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東雅堂昌黎集註 > 東雅堂昌黎集註 卷十九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雅堂昌黎集註巻十九
  書 序
   與鄭相公書時鄭餘慶以節鎮興元孟東野墓/誌云興元尹以幣如孟氏賻且來
    商家事即此書致謝之意誌云元和/九年八月丁亥孟氏卒書必是時也
再奉示問皆縁孟家事元和九年三月以鄭餘慶為興/元尹餘慶辟孟郊參謀郊挈其
妻行至□/鄉暴卒辭㫖惻惻憂慮深逺竊有以見大人君子篤
於仁愛終始不倦伏讀感欷音/希不知所喻舊與孟往還
[019-1b]
數人昨已共致百千巳來尋已至東都計供葬事外尚
有餘資今裴押衙所二百七十千足以益業為遺孀
永久之頼東野無子/妻鄭氏孟氏兄弟郊二弟/酆郢在江東未至先
與相識亦甚循善所慮才幹不足任事鄭氏兄弟東野/之妻
兄/弟惟最小者在東都固如所示不可依仗孟之深友太
子舍人樊宗師孟下或/有氏字比持服在東都今已外除經營
孟家事不啻如巳前後人所與及裴押衙所送錢物並
委樊舍人主之營致生業必能不失利宜候孟氏兄弟
[019-2a]
到分付成事庶可静守無大闕敗伏惟不至逺慮續具
一一諮報不宣諮或/作咨愈再拜
   與袁相公書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時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帶平章事故云相公
    也公前書薦樊於鄭此又薦於/袁後又以狀薦于朝皆見集中
伏聞賓位尚有闕員幸蒙不以常輩知遇恒不自知愚
且賤思有論薦竊見朝議郎前太子舍人樊宗師本傳/不載
宗師為太子舎人墓/誌亦不載或略之耳孝女聰明家故饒財身居長嫡悉
推與諸弟宗師弟宗/懿宗憲諸弟皆優贍有餘而宗師妻子常
[019-2b]
寒露飢餒宗師怡然處之無有難色窮究經史章通句
解至於隂陽軍法聲律悉皆研極原本又善為文章詞
句刻深獨追古作者為徒不顧世俗輕重通微曉事可
與晤語與或/作以又習於吏職識時知變非如儒生文士止
有偏長退勇守專未為宰物者所識年近五十遑遑勉
勉思有所試閤下儻引而致之密加識察有少不如所
言愈為欺罔大君子便宜得棄絶之罪於門下誠不忍
竒寶横棄道側而閤下篋櫝尚有少闕不滿之處篋或/作匱
[019-3a]
少闕一作闕/少或無闕字猶足更容輙冒言之退増汗懾謹狀
   與卾州栁中丞書公綽始自御史中丞出為湖/南觀察使後徙卾岳時方討
    呉元濟詔發岳卾兵五千𨽻安州刺史李聽/公綽曰朝廷謂吾儒生不知兵邪請自行許
    之引兵渡江如古名將毎戰輙勝/其為卾岳觀察使在元和七年云
淮右殘孽一作/賊尚守巢窟或作窟巢/又作巢穴環冦之師殆且十
萬瞋目語難此用莊子語杭/蜀本作難語非自以為武人不肯循法度
頡頏作氣勢頡音擷頏/胡江切竊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
屬也不聞有一人援稃鼔誓衆而前者俱日令走馬來
[019-3b]
求賞給助冦為聲勢而已日或/作月閤下書生也詩書禮樂
是習仁義是修法度是束一旦去文就武鼔三軍而進
三一/作六陳師鞠旅詩鉦人伐鼔陳師鞠旅注云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旅鞠告也
與為辛苦慷慨感激同食下卒將二州之牧以壯士氣斬所
乗馬以祭踶死之士踶徒計切蹋/也又音提雖古名將何以加兹
此由天資忠孝鬱於中而大作於外動皆中於機㑹以
取勝於當世而為戎臣師豈常習於威暴之事而樂其
鬬戰之危也哉愈誠怯弱不適於用聽於下風竊自増
[019-4a]
氣誇於中朝稠人廣衆㑹集之中或無㑹/集二字所以羞武夫
之顔令議者知將國兵而為人之司命者不在彼而在
此也而在或/無而字臨敵重慎誡輕出入良食自愛以副見慕
之徒之心食或作用非是或無之/徒二字又無下之字而果為國立大功也
幸甚幸甚不宜愈再拜
   又一首
愈愚不能量事勢可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頓三州
之地彰義節度使管/申光蔡三州蚊蚋蟻蟲之聚感兇豎喣濡飲食
[019-4b]
之惠兇豎呉/元濟也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出死力
