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白氏長慶集 > 白氏文集 29
 書頌議論狀凡七/首
   補遺書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作湯征
葛伯荒怠敗禮廢祀湯專征諸侯肇徂征之湯若曰格
爾三事之人逮于有衆啓乃心正乃容明聴余言咨先
[045-1b]
格王有彜訓曰禄無常荷荷于仁福無常享享于敬惠
乃道保厥邦覆乃徳殄厥世惟葛伯反易天道怠棄邦
本虐于民慢于神惟社稷宗廟罔克尊奉暨山川鬼神
亦靡禋祀告曰罔犧牲以供俎羞予畀厥牛羊乃既於
盜食曰罔黍稷以奉粢盛予佑厥稼穡乃困於仇餉今
爾衆曰葛罪其如予聞曰為邦者祗奉明神撫綏烝民
二者克備尚克保厥家邦吁廢于祀神震怒肆于虐民
離心頃繩契以降暨于百代神怒亟一無/亟字民叛而不顛
[045-2a]
隮者匪我攸聞小子履以涼徳欽奉天威肇征有葛咨
爾有衆克濟厥功其有儆師徒戒車乗敬君事者有明
賞其有罔率職罔戮力不恭命者有常刑明賞不僭常
無赦嗚呼朕告汝衆君子監于兹欽哉懋哉罰及乃
躬不可悔
   箴言
貞元十有五年天子命中書舍人渤海公領禮部貢舉
事越明年春居易以進士舉一上登第洎翌日至於旬
[045-2b]
時伏念固陋懼不克副公之選充王之賓乃自陳戒于
徳作箴言
曰我聞古君子人疾沒世名不稱恥邦有道貧且賤今
我生休明代二十有六年乃策名名既聞於君乃干禄
禄將及于親升聞逮養繄公之徳公之徳之死矢報之
報之之義靡他惟勵乃志遠乃猷俾徳日修道日就是
報于公匪報于公是光于躬匪光于躬是華于邦吁其
念哉其勗哉庶俾行中規文中倫學惟時習罔怠棄位
[045-3a]
惟馴致罔躁求惟一徳五常陶甄于内惟四科六藝斧
藻于外若御輿既勒銜䇿乃克駿奔若治金既砥淬厲
乃克利用無曰擢甲科名既立而自廣自滿尚念山九
仞虧于一簣無曰登一第位其達而自欺自卑尚念行
千里始於足下嗚呼我無監于止水當監于斯文庶克
欽厥止慎厥終自顧于箴言無作身之羞公之羞
   中和節頌并序未此已下文/並是 及第前作
乾清而四時行坤寧而萬物生聖人則之無為而無不
[045-3b]
為神唐御宇之九葉皇帝握符之十載夷夏咸寜君臣
交欣有詔始以二月上已日為中和節自上而下雷解
風動翌日而頒乎四嶽浹辰而達乎八荒於戲中和之
時義遠矣哉惟唐之興我神堯子兆民而基皇徳太宗
家六合而開帝功𤣥宗執象而薰仁壽之風代宗垂拱
而阜富庶之俗舄奕乎赫赫煌煌八聖重光以至於我
皇我皇運𤣥樞陶淳精治定而化成嗣皇極於穆清納
黔首於升平于時數惟上元嵗惟仲春皇帝穆然居青
[045-4a]
陽太廟命有司考時令以為安萌芽養㓜小緩刑獄布
慶賜蓋百王常行之道未足以啓迪天地之化發揮祖
宗之徳乃命初吉肇為中和中者揆三陽之中和者酌
仁氣之和其為稱也大矣非至聖疇能建之於是謀始
要終循義討源于以九八節七六氣排重陽而拉上已
煦元氣于厚壤則幽蟄蘇而勾萌達噫和風于窮荒則
桀驁化而獷古猛/切俗淳垂萬祀以攄無窮被四表以示
大同于時兩儀三辰貞明絪緼千品萬彚熙熙忻忻繇
[045-4b]
是文武百辟僉拜手稽首而颺言曰大哉睿徳合于𤣥
造又曰昔在唐堯敬授人時垂于典謨降及周文在鎬
飲酒列于雅頌斯蓋欽若四序凱樂一方而已未若肇
建令節混同天下澤鋪動植慶浹華夷若斯之盛歟蓋
聖人之作事必導達交泰幽賛亭毒與元化合其運與
真宰同其功丕休哉其至矣夫賤臣居易忝濡文明之
化就賓貢之列輒敢美盛徳頌成功獻中和頌一章附
于唐雅之末頌曰
[045-5a]
權輿肧渾𤣥黄既分煦嫗絪緼肇生蒸民天命聖神是
為大人大人淳淳為天下君巍巍我唐穆穆我皇纂承
九葉照臨八方四維載張兩曜重光齷齪唐虞趢盧谷/切
千木切/小步也羲皇乗時有作煥乎文章乃建貞元以正乾
乃紀吉辰以殷仲春吉辰伊何號為中和和維大和
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萌芽昆蟲昭蘇有融如
