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雲笈七籤 > 雲笈七籤 57

[057-1a]
欽定四庫全書
 雲笈七籖卷五十七   宋 張君房 撰
  諸家氣法
   服氣精義論天治白雲撰/
夫氣者道之㡬微也㡬而動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
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冲凝也冲而化之凝而造
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極是以形體立焉萬物與
之同禀精神著焉萬物與之齊受在物之形惟人為正
[057-1b]
象之精惟人為靈並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隂陽當五
行之秀故能通𤣥降聖鍊質登仙𨼆景入虛無之心至
妙得登仙之法所學多途至妙之至其歸一揆或霄飛
丹液藥效升騰或齋戒存修功成羽化然金石之藥候
資費而難求習學之功歴歳年而彌逺若乃為之速效
專之尅成與虚無合其道與神靈合其德者其惟氣乎
黄帝曰食榖者知而夭食氣者神而壽不食者不死真
人曰夫可久於其道者養生也常可與久遊者納氣也
[057-2a]
氣全則生存然後能養志養志則合真然後能久登生
氣之域可不勤之哉是知吸引晨霞飡漱風露養精源
於五臟導榮衛於百關既袪疾以安形復延和而享壽
閉視聽以胎息返衰朽以童顔逺取於天近取於已心
閒自適體逸無為欣邈已於百年全浩然於一室就輕
舉之諸術真清虚之雅致歟若兼真之業鍊化之功則
佇雲軺而促期馳羽駕而増逺矣服氣之經頗覽多本
或散在諸部或未暢其宗觀之者以不廣致疑習之者
[057-2b]
以不究無效故今纂𩔖篇目詳精源流庶蟪蛄之兼濟
豈龜龍之獨善⬤凡九篇如後
   五牙論第一
夫形之所全者本於臟腑也神之所安者質於精氣也
雖禀形於五神已具其象而體衰氣耗乃致凋敗故須
納雲牙而溉液吸霞景以孕靈榮衛保其純和容貌駐
其朽謝加以久習成妙積感通神與五老而齊升並九
真而列位經文所載以視津途修學所遵自冝詳覈服
[057-3a]
真五牙法每以清旦宻呪曰經文不言面當各宜向其/方平坐握固閉目即叩齒
三通而祝中/央向四維
東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鮮祝畢舌料上齒表䑛唇
漱口滿而嚥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祝畢舌料下齒表䑛唇
漱口滿而嚥之三
中央戊已昻昻太山服食精氣飲以醴泉祝畢舌料上
𤣥應取玉水䑛唇漱口滿而嚥之三
[057-3b]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祝畢舌料上齒内䑛唇
漱口滿而嚥之三
北方𤣥滋服食𤣥滋飲以玉飴祝畢舌料下齒内䑛唇
漱口滿而嚥之三
都數畢以鼻内氣極而徐徐放之令五過已上真道畢
意調諸方亦宜納氣各依其數即東方/九南方三中央十二西方七北方五又曰先師益
中央醴泉祝曰白石巖巖以出此源泉湧洞以玉漿飲
之長生壽命益長永保長夀之法此是靈寳五符經中
[057-4a]
法上清經中别有四極雲牙之法其道密秘不可輕言
凡服氣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臟然後依常法乃佳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在形為筋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在形為血
中央黄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在形為肉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在形為皮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耳在形為骨
又肺為五藏之華葢第一肺居心上對胷有六葉色如
[057-4b]
縞暎紅脈出於少髙左手大指之端内側去/爪甲二分許舀者之中心居肺下
肝上對鳩尾下一寸色如縞暎絳心脈出于中衝左手/中指
之端去爪甲之二/分許舀者之中肝在心下小近後右四葉左三葉色
如縞暎紺肝脈出於大敦左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脾正掩臍上近
前横覆于胃色如縞暎黄脾脈出于𨼆白左足大指端/側去爪甲如
韭/葉左腎右腎前對臍摶著腰脊色如縞暎紫左為正腎
以配五臟右為命門男以藏精女以繋胞腎脈出為湧
左足心舀/者之中
[057-5a]
凡服五牙之氣者皆冝思入其臟使其液宣通各依所
主既可以周流形體亦可以攻療疾病如服青牙者思
