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曹子建集 > 曹子建集 7
植 撰
  皇子生頌
於聖我后憲章前志克纂二皇三靈昭事祗肅郊廟眀
德敬惠潛和積善鍾天之釐嘉月令辰篤生聖嗣慶由
一人萬國作憙喁喁萬國岌岌羣生禀命我后綏之則
榮長為臣職終天之經仁聖奕代永載眀眀同年上帝
[007-1b]
休祥淑禎藩臣作頌光流德聲吁嗟卿士祗承予聽
  𤣥俗頌
𤣥俗妙識飢餌神頴在陰倐逝即陽無景逍遙北嶽凌
霄引領揮霧昊天含神自静
  母儀頌
殷湯令妃有莘之女仁教内脩度義以處清謐后宫九
嬪有序伊為媵臣遂作元輔
  明賢頌
[007-2a]
於鑠姜后光配周宣非禮不動非禮不言晏起失朝永
巷告愆王用勤政萬國以䖍
  學宫頌
修復舊廟豐其甍宇莘莘學徒爰居爰處王教既備羣
小遄沮魯道以興永作憲矩洪聲登遐神祗來祜休徵
雜沓瑞我邦家内光區域外被荒遐
  孔廟頌
 自五帝典絶三皇禮廢應期命世齊賢等聖者莫
[007-2b]
 髙於孔子也故有若曰出乎類㧞乎萃誠所謂性與
 天道不可得而聞矣
由也務學名在前志宰予晝寢糞土作誡過庭子弟詩
禮明記歌以詠言文以騁志予今不述后賢曷識於鑠
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徳倫三五配皇作
烈𤣥鏡獨鑑神明昭晰仁塞宇宙志凌雲霓學者三千
莫不俊乂唯仁是憑帷道足恃鑚仰彌髙請益不巳
  社頌
[007-3a]
於惟太社官名后土是曰勾龍功著上古德配帝王實
為靈主克明播植農正日舉尊以作稷豐年是與義與
社同方神北宇建國承家莫不攸叙
  宜男花頌
草號宜男既曄且貞其貞伊何惟乾之嘉其曄伊何緑
葉丹花光采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樂好和琴瑟固作
螽斯惟立孔臧福濟太姒永世克昌  冬至獻襪頌
[007-3b]
玉趾既御履和蹈貞行與禄邁動以祥并南闚北户西
廵王城翺翔萬域聖體浮輕
  庖犧贊
木德風姓八卦創焉龍瑞官名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網
罟魚畋琴瑟以像時神通𤣥
  女媧贊
古之國君造簧作笙禮物未就軒轅纂成或云二皇人
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靈
[007-4a]
  神農贊
少典之𦙍火德成木造為耒耜導民播榖正為雅琴以
暢風俗
  黄帝贊
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乗馬衣
裳是制氏雲名官功冠五帝
  少昊贊
祖自軒轅青陽之裔金德承土儀鳯帝世官鳥號名殊
[007-4b]
職别系農正扈氏各有品制  顓頊贊
昌意之子祖自軒轅始誅九黎水德統天以國為號風
化神宣威暢八極靡不祗䖍
  帝嚳贊
祖自軒轅𤣥囂之裔生言其名才德帝世撫寧天地神
聖靈察教彌四海明並日月
  帝堯贊
[007-5a]
大德統位父則髙辛克平共工萬國同塵調適陰陽其
惠如春巍巍成功配天則神  帝舜贊
顓頊之族重瞳神聖克協頑瞽應唐涖政除㐫舉俊以
齊七政應厯受禪顯天之命
  夏禹贊
吁嗟天子拯世濟民克卑宫室致孝鬼神蔬食薄服黻
冕乃新厥德不回其誠可親亹亹其德温温其人尼稱
[007-5b]
無間何德之純
  殷湯贊
殷湯代夏諸侯振仰放桀鳴條南面以王桑林之禱炎
灾克償伊尹佐治可謂賢相
  湯禱桑林贊
惟殷之世炎旱七年湯禱桑林祈福于天翦髪離爪自
以為牲皇靈感應時雨以零
  周文王贊
[007-6a]
於赫聖德實惟文王三分有二猶服事商化加虞芮傍
暨四方王業克昭武嗣遂光
  周武王贊
桓桓武王繼世滅殷咸任尚父且作商臣功冒四海救
世濟民天下宗周萬國是賔
  周公贊
成王即位年尚幼稚周公居攝四海慕利罰叛柔服祥
應仍至誦長反政達天忠義
[007-6b]
  周成王贊
成王繼武賢聖保傅年雖幼稚岐嶷有素初疑周公終
焉克寤旦奭佐治遂致刑錯
  漢髙帝贊
屯雲斬蛇靈母告祥朱旗既抗九野披攘禽嬰克羽掃
滅英雄承機帝世功著武湯
  漢文帝贊
孝文即位愛物儉身驕呉撫越匈奴和親納諌赦罪以
[007-7a]
德讓民殆至刑錯萬國化淳
  漢武帝贊
世宗光光文武是攘威振百蠻恢拓土疆簡定律厯辯
修舊章封天禪土功越百王
  漢景帝贊
景帝明德繼文之則肅清王室克滅七國省役薄賦百
姓殷昌風移俗易齊美成康
  姜嫄簡狄贊
[007-7b]
嚳有四妃子皆為王帝摰且崩堯承天綱𤣥鳥大跡殷
周美祥稷契既生翊化虞唐
  禹妻贊
禹娶塗山土功是急惟啓之生過門不入女嬌逹義明
勲是執成長望嗣天禄以襲
  班婕妤贊
有德有言實惟班婕盈沖其驕窮其厭悦在夷艱貞在
晉三接臨飈端幹衝霜振葉
[007-8a]
  吹雲贊
天地變化是生神物吹雲吐潤浮雲蓊鬱
  赤雀賛
西伯積德天命攸顧赤雀衘書爰集昌户瑞為天使和
氣所致嗟爾後王昌期而至
  巢父贊
堯禪許由巢父是耻穢其溷聽臨河洗耳池主是讓以
水為濁嗟此三士清足厲俗
[007-8b]
  務光贊
湯將伐桀謀於卞子既聞讓位隨以為耻薄於殷世著
自汙巳自投潁水清風邈矣
  商山四皓贊
嗟爾四皓避秦隱形劉項之爭養志弗營不應朝聘保
節全貞應命太子漢嗣以寧
