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南華真經口義 > 南華真經口義 4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莊子口義卷四
            宋 林希逸 撰
外篇胠篋第十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盗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
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盗至則負匱掲篋擔囊
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向之所謂知者不
乃為大盗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所謂知者有不為
[004-1b]
大盗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
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
耒耨之所刺七智/反方二千餘里闔四境之内所以立宗
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郷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然而田
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盗其國所盗者豈獨其國邪并與
其聖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賊之名而身處
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
是不乃竊齊國并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盗賊之身乎
[004-2a]
 看此篇便見得憤悱之雄處粧撰一段譬喻自為竒
 特胠開也探手取之也發亦開也鼠竊之盗却下此
 六字非妙文乎緘縢繩結也攝纒繞也扄管鑰也鐍鎖
 也世俗之知本為鼠竊之備大盗至則併挈而去矣
 田氏簒齊以私量貸公量入看左傳所言便是借聖
 人之法以濟其盗賊之謀戰國之時大抵如此故莊
 子以此喻之
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盗積者乎所
[004-2b]
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
逄斬比干剖萇𢎞肔勑紙/反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
免乎戮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
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
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盗者天下
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
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
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004-3a]
 肔裂也靡爛也皆得罪而喪其軀也四子雖賢而身
 皆得罪盗跖反以自免此言賢者不足自恃而竊聖
 道之名者或以自利為盗之聖勇義知仁此是莊子
 撰出這般名字以譏侮儒者其言雖怪而以世故觀
 之實有此理説到不善人多善人少利天下少而害
 天下多處亦是精絶
故曰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盗起
掊擊聖人縱舍盗賊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
[004-3b]
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盗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
人不死大盗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盗跖

 楚方伐魯以其酒薄也而梁乃伐趙以魯不得而援
 也唇與齒似不相闗唇竭而齒自寒川與谷不相干
 川竭而谷自虚丘與淵不相千丘夷而淵自實即今
 人所謂張公吃酒李公醉也以喻聖人之法不為盗
 設而反為盗賊之資故曰聖人生而大盗起聖人不
[004-4a]
 生而大盗不起掊擊聖人縱舍盗賊言亦無聖人亦
 無盗賊而後天下治也川水滿則山谷之中皆有水
 川竭則谷自虚矣川與谷雖不相通而春夏之盈秋
 冬之涸却同也丘夷山頺而夷平也猶曰山附于地
 剝也山夷則土實之於淵是不相闗而相因也無故
 即無事也重聖人而治言聖人復出也聖人復出而
 制法愈宻欺詐者得之益可以欺世故曰重利盗跖
 也魯酒薄邯鄲圍又見淮/南子其文稍異意亦同
[004-4b]
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
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
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
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
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
 斗斛權衡符璽仁義四者並言以下抑髙之意竊鉤
 小盗也鉤腰帶環也戰國之諸侯簒奪而得皆大盗
 也小者誅而大者乃如此憤世之言也既為諸侯則
[004-5a]
 其立國亦以愛民利物為事是不特竊國併竊聖人
 之仁義聖知也
故逐於大盗掲諸侯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
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
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故曰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
以明天下也
 名為大盗者人皆欲逐之今之諸侯皆竊國者立於
[004-5b]
 人上人誰不見故曰掲如此大盗昭昭於世併仁義
 斗斛權衡符璽以竊之而世未有立賞以求捕用刑
 以禁止者是皆憤世而為此言魚不可脫於淵言不
 可離水也聖人之法只可自用不可使人人皆知之
 故曰非所以明天下也明者天下皆知之也
故絶聖棄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璽
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
始可與論議
[004-6a]
 擿玉毁珠焚符破璽剖斗折衡皆是激説以結絶聖
 棄知之意非實論也殫殘者毁削也盡去聖人之法
 民始純一可與言道也故曰民始可與論議此皆憤
 世之辭故人每以剖斗折衡焚符破璽之事譏議之
 其實即老子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盗之意但説
 得過當耳東坡曰人生識字憂患始豈欲天下人全
 不識字耶
擢亂六律鑠絶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
[004-6b]
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絶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
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曽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
而天下之徳始𤣥同矣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
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
其徳則天下不僻矣彼曽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
外立其徳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擢亂者抽擢而紊亂也六律有長短之叙抽而亂之
[004-7a]
 使其不可用也鑠絶焚棄之也有瞽曠之耳而後能
 為律樂之事塞其耳則人之聼皆合乎自然無此等
 造作也明巧兩句其意亦同因巧字却舉老子大巧
 若拙一語以證之亦是文法處曽史有忠孝之名楊
 墨有仁義之言攘除而棄擲之使仁義之説不行則
 天下之人同得此徳始歸於𤣥妙矣不鑠不消散也
 不累無係累也不惑不相誑惑也不僻無偏陂也以
 曽史楊墨與師曠工倕離朱並言亦以小抑大也外
[004-7b]
 立其徳者重外物而失本心也爚亂者言熏灼而撓
 亂之也以正法言之此等人皆無所用言皆當去也
 故曰法之所無用也此一句結得極有力文字之好
 處
子獨不知至徳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
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
羲氏神農氏
 十二箇氏只軒轅伏羲神農見於經自此以上吾書
[004-8a]
 中無之或得於上古之傳或出於莊子自撰亦未可
 知亦由佛言我於過去某刼也雖若大言然以天地
 間觀之自伏羲以來載籍所可考者三千餘年豈有
 許大天地方有三千餘年伏羲以前必有六籍所不
 傳者但言之則近於恠妄然亦不可不知且如吾閩
 自無諸以來方見於漢至唐而後漸有文物無諸之
 前當猶草昧可也近時囊山寺前耕於野者忽得一
 穴其間金玉之器鼎彞之屬甚多人皆竊而去之最
[004-8b]
 後既虚鄉人皆相率而就觀其塼無大小皆雕人物
 龍虎不勝精巧此前穴也其後一壁以鋤斧擊之鞺
