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公是集 > 公是集 卷四十一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公是集巻四十一
               敞 撰
 議
  天子五門議
禮說天子五門曰臯門曰庫門曰雉門曰應門曰路門
此有五門之名無五門之實以詩書禮春秋攷之天子
有臯門無庫門有應門無雉門有畢門無路門諸侯有
[041-1b]
庫門無臯門有雉門無應門有路門無畢門天子三門
諸侯三門門同也而名不同三同也而制不同何以言
之耶詩曰乃立臯門臯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将将書
曰二人雀弁執恵立于畢門之内又曰王出任應門之
内此皆道天子之禮者也無道庫門雉門者非天子門
故也雖然畢門或謂之虎門或謂之路門路門者建路
鼓于此門之外太僕司之指路鼓而言故曰路門虎門
者王在國則虎賁氏守王之宫蓋居此門故太保命仲
[041-2a]
桓南宫毛俾爰齊侯吕伋為天子虎賁也指虎賁而言
故曰虎門其實一也明位堂曰庫門天子臯門雉門天
子應門此言魯之庫門制如臯門魯之雉門制如應門
也魯用王禮故門同王門其制雖同而名不同也諸侯
有路寝路寝之門是謂路門此諸侯三門也無道臯門
畢門應門者非諸侯門故也春秋曰雉門及兩觀災子
家曰設兩觀乘大輅諸侯之僣禮也譏兩觀不譏雉門
雉門者諸侯之禮兩觀者天子之禮也天子三朝諸侯
[041-2b]
三朝天子外朝在臯門之外諸侯外朝在庫門之内天
子内朝在畢門之内諸侯内朝在路門之内其建國之
神位左宗廟右社稷皆夾治朝此春秋所云間于兩社
為公室輔者也禮説以為廟于庫門之内誠然者仲尼
助祭于廟事畢出游觀之上觀者雉門也雉門在内庫
門在外當言入游不當言出也祭畢而出游乃得至觀
之上明廟在治朝之左雉門之内也郊特牲曰繹之于
庫門内失之矣繹當于廟即廟在庫門者無失也又曰
[041-3a]
獻命庫門之内戒百官也太廟之命戒百姓也百官踈
故戒之于外朝百姓親故戒之于太廟此亦魯事也魯
之有庫門審也天子無庫門也何謂畢門畢者䟆也王
出于此則䟆也師氏掌焉何謂應門應者應也王居治
朝正天下之政則四海之内罔不敬應也何謂臯門臯
者告也王居外朝則播告萬民謀大事也此亦春秋大
言天子也何謂庫門路門雉門諸侯不敢戚天子名門
以其所近也庫者府庫所在也雉者治朝所在也謂之
[041-3b]
雉猶治也路者路寝所在也此亦小言諸侯也或問子
之所言宫室門户之間道歟曰然固正宫室門户之道

  為兄後議
禮天子之廟三昭三穆與太祖而七諸侯二昭二穆與
太祖而五所謂昭者父道也所謂穆者子道也天子諸
侯未必皆身有子故或取于兄弟之子以為嗣親同則
取其賢者賢同則取其長者長同則卜其吉者非兄弟
[041-4a]
之子則勿取故不以諸父為嗣父尊也故不以諸兄為
嗣兄亦導也不以諸弟為嗣弟已之倫也此古者五廟
七廟之序以昭穆不相越迭毁不相害也至乎後世國
家多事或傳之諸兄或傳之諸弟盖有不得已也則禮
散乆矣然既已受國家天下則所傳者雖非其子亦猶
子道也傳之者雖非其父亦猶父道也以天下國家為
重矣春秋僖公實閔公之兄閔公遭弑僖公書即位明
臣子一體也公孫嬰齊卒春秋謂之仲嬰齊以謂為人
[041-4b]
後者為之子當下從子例不得復顧兄弟之親稱公孫
也春秋之義有常有變夫取後者不得取兄弟此常也
既已不可及取兄弟則正其禮使從子例此變也故僖
公以兄繼弟春秋謂之子嬰齊以弟繼兄春秋亦謂之
子所謂常用于常變用於變者也既正其名則僖公不
得不以閔公為昭歸父不得不以嬰齊為穆既正其昭
