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河東集 > 河東先生集 11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東集巻十一      宋 柳開 撰
  皮子文藪序
讀皮子文其目曰藪凡藪者澤也又曰淵藪也以其事
物萃聚之也古國之大各有藪焉魯大野晉大陸秦陽
陓宋孟諸楚雲夢呉越具區齊海隅燕昭余鄭圃田周
焦䕶皆為藪也謂是地之廣故以名之也魯晉秦宋楚
呉越齊燕鄭周分里不同各名以異之焉然一天地矣
[011-1b]
予謂皮子之名藪也疑為以其文之衆作之藪也又疑
為若魯晉秦宋楚呉越齊燕鄭周以其文之類不同各
為藪也是文之類雖不同而曰藪亦若魯晉秦宋楚呉
越齊燕鄭周之藪雖異而總一天地也都以文而統之
是曰文藪也疑而愛之觀其首又無所序説遂盡而讀
之見其藪之為意也霍山為賦之藪首陽為碑之藪隋
鼎為銘之藪易商君傳為讚之藪周昌相趙為論之藪
陵母為頌之藪心為箴之藪移成均博士為書之藪三
[011-2a]
羞為詩之藪藪之于文不可盡舉若九諷十原决/疑雜著之類也約其
名幾尤者例而取之也謂賦下/題名也大野之下國之藪焉霍
山之下文之藪也孰謂皮子文藪之義不曰是乎將不
曰是即不在此而在于彼也傳者得以取其義焉
  五峰集序
讀夫子文章恨詩書禮樂下至經遭秦焚毁各有亡逸
到今求一字語要加于存者無復可有況其盡得之乎
又念漢獲壁間科斗書以編簡斷裂巫蠱事起不能比
[011-2b]
類尋究深為痛惜聖人没其言無得而更聞譬猶登丘
望天遠不見者其何能盡亦何能知游秦止隴寧窮京
邑之壯觀哉至於他美餘珍半存半失心目有愛曽是
無思淳化二年春開自桂州詔歸京師遇王次聖自交
州使還于衡山廖晝家次聖廖之出也廖世善詩爽于
梁朝當馬氏有湖湘得衡永州刺史子男十人圖善七
言詩凝善五湖詩立語皆竒拔凝後入江南歸李璟其
詩得聞于朝圖值馬之子不嗣兵興國亂多聽散墜開
[011-3a]
因次聖求圖書于晝得殘闕僅百篇昔人遵度序之為
五峯集閏月晝抵潭授余諷之篇篇可愛重恢然言胷
臆間事近世無比事凡無大也無小也能有道則幾乎
君子矣若圖詩可令人痛其遺逸哉擬之經雖不倫然
觀其存而思其亡者皆必有理念之足以少見余心也
因得以反于夫子也意時無賢將為辭以共歎時有賢
如生不能使盡其材死復喪其事業圖晝祖也仕馬
氏為天䇿府學士道州刺史晝之下學其業者十餘人
[011-3b]
以是廖之族足為詩家流也
  昌黎集後序
世謂先生得聖人之道惜乎不能著書兹為先生之少
也當時之人亦有是語焉余讀先生之文自年十七至
於今凡七年日夜不離於手始得其十之一二者哉嗚
呼先生之時文章盛於古矣猶有言也以過於先生況
下先生之後至於今乎是謂世不知於先生者也夫子
之於經書在易則贊焉在詩書則删焉在禮樂則定焉
[011-4a]
在春秋則約史而修焉在經則因參也而語焉非夫子
特然而為也在語則弟子紀其言焉亦非夫子自作也
聖人不以好廣於辭而為事也在乎化天下傳來世用
道德而巳若以辭廣而為事也則百子之紛然競起異
説皆可先於夫于矣雖孟子之為書能尊於夫子者當
在亂世也揚子雲作太𤣥法言亦當王莽之時也其要
在於存聖人之道矣自下至於先生聖人之經籍雖在
殘缺其道猶備先生于時作文章諷詠規戒答論問説
[011-4b]
淳然一歸於夫子之旨而言之過於孟子與揚子雲遠
矣先生之於為文有善者益而成之有惡者化而革之
各婉其旨使無勃然而生於亂者也是與章句之徒一
貫而可言耶且孟子與揚子雲不能行聖人之道于時
授聖人之言于人所以作書而説焉觀先生之文詩皆
用于世者也與尚書之號令春秋之褒貶大易之通變
詩之風賦禮樂之沿襲經之教授語之訓導酌於先生
之心與夫子之旨無有異趣者也先生之於聖人之道
[011-5a]
在於是而巳矣何必著書而始為然也有其道而無其
人吾所以悲也有其人而人不知其道益吾所以悲也
若先生者不有人不知其道者乎吾謂世不知於先生
也豈為誣言也哉
  送臧夢壽序
或曰君子有求乎曰有於身不可也於道可也曰求益
於求用乎曰未達則益達則用譬乎造舟于陸完矣時
濟于川矣闕矣將給請材以備矣曰有是乎君子求之
[011-5b]
哉堯舉舜以代天下舜登而舉十六相以理求之歟曰
君子求之也舜乎十六相乎咸求也時用之求也時不
用之固求也曰吾聞舜與十六相不曰有求子何曰求
乎曰德以求之隠而在下國有道也孔子旅于七十國
