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公是集 > 公是集 卷四十二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公是集巻四十二
             宋 劉敞 撰
 説
  雜説九首
善治天下者求之于其身而巳矣耳也者所以聼也目
也者所以視也口也者所以言也心也者所以思也手
也者所以攫也足也者所以走也凡此數者相待而成
[042-1b]
相湏而生廢之則病缺之則喪然而莫相易也莫相徳
也分定故也聖人之治天下能使百官萬物如耳目心
口手足之不可相易亦不相徳濟之如一身而天下安
有不治者屠羊説者楚之屠羊者也當昭王之時呉兵
入郢昭王奔走屠羊説有功焉王定而賞之屠羊説曰
不可王始失國吾亦失屠羊今王復國吾亦復屠羊吾
職巳足矣又何賞乎此其不相徳也甚矣所謂分定者
非名位有所極人不敢間之者也清濁中理賢不肖中
[042-2a]
倫人莫能間之者也譬若足之不可為手耳之不可為
目也故天子憂天下諸侯憂其國公卿大夫憂其家所
任大者憂亦大所任小者憂亦小非上獨逸而下獨苦
也古者以進為役以退為休勞力者安勞心者憂也其
不以利私已也已故上下一體也憂大者憂逺憂小者
慮短故有天下者其視百嵗猶旦暮也有一國者其視
一世猶旦暮也有一家者其視一嵗猶旦暮也旦逸樂
而暮憂患人情所不為是故天子有百世之憂諸侯有
[042-2b]
十世之憂士庶人有終身之憂
非獨百姓為有俗也至于有司執事亦有俗也為國者
謹察其俗變之則治不變則壊不可不慮也然則今執
事之俗何也曰今執事之俗以希世為賢以守道為拙
以苟簡為治以姑息為安以佞諛為禮以雷同為美以
希世為賢故巧競之路開也以守道為拙故敦樸之節
消也以苟簡為治故政有所不舉也以姑息為安故事
有所不修也以佞諛為禮故忠信之士匿也以雷同為
[042-3a]
美故正直之風壞也雖然此六者非忽然而敗也若火
之燒膏若泉之穿石漸之漬之将效於盡而止不盡則
不止方其盡也可不憂耶故及其未盡而救之庶有已
乎然則何不視其不為希世者而貴之富之以抑其不
守道者視其治苟簡者而黜之辱之以進其不苟簡者
視其安姑息者而黜之辱之以升其不姑息者視其佞
諛者而紏之謫之以振其不佞諛者視其雷同者而紏
之謫之以來其不雷同者如此而人盡其心吏專其職
[042-3b]
内之無秕政外之無敗事亦不數嵗而習以為俗矣及
其習以為俗也天下何事之不治哉今至使國家者委
之天曰治天也不治天也抱道徳者委之命曰逹命也
不逹命也凡治國家者在仁而享富貴在賢今也皆委
之天與命者六者之俗不除曲直相混淆故知其無可
奈何者為此言也夫習俗之人惟見其是不見其非也
是以禍至而不知今不能變後之人其必有任是者乎
嗚呼若火之銷膏可不戒之哉
[042-4a]
古今不同風化不一帝王之政在謹察其時之俗其善
者敦而悦之其惡者反而新之然後政可行也今天下
之俗其何如哉曰今天下之俗習于機巧急于財利薄
于禮義輕于刑罰機巧習則用不足財利急則盗将起
禮義薄則君子隠刑罰輕則小人肆此固反而新之之
時也其反而新之無説乎曰有欲機巧之反也莫如尚
忠厚欲財利之反也莫如進亷士欲禮義之反也莫如
謹制度行斯三者則刑罰重矣欲刑罰之反也其要在
[042-4b]
知人知人者求若人者尊之使可則也貴之使可尚也
富之使可悦也百姓惡有不勉而從之者乎夫百姓者
固見利而不見義今且使其見為利不若為義者之榮
也惡有不順乎今且使其見為義不若為利者之榮也
惡有不悖乎
三代之王各有官刑所以然者公卿大夫操事任職與
百姓異百姓以勤勞效事為務而卿士以興化致治為
責其法不得一也近觀春秋之義責賢者備責不肖者
[042-5a]
略所謂賢者固卿士之品也官刑見于書傳者夏則昬
墨賊殺商則具訓于䝉士周則多矣今刑罰憲章所以