斡𤣥化如運神功於戲徳洽道豐萬邦来同微臣作頌
垂裕無窮
[045-5b]
   晉諡恭世子議
晉侯以驪姬之惑殺太子申生或謂申生得殺身成仁
之道是以晉人諡為恭世子載在方冊古今以為然居
易獨以為不然也大凡恭之義有三以孝保身子之恭
以正承命臣之恭以道守嗣君之恭若棄嗣以非禮不
可謂道受命於非義不可謂正殺身以非罪不可謂孝
三者率非恭也申生有焉而諡曰恭不知其可若垂末
代以為訓戒居易懼後之臣子有失大義守小節者將
[045-6a]
奔走之將欲商㩁敢徵義類在昔虞舜父頑母嚚舜既
克諧瞽亦允若申生父之昏姬之惡誠宜率子道以幾
諌感君心以至誠雖申生之孝不侔於舜而獻公之頑
亦不逮於瞽盍以蒸蒸之乂俾不格於姦乎故咎之始
形則齋栗祗載為虞舜可也若不能及禍之將兆則讓
位去國為吳太伯可也若又不能及難之既作則全身
遠害為公子重耳可也三失無一得於是乎致身於不
義不祗陷父於不徳不慈負罪被名以至於死臣子之
[045-6b]
道不其惑歟夫以堯之聖書美曰允恭舜之孝書美曰温恭今以申生之失道亦謂曰恭庸可稱乎周之衰也
楚子以霸王之器奄有荆蠻光啓土宇赫赫楚國由之
而興諡之為恭猶曰薄徳今申生徇其死不顧其義輕
其身不圖其義俾死之後弑三君奚齊卓/子懷公殺十有五臣
荀息里克丕鄭祁舉共華賈華叔堅錐/歂纍虎特官山祀慶鄭狐突瑕生郤芮實啓禍先大亂
晉國則楚恭之得也如彼申生之失也若此異徳同諡
無乃不可乎左氏修魯史受經於仲尼蓋仲尼之志丘
[045-7a]
明從而明之無善惡無大小莫不微婉而發揮焉至於
申生之死也之諡也畧而無譏何其謬哉何以覈諸且
仲尼修春秋明則有凡例幽則有微㫖其有君不君臣
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率書名以貶之故書曰晉侯殺
其太子申生不言晉人而書晉侯且名太子者蓋明晉
侯不道且罪申生陷君父於不義也以微㫖考之則仲
尼明貶可知矣以凡例推之則左氏之闕文可知矣嗚
呼先王之制謚豈容易哉蓋善惡始終必褒貶於一字
[045-7b]
所以彰明往者勸沮来者故君子於其諡無所苟而已
矣繇是而言則恭世子之諡不亦誣乎不亦誣乎
   漢將李陵論
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也故古之君子
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李陵䇿名上
將出討匈奴竊謂不死於王事非忠生降於戎虜非勇
棄前功非智召後禍非孝四者無一可而遂亡其宗哀
哉予覽史記漢書皆無明譏竊甚惑之司馬遷雖以陵
[045-8a]
獲罪而無譏可乎班孟堅亦從而無譏又可乎按禮云
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故敗而死者是其所也春秋所
以美狼曋者為能獲其死所而陵獲所不死得無譏焉
觀其始以步卒深入虜庭而能以寡擊衆以勞破逸再
接再㨗功孰大焉及乎兵盡力殫摧鋒敗績不能死戰
卒就生降噫墜君命挫國威不可以言忠屈身於夷狄
束手為俘虜不可以言勇喪戰勲於前墜家聲於後不
可以言智罪逭於躬禍移於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
[045-8b]
曹沫為比又何謬歟且會稽之恥蠡非其罪魯國之羞
沬必能報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其微軀受制於
彊虜雖有區區之意亦奚為哉夫吳齊者越魯之敵國
匈奴者漢之外臣俾大漢之將為單于之擒是長冦讎
辱國家甚矣況二子雖不死無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
降無陵及親之禍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竊慕之是