 鞺然有聲但堅固不可動必是銅鐡所灌意非有國
 者之墳不然書籍所載閩之上無聞焉則必有之而
 不傳者然則容成大庭之𩔖不可謂無之
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
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徃來若
此之時則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
[004-9a]
者贏糧而趣之則内棄其親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跡接
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則是上好知之過也
上誠好知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何以知其然邪
 甘食而下又是山無蹊隧處抽繹出來某所有賢者
 贏糧而趨之便是暗説孟子荀子推而上之孔子亦
 在其間矣觀齊稷下與蘇張之徒便見莊子因當時
 之風俗故有此論好知則非自然之道矣故曰好知
 而無道
[004-9b]
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鉤餌罔罟⬤
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
亂於澤矣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
惑於辯矣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
 畢有柄之網也弋繳射也機變變詐也削格猶漢代
 曰儲胥也猶今之木柵也捕兎鹿者亦有之罝罘亦
 網也知詐以智而相詐也漸毒相漸染而為毒亂也
 頡桀頡也滑汨亂也解垢隔角也堅白解垢異同皆
[004-10a]
 當時辯者之名以取魚取鳥取獸之事與辯者並言
 之亦是以曽史與斗斛權衡並譏之意每每常常也
 常常如此而至於大亂皆好智之罪也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
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不知者務外求異者也已知者曉然而易見者也自
 然之理也不善在人者也已善在我者也即齊物所
 謂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言但知他人之非而不知
[004-10b]
 己之所是者亦非也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喘耎
之蟲肖翹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亂天下也
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種種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
釋夫恬淡無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亂天下矣
 上而日月下而山川中而寒暑四時㣲而至於喘耎
 肖翹之物皆失其自然之理故曰莫不失其性甚矣
 夫好知之亂天下也此歎息一句而結之也喘耎㣲
[004-11a]
 息而動之物附地者也蝸蜒之𩔖肖小也翹輕也飛
 物也蜂蝶之𩔖肖音蕭種種殻實之貌役役務外作
 為之貌啍啍囁囁也上句既結了却以三代實之謂
 三代以下便是如此故曰自三代以下是已啍啍役
 役兩句對説下面只拈啍啍字結便與前篇素樸而
 民性得矣處同逍遙逰曰湯之問棘也是已起語也
 此曰三代以下是已結語也起結雖異同一機軸也
外篇在有第十一
[004-11b]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
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徳也天下不淫其性不
遷其徳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
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
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徳也非徳也而可
長久者天下無之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此篇又做一句破題又
 是一體在者優㳺自在之意淫亂也靜定則不淫矣
[004-12a]
 宥者寛容自得之意遷為外物所遷移也使天下之
 人性皆不亂徳皆不移於外物又何用治之乎不恬
 不靜也不愉不樂也以堯對桀言之曽史盗跖之𩔖
 也全書意勢皆如此其理皆未正然筆力豈易及哉
 以不恬比不愉便無輕重矣
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隂隂陽并毗四時不至
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處
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
[004-12b]
鷙而後有盗跖曽史之行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
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自
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
之情哉
 喜屬陽怒屬隂毗益也醫書所謂有餘之病也致中
 和則天地位失其中和則有四時不至寒暑不和之
 事氣序既逆則人亦病矣使人者言因堯桀在上致
 人如此也喜怒失位居處無常謂妄為妄動也憧憧
[004-13a]
 徃來朋從爾思是思慮不自得也成章有條理也不
 成章則失中道矣喬好髙而過當也詰議論相詰責
 也卓孤立也鷙猛厲也此四字皆形容不和之意盗
 跖曽史只是替換賢不肖字用心既不和則賢不肖
 皆非矣為天下者於其賢者而賞之於其不肖者而
 罰之賢非真賢出於好偽舉世皆然故欲賞而不足
 不給亦不足也言世間此等人多矣其意皆是譏賢
 者乃與為惡者對説所以重抑賢者也人人皆慕賞
[004-13b]
 避罰以偽相與則豈能安其性情自然之理哉
而且悦明邪是淫於色也悦聰邪是淫於聲也悦仁邪
是亂於徳也悦義邪是悖於理也悦禮邪是相於技也
悦樂邪是相於淫也悦聖邪是相於藝也悦知邪是相
於疵也天下將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
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傖囊而亂
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豈直
過也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之鼓歌以儛
[004-14a]
之吾若是何哉
 為明而好五色為聰而好五聲皆亂其真矣故曰淫
 徳與理自然者仁與義有心以為之故以為亂於徳
 而悖於理技能也淫樂也彼以禮樂為外物故曰相
 於技相於淫相助也助益之而愈甚也藝業也疵病
 也業能自勞病乃自苦以聖知之名而悦之則愈勞
 愈苦矣故曰相於業相於疵此聖字止近似能字猶
 今言草聖之聖也故於盗亦曰妄意室中之藏聖也
[004-14b]
 此皆字義不同處讀者當自分别不可與語孟中字
 義相紊亂八者明聰仁義禮樂聖知也安其自然則
 八者雖有亦不能為累故曰存可也亡可也不安其
 自然則八者能為害矣臠卷局束之貌傖囊多事之
 貌豈直過也而去之言不特獵涉一過隨即休止齊
 戒以言謂鄭重而誇説之跪坐以進謂致恭盡禮而
 相𫝊授鼓歌以儛之謂言之不足手舞足蹈也此皆
 譏一時之學者吾若是何哉言汝輩如此果何為哉
[004-15a]
 吾非自言指他人而言也猶詩曰我姑酌彼金罍婦
 稱其夫也書曰我用沈⬤于酒㣲子稱紂也此是文
 法
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莅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
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
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
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黙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
無為而萬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004-15b]
 此段直説無為自然之治不得已三字便有有天下
 而不與之意以其身之可貴猶貴於為天下而後可
 以天下托之以其身之可愛猶愛於為天下而後可
 以天下寄之此兩句文亦竒理亦正讀莊子之書於
 此等句又當子細玩味禮記曰筋骸之束解其五藏
 便是不束矣擢抽也過用其聰明也尸居者其居如
 尸然即曲禮所謂坐如尸也龍文采也尸居無為而
 威儀可則自然有文故曰尸居而龍見淵深也靜也
[004-16a]
 黙不言也雷聲感動人也雖不言而徳動人也禪家
 所謂是雖不言其聲如雷也故曰淵黙而雷聲神精
 神也天天理也動容周旋無非天理故曰神動而天
 隨如此三句亦可以莊子為異端之書乎理到而文
 又竒所以度越諸子炊累即是野馬塵埃生物以息
 相吹之意炊動也累㣲細而累多也虚室之中漏日
 如卵處看日影中㣲塵便見此兩字下得竒特若動
 而又不動若多而不見其多故曰炊累言我若無為
[004-16b]
 於上而天下之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得自樂如
 萬物之炊累然又何用我容心以治之
崔瞿問於老耼曰不治天下安臧人心老耼曰汝慎無
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强亷
劌彫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間而再撫四
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係