防禁小人揜博淫盗爭鬭毆擊者甚備而卿士大夫其
荒謾頗僻傷教損俗者于法無比則置而不論必求其
揜博淫賊爭鬭毆擊者然後舉行刑焉彼為卿士大夫
者雖甚不肖亦安有為夫市井小人之為者乎苟不為
市井小人之為則皆良大夫也而其懐惡頗僻傷教損
俗有甚于市井小人之為者反置而不論不亦操下詳
[042-5b]
責上略乎是背于春秋今宜粗定官刑以興化致治賢
者任責之使夫居官者有畏也亦不待揜博淫賊爭鬭
毆擊而後罰之矣則必畏正其身以扶世道民如是不
亦忠乎
古之公族髙可以秉國鈞下猶列大夫所以能爾者誠
教訓服習之至也人之材性賢愚不同賢者可使亞聖
愚者可使畏義若飽食逸居而無師保之嚴則放僻邪
侈無不為巳今公族子弟雖有說書伴讀類不能開導
[042-6a]
其性假使天資茂異猶不自知况其膏梁漸染何由振
起乎古者太平之世無棄人今公族國之枝葉也其賢
者未嘗効用中下又不養育但令飽食逸居其為棄之
不亦甚乎天下一家四海一法荒徼山野之士無不並
取可謂立賢無方矣而親戚懿私以嫌不用公卿大夫
懐左官附益之疑莫肯任忠信建言其事幸天下常寕
固無可疑若時移俗變或有强臣跋扈而公族枝葉無
權無勇不足畏憚前古如此可勝言哉夫言且然之勢
[042-6b]
于未然之時俗必笑之及其有然恨不早然何可然也
魏文帝明知秦所以亡者無親親之輔而拘束子弟愈
于盗賊國不三紀移于强臣此可謂昭昭之鍳也夫為
政之體用兵之術苟平生未嘗見雖抱智勇或失規矩
今公族甚多宜選厲賢雋嵗出數人令曉民事若其大
雅卓然便借以權柄此與任殊姓異族功相遼矣詩曰
揚之水不流束楚無信人之言人實廷汝又曰有枤之
杜其葉菁菁獨行惸惸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同姓之
[042-7a]
親親其所以然者禀性受體共源異泒出于天性而不
可觧于心也故公子不去國嗚呼可不念也哉可不念
也哉
古太學教胄子以九徳及其學成志就足以不惑然後
授以爵位故二帝三代世族門子多得賢材今公卿大
夫郎吏以上皆得任子弟下者至京官其次仕州郡非
復專學問道苟以榮富家貴族耳勢崇力鉅易以講道
往往據要職重任十有八九嫡庶不分賢不肖混淆天
[042-7b]
下常若官多員少者此等害之也可為著令諸當任子
者得任為後者一人餘皆不得若自以為有殊功異行
詔上名者不用此令而令朝臣以上子弟悉詣太學著
籍受學為設五經博士隨所欲學從博士習之聞嵗輙
一試如漢朝射䇿取問經典大義通五經四經為上三
經次之二經為下不及二經且勿舉以十道為問不失
為上失一二次之失三四為下失五勿舉既得其人以
學優劣制其爵祿假令其父若大父世父官本㣲也今
[042-8a]
以其子孫才髙自以髙官與之稱也假令其父若大父
世父官本崇也今以其子孫材下自以小官與之亦稱
也人當以言行為類非若萬物可種傳也如此仕者皆
得其人經義益修矣
古者求士先退讓敦樸者欲以勵世矯俗也士之應世
求者亦偃蹇自厚而鄙小榮利是以人懐亷約之心俗
長敦厚之風若不得巳而應聘効力則諤然中立以道
進退何則其素所操持者不近勢利也故古者鮮患失
[042-8b]
之歎今進士猥多自十年以來嵗嵗増益州郡所舉㑹
于尚書者常三千以上若盡以為賢是何賢之多也雖
兔罝之世不能及此必若不能盡賢但啟貪競之心開
奔走之路非朝廷之美也又懐利干進互相窺詆發揚
其短長或攜手揚袂佻逹傲蕩無復處士之態習俗為
長不覺不禁必復有西晉曠放狂譎之敗竊以謂宜令
州郡間嵗舉進士取其實行經學試之如太學胄子大
郡三人其次二人其次一人無則闕京邑四方所賦
[042-9a]
士之占籍多可令五十人餘京或五十七人其佻薄無
行皆擯斥勿收如此號為州郡舉進士可矣非進士自
舉也夫自舉之與人舉之所以厲世矯俗豈可同日而
語哉今不惟進士自舉而已至于賢良方正亦自舉也