穆則迭毀之次不得不以一代一也而儒者或疑禮無
後兄弟之文遂以春秋書仲嬰齊為不與子為父孫非
[041-5a]
也子為父孫誠非禮之正有不得已者春秋正其為臣
子一體而巳故實公孫嬰齊而謂之仲嬰齊若春秋本
不聼其為後者則當書曰公孫嬰齊卒學者問之曰此
仲嬰齊曷為謂之公孫嬰齊不與為兄後也乃可矣夫
春秋家猶重之况國乎國猶重之况天下乎故凡繼其
君雖兄弟必使子之繼其大宗雖兄弟必使子之如繼
其君繼其大宗而不使子是教不子而輕其所託也此
文公所以受逆祀之貶也然春秋固為衰世法非太平
[041-5b]
正禮也太平之世未嘗有也漢時定迭毁之禮丞相𤣥
成丞相衡引昭宣兩帝為昭獨以孫為昭而不知禮無
兩昭使昭帝之天下無所傳宣帝之天下無所受失禮
意也又恵帝文帝皆髙祖子恵帝親受之髙祖文帝則
受之惠帝雖皆兄弟此與閔公僖公何異哉存當以臣
子叙之死當以昭穆正之而漢時議者皆推文帝使上
繼髙祖而惠帝親受髙祖天下者反不與昭穆之正至
于光武當繼平帝又自以世次為元帝之子上繼元帝
[041-6a]
而為元帝後皆悖經違禮而不可傳者也自漢世以來
其議尤衆皆曰兄弟不相為後不當以昭穆格之妄也
若不以昭穆格之則天下受之誰乎凡人君以兄弟為
後者必非有子者也引而為嗣臣子一體矣而當嗣者
反以兄弟之故不繼所受國而繼先君則是所受國者
竟莫有嗣之者也不可一矣生則以臣子事之死則以
兄弟治之忘生悖死不可二矣已實受之後君不受之
先君今當自繼先君者不惟棄後君命巳之命又當廢
[041-6b]
先君命兄之命不可三矣天下國家則歸之已而父子
之禮則耻不為不可四矣徐邈曰若兄弟昭穆者設兄
弟六人為君至其後世當祀不及祖禰此又妄之甚者
禮有所極義有所繼為之後者為之子所以正授受重
祖統也兄弟六人相代為君亦六代祀祖禰矣假令非
兄弟相代其祖亦當遷矣不得故存也即如此言使有
兄弟六人為君各自稱昭是有十三廟也又其最後一
君當上繼先君而五君終為無後也豈其所以傳重授
[041-7a]
國之意乎禮為人後者降其私親設兄弟六君故當各
自為嗣義不可曲顧其親何謂祀不及祖禰哉凡言禮
者惡其謟時君之意苟曰益廣宗廟大孝之本而不詳
受授之道春秋之義使當傳國者不忍以國與其宗曰
非吾子也當受國者又不肯以臣子之禮事其君曰非
吾父也至令宗廟猥衆昭穆駢積而鬼有不嗣者推生
嗣死獨何悖哉獨何悖哉
  奔喪議
[041-7b]
臣竊見舊制官自三司副使以上及班行使臣遭父母
喪者例皆有百日公除孝子雖有思慕之心猶逼于土
命不得遂行此誠傷教害理無取于今臣伏以三年之
喪通于天下以義制恩古人有之自謂身在軍旅躬被
金革者不敢以私事辭王事爾本非承平之時游談侍
從之臣所當行也又非班行宂下之職所當預也習俗
既乆寖以成風其賢者則以不即人心為悲其不肖者
遂以當喪墨縗為榮以之錫類是為傷恩以之教民是
[041-8a]
為忘孝今天下往往有聞哀不舉廢哀圖仕源自此始
不可不慮傳曰君子不奪人之親人亦不可奪親竊謂
惟在軍中者可權從變禮其舊制三司副使以上及班
行使臣百日公除不合禮意宜聼行三年之服以崇孝
悌之風臣又聞古者大夫去國三年然後收其田里明
有恩也今丁憂臣僚即日絶其俸祿亦為大确豈有行
禮之人反不及被放之臣臣往見丁憂者家貧無食乞
丐餬口其皇皇傷孝子之心非所以化民成俗也臣以
[041-8b]
謂文官兩制武官自諸司使以上與給全俸其餘京官
下近臣啇量可否
  妾為君之長子三年議
李端懿卒其庶弟之母疑其服或曰妾為君之長子三
年某未之聞也故議之妾為君之長子三年傳無其文
而鄭𤣥以為禮然經大功布衰裳牡麻絰纓布帶三月
受以小功衰即葛九月章曰大夫之妾為君之庶子其
傳曰妾為君之黨服得與女君同故𤣥以謂女君三者