者其惟人心乎
 此一段把孟子出入無時莫知其郷合而觀之便見
[004-17a]
 竒特無攖者無撓亂攖拂之也排下者不得志之時
 愈見頽塌得志之時則好進不已上此心向上也下
 心趨下也向上向下皆為囚殺乃自累自苦之意綽
 約儇美也剛强之人或為綽約所柔以項羽而泣涕
 於虞美人是也亷劌圭角也彫琢磨礲也諺云入闕/
 學者菱角入去雞頭出來即此意也少年得意之人
 多少圭角更涉憂患世故皆消磨了故曰亷劌彫琢
 其内熱時如焦火然其凛凛時如凝冰然此皆形容
[004-17b]
 人心燥怒憂恐之時一俯仰之間而其心中徃來如
 再臨四海之外其急疾也如此撫臨撫也猶言行一
 過也其居也淵而靜言心不動之時其動也縣而天
 言此念一起之時如縣係於天僨與憤同僨驕亢戾
 之狀不可係即不可制也佛經云如何降伏其心看
 他降伏字便見得僨驕不可係之意此一段模寫人
 心最為竒妙非莊子之筆亦未易能也
昔者黄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
[004-18a]
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
規法度然猶有不勝也堯於是放讙兠於崇山投三苖
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
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跖上有曽史而儒墨畢起於是乎
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
大徳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股無胈猶髀肉不生之意脛無毛言勞其足也矜音
 勤與⬤同矛柄也項籍傳鋤耰棘矜此言矜梗其血
[004-18b]
 氣也猶曰柴其内也規為也言其為仁義法度勞苦
 如此雖如此勞苦而猶有無奈何處故有放流之刑
 不勝天下者言其無如天下何也四罪而天下咸服
 本舜事也而莊子喚作堯所以曰其辭雖參差而諔
 詭可觀見天下篇此便是參差處是實供吐了堯舜
 且如此延及三王尤大可駭矣施延也三王既如此
 所以下而小人則為桀跖之行上而君子則慕曽史
 之名而起儒墨之爭於是自喜於我而加怒於人自
[004-19a]
 以為知而以人為愚自以為善而以人為否自以為
 信而以人為誕彼此皆然故有相疑相欺相非相譏
 之事即齊物篇中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之意爛
 漫字下得好性命之理到此都狼籍了求竭者言下
 無以應之也
於是乎釿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决焉天下脊脊大亂
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乗之君
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
[004-19b]
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噫
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
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曽史之不
為桀跖嚆矢也故曰絶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此段言其不勝天下遂至於用刑釿鋸繩墨椎鑿皆
 用刑之具也繩束縳者也墨黥淄也脊脊者猶藉藉
 也罪在攖人心者言自黄帝始也賢者𨼆遁不出而
 其君自勞天下之被罪者甚衆氣象如許而儒墨於
[004-20a]
 此時猶且髙自標置於舉世罪人之中故曰乃始離
 跂攘臂乎桎梏之間離跂支離翹跂也攘臂奮手言
 談也乃自許自髙之貌噫嘆也甚矣哉言其所為己
 甚也儒墨於此可謂甚不知恥也上下兩甚矣字意
 却不同皆是竒筆處桁楊械也相推言行者相挨拶
 也桁楊椄槢因聖知而有桎梏鑿枘因仁義而有桀
 跖借曽史之説得以自文而為害是曽史為桀跖之
 嚆矢也椄槢今枷中横木亦楔也嚆矢今之響箭也
[004-20b]
黄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
之上故徃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隂陽
以遂羣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
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
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
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是致和而使萬物育也官隂
[004-21a]
 陽以遂羣生是燮調隂陽以順萬物也官各任其職
 也隂陽不相戾各當其職曰官物之本然者曰質即
 前言至道也物之殘者言害物之事也天地隂陽皆
 自然之理五榖羣生亦自生自遂之物有心以官之
 則反為物之害矣而汝也指黄帝而言也族聚也雲
 不族而有雨是此有而彼無也不待黄而落失時也
 荒者日月有薄蝕廢其光也荒廢也翦翦猶淺淺也
黄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徃邀之廣
[004-21b]
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
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
子蹷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至道之精窈
窈㝠㝠至道之極昏昏黙黙無視無聴抱神以靜形將
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
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不曰治天下而曰治身故以為善問窈窈㝠㝠逺而
 不可窮也昏昏黙黙㣲而不可見也無視無聴耳目
[004-22a]
 俱忘也神存於心曰抱靜而無為形則自正神必清
 靜形不勞役氣無搖動則可以長生今修煉之學皆
 原於此如仙如佛自古以來必皆有之亦不是莊子
 方為此説也無勞無搖此無字與勿字同有禁止之
 意目無見耳無聞心無知又解無視無聴抱神以靜
 兩句神守其形則可以長生此神字今修養家所謂
 嬰兒是也
慎汝内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
[004-22b]
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㝠之門矣至彼至隂之原
也天地有官隂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
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嵗矣吾形未嘗衰
 慎汝内不動其心也閉汝外不使外物得以動吾心
 也纔多知則為累矣不識不知而後徳全故曰多知
 為敗至陽之初大明也至隂之初窈㝠也原初也大
 明之上太虚之上也窈㝠之門無極之始也易言一
 隂一陽之謂道亦是此等説話但其説涵畜莊子要
[004-23a]
 説得暢快故其辭如此為汝者教汝也遂從也猶徃
 也入窮也言欲教汝極至於此也官職藏府也此言
 人身自有天地隂陽也我之天地各官其官我之隂
 陽各居其所則此身可以慎守物物皆自堅固物者
 我身所有之物也故曰物將自壯所守者一而不雜
 所處者無不和順此所以形雖千二百嵗之久而不
 衰也處者處事處物也感而應之者也天地即吾身
 之健順也
[004-23b]
黄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廣成子曰來余語
汝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
為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
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將去汝入
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
常當我緡乎逺我昬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廣成子之謂天者言其可與天合一也物安有窮而
 人必求所終物豈可測而人必求其所極是以有涯
[004-24a]
 而隨無涯也此兩句極有味以麄言之則打鐡作門
 限鬼見拍手笑亦此意易不終於既濟而終於未濟
 是知物無窮而物無測也子在川上而曰逝者如斯
 夫亦指其無窮無測者言之上可以為皇下可以為
 王此皇王字如聖盡倫王盡制如天下篇所謂内聖
 外王也皇是無為者也王是有為者也非三皇與三
 代之王也上見光者日月也下為土者地也言居天
 地之間矒然無知舉頭但見日月低頭但見地下而
[004-24b]
 已百昌百物也生於土而反於土葉落歸根臭腐化
 神竒神竒化臭腐之意去汝者離去人間之意無窮
 之門無極之野猶言天地之外也可與日月天地相
 為長久故曰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常緡與㝠同昬
 暗也當我者迎我而來也逺我者背我而去也物之
 來去我皆泯然而不知故曰當我者緡乎逺我者昬
 乎
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鴻蒙方將拊髀爵
[004-25a]
躍而遊雲將見之儻然止贄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為
此鴻蒙拊髀爵躍不輟對雲將曰遊雲將曰朕願有問
也鴻蒙仰而視雲將曰吁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
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合六氣之精以育羣生為
之奈何鴻蒙拊髀爵躍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雲將不
得問又三年東遊過有宋之野而適遭鴻蒙雲將大喜
