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別本韓文考異 >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46
言解鄠人對或云皆少作陳齊/之云通解之乎者也下皆未當此雖少作然
    亦本/訛也
今之人以一善為行而恥為之慕達節而稱夫通才者
多矣然而脂韋汩没以至於老死者相繼亦未見他之
[045-1b]
他下或有人字○今/按此句疑有脱誤其豈非亂教賊名之術歟亂或/作害
且五常之教與天地皆生然而天下之人不得其師終
不能自知而行之矣地下方有/而字非是故堯之前千萬年天下
之人促促然不知其讓之為美也於是許由哀天下之
愚且以爭為能迺脱屣其九州髙揖而辭堯由是後之
人竦然而言曰雖天下猶有薄而不售者況其小者乎
或作焉/下同故讓之教行於天下許由為之師也為之或作/之為下二
語/同自桀之前千萬年天下之人循循然不知忠易其死
[045-2a]
也故龍逢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
於是進盡其言退就割烹就下或有/其字非是故後之臣竦然而
言曰雖萬死猶有忠而不懼者況其小者乎故忠之教
行於天下由龍逢為之師也忠之上或有/其字非是自周之前千
萬年渾渾然不知義之可以換其生也周或作殷/方無以字故伯
夷哀天下之偷且以彊則服食其葛薇逃山而死之下/或有
人字服或作伏且以彊/則服作一句或有脱誤故後之人竦然而言曰雖餓死
猶有義而不懼者況其小者乎故或作於是義/或作死或作強故義之
[045-2b]
教行於天下由伯夷為之師也是三人俱以一身立教
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其教存扶持天地功
亦厚矣或無百字存下或有/於字功上或有而字嚮令三師恥獨行慕通達
則堯之日必曰得位而濟道安用讓為用或/作能夏之日必
曰長進而否退安用死為周之日必曰和光而同塵安
用餓為和光而同塵方/作同塵而和光若然者天下之人促促然而爭
循循然而佞渾渾然而偷其何懼而不為哉是則三師
生於今必謂偏而不通者矣其可不謂之大賢人者哉
[045-3a]
方無則字必字謂偏作為/偏矣作也矣上或無者字嗚呼今之人其慕通達之為
弊也且古聖人言通者蓋百行衆藝備於身而行之者
而上或/有通字今恒人之言通者蓋百行衆藝闕於身而求
合者也是則古之言通者通於道義今之言通者通於
私曲其亦異矣古之今之下/或並有人字將欲齊之者其不猶矜糞
丸而擬質隋珠者乎或無其字或無不/字或無之矜二字且令今父兄教
其子弟者曰爾當通於行如仲尼雖愚亦知其不能也
方無亦字也/或作邪非是曰爾尚力一行如古之一賢雖中人亦希
[045-3b]
其能矣賢上或/無一字豈不由聖可慕而不可齊邪賢可及而
可齊也也方作邪○今按恐上句無/邪字下句也字却當作邪今之人行未能及
乎賢而欲齊乎聖者亦見其病矣夫古人之進修或㡬
乎聖人今之人行不出乎中人而恥乎力一行為獨行
且曰我通同如聖人進修或作中人非是我/下或有周字同字疑衍彼其欺心
邪吾不知矣彼其欺人而賊名邪吾不知矣余懼其説
之將深為通解
   擇言解
[045-4a]
    韓曰此篇雖曰擇言甚於水火然曰知理者/必擇於言則未甞欲人緘嘿茍容而已不然
    則幕中之評臺中之/辦公豈遂忘言乎哉
火洩於密而為用且大能不違於道可燔可炙可鎔可
甄以利乎生物及其放而不禁反為災乎乎方作於方/無其字下二
語/同水發於深而為用且遠能不違於道可浮可載可飲
可灌以濟乎生物及其導而不防反為患矣乎方/作於言起
於微而為用且慱能不違於道可化可令可告可訓以
推於生物及其縱而不慎反為禍矣火既我灾有水而
[045-4b]
可伏其熖能使不䧟于灰燼矣䧟或作蹈/或作熖水既我患有
土而可遏其流能使不仆於波濤矣方無而/可字言既我禍
即無以掩其辭能不罹於過者亦鮮矣於過或作其失/過下方有失字
所以知理者又焉得不擇其言歟其為慎而甚於水火
言上方無其/字而字恐誤
   鄠人對
    樊曰新史孝友傳云唐時陳藏器注本草拾/遺謂人肉治棄疾自是民間以父母疾多刲
    股肉以進或給帛或旌門善乎韓愈之論得/父母疾烹藥餌以是為孝未聞毁肢體者也
[045-5a]
鄠有以孝為旌門者乃本其自於鄠人曰彼自剔股以
奉母疾瘳大夫以聞其令尹令尹以聞其上上俾聚土
以旌其門使勿輸賦以為後勸孝下為字疑衍又疑是/而字其門或無其字以
為或作欲為恐按尹謂/京兆尹令字 衍下同鄠大夫常曰他邑有是人乎愈
曰母疾則止於烹粉藥石以為是未聞毁傷支體以為
養在教未聞有如此者或無愈字或無止字母下十二/字 本作父母疾烹藥餌以是
為孝字今按是字或是事字按下文又有/未聞 此未聞字恐衍或是若夫字之類茍不傷於義
則聖賢當先衆而為之也聖賢方/作賢聖是不幸因而致死則
[045-5b]
毁傷滅絶之罪有歸矣其為不孝得無甚乎而下或有/此字 今