大失臣子之義也觀陵答子卿之書意但患漢之不知
已而不自内省其始終焉何者與其欲刺心自明刎頸
[045-9a]
見志曷若効節致命取信於君與其痛母悼妻尤君怨
國曷若忘身守死而紓禍於親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
苟聴流言遽加厚誅豈非負徳答曰設使陵不苟其生
能繼以死則必賞延於世刑不加親戰功足以冠當時
壯節足以垂後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
流言之能及哉嗚呼予聞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
重於泰山生或輕於鴻毛若死重於義則視之如泰山
也若義重於死則視之如鴻毛也故非其義君子不輕
[045-9b]
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
之道焉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
   太原白氏家狀二道元和六年兵部郎中知制/誥李建按此二撰銘誌
    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
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鄭建之子勝居
於吳楚間號白公因氏焉楚殺白公其子奔秦代為名
將乙丙已降是也裔孫白起有大功於秦封武安君後
[045-10a]
非其罪賜死杜郵秦人憐之立祠廟于咸陽至今存焉
及始皇思武安之功封其子仲於太原子孫因家焉故
令為太原人自武安以下凡二十七代至府君高祖諱
建北齊五兵尚書贈司空曾祖諱士通皇朝利州都督
祖諱志善朝㪚大夫尚衣奉御父諱温朝請大夫檢校
都官郎中公諱鍠字確鍾都官郎中第六子㓜好學善
屬文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巻年十七明經及第解褐授
鹿邑縣尉洛陽縣主簿酸棗縣令理酸棗有善政本道
[045-10b]
節度使令狐章知而重之秩滿奏授殿中侍御史内供
奉賜緋魚袋充滑臺節度叅謀軍府之要多咨度焉居
嵗餘公嘗規章之失章不聴公因留一書遺章不辭而
去明年選授河南府鞏縣令在任三考自鹿邑至鞏縣
皆以清直靜理聞於一時公為人沈厚和易寡言多可
至於涉是非闗邪正者辨而守之則確乎其不可拔也
大厯八年五月三日遇疾歿於長安春秋六十八以其
年權厝於下邽縣邑里夫人河東薛氏夫人之父諱俶
[045-11a]
南縣尉大厯十二年六月十九日歿於新鄭縣私第
享年七十以其年權窆厝於新鄭縣臨洧里公有子五
人長子諱季庚襄州别駕事具後狀次諱季般徐州沛
縣令次諱季軫許州許昌縣令次諱季寧河南府參軍
次諱季平鄉貢進士元和六年十月八日孫居易等始
發䕶靈櫬遷葬於下邽縣北義津鄉北原而合祔焉謹

   襄州别駕府君事狀
[045-11b]
公諱季庚字某鞏縣府君之長子天寶末明經出身解
褐授蕭山縣尉厯左武衞兵曹叅軍宋州司戸參軍建
中元年授彭城縣令時徐州為東平所管屬本道節度
使反反之狀先以勝兵屯埇委勇/切口絶汴河運路然後
謀東闚江淮朝廷憂虞計未有出公與本州刺史李洧
潛謀以徐州及埇口城歸國反拒東平遣驍將信都崇
敬石隠金等率勁卒二萬攻徐州徐州無兵公收合吏
民得千餘人與李洧堅守城池親當矢石晝夜攻拒凡
[045-12a]
四十二日而諸道救兵方至既而賊徒潰運路通首挫
逆謀不敢東顧繇是徐州一郡七邑及埇口等三城到
於今訖不隷東平者實李洧與公之力也徳宗嘉之命
公自朝散郎超授朝散大夫自彭城令擢拜本州别駕
賜緋魚袋仍充徐泗觀察判官故其制云令州將忠謀
翻然効順叶其誠美共賛良圖我懸爵賞俟兹而授宜
加左郡之命仍寵殊階之序貞元初朝廷念公前功加
檢校大理少卿依前徐州别駕當道團練判官仍知州
[045-12b]