以抗逆明詔戰天下之兵乗機逐利四出侵暴屠燒縣
邑賊殺不辜環其地數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許
潁淮江為之騷然丞相公卿士大夫勞於圖議圖或作/國非是
握兵之將熊羆貙虎之士貙獸名説文貙獌/似狸者椿俱切畏懦䠞蹜
足廹也上子六/切下所六切莫肯杖戈為士卒前行者獨閤下奮然
率先揚兵界上奮上或/有能字將二州之守親出入行間與士
卒均辛苦生其氣勢見將軍之鋒穎凛然有向敵之意
[019-5a]
用儒雅文字章句之業取先天下武夫闗其口而奪之
闗一/作閉愚初聞時方食不覺棄匕箸起立豈以為閤下
真能引孤軍單進與死㓂角逐真或作直非/是或無單字争一旦僥
倖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貴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
適機宜而風采可畏愛故也是以前狀輙述鄙誠眷惠
手翰還答益増欣悚惠下或有賜/字益一作伏夫一衆人心力耳目
使所至如時雨三代用師不出是道閤下果能充其言
繼之以無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雖國家故所失地
[019-5b]
旬歳可坐而得歳或作月/又作序况此小㓂安足置齒牙間勉
而卒之以俟其至幸甚諸本幸甚下複/出幸甚二字夫逺徴軍士行
者有羇旅離别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本軍有饋
餉煩費之難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則怨緩之則
不用命浮寄孤懸形勢銷弱又與賊不相諳委臨敵恐
駭難以有功若召募土人召或/作占必得豪勇與賊相熟知
其氣力所極無望風之驚愛䕶鄉里勇於自戰徴兵滿
萬不如召募數千公此議詳見論/淮西事宜狀閤下以為何如儻可
[019-6a]
上聞行之否一作/可否計已與裴中丞相見行營事冝不惜
時賜示及裴中丞即度也時憲宗遣度/視淮西諸軍還奏多合上㫖幸甚不宣愈再

   答魏博田僕射書田𢎞正始名興先是田季安/為魏博節度使元和七年季
    安卒其子懐諌自立委政於家奴蔣士則衆/怒脅拜𢎞正使主軍𢎞正於是圖其地籍其
    人以獻於朝憲宗嘉之詔檢校工部尚書充/魏博節度使且賜今名八年十一月公以比
    部郎中史館修撰為作先廟碑九年𢎞正拜/檢校尚書右僕射其年公以考功郎中知制
    誥故曰蒙恩/改職事也
[019-6b]
季冬極寒伏惟僕射尊體動止萬福即日愈蒙免蒙恩
改職事不任感懼諸本無蒙免二字今从閭本也今按/蒙免者蒙田之庇而得遣免 連上
文為句蒙恩者蒙上之恩/而改職事也連下文為句使至奉十一月十二日示問
欣慰殊深賛善十一郎行𢎞正子布肇/犫早牟章已附狀已下一/有曽字
伏計尋上達愈雖未獲拜識嘗承僕射眷私猥辱薦聞
待之上介事雖不允受賜實多頃者又蒙不以文字鄙
薄令譔廟碑見遇殊常荷德尤切安有書問稍簡遂敢
自疎比所與楊書記書蓋縁久闕附狀求因閒粗述下
[019-7a]
或無求字閒或作閑為今按此謂/求揚書記因田之閒 述已意也忽奉累紙示問辭
意重疊捧讀再三但増慙悚僕射公忠賢德為内外所
宗位望益尊謙巽滋甚謬承知遇欣荷實深伏望照察
限以官守拜奉未由無任馳戀謹因使迴奉狀不宣謹

   與華州李尚書書吕本注絳字以史考之綘以/元和十年二月出刺華州又
    公與綘同年故曰久/故蜀本注實字非是
比來不審尊體動止何似比或作夜/又作日乍離闕庭伏計倍
[019-7b]
増戀慕愈於久故游從之中伏蒙恩奬知待或無/伏字最深
最厚無有比者比或/作倫懦弱昏塞不能奮勵出竒少答所
遇拜辭之後竊念旬朔不即獲侍言笑東望殞涕有兒
女子之感或無子字史記非兒女子所/知為兒女子所詐當有子字獨宿直舍公時/以考
功郎中/知制誥無可告語展轉歔欷不能自禁華州雖實百郡
之首重於藩維然閤下居之則為失所愚以為茍慮有
所及宜宻以上聞不宜以疎外自待不下或/無宜字接過客俗
子絶口不挂時事務為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親近藥
[019-8a]
物方書動作步趨以致和宣滯為國自愛副鄙陋拳拳
之心幸甚幸甚謹奉狀不宣愈再拜
   京尹不臺參答友人書或作與友人論京尹不/臺參書長慶三年六月