  三鼎贊
鼎質之精古之神噐黄帝是鑄以像太乙能輕能重知
[007-9a]
㐫識吉世衰則隱世和則出  承露盤銘
 明帝鑄承露盤莖長十二丈大十圍上盤逕四尺下盤
 逕五尺銅龍達其根龍身長一丈背負兩子自立於
 上林園甘露乃降使臣為頌銘銘曰
岧岧承露峻極太清神君礧磈洪基嶽停下醴泉上
受雲英和氣四充翔風所經匪我明君孰能經營近厯
躔度三光朗明殊俗歸義祥瑞混并鸞鳯晨棲甘露宵
[007-9b]
零神物攸協髙而不傾奉天戴巍恭統神器固若露盤
長存永貴賢聖繼跡奕世明德不忝先功保兹皇極垂
作億兆永荷天秩
  寶刀銘
造兹寶刀既礱既礪匪以尚武予身是衛麟角是觸鸞
距匪蹶 
 曹子建集巻七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曹子建集巻八
             魏 曹植 撰
  改封陳王謝恩章
臣既弊陋守國無効自分削黜以彰衆誡不意天恩滂
霈潤澤横流猥䝉加封茅土既優爵賞必重非臣虛淺
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報答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008-1b]
詔書封臣息男苗為髙陽鄉公志為穆鄉公臣伏自惟
文無升堂廟勝之功武無摧鋒接刃之効天時運幸得
生貴門遇以親戚少荷光寵竊位列侯榮曜當世顧影
慙形流汗反側洪恩㒺極雲雨増加既榮本榦枝葉并
䝉苗志小豎既頑且稚猥荷列爵並佩金紫施崇所加
惠及父子
  初封安鄉侯表
臣抱罪即道憂惶恐怖不知刑罪當所限齊陛下哀愍
[008-2a]
臣身不聽有司所執待之過厚即日於延津受安鄉侯
印綬奉詔之日且懼且悲懼于不修始違憲法悲於不
慎速此貶退上増陛下垂念下遺太后見憂臣自知罪
深責重受恩無量精魄飛散忘軀殞命云
  謝妻改封陳妃表
璽書今以東阿王妃為陳王妃并下印綬因故上前所
假印以其拜授書以即日到臣輒奉詔拜其才質底下謬
同受私遇寵素餐臣為其首陛下體乾坤育物之德東
[008-2b]
海含容之大乃復隨例顯封大國光揚章灼非臣負薪
之才所宜克當穢釁所宜䝉獲夙夜憂歎念報㒺極洪
施遂隆既榮枝榦猥復正臣妃為陳妃光耀宣朗非妾
婦惷愚所當䝉被葵藿草物猶感恩養况臣含氣銜佩
𢎞惠殁而後已誠非翰墨屢辭所能報答
  請招降江東表
臣聞士之羨永生者非徒以甘食麗服宰割萬物而已
將有以補益羣生尊主惠民使功存於竹帛名光於後
[008-3a]
嗣今臣文不昭於俎豆武不習於干戈而竊位藩王施
禄東夏消損天日無益聖朝淮南尚有山竄之賊吳㑹
猶有江之虜使戰士未獲歸於農畝五兵未得收於
武庫葢善論者不恥謝善戰者不羞走夫凌雲者泥蟠者
也後申者先屈者也是以神龍以為德尺蠖以昭義昔
湯事葛文王事昆夷固仁者能以大事小若陛下明哲
之使繼能陸賈之蹤者使之江南發愷悌之詔張日月
之信開以降路權必奉承聖化斯不疑也
[008-3b]
  求自試表
臣植言臣聞士之生世入則事父出則事君事父尚於
榮親事君貴於興國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
能畜無用之臣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
受爵者畢命之臣也故君無虚授臣無虛受虚授謂之
謬舉虛受謂之尸禄詩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辭
兩國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讓燕魯之封其功大也今
臣䝉國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昇平之際沐浴聖
[008-4a]
澤潜潤德教可謂厚幸矣而位竊東藩爵在上列身被
輕煖口厭百味目極華靡耳倦絲竹者爵重禄厚之所
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異于此皆以功勤濟國輔
主惠民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
將挂風人彼巳之譏是以上慙𤣥冕俯愧朱紱方今天
下一統九州晏如顧西尚有違命之蜀東有不臣之吳
使邊境未得脱甲謀士未得髙枕者誠欲混同宇内以
致太和也故啓滅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
[008-4b]
今陛下以聖明統世將欲卒文武之功繼成康之隆簡
良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鎮衛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
當矣然而髙鳥未挂於輕繳淵魚未懸於鈎餌者恐釣
射之術或未盡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
賊遺於君父也故車右伏劍於鳴轂雍門刎首於齊境
若此二子豈惡生而尚死哉誠忿其慢主而凌君也夫
君之寵臣欲以除患興利臣之事君必殺身靜亂以功