豈不過乎夫賢良美稱也方正善行也古之當此名者
方將髙卧潜處不知羔㕍珪璧之聘三四至而遂能起
乎今皆循循然窺顔色求便利而進矣爭門齰指不足
諭其情側肩攫金不足况其態鼓腹自鬻不足比其羞
[042-9b]
無乃其實與其名不相符哉今世皆知髙賢良于進士
矣不知賢良之害于俗甚于進士何以言之耶人有言
曰南城之澤有兔焉可逐而取也彼聞之者必爭先致
力焉然其至也必游手惰農耳又有言曰有鹿焉可逐
而取之也則不獨游手惰農而後争之也必將有舍業
而往者矣則兔小而鹿大故也夫進士兔也賢良鹿也
二者皆以動貪利之心而賢良之所動者多可不慎哉
故女以自媒為醜士以自獻為汚今朝廷使公卿大臣
[042-10a]
舉賢良方正則名實當矣
太守縣令宰民之官久則民愛之畏之不久則威不下
徳不及令數移易少及三年者至于善郡或數月而一
改人知當遷懷苟且之心吏見其上當去又欺罔之或
因緣為奸不可攷較如此朝廷雖欲使二千石宣布教
化勢不可得二千石雖欲為朝廷宣布勢亦不可得而
民吏奉承長上又非獨易也或嗜好不同或寛急異術
或趣舍殊路或懲勸相駮期年一變法數月一易政雖
[042-10b]
有百心不知所從若不如指鞭扑随之豈不可憐也哉
宜一以九年為限又湏令守宰募兵滿率者賞之如此
則守宰去字民之任而更當主兵也夫守宰以占民田
户口衆寡為殿最乆矣今一日以募兵為事若不籍流
人将安取之哉流人不復田畆而為兵守宰貪募賞格
為無禦之者不出數年天下喪失户口必甚復安得人
而充之乎若滿率不賞則棄信也方欲用兵而先棄信
不可為也若滿率必賞之則欲賞者必多誰欲朝廷安
[042-11a]
集飢餓之人乎又宜假守長以權使輕重有所出惡逆
自劾盗賊不生要在任之以乆耳
書云謀及卿士庶人盖以通下情慎事機也今天下之
事惟决兩府假令盡得賢智猶當詢衆况又未必得賢
乎夫民吏上書或興建利害朝廷大事可以唐漢故事
令百官雜議議而行之以法洪範往者詔書有所為或
一年或二年或三年或數月之間又輒取格此皆謀之
不審議于苟且方行之時以為萬世之䇿也事未及半
[042-11b]
乃知不便因而止之耳故數下不信之令輕損神明之
威非朝廷之福也若謀而後行議而後决安得此患乎
又頃兵興以來調度不足吏民獻攻戰之䇿富國之術
者不可勝紀髙得入幕下猶恭軍抑豈無碩畫竒效可
施之當世者乎然浮偽猥多善惡不分時議皆謂懲張
元呉皓姑息此輩以故扇習更求試用造作怨謗興出
事端欲以恫愒主上規取貨利此不可不察也盡禁其
端則衆情壅塞苟有至者而輒賞之則奸偽滋長宜取
[042-12a]
所言下賢臣攷較騐可用者則聼待詔其不可用者罷
之所待詔者或必試用則敕近臣問状若䇿試時務審
無虚偽然後隨其噐用之則留者必自以得上心失者
必自不恨今者雷同一槩無所玉石或長材異謀不見
旌别雖被國恩猶以為耻其庸庸者則又過幸或私相
假借文字竄竊姓名或宻從左右刺取前人所上書巳
嘗奏御者認為巳有所以規中上意百端千緒不可不
察也其言興利除害者類無逺識以掊克為智以歛怨
[042-12b]
為徳以一切為便以米鹽為能有司樂之輒為行下于
國术有毫毛之益而于民有邱山之損此豈可持久哉
凡若此類尤宜與衆議也議必可行之議之不可奈何
行也今朝廷非無議事之典也所議數事而已誅大臣
則議之諡大臣則議之皆有司成其文而郎吏以下唱
唯而巳非能有所指發異同也而諸近臣輒移疾自便
不赴其期如此孰與不議也名存實亡何益詩曰詢于
芻蕘芻蕘猶可詢况諸大夫乎議事丞相下九卿卿下/州州下郡郡下縣縣下
[042-13a]
鄉/
  百工説
百工之事聖人智也百子之術聖人治也百工殊智而
同巧百子殊術而同治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鑠金
以為刃凝土以為噐鞣革以為韋合異以為繢甲欲其
堅也刃欲其利也弓欲其規也矢欲其直也其意舛馳