    以公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敕放臺參後不/得為例按魏氏春秋云故事御史中丞輿洛
    陽令相遇則分路而行以土主多逐捕不欲/稽留然非唐制也順宗實録云故事尹與御
    史相遇尹下道避尹尚避御史豈有不臺參/之理當時敕放臺參後不為例則知故事須
    臺參也又曰時宰相惡御史中丞李紳欲逐/之特詔公不臺參以激紳紳果劾奏公公以
    詔自觧文刺紛然宰相以臺府不協遂罷公/為兵部侍郎而出紳為江西觀察使紳朝辭
[019-8b]
    泣訴穆宗遂留紳為兵部侍郎公復為吏部/按貞元十八年公為四門博士時薦士十人
    於陸傪李紳在焉紳味其平昔之薦而劾公/公既不言而世亦未有辨之者又謂公蹙紳
    以附逢吉獨王黄州答丁晉/公書以謂曲在紳蓋公論也
所示情眷之至不勝悚荷臺參實奏云容桂觀察使帶
中丞尚不臺參或無/使字京尹郡國之首所管神州赤縣官
帶大夫豈得却不如事須臺參聖恩以為然便令宣與
李紳不用臺參亦是何典故赤令尚與中丞分道而行
何况京尹方云吕丞相本改定亦是以下十九字綴於/事須臺參之下仍於却不如下添中丞二字
[019-9a]
慶善云今本顛倒不可讀當从唐本不知洪所謂唐本/者何本也閣杭蜀本只同今文姑以闕疑可也一曰不
用臺參已下當再出臺參二字義亦自通闕今按二説/皆未安後説雖差勝然文意似亦未足當 之以俟知
者/人見近事習耳目所熟人上或/有夫字稍殊異即怪之其於
道理有何所傷聖君使行即是故事自古豈有定制也
停推廵縁府中褊廹是實若别差人即是妄説豈有此
事小人言不可信類如此亦在大賢斟酌而斷之流言
止於智者正謂此耳客多自修報狀不得或作不及自/修報或作不
及修/報狀伏惟照察照方作昭察今按唐人/書帖用照 字亦多
[019-9b]
   送陸歙州詩序陸傪也或無詩字或作送陸員/外出刺歙州詩序序一本自此
    下為第/二十巻
貞元十八年二月十八日祠部員外郎陸君出刺歙州
朝廷夙夜之賢都邑游居之良居一/作從齎咨涕洟咸以為
不當去歙大州也刺史尊官也由郎官而往者前後相
望也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宣使之所察歙為
富州宰臣之所薦聞天子之所選用其不輕而重也較
然矣如是而齎咨涕洟以為不當去者陸君之道行乎
[019-10a]
朝廷則天下望其賜刺一州則專而不能咸或作或而/屬下句方
从閣本作咸而屬上句本今按/莊子有周徧咸之語方 得之先一州而後天下豈吾
君與吾相之心哉先上諸本有謂字方从閣本云杭本/訛咸作或然尚無謂字蜀本始作或
為今本易為作/謂訛轉甚也於是昌黎韓愈道願留者之心而泄其
思作詩曰
我衣之華兮我佩之光華一/作美陸君之去兮誰與翺翔諸/本
如此方从閣杭本光翔下皆有兮字去下無兮字句今/按古詩賦有句句用韻及語助者賡歌是也有隔 用
韻及兮而兮在上句之末韻在下句之末者騷經是也/有隔句用韻而上句不韻不兮下句押韻有兮者橘頌
[019-10b]
之類是也今此詩方本若用賡歌之例則華光有兮而/不韻其去字一句又并無也若用騷經之例則光翔當
用韻而不當有兮華雖可以有兮而去復不可以無兮/也若用橘頌之例則下三句為合而首句不當有兮也
韓公深於騷者不應如此蓋方所从之本失之也今定/从諸本以騷經及賈誼弔屈首章為例若欲以橘頌為
例則止去方本首句一兮字尤為/簡便但無此本不敢以意創耳歛此大惠兮施于一
州今其去矣胡不為留我作此詩歌于逵道無疾其驅
天子有詔
   送孟東野序據集貞元十九年與陳給事書云/送孟郊序一首生紙寫不加裝飾
    此序吕汲公以為是年作序云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時東野為溧陽尉云
[019-11a]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
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
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
已者而后言其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
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為一/作有樂也者鬱於中而泄於外