氣入肝中見青氣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見足大
敦之氣循服而至㑹於脈中流散諸脈上通於自然次
服諸方仍冝以丑後澡漱冠服入别室焚香坐向其方
靜慮澄心注想而為之
   服氣論第二
夫氣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胎既誕矣而元精既散形
[057-5b]
既動矣而本質漸敝是故須納氣以凝精保氣以鍊形
精滿而神全形休而命延元本既實可以固存耳觀夫
萬物未有有氣而無形者未有有形而無氣者攝生之
子可不専氣而致柔乎
   太清行氣符
欲服氣斷榖先書向王吞之七日吞一三七日止合符
三枚皆燒五香左右
凡欲服氣者皆冝先療身疹疾使臟腑宣通肢體安和
[057-6a]
縱無舊疹亦須服藥去疾飲量體冷熱服一兩劑瀉湯
以通泄腸胃去其積滯吐瀉方在後将息平復訖乃清
齋百日敦潔操志其間所食漸去酸鹹滅絶滋味得服
茯苓蒸曝胡麻等藥預斷榖為佳服氣之始亦不得頓
絶其藥食宜日日減藥宜漸漸加氣氣液流通體藏安
穏乃可絶諸藥食仍須兼膏餌消潤之藥助之勿食堅
澁滓滯冷滑之物久久自覺腸胃虚全無復饑渇消息
進退以意自量不可具於此述宜於春秋二時月初三
[057-6b]
日後八日前取其一吉日為始先服太清行氣符計至
其日令吞三符訖於靜室東向得早朝景為佳於東壁
開一窻令日之光正對卧面此室之東勿令他障隔以
子時之後先解髮梳頭數百下便散髪頸後矣初服須/如此久
後亦不須/散髮也焼香勿用薰/陸香東向正坐澄心定思叩齒導引
其法具/後篇又安坐定息乃西首而卧本經皆云東首然面/則向西於存息吸引
殊為/不便牀須厚暖其枕宜令低下與背髙下平使頭頸順
平直解身中衣帶令闊展兩手離身三寸仍握固兩
[057-7a]
脚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氣息令調然後想東方初曜之
氣共日光合丹於流暉引此景而來至於面前乃以鼻
先㧞鼻孔中毛初以兩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動之十數過令通暢微引吸而嚥之久/久
乃不須引吸但存氣而嚥/之其氣自入此便為妙嚥之三乃入肺中小開唇徐
徐吐氣入氣有緩急宜在任性調息必不得頓引至極
則氣麤麤則致損又引嚥之三若氣息長加至五六
得七尤佳如此以覺肺中大滿為度且停嚥乃閉氣存
肺中之氣隨兩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於胃至兩
[057-7b]
腎中隨髀至兩脚心中覺皮肉間習習如蟲行為度訖
任微喘息少時待喘息調依法引導送之覺手足温潤
和調為度諸服氣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逆冷五臟壅滯是以必須先四肢然後入腹
即氣自然/宣流也此後不復須存在肺直引氣入大腸小腸中
鳴轉通流臍下為度應如此以腸中飽滿乃止則豎兩
急握固閉氣鼓腹九度就鼓中乃存其氣散入諸體
閉之欲極徐徐吐之慎勿長若氣急稍稍并引而吐之
若覺腹中闊此一極則止如腹猶滿急便閉氣鼔之訖
[057-8a]
舒脚以手摩面捋⬤心而下數十度并摩腹繞臍手十
數度展脚趾向上反偃數度乃放手縱體忘心遺形良
久待氣息闗節調平訖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頭面頸
項平坐稍動揺關節體和如常可起動其中隨時消息
觸𩔖多方既不云煩述善以意調適之又服氣所以必
令停於肺上入於胃至於腎者何肺藏氣氣之本也諸
氣屬於肺夫氣通於肺又肺者藏之長也為諸藏之華
葢呼吸之津源為傳送之官治節出焉又魄門為五藏
[057-8b]
之使為四藏之主通於十二經脈周而復始故為五藏
使也故令氣停於肺而後流行焉胃者五藏六腑之海
也水榖皆入於胃六腑之大主也五藏六腑皆禀於胃
五味入胃各走其家以養五氣是以五藏六腑之氣皆
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也腎者生氣之源五藏六腑之
本十二經脈之根左為正腎右為命門故令氣致於腎
以益於其精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
於鼻藏於心肺五味入於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五
[057-9a]
氣和而生津液氣液相感神乃自生五味豈獨其榖而/五味氣中自有其
味又兼之以藥藥/之五味尤勝其穀此雖只論肺腎其氣亦自然流通諸
藏故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其味
也呼吸之理乃神氣之要故太上問曰人命在㡬間或
對曰在呼吸之間太上曰善哉可謂為道矣
凡服氣皆取子後午前者鷄鳴至平旦天之隂隂中之