其務相反其智不一能并而容之并而任之者司空也
或為楊或為墨或為刑名或為從横或為道徳或為法
[042-13b]
術為人欲其棄已也為巳欲其忘人也其意亦舛馳其
務亦相反其智亦不一能并而容之并而任之者聖人
也故司空氏得其人百工者咸安其職勉其業居其次
司空失其人百工者起而相時之好惡以巧相傾以利
相排以説相勝聖人在上百子者各輸其術陳其力守
其官聖人隠王道廢百子者不得其用起而察時之治
亂深念而逺慮之以智相多以學相非以法相厲天下
于是大亂人自為教家自為治則上無聖王而使人不
[042-14a]
得其材賢者在下而業不試故也著之其書傳之其徒
以謂若已而治矣此一官之事一噐之用譬猶鼎之可
烹罍之可盛使相易而不能行矣其淺深度量規矩措
置適其所宜而巳矣楊氏思天下之亂以謂亂生於利
彼也故為我墨氏思天下之亂以為亂生於私巳也故
兼愛申韓思天下之亂以謂亂生於民分之不定也故
尚刑名蘇秦張儀之徒思天下之亂以謂亂生於患難
之不排紛揉之不觧也故為縦横荘老思天下之亂以
[042-14b]
謂亂生於多欲也故教以清净陳仲史鰌思天下之亂
以謂生於貪曲也故教以亷直許行陳相思天下之亂
以謂亂生于逐末也故教以稼穡孫武吳起思天下之
亂以謂亂生於不教民戰故立兵法此皆其美者也是
以言之或相擯也或相尚也雖然尚之非也擯之又不
是也聖人者立數子者得其欲而言止矣故言者生于
不用也術者生于不試也言而皆得其用天下安有言
術而皆得其試天下安有術故仲尼之門徳行顔淵閔
[042-15a]
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
子游子夏聖人之能盡人之材也知人之能止其分也
使治天下亦若是矣使世而無仲尼徳行者或為老荘
或為陳史言語者或為秦儀或為恵施政事者或為刑
名或為法術故曰非百子之害也無聖人之害也聖人
不息王政不滅百子者不起夏有天下四百餘嵗傳之
啇啇有天下六百餘嵗傳之周聖人治之仁人接之百
子者不得作周有天下八百餘嵗文敝極矣仲尼生而
[042-15b]
無位百子者紛然而起由是言之百子出于周衰也周
之前固未有也及至今之時道無所主治無所出學者
喪其性而萬物失其體而欲復三五之治何可得哉故
曰世之敝必鄉原也相悦以名相飾以利而巳矣世之
所向而為之世之所背而去之因主為操因俗為度因
偽為禮滑稽而無法誕漫而無家世之敝必郷原也鄉
原不及百子百子不及中庸中庸者聖人之治也堯舜
所以君也周公所以臣也仲尼所以師也子思孟軻所
[042-16a]
以救敝也惟仁人能知聖人子思孟軻之謂也
  説犬馬
由漢以來苟進言於天子無不以犬馬自予者嗚呼犬
馬之賤誠若是甚矣使夫治國守道之臣進以義退以
禮而犬馬之説不已貶乎使夫亂國偷容之臣進以利
退以刑而犬馬之説不以僣乎今夫犬之為人用也不
過受一噐之食然而外則有獲獸之效内則有禦冦之
猛斯可謂適其材矣今夫馬之為人用也不過盡一鈞
[042-16b]
之芻然而外則有兵戰之㨗内則有馳獵之奉斯亦可
謂適其材矣故功著而利不益身勤而事不害此雖亷
能之士盡瘁不貳何有能過焉若夫亂世偷容之臣享
五鼎祿萬鍾非特一噐之食也髙堂華宇寵章美服非
特一鈞之芻也挟虚譽而邀利竊主權以移國外之無
獲獸之效内之無禦冦之猛者世不可勝紀也所謂功
薄而罪尤身利而事害如此何以自比犬馬耶且吾聞
賊臣之喪國矣未聞犬馬之亂世也誠使桓靈惠懐之
[042-17a]
君其左右前後盡若犬馬也則天下何喪焉故吾以謂
亂國之臣其不若犬馬未可以為比也用貴擬賤之謂
譲用賤擬貴之謂僣然而以彼亂國之臣而比犬馬吾
見共僣不見其譲也
 
 
 
 
[042-17b]
 
 
 
 
 
 
 
 公是集巻四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