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
物之善鳴者也維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
之鳴是故以鳥鳴春鳥下閣本有/獸字非是以雷鳴夏以蟲鳴秋
[019-11b]
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敓敓古奪字/或作奪其必有不得其平
者乎其於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於言又
其精也方从閣杭蜀本去又字而取下/句尤字足成一句不成文理尤擇其善鳴者
而假之鳴按上文巳再言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矣則/此又言人聲之精者為言而文詞又其精者
故尤釋其善鳴者而假之鳴又字尤字正是闗鍵血脉/首尾相應處方以三本之誤遂去又字而以尤字屬上
句不唯此句不成文理又使此篇/語無次第其誤尤甚今悉正之其在唐虞咎陶禹其
善鳴者也而假以鳴在下或有於字/假下或有之字䕫弗能以文辭鳴
弗或作不/而無能字又自假於韶以鳴夏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伊
[019-12a]
尹鳴殷周公鳴周凡載於詩書六藝皆鳴之善者也周
之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逺傳曰天將以夫子為
木鐸其弗信矣乎其末也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辭或/作説
下或有於楚二字莊子蒙人蒙梁地/也且辭楚威王之聘未嘗仕於楚也楚大國也其亡也
以屈原鳴臧孫辰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楊朱墨翟管
夷吾晏嬰老聃申不害韓非脊到脊到在申韓前申韓/稱之有書四十六篇
脊古/慎字田駢鄒衍尸佼孫武張儀蘇秦之屬皆以其術鳴
秦之興李斯鳴之漢之時司馬遷相如揚雄最其善鳴
[019-12b]
者也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絶也其下/方無
其字然亦未嘗絶也諸本皆有此句方从閣本/刪去 今按有此一句文意乃足閣本脱也就其善
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
善下或有鳴字浮方从諸本作淳唯蜀本及文苑作浮/ 今按此數句皆言魏晉以下文章之病不應用淳字
以美之諸本皆誤以數以急弛以肆二句諸本皆如此/方从謝本刪去二 字 今按自其聲至此四句當為
一列其第二第四句古本偶皆脱一字而方必从之遂/使句之短長參差不齊而不可讀正與上李巽書相似
其意以為必如是然後為古/而不知所謂古者不在是也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將
夭醜其徳莫之顧邪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諸本如/此方从
[019-13a]
閣木以亂為詞又从閣杭本删去將天以下十九字詞/今按方本極無理蓋因亂而誤為辭又因辭而轉作
耳今當改詞為亂又/補十九字文意乃足唐之有天下陳子昻蘇源明元結
李白杜甫李觀皆以其所能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東
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於古其他浸淫
乎漢氏矣魏晉方作晉魏或無古字氏矣/方从閣本無此二字皆非是從吾遊者李
翺張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鳴信善矣或無信字或作善/鳴皆非是左傳云
克已復禮仁也信善哉公雖/未必用此語然亦偶合也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
鳴國家之盛邪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