陽也⬤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黄昏天
之陽陽中之隂也黄昏至鷄鳴天之隂隂中之隂也人
[057-9b]
亦如是又春氣行於經絡夏氣行於肌肉秋氣行於皮
膚冬氣行於骨髓又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
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正發人氣在脾五月
六月天氣盛地氣髙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隂氣始殺人
氣在肺九月十月隂氣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
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至四時之月宜各依氣
之所行兼存而為之
凡服氣皆取天景明澄之時為好若恒風雨晦霧之時
[057-10a]
皆不可引吸外氣但入宻室閉服内氣加以諸藥也
凡服氣斷榖者一旬之時精氣弱微顔色萎黄二旬之
時動作暝昡肢節悵恨大便苦難小便赤黄或時下痢
前剛後溏三旬之時身體消瘦重難以行己前羸弱之/候是專氣初
服所致若以諸/藥不至於此也四旬之時顔色漸恱心獨安康五旬之
時五藏調和精氣内養六旬之時體復如故機關調暢
七旬之時心惡諠煩志願髙翔八旬之時恬淡寂寞信
明術方九旬之時榮華潤澤聲音洪彰十旬之時正氣
[057-10b]
皆至其效極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長三年之後瘢痕滅
除顔色有光六年髓填腸化為筋預知存亡經歴九年
役使鬼神玉女侍傍腦實脇駢不可復傷號曰真人也
五靈心丹章行之十五日心澄心/通五年當身心俱通
東方長生章一氣和大和得一道皆太和乃無不和𤣥
理同𤣥際
右誦九十遍氣不調存誦之便調
南方不饑章不以意思意亦本求無思意而不以思是
[057-11a]
法如是持
右誦三十遍饑時存誦便飽
中央不熱章諸食氣結氣非諸久定結氣歸諸本氣隨
取當隨泄
右誦一百二十遍熱時存誦之便凉
西方不寒章修理志離志積修不符離志而不修志已
業無已知
右誦七十遍寒時存誦之便暖
[057-11b]
北方不渴章莫将心縁心還莫住絶縁心存莫存心真
則守真淵
右誦五十遍渇時存誦之便不渇
所主寒熱等本文如此然倣五藏之義乃有所乖惟渇
誦北方章是謂今為魂神不寧誦東方章寒誦西方章
饑誦南方章渇誦北方章熱誦中央章亦可以五藏行
之以意消息為之誦既不論早晚然以子午前為佳誦
五方數畢即誦大道讚一遍
[057-12a]
大道無形因物為名乾坤萬品秀氣乃成既受新質惟
人抱靈五行三才秋殺春生四九寳偈除誦守精修奉
太和不⬤不盈嘗之無味嗅之無馨察之無色和之無
聲坐卧無所行走無程遊歴太空湛爾黄庭動而不去
住而不寜無營無作無視無聼非聚非散非離非并非
巨非細非重非輕非黄非白非赤非青道髙黄老曉朗
其情太上要章封宻金城子得聞之命合真星
此五靈章既可通五藏氣每宜通誦之仍各存藏位其
[057-12b]
文有苦寒熱饑渇者始可别誦章爾當面向其方坐閉
目澄神閉口心誦仍動舌觸料口中令津液生微微引
氣而嚥之各入其藏中此法專行應至虚惙兼以符水
藥味則不致羸頓矣
服六戊氣法 氣旦先從甲子旬起向辰地舌料上下
齒取津液周旋三至而一嚥止次向寅次向子次向戌
次向申次向午又法起甲子日匝一旬恒向戊辰嚥氣
甲戌日則向戊寅餘旬依為之此六戊法亦是一家之
[057-13a]
義以戊氣入於脾為倉廪之本故也此真不饑若通益
諸體則不逮餘法矣
服三五七九氣法 徐徐以鼻㣲引氣内之三以口吐
死氣久久便三氣次後引五氣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
五氣次引七氣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七氣次引九氣
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九氣因三五七九而并引以鼻
二十四氣内之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二十四氣嚥逆
報之法因從九數下到三復順引之嚥可九九八十一
[057-13b]
嚥氣而一吐之以為節也此法以入氣多吐氣少為妙
若不作此限數漸増入則意於常數之耳死氣者是四
時五行休死之氣存而吐之自餘節度仍依常法
養五藏五行氣法 春以六丙之日時加已食氣百二
十致於心令心勝肺無令肺傷肝此養肝之氣也夏以
六戊之日時加未食氣百二十以助脾令脾勝腎則腎
不傷於心也季夏以六⬤之日時加申食氣百二十以
助肺令肺勝肝則肝不勝於脾也秋以六壬之日時加
[057-14a]
亥食氣百二十以助腎令腎勝心則心不傷於肺也冬
以六甲之日時加寅食氣百二十以助肝令肝勝脾則
脾不傷於腎也
右此法是五行食氣之要明時各有九凡一千八十食
