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顏魯公集 > 顔魯公文集 14

  宋州官吏八闗齋㑹報徳記敘石幢事附/
夫徳之所感瀹骨髓而非深誠之所至去神明而何逺
有唐大歴壬子嵗宋州八闗齋㑹者此都人士衆文武
將吏朝散大夫使持節宋州諸軍事行宋州刺史兼侍
[014-1b]
御史本州團練守捉使賜紫金魚袋徐向等奉為河南
節度觀察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左右僕射知省
事兼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國信都郡王田公頃疾
良已之所建也公名神功冀州南宫人稟元和之粹靈
膺期運以傑出舍𢎞厚下正直率先起孝而徳感生人
竭忠而精貫白日和衆必資於寛簡安人務在於撫柔
況乎武藝絶倫英謀沈祕所向而前無强敵日新而學有
緝熙故能殿天子之邦鬱蒼生之望有日矣羯搆逆公
[014-2a]
以平盧節將佐今右僕射李公忠臣收滄徳攻相州拒
杏園守陳留許叔冀降而陷焉思明懼忠臣圖已令公
佐南徳信隨劉從諫收江淮至宋州欲襲李銑公斬徳
信走從諫遂并其衆而報焉肅宗大悦拜公鴻臚卿再
襲敬釭於鄆州加中丞討劉展于潤州斬平之遷徐州
刺史明年拜淄青節度使屬侯希逸自平盧至公以州
讓之時宋州刺史李岑為賊所圍副元帥李光弼請公
討平之拜御史大夫加開府充兖鄆節度破法子營又
[014-2b]
討敬釭釭歸順焉史朝義聞之奔下博投范陽自縊死
廣徳元年授户部尚書封信都郡王上幸陜公首末扈
從都知六年兵馬每食宿公皆躬自省視上感焉方委
以政事公涕泣固辭而止二年拜汴宋節度遷兵部大
歴二年加右僕射封母清州張氏為趙國夫人妻信安
郡王禕女為涼國夫人太夫人慈和勤儉睦于親黨公
性純孝居常不離左右閲讀書史或時疾病公輒累月
不茹葷家中禮懴不絶仍造崇夏𢎞聖二寺以祈福祐
[014-3a]
五年兼判左僕射知省事加太子太師公徳厚量深勞
謙重慎功既髙而心益下位彌大而體益恭故逺無不
懷邇無不肅今夏四月忽嬰熱疾沈頓累旬積善降祥
勿藥遄喜鷹犬之翫悉皆弃捨羣帥感焉無復弋獵四
履之内咸懷歡欣睢陽之人踊躍尤甚乃咨于州將曰
昔我公之陷賊也至敝邑而首誅徳信李岑之見圍也
破其黨而克保城池是即我公再有大造于敝邑矣微
我公之救恤則皆死於鋒鏑入於煎熬矣尚何能保完
[014-3b]
家室嬉戲鄉井者乎不資齋明何以報徳徐公悦而從
之來五月八日首以俸錢三十萬設八闗大㑹飯千僧
于開元伽藍將佐爭承唯恐居後已而州縣官吏長史
苗藏實等設一千五百人為一㑹鎮遏團練官健副使
孫琳等設五百人為一㑹耆夀百姓張烈等設五千人
為一㑹法筵等供仄塞於郊坰賛唄香花喧填於晝夜
其餘鄉村聚落來往舟車聞風而靡督自勤聳恵而沐
先胥懋者又不可勝數矣非夫美政淳深徳風汪濊則
[014-4a]
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某叨接好仁飽承餘烈覩兹
盛美益靦求䝉若不垂諸將來則記事者奚述
   敘石幢事宋州刺史崔倬/
  㑹昌中有詔大除佛寺凡鎔塑繪刻堂閣殿宇闗
  於佛祠者焚滅銷破一無遺餘遣御史覆視之州
  縣震畏至於碑幢銘鏤賛述之類亦皆毁折瘞藏
  之此州開元寺先有太師魯郡顔公以郡守僚吏
  州人等為連帥田氏八闗齋㑹鐫記大幢立石袤
[014-4b]
  丈而圍再㡬尋程材巨異八觚如砥偉詞逸翰龍
  躍鸞翔時刺史邑宰以其大不可拆遂鏨鑿缺敗
  以仆之蓋三面僅存委埋于土倬大中巳巳嵗守