[019-13b]
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則懸乎天矣閣杭蜀苑則下有/有字非是若果有
有字即天下當/有者字更詳之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東
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命於天者
以解之釋或作懌然者或作者然云顧命王不懌或作/不釋釋猶開釋也 按嘉祐本作不釋然者其
語本出莊子或本皆誤/也以解或無以字非是
   送許郢州序或作送許史君刺郢州序仍注仲/輿二字或作志雍樊云志雍安陸
    許氏貞元九年進士時于頔節制山南東道/郢於山南為屬邑是時頔斂民方急公因志
    雍之行序以規之公貞元十八年上于頔書/故云愈嘗以書自通于于公頔此序十九年
[019-14a]
    作/也
愈嘗以書自通於于公累數百言公下或/有頔字其大要言先
達之士得人而託之要下或/有也字則道德彰而名問流問或/作聞
後進之士得人而託之則事業顯而爵位通下有矜乎
能上有矜乎位雖恒相求而喜不相遇諸本無喜字方/从閣杭蜀苑得
之于公不以其言為不可復書曰足下之言是也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世下或有/出羣字而能與卑鄙庸
陋相應答如影響是非忠乎君而樂乎善以國家之務
[019-14b]
為已任者乎愈雖不敢私其大恩抑不可不謂之知已
恒矜而誦之情巳至而事不從事不從謂不/能卒言之也小人之所
不為也故於使君之行道刺史之事以為于公贈凡天
下之事成於自同而敗於自異為刺史者恒私於其民
不以實應乎府謂觀/察府為觀察使者恒急於其賦不以情
信乎州繇是刺史不安其官繇一/作縣觀察使不得共政財
巳竭而歛不休人已窮而賦愈急賦或作/怒非是其不去為盗
也亦幸矣誠使刺史不私於其民觀察使不急於其賦
[019-15a]
或無下/其字刺史曰吾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惠不可以獨厚
觀察使亦曰某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歛不可以獨急或/無
以/字如是而政不均令不行者未之有也其前之言者于
公既已信而行之矣前下或無之字/非是既一作即今之言者其有不
信乎縣之於州猶州之於府也有以事乎上有以臨乎
下同則成異則敗者皆然也非使君之賢其誰能信之
信或作/從非是愈於使君非燕游一朝之好也故其贈行不
以頌而以規
[019-15b]
   送竇從事序竇平貞元五/年登進士第
踰甌閩而南皆百越之地甌或作越以下文重出越字/考之非是或無甌字亦非越
或作/粤於天文其次星紀其星牽牛連山隔其隂鉅海敵
其陽敵一作歊氣上烝也方从閣苑作敲云敲横擿也/謂鉅海敲蕩其南也 今按敲微扣也字書訓以
横擿而漢書注又訓擿為發動蓋不以杖末奮擊但以/杖身微扣而發動之所謂横擿也海之為物最鉅其所
震蕩豈微扣之謂邪閣本蓋誤而方必為曲説以附之/殊不可曉作歊亦非是但當作敵乃當扺對捍之意與
上句隔字/正相對也是維島居卉服之民風氣之殊著自古昔維/一
作皆島作鳥居作夷氣閣蜀本作俗風今按島居卉服/已見其民服之陋因又言此以見其 氣之惡自是両
[019-16a]
事故下文云民俗既遷風氣亦/隨也閣蜀皆誤古或作在非是唐之有天下號令之所
加無異於逺近民俗既遷風氣亦隨雪霜時降癘疫不
疫或/作疾瀕海之饒固加於初或云瀕濱也篆文無濱字/漢志瀕南山又瀕河十郡
只用瀕字加於/或作如其非是是以人之之南海者若東西州焉之之/諸本
無複出之字方从閣杭/蜀苑得之若或作如皇帝臨天下二十有二年臨下/或有
御/字詔工部侍郎趙植為廣州刺史貞元十七年以工部/侍郎趙植充嶺南節
度/使盡牧南海之民署從事扶風竇平平扶風/平陵人平以文辭
進於其行也其族人殿中侍御史牟牟字貽周為東/都留守判官
[019-16b]
東都交遊之能文者二十有八人賦詩以贈之於是昌
黎韓愈嘉趙南海之能得人壯從事之答於知我不憚
行之逺也我或作已行之逺文苑如此諸本之或作/於或作我於行逺或無行之二字皆非是
樂貽周之愛其族叔父貽上或有/其宗二字能合文辭以寵榮之
作送竇從事少府平序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鄭國之俗三月上/已於溱洧水上執