氣各以養藏周而復始不得相刻精心為之此法是一/家之義所
在五藏事事具/在五牙論中
   導引論第三
夫肢體關節本資於動用經脈榮衛實理於宣通今既
[057-14b]
閒居乃無運役事須導引以致和暢戸樞不蠧其義信
然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其性命也脈經者
所以行血氣也故榮氣者所以通津血強筋骨利關竅
也衛氣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也又浮
氣之循於經者為衛氣精氣之行於經者為榮氣隂陽
相隨内外相貫如環之無端也又頭者精明之腑背者
胸之腑腰者腎之腑膝者筋之腑髓者骨之腑又諸骨
屬於目諸髓皆屬於腦諸筋皆屬於節諸血皆屬於
[057-15a]
心諸氣皆屬於肺此四肢八環之朝夕也是知五勞之
損動靜所為五禽之導揺動其關然人之形體上下相
承氣之源流升降有叙比日見諸導引文多無次第今
所法者實有宗㫖其五體平和者依常數為之若一處
有所偏疾者則於其處加數用力行之凡導引當以丑
後卯前天氣清和日為之先解髮散梳四際上達頂三
百六十五過散髮於後或寛作髻亦得燒香面向東平
坐握固閉目思神叩齒三百六十過乃縱體平氣依次
[057-15b]
為之先閉氣以兩手五指交乂反掌向前極引臂拒托
之良久即舉手反掌向上極臂即低左手力舉右肘令
左肘臂按著後項左手向下力牽之仍亞向左開右腋
努脇為之低右舉左亦如之即低手鈎項舉両肘偃胷
仰頭向後令頭與手前後競力為之即低手鈎項擺肘
綟身向左向右即放手両膝上㣲吐氣通息又從初為
之三度
   符水論第四
[057-16a]
夫符文者雲篆明章神靈之書字也書有所象故神氣
存焉文字顯焉有所生故服用朱焉夫水者氣之津潛
陽之潤也有形之𩔖莫不資焉故水為氣母水潔則氣
清氣為形本氣和則形㤗雖身之榮衛自有内液而腹
之臟腑亦假外滋即可以通腸胃益津氣又可以導符
靈助祝術今撰諸符水之法以備所用可按而為之焉
符在本經
   服藥論第五
[057-16b]
夫五臟通榮胃之氣六腑資水穀之味今既服氣則臟
氣之有餘又既絶榖則腑味之不足素問曰榖不入半
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故須諸藥以代於榖使氣味兼
致臟腑兩全也清陽為天濁隂為地清陽出上竅濁隂
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隂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隂實
六腑清陽為氣濁隂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食
氣形食味氣為陽味為隂隂勝則陽病陽勝則隂病和
氣以通之味以實之通之則不憊實之則不羸矣今以
[057-17a]
草木之藥性味於臟腑所宜為安臟丸理氣膏其先無
病疹臟腑平和者可常服此丸膏并茯苓巨勝等丹服
之藥若臟有疾者則以所宜者増損而服如先有痼疾
及别得餘患者當别醫攻療則非此之所愈也其上清
方藥各依本經禀受者自宜遵服安和臟腑丸方
 茯苓 桂心 甘草灸已上/各二兩 人參 栢子仁
 薯蕷 麥門冬去心已上/各二兩  天門冬四两/
右搗篩為散白⬤和為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057-17b]
日再服以藥飲下之松葉枸杞等諸藥可為飲也滋潤
氣液膏方
 天門冬煎五/升 黄精煎五/升 地黄煎五/升 术煎五/升
 巳上煎各煎/訖相和著 茯苓二兩/ 桂心二兩/ 薯蕷五/兩
 澤㵼五兩/  甘草三兩/炙
右並搗以宻絹篩令極細内諸煎中又内熟巨勝杏仁
屑三升白⬤二升攪令稠重湯煑攪勿令住手令如膏
便調強為佳冷凝擣數千杵宻器貯固之每早農以一
[057-18a]
丸如李核大含消嚥之日再三此藥宜八月九月合至
三月已來服之若三月二月中更煑一度令稠硬則經
夏不復壊
   慎忌論第六
夫氣之為理也納而難固吐而易竭難固須保而使全
易竭須惜而勿泄真人曰學道常如憶朝飡未有不得
之者惜氣常如惜面未有不全之者又曰若使惜氣常
如一身之先急吾少見於枯悴矣其於交接言笑務宜
[057-18b]
省約運動呼呌特須調緩觸𩔖愛慎方免所損矣夫人
之為性也與天地合體隂陽混氣皮膚骨體臟腑榮衛
呼吸進退寒暑變異莫不均乎二儀應乎五行也是知
天地否泰隂陽亂焉臟腑不調經脈之候病焉因外所
中者百病起於風也因内有所致者百病生於氣也故
曰恬澹虚寂真氣居之精神内守病從何來信哉是言
故須知形神之性而全之辨内外之疾而畏慎之素問
曰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和則經水安靜
[057-19a]
寒則經水凝沍暑則經水滯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
而隴起或虚邪用而入客亦由水之得風也天温日明