報主也昔賈誼弱冠求試屬國請係單于之頸而制其
[008-5a]
命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占其王羈致北闕此二
臣者豈好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鬱結欲逞其才力
輸能於眀君也昔漢武為霍去病治第辭曰匈奴未滅
臣無以家為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今臣
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以二方未尅
為念伏見先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聞矣雖賢不
乏世宿將舊卒由習戰也竊不自量志在效命庻立毛
髪之功以報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
[008-5b]
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
統偏師之任必乗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
先雖未能擒權馘亮庻將虜其雄率殱其醜類必效須㬰之捷以滅終身之愧使名掛史筆事列朝策雖身分
蜀境首懸吳闕猶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試没世無聞徒
榮其軀而豐其體生無益於事死無損於數虚荷上位
而忝重禄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圏牢之養物非臣
之所志也流聞東軍失僃師徒小衂輟食忘餐奮袂攘
[008-6a]
袵撫劒東顧而心已馳於吳㑹矣臣昔從先武皇帝南
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𤣥塞伏見所以行師
用兵之勢可謂神妙也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
者也志欲自効於明時立功於聖世毎覽史籍觀古忠
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狥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勲
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撫心而歎息也臣聞
眀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而秦魯以成
其功絶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臣竊感先帝
[008-6b]
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常恐先朝露填溝
壑墳土未乾而身名並滅臣聞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
盧狗悲號韓國知其才是以効之齊楚之路以逞千里
之任試之狡兎之捷以驗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馬之微
功竊自惟度終無伯樂韓國之舉是以於悒而竊自痛
者也夫臨博而企竦聞樂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
也昔毛遂趙之陪𨽻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
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夫自衒自
[008-7a]
媒者士女之醜行也干時求進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
敢陳聞於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冀
以塵霧之㣲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増輝日月是以敢冒
其醜而獻其忠必知為朝士所笑聖主不以人廢言伏
惟陛下少垂神聽臣則幸矣
  陳審舉表
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徳而庶政成五帝之
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與不用知與不知也既
[008-7b]
時有舉賢之名而無得賢之實必各援其類而進矣諺
曰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徳昭者也將者武功
烈者也文徳昭則可以匡國朝致雍熈稷契夔龍是也