    蘭招魂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用/上巳時公為四門博士作此序
與衆樂之之謂樂樂而不失其正一作/節又樂之尤也尤/一
[019-17a]
作/光四方無鬭争金革之聲京師之人既庶且豐天子念
致理之艱難樂居安之閒暇肇置三令節舊史云貞元/四年九月詔
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節日冝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五年正月詔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
代正月晦日備三令節數此序在貞元任午癸未閒公/為四門博士其云肇置三令節蓋謂德宗朝始置耳
詔公卿羣有司至于其日率厥官屬或無/屬字飲酒以樂所
以同其休宣共和感其心成其文者也三月初吉實惟
其時司業武公下或有少/儀二字於是總太學儒官三十有六
人列燕於祭酒之堂罇爼既陳肴羞惟時醆斝序行一/作
[019-17b]
有/序獻酬有容歌風雅之古辭斥夷狄之新聲襃衣危冠
與與如也與與或作愉愉以杭蜀本云詩我黍與與淮/南子善用兵者陵其與與皆音餘 今按論
語有此/全句有儒一生儒一或/作一儒魁然其形抱琴而來厯階以
以或/作而坐於罇爼之南鼓有虞氏之南風見家/語賡之以
文王宣父之操見史記孔子學/琴於師襄事優游夷愉廣厚高明追
三代之遺音想舞雩之詠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
有下或/有所字武公於是作歌詩以美之命屬官咸作之命
四門博士昌黎韓愈序之
[019-18a]
   送齊皥下第序皥或作曎考唐宰相世系表當/作皥序云齊生之兄為時名相
    出藩于鎮謂齊映也以世系考之映兄弟六/人昭映曍照煦無有曎者豈曎後改名曍
    或煦耶諸本或作齊曍或作齊曙按登科記/映大歴五年昭貞元十五年皥十一年煦元
    和二年踵登進/士第而曙亡焉
古之所謂公無私者其取捨進退無擇於親疎逺邇惟
其宜可焉其下之視上也亦惟視其舉黜之當否不以
親疎逺邇疑乎其上之人下或有也字或無之/人二字而有也字故上之
人行志擇誼或無故/字之字坦乎其無憂於下也下之人尅巳
[019-18b]
慎行確乎其無惑於上也是故為君不勞而為臣甚易
見一善焉可得詳而舉也見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閣杭蜀苑無/詳明二字及道之衰上下交疑於是乎舉讎舉子之
事載之傳中而稱美之而謂之忠或無下而字見左氏/襄公三年晉祁奚請
老舉讎/舉子事見一善焉若親與邇不敢舉也或無/敢字見一不善
焉若疏與逺不敢去也衆之所同好焉矯而黜之乃公
也衆之所同惡焉衆下或皆/有人字激而舉之乃忠也於是乎
有違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媿之名若然者俗所謂
[019-19a]
良有司也然或/作是膚受之訴不行於君巧言之誣不起於
人矣烏虖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
乎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烏虖猶嗚呼也古文於乎烏/虖嗚呼皆一義或作於是乎
非是為有或無為字為人嚮道諸本皆同但嚮或作鄉/閣苑以人為仁殊無文理蓋所謂人者指應舉者而言
為之作嚮道者謂指引其道路所嚮如公之於侯喜侯/雲長之徒是已其作鄉者亦音向與兵書所謂以鄉人
為導者音義/皆不同也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過也則曰
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舉天下人焉則非今
舉天下人之過也蓋其漸有因其本有根生於私其親
[019-19b]
其下或/有所字成於私其身以巳之不直而謂人皆然其植之
也固久其除之也實難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
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巳矣乎其終能復古乎若高