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揚天寒日隂則人血凝沍而衛氣
沉血氣者喜温而惡寒寒則沍而不能流温則喜而去
之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從之則陽氣固而賊邪不
能容此因時之孕也月始生則人血氣始精衛氣始行
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虚衛
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若此時犯冐虚
[057-19b]
邪則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兩虚相感其起至骨入則
傷五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八正者所以俟八風虚
邪以時至者也八正之虚邪避之如矢射慎勿犯之假
令冬至之日風從南來為賊傷也謂從虚之鄉來乃能
病人也他節倣此陽氣者一日而生外平旦陽氣生日
中陽氣隆日西陽氣虚氣門乃開是故暮而收拒無擾
筋骨無見霧露及此三時形乃困薄久視傷血久卧傷
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是謂五勞所傷也憂
[057-20a]
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
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人有五氣喜怒憂悲恐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
消恐則氣下寒則氣聚熱則氣泄憂則氣亂勞則氣耗
思則氣結喜怒不節寒暑過度氣乃不固五味所入苦
入心辛入肺酸入肝甘入脾鹹入腎隂之生本在五味
是故味過於酸則肝氣以津肺氣乃絶味過於鹹則骨
氣勞短肌氣折味過於苦則心氣喘滿色黒腎氣不衛
[057-20b]
味過於甘則脾氣濡骨氣乃厚味過於辛則筋脈沮弛
精神乃英是故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
以宻骨氣與精謹道如法長天有命多食鹹則脈凝沍
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㧞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掲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
味之所傷也此論飲食之五味而藥性亦有五味服餌
丸散特宜慎之服氣之人不宜食辛味何者辛走氣氣
病無食辛也
[057-21a]
   五臟論第七
夫生之成形也必資之於五臟形或有廢而臟不可闕
神之為性也必禀於五臟性或有異而氣不可⬤是天
有五星進退成其經緯地有五嶽靜鎮安其方位氣有
五行混化𢎞其埏埴人有五臟生養處其精神故心藏
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志通内連骨體而成
身形矣又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肺者氣之本魄之處
也肝者罷極之本魂之處也脾者倉廪之本榮之處也
[057-21b]
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至如九竅施為四肢動用骨
堅實經脈宣行莫不禀源於五臟分流於百體順寒
暑以延和保精氣以享壽且心為諸臟之主主明則運
用宣通有心之子安可不悟其神之理⬤臟有要害不
可不察肝生於左肺生於右心部於表腎位於裏脾為
之使胃為之市心為之汗肺為之涕肝為之淚脾為之
涎腎為之唾是謂五液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笑
腎為⬤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榖氣通
[057-22a]
於脾雨氣通於腎五臟各有所合心之合於脈也其榮
色也肺之合於皮也其榮毛也肝之合於筋也其榮爪
也脾之合於肉也其榮唇也腎之合於骨也其榮髪也
五臟各有腑臟為陽腑為隂五臟者藏精神而不瀉也
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受水榖而不能留也故實而不
能滿小腸為心之腑大腸為肺之腑膽為肝之腑胃為
脾之腑膀胱為腎之腑六腑者各有其應小腸者脈其
應也大腸者皮其應也膽者筋其應也胃者肉其應也