無道也曰君子于物貴惡比曰彼質玉也曰質玉處於
石工者採之以備乎珪璧玉不求之也如若玉君子何
求乎曰礱錯以成其器沽而售之工視利也故求也玉
以德工以利時哉時哉逆順皆然也君子不求則以德
[011-6a]
求則以身道以由于身者也身用則用矣求而不得者
有矣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曰吾聞夫臧子欲之遼有
求乎曰求也曰求於國若何曰有道也曰有道也何之
行而不隠乎用之不求也不用之求之也曰然亦有矣
趣也異成也同及得之一也且遼邇于晉晉敵也恃險
以怙兇違順以習非遼以禦其衝晉以防其討兵甲之
害曰及民命臧子于遼守也將勸義以使革其心將結
信以使斷其奸道欲化於遼而來於晉德乃施諸身而
[011-6b]
聞諸天下待乎用者也求之矣君子也有求矣臧子之
行也然矣何謂君子無求也哉
  送陳昭華序
王者不出政刑弛焉則邊儌多烽堠而交病於中國矣
聖人既没禮樂弊焉則楊墨佛老盛而交亂於大道矣
子見治於國乎由王者在其上也四方寇盜是能侵之
乎烏乎大道獨不明乎聖人没也久矣禮樂弊也亦久
矣為人者或楊墨或老或佛交亂而滿天下大道猶榛
[011-7a]
蕪也楊墨老佛猶四方寇盜也國治而道不明楊墨老
佛固侵亂也孰謂吾無能哉於數君之言知吾者無能
耶能力於大道者一日終身斯足矣數君之言於吾曰
有是也子之言亦曰有是也吾不自知其已之是與非
矣數君之言何相若也子之言文何若於數君也謂吾
復於聖人之道則楊墨老佛之害未去矣是能果復其
道哉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吾為子當之力於大道焉
然子聞兵陣乎能有勇衆輔之則戰于勝矣吾猶戰也
[011-7b]
斯有勇焉先將舉其力而斃其楊墨老佛子與諸君苟
念其惠我之言而輔於吾復於聖人之道也而後必矣
子往見諸君為吾告之如是也
  送李憲序
世論韓文者有愛之名無誠用之實故談古道各各不
相推讓自作氣意大負於人未知於已真何如也嗚呼
口是而心非之吾所以不取也李生所謂不得喜於衆
者葢真好於韓文者也非口是而心非之者也吾常思
[011-8a]
生之言無患其道不行於人文不顯於時矣生從何而
得於吾不期生之知也生不期吾之相若也一日忽見
道相同文相似豈有為生與吾各先容之者乎君子坦
然於所為作之而不憂其不行固在合古聖人之用心
不以世之浮沉移於德而巳矣遇其類者自然感而相
應也君子小人各有其道道同者果知之矣天下至廣
也無謂其無人也吾道至大也無謂其無好古者也且
生未識吾時生豈果以類生者望於吾乎務於德而勤
[011-8b]
行之累累出于世間必有合之者也天生人善者少而
不善者多不善者所以為善之資也苟善者多而不善
者少則何用見其為善者之大乎又安知其生與吾也
終不為不善者之所資耶夫脱然與衆之異見者固有
成也縱于今而不得之必於後也在矣生無戚戚而自
憂之可也道乎懸於天而不可期命乎懸於時而不可
知能期之與知者在於吾之所欲矣守之而不變也孰
能慮其餘者乎李生勉矣哉無以世為厚而己為薄終
[011-9a]
為徒也
  送程説序
樂之中琴為貴君子多尚矣古之時聲隨己出以舒其
悲怨喜懼之心聽之者知其能然于以察夫民之情國
之政矣今之人即異於是舉世而能者鮮矣能之者非
能舒夫心以出乎聲也葢能習乎古之遺聲也其或真
偽之不分節數之無度復斯多矣是若廢之者乎或不
幸而有好之者能習焉當其發而鼓之也見而來觀者
[011-9b]
百無一二矣觀而能聽者幾人焉聽而復能知者固加
少矣是以習于是者日怠其功好于此者時微其學益
至於侵削矣況能感誠以變其聲作音以述其志者哉
是以好而能者始即樂其習焉終乃傷乎已之莫若其
不知之也或有夫觀而能聽者聽而能知者知而願學
者進於其能人曰吾請子以師焉朝乃以傳之暮乃以
傳之至夫善紀而不遺敏問而不休即能者反懼彼之
如已也復不為之盡焉噫是亦人之偷薄者乎貴已而
[011-10a]
賤彼之所作也致夫今不逮古亂斯由也嗚呼甚矣哉
有能善聽者於世也已尚貴之若莫可得也能來師而
進習忍不為之竭已以授彼乎何好虚而惡實務姦而
鄙正之為矣予學之於是也但未知乎已之後能異世
而有如也斯務求以習焉程子良於此者也予得請之
今行將告别予敢言之以慮後有進於子者慎無如吾
譏之説者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