陽齊生者其起予者乎齊生之兄之兄或/無之字為時名相出
藩于南于下杭苑有鎮字閣本無洪今按齊映以貞元/七年由桂管改江西是時 州只為江西觀察
使至咸通中乃有鎮/南之號耳杭苑皆誤朝之碩臣皆其舊交齊生舉進士
有司用是連枉齊生齊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
司其枉我哉其枉或作豈枉/今从閣杭蜀本我將利吾器而俟其時耳
[019-20a]
抱負其業東歸於家吾觀於人有不得志則非其上者
衆矣亦莫計其身之短長也若齊生者既至矣一云既/屈矣一
作既不得志矣未今按上文曰我之未/至也下文曰我 也則此作至為是而曰我未也不
以閔於有司其不亦鮮乎哉未下或/有至字吾用是知齊生後
日誠良有司也能復古者也公無私者也知命不惑者

   送陳密序
太學生陳密請於余曰密承訓於先生今將歸覲其親
[019-20b]
不得朝夕見願先生賜之言密將以為戒覲或/作拜密來太
學舉明經累年不獲選經下或有者字/獲下或有其字是弗利於是科
也今將易其業而三禮是習唐制取士有明經科而明/經之别有五經有三經有
二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三禮科貞元五年二月置願先生之張之也密將以
為鄉榮或無/以字余媿乎其言遺之言曰子之業信習矣其
容信合於禮矣其下或有/儀字非是抑吾所見者外也夫外不足
以信内子誦其文則思其義習其儀則行其道則將謂
子君子也爵禄之來也不可辭矣科寧有利不利邪誦/其
[019-21a]
習其或並/無其字
   送李愿歸盤谷序此序貞元十七年作公年纔/三十四耳東坡云歐陽公言
    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詞而巳余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序而已平
    生欲效此作每執筆輙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歩 此序孟州濟原縣有石本
    其閒小/有異同
太行之陽有盤谷太行山谷在懐州陽南也/盤谷地名在孟州濟原縣盤谷之間
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
閒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
[019-21b]
人李愿居之盤下諸本皆有旋字洪氏石本杭本同或/作桓樊氏石本閣蜀苑刪去 今按石本
之不同説見於後友人諸本及洪/氏石本皆作友樊氏石本作有愿之言曰人之稱大
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于諸本作於/今從石本名聲昭于
峕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
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
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丈苑賞作賜樊氏/石本無此六字才畯滿前
畯或/作俊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
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
[019-22a]
閒居妬寵而負恃争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
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天子諸本作主上方从石本/為上諸本有所字方从石本
刪去下文於時者/之所為也同此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
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逺諸本如此石/間苑作逺望坐茂樹