行趨而進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願問於鴻
䝉鴻蒙曰浮逰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徃遊者鞅掌以
[004-25b]
觀無妄朕又何知雲將曰朕也自以為猖狂而民隨予
所徃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則民之放也願聞一言鴻蒙
曰亂天之經逆物之情𤣥天弗成解獸之羣而鳥皆夜
鳴災及草木禍及昆蟲噫治人之過也
 扶搖之枝即扶桑日出之地也拊髀雀躍形容其跳
 躍自樂之意儻然自失之貌贄然屹立之貌叟指鴻
 蒙也趙州見投子買油而歸州云久聞投子今見買
 油翁投子曰油油看禪宗此事便見雲將曰遊乃是
[004-26a]
 莊子形容鼓舞處油字與遊字不同非以油為遊也
 不輟而對曰遊仰而視曰吁畫得自妙育羣生之問
 便與前黄帝之問同掉頭搖頭也天忘朕邪朕我也
 呼鴻蒙為天言前日曽一見尚記得否豈已忘之邪
 浮遊周遊也猖狂軼蕩也不知所求無所求也不知
 所徃無所徃也鞅掌紛汨也無妄真也遊於舉世紛
 汨之中而自觀其真不得已於民言欲謝絶之而不
 可也放効也民以我為法也天之經常物之情實皆
[004-26b]
 自然而已今既以有心為之則是亂逆其自然矣豈
 得成自然之化故曰𤣥天弗成𤣥虚也猶言先天也
 獸羣而不爭則無異𩔖同𩔖之别今各解其羣而去
 則是有爾我同異也鳥皆夜鳴驚也不能輔物之自
 然而使失其性則草木昆蟲皆被禍矣此皆自有心
 以治人始亦猶前曰罪在攖人心也
雲將曰然則吾奈何鴻蒙曰噫毒哉僊僊乎歸矣雲將
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鴻蒙曰噫心養汝徒處無為而
[004-27a]
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
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
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
無闚其情物固自生雲將曰天降朕以徳示朕以黙躬
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辭而行
 然則吾奈何者言今既如此如之何而可也毒哉猶
 石頭所謂苦哉苦哉是也僊僊乎急去之貌言汝已
 自毒自苦可急急歸去不必問我這一段粧撰問答
[004-27b]
 處便似𫝊燈錄上説話心養者言止汝此心自養得
 便是不曰養心而曰心養當子細分别徒但也言汝
 但處於無為之中而物者化自化者徃來不息自生
 自化之意也將從前許多聰明皆吐去而莫留之倫
 與淪同淪没也泯没而與物相忘則與涬溟大同矣
 涬溟無形無朕未有氣之始也解心解去其有心之
 心釋神釋去其有知之神莫然定也無魂者無知也
 精曰魄神曰魂無魂者猶前言塊然以其形立也解
[004-28a]
 心之心與心養之心自異解神之神與抱神以靜之
 神自異此等字又當子細體認云云衆多也各復其
 根生者必滅也雖滅而不滅滅者又生故曰各復其
 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無知無覺之貌渾沌則終身不
 離乎道矣纔有知覺則與道為二故曰若彼知之乃
 是離之此一句甚精㣲當着眼看凡有分别之謂名
 凡有好惡之謂情闚者見也無問無闚則無所分别
 無所好惡矣此即無為自然也我能無為自然則物
[004-28b]
 物各遂其生是其固然者也故曰物固自生固者固
 有也降猶言賜我也黙者不言也賜我以自然之徳
 示我以不言之理反身而求之已得此道躬親也自
 也言自於吾身求之乃得其所得矣遂拜謝而去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已而惡人之異於巳也同於
巳而欲之異於巳而不欲者以出乎衆為心也夫以出
乎衆為心者曷嘗出乎衆哉因衆以寧所聞不如衆技
衆矣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
[004-29a]
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
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
萬有餘喪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自此以下至篇末乃是莊子自鋪説一段欲人同巳
 而不欲其異已是以我皆出乎衆人之上也以已之
 所聞必欲衆人皆歸向而後安則我何嘗異乎衆人
 雖欲出衆而何由出衆若謂之獨見則必衆人皆不
 知而後可既欲人人同我則是我不如衆人之技多
[004-29b]
 矣老子曰知我希則我貴矣莊子又如此翻騰出韓
 退之論文所謂猶有人之説在亦是此意其心如此
 而欲為人之國是欲攬取三王之利而不知其必為
 害患也以此謀人之國是圖僥倖也僥倖為心但見
 有喪安得有成但有國者未知其人而為其所惑也
 有土者有國也指當時諸侯而言也此意分明是譏
 當時厯聘遊説之士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
[004-30a]
能物物明夫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
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徃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
是之謂至貴
 物物者有心有迹也不物者無為而為自然而然也
 無為則無所不為故曰不物故能物物若知物物之
 物則豈特治天下而已故曰出入六合遊乎九州言
 道超乎萬物之表也摻縱闔闢於造化之間而與天
 為一非人可得而二之故曰獨徃獨來是謂獨有如
[004-30b]
 此則至貴矣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問而應之盡其所
懐為天下配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
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
而無巳無巳惡乎得有有覩有者昔之君子覩無者天
地之友
 大人至人也即獨有之人也形必有影聲必有響自
 然而然也有問於我則盡吾之所懐而應之以此對
[004-31a]
 乎天下是以一身而獨當天下之大也我為主配為
 賔無響無聲無臭也無方無迹也撓撓羣動不已之
 貌適徃也挈提也汝指舉世之人也復歸也挈舉世
 之人而徃歸之於撓撓之中言雖出世而不外於世
 間者是出世世間非二法也無端無始也無旁四面
 皆無極也出入而遊乎其間日日如是不見其所終
 安知其所始故曰與日無始以形軀而論賛之合乎
 天地之間皆同此身也故曰合乎大同頌賛也我身
[004-31b]
 既與萬物皆同則不得而自私是無巳矣既已無巳
 則何者為有即龎居士所謂空諸所有勿實諸所無
 也昔之君子但見其有與天地為友者方見其無其
 曰昔之君子者自堯舜而下皆在其中
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
可不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逺而不可不居
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
中而不可不髙者徳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
[004-32a]
不為者天也
 觀此一段莊子依舊是理會事底人非止談説虚無
 而已伊川言釋氏有上達而無下學此語極好但如
 此數語中又有近於下學處又有精粗不相離之意
 以道為貴則物為賤矣人豈能遺物哉故曰賤而不
 可不任者物也任用也以道為尊則在人者卑矣然
 豈能離人而獨立哉故曰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因
 相依也匿𨼆也晦昧也明白者道也以事對道事則
[004-32b]
 晦昧矣然豈能盡遺世事哉故曰匿而不可不為者
 事也道者精也法者粗也法豈能盡棄哉故曰麄而
 不可不陳者法也言義則去道逺矣而義豈可去哉
 故曰逺而不可不居者義也道無親疎仁則有愛雖
 非至道而豈能遺仁哉必推廣之故曰親而不可不
 廣者仁也禮有節文似於强世而不可不為故曰節
 而不可不積者禮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豈一日一
 人之力可為故曰積徳人所同得也雖與世和同而
[004-33a]
 有當自立處豈得與人同故曰中而不可不髙者徳
 也中和同也一於自然者道也然而有當變易處豈
 容執一而不變故曰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不可知
 之謂神天之所為皆不可知人事不可以不盡豈可
 盡委之不可知哉故曰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
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徳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
㑹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事
而不讓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
[004-33b]
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徳不
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
 不助者不容力也在於人者不容不為而以道眼觀
 之則雖為之而不容力故曰觀於天而不助此助字
 與助長字同不累者不累積以髙也累積以為髙則
 是容心不自然矣累音壘不謀者無計度之心也不
 恃者不自以為恩也會聚也積不化也不積則化矣
 薄逼也近也所行雖近義而不自以為有曰集義則
[004-34a]
 不化矣不諱者不拘忌也應應接也拘於禮文則有
 所諱避可行則行隨事而應接之故曰應於禮而不
 諱讓退縮之意也接事之間直情徑行無所退縮故
 曰接於事而不讓以法齊物雖紛雜之中而有簡直
 之意故曰不亂民雖可恃而不輕我以倚重之物雖
 可因而不去本以就末斡轉從上數句到此已盡却