[057-22b]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十二臟之相使者心者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将
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忠正之官决斷出焉膻中者使
臣之官喜樂出焉胷中上焦之門戸也脾胃者倉廪之
官也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也變化出焉小腸者
受盛之官也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也伎巧出焉三
焦者决瀆之官也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也精液
藏焉化氣則能出焉凡出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
[057-23a]
則下安和以此養生則壽没世不殆主暗則十二官危
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殆也
   服氣療病論第八
夫氣之為功也廣矣妙矣故天氣下降則寒暑有四時
之變地氣上勝則風雲有八方之異兼二儀而為一體
者總形氣於其人也故存之為家則神靈儼然用之於
禁則功效著矣况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適我之體攻我
之疾何往而不愈焉習服閒居則易為功使諸有疾痛
[057-23b]
皆可按而療之凡欲療疾皆可以日出後天氣和靜面
向日在室中亦向日存為之平氣閉目握固叩齒九通
存日赤暉紫芒長引吸而嚥之使入所患之臟腑若非
臟腑之疾在於肢體筋骨者亦宜先存入所主之臟也
閉極又引凡得九嚥覺其臟中有氣乃存其氣攻於所
苦之處閉極微微吐氣其息稍定更嚥而攻之覺疾處
温暖汗出為佳若在四肢應可導引者則先導引其處
已後攻之縱是體上亦宜按捻令其氣通若在頭中當
[057-24a]
散髮梳頭皮數百下左右揺頭數十過乃吸氣以兩手
指於項上急攀之以頭向上力拒之仍存氣向上入腦
於頂髮諸孔衝出散去一極訖放手通氣更為之以覺
頭頸汗出痛處寛暢為候若病在臟腑者仰卧吸引存
入其處得五六嚥則一度閉息攻之皆以意消息其病
或久來痼疾并有癥塊堅積者則非氣之所能愈終亦
覺積寛平也兼藥同療亦無妨乃於藥性易效爾用氣
攻病雖攻其處膚腠散出然兼依明堂圖取其所療之
[057-24b]
宂而相引去之佳既知其宂宜依十二月各用其律管
急按宂上相而出之則心存有所主氣行有所適矣
黄鍾十一月律也管長九寸空中圍九分諸管並同大
吕十二月律也管長八寸太蔟正月律也管長七寸強
夾鍾二月律也管長七寸強姑洗三月律也管長七寸
強仲吕四月律也管長六寸強蕤賔五月律也管長六
寸強林鍾六月律也管長六寸強夷則七月律也管長
五寸強南吕八月律也管長五寸強無射九月律也管
[057-25a]
長四寸強應鍾十月律也管長四寸強皆取山陽之竹
孔圎者其節生枝不堪用手臂不援雖云手臂諸有疾
處亦可為之先以一手徐徐按摩所疾之處良久畢乃
瞑目内視視見五臟嚥液三過叩齒三通正心微祝曰
太上四𤣥五華六庭三魂七魄天關地精神符榮衛天
胎上明四肢百神九節萬靈受籙玉晨刋書玉城玉女
侍身玉童護命永齊二景飛仙上清長與日月年俱後
傾超騰昇仙得慗太平流風結痾注鬼五飛魍魎冡訟
[057-25b]
氣徘徊陵我四肢干我盛衰太山天丁龍虎曜威斬
鬼不祥㐫邪即摧考注内訟百毒𨼆形使我復常日月
同暉考注見犯北辰收摧百邪不敢干明上威
常以生氣時嚥液二七過按體所痛處向王而祝曰左
𤣥右𤣥二神合真左黄右黄六華相當風氣惡疾伏匿
四方玉液流澤上下宣通内遣水火外辟不祥長生飛
仙身常休強畢又嚥液二七過又當急按所痛處三十
一過常如此則無疾也
[057-26a]
   病候論第九
夫生之為命也資乎形神氣之所和也本乎臟腑形神
真頥則生全而享壽臟腑清休則氣泰而無病然禀精
結胎之初各因四時之異誕形立性之本罕備五常之
節故躁擾多端嗜慾増結或積痾於受生之始或致疾
於役身之時是故喜怒憂傷自内而作疾也寒暑飲食
自外而成病也強壮之嵗惟知犯觸衰謝之年又乖修
養隂陽五升形氣相違諸疹既生厥後多状况乎服氣
[057-26b]
者榖餚已斷形體漸羸精氣未全神魂不暢或舊疹因
之以發動新兆致之以虚邪須知所由宜詳所療今粗
具可辨之状以代問醫則其氣攻之術希同勿藥虚實
之形其何以生自氣血以并隂陽相傾氣亂於衛血流
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虚血并於隂氣并於陽故為驚
狂血并於陽氣并於隂乃為炅中血并於上氣并於下
煩惋善怒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善忘陽虚則外寒
隂虚則内熱陽盛則内寒隂盛則外熱五臟之道皆出
[057-27a]