[041-9a]
妾亦三年矣按三年之服髽衰䟽衰無妾為君之長子
則君之長子未可以三年服也凡禮之所慎名為大妾
不得體君是以其服也有故而遂者矣以别嫌明統也
然則得體君者惟小君爾小君為長子三年妾又為之
三年則安在其能別嫌明統且不得體君也難以言禮
然則所謂妾為君之黨服得與女君同者殆指謂庶子
以下爾為庶子大功則為長子宜期為長子期雖無明
文然猶可有見者傳曰妾為女君君之長子惡笄有首
[041-9b]
布總是言服女君之笄與君之長子筓同也筓同則衰
宜同矣為女君期不得不為君之長子期此文之一隅
可反求者也凡服之降也不過一等其加也不過一等
妾為君之庶子大功為長子三年失其等矣然則妾為
君之長子疏衰裳齊不杖麻履惡笄有首布總于禮為
節然康成推庶子之傳以言長子而不求其意法家因
康成之言以著服制而不原其失輕重貿亂乆矣某以
謂九伯先帝之甥大王之子李氏世嫡也其喪也國人
[041-10a]
覘焉使庶弟之母為之三年于義未安改而從政儻亦
禮之一得云
  為人後議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子路誓客曰賁軍之将亡國之大
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盖去者半敢問何如斯
謂之與為人後矣與之也者干之也求之也庶子奪其
宗非干歟嫡子不後族人攴子後族人嫡子而後其族
非干歟諸父諸兄尊也諸弟倫也義不可為後非干歟
[041-10b]
禮不後異姓異姓不為子異姓而為人子非干歟庶子
而奪其宗則簒其祖也嫡子而後其族則輕其親也諸
父諸兄諸弟而後其子兄弟則亂昭穆也異姓而後于
人則背其姓也當周之衰賁軍之将亡國之大夫與為
人後者盖多此仲由所惡也曰禮不後異姓異姓何以
有為人子者曰禮所言者方其治世也世衰禮廢必首
于夫婦之間夫死子幼莫之安其室矣于以適人少則
依其居長則從其姓貴則利其祿富則利其貨而莫之
[041-11a]
自外矣此亂之甚者也或曰繼父期日繼父者有父道也
非其實也妻穉子幼子無大功之親而與之適人所
適者為之築宗廟于門外使子以四時享其先妻不敢
預焉築宫于廟門外者逺其宗也妻不敢預焉正其族
也如此則繼父之道矣故同居則服朞異居則服三月
未有能易其姓者也君子不易人之姓人亦不可易姓
也或曰昔之言禮與子異曰然昔之言禮者以謂人有
後矣而又往與之者也有後而又往與之是兩後矣安
[041-11b]
見有兩後者歟且人惟無後故求後焉未有後而又求
副焉者也此非子路之㫖或曰立後者立族人族人既
為人之後矣而父晚有子立族人歟立子歟曰諸侯将
立後必告於天子而見于祖大夫将立後必告于諸侯
而見于祖傳曰為人後者為之子為之子者降其私親
所以重之也如有子則反苟代匱而巳非立後也
  復讎議
父不受誅子復讎可乎曰可君臣義也父子性也曰不
[041-12a]
以親親害尊尊乎曰親親内也尊尊外也親親本也尊
尊末也重内而輕外先本而後末者道有在焉若是則
可以報君手之亦可乎曰否非此之謂也君之于臣也
固有誅道若何其可手哉然則奈何而復之曰以告于
方伯方伯致其法古之事有在于是者矣書曰葛伯仇
餉湯征自葛為餉者之父而仇之者也告于方伯而不
從則告于天子致其法古之事有在于是者矣書曰皇
帝清問下民鰥寡有辭于苖遏絶苖民無世在下為鰥
[041-12b]
寡之人而仇之者也告於天子而復不從則是上無天
子下無方伯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則緣恩而疾之可也
請問其人曰伍子胥是矣曰伍子胥亦嘗告諸方伯天
子而不從乎曰否子胥未嘗告也未嘗告何以得專復