事故其制云嘗宰彭城挈而歸國舊勲若此新寵蔑如
或不延厚於忠臣將何勸於義士宜從亞列再貳徐方
秩滿又除檢校大理少卿兼衢州别駕秩滿本道觀察
使皇甫政以公政績聞薦又除檢校大理少卿兼襄州
别駕貞元十年五月二十八日終於襄陽官舍享年六
十六其年權窆於襄陽縣東津鄉南原至元和六年十
月八日嗣子居易等遷䕶於下邽縣義津鄉北原從鞏
縣府君宅兆而合祔焉夫人潁川陳氏陳朝宜都之後
[045-13a]
祖諱璋利州刺史考諱潤坊州鄜城縣令妣太原白氏
夫人無兄姊弟妹八嵗丁鄜城府君之憂居喪致哀主
祭盡敬其情禮有過成人者中外姻族咸稱異之十五
嵗事舅姑服勤婦道夙夜九年迨於奉蒸嘗睦娣姒待
賓客撫家人又三十三年禮無違者故中外凡為冢婦
者皆景慕而儀刑焉又别駕府君即世諸子尚㓜未就
師學夫人親執詩書晝夜教導恂恂善誘未嘗以一棒
一杖加之十餘年間諸子皆以文學仕進官至清近實
[045-13b]
夫人慈訓所致也夫人為女孝如是為婦順如是為母
慈如是舉三者而百行可知矣建中初以府君彭城之
功封潁川縣君元和六年四月三日歿於長安宣平里
第享年五十七其年十月八日從先府君祔於皇姑焉
有子四人長曰㓜文前饒州浮梁縣主簿次曰居易前
京兆府戸曹參軍翰林學士次曰行簡前祕書省校書
郎㓜子金剛奴無禄早世初高祖贈司空有功於北齊
詔賜莊宅各一區在同州同城縣至今存焉故自司空
[045-14a]
而下都官郎中而上皆𦵏於韓城縣今以卜歸不便遂
改卜靳縣府君及襄州别駕府君兩塋於下邽縣義津
鄉北原其兩塋同兆域而異封樹蓋從時宜且叶吉也
謹狀
 
 
 
 
[045-14b]
 
 
 
 
 
 
 
 白氏長慶集巻四十六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白氏長慶集巻四十七
            唐 白居易 撰
  試䇿問制誥凡十/六首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策一道元和元年/四月登第
 問皇帝若曰朕觀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業業承
 天順地靡不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故
 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徵極諌而文學稍進匡時
[046-1b]
 濟俗罔不率由厥後相循有名無實而又設以科條
 增求茂異捨斥已之至言進無用之虛文指切著明
 罕稱於代兹朕所以歎息鬱悼思索其真是用發懇
 惻之誠咨體用之要庶乎言之可行行之不倦上獲
 其益下輸其情君臣之間確然相與子大夫得不勉
 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國家光宅四海年將二百十聖
 𢎞化萬邦懷仁三王之禮靡不講六代之樂罔不舉
 浸澤於下昇中於天周漢以還莫斯為盛自禍階漏
[046-2a]
 壤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農戰非古衣食罕
 儲念兹疲甿遠富庶督耕植之業而人無戀本之
 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斂之困舉何方而可以復
 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濟其艱既往之失何者宜懲將
 來之虞何者當戒昔主父懲患於晁錯而用推恩夷 吾致霸於齊桓而行寓令清求古人之意啓迪来哲
 之懷眷兹洽聞固所詳究又執契之道垂衣不言委
 之於下則人用其私專之於上則下無其効漢元優
[046-2b]
 㳺於儒學盛業竟衰光武責課於公卿峻政非美二