 又提起一物字曰物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此物字
 即是精者為道粗者為物事事物物皆在其中矣若
[004-34b]
 以道心觀之皆不足為然而有不可以不為此便是
 人心處觀此一句則莊子豈不知精粗為一之理者
 又曰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徳言世間之事雖不可不
 為而必知自然之理則可不明於天理之自然則在
 我之徳不純一矣不通於道即不明於天也無自而
 可者言無徃而不窒礙也上言不明於天不通於道
 到此結處又曰不明於道則知不明於天不通於道
 兩句只是一意
[004-35a]
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
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
相去逺矣不可不察也
 此兩行最妙最親切於學問但讀者忽而不深求之
 無為而尊者天道之自然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之不
 容不為者也上句便屬道心下句便屬人心此一累
 字便與危字相近主者天道是以道心為主也臣者
 人道是使人心聴命也此臣主字不是朝廷君臣從
[004-35b]
 來讀者只作君臣説誤矣此是一身中之君臣齊物
 論曰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當如此看可
 也莊子之書大抵貴無為而賤有為前兩轉既説有
 為者不可不為又恐人把有為無為作一例看故於
 此又曰天道與人道相去逺矣不可不察也開闔抑
 揚前後照應若看得出自是活潑潑地但其言語錯
 雜鼓舞變化故人有不能盡知之者兼其間如逺而
 不可不居者義親而不可不廣者仁此語不入聖賢
[004-36a]
 條貫所以流於異端須莫作語孟讀方可自賤而不
 可不任以下至不可不察也此莊子中大綱領處與
 天下篇同東坡以為莊子未嘗譏孔子於天下篇得
 之今曰莊子未嘗不知精粗本末為一之理於此篇
 得之更有一説聖賢之言萬世無弊諸子百家亦有
 説得痛快處且如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
 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
 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又曰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
[004-36b]
 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何嘗
 不説精底何嘗不説粗底説得如此渾成便自無弊
 樂軒云儒者悟道則其心愈細禪家悟道則其心愈
 麄此看得儒釋骨髓出前此所未有也如莊子此段
 把許多世間事喚做卑喚做麄中間又着箇不可不
 三字似此手脚更麄了便無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氣
 象若分别得這麄細氣象出方知得樂軒是悟道來
 是具大眼目者他人闢佛只説得皮毛他既名作出
[004-37a]
 世法又以絶人𩔖去倫紀之説闢之何由得他服
外篇天地第十二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衆其
主君也君原於徳而成於天故曰𤣥古之君天下無為
也天徳而已矣
 其化均者言皆是元氣也治主也萬物雖多主之者
 一造化而已人卒雖衆其主君也猶言天無二日民
 無二王也天之與我者為徳我能推原其徳之初皆
[004-37b]
 自天而成之則人力無所加矣為人君者能知乎此
 則無為而順自然矣無為自然便是天徳𤣥逺也𤣥
 古猶邃古也
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
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
於天地者徳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
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徳徳兼於道
道兼於天
[004-38a]
 天地之間有氣則有聲有聲而後有名名之為君則
 天下之分定矣此自天地之初纔有聲時便自定了
 此是自然底故曰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定言聲也
 道自然也既有此分則自有君臣之義便是卑髙以
 陳貴賤位矣之意故曰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天
 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用於世者多隨其能而盡其職
 其所以能者亦天與之葢天生許多人出而做許多
 事故曰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萬物之間未有無
[004-38b]
 對者有寒則有熱有雌則有雄有上則有下有前則
 有後有左則有右箇箇相應皆出自然故曰以道汎
 觀而萬物之應備此四句最妙其語亦純粹天能覆
 能生地能載能成同此徳也通同也萬物之間各有
 自然之理行乎其中故曰行於萬物者道也上之所
 以治者如禮樂刑政皆治之事也事事之中各有藝
 業隨其所能者人之技也道徳精者也事與技粗者
 也無精無粗皆出於自然則技即事事即藝藝即徳
[004-39a]
 徳即道道即天故曰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徳
 徳兼於道道兼於天兼者合二為一之意義合作藝
 因聲同故傳寫之訛耳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
靜而百姓定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畜天下即孟子所謂以善養天下者我無欲則天下
 自然足我無為則天下自然化我能靜則百姓自然
 定淵靜澄靜也萬事不過一理故曰通一而萬事畢
[004-39b]
 得於我者茍能無心則非特人服之鬼神亦服之記
 曰者猶𫝊有之也此語上世所𫝊故莊子舉以自證
 此五句極純粹上三句與老子畧同
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
不刳心焉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徳愛人利
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寛有萬不
同之謂富故執徳之謂紀徳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
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
[004-40a]
之大也沛乎其為萬物逝也
 夫子言其師也刳心者剔去其知覺之心也去此知
 覺之心而後可以學道入自然也為之以自然則謂
 之天得於巳者不言而喻故曰無為言之之謂徳無
 為言者謂無所容言也異者亦同故曰不同同之如
 此大矣崖異有迹也寛綽然也物物不同而我皆有
 之故曰有萬不同之謂富即萬物皆備於我也紀條
 理也所執之徳小大有序各有條理故曰執徳謂之
[004-40b]
 紀卓乎如有所立徳之成也循其道而行則無所不
 備備道全美也完全也外物不足以動其心則在我
 者全矣故曰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十者天徳仁大寛
 富紀立備完也韜藏也包括萬事而無遺皆歸於心
 此心之大無外矣故曰韜乎其事心之大也逝者徃
 也逝者如斯之逝也萬物徃來不窮而吾與之為無
 窮故曰沛乎其為萬物逝也
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不利貨財不近貴富不樂
[004-41a]
夀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巳私分
不以王天下為巳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藏金於山藏珠於淵富藏於天下也不近者逺之也
 不以夀夭為哀樂不以窮通為榮辱醜字下得便勝
 辱字一世之利與一世共之不拘以為我之私分人
 亡弓人得之之意也雖王天下不自以為尊顯黄屋
 非堯心之意也胸中之明照乎天地以此為顯故不
 以王天下為顯也聚萬物而歸之一理故曰一府死
[004-41b]
 生亦大矣而無所變於巳視之若一也故曰同狀
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
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萬物孰能定之
 淵乎其居靜也居者不動也定也漻乎其清不混不
 雜也金石之鳴亦自然之天也故曰金石不得無以
 鳴言鳴底便是道也然金石雖有聲非人考擊之則
 不鳴人之考擊亦是天機也此兩句又是一般道理
 亦猶前所謂庸詎知吾所謂天者非人乎所謂人者
[004-42a]
 非天乎故曰萬物孰能定之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
 成亦是此意但於此書文字説得竒耳
夫王徳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
故其徳廣其心之出有物採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徳
不明存形窮生立徳明道非王徳者邪蕩蕩乎忽然出
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徳之人
 王徳者言有王天下之徳也素逝者以素朴而徃猶
 易言素履徃也事事無不為無不能而不以此為名
[004-42b]
 故曰恥通於事本原萬物之初也知通於神至誠如
 神也採取也物有取於我而後其心應之故曰其心
 之出有物採之採猶感也出猶應也萬物皆造化所
 生凡有形者皆同此道也然非自得於我則此道不
 明言不知也下句生字言我受天地之中以生也存
 我之形以窮究其始生之理立我之徳以明其自然
 之道此非聖人不能也蕩蕩乎言其大也忽然出首
 出庶物之出也勃然動不得已而起之意也萬物從
[004-43a]
 之是聖人作而萬物覩也