  郡明年嘗暇日訪求前賢事蹟郡從事涂君因言
  有魯公石幢索而得之㙪壤之下瘢痍壞失文義
  乖絶尋譯研究不可復知意其邑居之中必有藏
  録其文者果於前刺史唐氏之家得其模石本末
  完備炳然輝耀溢目倬自幼學慕習魯公書法纔
[014-5a]
  不能窺涉其門宇然惜其髙蹤堙没遂命攻治其
  傷殘補續其次雖真贋懸治越貂狗相屬且復瞻
  仰魯公遺文昭示於後矣大中五年正月一日敘  通議大夫守太子賓客東都副留守雲騎尉崔倬記
  贈尚書左僕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銘記
公諱沔字若冲博陵安平人其先出于齊太公之後自
亭伯三世文宗祕書監六支派别叔軌季則俱死王事神
謙神通並髙循績子彭𢎞度以武幹稱景雋巨倫以文
[014-5b]
行著繼方面者累代列史傳者十人奕葉相仍恒為鼎
族曽祖𢎞峻隋銀青光禄大夫趙王長史祖儼皇朝益
州雒縣令父皚年未四十為庫部員外郎因擇能吏為夀
安令又充江西道亷察使徙醴泉遂厯四邑盤桓不進
以剛正也累至朝散大夫汝州長史封安平縣男贈衛
尉少卿公即安平之次子也全徳天至成人玉立蓋聖
代之寶臣華宗之孝子文章之哲匠禮樂之祖師既不
可以一名又何能以悉數年二十四舉鄉貢進士考功
[014-6a]
郎李逈秀器異之曰王佐才也遂擢髙第其年舉賢
良方正對策萬數公獨居第一而兄渾亦在甲科典試
官梁載言陳子昻歎曰雖公孫黽郄不及也召見前殿
拜麟臺校書郎繇是名蓋天下御史張思敬以徳行薦
久之以資授陸渾主簿平陽王敬暉𢎞度外之交畧上
官之禮丁府君憂外除太夫人勉起之以所試超邁擢
拜左補闕遷殿中侍御史奉敕按竊金者公得其情許
之不死竟得減論諸王或恃貴不遵法度舉而按之其
[014-6b]
不吐茹也如此尋遷起居舍人當扈從以親老抗疏乞
退薦琅琊王丘太原郭潾渤海封希顔等自代睿宗嘉
之特許留司以遂其孝養遷祠部員外郎倖僧有請度
人者公拒不奉詔遷給事中大理卿韓思復用法小差
權臣致劾公特寛之遷中書舍人省改紫薇其官仍舊
又固辭以親老除虞部郎中開元初攝御史中丞或訟
吏曹之不平公與崔泰之銜命詳理多所收拔俄而即
真兼都畿按察使嵗或不稔公請發粟賑貸之賴全活
[014-7a]
者以萬數内謁者霍𤣥横扵市公執之以聞𤣥宗使以
璽書勞之公之澄清率多類此畿縣令長陸景融劉體
微盧暉有異政丞尉宋遥皇甫翼陳希烈宋鼎蕭隠之
范冬芬楊慎餘劉日正髙昌寓州椽李瑱裴曠等並以
清白吏能而薦扵上洎二年置十道採訪使公所舉六
人在焉執事子有干法者公舉之不囘移著作郎尋遷
祕書少監修國史使尋判大理卿禮部侍郎公既職司
典禮乃删寫詔論數百巻以備闕遺特加朝散大夫遷
[014-7b]
左庶子丁太夫人憂徵拜中書侍郎出為魏州刺史乃
肇移元城徙置新市吏人便之乙丑嵗𤣥宗東封知頓
奏課第一賜絹二百疋嶽下觀禮獻慶雲頌又賜絹一
百疋明年入朝分掌十銓公與王丘為選人所歌曰沔
人澄明徹底清丘山介直連天峻時人韙之還州以理
有異績御史大夫崔隠甫中丞宇文融朝服表薦璽書
寵慰無何徵拜左散騎常侍上以六宫親蠶絲賜近臣
公獻御絲賦又侍讌别殿賦端午詩屢䝉錫以縑帛綵
[014-8a]
羅兼判國子祭酒俄充東都副留守十七年有事陵廟
追贈安平公及太君十八年上皇車駕還罷留守二十
年春奉敕撰龍門公宴詩序賜絹百疋延入集賢院修
老子道徳經疏行於天下二十一年遷祕書監修撰如
故屬耕籍田為居守賜絹百疋遷太子賓客出兼懷州
刺史二十四年罷州又以本官充東都副留守累加通
議大夫二十七年冬十一月有七日寢疾薨于位春秋
六十有七𤣥宗震悼贈禮部尚書葬日量借手力幔幙