 途取捨未獲所從余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熟究
 其㫖屬之於篇興自朕躬無悼後害
對臣聞漢文帝時賈誼上疏云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
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三是時漢興四十載萬方大理
四海大和而賈誼非不見之所以過言者以為詞不切
志不激則不能迴君聴感君心而發憤於至理也是以
雖盛時也賈誼過言而無愧雖過言也文帝容之而不
[046-3a]
非故臣不失忠君不失聖書之史策以為美談然臣觀
自兹以来天下之理未曾有髣髴於漢文帝時者激切
之言又未有髣髴於賈誼疏者豈非君之明聖不侔於
文帝乎臣之忠讜不逮於賈誼乎不然何衰亂之時愈
多而切直之言愈少也今陛下思禹之昌言而拜之念
漢之極諌而徵之廢芳未/切虛文之無用者奬至言之斥
已者詢臣以可行之策諭臣以不倦之意懇惻鬱悼發
於至誠此真聖王思至理求過言之明㫖也斯則陛下
[046-3b]
之道已𢎞於前代臣之才識劣於古人輒欲過言以裨
陛下明徳萬分之一也裨之者非敢謂言之必可行也
體用之必可明也且欲使後代知陛下踐祚之後有樸
直敢言之臣出焉無俾文帝賈誼專美於漢代然後退
而俯伏以待罪戾焉臣誠所甘心也謹以過言昧死上
對伏蒙陛下賜臣之策有思興禮樂之道念救疲甿之
方辨懲往戒来之宜審推恩寓令之要至矣哉陛下之
念及此實萬葉之福也豈惟一代之人受其賜而已哉
[046-4a]
臣聞疲病之作有因縁焉救療之方有次第焉臣請為
陛下究因縁陳次第而言之臣聞太宗以神武之姿撥
天下之亂𤣥宗以聖文之徳致天下之肥當二宗之時
利無不興弊無不革遠無不服近無不和貞觀之功既
成而大樂作焉雖六代之盡美無不舉也開元之理既
定而盛禮興焉雖三王之明備無不講也理行故上下
輯睦樂達故内外和平所以兵偃而萬邦懷仁刑清而
兆民自化動植之類咸煦熙而自遂焉雖成康文景之
[046-4b]
理無以出於此矣洎天寶以降政教寖微宼既薦興兵
亦繼起兵以遏㓂㓂生於兵兵㓂相仍迨五十載財征
由是而重人力由是而罷下無安心雖曰督農桑之課
而生業不固上無定費雖曰峻管𣙜之法而嵗計不充
日削月朘以至於耗竭其半矣此臣所謂疲病之因縁
者也豈不然乎由是觀之蓋人疲由乎税重税重由乎
軍興軍興由乎冦生㓂生由乎政缺然則未修政教而
望宼戎之銷未銷㓂戎而望兵革之息雖太宗不能也
[046-5a]
未銷兵革而求征徭之省未省征徭而求黎庶之安雖
𤣥宗不能也何則事有以必然雖常人足以致勢有所
不可雖聖哲不能為伏惟陛下將欲安黎庶先念省征
徭將欲省征徭先念息兵革將欲息兵革先念銷㓂戎
將欲銷冦戎先念修政教何者若政教修則下無詐偽暴悖之心而冦戎所由銷矣㓂戎銷則民無興發攻守之
役而兵革所由息矣兵革息則國無餽餉飛輓之費而
征徭所由省矣征徭省則人無流亡轉徙之憂而黎庶
[046-5b]
所由安矣臣竊觀今天下之冦雖已盡銷伏願陛下不
以易銷而自怠今天下之兵雖未盡散伏願陛下不以
難㪚而自疑無自怠之心則政教日肅無自疑之意則
誠信日明故政教肅則暴亂革心誠信明則獷鷙歸命
革心則天下將萌之宼不遏而自銷歸命則天下已聚
之兵不㪚而自息然後重斂可日減疲甿可日安富庶
可日滋困竭可日補日安則和悦之氣積日富則㢘讓
之風形因其㢘譲而示之以理則禮易行矣乗其和悦
[046-6a]
而鼓之以樂則樂易達矣舉斯方而可以復其盛用斯
道而可以濟其艱懲既往之失莫先於誠不明而政不
修戒將来之虞莫先於冦不銷而兵不息此臣所謂救
療之次第者也豈不然乎若齊行寓令之法以霸諸侯
漢用推恩之謀以懲亡國施之今日臣恐非宜何者目
今萬方一統四海一家無隣國可傾非夷吾用權之秋
也雖欲寓令令將何所寓耶今除國建郡置守罷侯無
爵土可疏非主父矯弊之日也雖欲推恩恩將何所推
[046-6b]
耶但陛下嗣貞觀之功𢎞開元之理必將光二宗而福
萬葉矣何區區齊漢之法而足為陛下所慕哉精究之
