以急也今何故而請之且大王
何以不遂烹太公曰伯謂我為天下者不顧家烹之無
[048-4b]
益故不烹也曰誠如伯言者今漢之意其欲得其父者
耶其外欲以得其父為請内實使楚害之而致天下之
怨以滅楚耶夫豪傑並起以誅秦為事秦既破矣而戰
伐不息使百姓父子肝腦塗地至苦也楚與漢亦各有
分地今漢去其地而與楚争彼自知智不若大王勇又
不若大王故輕委其親以邀怒衆心曰凡所為天下洶
洶者楚耳又出信使厚幣使天下見之皆信漢用兵之
不得已也則人人致死于楚矣故曰甚哉大王之厚于
[048-5a]
漢也故大王不如歸太公眀與漢分天下而王之天下
之人皆知大王之無負于漢也又知漢之有分地也彼
雖欲欺其衆復從事于楚衆不為用雖强之不聽是漢
孤也大王之霸可以萬全今大王益留太公漢亦益怒
其衆楚亦益怠漢亦益進願大王熟計之且夫為天下
者不顧家苟殺之無益則雖留之亦無益矣苟殺之足
以益怨則留之亦足以益怨矣不識争天下者使天下
怨我利也使天下怨彼利耶兩者願大王計之臣非敢
[048-5b]
為漢謀得太公也欲為楚謀取天下也臣之言用則漢
無辭以用其衆無名以行其詐而天下定矣
  寓辯
劉子論疾辯士或曰劉子安得疾乎辯夫辯者排患難
觧紛糅或立談之間而致和平此雖孫武之師仲由之
材賁育之勇不洎于此矣乃可喜也顧劉子未能耳何
遽而疾之哉且夫秦破趙軍長平進圍邯鄲之危若綴
旒者諸侯畏秦而不敢救秦刦諸侯而不敢進也故馳
[048-6a]
辯之士深計而無所用多言而無所納皆欲存趙而抑
秦奉諸侯以弊闗中然而諸侯之兵不出于境彼亦智
者之慮所未盡也及魯仲連畫新垣之策而秦兵退舍
劉子誠能造意設辭為可以動諸侯之兵者則劉子于
辯固易而可非之矣今劉子未能窮辯者之慮又焉能
斥辯者之過劉子笑而應之曰夫邯鄲之圍諸侯莫救
勇者不能進其斷説者不能伸其意彼諸侯畏秦之勢
則固然又何足怪雖然諸侯未睹秦滅趙之患也今請
[048-6b]
説而出其兵子其為齊楚韓魏之王吾請説子遂説齊
楚之王曰秦圍邯鄲邯鄲且亡其大夫之謀曰諸以天
下帝秦而趙國舉臣于秦趙帝秦之使旦夕且行而臣
竊為大王憂之夫趙入于秦則秦益强秦得其尊號而
歸必釋趙而令諸侯秦趙合歡則趙有河南秦有山東
秦因下兵崤谷伐其後帝已者趙亦出兵而佐之伐其
後帝秦者如此則齊楚先危矣且夫齊楚之不伐于秦
者以趙邇而齊楚逺也今趙先下秦秦必不外于趙矣
[048-7a]
而與之謀諸侯之事則齊楚必先伐矣秦貪其尊號而
欲并天下兵不至郢臨淄不肯止矣是齊楚疎趙而受
其兵畏秦掇其患也何趙之智而齊楚之愚也且趙之
帝秦社稷之故其計必果矣而秦有并天下之心其兆
必從矣秦從趙請又責于諸侯則王能遂帝秦而臣于
秦乎王曰不能曰然則王之不救趙亦過矣今日趙下
明日兵必至齊楚齊楚天下之强國也秦必欲先其强
者而後其弱者臣恐齊楚之病又甚于邯鄲之圍也王
[048-7b]
曰然則奈何曰今夫齊楚之地方數千里帶甲數百萬
車數千兩馬數千駟萬乗之國也而秦亦萬乗之國也
秦圍邯鄲而莫能救固畏之也俱據萬乗之國而齊楚
獨臣于秦臣竊為大王羞之臣聞秦戰長平民年十五
者必赴焉秦王又爵民于河内以與趙戰連時而不觧
臣竊度之秦名勝趙其衆固已困矣非十五者不可用
其民固已竭矣王于此時以齊楚之强選将授兵因秦
之敝以救邯鄲臣見趙之寳器重賂必入于王而秦必
[048-8a]
以信使厚幣以交王國不此之務而委兵以俟帝秦竊
為大王不取也于是齊楚之王曰善吾又因見韓王而