讎曰子胥知雖告焉猶無益也當是之時周為天子而
楚以王自居晉王諸侯而楚與之狎主盟周晉之下不
能行于楚也乆矣惡能誅之此春秋所以緣恩而疾之
者也君子以謂猶告敢問師友之讎亦可通乎曰不可
[041-13a]
太上無讎莫敢亢也國君惟父母之恩逹牧長惟朞之
恩逹其餘力能報之則報之可也曰太上無讎則仕焉
可乎曰否不謀其利亦不致其怨而巳矣仕則吾不知

  處士號議
劉子曰仕之有爵禮也有號非禮也古者盖名而不字
其次字之矣而死不諡其次死有諡矣而生無號號者
下事上也臣事君也古者有神農氏軒轅氏非所以褒
[041-13b]
士也故士有不可臣而無不臣有隠居以求其志而無
矜世以立名名之于人也大矣其亦将有叛親戚薄君
父毁聖智以干于世者乎且夫士之隠也非惡富貴也
為上之不我知也既知之矣貧可使富賤可使貴故有
天下者斯養天下之賢有一國者斯養一國之賢士大
夫不能也是以士則薦之大夫大夫則薦之君薦之者
逹之也非苟増其名也養之者用之也非苟美其號也
古之善為士者不敢以賢自譽是故無事而食其食不
[041-14a]
敢也無位而服其服不敢也如非其禮而踐其號何為

  不舉賢良為非議并序/
   景祐四年詔舉賢良方正之士至者數十人明
   年有司試其藝獨二人應科于是宰相議以賢
   良猥衆多名少實欲一切罷之余在京師作此
   議也
賢良通于古今之變政教之本豈止心辨善辭以自鬻
[041-14b]
一時哉今夫天子深居臯庫之中而洞視四海之表雖
有日月之明不能隠于旛旆故外有登聞匭函内有銀
臺閣門而設御史諫官是紀是綱則豈不欲盡下情而
斷欺負哉雖然民能自詣登聞匭函者非必有長材異
畫動主聼者也特州里細故訴困于上不則利其身以
祿者也臣能自致銀臺閣門者非必有讜言切辭為國
憂者也特簿書往來各守一端不則幸其遇以求位者
也夫細故不舉不足為天下憂簿書不期㑹不足為朝
[041-15a]
廷病由是而言雖使百登聞匭函不若十賢良之盡下
情也雖使十銀臺閤門不若一方正之識本務也諫官
御史位隆志滿充庭取備不若使草野之士直言而極
諫也夫古之取士者選之於鄉舉之於民三公賔而薦
之天子拜而受之是以禮義全而亷讓作也其意盖曰
賢能重而祿位輕云爾是以或藏而不肯仕或走而不
肯見其意亦曰吾之身重於祿位云爾故君人者趣于
人不聞趣人今天下之仕必由進士求進士者又不謹
[041-15b]
於禮聚之如召役校之如試技意可則薦不可則黜故
進士之名至卑也進士之禮至薄也進士之仕苟易也
上重其祿下輕其身故潔已髙世之士不忍從也深自
託于賢良而發憤今大夫之議謂賢良無益而學者顧
多奔競而可廢勿舉焉嗚呼曷為其然哉大夫固患其
無益歟謂進士者乃有益哉固患其多奔競歟則胡不
使公卿舉之而乃使其自進也夫自進者多則忘以利
為耻使待舉而動則天下之人莫不以禮自守如是而
[041-16a]
患奔競者多未之有也抑又有甚便者一焉今公卿皆
祿位自廣才徳自髙耻有迎師之名羞有亷士之問其
來長矣今一旦敕之使為國薦賢宜人人用心而天子
必有垂拱無為之安吾又以閱公卿之才忠信者進私
黨者退譬若著之權衡不可誣也使上無文仲竊位之
過下無伯尊攘善之禍不亦大哉所謂甚便者也然則
言賢良可廢非賢良之失凡吏待之不以禮使之不自
重也故禮之不謹則賢者不出待之不厚則賢者不勸
[041-16b]
其理然也又曷為廢其舉哉天下潔已髙俗之士焉所
而發憤憂國濟世之士焉所而布䇿懐義願忠之士焉
所而赴訴貪進苟得之士焉所而矯厲且夫賢良美稱
也方正善行也方為天下而自不舉賢良始是使今之
天下不得與周漢比隆也古之治國家者有益于用則
存之夏后之鼎湯之典寳周之琬琰魯之大弓晉之闕
鞏衛之大吕陳之石弩和之弓垂之矢離之罄𦙍之舞