[014-8b]
故吏前監察御史博陵崔頌為公行狀云公徳充符契
精貫人極孝愛聞於天下制作垂於無窮執太夫人之
喪徒跣吐血以身為糞土況乎含𢎞内恕夷坦外名徳
至矣乎今之達者若以富貴崇徳行藏養髙則老萊闕
於榮親黔婁於謀道又加於古人矣故養則致其樂
喪則過乎哀以兄姊之戚亞其親甥姪之慈甚其子至
於藥砭備物温清異宜手胝杵臼之間身辱澣濯之伍
汲汲然矣每至宗廟心齋嚴恭祀事明發不寐翌日餘
[014-9a]
悲故聲氣感人者深儀形化人者逺躬踐五徳退讓於
恭儉温良行張四維加信於仁義禮智而老驥伏櫪以
鮑驄不忘白鳩巢檐以家瑞終黔則非殊倫絶輩擬議
乎萬一矣太常博士裴總議曰公醇一誕靈文明含粹
蹈元和以為天性籍間氣以為人師前後厯官或拜而
不至或至而不留瘠形瞽目誓遵孝養可不謂孝乎遂
謚曰孝公凡所著文集二十九巻并嗣子祐甫論次先
志一巻為三十巻吏部員外郎趙郡李華為集序云公
[014-9b]
之侍親也孝達乎神祗居憂也哀貫乎天地喪期有數
而茹毒終身親交隣里饑者待公而炊寒者待公而裘
蒸嘗之奠待公而具故禄廩雖厚而未嘗足也傳祖禰
之美合於禮經見公文章知行事則人倫之序理亂之
源備矣祐甫純行而文直清而和希公門者謂公存焉
亡賢數載如此初太夫人患目公傾家求醫或曰療之
必愈恐夀不得延太夫人及公悲恨而罷自是端力奉
養不脱冠帶者僅三十年每至良辰美景勝引佳遊必
[014-10a]
扶侍左右笑言陳説親朋往來莫知太夫人之有苦也
公年官雖髙至於食果蔬菜與子姪躬自植藝溉灌以
申馨潔泉終喪雖見孩稚者必設位束帶盡哀以禮之
公與江夏李邕友善為校書郎時引邕館於祕閣之下
讀書者累年邕由是才名益盛邕與尚書席建侯嘗過
公怪乘馬癯羸曰何不於㕔前自觀䬴飼忽然致殞何
以更之公唯而不易他日二公又以為言公良久則曰
毎欲發言恐涉有疑於厮養者所以沈吟自媿二公退
[014-10b]
而謂人曰毎想崔公此言使人慙恧如醉延和太極之
間公既留司東都遂鬻所乘馬就故人監察御史張汯
子深河南府崇政坊買宅以製居建宗廟於西南維先
太夫人安平郡夫人堂在宅之中儉而不陋淨而不華
六十餘年榱棟如故堂東嫂盧夫人所居堂之東北鄭
氏李氏姊歸寧所居堂之北五步之外建瓦堂三間以
居之雜用舊椽不崇壇無赭堊累厯清要所得禄秩但
奉蒸嘗資嫂妹給孤幼營甥姪婚姻而已朝衣服馬一
[014-11a]
皆取其下者唯祭器祭服稱禮焉其室竟不修洎夫人
太原郡太夫人王氏捐牀帳之後公徙居他室或在賓
館而無常所為常侍時著陋室銘以自廣天寶末子孫
灑掃貯書籍劍履而巳逆胡再陷洛陽屋遂崩圮唯簷
下廢井存焉長子成甫倜儻有才名進士校書郎早卒
祐甫能荷先業以進士髙第累登臺省至吏部郎中充
永平軍節度使尚書李公勉行軍司馬兼侍御史中丞
永懷先徳明發不寐恐茂烈湮淪罔垂後裔乃刻陋室
[014-11b]
銘於井北遺址之前以杼所心某夙仰名教實欽孝公
之盛徳晚聨臺閣竊慕中丞之象賢又能好我不遺見
託論譔採風猷而莫窮萬一涉泉海而豈究津涯操筆
强名退增戰恧時即大厯十一年青龍景辰孟夏之月

  撫州寶應寺翻經臺記
撫州城東南四里有翻經臺宋康樂侯謝公元嘉年初
於此翻譯涅槃經因以為號公諱靈運陳郡陽夏人也
[014-12a]
祖𤣥晉車騎將軍父瓊祕書郎公幼穎悟好學博覽羣
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以襲祖爵世人宗之盛稱謝康
樂初為劉毅衛軍從事中郎太子左率出為永嘉太守
郡有名山水公素愛好肆意遨遊稱疾去職於始寧縣
修營故墅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因著山居賦并自註