武功烈則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昔伊尹
之為媵臣至賤也吕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
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𤣥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
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
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𣪞周二王是矣若夫齷齪近
[008-8a]
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言哉故隂陽不和三光不暢
官曠無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責也疆場騷動方隅内
侵沒軍䘮衆干戈不息者邊将之憂也豈可虚荷國寵
而不稱其任哉故任益隆者負益重位益髙者責益深
書稱無曠庶官詩有職思其憂此其義也陛下體天真
之淑聖登神機以繼統冀聞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而數年以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嵗嵗増調
加東有覆敗之軍西有殪沒之將至使蚌蛤浮翔於淮
[008-8b]
泗鼲鼬讙譁於林木臣毎念之未嘗不輟食而揮餐臨
觴而搤腕矣昔漢文發代疑朝有變宋昌曰内有朱虚
東年之親外有齊楚淮南琅邪此則磐石之宗願王勿
疑臣伏惟陛下逺覽姬文二虢之援中慮周成召畢之
輔下存宋昌磐石之固昔騏驥之於吴阪可謂困矣及其
伯樂相之孫郵御之形體不勞而坐取千里盖伯樂善
御馬明君善御臣伯樂馳千里明君致太平誠任賢使
能之明效也若朝司惟良萬機内理武將行師方難克
[008-9a]
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臣聞羊質虎皮見草則悦見豺則戰忘其皮之虎也今
置將不良有似於此故語曰患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
得為也昔樂毅奔趙心不忘燕亷頗在楚思為趙将臣
生乎亂長乎軍又數承教於武皇帝伏見行師用兵之
要不必取孫吳而闇與之合竊揆之於心常願得一奉
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㬰之間使臣得
一散所懐攄舒藴積死不恨矣被鴻臚所下發士息書
[008-9b]
期會甚急又聞豹尾巳建戎軒騖駕陛下將復勞玉躬
擾挂神思臣誠竦息不遑寧處願得策馬執鞭首當塵
露撮風后之竒接孫吳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
先驅畢命輪轂雖無大益冀有小補然天髙聽逺情不
上通徒獨望青雲而拊心仰髙天而歎息耳屈平曰國
有驥而不知乗焉皇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誅周召作弼
叔魚陷刑叔向匡國三監之釁臣自當之二南之輔求
不必逺華宗貴族藩王之中必有應斯舉者故傳曰無
[008-10a]
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焉近者漢代
廣建藩王豐則連城數十約則饗食祖宗而已未若姬周
之樹國五等之品制也若扶蘇之諫始皇淳于越之難周
青臣可謂知時變矣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者是
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豪右執政不在親戚之所在
雖疏必重勢之所去雖親必輕盖取齊者田族非吕宗也
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茍吉專其位凶離其
患者異姓之臣也欲國之安祈家之貴存共其榮沒同其
[008-10b]
禍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臣聞孟
子曰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今臣與陛下
踐氷履炭登山浮澗寒温燥濕髙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
不勝憤懣拜表陳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書府不便滅棄
臣死之後事或可思若有豪釐少挂聖意者乞出之朝堂
使夫博古之士糾臣表之不合義者如是則臣願足矣
  請用賢表
昔段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