説之曰韓趙世世之與國也而秦天下之仇讐也秦圍
趙而韓不救者必以秦為强而趙為弱今趙自見其弱
而諸侯莫救必請以國事秦而以帝帝秦秦得其帝已
必縱趙而與之連謀以圖諸侯趙之怨王也必深則必
以兵伐韓而秦又出兵宜陽而責于韓曰何為後帝我
是趙攻于北而秦攻于西也韓不割膏腴要郡以事于
[048-8b]
趙不北而委䞇以事于秦韓不得息是韓棄與國之好
而要仇讐之禍也假使趙不帝秦秦不縱趙趙必折而
入于秦矣亡趙以益秦于王何利哉齊楚救之我不救
之是王獨招患于是也且夫秦乆留趙而不去豈能無
畏諸侯之救趙哉故宣言以刦諸侯而諸侯遂聽之假
如秦兵伐韓則韓能遂為之臣哉王必不欲為之臣則
願王之以兵救趙也王不救趙則秦趙之患必至矣願
王圖之韓王曰諾已説韓則見魏王而説之曰臣聞魏
[048-9a]
遣晉鄙将二十萬之衆以救趙也怵于秦而止臣竊以
王謀之過也夫秦人貪而多詐故竭國之兵以事邯鄲
邯鄲未下而其兵亦困矣故恐諸侯之救趙也先宣言
以刦之彼雖名强實懼王耳今王义止晉鄙之兵而不
行是王之謀中秦之計也且夫以聲威魏者秦也王猶
畏之有如秦既勝趙以實伐魏則魏能臣于秦乎秦見
魏弱必以魏為不能國非盡臣魏其兵固未可止也臣
固以謂王之謀過也且救人而止其兵以觀望成敗使
[048-9b]
秦勝趙則秦之兵必至于魏矣使趙勝秦則趙之兵亦
必至于魏矣而秦必反為趙之助也臣請言之昔者秦
伐韓之修魚而楚救不至韓之君臣謀曰秦欲伐楚久
矣不若與秦和而伐楚則秦必聽韓而捨韓矣且韓失
于秦而取于楚也楚人聞之大恐命戰車滿道士卒滿
野而告于韓曰寡人将救韓也然卒不救韓韓大窮困
請和于秦秦聞楚之先欲救韓也使将将兵伐楚至丹
陽斬首八萬而歸夫當秦韓之相持楚兵不出故秦得
[048-10a]
勝韓既勝韓因而伐之其勢然也故楚雖不救韓而秦
兵猶至者秦貪而戾于事也向使楚兵救韓則秦必喪
師而失衆矣夫大王之兵為救趙雖未常與秦戰然而
趙已滅秦必移兵以臨大王前日之楚是也臣故曰使
秦勝趙則秦之兵必至于魏矣夫許而不與失其所以
與怨而不絶失其所以怨今王之兵有救趙之名無救
趙之實趙勝于秦則王何功于救也夫以無功之事招
失許之怨故趙勝秦則趙之兵必至于魏矣而秦欲和
[048-10b]
趙故必反為之助也今王何不使晉鄙進兵以眀救趙
秦久圍趙勢不能固彼畏王之威必引而去是王西抑
强秦而北存孤趙天下之强圖必請服弱國必入朝則
王之王業成矣不務以此而務躡楚之跡起秦之禍興
趙之怨甚為王不取也王曰善如此則五國必從從則
邯鄲必觧矣于是或者曰善今日乃知劉子天下之士
也而辯固劉子之末也請謹事左右夫邯鄲之圍諸侯
莫救辯士説者萬端而兵莫肯出及魯仲連謀之秦兵
[048-11a]
退焉公子無忌至遂敗秦師秦師非不能勿懼魯仲連
也畏其説之當也非不能勿懼公子無忌也知其師久
而敝也所以劉子深求當時之事託以利害之趣東引
齊楚南動韓魏可謂至當之理必然之效也
  諭客
寶元康定之間元昊畔詔書求材謀之士于是言事自
薦者甚衆輒下近臣問狀髙者除郡從事其次補掾史
且數百人時予方遊呉中客有相哀者作諭客謂公是
[048-11b]
先生曰葢聞賢者不遺利智者不失時因形推勢以事
為機是以功勲流于竹帛盛徳載于黎庶厯百世而不
衰掩衆人以獨騖此所謂豪傑之士也而先生亦有意
于此乎先生曰何以教之客曰今西兵距境崑崙道絶
主上不怡邊有宿甲旃裘之貢不入鐘鼓之娯不勸者
于是三年矣是以下求賢之詔開自薦之路總攬奇俊