視乎㝠㝠聴乎無聲㝠㝠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
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
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
短修逺
 㝠㝠無形之地也視於無形而其見曉然即恍兮惚
 兮其中有象也人皆以為無聲而我之所獨聞如八
 音之相和所謂非見彼也自見而已矣非聞彼也自
[004-43b]
 聞而已矣深之又深入𤣥入妙也而又能應乎物言
 能精能粗也神無形也精氣也以無形而見之有氣
 形上形下之意也存於我者虚而應於物也無已是
 以至無而供萬物之求也時騁時出而用也要其所
 歸宿不可以一定言或小或大或長或短或逺或近
 便是時中之意修逺合作逺近其意方足今曰修逺
 脩即長也分明是箇近字意或是上面既曰小大長
 短此言脩逺則近亦在其間不然則是筆快失檢㸃
[004-44a]
 處但此兩三段散語文字精甚他人如何有此筆法
黄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
𤣥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
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異哉象罔乃
可以得之乎
 此段言求道不在於聰明不在於言語即佛經所謂
 以有思惟心求大圎覺如以螢火燒須彌山却粧出
 一段説話如此𤣥珠道也知知覺也離朱明也喫詬
[004-44b]
 言辯也象罔無心也知覺聰明言辯皆不可以得道
 必無心而後得之此等譬喻也自竒絶
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
倪之師曰被衣堯問於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
王倪以要之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為人也聰
明叡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審乎
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
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
[004-45a]
且為物絯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應衆宜方且與物化
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有祖可以為
衆父而不可以為衆父父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
面之賊也
 段段是撰出愈出而愈竒若此一段謂外篇粗於内
 篇可乎配天猶書云殷禮陟配天也言王天下也要
 邀致之也圾危也殆亦危也聰明叡知性也給捷也
 數急也敏見快也應事之間以其性之敏故應之捷
[004-45b]
 給此其過人處也修人事以應天理故曰以人受天
 審明也禁過猶持心而未化也知過之由生則不待
 禁止之矣乘人而無天言盡其有為而不知無為也
 乘行也行其在人之事故曰乘人身我也以我對物
 故曰本身而異形火馳如火之馳言其急也自尊尚
 其知而急用之故曰尊知而火馳緒末也為末事所
 役而不知其本故曰緒使叢脞之意也物絯為事為
 物所拘礙也物隨四方而來顧視而應之故曰四顧
[004-46a]
 而物應事事而應各度其宜故曰應衆宜為物所汨
 而失其自然之常者非能定而應也故曰與物化而
 未始有恒化為事物所變動也常一也未始有常無
 定也一箇彼且七箇方且古今以來那得這般文筆
 雖然又轉一轉言其雖未可以配天亦有可尊處一
 族之聚必尊其祖故曰有族有祖只此等閑四字下
 得亦竒衆父者出於衆人而可以為其父也謂其髙
 一世也衆父之父則髙又髙矣衆父之父天也自然
[004-46b]
 者也率將帥也言此人之用於世亦可以致治亦可
 以致亂北面臣也南面君也言以此為臣道以此為
 君道皆有患害故曰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也
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夀堯曰
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堯曰辭封人曰夀
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
多懼富則多事夀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徳也故辭
封人曰始也我以汝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
[004-47a]
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
之則何事之有
 富夀多男人之所欲也學道者則以為不足介意莊
 子却如此翻説越見他髙處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即
 是孩兒墮地便有衣食分劑山谷所謂百草愁春雨
 是也富而使人分之言各付諸人也
夫聖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
昌天下無道則修徳就聞千嵗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
[004-47b]
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
 鶉居無定所也鷇鳥初生者也其母哺之雖食而非
 自求也言無心於食也鳥行飛也無彰無迹也隨所
 寓而無戀着也與物皆昌者物與我各得其生也修
 徳就閒邦無道則𨼆也厭世而上仙解脱之意也白
 雲帝鄉虚無之上也三患少壯老也楞嚴經恒河水
 之喻便是三患身常無殃自樂也上言夀富多男子
 下却倒説夀既在後其辭又多此亦文之機軸也
[004-48a]
封人去之堯隨之曰請問封人曰退已
 堯猶欲問而封人不之荅但曰退已猶言你去休接
 輿趨而辟荷杖丈人至則行矣伊川不得與同舟者
 言皆此機闗也
堯治天下伯成子髙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
髙辭為諸侯而耕禹徃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
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
而吾子辭為諸侯而耕敢問其故何也子髙曰昔堯治
[004-48b]
天下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
徳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行邪
無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
 此段又言世變愈下一節不如一節在禹時便不如
 堯舜矣無落吾事者落廢也言吾不暇與汝言恐廢
 吾耕事也俋俋低首而耕之狀堯不賞不罰今子賞
 罰而民不仁其意葢言賞罰不如無亦如必也使無
 訟之意却借堯舜禹之名以言之
[004-49a]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
謂之徳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
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徳
徳至同於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
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昬是謂𤣥徳同乎大順
 泰初造化之始也所有者只是無而已未有箇有字
 也有猶無之則安得有名此乃一之所由起也此一
 字便是無字故曰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則有有矣
[004-49b]
 凡物各有其有皆徳也未形者言一所起之時也若
 有分矣而又分他不得故曰且然無間且然猶且也
 且字下常添一字無間便是渾然者有分便是粲然
 者此命字即天命謂性之命留動而生物元氣之動
 運而不已生而為物則是其動者留於此故曰留動
 而生物留動二字下得極精㣲莫草草看過動陽也
 留動靜也靜為隂此句便有陽生隂成之意物得之
 而生既成物矣則生生之理皆具以元氣之動者而
[004-50a]
 為我之生者此謂之形也看他形字却如此説實他
 書所無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此一句便是詩
 有物有則便是左傳所謂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有動
 作威儀之則也形體氣也氣中有神所謂儀則皆此
 神為之便是性中自有仁義禮智之意若以吾書論
 此四句第一句徳字却是性字此性字却是性之用
 矣所以道此書字義當作一眼看性修反徳者言修
 此性以復其自然之徳徳既至矣盡矣則與無物之
[004-50b]
 初同矣反徳猶言復禮也至極至也同於無物之初
 則虚矣虚則大矣既虚而大則有不言之言合喙者
 不言也鳴者言也以不言之言如此下三字便是他
 竒筆處下面却翻一轉又曰喙鳴合此合字又與上
 合字不同矣言此喙之鳴既以不言而言則與自然
 者合矣以此自然之合則與天地合矣故曰喙鳴合
 與天地為合緡緡猶泯泯也泯泯然若愚若昬形容
 此合字也此乃謂之𤣥妙之徳則與大順同矣大順
[004-51a]
 即太初自然之理也
夫子問於老耼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辯
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㝢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耼曰
是胥易技係勞形怵心者也執狸之狗成思猨狙之便
自山林來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