之與隠士王𢎞之等遊放為娛有終焉之志毎一詩至
都邑莫不竸寫宿昔之間士庶皆遍徵為祕書監再召
不赴太祖使范泰與書敦奬之乃出就職尋遷侍中日
[014-12b]
夕引見賞遇甚厚多疾不朝賜假東歸免官與從弟恵
連東海何長瑜穎川荀道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賞㑹
時人謂之四友尋山登賞常着木屐上則去其前齒下
則去其後齒㑹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懇公謂之曰得道
應湏恵業大人生天應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
深恨此言後遂表公有異志公馳出自陳太祖知見誣
除臨川内史公以曇無䜟所翻大涅槃經語小小朴質
不甚流靡品數踈簡初學者難以措懷乃與沙門范恵
[014-13a]
嚴崔慧觀依舊泥洹經共為潤色勒成三十六巻義理
昭暢質文相宣厯代寶之盛行於天下其餘感神徵應
具如髙僧傳所説邈乎階扄不改棟宇具無真卿叨刺
是邦兹用愾息有髙行頭陀僧智清緒發洪誓精心住
持請以佛跡寺僧什喻仙臺觀道士譚仙嵒同力増修
指期恢復自是法堂之遺構克崇先達之髙蹤百里而
遙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經行之業既崇斗藪
之功斯楙大厯已酉嵗四月丙午都人士庶相與大㑹
[014-13b]
設嚴供而落焉以真卿業于斯文見咨紀述後之君子
其忘增修乎銘曰
摩訶般若觧脱法身是則涅槃衆經中尊曇無肇允嚴
觀是因實賴同徳𢎞兹法輪謝公發揮精義入神理絶
史野文兼郁彬一垂刋削百代咸遵遺跡忽睹髙臺嶙
峋載悲徂謝曷踐音塵真卿愀然憫故孰新檀那衣鉢
悉力經綸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緬懷孰慕予亦何人徒
願神交愧非徳隣刻銘金石永永不泯
[014-14a]
  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
予罷秩醴泉特詣京洛訪金吾長史張公請師筆法長
史于時在裴儆宅憩止有羣衆師張公求筆法或有
得者皆曰神妙僕頃在長安二年師事張公皆大笑而
對之即便草書或三紙五紙皆乘興而散不復有得其
言者僕自再於洛下相見眷然不替僕因問裴儆足下
師張長史有何所得曰但書得絹屏素數十軸亦嘗論
諸筆法唯言倍加功學臨寫書法當自悟耳僕自停裴
[014-14b]
家月餘日因與裴儆從長史言話散却迴京師前請曰
既承九丈奬諭日月滋深夙夜工勤溺於翰墨儻得聞
筆法要訣終為師學以冀至於能妙豈任感戴之誠也
長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眄視拂然而起僕乃從行歸東
竹林院小堂張公乃當堂踞牀而坐命僕居於小榻而
曰筆法𤣥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髙人詎可與言要妙也
書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之可須思妙乃曰天平謂
横子知之乎僕思以對之曰常聞長史示令每為一平
[014-15a]
畫皆湏令縱横有象此豈非其謂乎長史乃笑曰然而
又問曰直謂縱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直者從不令邪曲