兼聽天下恩涵于人心義激于肺腑故令下之日坐者
泣沾襟卧者涕交頣咸欲奮必死之力蹈難測之機忘
[048-12a]
山川之苦薄戰伐之危請長纓以繫頸輸家財以濟師
拜章者交乎公車獻策者滿乎北闕起徒歩以析爵由
一言以改列此亦遭遇之時變化之契勇辯之辰敵國
之勢穰苴所以權軍而西出蘇秦所以掉舌而東逝也
今先生乃悄乎如不知藐乎如不聞名與智寂迹與勢
淪懷書滿腹不如衆人意者暗于事勢而然乎且夫道
期于用不必全潔功期于成不必無辱是以伊尹負鼎
伍員鼓腹百里食牛包胥慟哭乗時因勢大直細曲崇
[048-12b]
如丘山炳若執燭今先生乃獨習無用之言守難行之
事遺棄諸子專愚六藝并田雖通不可以厚財賦之入
鄉飲雖講不可以助軍旅之急羽舞雖文不可以代干
㦸之執麻冕雖純不可以更甲胄之襲睢盱拳曲空言
少實不可圖進取之益則何不卑論儕俗夜寝夙興馳
騁乎孫呉之場揣摩乎蘇張之營舌如電流功如雷行
威名竝建家國兩榮乃反侈陋巷之處甘藜藿之食目
無韶曼耳絶金石抱甕而汲不知用力行身若此老且
[048-13a]
奚益先生曰吁客何貎之壯而語之少何願之大而智
之小信難以議道矣雖然不可以不陳也昔者軒轅有
阪泉之師堯有丹浦之征舜有三苗之誅啟有扈氏之
兵成湯造攻于牧宫文王牧績于崇城當此之時覆載
侔于天地文眀比于日月休恩滲于時雨厲威粲于霜
雪跂行喙息罔有不服然且弓矢未盡閉干戈未盡戢
小至俘馘大至流血巍巍之功不為之差減赫赫之號
不為之滅裂適足以増其徽名廣其休烈而已客以謂
[048-13b]
有損于盛徳耶夫狂童鴟張天奪其魄跳踉顛豗假命
頃刻親戚不輔鬼神所殛狗吠其主鼠竊疆場此與蚩
尤三苗何以異哉然而将帥之臣閲于詩禮介胄之卒
奮于貙兕賞未及懸刑未及峻而天下之民億兆之衆
固己集矣于是乎虎盼鷹視龍行雲起譬若挽千石之
弩决垂潰之疽引洪河之流沃殆滅之燬曽不移息而
可見又何足煩天下之學士主上所以朝乾夕惕勞于
求賢通自進之路開博訪之門者恐伯髙傅説之流藏
[048-14a]
于巖野伊尹太師之品逸于屠釣又所以明謙讓之義
恭聽卑之操使非常之業與士大夫共有也此乃三王
所不及五帝所難行愚陋之人豈能昭見其情哉昔燕
欲駿馬乃市朽骨而千里之駒果至越欲勇士乃揖怒
蛙而百夫之勇來萃主上亦欲得特達之人是以狂狷
者無所咈排觸者無所忌髙爵重禄或富或貴鑑洞乎
神明量配乎天地豈可以為小醜之未夷羣兇之尚恣
哉且夫東漸島夷南及交趾西奄孤竹北越鑿齒受令
[048-14b]
朝朔齊一車軌雷動風行方百萬里觀數郡之地元昊
之衆曽不若黑子之著面螻蟻之循穴而欲以敵國論
之固失類矣且客獨不開宋受命之説乎昔者唐失其
御海水横溢寰宇之内分為六七不貢不朝靡所統一
于是蠢蠢之氓困于戈鋋積尸為山流血為川糜潰屠
剥者葢五十餘年上帝眷之乃命太祖受禪啟國方行
千里猶有殘孽弗率弗祀太宗平之真宗成之至于制
作之道似或未遑然亦開籍田封泰山禮河汾攷百王
[048-15a]
皇上率循聖武靡有遺軼而勝殘去殺適底今日是以
往者申訪古樂緒正郊配大定六籍謹敇元㑹欲以就
一王之法成必世之期使後嗣遵其矩太常肄其儀參
于六經表于萬年澤漏乎重溟功陟乎上年還成康之
俗儼典謨之篇包弓偃革無得踰焉此學者所以踴躍
而鄙儒所以拳拳也何以誇蘇張于平世侈孫呉于異
類終無益于王道空自絶于聖治客徒笑我暗于事機
我亦悲客躁于富貴而不知制作之義也言未畢客竦