按此句上是/字疑是此字茍有合孝之道又不當旌門蓋生人之所
宜為竭竭當/作曷足為異乎茍或作若合下疑/有乎字或無足字既以一家為
孝是辨一邑里皆無孝矣以一身為孝是辨其祖父皆
無孝矣然或䧟於危難能固其忠孝而不茍生之逆亂
以是而死者乃旌表門閭爵禄其子孫斯為為勸已矧
非是而希免輸者乎生之方云劉仲枕謂之當作/於恐或然也表下或有其字習不
以毁傷為罪滅絶為憂不𦝫於市而已黷於政況復旌
[045-6a]
其門為憂或作/其憂非是
   河南府同官記方無/府字
永貞元年愈自陽山移江陵法曹叅軍獲事河東公公
甞與其從事言建中初天子始紀年更元命官司舉貞
觀開元之烈方無下公字烈或/作例或作列非是羣臣惕慄奉職命材登
良不敢私違當時自齒朝之士而上以及下百執事官
闕一人將補必取其良百下方/有吏字然而河南同時於天下
稱多獨得將相五人或無同時二字方無將字人今按/下文所記實為宰相者三 裴均
[045-6b]
未為真相故特著其官職戎馬之/盛則此處宜有將字方本誤故於府之叅軍則得
我公於河南主簿則得故相國范陽盧公邁/於氾水主
簿則得故相國今太子賔客滎陽鄭公餘慶下相國上/方無故字 今
按故故相猶今言前宰相/非亡没之謂方本誤也於陸渾主簿則得相國今吏
部侍郎天水趙公宗儒相國今/或作今相國於登封主簿則得故吏
部尚書東都留守呉郡顧公少連故下方有相國字/今以下文考之非是
公去河南為右補闕其後由尚書左丞至宰相鄭公去
氾水為監察御史佐山南軍其後由工部侍郎至宰相
[045-7a]
罷而又為趙公去陸渾為右拾遺其後由給事中為宰
中為或/作中至顧公去登封為監察御史其後由京兆尹至
吏部尚書東都留守我公去府為長水尉其後由膳部
郎中為荆南節度行軍司馬遂為節度使自工部尚書
至吏部尚書三相國之勞在史冊顧吏部慎職小心于
時有聲在上或/有布字我公愿潔而沉密開亮而卓偉行茂于
宗事修于官嗣紹家烈不違其先作帥荆南厥聞休顯
武志既揚文教亦熙登槐贊元其慶且至帥或作扜/亦方作既
[045-7b]
好語故事者以為五公之始迹也同其後進而偕大也
亦同其稱名臣也又同官職雖分而功德有巨細其有
忠勞於國家也同有若將同其後而先同其初也或無/官職
字分作則屬之下文而無而字/忠上或無有字家下或無也字有聞而問者於是焉書
既五年始立石刻其語河南府叅軍舍庭中方無有字/語下方有
于/字於時河東公為左僕射宰相出藩大邦開府漢南時/或
作/是鄭公以工部尚書留守東都趙公以吏部尚書鎮江
陵漢南地連七州戎士十萬其官宰相也留守之官居
[045-8a]
禁省中嵗時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官於宫城門外而
衙之守下方/無之字江陵故楚都也戎士五萬三公同時千里
相望可謂盛矣河東公名均姓裴氏
   記宜城驛
    方作宜城驛記下或/有愈代姪孫作五字此驛置在古宜城内驛東北有井傳是昭王井有靈異
至今人莫汲内下或有復出宜/城字方無昭字驛前水傳是白起堰西
山下澗灌此城壞楚人多死流城東陂臭聞逺近因號
[045-8b]
其陂臭陂有蛟害人漁者避之或脱堰字臭陂/上或有曰字井東北
數十步有楚昭王廟有舊時髙木萬株多不得其名歴
代莫敢剪伐尤多古松大竹或無昭字/名方作始于太傅帥襄陽
遷宜城縣并改造南境數驛材木取足此林或無/陽字舊廟
屋極宏盛今惟草屋一區然問左側人尚云每嵗十月
民相率聚祭其前廟後小城蓋王居也後或/作復其内處偏
髙廣員八九十畝號殿城當是王朝内之所也城或作/域朝或
作/廟多甎可為書硯自小城内地今皆屬甄音/真氏甄氏於
[045-9a]
小城北立墅以居甄氏有節行其子逢以學行為助教
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題
   題李生壁平/余始得李生於河中今相遇於下邳自始及今十四年
邳或作邽非是洪云下邳/貞觀中屬泗元和中屬徐始相見吾與之皆未冠未
通人事追思多有可笑者與生皆然也今者相遇皆有
妻子昔時無度量之心寧復可有是生之為交何其近
古人也近下方/有於字是來也余黜於徐州將西居於洛陽泛
[045-9b]
舟於清泠池泊於文雅臺下西望商丘東望修竹園入
微子廟求鄒陽枚叔司馬相如之故文久立於廟陛間
悲那頌之不作於是者已久丘或作州非是廟陛間或/作廟下陛間頌之方作之
頌衍今按廟字/疑 或作廟下隴西李翺太原王涯上谷侯喜實同與
涯或/作渥貞元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昌黎韓愈書
 
 
 别本韓文考異外集巻四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别本韓文考異外集巻五
           宋 王伯大 重編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