首有趾無心無耳者衆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
盡無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已忘已之人是之
[004-51b]
謂入於天
 若相放帝王同條共貫之意以我之可明彼之不可
 以我之然明彼之不然辯者之言雖曰堅白同異紛
 紛多端而我能分辯之若懸於天宇之間謂能曉然
 掲而示人也離分析也胥易技係解巳見前篇成思
 者為人所繫縳而成其愁思也自山林來者言為人
 捕而來也前曰執斄此曰執狸斄字誤也所不能聞
 所不能言即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之意有首有趾言
[004-52a]
 人之頂踵同也無心無耳言其無知無見也無形無
 狀自然而然者於形而下者見形而上者即有形者
 與無形無狀而皆存也此一句下得亦竒盡無者言
 世無此人也動止起居也廢起窮達也言起居死生
 窮達之間皆有自然而然者人皆知動止死生廢起
 之為動止死生廢起而不知其所以為動止死生廢
 起者也退之送文暢序曰江河所以流人物所以繁
 亦有所見之言但今人等閑讀過了治者治事之治
[004-52b]
 也人者人事也因人事而治之則我無容心故曰有
 治在人非惟忘物併與天亦忘之此謂之忘已忘已
 者無我也入於天者入於自然也猶前曰入於非人
 也上曰忘乎天此曰入於天入則與天為一矣惟其
 忘而後能為一也但應帝王曰未始出於非人未能
 忘乎天也未始入於非人出乎造化之上也與此入
 乎天之語又異此皆其鼓舞處不可執着執着則難
 讀莊子矣
[004-53a]
蔣閭葂見季徹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
已告矣未知中否請嘗薦之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拔
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季徹局局然笑曰
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徳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轍則
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臺多物將徃
投迹者衆蔣閭葂覤覤然驚曰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
言矣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
 薦陳也請以所言陳之拔出公忠之屬舉賢也無阿
[004-53b]
 私無偏黨也輯安也局局笑之貌也螳蜋怒其臂以
 當車轍言力小不足以任此大事也曰怒而飛曰草
 木怒生此言怒臂莊子喜下一箇怒字其自為處者
 言其自為所處之地如此則似危其觀臺以示於人
 人將徃而歸之則投足而來者愈衆矣多物人物之
 多也意言名聲愈盛而世之趨者愈衆則自累矣覤
 覤驚之貌聞此言而無所知故曰汒若於夫子所言
 風者遺風之風亦猶曰言其畧也
[004-54a]
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舉
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
由然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欲同乎
徳而心居矣
 搖蕩也轉移也賊心有為之心也獨志獨得之志朝
 徹見獨之獨也民既成教而易其習俗皆滅去私心
 而進於道但如生知之性自有而不知為上之化故
 曰不知其所由然以堯舜為髙而以我次之故曰兄
[004-54b]
 堯舜之教而弟之謂堯舜豈能勝我我不在堯舜之
 下却下句如此也是好竒溟涬有低頭甘心之意民
 字即是人字言凡人能如此則豈肯兄堯舜之教而
 自處其下也同乎自然之徳則其心安矣居安也欲
 者聖人欲其民如此也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隂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
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
[004-55a]
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
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橰為圃者忿然作色
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
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
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
也子貢䐽然慚俯而不對有間為圃者曰子奚為者邪
曰孔丘之徒也為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
葢衆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
[004-55b]
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
乎子徃矣無乏吾事
 畦間鑿隧為水溝也抽拔也泆湯洋溢而湧出也言
 取水之易也此數句形容得桔橰自好機械器也用
 之則為機事所以用之者心也有機心則純白不備
 言不純一虚明也神生不定不能抱靜主一也道所
 不載言不能載道也要求學問工夫這般處皆當子
 細體認子奚為者猶論語曰奚自也擬聖言慕聖人
[004-56a]
 也於于自大之貌獨弦哀歌言人不已知而自誦自
 説賣名沽名也獨弦哀歌譬喻説也比之擊磬於衛
 則非矣忘汝神氣猶曰黜其聰明也墮汝形體即忘
 已也汝能如此猶尚庶幾不然身且不治何能治人
 此譏吾聖人之言無乏即無落也
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愈其弟
子曰向之人何為者邪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
不自反邪曰始吾以為天下一人耳不知復有夫人也
[004-56b]
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
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徳全徳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
全者聖人之道也託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
淳備哉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
 卑陬慙恧之貌頊頊自失之貌不自反言不復其常
 也天下一人言孔夫子也事求可可為則為也力少
 而功多便是桔橰之𩔖徒獨也今其人獨不然言漢
 隂丈人也託其生於世雖所行亦與人同而不自知
[004-57a]
 其所徃即浮游而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徃也故曰
 託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淳備純一渾全也汒
 乎無形迹之貌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言此人心
 中必無功利機巧之事也此忘字與亡同無也
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
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
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徳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

[004-57b]
 夫人者指漢隂丈人也不以毁譽為損益譽且不顧
 而况毁乎所言行於世曰得其所謂所言不行於世
 曰失其所謂風波言為世故所役而不自定也
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也識
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無為
復朴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且渾沌
氏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
 假大也假修大修也渾沌氏即天地之初也術道也
[004-58a]
 識其一者所守純一也不知其二者言心不分也内
 本心也外外物也明白則可入於素素者素朴也無
 為則復歸於自然之朴體性全其性也抱神一也汝
 將固驚邪固宜也言汝未知此道宜乎驚異也
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濵苑風曰子將
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
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苑風曰夫子無意于横
目之民乎願聞聖治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
[004-58b]
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行言自為
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
 大壑大海也横目之民撰出此等字以形容世人也
 遊於大壑者言世間不足觀將觀於海官施不失其
 宜隨職而各當其任也拔舉而不失其能無遺才也
 情事實事也盡見事事可為之實順其所可為者而
 行之故曰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所行所言皆是
 自為不為人而為也天下自然化之自為者為巳非
[004-59a]