[048-15b]
然而謝曰荒野之人溺于所聞先生幸教之謹受令矣
  責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荆山之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
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則其左足及厲王
薨武王即位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
位和乃抱其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繼之以
血王聞之使人問曰天下之刖者多矣何子之怨也對
[048-16a]
曰吾非怨已之刖也哀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
之以誑也王使人治其璞果得寶焉故命曰和氏之璧
此世世稱和氏善知寶而又甚悲其不幸也吾意善知
寳者不然彼天之生玉也有常質居上不待以為益在
下不損以為少此人主之所貪也雖全而言之猶辱今
一不免其身其不知寶也甚矣至于刖而後哀之其不
知過也甚矣苟使和寶之則若勿獻苟使和哀之則若
勿怨彼非所眀而眀之其刖也猶幸周人得夏后氏之
[048-16b]
鼎藏之太廟已八百有餘嵗矣周衰宋大丘之社亡而
鼎入于泗水之中秦始皇滅周恥不得其器于是齋七
日使萬人没水求焉不獲而後止楚有良弓號之曰大
屈傳世之寶也齊與晉越聞之皆欲得之興兵而圍之
夫興兵者上有破軍殺将之禍下有析交離親之辱然
而不計者寶之所在則不憚以安為危以存為亡彼人
之所求而非求于人也試使一人負鼎之秦一人挾弓
之晉則不敢以冀百金之償豈獨寶哉雖道亦然今使
[048-17a]
天下之賢士有道之君子負抱其義祗飾其辭不擇趣
向不度可否號呼于人主之側以冀萬一焉甚者殺身
捐生其次刑戮流亡終無與任其責者則呉起逐于魯
而韓非死于秦其欲将與説難為之禍也非二君之過
也然而世獨謂和為不幸謬矣夫謂和之不幸固失其
理而和之自謂貞又非其名所謂貞者必審于輕重之
際榮辱之分和不哀其身而哀其玉忘所重而徇所輕
是竪刁之自害易牙之殺其子世主所以厚疑也吾未
[048-17b]
知其貞故為貴在乎賤為逺在乎近為大在乎小古之
君子不外于己而内人不厚于人而薄身倡而後應引
而後動舜陶于深山之中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傅説築
于巖險之下太公釣于渭水之上及其大行也名甚白
居甚安功甚信此其離于世俗之患也逺矣無他人主
者求之也
  諭歸
太原王舒以進士處太學太學于今無師弟子之教養
[048-18a]
老講兵之禮廢已久諸生至者無所觀習皆欲著名廣
文館覬三嵗一貢士為苟可以幸其身耳其非胄子者
至以錢入吏自隐為士大夫之後王生恥之乃更占名
數京師求舉于鄉又連不獲葢居者十年焉王生閩中
人也父母皆老矣異日吾嘗謂王生必歸或曰王生不
必歸吾曰古者仕不遇則去説不用則去夫仕而去者
道也説而去者激也以其京師不入猶有諸侯存焉齊
魯宋楚秦晉之大國千乗者非一也滕薛韓魏邾莒之
[048-18b]
小國百乗者非一也今天下一家仕進一道黜于京師