之謂乎曰均謂間子知之乎曰嘗䝉示以間不容光之
謂乎曰宻謂際子知之乎曰豈不為築鋒下筆皆令宛
成不令其踈之謂乎曰鋒為未子知之乎曰豈不謂以未
成畫使其鋒健之謂乎曰力謂骨體子知之乎曰豈
謂□筆則㸃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之謂乎曰轉
輕謂屈折子知之乎曰豈不謂鈎筆轉角折鋒輕過亦
[014-15b]
謂轉角為闇闊過之謂乎曰決謂牽製子知之乎曰豈
不謂為牽為製決意挫鋒使不怯滯令險峻而成以謂
之決乎曰補謂之不足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結㸃畫或
有失趣者則以别㸃畫旁救之謂乎曰損謂有餘子知
之乎曰豈不謂趣長筆短常使意勢有餘㸃畫若不足
之謂乎曰巧謂布置子知之乎曰豈不謂欲書先預想
字形布置令其平穏或意外字體令有異勢是謂之巧
乎曰稱謂大小子知之乎曰豈不謂大字蹙之令小小
[014-16a]
字展之為大兼令茂宻所以為稱乎長史曰子言頗皆
近之矣夫書道之妙煥乎其有㫖焉字外之竒言所不
能盡世之書者宗二王元常逸跡曽不睥睨筆法之妙
遂爾雷同獻之謂之古肥旭謂之今瘦古今既殊肥瘦
頗反如自省覽有異衆説芝鍾巧趣精細殆同自機神
肥瘦古今豈易致意真跡雖少可得而推逸少至於學
鍾勢巧形容及其獨運意踈字緩譬猶楚晉習夏不能
無楚過言不悒未為篤論又子敬之不逮逸少猶逸少
[014-16b]
之不逮元常學子敬者畫虎也學元常者畫龍也余
不習久得其道不問之言必慕之歟儻有巧思思盈半
矣子其勉之工精勤悉自當妙矣真卿前請曰幸䝉長
史傳授筆法敢問工書之妙如何得齊於古人張公曰
妙在執筆令其圓轉勿使拘攣其次諸法須口傳手授
之訣勿使無度所謂筆法也其次在於布置不慢不越
巧使合宜其次紙筆精佳其次諸變適懷縱捨規矩五
者備矣然後齊於古人矣敢問執筆之理頗得長史曰
[014-17a]
予傳授筆法之老舅彦逺曰吾聞昔日説書若學有工
而跡不至後聞於禇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
所以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凈令人意悦欲書乃
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乃悟用筆如錐畫
沙使其藏鋒畫乃沈著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
此功成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是乃
其迹可久自然齊古人矣但思此理以專想工用故其
㸃畫不得妄動子其書紳余遂銘謝再拜逡巡而退自
[014-17b]
此得攻書之術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平直均宻/鋒力轉決
補損巧稱/為十二意
 
 
 
 
 
 顔魯公集巻十四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顔魯公集巻十五
           唐 顔真卿 撰
 詩
  題杼山三癸亭亭陸鴻漸所/創得暮字
杼山多幽絶勝事盈跬步前者雖登攀淹留恨晨暮及
兹紆勝引曽是美無度歘構三癸亭寔惟陸生故髙賢
能剏物疏鑿皆有趣不越方丈間居然雲霄遇巍峩倚
