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陶淵明集 > 陶淵明集 提要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二
 陶淵明集       别集類一晉/
  提要
    臣/等謹案陶淵明集八巻晉陶潛撰北齊陽
    休之序録稱潛集行世凡三本一本八巻無
    序一本六巻有序目而編比顛亂兼復闕少
    一本為蕭統所撰案古人選定之本亦謂之/撰故文選舊本皆題昭明
    太子撰而徐陵玉臺新咏序稱撰録艶歌凡為/十巻休之稱淵明集為統撰葢沿當日之稱
[000-1b]
    今亦仍/其原文亦八巻而少五孝傳及四八目四八目即
    聖賢羣輔録也休之叅合三本定為十巻已非蕭
    統之舊又宋庠私記稱隋經籍志潛集九巻又云
    梁有五巻録一巻唐志作五巻庠時所行一為蕭
    統八巻本以文列詩前一為陽休之十巻本其他
    又數十本終不知何者為是晚乃得江左舊
    本次第最無倫貫今世所行即庠稱江左本
    也然昭明太子去潛世近已不見五孝傳四
[000-2a]
    八目不以入集陽休之何由續得且五孝傳
    及四八目所引尚書自相矛盾決不出于一
    手當必依託之文休之誤信而増之後諸本
    雖巻數多少次第先後各有不同其竄入偽
    作則同一轍實自休之所編始庠私記但疑
    八儒三墨二條之誤亦考之不審矣今四八
    目已經
  睿鑒指示灼知其贗别著録于子部類書而詳辨
[000-2b]
    之其五孝傳文義庸淺決非潛作既與四八
    目一時同出其贗亦不待言今並刪除惟編
    潛詩文仍從昭明太子所定釐為八巻雖梁
    時舊第今不可考而黜偽存真庶幾猶為近
    古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3a]
陶淵明集原序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
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徳之至莫踰於
道親巳之切無重於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處
百齡之内居一世之中倐忽比之白駒寄遇謂之逆旅
宜乎與大塊而盈虚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
畏汲汲役於人間齊謳趙女之娯八珍九鼎之食結駟
連騎之榮侈袂執圭之貴樂既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
[000-3b]
之難量亦慶弔之相及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
貪士競之若洩尾閭玉之在山以見珍而終破蘭之生
谷雖無人而自芳故莊周垂釣於濠伯成躬耕於野或
貨海東之藥草或紡江南之落毛譬彼鴛雛豈競鳶鴟
之肉猶斯雜縣寧勞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寗喜之倫蘇
秦衛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
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卒如其言豈不痛哉又楚子觀周
受折於孫滿霍侯驂乗禍起於負芒饕餮之徒其流甚
[000-4a]
衆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子晉天下之儲而有
洛濱之志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而況於他人乎是
以至人達士因以晦迹或懷瑾而謁帝或被褐而負薪
鼓枻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衆事寄衆事以忘情者
也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
為迹者也其文章不羣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衆類
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
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
[000-4b]
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
志與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素愛其文不能釋手尚想
其徳恨不同時故加搜校粗為區目白璧微瑕惟在閒
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足搖其
筆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㸃定其傳編之于録嘗謂有
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
亷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禄可辭不必傍
游泰華逺求柱史此亦有助於風教也

[000-5a]
陶淵明集總論
蘇東坡曰吾於詩人無所好獨好淵明詩淵明作詩不
 多然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
 莫及也
東坡曰所貴於枯淡者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
 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亦何足道佛言譬如
 食蜜中邊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皆是能分别其
 中邊者百無一也
[000-5b]
黄山谷跋淵明詩巻曰血氣方剛時讀此詩如嚼枯木
 及緜歴世事知決定無所用智又云謝康樂庾義城
 之詩鑪錘之功不遺餘力然未能窺彭澤數仞之牆
 者二子有意於俗人贊毁其工拙淵明直寄焉持是
 以論淵明亦可以知其關鍵也
山谷道人曰寧律不諧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
 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
 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雖然巧於斧斤者多疑其
[000-6a]
 拙窘於檢括者輙病其放孔子曰寗武子其智可及
 也其愚不可及也淵明之拙與放豈可為不智者道
 哉道人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說者曰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若以世眼觀無真不
 俗淵明之詩要當與一丘一壑者共之耳
山谷曰退之於詩本無解處以才高而好耳淵明不為