衣此其非有通古今之變明王道之本逹下情之塞然
[041-17a]
而世掌之况在其求人乎故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仲
尼不悦臧文仲廢六闗君子譏其不仁然則循名而忘
其實失所以廢棄大而恤其小失所以置患不使有司
舉賢良不患賢良無益也
  張忠定諡議
太常禮院謚故禮部尚書張公曰忠定太子中允直集
賢院同判吏部尚書曹劉敞覆議曰尚書布衣之時任
俠自喜破産以奉賔客而借軀報仇往往過直及讀書
[041-17b]
為文折節受學則表厲明白務求道真至于䇿名試吏
俶儻奮發思自見於世不令巳失時盖有古賢之風而
神宗聖考知人善任使每盡其用雖專斷于外而上不
疑此其所以感激慷慨能成功名者也夫英偉卓犖之
人固自負其材可以意氣忠信結而不可以祿位富利
取也尚書再在蜀及他臨莅皆朝廷所倚重或兵荒之
餘而言聼計從徳澤下流民到于今稱之盖君之圖任
一則士之報施重不其然乎自宋興以來且百年言治
[041-18a]
者甚衆其直已以事上盡心以撫下生有榮名死有遺
愛者尚書殆無與並焉末年以疾害於朝謁不至大位
士君子以為恨今皇上甄徳念功使有司追賜之謚而
曰亷方公正安大慮竊以謂無間然矣請從博士之論
以充太史之錄謹議
  趙僖質謚議
春秋之議視逺物者見其形不見其容聽逺聲者聞其
疾不聞其舒此褒貶之審也少傅公厯仕三朝嘗列四
[041-18b]
輔謀謨之益施為之效盖多有矣然而入則直論出則
詭詞是以人無聞焉雖推美讓徳大臣之宜亦其天性
恭慎然也今太常易名謂之僖質稽論揣稱竊以為允
謹議
  巷議
人或言于巷曰吾聞國家錄有功之臣訪其子孫為将
用之若趙韓王冦萊公張尚書者皆謂有功矣何以反
不錄耶有應之曰然吾固疑之必有司失之矣謂此三
[041-19a]
公子孫已著故弗錄耶則大臣有子孫在朝廷者衆甚
而亦錄謂此三公之烈薄故弗錄耶是大不然方祖宗
在側陋時韓王故人也祖宗龍飛韓王之功為多祖宗
有天位地不過數州擅生殺借號命者相属也韓王宣
其股肱之力强者誅夷弱者臣從日闢國百里卒使中
國為一統修法令章程傳世之具至今天下賴之以比
蕭曹不可謂功薄也真宗即位日淺契丹内侵兵至澶
淵上親即戎未敢渡河當是之時大臣葸葸憂懼不知
[041-19b]
所為或勸上避之秣陵或勸上避蜀漢然萊公扣馬抗
辭發憤慷慨以謂棄中國而去則河北山東非朝廷所
有廢興之功危于累卵矣天子感悟遂渡河北契丹由
是遁逃則萊公之謀也巴蜀再叛百姓凋弊盗賊滿野
時尚書受命治之單車到府城無居民庫無金帛倉無
見粟而羣孽在外尚書能安而輯之威而懐之盗賊殄
滅善民得職至今蜀之人稱之若神明不可謂無功也
嗚呼方韓王之時天下地狹人寡財力不足而敵國多
[041-20a]
韓王能以弱為强以小為大今天下地廣人衆財力有
餘而敵國小然元昊叛不能誅也日蹙國百里方萊公
之時賊兵深侵河北再三欲亡大臣懐異謀請棄中國
東師可謂危急矣然萊公獨以為無能為天子用其一
言而百萬之衆北首奔駭今無故兵不壓境畏其虚言
嵗至鉅萬以貶威損重方尚書之時乘亂敗剽刼之後
公私埽地然尚書外禦冦内治民克成厥功今居平地
因承平之資盗賊發輙更數十郡殺官吏辱士大夫惡
[041-20b]
不忍言長吏以下或開門送迎具牛酒過兵可哀也使
此三公且在天子得而用之天下不足憂矣今此三公
子孫㣲甚可因此大振顯以示在位者也曷為反不錄
吾固曰是有司之失嗚呼由元昊之叛将帥無功失律
者相繼雖或貶退然皆不旋踵用之矣以此易彼而何
有焉某聞其言因竊著于簡為巷議
 
 公是集巻四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