[015-1b]
修岫曠望臨古渡左右苔石攅低昻桂枝蠧山僧狎猿
狖巢鳥来枳椇俯視何楷臺傍瞻戴顒路遅迴未能下
夕照眀村樹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羣子逰杼山山寒桂花白緑荑含素萼採折自逋客忽
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髙南越蠧豈謝東堂䇿㑹愜
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登平望橋下作
[015-2a]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鳬鴈聲近
山猶一作/全髣髴逺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髙題柱名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聫句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窪樽真/卿人事嵗年改峴山今古
劉全/白蓁蕪掩前跡苔蘚餘舊痕裴/循叔子尚遺徳山公此
迴軒張/薦維舟陪髙興感昔情彌敦道士/吴筠藹藹賢哲事依
依離別言强/䝉嶇嶔横道周迢逓連山根范/縉餘烈曖林野
衆芳揖蘭蓀王/徳暉映岩足勝賞延髙原魏/理逺水眀匹
[015-2b]
練因晴見吴門王修/甫陪逰追盛美揆徳欣討論顔/峴器有
成形用功資造化元左輔/元流霞方泔淡别鶴遽翩翻劉/茙
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暾顔/渾醉後接䍦倒歸時騶騎喧
楊徳/元遅迴向遺跡離别益傷魂韋/介覽事古興屬送人歸
思繁皎/然懐賢久徂謝贈逺空攀援崔/引八座欽懿躅髙名
播乾坤史仲/宣松深引閒步葛弱供險捫陸/羽花氣酒中馥
雲華衣上屯權/器森沈列胡樹牢落望郊園陸士/修白日半
巗岫清風滿丘樊裴幼/清旌麾間翠幄簫鼓来朱轓栁/淡
[015-3a]
路躡雲影清心澄水源釋/塵萍連浦中嶼竹遶山下村顔/顓
景落全溪暗烟凝半嶺昬顔/須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温
顔/頊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李/萼
  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聫句
居人未可散上客須留著莫唱阿嚲回應云夜半樂真/卿
奉潘/丞詩教刻燭賦酒任連盤酌從他白眼㸔終戀青山
述奉/陸三林栖非姓許寺住那名約㑹異永和年才同建
安作羽呈權/十四何須問更漏但遣催絃索共説長句能皆
[015-3b]
言早歸惡器别/然公那知殊出處還得同笑謔雅韻雖蹔懽
禪心肯抛却皎然上/侍御一宿同髙㑹㡬人歸下若簾開北
陸風燭焯南枝鵲萼奉潘/十五文塲苦叨竊釣渚甘漂泊弱
質幸見容菲才誠重諾
  送耿湋拾遺聫句
堯舜逢眀王嚴徐得侍臣分行接三事髙興栢梁新真/卿
楚國千山道秦城萬里人鏡中㸔齒髪河上有烟塵湋/
望闕飛青翰朝天憶紫宸喜来歡宴洽愁去詠歌嚬真/卿
[015-4a]
顧盼情非一暌擕處亦頻吴興賢太守臨水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