 為人也手撓撓動也言舉其手隨所顧而指之民莫
 不應書曰惟動丕應徯志是也手撓顧指指麾拱揖
 之意聖人之治天下如此意謂古帝王也
願聞徳人曰徳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
海之内共利之之為恱共給之之為安怊超又/條乎若嬰
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
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徳人之容
 居行動靜也動靜無所容心故曰居無思行無慮也
[004-59b]
 不藏是非美惡佛家所謂不思善不思惡也共利共
 給與人同樂之意怊乎悵然之貌若嬰兒失母若行
 失道皆言其無意人世有不得已之意財用飲食皆
 致之不問言無心也徳人此之聖治髙一層矣
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與形滅亡此謂照曠致命盡情
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㝠
 上神言其神騰躍而上也出乎天地之外日月之光
 反在其下故曰乘光與形滅亡言雖有身似無身矣
[004-60a]
 照曠者言大昭晰也致命極乎天命也盡情者盡其
 性中之情也此情字與孟子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
 同以天地之道自樂而萬事無所累於我故曰天地
 樂而萬事銷亡復情復於實理也萬物皆復於實理
 則與我為一矣混㝠即渾淪也即所謂渾沌氏也神
 人比之徳人又髙一層如此分别葢謂古帝王之上
 更自有不可及者
門無鬼與赤張滿稽觀於武王之師赤張滿稽曰不及
[004-60b]
有虞氏乎故離此患也門無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
治之邪其亂而後治之與赤張滿稽曰天下均治之為
願而何計以有虞氏為有虞氏之藥⬤也秃而施髢病
而求醫孝子操藥以修慈父其色燋然聖人羞
 滿稽之言以征伐不及於揖遜因無鬼之問又併與
 有虞氏非之言天下皆願於治因有虞氏治之而反
 以為累也無⬤何以藥不秃何用髢不病何用醫葢
 言喚作治天下便是病了無為而治則無病也孝子
[004-61a]
 為父操藥其色終是不樂不若父之無病也故聖人
 以為有心於治天下則可愧矣其言雖不正譬喻處
 亦竒特修進也與羞同古字通用羞之羞恥也
至徳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
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
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迹
事而無𫝊
 舉世淳一未有賢能之名故曰不尚賢不使能標枝
[004-61b]
 枯枝也但見其枝不見其葉故曰標枝野鹿標枝皆
 是無情無欲之喻端正修身也相愛相親也相與以
 實誠也由心之謂忠當事事得其當也端正而下四
 不知言當時未有仁義忠信之名也蠢動有生之民
 也相使相友助也不以為賜者不以為恩也行而無
 迹事而無𫝊是當時未有是非毁譽之事也此皆形
 容太古之世
孝子不䛕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
[004-62a]
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
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
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導䛕之人
也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已導人則勃然作
色謂已䛕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導人也終身䛕人也
 不䛕不諂能諌其君父也隨其所言以為然隨其所
 行以為善不知諌者也在君親則以諌者為是以不
 諌者為非而我之於世隨其所善者而為之隨其所
[004-62b]
 以為是者而是之則世俗反嚴於君親乎此意葢言
 今人之所謂道皆世俗之所同是者非獨得於巳而
 與造物為徒者也導順也䛕諂也我之所謂道只與
 世俗同則是我之所為亦導䛕世俗而已矣若人加
 以導䛕之名則我必不恱而終身所為不免導䛕言
 其不能異於世俗也聖人以天下通行者為道而莊
 子以為道必出於一世之上故以古之帝王與聖賢
 皆作下一等看乃如此發明一段筆勢瀾翻信不可
[004-63a]
 及然其言亦太過矣
合譬飾辭聚衆也是終始本未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
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導䛕與夫人之為徒通是
非而不自謂衆人愚之至也
 合其譬者言合天下譬喻以立説也飾辭者言修飾
 其言辭也聚衆者言聚天下之學者而歸已也觀其
 初心要髙於一世要其終也不能離於當世之人是
 其終始本末不相照應矣故曰不相坐猶不相當也
[004-63b]
 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言儒者之衣冠也采色文章
 也循循以誘誨學者故以為媚一世此皆譏吾聖人
 之意已之所是學於我者皆以為是已之所非學於
 我者皆以為非學於我者皆流俗之庸人也我之是
 非與彼通同則亦流俗之人矣既與庸人為徒而不
 自謂為庸人是至愚而無見者也莊子之意葢以其
 所獨得者人皆不知故已與人異遂有此憤悱之言
 非正論也
[004-64a]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
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霛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
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
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聲不入於
耳折楊皇華則嗑然而笑是故髙言不止於衆人之
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而
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
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其比
[004-64b]

 終身不解不靈只言其不自知也祈向趨向也三人
 同行而二人皆惑猶且勞苦而行不至今天下皆惑
 於其説我雖獨有所趨向何以回一世哉此予字莊
 子自道也折楊皇華里巷之曲名也大聲古樂也喻
 其至髙之論也不止於衆人之心者與之説不入也
 折楊皇華比俗言也俗言勝則至言𨼆矣垂踵者垂
 其足而坐不肯行也二垂踵惑者即前言二人惑也
[004-65a]
 所適不得即前言勞不至也傳寫之誤以垂為缶以
 踵為鐘皆不可解以前句證後句合作垂踵分明知
 其不可得而强之又一惑也此自歎之言謂我既知
 其不可告語而欲强以語之是我又添一惑也釋之
 舎去也不推不必推説也比近也付之不言則不近
 於憂矣此自解之言
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
已也
[004-65b]
 厲人惡人也中間添一之字猶前言驪之姬也此是
 其文法也惡人生子恐其似已是自知其惡也彼且
 自知而世之惑者皆不自知則不如厲人矣以前⬤
 大惑終身不解大愚終身不靈又如此譬説兩句而
 不結斷此皆是弄筆處
百年之木破為犧樽青黄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樽
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於失性一也跖與曽史
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有五一曰五色
[004-66a]
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聦三曰五臭薫
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
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
為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則鳩鶚之在
於籠也亦可以為得矣
 其㫁在溝中者破為犧樽之餘者也同此一木或為
 犧樽或棄溝中榮辱雖不同必竟皆是枯木矣此
 與臧穀亡羊處意同五色五聲五臭五味皆人力為
[004-66b]
 之故以為亂性以此四者與趣舍並言所以抑之也
 困惾衝逆人也中顙自鼻而通於顙也濁口汙其口
 也厲爽乖失也趣舍是非好惡也以趣舍而汨亂其
 心則自然之性失矣故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楊墨
 之學趣舍滑心者也而乃自以為能彼以其説自困
 而乃曰自得以此為自得則禽獸在籠中亦為自得矣
 貶之之甚也
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内皮弁鷸冠搢笏紳修以約其
[004-67a]
外内支盈於柴柵外重纒繳睆睕然在纒繳之中而自
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厯指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
以為得矣
 以其趣舍形諸言語見諸顔色與人争是非胸次為
 之梗礙故曰趣舍聲色以柴其内皮弁鷸冠搢笏紳
 修皆儒者之服也衣服必以禮强自拘束故曰以約
 其外搢笏執也紳脩長帶也其在於内也支塞充盈
 如柴柵然言胸中不自在也外為禮文束縳如罪人
[004-67b]
 被束縳然纆繳繩縛也睆睆目視之貌人見其自苦
 如在束縛之中而彼自以為得是罪囚之人與囊檻
 之虎亦以為自得乎極口以詆楊墨亦已甚矣交臂
 束其手也歴指繩縛其手而指可數也囊與檻並言
 亦猶俗言胡孫入布袋也
 
 
 莊子口義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