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採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
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蜀本及洪氏石本之作/所苑捽樊石本作之與其有譽
於前孰若無毁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
與其下諸本並有有/字方从石本刪去車服不維刀鋸不加埋亂不知
[019-22b]
黜陟不聞大夫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
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上士/思切
下七/余切口將言而囁嚅上之舌切又而舌切/下女居切又音如處穢汙而不
羞觸刑辟而誅戮穢汙諸本作汙穢今用石本改/不羞一本作弗羞辟石本作法徼倖
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昌黎
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
盤之中維子之宫盤之土可以稼諸本作惟子之稼/今从石閣如此
之泉可濯可沿石閣杭本沿作湘方从蜀本云洪慶善/以為作湘者石本磨滅以閣本意之也
[019-23a]
然此文自如往而復以上皆二語一韻以稼叶土此類/固多以容叶深以詩七月易恒卦卜家考之亦合古韻
獨湘不可與泉叶按公論語筆觧以浴于沂作沿于沂/政與此沿同義今只以沿為正 今按方以古韻為据
舍所信之石杭閣本而去湘从沿其説當矣然必以筆/觧為説又似太拘今世所傳筆觧蓋未必韓公本真也
又按洪慶善云石本在濟源張端家皆缺裂不全惟可/濯可湘一句甚明又與方引洪氏磨滅之説不同不知
何故姑記之以竢知者然其大歸只為从湘字耳政使/實然亦不足取其説詳於下條云或曰湘字考之説文
云烹也詩采蘋于/以湘之从湘為正盤之阻誰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
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殃殃方从洪校/石本作央又
云樊木只作殃然閣杭蜀本皆作央王逸注離騷云央/盡也已也方又云此文如叢作藂俊作畯時作峕皆石
[019-23b]
本字也樊今按作殃於義為得又按此篇諸校本多从/古本而 洪兩石巳自不同未知孰是其有同者亦或
無理未可盡信按歐公集古跋尾云盤谷序石本貞元/中所刻以集本校之或小不同疑刻本誤然以其當時
之物姑存之以為佳玩其小失不足校也詳公此言最/為通論近世論者專以石本為正如水門記溪堂詩予
巳論之南海廟劉統軍碑之/類亦然其謬可考而知也虎豹逺跡兮蛟龍遁藏鬼
神守䕶兮呵禁不祥禁或/作禦飲則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
奚所望則或/作且膏吾車兮秼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
徜徉
   送牛堪序此篇或在後巻之首閣杭置本置此/公時為四門博士堪為太學生在貞
[019-24a]
    元十五/年云
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徴辭引類旁出
入他經者又誦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登第於有司
者去民畝而就吏禄由是進而累為卿相者常常有之
其為獲也亦大矣然吾未嘗聞有登第於有司而進謝
於其門者門上或/無其字豈有司之待之也抑以公不以情抑/一
作御一/無抑字舉者之望於有司也亦將然乎其進而謝於其
門也則為私乎抑無乃人事之未思或者不能舉其禮
[019-24b]
乎若牛堪者思慮足以及之材質足以行之而又不聞
其往者其將有以哉或無/將字違衆而求識衆一/作俗立竒而取
名非堪心之所存也由是而觀之若堪之用心其至於
大官也不為幸矣於一/作為堪太學生也余博士也博士師
屬也於其登第而歸將榮於其鄉也能無説乎
 
 
 東雅堂昌黎集註巻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