復進于闕下去則無所矣則王生之居可也雖然王生
能無朝夕之念于其父母乎其父母能無朝夕之念于
其子乎故曰王生必歸且王生所以久不歸者何為乎
為貧賤羞父母乎為不遇恥鄉里乎抑為上國勝下國
乎夫王生士也豈為是哉使貧賤可羞是曽子不足為
也不遇為可恥是孟子不足多也以上國勝下國是仲
尼不足師也夫曽參至孝未嘗羞貧賤孟子亞聖固不
[048-19a]
恥不遇仲尼誠眀而欲處九夷彼一聖二賢其意何如
哉為士者可法乎不可也今夫胡馬也聞北風而嘶心
懷其舊土也有仁心焉曷為士也苟恥其身而廢其歸
曽輕任其身而不知也且使王生得之不以道其躬雖
富貴其事親為能自厭其心哉吾與王生同道也同道
近乎友欲乎吾欲之無過也是厚乎身于無過也故諭
王生使之歸觧其惑
  雜録
[048-19b]
處士之有道者孫侔常秩王令侔揚州人居于蘇湖間
好為古文章尤方亷不能與俗浮沈而接物則恭以和
秩潁州人應進舉初未為人知歐陽永叔守潁令吏較
郡中户籍正其等秩貲簿在第七衆人遽請曰常秀才
亷貧願寛其等永叔怪其有讓問之皆曰常秀才孝悌
有徳非庸衆人也永叔為除其籍而請秩與相見悦其
為人秩由此知名及張唐公守潁因薦秩于朝廷賜以
米麥束帛秩固讓不受自陳方應舉無隐者之實不敢
[048-20a]
當其賜是時余守揚州亦以孫侔聞朝廷賜之如秩侔
受之而不謝兩人者取舍異或議其意予以秩尚節而
侔安禮者也所謂賙之亦可受矣尚節者潔而介安禮
者廣而通令亦揚州人少時落拓不檢未為鄉里所重
後折節讀書作文章有古人風王介甫獨知之以比顔
囘也
  志雪
閩越地濱海氣窳薄多暘余三年居之未始見雪明年
[048-20b]
丁丑來京師秋即雪長老或以為寡人知其寡或共議
之或曰九月干卦為剥剥五陰一陽陰雖太盛陽亦未
絶未當雨雪也然雨雪者陰太早刑太急也或曰物不
時為災雪當降于冬不當降于秋降于秋不時也是當
為災人觧之曰否凡以卦為剥陰雖盛陽尚存不當雪
者是十一月雪亦可怪也十一月陽始生固㣲正月三
陽而雪人不怪也何以獨怪秋也且三陽為泰泰時雨
雪猶可五陰為剥剥時雨雪何以不可而謂之刑失乎
[048-21a]
且刑何以失夫古者昬亂之時天子不隐愚大夫不愛
人吏不哀矜鰥寡不見収則獄有過而氣有變耳今天
子聖而明大夫謹而詳吏畏而法鰥寡悦而安其于刑
也訊從恕議從厚疑從赦何致于失而雪哉此議之非
也又凡所謂不時而災者謂害于嵗耳今九月雪何以
害也穀已入則不害麥已布則不害民已室處授衣則
不害鳥獸既氄則不害昆蟲已蟄則不害而猶謂九月
雪為不時失類也夫南方地卑故癉暑北方地髙自倍
[048-21b]
南方盛冬無雪非異故北方未冬為雪何怪乎且雪不
當降于秋降于冬可也降于春可乎夫春猶秋也世不
怪春雪何怪秋雪人儻以少見為疑耳夫麥宿種而性
能寒故種麥而雪殆豐年祥也未可議眀年麥果大収
倍于昔年然則二者之言前果謬後大信也人見所鮮
即議以為怪為不時為災則凡出處異于世言語異于
世文采異于世世所謂鮮而可怪者以施于事必以謂
不時行之于民則以謂且有災然卒無災有福者多也
[048-22a]
世人豈但好論議哉亦怪其非常與已殊致耳然則是
與非未可信也是嵗也秋復雪眀年吾又将賀民之豐
麥也故志焉
 
 
 
 
 
[048-22b]
 
 
 
 
 
 
 
 公是集巻四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