端實在於此矣又蒙陛下賜臣之問有執契垂衣之道
委下專上之宜敦儒學而業衰責課實而政失者此皆
政化之所急古今之所宜陛下幸念之臣有以見天下
之理興矣夫執契之道垂衣不言者蓋言已成之化非
謀始之課也委之於下者言王者之理庀其司分其務
而已非謂政無小大悉委之於下也專之於上者言王
[046-7a]
者之道秉其樞執其要而已非謂事無巨細悉專之於
上也漢元優㳺於儒學而盛業竟衰者非儒學之過也
學之不得其道也光武責課於公卿而峻政非美者非
考課之累也責之不得其要也臣請重為陛下别白而
明之夫垂衣不言者豈不謂無為之道乎臣聞無為而
理者其舜也歟舜之理道臣粗知之矣始則懋於修已
勞於求賢明察其刑明慎其賞外序百揆内勤萬樞昃
食宵衣念其不息之道夫如是豈非大有為者終則安
[046-7b]
於恭已逸於得賢明刑至於無刑明賞至於無賞百職
不戒而舉萬事不勞而成端拱凝旒立於無過之地夫
如是豈非真有為者乎故臣以為無為者非無所為也
必先有為而後至於無為也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蓋
是謂矣夫委下而用私專上而無効者此由非所宜委
而委之也非所宜專而專之也臣請以君臣之道明之
臣聞上下異位君臣殊道蓋大者簡者君道也小者繁
者臣道也臣道者百職小而衆萬事細而繁誠非人君
[046-8a]
一聰所能徧察一明所能周覽也故人君之道但擇其
人而任之舉其要而執之而已矣昔九臣各掌其事而
唐堯乗其功以帝天下十亂各効其能而周武總其理
以王天下三傑各宣其力而漢兼其用以取天下此三
君者不能為一焉但執要任人而已亦猶心之於四肢
九竅百骸也不能為一焉然而寢食起居言語視聴皆
以心為主也故臣以為君得君之道雖專之於上而下
自有以展其効矣臣得臣之道雖委之於下而人亦無
[046-8b]
以用其私矣由此而言光武督責而政未甚美者非他
昧君臣之道於小大繁簡之際也漢元優㳺而業以寖
衰者非他昧無為之道於始終勞逸之間也二途得失
較然可知陛下但舉中而行之則無所惑矣臣伏以聖
䇿首言曰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又曰上
獲其益下輸其情其末章則又曰興自朕躬無悼後害
此誠陛下思酌下言欲聞上失勤勤懇懇慮臣輩有所
隠情者也臣敢不再竭狂直以副天心之萬一焉臣聞
[046-9a]
古先聖王之理也制欲於未萌除害於未兆故靜無敗
事動有成功自非聖王則異於是莫不欲逞於始悔追
於終政失於前功補於後利害之効可畧而言且如軍
暴而後戢之兵亂而後遏之善則善矣不若防其微杜
其漸使不至於暴亂也官邪而後責之吏姦而後誅之
懲則懲矣不若審其才得其人使不至於姦邪也人餒
而後食之人凍而後衣之惠則惠矣不若輕其徭薄其
稅使不至於凍餒也舉一知十不其然乎今陛下初嗣
[046-9b]
祖宗新臨蒸庶承多虞之運當鼎盛之年此誠制欲於
未萌除害於未兆之時也伏惟陛下敬惜其時重慎於
事既往者且追救於弊後將来者宜早防於事先夫然
則保邦恒在於未危恭已常居於無過三五之道夫豈
逺哉臣生也得為唐人當陛下臨御之時觀陛下昇平
之始斯則臣朝聞而夕死足矣而況充才識之貢承體
用之問者乎今所以極千慮昧萬死當盛時獻過言者
此誠微臣喜朝聞甘夕死之志也不然何輕肆狂瞽不
[046-10a]
避斧鑕若此之容易焉伏惟少垂意而覽之則臣生死
幸甚生死幸甚謹對
   禮部試䇿五道貞元十六年二月/高侍郎試及第
    第一道
 問周禮庶人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盛不蠶者
 不帛不績者不縗皆所以恥不勉抑㳺惰欲人務衣
 食之源也然為政之道當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
 教不易其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