 詩寫其胸中之妙耳無韓之才與陶之妙而學其詩
 終樂天耳
[000-6b]
胡仔苕溪漁隠叢話曰東坡在潁州時因歐陽叔弼讀
 元載傳歎淵明之絶識遂作詩云淵明求縣令本縁
 食不足束帶向督郵小屈未為辱飜然賦歸去豈不
 念窮獨重以五斗米折腰營口腹云何元相國萬鍾
 不滿欲胡椒銖两多安用八百斛以此殺其身何翅
 抵鵲玉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燭淵明隠約栗里柴
 桑之間或飯不足也顔延年送錢二萬即日送酒家
 與蓄積不知紀極至藏胡椒八百斛者相去逺近豈
[000-7a]
 直睢陽蘇合彈與螳螂糞丸比哉
胡仔苕溪漁隠曰鍾嶸評淵明詩為古今隠逸詩人之
 宗余謂陋哉斯言豈足以盡之不若蕭統云淵明文
 章不羣詞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衆類抑揚爽朗莫
 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
 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
 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
 道汚隆孰能如是乎此言盡之矣
[000-7b]
陳后山曰鮑昭之詩華而不弱陶淵明之詩切於事情
 但不文耳
陳后山又曰右丞蘇州皆學陶正得其自在
楊龜山語録曰淵明詩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出於自
 然若曾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所能成也
朱文公語録曰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箇箇要官職
 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个是
 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
[000-8a]
朱文公語録曰作詩須從陶栁門中來乃佳不如是無
 以發蕭散冲澹之趣不免於局促塵埃無由到古人
 佳處
朱晦菴曰陶淵明詩平淡出於自然後人學他平淡便
 相去逺矣某後生見人做得詩好銳意要學遂將淵
 明詩平仄用字一一依他做到一月後便解自做不
 要他本子方得作詩之法
朱晦菴又曰韋蘇州詩直是自在其氣象近道陶却是
[000-8b]
 有力但詩健而意閒隠者多是帶性負氣之人為之
 陶欲有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韋則自在
葛常之韻語陽秋曰陶潛謝朓詩皆平澹有思致非後
 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者所為也老杜云陶謝不枝
 梧風騷共推激紫燕自超詣翠駮誰剪剔是也大抵
 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紛華然後可造平淡
 之境如此則陶謝不足進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詩而
 自以為平淡識者未嘗不絶倒也梅聖俞和晏相詩
[000-9a]
 云因令適性情稍欲到平澹苦詞未圓熟刺口劇菱
 芡言到平澹處甚難也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飾平澹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劉後村曰士之生世鮮不以榮辱得喪撓敗其天真者
 淵明一生惟在彭澤八十餘日涉世故餘皆高枕北
 窻之日無榮惡乎辱無得惡乎喪此其所以為絶唱
 而寡和也二蘇公則不然方其得意也為執政侍從
 及其失意也至下獄過嶺晩更憂患於是始有和陶
[000-9b]
 之作二公雖惓惓於淵明未知淵明果印可否
西清詩話曰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
 孔門視伯夷也
蔡寛夫曰栁子厚之貶其憂悲憔悴之歎發於詩者特
 為酸楚卒以憤死未為達理白樂天似能脫屣軒冕
 者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達每詩未
 嘗不著此意是豈真能忘之者哉亦力勝之耳惟淵
 明則不然觀其貧士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當
[000-10a]
 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寓而皆適未嘗有擇
 於其間所謂超世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後可觀三人
 之詩以意逆志人豈難見以是論賢不肖之實何可
 欺乎
陸象山曰詩自黄初而降日以漸薄惟彭澤一源來自
 天稷與衆殊趣而淡薄平夷玩嗜者少
陸象山又曰李白杜甫陶淵明皆有志於吾道
真西山曰淵明之作宜自為一編以附于三百篇楚辭
[000-10b]
 之後為詩之根本準則
魏鶴山曰世之辯證陶氏者曰前後名字之互變也死
 生歲月之不同也彭澤退休之年史與集所載之各
 異也然是所當考而非其要也其稱美陶公者曰榮
 利不足以易其守也聲味不足以累其真也文辭不
 足以溺其志也然是亦近之而其所以悠然自得之
 趣則未之深識也風雅以降詩人之辭樂而不淫哀
 而不傷以物觀物不牽於物吟咏性情而不累於情
[000-11a]
 孰有能如公者乎有謝康樂之忠而勇退過之有阮
 嗣宗之達而不至於放有元次山之漫而不著其迹
 此豈小小進退所能窺其際耶先儒所謂經道之餘
 因閒觀時因静照物因時起志因物寓言因志發詠
 因言成詩因詠成聲因詩成音者陶公有焉
休齋曰人之為詩要有野意語曰質勝文則野葢詩非
 文不腴非質不枯能始腴而終枯無中邊之殊意味
 自長風人以來得野意者淵明而已
[000-11b]
雪浪齋日記曰為詩欲詞格清美當㸔鮑昭謝靈運欲
 渾成而有正始以來風氣當㸔淵明
楊文清公曰按詩中言本志少說固窮多夫惟忍於饑
 寒之苦而後能存節義之閑西山之所以有餓夫也
 世士貪榮辱事豪侈而高談名義自方於古之人余
 未之信也
按邢寛曰靖節先生以義熙元年秋為彭澤令其冬解
 綬去職時四十一歲矣後十六年晉禪宋又七年卒
[000-12a]
 是為宋文帝元嘉四年南史及梁昭明太子傳不載
 壽年晉書隠逸傳及顔延之誄皆云年六十三以厯
 推之生於晉哀帝興寧三年乙丑歲張縯云先生辛/丑游斜川詩言
 開歲倐五十若以詩為正則先生生於壬子歲自壬/子至辛丑為年五十迄丁邜考終是得年七十六併
 記/之
按張縯曰梁昭明太子傳稱陶淵明字元亮或云潛字
 淵明顔延之誄亦云有晉徵士潯陽陶淵明以統及
 延之所書則淵明固先生之名非字也先生作孟嘉
[000-12b]
 傳稱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嘉於先生為外大父先
 生又及其先親義必以名自見豈得自稱字哉統與
 延之所書可信不疑晉史謂潛字元亮南史謂潛字
 淵明皆非也先生於義熙中祭程氏妺亦稱淵明至
 元嘉中對檀道濟之言則云潛也何敢望賢年譜云
 在晉名淵明在宋名潛元亮之字則未嘗易此言得
 之矣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