於經遂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血而生氣有餘
則腹脹滲泄不厥天之邪氣感則害五臟水榖之寒温
感則害六腑也地之温氣感則害皮肉筋脈也又邪之
主也或生於隂或生於陽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
於隂者得之飲食居處隂陽喜怒陽者天氣也主外隂
者地氣也主内陽道實隂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
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隂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隂
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卧上為喘呼入五臟
[057-27b]
則填滿閉塞下為滲泄久為腸癖故喉主天氣⬤主地
氣陽受風氣隂受濕氣隂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
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
者上行極而下行隂病者下行極而上行傷於風者上
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頭者精明之腑也頭憊視
深精則奪矣背者胸之腑也背曲肩隨胸將壞矣腰者
腎之腑也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腑也屈伸不
得則屨跗筋將憊矣髓者骨之腑也不能久立行則掉
[057-28a]
慄骨將憊矣肺熱病者右頬赤心熱病者顔先赤肝熱
病者左頬赤脾熱病者鼻赤腎熱病者頥赤病雖未發
見其色者所宜療之故曰療未病之病肺熱病者色白
而毛槁心熱病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病者色蒼而宻
枯脾熱病者色黄而肉濡腎熱病者色墨而齒枯
肝主春足厥隂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食鹹以
緩之又曰肝病欲散急食苦以㵼之禁當風肝惡風也
心主夏手少隂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辛以
[057-28b]
収之又曰心病欲濡急食鹹以濡之用酸補之甘瀉之
禁温衣熱食心惡熱也
脾主長夏足太隂陽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濕急食苦
以滲之又曰脾病欲緩急食丼以緩之用苦補之辛瀉
之禁濕食飽食濕地濡衣脾惡濕也
肺主秋手太隂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急食
鹹以泄之又曰肺病欲収急食甘以収之鹹以瀉之禁
寒衣飲冷肺惡寒也
[057-29a]
腎主冬足少隂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渗急食辛以
潤之腠理致液氣通又曰腎病欲急食苦以堅之用辛
補之酸之焠煖無熱食温衣腎惡渗也
辛走氣氣病無食辛甘走肉肉病無食甘鹹走血血病
無食鹹酸走筋筋病無食酸是謂五禁勿多食也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隂股⬤腨胻足背痛
虛則少氣不能報自耳聾嗌乾矣
心病者胸中痛脅肢滿肋下痛膺背肩脾間兩臂内痛
[057-29b]
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入小腹令人喜怒虛則恐如人將
捕之氣極則頭痛耳聾頰腫
脾病者身重肌肉萎足不収行喜挈脚下痛虚則腹脹
腸鳴泄食不化
腎病者腸大體重喘咳汗出惡風虚則胸中痛也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時欲咳𠻳喘氣晝日善暮則甚診
在眉上其色白
[057-30a]
心風之狀惡風焦絶喜怒診在口其色赤
肝風之狀惡風耳鳴嗌乾喜悲善怒診在目其色青微

脾風之⬤多汗惡風身體急墮四肢不通微黄不嗜食
診在鼻上其色黄
胃風之狀多汗惡風飲食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失衣
則脹食寒則泄診在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其頭痛面多汗惡風先當風一日病其頭痛
[057-30b]
不可出至其風止則小愈矣
 
 
 
 
 
 
 雲笈七籖卷五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